中西文化与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有着紧密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深深融入了哲学的思考和观念,而哲学又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一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思想。
儒家主张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这种观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得到广泛传承和发展,体现在诗歌、绘画、音乐、建筑等各个方面。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的重要性,并通过儒家哲学中的仁、义、礼、智等价值观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这些价值观念被广泛传统和接受,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而在哲学方面,中国有丰富的哲学思想传统,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学派。
这些学派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强调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道家注重个体的内心修养和超越物质世界的追求,墨家强调兼爱和公平正义的原则,法家强调法律和秩序的重要性,名家追求个体的政治权力和成就。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铸造了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
这种关系持续了几千年,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支撑。
中西文化的时间哲学解读
中西文化的时间哲学解读作者:李艳来源:《人民论坛》2013年第27期【摘要】任何文化都具有时间意识和历史形态,不同的民族因为地理环境、生存状态、经济发展、宗教教义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形成不同的时间哲学,这种哲学上的差异又导致不同民族在语言、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巨大差异。
文章分析中西方文化在时间哲学上的差异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揭示了文化时空真正本质与特性。
【关键词】中西文化时间哲学文化的时间研究意义“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
”①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跨文化交际学奠基人霍尔(Hall)曾指出:“时间是所有文化的基础,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时间观念,时间观是一个人的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Hall,1982)②只有结合文化的时间属性进行文化研究,才能揭示文化时空的真正本质与特性。
对于不同的民族或文明来说,时间观念受到地理环境、生存状态、社会历史状态、经济发展程度、宗教教义以及社会生活的影响。
时间观念具有文化性,“时间会说话。
它比有声语言更坦率,它传达的信息响亮而清晰。
”(Hall,1959)③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时间观是人们的一种文化无意识或集体无意识,而这种集体无意识正是文化深层结构的一部分。
中西文化的时间哲学解读向前与向后的辩证取向。
如果从哲学角度概括的话,时间的属性在于一维性和不可逆性。
不同文化的时间意识的比较与解读也需要从这一维度出发。
哲学上曾采用持续、间断、无量、有量等来界定时间的抽象特点与意义,而人们的日常生活则需要过去、现在、将来或前、现、后等来表示人的生存状态,例如语言学用过去式、现在时和将来时;文艺学、社会学、政治学则用前现代、后现代;宗教则用现世和来世,这些文化概念和话语都被用来表示某一特定的时间段。
近年来,美国文化人类学家M·米德(Margaret Meed 1901~1978)提出“三喻文化”,对文化的时间维度做出了新的阐释。
中西文化比较 第2版unit 1The Chinese and Western Philosophy
② She attributes her success to hard work and a little luck. 她认为她的成功来自勤劳和一点运气。
10
① The sun rises, reaches its zenith and sets. 太阳升起,达到最高点,然后落下。
② His career is now at its zenith. 他的事业现在处于鼎盛时期。
Text A
Notes 7. scenario n.
a postulated sequence of possible events
② Today’s announcement ends months of speculation. 今天的声明使得几个月来的种种猜测就此烟消云散。
8
Text A
Notes 5. obscure adj.
①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② not well known
9
① The contracts are written in obscure language. 这些合同的语言晦涩难懂。
5
Text A
Notes 2. epistemology n.
the part of philosophy that deals with knowledge
① Epistemology is also the foundation of Wang’s theory. 认识论也是王阳明理论的基础。
Notes 8. implement v./n.
哲学与文化知识点
哲学与文化知识点中国哲学是一种传统文化,它包括中国古代思想家和他们的学说,以及这些思想家引领的文化方面的发展。
它与现代西方思想和文明形成鲜明的对比,其核心思想是因果、天命、法则和道德等论述。
未来的文化必须基于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融合各种文化,重塑未来的文化景观。
中国哲学是构成中华文明的精神基石。
古代的中国人深信因果,相信万物有其自身的规律,这就是中国哲学发展的根本。
古人以邓子、老子、墨子、庄子、荀子等思想家的学说为基础,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传统。
这些古代思想家所讲授的关于“天道”和“人道”的哲学思想,使得中国社会在道德观和文化传承上有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哲学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它以文化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
它涵盖了文学、绘画、书法、舞蹈、乐器等九大文化领域。
中国古代文学有其独特的韵味,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绘画、书法、舞蹈等艺术形式,都是把哲学思想以具体的形式投射到艺术品中的。
中国传统乐器如橄榄琴,它的共鸣、隐喻、灵动,则有力地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美。
中国哲学思想同样影响着中国的建筑、服装、饮食等社会文化,具体表现在对材料、技术、造型、审美、装饰等方面的应用上。
建筑中的拱形、环形、塔形、屋顶等结构表达了古代哲学家们认为的和谐宇宙的自然状态。
中国的传统服装,如汉服、旗袍等,则依据哲学思想用不同的材料和颜色组合,以表达不同宗教信仰和历史传统。
学习哲学和文化知识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它能让人们更完整地了解自己的文化,理解与他人不同的文化,尊重他人的文明和价值观,以求和谐共处。
只有把古老的哲学思想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才能让未来的文化充满多样性,能够让人们共生共存、和谐相处。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与文化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基石,对许多方面的文化活动,以及构建未来的文化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未来的文化发展必须基于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同时融入现代西方文明,促进文化融合,建立一个更加美好、和谐、多元的世界文明景观。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今日阅读了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著作中的许多部分都对我有所触动,引我思考。
以下是精心整理的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今日阅读了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著作中的许多部分都对我有所触动,引我思考。
思考数日,觉得最为受益的便是:生命之感。
生命之感,在贾老师讲解中国哲学,讲解梁漱溟先生的哲学过程中,有过多次的介绍。
同时,生命之感在我个人的生活学习过程中也有过体验。
生命之感是由生命个体体验到的,倘若进行概括定义,恐怕就会改变本意。
但为明确生命之感,我将自己认为的生命之感描述一下。
生命之感,主体自然是人。
感,感触,真情实感。
感的对象既可以是本体,也可以是源于本体的万物。
故生命之感即人对万物及本体的真情实感。
但是这里的真情实感必须加以界定说明。
生命之感并非单纯的人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的情绪变化。
感,必须与生命联系起来,生命之感应是人对万物的最真实流畅的回应。
如果一定要对这种回应有个概括,勉强称之为生命直觉的情感此处直觉非生物学之直觉,也可以说是儒家讲的“性”。
生命之感是人所固有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
”孟子所言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皆是生命之感。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说明这一点。
但生命之感并非本能。
生命之感表现在人对所感对象的态度或方法上。
人对所感对象的态度方法有两种:一为直觉感应,一为理智认知。
真正的生命之感是同所感对象的共鸣,既是对所感对象的生命直觉之感,也是对人的生命存在状态的开显。
这并无主客之分。
但是一旦带着认知的态度或者功利的思想,那就不再是流畅真实的生命之感,而是死板的主客二分的物我关系。
孔子因宰我认为服丧期间食稻衣锦可心安,而叹“宰我不仁”。
“不仁”即为无生命之感,这全因宰我“情感薄直觉弱”,不能通达一体性。
宋代朱熹的话“存天理,灭人欲”便是对人与所感对象关系,人对所感对象的态度做了很好的阐释。
中西哲学思想的差异
中西哲学的差异中西方的哲学在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渐渐形成了迥然各异的文化精神,从总体上来讲,中国哲学思想上体现出来的传统中国文化,非常注重现实性道德修为和建功立业,主要强调学以致用,哲学上说就是有实用主义的倾向。
而西方哲学上体现出来的西方传统文化,十分注重超越性的精神思辨和批判意识,主要强调学以致知,在哲学上它往往表现为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生活而遨游于永无定论的形而上学问题的倾向。
为什么我们中国可以保持几千年的先进,而在近一百多年却落后于西方世界呢?我个人觉得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差异可以对这个问题作出相应的解释和回答。
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我们都知道,西方哲学是来源于古希腊文化的,第一位哲学家、被称为“哲学之父”的泰勒斯就是希腊人,其中第一个能称得上是哲学观点的思想主张就是泰勒斯提出的“水是万物的本原”。
当然,希腊哲学鼎盛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位哲学家是希腊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苏格拉底从具体事物背后去寻求一般定义的做法,为西方哲学后来的研究方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西方为学术而学术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态度也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当然,哲学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每一个现世的哲学家的哲学思想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我们的中国哲学在思想观念上有一定的超脱和先进等特点,也许这正是我们没有像西方人那种“学以致知”和“为学术而学术”的求知态度的原因所在。
如果我们站在客观的角度上看,我们中国哲学由始至终都追求着实用性,而且很明显地中国哲学和政治有着太密切的关系了。
我们不可否认,西方人比我们中国人更适合搞学术,我们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合适搞政治,所以我们中国哲学思想让我们在各方面的学习上少走许多弯路,但是最终正是因为我们少走了一些弯路,所以没有了西方人那种刨根问底的学习精神。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融合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它是文化传承和交流的桥梁,也是中西方之间的主要差异因素之一。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文化的融合越来越明显,不断碰撞、融合、交流、创新,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一、中西方文化的基本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非常明显,从社会结构、宗教、食物、文学、哲学、礼貌、道德等方面都可以看到。
在中国,孔子是我们最重要的哲学家,周末时,我们习惯相聚家庭团聚,崇尚亲情; 而在西方,他们更注重个人的自由和独立,尊重因人而异的价值观念,追求自我实现。
在礼貌方面,中国人崇尚尊重和谦恭,我们常说“君子不争高低”,而西方人注重自我表达,喜欢谈论和争论他们的观点和想法,表达自我。
这些差异使我们发现,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并不简单,而是基于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社会价值体系的产物。
二、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状中西文化的交流可以追溯到古代汉朝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汉朝与西域国家交流频繁,汉代思想家也曾经在此时期学习了印度、波斯、地中海地区的文化和哲学,一些文化元素自那时开始传入中国并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思想和文化。
在现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不断加快,尤其是中国的崛起,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和关注,也让更多的人开始了解中国文化。
在西方,人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电影、音乐、书法等领域表现出越来越高的兴趣,西方国家的中国文化中心和学院也越来越多,她们和中国文化中心之间的交流也更为频繁。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元素进入中国,如咖啡,快餐,红酒,威士忌等,中国人也更熟悉一些西方的文化固定概念。
三、中西文化融合的现状中西文化的融合成为了当今最活跃的文化现象之一。
此次融合不仅体现在文化产品上,还体现在生活、艺术、时尚等各方面。
在艺术领域,中西方艺术家融合交流与创新,不断推陈出新,促进作品在世界上的传播。
在时尚界,中国设计师们利用西方服饰文化元素,推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时装设计,例如设计师食指和Wang Feiyue。
中西文化比较
中西文化比较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人类为生存和发展而创造的智慧结晶。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两种文化,它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这篇文章旨在比较中西文化的不同之处,以及了解它们互相学习和交流的重要性。
价值观不同中国和西方文化在价值观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人特别看重儒家思想和孔子的道德观念,这些观念强调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追求独立、竞争和成功。
这些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使得中西方人在许多事情上持不同的态度,如对待权利、责任、自我表达和社交礼仪等。
信仰和哲学中国和西方文化在宗教和哲学方面也存在着巨大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中信仰的对象包括祖先、宗教、命运等等,哲学体系则主要有道家、儒家和佛教等等。
西方则有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不少有信徒的宗教体系。
另外,波斯、希腊和罗马的哲学体系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很深,尤其是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德国哲学家的思想对西方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些宗教和哲学的差异反映出中西方文化中对人生和世界的不同理解。
礼仪和文化习俗尽管中国和西方文化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它们的礼仪和文化习俗也存在相似之处。
在中国和西方,日常生活中的礼仪、饮食、娱乐和节日庆祝等方面都有规范和传统的方式。
例如,中国人在新年期间通常会吃团圆饭、贴春联和放鞭炮等,而西方的节日如圣诞节也有相应的食物和习俗。
同时两个文化都非常重视礼貌和尊重,比如遵守道德规范、尽可能避免冲突、讲究礼仪和礼节等等。
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中西文化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了解彼此文化的异同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
中西文化的相互交流除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和传统,还可以促进世界和平、跨文化合作和互相尊重。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已经不再是一件难事,它们的互惠互利,共同进步发展,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结论在当今世界,中西文化已经深度融合,互相影响。
从儒、释、道三教合一看中西哲学的融合
从儒、释、道三教合一看中西哲学的融合[提要] 中国文明史上的“文化霸权”,是一个由“道”而“儒”、由“儒”而“玄”、“玄”“佛”互“释”,进而“道统”的过程。
所谓儒、释、道三教合一实乃中、外(西)文明对撞、融会贯通,最终“中体西用”。
哲学唯光论以今释古、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期为构建和谐社会重组哲学基础。
[关键词] 和谐社会哲学唯光论笔者在“三论”中说,中国原生态文化是作为先秦原典的“原道、原儒、原墨”。
这种“三原色”是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学派纷呈中脱颖而出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的发展,这种三原色也发生了不断地变幻。
从汉魏以来,逐渐幻化为“儒释道”所谓“三教”。
到隋唐时期,中国文化基本确立了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
学术界认为,是儒释道三教合一、而不是儒墨道三家演义维系着中国两千年来的文化脉络。
事实是这样吗?这个中原因是什么?与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又有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在当今文明冲突、文化碰撞的世界上,任何国家、民族都必须面对的,自我文化与异己文化的调节与吸收、融会贯通与兼容并蓄的问题。
反映在哲学上,就是在经典理论与创新理论、自我文化与异己文化之间的“反比性”或“互补性”的问题。
或者用哲学唯光论的话说,在方法论上是一个“执两用中”的问题。
首先是自我调节,兼收并蓄。
在这方面,中华民族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良传统。
在我国历史上,西周以前,学在官府。
东周以后,学术才走向民间。
春秋后期已奠定颇有社会影响的儒、墨、道三大学派。
而至战国中期,则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学说丰富多彩的万千气象,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宽厚的基础。
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先秦以来的学派归纳为六家:阴阳、儒、墨、法、名、道德[1]。
司马谈引用《系辞》说,“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认为它们都为安邦治国之道,都可以为统治者所用。
它们在学理上也各有所见,各有所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汉初,因秦末苛政及战乱,社会民生极度凋敝,统治者采取了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的治国方略。
中西文化对比------中国的血亲情理与西方的契约理念
中国的血亲情理
• 所谓“血亲情理”精神,是指把建立在血 缘关系基础上的血亲情感看成是人们从事 各种行为活动的本原根据,并且由此出发 论证人的行为活动的正当合理。
血亲情理精神的先导----儒家
• 儒家伦理以人的特殊性血缘亲情作为道德 规范体系的至上性为根本基础,主张伦理 原则内存于情感活动之中,因而是一种特 殊主义的血亲情理。 • 孔子的血亲情理精神认为血缘亲情是支配 人的道德行为的终极因素,将情感置于知 识之上,主张道德实践之“理” 存在于血 亲情感之中,知识必须遵循和服从这种情 理之“理”。
西方的契约理念
• 西方的契约文化蕴含着平等,独立,自由, 人权诚信等一系列人文精神。西方的人际 关系,是建立在契约的基础上的。这里的 契约,并不是狭义上法律的契约,而更类 似一种“不成文”的“潜规则”。
• 在西方各种艺术形式中,随处可见这种契约的精 神。比如各类神话故事里的被封印在瓶子里的妖 怪,出来后明明可以无法无天的反悔,却心甘情 愿的做凡人的奴仆。
• 在现代社会,这种契约精神的表现,也比比皆是。 比如和西方国家的人做生意,只要签订好纸面契 约(合同),或口头契约(承诺),基本上就是 板上钉钉的事了。哪怕之前再尔虞我诈,讨价还 价的再激烈,只要做了契约,即使是亏本生意也 认了。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看似绕口令 的八个字,就是中国的人际关系的灵魂。意思 是说:君臣父子各自按照应有之道去做,都要 符合角色要求和规范。由此衍生了三纲五常, 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 信。
希伯莱的宗教
• 深远的希伯来文化:在这一阶段,中东作 为人类文明的中心,还产生了一个公元后 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宗教—犹太教。犹 太教的基础是希伯莱文化。关于希伯莱早 期的历史,我们唯一的凭籍是《旧约全书》 在这部犹太人的经典中,许多未经证实的 传说和史实交织混杂,其体裁带有神话和 寓言的色彩。
文化与哲学的关系
文化与哲学的关系文化与哲学是一两个深刻交织的话题,教育者和思想家们从古至今曾详细地研究过它们之间的关系,地审慎总结出它们对彼此的影响。
他们研究出文化和哲学之间的不同元素、相互间的影响,进而丰富我们对文化与哲学几个最关键方面的理解,如文化与人们的行为思考、文化和哲学之间的发展、文化和哲学思想的不同方向。
首先,文化和哲学对人们的行为思考具有重要的影响。
文化提供了文化选择,让人们在选择行为时能够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判断。
文化让人们有把握性地选择行为,这样看来,文化间接地影响了行为思考习惯。
哲学则由于引入了许多观念、理论及解释,也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思考,鼓励人们从深刻的角度去思考我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及社会现象。
其次,文化和哲学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存在着发展的联系。
文化的发展不仅受到外在的环境的影响,更受到哲学的影响。
哲学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方法,它以抽象的形式解释世界,从而引导文化的发展,它的思想能够影响具体的文化,也能够影响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及相互影响,这样一来,哲学就成为文化发展的动力。
最后,文化与哲学可以以不同的方向进行思考,文化以具体的事物出发,而哲学则引入抽象的概念。
属于文化的思维方式更偏重于实践,他们认为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只有经历过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理论;而哲学思维则刚好相反,他们认为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使实践更有效。
这样看来,文化与哲学之间各自有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思维方式,它们相辅相成,成就了人类伟大的文明。
总之,文化与哲学之间关系深远,它们之间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对人们的行为思考具有重要影响,甚至有一定的发展联系,这些都表明了文化与哲学的强大纽带,为人类的文明提供了宝贵的支持与帮助。
对立统一哲学思想在中西文化中的体现
对立统一哲学思想在中西文化中的体现日出日落,四季轮回。
花开花落,生老病死。
我们的世界就是在不断地向对立面转化着,运动着,对立统一是全世界永恒的真理。
我想做一些中西方关于对立统一思维的研究。
对立统一的哲学思维在中国表现得格外明显,我们在远古就有了《易》和《老子》这两本书。
尤其是《老子》,阴阳和合的思想,道法自然的观点等等。
以至于后来发展为道家,渗入到每个中国人的骨髓。
在封建社会,上至统治者,下至黎民百姓,都将矛盾互相转化的道理运用自如。
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深深体会到,我们的人生就是一幅太极图,我们身处的人类社会、自然环境就是在依据对立统一的规律运行着。
每个人的人生起伏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不得不说,阴阳、太极包含着最本质的真理。
先贤说过: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生都在实践着儒道互补的思想。
老子的道,是一种“无”,看不见,摸不着,却客观存在。
“无”中生“有”,万物再从“有”中发生。
在罗素的《西方的智慧》中,我发现,其实西方人在古代并不是原子论,他们也有类似于老子的这种混沌生万物,万物对立统一的智慧。
在苏格拉底之前,希腊的米利都派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就说:世界由“无际”构成,也是看不见的,而不同意泰勒士的“世界由水构成”的说法。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无际”是源泉,压力从中产生,并导致湿与干,冷与热的分离,其混合物形成万物;变化即对立面的冲突。
[1]后来的毕达哥拉斯则从数学的角度得出可知的事物是真实的,完美的,永恒的;而可感的事物则是表象的,有缺陷的,暂时的。
这和老子的“无”与“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 再后来,赫拉克利特认识到一种“和谐”,认为这无处不在,人们却从未认识到它。
“万物都由此产生”。
这种“对立面的和谐”是至高的,如果认识不到这个原则,那么任何学习都将是没有意义的。
赫拉克利特的这个观点影响了黑格尔。
[1]黑格尔后来发展了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观念,并且将其丰富。
再后来,就是我们熟知的马克思主义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梁漱溟(1893-1988)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仕宦之家,梁漱溟的童年始终是在欢快自由的氛围中度过的,其父虽任职清廷,但他的发蒙教育却是当时最开放的中西小学堂,进入中学后,其倔强、顽强的个性日渐形成。
中学毕业后,他到当时的《民国报》当记者,痛恨私有财产,相信社会主义,对现存的一切都坚持强烈的批判精神。
在此前后,他也经历了早年人生的三大危机,即从如何救治社会流弊、如何安立人生,到最后如何“住世”的问题;其结果则是从谋求自杀到最后形成坚持一生的“茹素”习惯。
而在这几个阶段中,梁漱溟都始终坚持着切己的思考与真实的践行精神。
1916年,他在《东方杂志》上发表其研究佛学的心得《究元决疑论》,受到蔡元培先生的关注,随即被聘为北京大学专讲印度哲学的特约讲师,由此进入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
按照梁漱溟的个性,他讲印度哲学就是要“替释迦说个明白”,但由于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因而“趋新”、“趋西”以及“全盘反传统”是当时的主流思潮;而胡适、陈独秀这些新文化运动的巨擘也都聚首于北大,这就不能不使他感受到很大的“压力”,也不能不有一种沉重的“压迫”感。
不过,由于其从少年时代就形成的倔强性格,因而这种压力非但没有压垮他反而激发了他强烈的逆反心理与抗衡意识。
所以,他转而将自己“替释迦说个明白”的初衷及时调整为“替孔子说个明白”。
于是,就有了与胡适的对台戏,也就有了专门抗衡于西化之说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的系列讲演。
关于其讲演的心态,他在该书出版时的《自序》中有非常具体的说明:“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也是一样无从为人晓得。
孔子之真若非我出头倡导,可有哪个出头?这是迫得我自己来做孔家生活的缘故”。
显然,这一剖白既是梁漱溟放弃佛家而“做孔家生活的缘故”,同时也是其发起“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系列讲演的具体因由。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虽然是一部应急之作,但以梁漱溟的个性及其重视切己与践行的学风,其书中所持倡的绝非一般所谓的抗俗、矫激主张,而是充满着对中西印三方文化的切己思考与真切的体认。
中西方哲学对比
一、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爱智慧”。
一谈到哲学,你可能就会感到高深莫测;但是一谈到智慧,你就会很感兴趣。
殊不知,哲学就是“爱智慧”的学说。
人们常说,学了哲学就会使人聪明而又有智慧。
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也可能是学习哲学的最大“误区”了。
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就不聪明,学过哲学的人也不一定就有智慧。
事实上,按照哲学的本性而论,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缺少智慧,因而去追求智慧的学说。
二、哲学的终极关怀是什么?哲学追求“真、善、美”。
真就是真理,是就客观判断而言的。
善就是道德,是就价值判断而言的。
美就是境界,是就感观判断而言的。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说过一句名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但真理也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
比如西方哲学有真理,中国哲学也有真理,他们都有各自的特殊性。
那哪个真理更真,他们之间有没有普遍性?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孔子讲“仁”,他并不是仅对着鲁国的人讲,也不是只对中国人讲,他是看到了人性的根本,所以是面向全世界的。
中西哲学的特殊性则是由于文化传统和起源的不同,没有逻辑上的必然性,只有历史必然性和道德的必然性。
三、哲学的分类按地域分为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东方哲学等;按广义和狭义分类。
广义的哲学包括:自然哲学、历史哲学、认识哲学、政治哲学、道德哲学(伦理学)、艺术哲学(美学)、宗教哲学、人生哲学等;而狭义的哲学一般是专指过去哲学里的本体论与形而上学。
亦称第一哲学(由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纯粹哲学。
四、哲学的特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决定了哲学的特点。
哲学的任务在于探究世界最根本、最普遍的规律,它涉足于众多的领域,研究自然、社会、人类思维中纷繁的现象和形式,最后的归宿是要探明世界的本原,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
这就决定了哲学的极端概括性和极端抽象性。
五、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发展过程从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来看,西方哲学经历的三个不同的阶段代表着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和不同的哲学论题。
以古希腊哲学为代表的本体论思维侧重于探究世界的最终构成成分,试图寻求宇宙的本源和某种形而上学本体,即传统的客观理性;到了近代,笛卡尔、康德、黑格尔轴心主体性形而上学以主客、心物、思有二元对立为出发点,以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为特征,强调主体的理性能力,以人的认知为中心,为自然立法。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哲学原因
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指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历史、社会、政治、经济、宗教、哲学、艺术、文学、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的根源可能有很多,但哲学原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哲学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哲学思想的不同: 中国哲学思想较为独特,以儒家学说为代表,强调道德、礼仪、人性等方面的内涵,而西方哲学思想则以希腊哲学为代表,强调理性、逻辑、自由等方面的内涵。
这两种哲学思想的不同,也导致了中西方文化在道德、社会、宗教、人生观等方面的差异。
哲学传统的不同: 中国哲学传统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方哲学传统则较为年轻。
这两种哲学传统的不同,也导致了中西方文化在传统观念、文化价值、文化形态等方面的差异。
哲学发展的不同: 中国哲学发展历程较为稳定,西方哲学发展历程则较为复杂。
这两种哲学发展的不同,也导致了中西方文化在文化内涵、文化观念、文化形态等方面的差异。
哲学传播的不同: 中国哲学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和文化传播,西方哲学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学术研究和媒体传播。
这两种哲学传播的不同,也导致了中西方文化在文化传承、文化交流、文化输出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哲学原因是复杂的,涉及到许多方面。
要全面理解这种差异,需要对中西方哲学思想、哲学传统、哲学发展、哲学传播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中西方哲学的对比
较严厉的思想钳制使思想自由被限制在狭
窄的范围内,能够进行讨论、研究和辩论的空
间较小,多数思想家把传统思想当作政治行为、
礼仪和道德规范的主要来源,使中国哲学整体
朝向伦理(政治)的方向进一步发展。春秋战
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但是
都无法超越传统,而是继承和诠释,这种态度
被强化成为中国哲学的主流:继承传统。
四、产生的条件
一、自然条件 二、社会条件 三、经济条件
自然条件:
西方 1、古希腊境内多山,不具备农耕的条件。在陆路交通
不畅和不具备农耕条件的情况下,古希腊的经济要发展 必须利用它的良好的海岸线,大力发展海上贸易,进而 才能够通过海上与其他地区交流,所以,古希腊在海上 贸易过程中形成相对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 2、在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往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到不 同的文明(例如对亚细亚文明和埃及文明等当时先进文 明),学习和汲取它们的文明成果和文化精华,并且对 之进行批判、改造和综合,从而形成具有古希腊特色的 哲学-科学文化。
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物质资料日益丰富, 使一部分人能够直接脱离物质生产劳动,而 从事脑力劳动。
在古希腊,探讨政治和哲学在社会经济发展 后获得了物质前提,他们更关注于自然和现 象之后的原因,用理性而不是经验去探求现 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试图寻求在各种自然 现象后面的非神的、恒定的原因,试图用理 论来论证其合理性,注重概念的明晰和逻辑 的严密,进而产生古希腊独特的哲学-科学思 维方式
中西方哲学对比
中西方哲学的异同,可以从一下 几个方面来比较:
一、各自的定义 二、特点 三、起源 四、产生条件
一、定义
“哲学” (philosophy), 它源于希腊文, 原义为爱智慧(love of wisdom), 或是对智 慧的追求(strivefor wisdom)。 "智慧" 一词 意义十分广泛, 用现代的说话来说, 它泛 指一切人类理性的思考和反省活动。罗 素把它总结为:“哲学是关于真理的学 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文化与哲学
文化与哲学都与人类社会的产生与发展而并存,抑或人类的出现早就了不同文化与哲学的繁荣。
中西文化当中所谓的“中”既是中华,中华文化包含以中华地区为中心,辐射向周边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国所共同阐释的中庸之道以及辩证方法和长幼尊卑的文化。
西方文化是以古希腊所产生的民主、法治、命运与自由、乐观、理性为基础的文化体系。
从时间轴上来看,中西文化均形成于公元前800年到200年之间,在历史时期上具有一定的同步性。
但究其根本,却存在着诸多的不同。
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多山,多平原,这类的地理生存环境早就了封闭的思想状态以及中庸的思维方式。
殷商西周时代,奴隶与奴隶主阶级的产生,使人们在文化上从以神为本逐步走向以人为本,接而迎来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形成的轴心时期,之后百家争鸣,儒家的以“仁”为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道德修养;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法家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墨家的“兼爱”、“尚利”、“尚贤”、“节用”各执己见,直至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从而早就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文化。
之后佛教传入中华土地,经历隋唐盛世,两宋的手工业崛起带来的市井文化的融合,最终在元辽宋金的游牧文化冲击下形成了中华文化特有的特色,并在明清的沉暮开新后走到了现代。
在半封闭的大陆型地域中不断的完善与繁衍着。
西方文化的发祥地与孕育出中华文化的半封闭大陆截然不同。
古希腊多岛,海岸线长,有很多优良港湾,适合从事海洋贸易。
在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下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民主、法治、命运与自由、乐观、理性的文化基础。
之后与古希伯来神本主义想融合,形成了中世纪教会文化。
融合古罗马、北方蛮族、东方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成了神权主义,天国主义以及来世主义。
中世纪文化当中基督教的教派思想构建了对于天国的理想状态,正式在这种无限的虚构当中迎来了中世纪当中让西方人不堪回首的黑暗中世纪,宗教神学凌驾于一切科学至上,甚至大于皇权,让西方人在宗教的压迫下艰苦生存着。
紧接着伴随着沐浴着春风一样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全面展开的思想文化运动,崇尚人性,自由的思想突破了教皇的统治。
文艺复兴时期以现实的生活对抗空洞的理想天国,这是人性的苏醒的一种标志。
接下来的宗教改革,综合下里巴人的思想解放运动以及社会变革,使西方文化迎来了第二次春天。
摩尔人的浪漫加上哥特人的剽悍,逐步形成了西方文化迈向科学革命,工业革命的根基。
在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西方文化无不充斥着自由,平等,民主,科学,革命,工业等等重要的社会文化构成体系,形成了与中华文化既对立又能够互相融合的一种独立的文化形式。
在现今再次审视我们今天所生活的中华文化发祥地,不难发现,伴随着经济的快速进步,西方文化在不断的与本土中华文化在进行着融合,甚至是一种侵略。
年轻的一代人在古老的中华文化环境下长大,却都在追求着一种所谓的平等,自由,柏拉图式的浪漫西方思想,略显盲目,充斥着崇拜。
社会现象的种种让我们已经看不到中华文化当中长幼尊卑,道德修养,反而被一种扭曲的自由观,一种主观臆断的西方思想所代替。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主导着大部分人群的行为走向,居然还在摇旗呐喊说:这是我们要的民主自由。
值得警醒的是,我们没有经过正统的西方文化的熏陶,并没有在真正的西方文化孕育地生存,生长。
当
西方文化来袭之时,如何去分辨其中的糟粕与精华成为我们这代人无法逃避的责任。
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当中,到底应当西学为主,中学为用,还是中学为主,西学为用,辩证的得到最终的结果,才能展现出中华大地的特殊文化特色与发展方向。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产生了两大主流文化,在这两大主流文化之下又形成两大哲学派系。
哲学是凌驾于任何学科之上的根本思想与指导方向。
哲学是探究事物本质的科学。
西方哲学注重于以纯理性的客观态度解释世界的认识论和以心神的主观态度看待人生的宗教世界观。
中国哲学总的来说缺乏认识论的兴趣和有神论的宗教信仰,而侧重于张扬人类理性体认宇宙与人生本质的直觉智慧。
从中我们发现中国哲学更加体现感性直觉的认知,从中国古代先秦时期诸子哲学到西汉初年的黄老之学,后来经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阶级统治,出现了魏晋时期的玄学,宋明时期的理学。
最终到清朝的实朴之学。
相对于西方的哲学发展体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倾向于鬼神之说与自然现象所总结出来的规律。
西方哲学从最初的希腊自然哲学的发问:自然有什么构成?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统治着的西方。
这是人类对大自然的发问,对事物本质最求的开端。
之后的教父哲学中奥古斯汀对理性与信仰的分析,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两大发现: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
进而形成了唯物论辩证法最初雏形笛卡尔和培根的经验论和唯理论,莫哥尔辩证法的出现将西方哲学彻底的导向了以马克思哲学为主的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辩证主义强调无神论以及事物的两面性,作为一切学科的指导者的身份引领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西方之所以产生出唯物辩证主义取决于西方教会的落寞,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工业的进步引发了人们对于自然知识的探索,对知识的崇尚。
西方现代哲学的形成也同时辅助了西方国家的强盛,开发,自由,追求真理的价值观引领着西方人以他们辽阔的海岸线为基础,迅速向外寻求扩张。
带领着他们的文化,造就了他们的大航海时代。
现今无论中西文化还是中西哲学,时代的进步,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让我们今天得以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合并为中西文化一词来加以讨论,我们所寻求的是两种文化与哲学的融合,取各自之精华,去各自之糟粕。
在以本土文化为基础之上,充分融合,为人类的发展谋取进步的指导思想。
在我们崇尚自由,平等,民主的同时不忘长幼尊卑,道德品质的警示。
在我们追求真理,崇尚知识的同时,不丢质朴,简单的思维方法。
把握好中西文化哲学融合过程当中的度,要靠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在和谐当中不断发展与进步,拒绝任何形式的文化侵略。
为中华文化的将来保持一片安静祥和的净土。
马晓萌
2011.12.2
鉴于你居然去和小帅哥吃火锅,我就气愤的在写论文的同时把留给你的最后一块儿糖吃
掉了。
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