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水色遥感海洋遥感

合集下载

海洋遥感在海洋资源勘探中的作用如何

海洋遥感在海洋资源勘探中的作用如何

海洋遥感在海洋资源勘探中的作用如何关键信息项:1、海洋遥感技术的定义和分类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海洋资源勘探的目标和范围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海洋遥感在海洋资源勘探中的具体应用应用领域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领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领域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海洋遥感技术的优势优势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优势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优势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海洋遥感技术的局限性局限性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局限性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局限性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应对海洋遥感技术局限性的措施措施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海洋遥感技术在未来海洋资源勘探中的发展趋势趋势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趋势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趋势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海洋遥感技术的定义和分类海洋遥感技术是指利用传感器对海洋表面和海洋内部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参数进行非接触式测量和监测的技术手段。

海洋遥感知识点总结

海洋遥感知识点总结

海洋遥感知识点总结本文将从海洋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常用遥感技术和海洋遥感的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并结合一些实际案例,希望可以为读者对海洋遥感技术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一、海洋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海洋遥感技术是通过传感器对海洋进行观测和测量,然后将获取到的数据传输到地面处理系统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关于海洋的信息。

传感器可以是搭载在卫星上的遥感仪器,也可以是在飞机、船只等平台上安装的探测设备。

遥感技术主要依靠电磁波在大气和海洋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来获取海洋信息。

具体而言,通过用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监测和探测,再利用电磁波与目标反射或散射作用时的特性来获取目标物体的信息。

遥感技术主要包括被动遥感和主动遥感两种方式。

被动遥感是指通过接收目标物体所发出的自然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比较常用的是太阳辐射。

而主动遥感是指通过发送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到目标物体上,然后将目标物体发射的辐射或反射返回的信号进行分析。

被动遥感和主动遥感一般配合使用,可以获取更加全面的目标物体信息。

二、常用的海洋遥感技术1. 被动微波遥感被动微波遥感是通过接收海洋表面微波辐射来获取海洋信息的一种遥感技术。

微波辐射可以在大气中穿透,因此即使在云层遮挡的情况下,也可以对海洋进行探测。

被动微波遥感技术可以用来测量海洋表面温度、海洋表面风速、盐度等信息,对海洋动力学和大气海洋相互作用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2. 被动光学遥感被动光学遥感是通过接收海洋表面反射的太阳光来获取海洋信息的一种遥感技术。

光学遥感可以测量海洋表面的叶绿素浓度、海水透明度、沉积物含量等信息,可以用于海洋生态系统监测和海洋污染监测等方面。

3. 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主动遥感技术,通过发送微波信号到海洋表面,然后接收被海洋表面物体反射的信号,来获取海洋表面的信息。

SAR可以用来监测海洋表面风场、海洋表面粗糙度、海洋污染等信息,对海上风暴预警、海洋污染监测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基于遥感技术评估海洋初级生产力

基于遥感技术评估海洋初级生产力

2、海洋水体的光学特性。海水的光学特性可分 为两类: 固有光学量和表观光学量。固有光学量是指 只与水体成分有关而不随光照条件变化而变化的量。
它直接反映媒介的散射和吸收特性, 并且它随水中的 溶解和悬浮物以及媒介的电磁特性的变化而变化。表 观光学量是指随光照条件变化而变化的 量, 这些参 必须进行归一化,才有可能进行不同时间、 地点测量
4、海洋初级生产力。 海洋水色遥感的根木目的
是监测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变化,初级生产力表示在单 位海洋面积里,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碳的净速
率, 初级生产力的 单位是mg.耐d , 其中 , 第一个mg
指增长的浮游植物量 (由碳含量量度) 。而海洋初级 生产力的两类算法 (经验算法和解析算法) 都是基于 下面两点假设: (1 叶绿素 a 的浓度与浮游植物生 ) 物量 (用细胞浓度、细胞体积和浮游植物碳来表示) 间有很强和很稳定的相关性; (2 光合作用时,细 ) 胞中起主要作用的叶绿素是叶绿素 a。因此可看出, 通过遥感海水浮游植物中的叶绿素是评估海洋初级生 产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精度‘ 3 , 0一 测量精度蕊 0 。 0 0.1 另外为了 避开海面直射 反射 光入瞳, 需要探测器沿轨前后倾斜 ( 一 加0 扫 o 0 士 ) 描, 倾角按照一年四 季太阳高度角变化而进行调整。 3、 探测器。海洋水色 探测器的 性能要求, 主要
是由于波段设置、 信噪比 ( 八) 、 S 视场、 量化级、 辐
初级生产力海洋水色遥感是利用机载或星载遥感探测器探测与海洋水色有关的参数即海色要素如叶绿素悬浮物可溶有机物污染物等的光谱辐射根据生物光学特性太空中的传感器在探测到的辐射度中推算离水辐射度的大小和分布求得海水中叶绿素和悬浮物的含量等海洋环境要素获取有关的物质的分布信息从而进一步提取海洋叶绿素浓度等的信息来监测海洋环境和根据叶绿素的浓度评估海洋生产力

第五章-海洋水色遥感---海洋遥感

第五章-海洋水色遥感---海洋遥感
(1 )Ed (,0 ) rREd (,0 )
R Eu ( ,0 ) / Ed ( ,0 )
2024/7/17

Ed ( ,0 )
(1 )
Ed ( ,0 )
1 rR
R (bsc a) /(bsc a)
5.3 生物-光学算法的物理基础
Lwc
c. 考虑多次散射和白浪引起的散射
Lw (ti / n ) Lu
Ls
2
w
ti , r , nw
Lt Lwt s rLs t d Lr La
rLs Lsr
2024/7/17
Lwc t s Lru
Lu
水中物质
海表
※.利用水气辐射传输模型反演的主要过程
(1)辐射定标
感水体表层叶绿素浓度的可行性。
• CZCS(Nimbus-7)
• SeaWifs(SeaStar)
• MODIS(Terra-Aqua)
• COCTS(HY-1A、HY-1B)
2024/7/17
5.1 概述
1.海洋水色遥感传感器
2024/7/17
5.1 概述
1.海洋水色遥感传感器
波段
设置
2024/7/17
海水的光学特性有:表观光学量和固有光学量。
表观光学量由光场和水中的成分而定,包括向下辐照
度、向上辐照度、离水辐亮度、遥感反射率、辐照度比等,
以及这些量的衰减系数。
固有光学量与光场无关,只与水中成分分布及其光学
特性有关,直接反映媒介的散射和吸收特征,如:吸收系
数;散射系数;体积散射函数等。
2024/7/17
归一化离水反射率和归一化离水辐射度与入射光达

海洋遥感应用技术

海洋遥感应用技术

1)传感器2)高度计、散射计的测风原理3)微波遥感特点答:微波遥感就是通过探测物体对微波的反射或自身的微波辐射,来感知物体形态和结构组织的。

微波具有很好的穿透能力,故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不受云层、浓雾等天气的影响,也不受日夜光照条件变化的限制。

这些特点正好弥补了光学遥感器的缺点,因此成为航天遥感器的新宠和各国竞相开发研究的热点。

4)偏振(极化)答:如果一束平面电磁波的电矢量场都在一个平面内,则称之为线性极化或线性偏振。

电磁波在传播时,传播的方向和电场、磁场相互垂直,我们把电波的电场方向叫电波的极化。

如果电场矢量端点随时间变化的轨迹是一直线,这种波称作线极化波。

线极化波又分为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电波的电场垂直于地面的是垂直极化波,平行于地面的是水平极化波。

如果电场矢量的方向随时间变化,矢量端点的轨迹是一个圆,这种波称作圆极化波。

5)大地水准面答:大地水准面是由静止海水面并向大陆延伸所形成的不规则的封闭曲面,是正高的基准面。

6)参考椭球面7)辐亮度沿辐射方向单位面积和单位立体角的辐射通量。

8)光谱辐亮度答:在单位波段内沿辐射方向单位面积和单位立体角的辐射通量。

9)方位分辨率、距离分辨率10)合成孔径雷达、真实孔径雷达(近射程、远射程)合成孔径雷达是一个具有较高分辨率的主动雷达,它利用多普勒效应获得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测量涌浪、内波、降雨、海流边界、海冰位置及性质、大块浮冰的速度等。

11)多普勒效应答:物体辐射的波长因为波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变化。

在运动的波源前面,波被压缩,波长变得较短,频率变得较高;在运动的波源后面时,会产生相反的效应。

波长变得较长,频率变得较低;波源的速度越高,所产生的效应越大。

根据波红(蓝)移的程度,可以计算出波源循着观测方向运动的速度。

波在波源移向观察者接近时接收频率变高,而在波源远离观察者时接收频率变低。

12)海洋水色遥感(水色三要素)、水体分类答:水色遥感技术是利用传感器接受到水面发射的辐射光谱,并且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从而获得水体的一些基本信息的技术。

基于遥感在海洋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基于遥感在海洋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基于遥感在海洋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遥感是一种以卫星、飞机等空中平台进行观测和测量的技术手段,通过获取地表和物体表面的电磁能谱信息,可以实现对海洋资源的勘查和监测。

遥感在海洋资源勘查中的应用包括海洋水色遥感、海洋温度遥感、海洋色素遥感、海洋浮游植物遥感、海洋浮游动物遥感、海洋沉积物遥感等多个方面。

海洋水色遥感是通过测量和分析海洋水体的反射光谱和吸收特性,来获取海洋水质信息的技术。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水体体积浓度、浊度、营养盐含量等参数,从而评估海洋水质的变化和污染程度,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海洋温度遥感是通过测量海水的辐射热能,来获取海洋温度分布和变化的技术。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获取海洋表面温度和垂直温度剖面,并结合大气热力学模型,预测海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等海洋动力学过程,为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支持。

海洋浮游植物遥感是通过测量海水中浮游植物的荧光辐射和散射特性,来获取海洋光合作用和生态系统功能的技术。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海洋中浮游植物的生理状态和生长速率,评估海洋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为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遥感在海洋资源勘查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为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管理和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随着遥感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有效的遥感技术应用于海洋资源勘查中。

(完整版)海洋遥感总结

(完整版)海洋遥感总结

(赤潮,油污水中物质组合)(括号中可不记)
22.①吸收系数:
a() lim A()
r0 r
(m1)
(上式各量意义自记) ②散射系数:
b() lim B()
r0 r
(m1)
(上式各量意义自记)
③衰减系数:吸收
系数与散射系数之 和
c() a() b()
(m1)
(上式各量意义自记)
④体散射函数:每单位距离,每单位角度光谱散射比的极限。
厄尔尼诺是热带大气和海洋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原是指赤道海面的一种异常增温现在其定义为在全球范围内海气相互作用下造成的气候异2海洋资源调查的需要海洋是人类最大的资源宝库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海洋资源的重要性促使人们采用各种手段对其进行调查研究海岸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场所海岸带资源的相关调查对于沿海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非常重要3海洋遥感在海洋研究中的重要性海洋遥感具有大范围实时同步全天时全天候多波段成像技术的优势可以快速地探测海洋表面各物理量的时空变化规律
5.海面粗糙度判据:与波长和入射角有关 6.辐射能量W:以电磁波形式向外辐射的能量,单位为焦耳(J) 7.辐射通量(Radiant flux、辐射功率)Φ: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的辐射能量,单位是 瓦/微米(W/μm),表示为:Φ=dw /dt。 8.总辐射通量:为各波段的和(积分)。 9.辐射通量密度 E′: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通量,表 示为: E′=d Φ/dt,单位是瓦/米 2·微米(W/m 2·μm )。 10.立体角(Solid angle):为圆锥体所拦截的球面积σ与半径 r 的平方之比,表示为: Ω
= σ/r2。(单位用球面度(Steradian,简写为 Sr)表示,球面面积为 4πr2 的球, 其立体角为 4π球面度。 ) 11,辐射强度(Radiant intensity)I:是描述点辐射源的辐射特性的,即指点辐射源在 某一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单位是瓦/球面度·微米(W/Sr·μm )。表示为 : I=d Φ/dΩ。(辐射强度 I 具有方向性,因此 I(θ)是θ的函数。对于各向辐射同性辐射源, I=

近海海洋水色遥感技术对赤潮的监测

近海海洋水色遥感技术对赤潮的监测

近海海洋水色遥感技术对赤潮的监测我国近海区域海水水质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呈现变坏的趋势,近几十年发生过多次赤潮,其主要原因就是水体富营养化。

在渔业上,赤潮直接带来了巨大损失,有时候赤潮还威胁到人类与动物的生命。

因此,找到发生赤潮的规律及赤潮产生的原因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对近海区域海水水质进行长时间的监测,除了现场采集海水样品进行分析研究之外,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对海水水质的监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是指水体在自然因素和(或)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大量营养盐(如氮、磷等)随着流水流入到湖泊、水库、河口、海湾等水体,使水体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由贫营养状态向的富营养状态变化的一种现象。

在不受人类干扰或很少受到人类干扰的自然条件下,湖泊这种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的自然过程非常缓慢,一般需要上千年或更长时间;而人为排放的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使水体富营养化的营养物质,因此在短时间内可以使水体富营养化,且这种状态会持续较长时间。

其最主要的表现是: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的繁殖速度变快,藻类等大量生物越来越多,使水体含氧量下降,水质逐渐恶化,因为缺少氧气而使得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的最主要表现是: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即所谓的“水华”。

由于占优势的浮游藻类因种类不同而拥有不同的颜色,水面往往呈现不一样的颜色:例如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

海洋中的“赤潮”就是海水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主要有:营养状态指数法,营养度指数法和评分法。

营养状态指数法中根据水体透明度制定的卡尔森指数是最常用的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之一。

后来,日本的相崎守弘等人提出了修正的营养状态指数(TSIM),即以叶绿素a浓度为基准的营养状态指数。

这也是近海水域海水水质监测使用最多的一个指数。

除了浮游植物对水色的影响,悬浮物和黄色物质对海洋水色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研究近海海洋水色时,也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海洋遥感概述

海洋遥感概述

NASA使用MODIS在2000年11月对全球海洋叶绿素浓度(mg/m3)分布的观测
图中红色代表高浓度,绿色代表中等浓度,蓝色代表 低浓度。图中显示了蓝色的热带海洋只有很低的叶绿 素浓度,故被称为“海中沙漠”。
赤潮监测
利用HY-1A卫星资料进行海洋赤潮监测是HY-1A卫星的重要任务之一,通 过对海洋赤潮的监测,展示HY-1A卫星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能力,为 我国海洋防灾减灾服务。对2002年6月15日、9月3日发生在渤海、华东 沿海和黄海赤潮进行监测,得到赤潮发生的地理位置和区域大小数据, 为海洋环境保护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对于海洋研究的重要性
• 海洋观测难度大,因此更依赖于卫星 遥感观测 • 在全球气候变化、大洋环流、赤潮监 测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 发展前景看好,对于考研以及今后的 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海洋遥感
• 2002年5月15日,中国第一颗海洋卫星 (“海洋一号A”)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 长征火箭发射升空,结束了中国没有海洋 卫星的历史。 • 2007年4月11日,装备更为精良的“海洋一 号B”卫星,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 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 2011年8月16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 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海洋二号”成 功送入太空。
资源开发: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蕴藏着巨大的资源与能源,
人类早已经认识到占地球表面70.8%的海洋对人类的作用和重要性。开发利 用海洋资源,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
人们预测,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将更加依赖海洋实际价值的利 用,海洋经济将会以更高的速度发展,人类在充分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更 加重视海洋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以求持续发展,这是海洋事业发展的总趋势。

海洋遥感特点及应用

海洋遥感特点及应用

(一)海洋及海洋遥感的特点研究全球环境,脱离了占71%的海洋不行,海洋又是人类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因而海洋遥感具有深远意义。

海洋主要是由不断运动着的海水组成。

大片的海水构成了一个庞大、完整的动力系统,.并有相当的深度。

海洋现象具有范围广、幅度大,变化速度快的特点。

常规的海上调查是通过穿航线、取样等来完成的。

海洋如此辽阔、海洋实地调查无论规模、范围、频度均受到限制。

它除了对海上航线及附近地区进行观测外,对其它大部分水域是无能为力的。

而海洋遥感却是个最重要的探测手段。

从海洋光学的角度看,给海面辐射的光源有太阳直射光和天空漫射光。

它们照射海面后约 3.5%被海面直接反射回空中,为海面反射光。

它的强度与海面性质有关(如海冰、海面粗糙度等)。

其余的光则透射到海中,大部分被海水所吸收,部分被海水中的悬浮粒所散射产生水中散射光,它与海水的混浊度相关。

衰减后的水中散射光部分到达海底形成海底反射光。

水中反射光的向上部分以及浅海条件下的海底反射光,组成水中光。

水中光、海面反射光、天空反射光以及大气散射光共同被空中探测器所接收。

其中前两者内包含有水中信息,因而可以通过高空探测水中光和海面光以获得关于浮游生物、浊水污水等的质量和数量信息,以及海面性质的有关信息。

此外,海水对不同电磁波谱段有不同的透明度,即光对海水的穿透能力受海水混浊度的影响很大。

光对不同混浊度海水的穿透能力不同。

水体对0.45-0.55微米波长的光的散射最弱,衰减系数最小,穿透能力最强。

随着水的混浊度增大,衰减系数增大,穿透能力减弱,最大穿透深度的光谱段也由蓝变绿,所以海水颜色随其混浊度强大而由蓝一绿一黄逐渐过渡。

尽管海水由于叶绿素、浑浊度或表面形态不一而具有不同的波借特征,而且不同波谱段对海水有不同的穿透力,同一波谱段对不同类型的海水有不同的穿透力,但是,海洋的光谱特征差异与陆上地表物体相比要小得多,因而所成的图象反差很低。

另外,海洋信息的获取还受到海洋环境的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如不同太阳入射角、不同观察高度、不同气候条件(云层影响)、不同海面条件(海面粗糙度、波浪及传播方向)、不同底质条件以及水体本身不同的生物、化学、物理因素等。

海洋与内陆水体高光谱遥感

海洋与内陆水体高光谱遥感

水体成分的固有光学特性与模型
水体各成分的后向散射
遥感获得是水体后向散射的信息,因此水体成分的后向散射 特性对遥感反演模型的建立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水体成分吸收特征
纯(海)水(w)、及典型的叶绿素(C)、悬浮 泥沙(X)、黄色物质(Y)的光谱吸收特征
二类水体固有光学特性
国际上普遍认为,二类水体固有光学特性与 大洋水体的主要差异在: (1)区域性悬浮泥沙的吸收与散射特性; (2)在高泥沙含量区的叶绿素吸收特性与大洋 水体的叶绿素有一定差异; (3)黄色物质光谱吸收特性也有很强的陆源变 化,主要体现在式(3.7)中e指数的S上。 aY()=aY(0)exp[-S(-0)]
6)当水体十分浑浊时,412nm左右篮波 段值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变化;
7)赤潮水体光谱与正常光谱有很大的区别。
水色要素反演
(1)经验模型,主要基于离水辐亮度与某一成 分之间的统计关系;
(2)半分析模型, 借助于固有光学量与成分之间 的物理关系和表观量与固有光学量之间的 经验关系,导出遥感量与水体成分之间的 关系;
• 固有光学量(Inherent Optical Properties, IOPs)是指只与 水体成分有关而不随光照条件变化而变化的量,包括:
(1)水分子的吸收系数aw、散射系数bw、散射相函数w; (2)Chl-a的吸收系数ac、单位吸收系数(Specific absorption coef.),散射系数bc、单位散射系数、后向散 射系数bb、前向散射系数bf、散射相函数; (3)黄色物质的单位吸收系数
5. TDI技术扫描成像,没有类似MODIS、HY-1 COCTS上 的多元并扫条带。
水色遥感定量化的要求及其定标/检验
海洋遥感应用对定量精度有严格的要求,以美国的SeaWiFS的精度目标为 例(一类水体 Case-I water): 叶绿素浓度反演误差 <35% 离水辐亮度绝对误差 <5% 相对误差 <1% 按照上述要求,可导出遥感器、大气算法、现场仪器的不确定度 (uncertainty)为: *遥感器辐射定标 <5%(Hooker et al 1992, p1) 相对误差 <1% 波段之间 <5% *大气修正算法 <5%(Gordon & Wang 1994, p445) *现场测量仪器定标 <3%(Mueller & Austin 1995, p14) 相对误差 <1% *现场数据分析处理 <5%(Siegel et al 1995)

海洋遥感ppt03 海洋水色遥感

海洋遥感ppt03 海洋水色遥感

3.2 海洋水色遥感机理
气溶胶散射辐亮度
气溶胶辐亮度计算处理流程:
① 对于单次散射和可见光波段,若从每个波段中消除臭氧吸 收、太阳耀斑、泡沫反射和瑞利散射项的影响,则余项包括 气溶胶路径辐亮度和离水辐亮度。在NIR波段,假设Lw(λ)等 于0,则余项只剩下单次散射气溶胶辐亮度
LA(λ) = ωA(λ) τA(λ) F’S(λ) PA(λ, θ, θS) / 4πcosθ
3.1 浮游植物、颗粒和溶解物的散射和吸收
吸 收 总吸收系数 αT(λ) αT(λ) = αw(λ) + αp(λ) + αΦ (λ) + αCDOM(λ)
下标w、p、Φ、CDOM分别指的是纯海水、颗粒物、浮游 植物色素和带颜色的溶解有机物。
Satellite Oceanic Remote Sensing
第三章 海洋水色遥感
3.1 浮游植物、颗粒和溶解物 的散射和吸收 3.2 水色遥感机理
3.3 水色要素反演方法
Satellite Oceanic Remote Sensing
3.1 浮游植物、颗粒和溶解物的散射和吸收
海洋水色重要的影响因素
1. 浮游植物及其色素
叶绿素浓度:从根本上反应海洋生产力的变化
水色遥感器的波段设臵:
• 可见光(400~700nm):透射入水 • 近红外波段:修正卫星接收的总辐射信号值
Satellite Oceanic Remote Sensing
3.2 海洋水色遥感机理
仪器接收到的辐射量(W〃m-2〃μm-1〃sr-1)可由下式描述:
Li Lr La Lra t D , s Lw t D , s Lwc t , v Lsr

海洋科学中的遥感技术应用

海洋科学中的遥感技术应用

海洋科学中的遥感技术应用遥感技术是现代海洋科学中一项重要的应用技术,通过对海洋进行遥感观测和数据分析,可以了解海洋的动态变化、生态环境以及资源分布情况。

本文将从海洋遥感技术的原理、应用领域和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遥感技术在海洋科学中的原理遥感技术利用卫星或飞机等遥感平台,通过传感器获取海洋表面的辐射能量信息,进而进行数据分析与解译,获得有关海洋的各种参数和特征。

海洋遥感技术的主要原理包括电磁波辐射、传感器接收与测量、数据解译和处理等过程。

海洋遥感技术利用传感器对海洋的辐射能量进行探测,其中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等电磁波的感知与测量。

通过分析不同波段的能量特征,可以获取海洋的温度、盐度、海表高度、浮游植物浓度、海洋溢油等信息。

二、海洋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1. 海洋环境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大范围内的海洋环境信息,如海洋水体温度、盐度、浮游植物种类和分布、水色等。

这些信息对于海洋生态环境评估、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海洋灾害监测与预测:遥感技术可以对海洋灾害(如台风、海洋风暴等)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

通过对海洋表面风场、海浪高度等因素的监测,可以提前预警海洋灾害,为相关部门和航海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3. 海洋资源勘探与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海洋资源进行快速、准确的勘探与评估。

例如,通过遥感技术,可以探测到海洋底部的矿产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情况等。

这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4. 气候变化研究:海洋遥感技术可以对海洋表面温度、海流速度、海洋环流等进行长时间序列观测,揭示海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反馈机制。

这对于推动气候变化研究及全球变暖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海洋遥感技术的前景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卫星观测能力的提升,海洋遥感技术在海洋科学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海洋遥感技术将在海洋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灾害预警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海洋遥感技术在数据分析与处理方面也将有更多突破和创新。

海洋遥感名词解释

海洋遥感名词解释

海洋遥感名词解释海洋遥感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或其他遥感技术获取海洋信息的方法。

它利用传感器获取海洋表面的电磁辐射,并将这些辐射转化为有关海洋特征的数字数据。

以下是一些与海洋遥感相关的重要名词解释:1.卫星遥感:卫星遥感是利用在太空中运行的卫星搭载的传感器,通过获取和记录地球表面的辐射数据来研究和监测海洋。

卫星遥感提供了广阔的覆盖范围和连续观测能力。

2.遥感传感器:遥感传感器是安装在卫星或飞机上的仪器,用于测量和记录海洋的电磁辐射。

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以接收不同波段的辐射,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等。

传感器的选择取决于所需的观测目标和研究应用。

3.遥感图像:遥感图像是利用遥感传感器获取的海洋辐射数据经过处理和重建后生成的图像。

这些图像可以展示海洋的表面温度、水色、海洋生态系统分布、海洋溢油等信息,为海洋研究和监测提供重要数据。

4.水色遥感:水色遥感是指利用遥感技术观测海洋水体中各种溶解和悬浮物质对可见光的吸收和散射特性。

通过测量水体的光谱特征,可以推断出海洋中的浊度、叶绿素含量和溶解有机物等重要参数,进而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5.海表温度遥感:海表温度遥感是通过遥感技术测量海洋表面温度的方法。

海表温度是一个重要的海洋参数,它对海洋循环、气候变化和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大范围、高时空分辨率的海表温度数据,为研究海洋热力学和气候变化提供重要依据。

6.海洋气象遥感:海洋气象遥感是利用遥感技术观测和监测海洋气象现象的方法。

通过遥感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可以研究海洋表面风场、波浪、风暴潮等气象要素,为海上交通、海洋灾害预警和海洋气象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总结起来,海洋遥感是一种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海洋信息的方法,它可以提供海洋温度、水色、气象等方面的数据。

通过遥感传感器获取的辐射数据,经过处理和解译,可以获得海洋的图像和参数,为海洋研究、海洋管理和气候变化等领域提供重要支持。

海洋遥感概述

海洋遥感概述

不足
某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空间分辨力还不能满足需要,很难做到定 量测量; 有的遥感资料不够直观,分析解译难度很大; 传感器主要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穿透海水的能力较弱,很难直接 获得海洋次表层以下的信息。
发展前景
EOS计划:投入100亿美元,18年完成 TERRA:1999-12-18:35颗中的第一颗卫星。搭载5个传感器: CERES:云和地球辐射能量系统,确定云净辐射作用和地球辐射收 支。 MISR:多角光谱成像辐射仪,中分辨率(275-1100m)成像观测, 研究地表覆盖、气溶胶(aerosol)、云散射的角度分布特征。 Modis:中分辨光谱成像辐射仪,36波段和250-1000m的分辨率, 对地球陆地、海洋和大气进行逐日综合评价。陆地覆盖特征及陆 地变化、海洋生产力(oceanproduction)、陆地和海洋上气溶胶特 性、可降水量、大气温度廓线、云滴尺度、云高和云顶温度探测。 MOPITT:对流层(troposphere)污染观测仪,全球三个高度层CO分 布图,及分辨率(resolution)为22km全球甲烷(methane)分布图。 ASTER:高级空间热辐射反辐射计,采集自可见光至热红外地高分 辨率(15-90m)多光谱资料,用于局部和区域过程研究。
海面反射、散射或自发辐射的各个波段的电磁波携带着海表面温度、 海面反射、散射或自发辐射的各个波段的电磁波携带着海表面温度、海平面 高度、海表面粗糙度以及海水所含各种物质浓度的信息。 高度、海表面粗糙度以及海水所含各种物质浓度的信息。 传感器能够测量在各个不同波段的海面反射、散射或自发辐射的电磁波能量, 传感器能够测量在各个不同波段的海面反射、散射或自发辐射的电磁波能量, 通过对携带信息的电磁波能量的分析,人们可以反演某些海洋物理量。 通过对携带信息的电磁波能量的分析, 人们可以反演某些海洋物理量 。传感 器的遥感精度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地提高,目前正在接近、 器的遥感精度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地提高,目前正在接近 、达到 甚至超过现场观测数据的精度。 甚至超过现场观测数据的精度。 海洋表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界面 海洋与大气的能量及其它交换过程都是通过这个界面进行的; 海洋与大气的能量及其它交换过程都是通过这个界面进行的; 海洋内部的变化也会部分地透过这一表面表现出来。 海洋内部的变化也会部分地透过这一表面表现出来。 运用计算机三维数值模拟和卫星遥感数据同化技术, 运用计算机三维数值模拟和卫星遥感数据同化技术, 人们就可以通过获得 的海洋表面遥感信息, 的海洋表面遥感信息,了解海洋内部的海洋学特征和物理变化过程 因为遥感监测在海面的空间分辨率与波长成正比, 因为遥感监测在海面的空间分辨率与波长成正比,所以接收波长较短的可 见光与红外电磁波的传感器获得的遥感图像具有更好的空间分辨率 有更好的空间分辨率。 见光与红外电磁波的传感器获得的遥感图像具有更好的空间分辨率。 云的覆盖阻挡了可见光波段电磁波的透过,微波遥感弥补了不足。 云的覆盖阻挡了可见光波段电磁波的透过,微波遥感弥补了不足。 总之,可见光和红外遥感提供了人们对较高的空间分辨率监测的需求, 总之 ,可见光和红外遥感提供了人们对较高的空间分辨率监测的需求 ,微波 遥感满足了人们对全天候监测的愿望。 全天候监测的愿望 遥感满足了人们对全天候监测的愿望。

遥感第六章 海洋水色观测

遥感第六章 海洋水色观测

第六章海洋水色观测(Ocean Color Observation Using Visible Light)§6.1 简介(General Introduction)§6.1.1 卫星和传感器(satellites & sensors)能够进行水色遥感的卫星传感器有:美国宇航局于1997年发射的海星卫星(SeaStar)上装载的8波段的宽视场海洋观测传感器(SeaWiFS),1997年发射的地球观测系统卫星(EOS-AM,TERRA)和2002年发射的地球观测系统卫星(EOS-PM,AQUA)上装载的36波段的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日本于1996-1997年运行的高级地球观测卫星(ADEOS)上装载的海洋水色和温度传感器(OCTS),中国于2002年发射的海洋一号(HY-1)上装载的中国海洋水色和温度扫描仪(COCTS)和美国于1978-1983年运行的雨云(Nimbus)卫星上装载的沿岸带水色扫描仪(CZCS)等。

我国海洋卫星(HY-1)上装载的中国海洋水色和温度扫描仪(COCTS)与美国的宽视场海洋观测传感器(SeaWiFS)的波段宽度和位置都很接近。

它们可用于探测日间云况及对海面表面绘图,并进一步研究包括海洋初级生产力、旋涡、羽状悬浮物、浅水暗礁、赤潮、极冰、无冰水道、冰的运动、内波在海表面的表现、表面流的边界和云的移动等海洋现象。

SeaWiFS的业务管理部门提供给用户13种资料产品,这些产品是●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单位[mg/m3]●波长490 nm辐射的漫衰减系数(Diffus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at 490 nm),单位 [m-1]●悬浮物浓度(Suspended matter concentration)●气溶胶指数(Aerosol index)●波长865 nm辐射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 at 865 nm)●云覆盖部分(Cloud fraction)●海面荧光(Ocean surface fluorescence)●溶解有机物的吸收系数(Dissolved detritus absorption coefficient)●颗石藻覆盖部分(Coccolithophore fraction),无量纲●毛状藻覆盖部分(Trichodesmium fraction),无量纲●粒子后向散射系数(Particulate backscatter coefficient),无量纲●植物光合作用活动指数(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标准化的不同陆地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land vegetation index)我国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也制作了关于中国海洋水色和温度扫描仪(COCTS)资料的类似产品,包括6种离水辐射率(412、443、490、510、555和670波段)、3种气溶胶辐射(670、750和865波段)、叶绿素a浓度分布、海表面温度分布、CZCS色素浓度、第7和8波段气溶胶辐射比、气溶胶光学厚度(865波段)、悬浮泥沙含量分布和漫衰减系数等共16种。

卫星海洋遥感实验报告(3篇)

卫星海洋遥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海洋资源的日益开发和海洋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海洋遥感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探测手段,在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资源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卫星海洋遥感技术,对海洋环境进行观测和分析,为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卫星海洋遥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卫星海洋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技术。

3. 分析卫星海洋遥感数据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4. 提高对海洋环境变化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卫星海洋遥感基本原理- 卫星海洋遥感是利用卫星平台对海洋进行观测的技术,通过遥感传感器获取海洋表面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信息。

2. 卫星遥感数据获取- 利用遥感卫星获取海洋遥感数据,包括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波段。

3. 卫星遥感数据处理- 对获取的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大气校正等。

4. 海洋环境监测与分析- 利用处理后的遥感数据,对海洋环境进行监测和分析,包括海表温度、海洋污染、海洋动力环境等。

四、实验步骤1. 数据准备- 选择合适的遥感卫星数据,如Landsat、MODIS、SeaWiFS等。

2. 数据预处理- 对遥感数据进行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大气校正等预处理。

3. 数据处理- 利用遥感数据处理软件(如ENVI、ArcGIS等)进行数据处理。

4. 数据分析- 利用遥感数据分析软件(如IDL、Python等)对遥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5. 结果展示- 利用可视化工具(如图表、地图等)展示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海表温度分析- 通过遥感数据获取的海表温度数据,分析海洋热力环境变化。

2. 海洋污染分析- 利用遥感数据监测海洋污染情况,如油膜、赤潮等。

3. 海洋动力环境分析- 分析海洋动力环境变化,如海流、波浪等。

六、实验结论1. 卫星海洋遥感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

2. 通过遥感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分析,可以获取海洋环境变化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