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多民族建筑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地区多民族建筑艺术

我国西南地区山河交错,景色绮丽。同时也是我国多民族聚居最稠密的地方,民族建筑艺术丰富多彩。

根据各民族的语系归属和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大族群:氐羌、百越、苗蛮和百濮。氐羌族群最早居住在甘肃和青藏高原,南迁后在川西和滇西北形成了诸多民族,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白族、纳西、傈僳、普米、景颇、阿昌族、羌族等。他们的建筑形式通常受到当地民居的影响,比如白族和纳西族接受并改进了汉族的合院形式。

纳西族民居

景颇族则接受了百越族群常用的干阑式建筑。

盈江景颇族民居

百越族群包括壮族、傣族、侗族等基本保留了越人干阑建筑的习俗,适应了西南地区炎热潮湿的气候。只是各族的干阑在不同的环境里已有所不同。

壮族民居

苗蛮族群包括苗族和瑶族,多分布在湘西和黔东南。其建筑受到附近汉族建筑和干阑居的双重影响,住屋多为前部架空,后部倚在山崖上的半干阑建筑。

瑶族民居

百濮族群属南亚语系,最早是居住在云南南部,有些后来也南迁到东南亚。主要包括如布朗族、佤族、崩龙族、德昂族等。他们的住屋和百越族群相似,也是干阑居。首先是云南大理的白族民居。

大理白族民居

白族聚居在云南大理地区,依苍山、东临洱海,景色优美、气候温和。因为与汉族有着长期的交流,他的民居形式与汉族合院已经非常的相似,在汉族合院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自己的特点。

白族民居的典型布局有

“三坊一照壁”跟“四合五天

井”两类,并由此演出更复杂

的大型住宅。坊意味着一栋三

开间两层的房屋。三坊一照壁

是指三坊围成的三合院,再用

一垛照壁墙进行收口。

四合五天井是指四坊围合

成的四合院以及中央加上四角,

一共五个天井的格局。

纳西族的民居布局跟这个相似,但大理地区地势西高东低,主导风向为西风,所以民居通常是正房朝东。大理雨大风多,为了防风,外部采用山墙封护,墙头和博风板的位置采用石板,而这些防护部位包括门楼、照壁、也成为了装饰表现的重点。

门楼常用三间牌楼式造

型,有尖长的翼角飞翘,檐下

斗栱繁密,并有大理石板嵌贴,

十分华丽。这点跟苏州民居中

把砖雕门楼藏在内院里的内向

装饰心理完全不同。

照壁也常用三叠水照壁。壁顶瓦檐高翘,白灰粉饰的壁心中间多配上文字或大理石的屏画,壁前设置有葱绿鲜美的花台和盆景清秀美观。

照壁

在山墙或者是墙腰用多种面砖拼贴出各式的图案,很有装饰效果。

云南的傣族建筑

属于百越族群的傣族采用干阑式竹楼作为民居,各家竹楼四面临空,独立在绿树丛中。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

傣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子女成家后另外建住所,所以民居的规模往往比较小。竹楼平面近方形,楼下架空圈养家畜、堆放杂物。楼上用轻质隔断分为堂屋和卧室,堂屋的火塘周围是

全家围坐聚会活动的场所。卧

室是全家共用的通长大间,每

人一块铺垫,室外设有前廊和

晒台,傣族人很形象地称晒台

为展。

有矮栏围护,是换洗、晒

衣还有晾谷物的地方。傣族的

竹楼底层架空,有利于避开潮

湿和虫害,起初采用竹材绑制

的构架。

清代后期逐渐有可能是受

到汉族木构架体系的影响,逐

步改用了木柱梁檩构架,傣族

的竹楼屋顶坡度非常陡峭,大

概是四十五到五十度左右。利

于排泄雨水。

西双版纳地区也非常喜欢用歇山屋顶墙身外倾的这种造型,墙面外再接宽大的披檐,上下檐可以将楼层墙身全部盖住,墙面不开窗,非常阴凉。

傣族竹楼上面没有显著的装饰加工,基本显露出结构和材料的本色。屋顶

穿插,出檐低深,轮廓变幻,具有朴实、轻柔的建筑美感。

宗教建筑方面

傣族信奉小乘佛教。佛寺跟汉地佛寺和藏传佛寺都大不相同,往往像傣族民居一样,也是随地形灵活布局。包括有佛殿、经堂、僧舍、傣式佛塔、戒堂等建筑。

在造型上以其层层叠叠的屋顶最为突出。以佛殿庞大的陡坡屋顶为例,傣族佛寺的佛殿常常将大屋顶做成上部两坡和下部四坡的歇山式,作一次或两次跌落,形成多层的重檐式歇山顶。屋面纵向上又分成三道五段,中间一段最高,依次向两端跌落,凹曲形屋面柔和优美。

景真寺经堂

各个脊上还有多种琉璃饰品,使庞大的屋面绚丽多姿,既雄伟壮观又妩媚妖娆,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曼苏满佛寺

傣族佛塔的造型也很独特。景洪县橄榄坝寺佛塔

曼飞龙塔

都是塔身修长,造型富有韵律和节奏美。

瑞丽姐勒塔

盈江曼勐町塔

都是由众多的小塔簇拥着中心的主塔形成,造型秀丽挺拔、金碧辉煌。

黔桂湘地区的侗族建筑

侗族主要居住在广西、贵州、湖南三省交界处,处于森林茂密溪河纵横的山区。侗族村寨往往顺着山坡等高线呈台阶式布置,民居参差绰约。

在清晨薄雾的笼罩下衬以山路和水车,显出浓厚的诗情画意。

跟其他百越民族一样,侗族民居仍然采取的干阑式。

但与地处边陲的傣族相

比,侗族的干阑形式受汉族的

影响更多一些,采用全木结构,

通柱穿斗屋架,悬山式屋顶,

青瓦屋面等。

侗族的干阑一般高三层,底层架空,用板

壁围起来饲养家畜和贮藏。二层是主要居住

层,围绕堂屋和火塘间布置全家卧室、客房。

按照侗乡的风俗,堂屋最好开敞空旷的,

不堆放物品,以示随时迎接财富和人口。堂屋

可以没门,但必须有门槛,而且特高,以防财

富外流,堂屋用来待客。火塘间才是全家围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