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新城规划思路探讨_以天津南部新城为例

合集下载

天津滨海新区滨城规划导则详版图集

天津滨海新区滨城规划导则详版图集

天津市生态保护安全格局“滨城”产业发展格局滨城“T”字形产业带“滨城”港产城融合发展布局“滨城”15分钟生活圈划定示意图发展组团高教设施医疗设施图 例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公园特色组团规划指引示意图城镇开发边界滨城核心区中心区中心区区位示意图工业文化爱国文化滨城芯滨河岸生态绿色的文化水岸健康宜居的生活水岸智慧现代的活力水岸情趣盎然的内港水岸滨海湾东疆港:规整现代临海湾:浪漫自由生态堤:清新舒展整体空间形态:沿海滨带状延伸,重点塑造旅游生活岸线,形成充满活力的滨海展示面。

整体空间形态:形成通达海岸、系统互联的开放空间骨架,促进建筑布局成组成团,塑造高低错落有致、连续的空间形态。

整体空间形态:城市界面沿海岸线带状展开,海滨大道、中央大道两侧形成舒缓连续的空间界面。

特色滨海片区分类划定滨城核心区建筑色彩布局滨河、滨海空间色彩公园绿地空间色彩住宅建筑色彩引导产业建筑色彩引导公共建筑色彩引导建筑形态引导公共空间引导天津市轨道交通规划图例市域线现状城区线规划城区线慢行交通规划开发强度规划指引1强度Ⅰ区中央商务区核心区高强度开发2强度Ⅱ区城市组团中心及TOD开发区域中高强度开发3强度Ⅲ区城市一般地区中强度开发4强度IV区滨绿、城市边缘地区中低强度开发规划管控分区指引1重点管控区结合城市设计方案或相关专题研究论证2一般管控区以总量管控、密度分层为导向,分析调校管控指标3特殊管控区一地一议“一图一表一公示”精准管控容积率附件3“滨城”规划导则图集滨河岸规划管控指引标志性区段建筑高度管控一般性区段建筑高度管控。

滨海地区城市设计要点研究

滨海地区城市设计要点研究

滨海地区城市设计要点研究摘要:滨海地区是滨海城市珍贵的空间资源,高品质开发建设城市滨海地区,对区域的经济发展、品牌宣传、文化建设均有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城市滨海地区的开发建设普遍存在城市设计被忽略、城市特色未彰显、公共空间被侵占、功能形态较单一等问题。

本文从岸线管控、用地管控、建筑管控三大方面,对滨海地区的城市设计要素控制原则进行研究。

关键词:城市滨海地区城市设计控制要素视线通廊1引言滨海地区一般是指临近海域,对海域有重要影响并且与海岸带有景观、交通、社会、土地等联系的区域,包括滨海道路、向海一侧的公共空间、岸线沙滩、交通设施、以及以特定功能为主的城市开发建设用地空间等[1]。

滨海空间是滨海城市珍贵的空间资源,高品质建设滨海地区对于滨海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已从粗放式的快速城镇化建设阶段,进入了精细化的高质量城市营造阶段。

探讨滨海地区的城市设计要点,能够更精细化地对滨海地区的规划布局、空间组织、建筑形态、生态景观进行管控,打造更高品质、更具特色的城市空间,促进城市的经济、生态、景观、文化发展。

2.滨海地区开发建设现状问题2.1城市设计被忽视滨海空间是城市开发建设的核心和热点,其空间品质决定了滨海城市的形象。

目前城市在滨海空间开发建设中普遍对城市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部分重点滨海地区未开展单独的城市设计研究;二是一些滨海地区城市设计研究内容较为格式化和套路化;三是现有的城市设计更偏重于概念性的指引。

2.2城市特色未彰显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滨海空间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区位条件、景观资源、空间要素和文化特征。

在过往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常常更关注于空间增量利用和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依托不同本地要素对滨海空间进行特色营造,导致滨海空间千篇一律,缺少特点。

2.3公共空间被侵占滨海空间作为一项公共物品,应面向所有市民团体开放。

然而在当前的滨海地区开发建设中,滨海空间的公共性常常难以得到保证。

天津城市发展战略转移:开发滨海新城,共建“京津大经济圈”

天津城市发展战略转移:开发滨海新城,共建“京津大经济圈”

天津城市发展战略转移:开发滨海新城,共建“京津大经济圈”胡凯清
【期刊名称】《城市规划》
【年(卷),期】1994(018)004
【摘要】天津作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制订更
加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本文通过分析天津在环渤海地区及京冀区域的地位,论述了应以港口为龙头,开发渤海湾的“浦东”-滨海新城,共建“京津大经济圈”的可行性设想。

【总页数】4页(P5-8)
【作者】胡凯清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升京津冀国际竞争力
2.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与天津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
3.科学发展锐意创新——天津滨海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在滨海
新区开发开放攻坚战中当先锋做模范4."十大战役"×"十大改革"=几何级增长的排
头兵——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纪实5.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必须依托京津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4.发展目标 滨海新区规划建设的临空产业区(航空城),目的是建设成为高水平的航空产业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大力发展航空制造业、航空运输业、航空维修服务业及其相关产业,力求在航空产业链的部分环节上实现 跨越式发展,建设成为全球航空产业的制造基地、亚太地区综合性的航空维修基地、世界著名的航空展览 基地,最终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最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之一。国家民航总局与天津市政府于2004年lO 月签署协议,在航空城共建唯一的国家级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使之成为世界航空 高科技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中国民航科技研发的“硅谷”。同时在大项目引进中注意产业配套,打造本 地企业、中小企业、产业造群等。
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
电子信息产业是滨海新区规模最大的支柱产业,也是最早发展的产业之一,主要集中在经济开发区西 区。加快该产业发展是大势所趋。
1.发展现状 (1)起步早、发展快,一直保持第一大支柱产业地位。(2)行业结构逐步完整和丰富,竞争力逐渐 增强。行业主要包括移动通讯、微电子、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子、显示器和家庭视听设备等。 (3)产业 集中度明显,产业链完整,集群发育良好,集群优势不断凸现。2005年5月,信息产业部公布了首批国家 电子信息产业园名单,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三个产业园位列其中,分别是:国家(天津)移动通信产业园、 国家(天津)片式元件产业园和国家(天津)集成电路产业园。(4)辐射效应明显,带动天津整体电子信息产 业发展。 2.存在的问题 (1)民族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落后。 (2)电子信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3.发展优势 (1)产业聚群优势明显,产业链逐渐完整。(2)大品牌聚集对产业发展产生很好的促进作用。(3) 政策优势明显,体制上促进产业发展。 (4)劳动力成本低,吸引电子信息产业大量进驻。 (5)科研机构 大力发展,将是电子信息产业在新区长远发展的保障。(6)出口规模巨大,出口导向模式成型并不断完善。 4.发展目标 按照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总体趋势,巩固无线通信、新型元器件和以显示器为代表的计算机外 部设备三大优势领域,壮大发展软件、集成电路和数字视听三大增长点领域,培育光电子和汽车电子两个 新兴领域,加强研发、转化和辐射功能,形成物流、出口和配套三大特色,做大做强国家一流的电子信息 产业基地。 (--)化工产业 1.发展现状 滨海化工区占地面积76.5平方公里,分为三个区域,大港石化园区位于北围堤路以南、独流减河以北, 是百万吨大乙烯及其配套产业用地;油田化工区北至独流减河、东至海滨大道、南至穿港高速、西至津歧 路;临港化工区,位于海滨大道以东、天津港南疆港区以南,天碱、船厂等项目在此落户。 2.存在的问题 (1)环保压力大,面临可持续发展的挑战。(2)竞争态势强,同处渤海经济圈的辽宁和山东相关产 业发达,未来地区内部竞争激烈。辽宁省和山东省都是工业发达省份,与天津有相似的工业基础与油气资 源,且工业产业结构相似。(3)国内油气资源不足,国内油气资源不足制约化工产业的发展。 3.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明显。(2)产业链支持。加工业基地的产业聚集为化工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化工 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正逐渐形成,其聚集效应正逐渐显现出来。(3)政策支持。为进一步按规划实施滨海 化工区建设方案,天津市有关部门采取三大措施为建设滨海化工区大开绿灯。一是盯住大企业、大集团, 争取大项目;二是依托大项目,带动产业配套项目的跟进和延伸;三是高水平招商引资,扩大天津滨海化 工区项目库建设。(4)科技人力资源丰富。有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等学校37所,自然科学研究机构 150多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50万人,其中石化及化工行业从业人员达22万人。拥 有大量的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每年都有一批科研成果达到国内和国际的先进水平,为石化工业 的发展储备了雄厚的技术和人力资源。 4.发展目标 滨海新区将重点建设天津港港岛30万吨级原油码头、集装箱泊位和物流基地;加快建设集中了大乙 烯、大炼油项目的大港石化基地,促进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细化工、新型制盐业、海水淡化等产业形 成完整产业链;扩大石油开采与化学工业规模,建设国家级石油储备基地、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

滨海新区规划(今晚报稿)

滨海新区规划(今晚报稿)

按照国际一流标准提升规划水平,为“十二五”滨海新区科学发展提供规划保障“十一五”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按照市第九次党代会全面提升规划水平的要求,滨海新区规划编制和提升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新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规划保证。

“十二五”,滨海新区进入整体开发建设、全面上水平的攻坚时期,按照市委市政府“新区规划要达到世界一流的”的要求,滨海新区成立了规划提升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在深化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重点功能区分区规划、产业布局、公共设施、道路和公共交通、住房等专项规划的同时,邀请世界一流的专家和规划设计大师和团队开展了滨海新区海河两岸、滨海新区科技文化中心、以及天碱老厂区改造和中部新城等重点区域的规划设计工作,努力使滨海新区核心区在“十二五”规划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国际性生态宜居的新城区。

滨海新区海河下游两岸总体规划和主要节点城市设计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全长71公里,规划划分为上、中、下游三个段落。

滨海新区海河下游段,起于唐津高速,止于出海口,全长27公里,通过对两岸用地功能、道路、桥梁、交通、市政、防洪、景观、堤岸统筹规划提升,努力将滨海新区海河下游段打造成为发展现代金融和服务产业的经济带、水清岸绿的生态带和展现新区现代特色和历史文脉的景观带。

海河下游河面宽度达到300米,规划两岸绿化带的宽度从50米到100余米,形成非常开阔的视线景观,与于家堡金融区和响螺湾商务区的高层建筑群相得益彰。

配合于家堡金融区起步区和响螺湾商务区建设,规划确定海门桥下游3.5公里为起步段,力争用3-5年的时间将滨海新区海河下游起步段打造成为滨海新区的形象标志区,与中心城区的海河共同构成天津“双城”的名片。

目前,在易道公司和EDSA公司设计方案的基础上,中心商务区管委会又邀请与完成于家堡金融区城市设计的SOM公司长期合作的哈哥里维斯景观设计公司对响螺湾沿河景观进行设计提升,力争使海河下游两岸景观达到一流水平。

除于家堡金融区、响螺湾商务区两个主要节点外,规划还选择包括外滩和解放路商业街地区、塘沽南站滨河休闲风情街、大沽船坞文化创意产业园、新港船厂改造综合文娱区等作为海河下游两岸沿线的四个重要节点。

天津滨海新区现代农业空间布局规划

天津滨海新区现代农业空间布局规划

叶炜朱立明刘昭吟天津滨海新区现代农业空间布局规划提要从地区农业的角度.探讨了天津滨海新区农业现状及发展问题,强调了现代农业对于快速城市化地区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提出了新区现代农业产业区空间布局的规划构想和发展策略。

关键词滨海新区农业空间布局新农村TheSpatIalPIan0fCOntempOraryA-gricultureinTianjinBinhaiNewAreaYEWef.ZHULfmfng.L【UZhaoyinAbstraCt:Frommeviewoflocala鲥-cultllre,mepaperdiscussesconditionsandoppor咖itiesofmeagricultl肛.einTianjinBiIlllainewarea,andemphasizesmatmemodema面cultureisalsoim-portaIItt0mequickurbanizedarea.Theauthorconceivesmespecialplallands仃ategyofmeBinhainewcounb呵side.Keywords:Binhainewa酊cul-ture,spatialplaIl,newcoun臼呵side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363(2007)03—0072—04作者简介:叶炜.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滨海分院总规划师。

规划师,朱立明.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滨海分院常务副院长.高级规划师刘昭吟,天津华汇环境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项目主持人72天津滨海新区现代农业空问布局规划叶炜朱立明刘昭吟]r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正面临着如何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问题。

2004年滨海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70%,农业在地区GDP的贡献率低于1%,农业发展出现了衰退的迹象。

2006年,滨海新区有行政村236个,分布于五个行政区当中①,村庄总人口38.3万人(图1)。

2017年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2017年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2017年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作者: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经济学部课题组来源:《求知》2018年第02期2017年对天津滨海新区来说,可谓是充满曲折、艰难转型的一年。

“调速度”“挤水分”使其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回顾2017年滨海新区所走过的不平凡发展道路,我们认为,滨海新区依然是充满活力和拥有巨大潜能的新区。

但其依然也面临解放思想和开拓创新的自我挑战。

新区能否真正跨越由速度型增长向质量型发展关口的转变恐怕是2018年的重大考验。

2018年的滨海新区需要率先把战略重点转到拼质量、拼效益、拼结构、拼绿色度上来,在全市担当起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前卫”“先锋”和“闯将”。

一、2017年滨海新区经济运行状况分析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18595.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滨海新区预计全年实现7000亿元生产总值。

从总体看,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平稳,向好因素与下行压力并存,经济运行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但产业发展仍不平衡。

2017年滨海新区紧紧扭住转型升级不放,发展心态更加走向成熟,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主动调低增速。

即将2016年10002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下调为6654亿元,同比增长降为6%。

这不仅反映了新区敢于直面问题、直击要害病根的决心;更反映了其贯彻新发展理念已走向作实的信心。

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现代服务业加速成长,第三产业占比达48.5%,提高5.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8%;制造业比重比上年回落9个百分点,偏重的产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引进了一批智能制造、互联制造、绿色制造等前沿项目,制造业价值链不断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两端延伸;服务业比重快速上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实现创新、业态走向多样化,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稳步发展。

三是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新区主动改变高投资拉动模式,积极寻求内生动力。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负增长0.2%,而同期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84.78%,发挥了较强推动作用。

滨海新区核心区区域发展及房地产市场分析

滨海新区核心区区域发展及房地产市场分析

滨海新区核心区区域发展及房地产市场分析一.区域进展(一)区域概况: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市中心区的东部。

新区辖塘沽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汉沽区,核心区域为,塘沽、开发区、保税区。

滨海新区作为中国经济进展第三个增长极——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具备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工业基础优势,体制优势与人才优势,关于推动中国北方乃至全国经济进展都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

(二)区域经济与社会进展计划:1.经济自98年以来滨海新区与新区核心区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保持着大幅度高速增长,形成新区核心区快于整个滨海新区、滨海新区快于全天津市的增长格局;目前滨海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万美元。

历年GDP对比滨海新区的经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2004年GDP达1250亿元,占全市的42.6%,其中滨海新区核心区GDP为905亿元.2.固定资产投资情况:2004年,滨海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5.47亿元,比上年增长55.2%,其中,基本建设与更新改造分别增长56.5%与40.7%。

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的比重达42%左右,房地产开发投资80.49亿元,占总固定资产投资的17%,这也充分说明了整个滨海新区的房地产市场正处在快速的进展阶段。

3.区域支柱产业、产业结构:滨海新区是中国北方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显著,通过10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港口物流、石油开采与石油化工产业、海洋化工、电子通讯、现代冶金、机械制造产业、生物制药产业、食品加工产业等为主导产业。

2004年,滨海新区投资结构逐步改善,二、三产业趋于协调。

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51亿元,比上年下降1.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11.56亿元,增长59.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51.01亿元,增长71%。

三次产业的投资结构为:0.3:45.6:54.1。

三次产业的比重为0.74%、69.33%与29.93%。

滨海新区“十二五”规划重点调研课题选题指南

滨海新区“十二五”规划重点调研课题选题指南

滨海新区“十二五”规划重点调研课题选题指南1、《关于提升滨海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

研究重点:(1)分析新区在服务全市、环渤海地区和我国北方经济发展方面的现状。

一是分析新区在“三个层面”联动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二是分析滨海新区在产业链延伸、口岸直通与合作、保税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等方面与环渤海地区和我国北方的作用;三是分析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生态建设、人力资源、科技创新等方面带动周边发展的作用。

(2)结合实际,在产业对接、功能延伸、人才资源、综合配套改革、生态建设等方面,研究提出新区服务周边区域发展的对策建议。

(3)对比分析滨海新区与其他国家级区域规划地区的优势与定位,提出提升滨海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建议。

2、《关于滨海新区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创新的研究》。

研究重点:(1)总结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情况,分析制约新区长远发展的主要体制机制性障碍及其原因。

(2)分析研究新区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难点和主要瓶颈,提出“十二五”时期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3)研究提出“十二五”时期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务、推进步骤和实现目标。

《关于滨海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

研究重点:3、(1)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点、发展趋势与方向。

(2)研究分析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以及我国先进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与特色。

(3)分析目前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4)提出滨海新区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研究提出发展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思路途径和措施。

4、《关于滨海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

研究重点:(1)分析新区目前的循环经济现状。

分析天津开发区等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典型企业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新区内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石化、冶金、农业、再生资源利用等重点产业链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链条在国际、国内范围内的最新发展趋势。

天津滨海新区调研报告

天津滨海新区调研报告

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情况调研报告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面积2270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0 万人。

最近,******组织人员,专程赴天津滨海新区学习考察综合配套改革情况,现报告如下。

一、滨海新区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突破总体上看,目前滨海新区还处于前期开发建设阶段,典型特点是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较大、增长速度较快(2009 年,天津滨海新区实现生产总值3810 亿元,同比增长23.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2 亿元,同比增长49.2%,平均1 平方公里投资超过1 亿元)。

2008 年以来,滨海新区积极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大政策突破力度,在一些领域形成亮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改革创新取得较大突破。

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金融改革创新取得较大突破一是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

出台了一系列一是吸引股权投资基金的优惠政策。

比如,在个人所得税方面,规定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自然人合伙人(股权投资基金企业大多为有限合伙制,并且自然合伙人比例较高),只需缴纳20%的所得税,而非最高达到45%的累进税;在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方面,规定基金管理公司自开业年度起,实行营业税“两免— 1 —三减半”,自获利年度起,实行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

推动设立了总规模各为200 亿元的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和船舶产业投资基金,集聚了221 家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企业和114 支创业风险投资企业,成为我国股权投资基金相对集中的城市。

二是加快资本市场建设。

先后成立了天津股权交易所、二滨海国际股权交易所、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排放权交易所等交易平台。

其中,渤海商品交易所目前已上市原油、煤炭、热卷板等交易品种,日成交额超过30 亿元。

排放权交易目前已发展了40 多家会员单位和近10 家战略合作伙伴,先后开展了二氧化硫排放指标交易、碳中和综合服务等。

三是积极三开展金融综合经营。

成立了金融控股平台“泰达国际金融控股集团”,实行集团综合经营和二级公司法人分业经营模式。

未来天津滨海新区规划全面介绍_图文(精)

未来天津滨海新区规划全面介绍_图文(精)

天津滨海新区规划空间布局为“T”型结构滨海新区总体空间布局为“T”型结构: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海河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沿海岸线和海滨大道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带”。

在“轴”、“带”的交汇处,建设国际港口大都市标志区和生态宜居的海滨新城,构成滨海新区的核心区。

同时,要加快建设和形成七个产业功能区,即高新技术产业区、现代冶金产业区、空港物流加工区、海洋产业及循环经济示范区、海港物流区、化学工业区和休闲旅游区。

交通系统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天津滨海新区未来的交通系统规划由公路、铁路、航运等立体交通网络组成,将建设成为拥有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工业基地,建成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框架,形成现代交通网络体系,从而进一步发挥连接国内外、联系南北方、沟通中西部的枢纽功能,使滨海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往来不断增加,并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滨海化工区范围达80平方公里规划中的天津滨海新区化工区产业包括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细化工,区域范围达80平方公里。

居住区布局未来布局规划图为天津滨海新区居住区未来布局规划。

海滨休闲旅游区根据汉沽区确定的目标,汉沽区要建成为环渤海乃至东北亚地区休闲旅游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成国际旅游目的地,天津市的海滨休闲旅游区。

该休闲旅游区的规划面积为15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和海域面积各为75平方公里,投资金额为166亿元人民币。

将以航母游乐港为龙头,带动沿海旅游观光带和沿蓟运河旅游观光带的发展。

建设以航母游乐港、世界级主题公园、海上游乐园、高尔夫球场为支撑的旅游核心区,以营城湖、四万亩葡萄观光园为支撑的生态湿地观光区和综合服务区。

该旅游度假区预计将在2008年初具规模。

另外,14公里双向8车道的海滨大道已经开工建设,将为沿海旅游观光带向游人开放打下基础。

服务功能中心商务商业区未来天津塘沽区将在中心城区50平方公里范围内,重点开发建设金融保险,会展旅游、休闲娱乐等具有滨海新区服务功能的商务商业区。

加快转方式 开创新未来——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塘沽工委书记吕福春访谈

加快转方式 开创新未来——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塘沽工委书记吕福春访谈

98 | ECONOMYRegions区域2009年9月,天津市撤三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正式成立滨海新区行政机构,2010年1月11日,天津滨海新区政府机构正式揭牌。

这也为天津滨海新区的进一步发展破除了体制障碍,激发更大的活力。

自此,雄踞环渤海经济圈核心位置的天津滨海新区开始向中国甚至全世界拉开她独特而又气势磅礴的新画卷。

然而作为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发展区的塘沽,在积极面对新改革制度的同时,也努力做好一切工作,不仅重新规划了今后的发展宏图,而且在原有的基础上,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新的前景。

近日,《经济》记者专程采访了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塘沽工委书记吕福春。

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突破 加快城市化进程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途径,联系塘沽处于滨海新区核心区的实际,以为滨海新区发展提供土地资源和拓展空间,为新区功能完善提供保障,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为目标,塘沽开始了农村城市化建设。

“农村城市化,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塘沽打造发展空间的战略举措,新区明确要求我们要率先实现城市化。

”吕福春说,“在完善现加快转方式 开创新未来——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塘沽工委书记吕福春访谈文/本刊记者 陈 颖 蔡钱英. All Rights Reserved.ECONOMY | 99有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努力实现‘有农业无农民,有农地无农村’的目标,走出一条具有塘沽特色的农村城市化之路。

”塘沽农村辖区有两街一镇,即胡家园街、北塘街和新城镇,辖区面积总共169平方公里。

目前对这三个涉农街镇规划相继建设三个新城,即胡家园街地区建设西部新城、新城镇地区建设南部新城、北塘地区建设北部新城。

吕福春说:“目前我们已率先启动西部新城胡家园街的农村城市化,包括北部功能区、中部生态宜居区和南部南窑半岛功能区。

安置塘沽农村辖区8万人的还迁房也已经全部完成选址,预计2012年底将全部建成。

波士顿填海造地区城市更新策略启示―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例

波士顿填海造地区城市更新策略启示―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例

339城市发展摘要:国家提出对已建成的填海造地区域原则上应集约利用,进行必要更新和修复。

填海造地区域存在着空间组织不连续性、基础设施不适应性和滨水特征易失性等,这些特性加剧了该区域城市更新难度。

波士顿作为一个大规模填造的城市,面对空间割裂、基础设施废弃、滨水特征消失等问题,历经百年完成了从填造到建设到更新优化的转型。

文章梳理了波士顿(Boston )填海造地区域的发展历程和更新策略,学习其老城重建、环境整治和滨水可达性提升等经验,并以天津滨海新区(Tian Jin Binhai New Area )为例,结合区域自身情况,提出了我国填海造地区域的更新发展策略建议。

Abstract: The state proposes that, in principle, the completed reclamation areas should be used intensively, and necessary renewal and restor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There is discontinuity of spatial organization, inadaptability of infrastructure and vulnerability of waterfro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reclamation area, which aggravate the difficulty of urban renewal in this area. As a city of large-scale reclamation, Boston has complet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reclamation to construction to renewal and optimization in the past 100 years in the face of problems such as spatial fragmentation, abandoned infrastructure and disappearance of waterfront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renewal strategy of Boston reclaimed land area, and learns from its experience of old city re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and waterfront accessibility improvement. Taking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renewal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 reclaimed land area combined with its own situation.关键词:波士顿;填海造地区域;城市更新;发展策略;天津滨海新区Keywords: Boston; reclamation area; urban renewal; development strategy; Tianjin Binhai New Area李彦潼杨丹妮张赫*LI Yantong YANG Danni ZHANG He*文章编号: 1672-9080(2023)12-0339-05DOI : 10.19974/ 21-1508/TU.2023.12.0339 中图分类号:TU 982.21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 2023-03-03 修回日期: 2023-08-24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综合防灾约束的填海造地空间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批准号:51778404)作者简介李彦潼,硕士研究生,女,主要研究方向为海岸带国土空间规划。

关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南北“两翼”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关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南北“两翼”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瞭望观点关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南北“两翼”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赵石銮◆ 摘要: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的根本要求。

推动区域均衡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地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任务。

本文在调研基础上对滨海新区南北两翼欠发达区域均衡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对策。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滨海新区南北区域;欠发达区域滨海新区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后,目前进入了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新区地域广,由北到南,狭长走向,北部片区主要是汉沽片区组成,中部中心区主要由塘沽片区组成,南部由大港片区构成,中心区域发展迅速,而南、北部发展滞后,呈现区域不均衡。

推进南北“两翼”均衡发展是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的现实需要。

文章针对天津滨海新区“两翼”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进行了调研思考并提出了建议。

一、高质量发展的提出、背景及研究探索(一)高质量发展理论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1]的重大判断,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将推动高质量发展明确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要素驱动的增长模式取得了几十年高速增长,但是也产生了许多突出问题,表现在:收入差距拉大、生态环境破坏、城乡发展不平衡等。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相关制度体制改革,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三)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高质量发展研究文献非常丰富,不仅包括专家学者研究,也有基于地方实践的探索,其中,高培勇、袁富华等(2020年)立足于整体发展观,以经济发展服务于社会发展为主线,对于经济高质量、社会高质量和治理高质量的特征及其互补性关联进行了分析,提出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总括性理念,高质量社会与高质量经济(二)使用动量交易的方式。

天津市规划归纳总结(--2020年)

天津市规划归纳总结(--2020年)

天津市规划归纳总结(2005年--2020年)一、城市性质、城市职能及发展战略天津的城市性质为: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天津的城市职能为:(1)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把天津建设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2)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

使天津成为连通国际和区域(华北、东北、西北、华东)的客货运综合交通枢纽。

(3)以近代史迹为特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

保持和发扬天津传统的津派文化,强化以近代史迹为主要特点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的地位。

(4)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

充分利用天津市山、河、湖、海共生,湿地众多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生态型城市,增强城市自然环境的优美度、人工环境的舒适度和优美度,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

天津城市发展战略为:构筑高层次产业结构。

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养殖业,逐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技术研发中心和高科技企业孵育基地。

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天津港和疏港通道建设,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加强天津机场与首都机场的合作,共同构建东北亚地区国际航空客货运枢纽。

加强区域合作。

发挥天津港口、交通和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为环渤海地区扩大开放和产业转移提供通道和载体。

进一步形成以京津冀为经济核心区、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大格局。

实施科教优先发展和人才战略。

依托京津地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密集的优势,发挥创新孵化器、企业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多层次的科研创新体系和科技人才创新基地的作用。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节约用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的生态城市。

两种尺度的区域城市设计——以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总体城市设计为例

两种尺度的区域城市设计——以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总体城市设计为例

两种尺度的区域城市设计——以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总体城市设计为例程宇光【摘要】本文从新都市主义理论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城市”理论入手,探讨两种尺度下的城市设计方法:即兼顾整体宏观构架和微观人性尺度。

既建立城市功能、交通、生态等方面的良好网络秩序,同时回归城市设计的本源,将城市理想蓝图转化为能够被使用者切身感受的城市生活场所。

同时,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城市——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例,从整体空间结构、街道公共空间、建筑空间组合、生态开放空间等方面进行城市设计探索,以建立城市宏观尺度空间秩序和人性尺度的生活秩序。

【关键词】区域城市;总体城市设计;新都市主义1.项目背景——演变中的区域城市自2005年,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已纳入国家战略以来,其经济飞速发展、龙头带动,引领全市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

从400年前的渔盐小镇到近代工业港口重镇,再到以现代制造业、国际航运物流和研发转化为主导功能的国家级新区,滨海新区就此脱胎换骨,向着国际一流的现代都市迈进。

城市的结构在总体规划和空间战略的部署下,逐渐形成了多中心、多组团、网络化城市区域的布局模式。

其中,多中心、网络化是滨海新区不同于中心城区的单中心、集中式布局的最显著特征,也是从传统城镇向现代化区域城市转变的最明显的空间特征。

经过“十大战役”的建设,符合国际最新潮流的“一城、多组团、网络化”的区域城市架构已初步形成,交通、轨道、基础设施等区域网络逐步构建。

其中的“一城”是整个空间结构的核心,也是本次总体城市设计的范围。

滨海核心区190平方公里,包含中心商务区、开发区生活区、塘沽老城区、港口区等多个分区。

与天津中心城区内生型的建成区不同,滨海核心区是一个政策导向的快速建设过程中的城市新区,同时也包含了一定的现状。

因此,涉及到于家堡金融区为代表规划新建地区、开发区生活区为代表的相对成熟建成区、塘沽老城等有待更新的旧社区、以及港口工业区、外围村镇郊区等。

这些地区处于不同发展水平与建设阶段,空间形态差别较大,开发策略不尽相同,需要从区域角度进行总体控制。

滨海新区各区域功能定位

滨海新区各区域功能定位

滨海新区各区域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重点一、各区域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重点(一)塘沽功能定位:建成国际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以海洋产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聚集区,沿海都市型精品渔农业示范区,生态宜居的国际港口新城区。

产业重点:商业商贸、科技与信息服务、文化产业和现代物流等服务业,油气开采设备制造、海洋高新技术等先进制造业,现代都市渔农业。

(二)汉沽功能定位:建成一流的海滨休闲旅游区、健康产业聚集区,沿海都市型农业观光区和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区。

产业重点:休闲旅游、医疗保健、养老服务,葡萄种植与加工、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节能环保等产业。

(三)大港功能定位:建成国家级石油化工基地、南港工业区配套产业及配套生活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及天津南部生态区。

产业重点:石油化工及中下游产业、石油化工相关技术研发、橡胶制品及汽车配件、清洁能源、新型建材,现代农业及生态湿地观光产业。

(四)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港工业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功能定位:建成滨海新区重要标志和国际化门户枢纽,中国高端服务产业示范区,世界高水平先进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高端制造业总部基地。

产业重点:航天设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和机械制造、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食品饮料、新能源新材料等现代制造业,金融服务、现代商务、高端商业、服务外包等服务业。

南港工业区功能定位:建成世界级生态型重化工业基地和区域级现代冶金基地。

产业重点:石油化工产业、冶金及相关配套产业,港口物流以及相关配套服务产业。

(五)天津港保税区(天津空港经济区)功能定位:建成具有保税特色的国际物流中心和国际贸易集聚区;建成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及高端服务业集聚区。

产业重点:天津港保税区发展国际贸易、现代物流,保税临港加工业;天津空港经济区发展航空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经济、现代商贸、融资租赁、航空展览、科技研发等高端服务业。

(六)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功能定位:建成未来科技城,国家高新技术自主创新示范区,世界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国家生物医药研发基地。

生态城市规划初探——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为例

生态城市规划初探——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为例
速发展。
的《 理想 国》 论述 中就 曾 出现 。l 9世纪 末风 行 欧美 的 “ 市公 园运 动 ” 城 和霍 华德 的“ 田园城市 ” 理论 , 以说 可 是生态 城市规 划 的雏形 。这期 间 , 生态城 市规划 的理 论 尚未成 形 ,但 生 态思 想 已经 开 始渗 入 城市 规划 领 域 , 为城 市规划 注入 了新 的活 力 。 并 总 的说来 ,将 生态 城 市理 论 作 为一个 完 整 的理
A src: 硼lh cl i ladevrn e t rbe scue ycne p rr ra i t n tedm scladoesa e e 一 b ta t eeoo c n ni m na po l asdb o m oayubnz i ,h o et a n vr sdv蛔, t ga o l m t ao i e
论 体 系来研 究 的 时 间并 不长 。究 其发 展历 程 可 以简 要 地分 为 4个 阶 段 。前 2个 阶 段注 重 对工 业革 命 后
经 济城 市 发展 的 反思 ,对 城 市 生态 系 统发 展 与全 球 生 态平 衡 内在 联 系 的深层 规 律还 缺 乏研 究 ,生 态城 市 的建 设理 论 尚局 限于城 市 和 城市 腹 地所 构成 的 都 市 圈 。后 2个阶 段在 前面研 究 的基础 上 , 人们 普遍认 同 了城 市 发 展 与 全 球 生 态 平 衡 之 间 的 内在 有 机 联 系 。把 城市 生态 系统 演化 与 全球 生 命 大系 统 的发展 贯 穿起 来 , 从宏 观 角度 出发 , 定 了一 系列 促使 地球 制 可持 续 发展 的纲 领 性指 导 文件 。世 界各 个 国家 和重 要 的城市 地 区都 根 据这 些 文件 制 定 了在 新世 纪 中 的 发展 方 向和 环境 改 善措 施 , 并积 极地 将 理论 转 化为 各类 生态城 市 建设 实践 活动 。 第 一阶段 (0世 纪 6  ̄2 纪 7 代)人 口爆 2 0 0世 0年 : 炸 、生 化灾害 与 能源 危机 导致 了严 重的环境 危机 , 使

浅议天津滨海新区中心渔港的建设开发模式及重大技术问题的决策

浅议天津滨海新区中心渔港的建设开发模式及重大技术问题的决策
相关专业
城 市道桥 与 防 洪
21 年 7 01 月第 7 期
浅议天津 滨海新区中心 渔港的 建设开发 模式及重大技术问 决策 题的
李 光 照
( 津滨海 新 区建 设投资 集 团有限公 司 , 天 天津 30 7 ) 0 0 3 摘 要: 天津滨 海新 区中心 渔港项 目作 为滨 海新 区重 点工 程 , 已成 为滨 海休 闲旅 游 区的重 点建设 内容之 一 , 建设 已 其
1 概 述
11 经 济 发 展 形 式 . 天 津 市 地 处环 渤 海 湾 中心 , 联 系南 北 方 、 是 沟
12 中心 渔港 发 展 历 程 .
通 东 西部 的重 要 枢 纽 ,也是 东 北 亚 地 区通 往 亚 欧 大 陆 的铁 路 运 输 距 离 最 近 的城 市 ,拥 有 我 国北 方 最 大 的港 口 , 大 片可 供 开 发 利用 的 土 地 , 有 区位 优
建 成 了 以外 向型 为 主 的经 济新 区 。形 成 了 电子 通 讯 、 油 开 采 与加 工 、 洋 化 工 、 代 冶 金 、 械 制 石 海 现 机
产 品加 工 集散 、 艇 产 业 为 主 , 口物 流 和 休 闲旅 游 港 游 相 关 产业 竞 相 发 展 的现 代 化 主题 经 济 区 。
被列为 天津市 20 —2 2 05 O 0年问 的城市 总体规 划 , 已经 国务 院批 复 。 文介绍 了 中心渔港 项 目紧紧 围绕 “ 并 该 北方水 产品 加 工集散 中心 ” “ 和 北方 艇产业 中心 ” 产业 定位 , 将其 建设发 展成 为一个 以水产 品加 工集散 、 艇产 业为 主 , 口物 流和 游 港
陆 、空立体交 通网络发达 ,是连接海 内外 、辐射 “ 北 ” 重要枢纽 。 三 的 同时 拥 有 跻 身 世 界 2 0强 深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轨道站点500米覆盖率应不小于75%。
定性
TOD 区域采用开发高密度住宅、商业和办公用地,同时开发服务、娱乐和体育等公共设施的混合用地模
需求
式,土地混合利用能够有效减少出行次数,缩短出行距离,促进利用非机动交通方式出行。
高 密 度 建 设 — — — 紧 凑 型 原 则
站点
轨道站点500米覆盖率应不小于50%,每万平方米0.5个~0.75个站点。
混合 400米~800米 (5分钟~10分钟步行路程) 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在这个半径范围内,有0.5平方 用地 公里~1.0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于交通导向的开发。
主干道:双向6车道,干道网密度1.15公里/平方公里,必须布置可达停车线的公交专用道;非机动车交通 断面占有率不小于25%,人行道不小于5米;道路树冠覆盖率不小于35%。
站一主一次2个中心提供街道社区级服务;每个街 道办由10个居委会组成,每个居委会人口1万,提 供小区级服务。建设住房1700余万平方米,其中保 障性住房890万平方米,考虑保障性住房使用人群 的生活需求,结合公共交通站点布局。
(三) EOD发展理念 南部新城现状用地为盐田,出于生态环境改 良及土方平衡等考虑,着力打造城市组团生态中 心,规划设计2.8平方公里水域,形成湖、河、岛 的格局,同时保证了新城的城市景观效果。 从生 态中心向外放射形成生态通廊,确保了生态结构 的系统性、完整性,并对周边地块用地规模进行了 有效控制。 南部新城生态绿化体系由四级构成:防护绿 化,对新城进行生态防护;生态景观绿化,对新城 水体进行净化和涵养,结合景观形成景观绿化空 间;生态绿化走廊,结合Tram轨道设计串联各个 功能片区的城市型绿色廊道;社区绿化,将社区 空间与公共景观空间相连通,形成景观和慢行空 间系统。 生态建设中淡水系统的建立最为关键,结合 滨海新区水网,建设南部新城淡水体系以完善滨 海新区生态水循环系统。规划通过客水(大沽排污 河)、中水(新城中水处理厂)和雨水(收集利用)等 解决城市景观水源,每日供水量约59万立方米,可 保证新城水体9天循环1次,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 目标。 (四) ROD发展理念 南部新城的发展建设必须结合滨海新区整体 发展,结合滨海新区“十二五”、“十三五”、2020 年 ~2030 年 总 体 规 划 , 南 部 新 城 将 经 历 要 素 驱 动、投资驱动和创新驱动3个发展阶段,因此, 南部新城规划也制定了三阶段发展计划。“十二 五”期间,结合中心商务区一期和临港经济区前 期建设,南部新城为其提供居住配套,着力发展 保障性住房建设,建设保障性住房580万平方米, 创造8万就业岗位;“十三五”期间,结合中心 商务区二期和临港经济区建设,南部新城应完善 自身功能,与周边功能区居住、就业联动发展, 重 点 建 设 创 业 岛 , 创 造 11 万 个 就 业 岗 位 ; 2020 年~2030年,结合中心商务区三期、海港经济区
图 2 南部新城轨道交通图
54 城市
[城市规划]
图 3 三大产业园区四大居住社区
(二) SOD发展理念 南部新城的产业发展必然依托周边产业的发 展,其周边重要的产业功能区有中心商务区、临 港经济区和南瑶半岛。规划沿连接中心商务区的 Z4线形成滨海核心区域产业发展轴;B6线联系临 港经济区和南瑶半岛,沿B6线形成南部新城的产 业发展横带,在这条产业带上从西向东依次分布 教育产业园区、现代服务业园区和都市工业园区 三大产业功能区。南部新城由中部横向产业发展 带和南北两侧横向的住区发展带构成汉堡包式的 城市格局,形成三大产业园区和四大居住社区 (见图3)。 在产业发展带中,教育产业园区建设大学和高 职学校,为滨海新区培养青年知识人才,同时配套 学镇式生活社区;现代服务业园区以现代服务业为 主导产业,打造青年人生活、就业和创业平台,形 成体现年轻态工作、消费和居住的滨海新区活力与 创新基地;都市工业园区建设以清洁能源产业和港 后服务配套产业为主导,以实验性生产、科技研 发、商务会展和生活服务等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都 市工业园区。 南北两个住区发展带分别包含2个居住社区, 每个居住社区设1个街道办,人口10万,结合轨道
城市 55
[城市规划]
采用项目
单位
表 1 公建配套指标体系 前期标准 终期标准
备注
城市大学

1~2

书 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1~2


社区文化教育活动中心 平方米/千人
30
2~3 兼有面向公众的讲堂、多功能室和运动场地等。
3~4
45
多功能厅、社区学校、健身室、青年活动中心、练功 房和阅览室。
演艺中心
道路 系统
次干道:双向4车道,干道网密度1.45公里/平方公里,必须布置常规公交干线;非机动车交通断面占有率 不小于25%,人行道不小于3米;道路树冠覆盖率不小于40%。
自行车:路网覆盖率100%。
定量
需求
人行:人行道不小于3米。
公共停车场:9处换乘停车场,每处5000平方米,平均每千人2250平方米。
态边界,以控制建设发展规模。为了有效解决生 态空间和开发强度之间的矛盾,新城应科学建立 土地开发单元,高效利用可建设用地,合理设定 城市开发强度。
四、 南部新城规划策略 根据对滨海核心片区的发展分析,结合国际先 进 城 市 规 划 思 想 , 我 们 提 出 了 “ 4D” 发 展 理 念 , 即TOD—交通引导城市发展、SOD—产业引导城市 发 展 、 EOD—生 态 引 导 城 市 发 展 和 ROD—区 域 引 导城市发展。同时,结合新城的发展规律我们还 提出了打包滚动开发计划,并制定了规划建设指 标体系。 (一) TOD发展理念 南部新城轨道交通是滨海新区轨道交通体系的 一 部 分 , 通 过 新 城 的 轨 道 线 路 包 括 Z4、 B1、 B2、 B5和B6五条线路,形成三横一纵的轨道线网结构 (见图2)。南部新城依托轨道站点,沿轨道线形成 “三横一纵”的新城发展轴带。结合轨道站点设置 城市组团级和街道社区级服务中心,通过24小时运 营的Tram系统串联城市各功能区,并与地铁站接 驳。同时,引入E- Smart Bus系统作为补充,在新 城建立全覆盖公共交通体系。各类公交站点与自行 车系统、步行系统相结合,形成互相连通的慢行系 统,结合公交站点布置自行车租赁站点,使新城形 成完善的低碳交通网络。

1
展览中心

1
图书馆

1~2
创意园区

1~2

游乐场


1
活 力
酒吧
平方米/千人
25
综合健身馆
平方米/千人
60
体育馆

1
户外者俱乐部
平方米/千人
10
休闲中心
平方米/千人
80
餐饮
平方米/千人
30

综合超市

2~3

生 活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平方米/千人 120
剧院、音乐厅、先锋剧场和电影院。 2 博物馆和艺术中心。

0~1

0~1

0~1
500 3~5 2~3 20 260
环保组织活动会议。 给青年人提供自己打造城市的权利,青年人的成长和 城市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社区组织的一种,提高生活水平,促进邻里和谐互动。
56 城市
[城市规划]
表 2 交通建设指标体系 土 地 混 合 开 发 — — — 混 合 性 原 则
3~4
1~2
35
75
2
18
室内综合健身馆和室外广场。
45 常规餐饮和生鲜连锁店等。
3~5
140
菜市场、小贩中心、24小时便利店、书店、水果店、 花店、早点铺、洗衣店、维修店和银行。
家政服务中心

1~2

综合医院
平方米/千人 200

保 健
社区医疗服务站
平方米/千人
45
3~5 配置家政服务资源。
260 至少2所三级甲等医院。
里盐田用地发展建设南部新城,以延伸城市中 心的服务带动功能,为临港工业区提供城市配 套,满足滨海新区的保障性住房需求,并突出 生态低碳建设理念。
南部新城北至津沽公路,南至津晋高速, 东至海滨大道,是以居住功能为主,现代服务 业、都市工业、文化教育功能齐全的生态新 城。由于南部新城坐落在滨海新区东西和南北 两条发展轴线的交点,作为滨海新区核心区未 来重要的城市组团,南部新城既是滨海核心区 承接海河服务带发展动能的接力棒,又是滨海 新区发展承上启下的传动轴,战略地位非常重 要 (见图1)。
图 1 南部新城重要的区位
城市 53
[城市规划]
三、 发展战略的制定 基于占据着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南部新城必 须建立城市行动战略以有效指导新城科学合理发 展,并融入滨海新区核心片区,完善区域—片区— 组团三级滨海新区城市体系。而城市行动战略分析 的基点应建立在滨海核心片区范围内,从人口、产 业、生态3个方向研究确立南部新城发展战略。 (一) 人口战略 滨海核心片区职住用地比例失衡,与南部新城 毗邻的临港经济区、天津港和中心商务区将产生近 30万居住缺口需要由南部新城解决。以滨海新区保 障性住房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是南部 新城重要的发展方向,有利于降低新城建设初期的 生活成本,有利于人口导入。 滨海新区未来十五年发展将面临人口红利和产 业人群转型,南部新城应抓住这一机遇,吸引接受 过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青年人,力争降低生存成 本,创造就业机会,提供自我提升的多种途径,配 置丰富多元的社会资源,创造良好、和谐的社会环 境氛围。为此应加强基础设施和民生建设,制定扶 持青年人就业和创业的政策,政府引导社会办学、 企业联合办学,提升城市服务配套水平,建立开 放、平等的社会管理体系。通过这些手段打造滨海 核心片区居住青年城,为片区提供配套居住支持, 聚集青年人才资源。 (二) 产业战略 滨海核心片区产业形态划分明显,企业入驻门 槛普遍较高,不利于新型产业萌芽,不利于创业阶 段的企业成长。南部新城应培育潜力经济,培育新 型产业,打造创业平台。同时,针对新区未来人口 以青年人为主和未来产业转型,以发展生活性服务 业、教育产业、创业研发产业和文化产业为主。因 此,南部新城应力争做到:强调土地混合使用,打 造开放式办公环境;发挥地价优势,积极吸引目标 企业入驻;扶持青年人创业;扶植创新型产业发 展,以此打造滨海核心片区创业平台,促进片区产 业联动,增添创新活力。 (三) 生态战略 滨海核心片区缺少大型集中公共绿地,人均绿 地面积偏低。面对新区未来发展,南部新城应优化 整体生态环境,设置集中公共生态空间;明确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