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
放血拔罐联合凉血活血汤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效果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DOI:10.16662/ki.1674-0742.2021.34.191放血拔罐联合凉血活血汤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效果李晓霞厦门市中医院皮肤美容科,福建厦门361009[摘要]目的探讨放血拔罐联合凉血活血汤治疗玫瑰痤疮患者的临床应用,验证其有效性。
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20年11月—2021年8月接诊收治的74例玫瑰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摇骰子法划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7例。
对照组患者应用的治疗方案为异维A 酸软胶囊搭配克林霉素酸酯凝胶,研究组患者实施的治疗方案则为放血拔罐联合凉血活血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病症改善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8,P=0.012);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瘙痒、丘疹、毛细血管扩张病症评分别为(0.52±0.45)分、(0.47±0.29)分、(0.67±0.3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96、4.684、4.495,P<0.001)。
结论对玫瑰痤疮患者应用放血拔罐联合凉血活血汤进行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皮肤炎性反应,对改善患者病症、促进患者皮肤恢复有积极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放血拔罐;凉血活血汤;玫瑰痤疮;症状评分;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21)12(a)-0191-04Clinical Effect of Bloodletting and CuppingCombined withLiangxuehuoxuetang in the Treatment of RosaceaLI Xiaoxia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Xiame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Xiamen,Fujian Province,361009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bloodletting and cupping combined with Liangxue Huoxue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osacea patients and verify its effectiveness.Methods Conveniently selected 74rosacea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20to August 2021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divide them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olling dice method,namely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with 37cases in each group.The treatment plan used by the control group was Isotretinoin soft capsule combined with clindamycin ester gel,and the treatment plan used by the study group was bloodletting cupping combined with Liangxue Huoxue Decoction.Observe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atients'symptoms.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7.3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6.198,P=0.012).After treatment,the evaluation of pruritus,papules,and telangiectasia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0.52±0.45)points,(0.47±0.29)points and (0.67±0.31)poi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4.896,4.684,4.495,P<0.001).Conclusion The use of bloodletting and cupping combined with Liangxue Huoxue Deco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rosacea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therapeutic effect,reduce the patient's skin inflammatory reaction,and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patient's symptoms and promoting the patient's skin recovery.It is worthy of vigorous promotion.[Key words]Bloodletting and cupping;Cooling blood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soup;Rosacea;Symptom score;Treatment effect[作者简介]李晓霞(1981-),女,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损容性皮肤病的中西医诊治。
痤疮中医治疗专家共识
二、治疗原则
中医治疗瘾疹的原则是清热解毒、祛风止痒、利湿通络。具体来说,应根据 患者症状及病因病机,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方法进行治疗。若患者伴有高热、咳嗽 等症状,可采用清热解毒的药物如板蓝根、连翘等;若患者瘙痒症状较重,可采 用祛风止痒的药物如荆芥、防风等;若患者湿邪内盛,可采用利湿通络的药物如 车前子、泽泻等。
三、临床经验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治疗痤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治疗方 法:
1、内服中药根据患者辨证分型,选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如肺经风 热型常用枇杷叶、桑白皮等;肺胃积热型常用黄连、黄芩等;痰瘀互结型常用赤 芍、丹参等。同时,可配合使用僵蚕、蝉蜕等虫类药物以增强疗效。治疗过程中 需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方。
结语
黄褐斑中医治疗专家共识是中医药学在皮肤病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对 于提高临床疗效、规范治疗具有积极意义。通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结合患者个 体差异和长期治疗的理念,可以有效地改善黄褐斑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未来, 随着中医药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相信在黄褐斑等皮肤疾病的诊疗方面将会取 得更大的突破。
2、治疗方案中医治疗痤疮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针对不同证型采取不同的 治疗方案。
(1)肺经风热型:治以疏风散热、宣肺解毒,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
(2)肺胃积热型:治以清胃泻肺、凉血解毒,方用凉膈散加减。
(3)痰瘀互结型:治以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方用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加 减。
3、治疗方法中医治疗痤疮的方法包括内服中药、外用药物、针灸等。根据 患者病情,可单独或联合使用以下方法:
3、重视个体差异:中医治疗强调因人制宜,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 质等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4、长期治疗:黄褐斑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应有耐心和信心,坚 持治疗,以获得最佳疗效。
A型肉毒毒素皮内治疗玫瑰痤疮持久性红斑及潮红专家共识
结语
▪ A型肉毒毒素具有干扰神经递质/神经肽释放、抑制肥大细胞脱颗 粒等作用,近年来被用于治疗玫瑰痤疮患者顽固性潮红及难治性 红斑。
▪ 根据循证医学对治疗方法证据等级分类原则,A型肉毒毒素微滴注 射治疗玫瑰痤疮红斑具备A级循证医学证据。基于现有的文献证据 及长期的临床观察,A型肉毒毒素微滴注射是一种相对安全、快速 且有效改善玫瑰痤疮红斑及潮红的治疗方法,根据参与本共识撰 写的专家投票意见,对该治疗方法的推荐等级为“一致推荐”。
治疗流程
(四)治疗间隔、疗程及维持治疗:根据国内专家经验,A型肉毒毒素注 射治疗玫瑰痤疮起效时间为5 ~ 14 d,疗效可维持3 ~ 6个月。每3 ~ 6个月 间隔治疗1次,共1 ~ 3次,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
(五)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嘱患者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起效后(通常 为注射后2周左右)进行第1次复诊,注射后3 ~ 6个月进行第2次复诊,并 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疗效的主观评分方法主要采用症状量表如临床医师 红斑评估值(CEA)、患者自评量表(PSA)、整体潮红严重程度评分 (GFSS),客观评分方法建议采用计算机辅助成像系统。
(二)A型肉毒毒素治疗玫瑰痤疮潮红和红斑的相关机制
▪ 神经血管调控功能紊乱及神经免疫炎症反应是玫瑰痤疮潮红、红斑、刺痛和灼热感 的重要机制。A型肉毒毒素治疗玫瑰痤疮的可能机制为:抑制乙酰胆碱及神经肽的 释放、下调TRP通道表达和抑制炎症细胞活化的药理作用,从而改善玫瑰痤疮相关 的潮红、红斑及神经敏感症状。
治疗流程
(一)注射前准备: 1. 术前评估:详细询问病史、用药史、过敏史、月经情况,确认适应证并排除禁忌证。 2. 术前图像采集:拍摄患者术前照片存档,若有条件,可采用计算机辅助面部皮肤成像系统拍 摄,以作为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基线参考。 3. 术前告知:向患者交代注射目的、操作流程、预期效果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取得患者同 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 药品准备:目前国内获批主要有4种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保妥适、衡力®、注射用A型肉毒毒 素、吉适。前3种A型肉毒毒素的转换比率为1∶1∶1,保妥适与吉适的转换比率为1∶2.5。 5. 注射体位:视情况采用坐位、半卧位或平卧位。
陈明岭教授治疗玫瑰痤疮经验
2021年第42卷第5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5陈明岭教授治疗玫瑰座疮经验黄丹,叶晟桢,陈明岭"(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5)摘要:玫瑰座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不明,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陈明岭教授总结多 年临床经验,辨证施治,将玫瑰座疮分为寒热错杂证、脾虚湿热证、风热挟血热证、湿热挟血热证、阴虚内热证五类,分别治以寒热平调、健脾清热、疏风凉血、清热凉血、滋阴清热,临床疗效甚佳。
关键词:玫瑰座疮;辨证论治;陈明岭中图分类号:R758. 73 +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 -2349(2021)05 -0005 -03玫瑰座疮,中医称为“酒渣鼻”,是一种好发于面 中部,以持久性红斑与毛细血管扩张为主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玫瑰座疮发病机制复杂,女性多于男性, 基本类型包括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丘疹脓疱型、鼻赘型及眼型⑴。
西医治疗多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抗生素、异维A 酸、轻氯唾等药物系统治疗,外治结合光电疗法,临床治疗中有一定疗效但面临较大副作用且易复发,患者思想负担较重,病情迁延。
中医治疗 以整体为中心,秉承辨证论治指导思想,根据“有诸外必形于内”治疗思想,追求治病求于本真,以达到扶正第一作者简介:黄丹(1995 -),女,硕士,研究方向:皮肤病的临床研究。
△通信作者:陈明岭,E - mail :cmlll388@ sina. com2006:245.*20 +柳红良,董斐•基于中医理论探讨西药应用思维模式* J ]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6) :2715 -2718.*21:刘芬芬,羊维,黄琳,等•中医学对糖皮质激素主治功效的药性认识* J ]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 , 30 ( 4 ):1268 - 1270.* 11 + Globae Stratea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ation2014(Revision ).* 12:邹利光,戚跃勇,文利,等•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特征及其肺部改变的HRCT 特点* J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5,31 (2) :177 -180.* 13:孙朋,叶超,喻强强,等•国医大师洪广祥全程温法治哮喘经验探析* J ]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 ( 10 ):4610 -4613.* 14:孙彦珍,袁雪晶,孙轶秋•哮喘免疫机制与中医药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J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 (5 ):497 -500.* 15 +赵晨,赵娇,赵晓波,等•复方太子参止咳益气散治疗大鼠哮喘的机制探讨* J ]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9,27(4):532 -539.* 16:刘建秋,张霞,王雪慧•温阳补肾类中药单体治疗支气管哮喘实验述评* J ]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 ( 9 ):2222 -2224.* 17:王盛隆,王强,刘聪,等•中医药治疗难治性哮喘研究进展* J ].时珍国医国药,2017,28(10) :2499 -2501.* 18 +陈修园.医学从众录* M ].上海:中国医药科技岀版社,2019:25.* 19: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M ] •北京:人民卫生岀版社,*22 +潘志强•“药源性证候”的新生学术问题与思考* J ]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8,52 (6 ):5-8.*23 +钱宏梁,潘志强,彭佩克,等•泼尼松龙致不同品系小鼠药源性证候的比较* J ]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9,27 (2 ):173 -180.*24:谢志军,温成平,李海昌,等•支气管哮喘糖皮质激素不同使用阶段证候特点的文献研究* J ] •中医药学报,2011,39 (1) :115 -117.*25:孙朋,叶超,喻强强,等•国医大师洪广祥全程温法治哮喘经验探析* J ]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 34 ( 10 ):4610 -4613.*26 +蔡书宾,张忠德•射干麻黄汤治疗难治性哮喘Meta 分析* J ] •新中医,2017,49(12) :159 - 162.*27:张娜,解红霞•蜂房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 •中国药房,2015,26(24) :3447 -3449.(收稿日期:2020 -12 -07)6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1年第42卷第5期祛邪,调和五脏,提高机体抗御病邪能力,达到防病治病目的。
黄芩清肺饮联合耳尖放血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38·山 西 中 医 2021年6月第37卷第6期 SHANXI J OF TCM Jun.2021 Vol .37 No .6黄芩清肺饮联合耳尖放血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薛 寅 邵文全摘要:目的:观察黄芩清肺饮联合耳尖放血治疗肺胃热盛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肺胃热盛型玫瑰痤疮患者73例,随机分为3组。
对照组25例,予硫酸羟氯喹口服治疗,0.2 g/次,每日2次;治疗组A 26例,予黄芩清肺饮加减口服治疗;治疗组B 24例,予黄芩清肺饮联合耳尖放血治疗。
口服药物疗程均为4周,耳尖放血疗程为1周。
观察记录患者皮肤症状积分、血清抗菌肽LL-37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B显效率87.50%、治疗组A显效率84.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3% (P <0.05) ,但两个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2周、4周,各组患者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 (P <0.05) ,提示治疗对于缓解皮肤症状效果显著。
治疗4周后,两个治疗组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且治疗组B症状改善最为明显,与治疗组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治疗后,各组血清抗菌肽LL-37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 (P <0.05) 。
结论:黄芩清肺饮口服联合耳尖放血可以迅速缓解和改善皮肤症状,且黄芩清肺饮能显著降低玫瑰痤疮患者的血清抗菌肽LL-37水平。
关键词:玫瑰痤疮;肺胃热盛;黄芩清肺饮;耳尖放血;中医药疗法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7156 (2021) 06-0038-03作者简介:薛寅,女,主治医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 (常州 213017) ;邵文全,单位同第一作者。
玫瑰痤疮是累及面部皮肤血管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脓疱及微血管扩张,发展至后期还可以出现鼻赘,累及眼部[1]。
玫瑰痤疮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2019年第37卷第1期2019Vol.37No.1新疆中医药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玫瑰痤疮,是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面部皮肤病,表现为面中央隆凸部为主的阵发性潮红、持久性红斑及面颊、口周或鼻部毛细血管扩张、丘疹或丘脓疱疹,伴或不伴眼部症状以及主观症状如灼热、刺痛、干燥或瘙痒。
本病在古代相关古籍中,属于“酒糟鼻”、“鼻准红赤”、“赤齄”、“肺风粉刺”、“鼻准红”等范畴。
本病发病率在欧美国家为1%~20%,瑞典为10%[1],英国为1.65/1000[2]。
国内尚缺乏发病率的报道。
近几年来玫瑰痤疮的发病人数逐年上升[3]。
玫瑰痤疮多发生于30~50岁为主的中年女性;皮损以面部为主,迁延难愈反复发作,易对患者容貌及心理造成不利影响。
西医治疗该病红斑期及丘疹脓疱期常采用抗生素治疗,鼻赘期采用冷冻、激光、手术等方法,但易导致瘢痕及色素沉着。
口服药物疗程长久,容易复发,难以根治,且长期反复治疗易导致菌群失调、耐药发生、损伤肝肾,而中医治疗本病方法颇多,通过中医辨证予中药口服、中药水煎外敷、中药磨粉调涂、中药药膏外搽、针灸辨证选穴治疗、火针及三棱针放血等疗法,可取得一定疗效。
目前大量研究表明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确切,现综述如下。
1西医分型与治疗1.1西医分型《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中提出[4],根据不同部位、不同时期、不同皮损特点,玫瑰痤疮可以分为四种类型[5],即①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在潮红反复发作数月后,可能逐步出现持续性红斑或毛细血管扩张。
②丘疹脓疱型: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患者中,部分患者可逐步出现丘疹、脓疱,多见于面颊部;部分患者可同时出现红斑、丘疹、脓疱,多见于口周或鼻部。
③肥大增生型:在红斑或毛细血管扩张的基础上,随着皮脂腺的肥大,可能逐步出现纤维化,表现为肥大增生改变的皮损(鼻部的肥大改变皮损亦称为“鼻瘤”)。
痤疮(粉刺)中医治疗专家共识
对控制病情 、减少复发和改善伴随全身症 状 、提高 不定 期 、血 块 、经 前皮 疹 加 重 。舌 质 暗或 有瘀 点 ,苔
生活 质 量有 确 切疗 效 ,本 共 识 旨在 为 临床 医生 治疗 黄 ,脉弦 细 。治 宜调 理 冲任 。方用 丹栀 逍遥 散加 减[41。
痤疮 提供 指导 性意 见 。
· 382·
Chin J Dermato Venerol Integ Trad W Med 2017,Vo1.16 No.4
· 专 家 共 识 ·
痤疮 (粉刺 )中医治疗专 家共识
中华 中医药学 会皮 肤科 分会
关 键 词 :痤 疮 ;中 医治 疗 ;共 识
中图 分 类 号 :R758.73+3
为原则 ,同时应注意不 同的年龄 阶段其辨证有所侧 子 、甘 草等 。
重 。青 春期 痤 疮 ,多从 肺 、胃论 治 ;女 性青 春 期 后痤 2.2 中成 药 中成 药 的选用 应 遵循 《中成 药 临床应
疮 患 者 ,多从 肝 、肾论 治Ⅲ;久 治 不愈 者 ,多存 在 本 虚 用基本原则》,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选用。部分中成药
热 、湿 热 内蕴 ,肺 胃热邪 上 熏 头面 而 致 ,久者 痰 瘀 互 加 女贞 子 、旱 莲草 等 。
结 而 出现 结 节 、囊 肿甚 至瘢 痕 。近年 来 ,由于生 活节 2.1.4 痰瘀 结 聚证 皮 疹 以结 节 和囊 肿 为 主 ,色 暗
奏 加 快 ,压 力 增 大 ,肝 郁 在 本 病 的发 病 中起 到 了越 红 或紫 、或有 疼 痛 。舌 暗红 ,苔 黄或 腻 ,脉滑 。治宜 化
标 实 ,应 注 意 补泻 兼施 。在 辨证 施 治 基础 上 联 合合 适 应 症 中无 痤 疮 ,临床 中按 辨证 施 治 原则 选 用 。 目
玫瑰痤疮判断标准
玫瑰痤疮判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玫瑰痤疮,又称为红斑疹性玫瑰痤疮,是一种慢性皮肤炎症性疾病,主要发生于面部中心部位,特点是面颊、鼻尖、额头等部位出现红斑、丘疹和脓疱,伴有疼痛和瘙痒感,甚至会留下疤痕。
尤其是在女性患者中比较常见,给患者带来不小的困扰和影响。
及早诊断和正确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玫瑰痤疮的诊断主要是依靠临床表现和病史,结合皮肤科医生的判断。
有一些判断标准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诊断玫瑰痤疮,并与其他皮肤疾病进行区分。
玫瑰痤疮的症状主要包括面部中心部位的红斑、丘疹和脓疱,伴随疼痛和瘙痒感。
这些症状一般会在晚上加重,而早上有所减轻。
患者还会出现面部皮肤泛红、感觉不适、发热等症状。
玫瑰痤疮的病程常较长,反复发作,有时还会伴有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患者容易出现面部皮肤干燥、角质增厚、纹理加深等皮肤损害,严重者可留下疤痕。
患者还可能有不规则的饮食习惯、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习惯。
玫瑰痤疮的诊断应该排除其他疾病,如皮脂腺囊肿、红斑狼疮、皮脂粉刺等。
因为这些疾病的症状和玫瑰痤疮有些相似,容易造成误诊。
所以在诊断时要细心观察、全面分析。
玫瑰痤疮的治疗方法也值得我们注意。
常见的治疗包括局部外用药物、口服抗生素、激光治疗等。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应该注意调节饮食、保持面部清洁、避免过度日晒等,以减少病情的发展和减轻症状的加重。
玫瑰痤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皮肤炎症性疾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通过了解玫瑰痤疮的症状特点和诊断标准,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疾病的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希望本文能为您了解玫瑰痤疮提供帮助,同时也希望患者们能尽快战胜疾病,重拾自信。
第二篇示例:玫瑰痤疮,又称为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面部慢性红斑、丘疹和结节,常被误认为青春痘。
玫瑰痤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生于年轻女性,严重影响外貌和心理健康。
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玫瑰痤疮患者至关重要。
中国人群玫瑰痤疮相关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中国人群玫瑰痤疮相关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作者:陈清华洪小兰刘一平吴海丽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4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究中国人群玫瑰痤疮与性别、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及饮酒的相关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CBM和英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
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23年4月所有以中国患者为研究对象的玫瑰痤疮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应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
结果:经过筛选,筛选了4个存在较大争议及有较多文献支持的危险因素(性别、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及饮酒)。
Meta分析结果:性别为男[OR=0.958,95%CI(0.704,1.302),Z=0.275,P=0.784];幽门螺杆菌感染[OR=4.090,95%CI(2.677,6.248),Z=6.516,P<0.001];吸烟[OR=0.908,95%CI(0.672,1.226),Z=0.631,P=0.528];饮酒[OR=0.858,95%CI(0.723,1.018),Z=2.018,P=0.051]。
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玫瑰痤疮有显著相关性,幽门螺杆菌可能是玫瑰痤疮潜在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玫瑰痤疮;危险因素;幽门螺杆菌;Meta分析[中图分类号]R758.7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4)06-0077-04Meta-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osacea in Chinese PopulationCHEN Qinghua, HONG Xiaolan, LIU Yiping, WU Haili(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the 909th Hospital, Dongnan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Zhangzhou 363000, Fuji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osacea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and gender,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smoking, and alcohol consumption. Methods Chinese databases CNKI, Wanfang, Weipu, CBM, and English databases PubMed, Web of Science,Embase, the Cochrane Library were searched. Studies on rosacea-related risk factors in Chinese patients since April 2023 were included, and Meta-analysis was conducted using Revman 5.3 software. Results After screening, four risk factors with significant controversy and substantial literature support were selected (gender,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smoking, and alcohol consumption). Meta-analysis results: Gender as male [OR=0.958, 95%CI (0.704, 1.302),Z=0.275, P=0.784];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OR=4.090, 95%CI (2.677, 6.248),Z=6.516, P<0.001]; smoking [OR=0.908, 95%CI (0.672, 1.226), Z=0.631, P=0.528];alcohol consumption [OR=0.858, 95%CI (0.723, 1.018), Z=2.018, P=0.051]. Conclusion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rosacea, suggesting it might be a potential risk factor for rosacea.Key words: rosacea; risk factors; helicobacter pylori; gender; Meta-analysis玫瑰痤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累及面部中央区域(脸颊、下巴、鼻子和前额)和眼睛等部位[1]。
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2016)_全文
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2016)-全文玫瑰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主要累及面部血管及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曾称为酒渣鼻。
2015年俄罗斯与德国联合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病率分别为12.3%与5.0%,美国为2.0% ~ 2.3%,目前缺乏中国人群玫瑰痤疮患病率的研究。
临床主要表现为面部皮肤阵发性潮红以及红斑、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等,少部分出现赘生物(常见于鼻部),主要累及20 ~ 50岁的成年人,但儿童和老年人同样可以发病。
然而,由于过去国教科书及很多皮肤病专著将“玫瑰痤疮”称为“酒渣鼻”,致使很多医生误认为只有“鼻部发红、肥大”的表现才是“酒渣鼻”。
根据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数千例玫瑰痤疮临床样本分析结果显示,真正出现“酒渣鼻样改变”的玫瑰痤疮只占5%左右,大部分玫瑰痤疮患者的皮损主要发生在双颊部或口周,或只出现鼻部红斑、丘疹,并没有鼻部肥大、增生的表现。
很多皮肤科医生将这种常见病、多发病误诊为脂溢性皮炎、痤疮等,甚至模糊诊断为“过敏性皮炎”,而误诊误治现象又导致了不科学、不规的治疗,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后又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产生。
一、发病机制本病可能是在一定遗传背景基础上,由多因素诱导的以天然免疫和血管舒缩功能异常为主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发生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天然免疫功能异常:天然免疫反应异常激活在本病炎症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各种外界刺激包括紫外线、蠕虫感染等主要通过Toll样受体2(TLR2)途径及可能的维生素D依赖与非依赖通路、质网应激途径等直接或间接导致丝氨酸蛋白酶激肽释放酶5(KLK5)活性增强,KLK5加工抗菌肽使其成为活化形式LL-37片段,从而诱导血管的新生和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
2. 神经免疫相互作用:神经免疫相互作用是玫瑰痤疮发病的重要基础,与血管高反应性形成和炎症扩大化密切相关。
多种刺激因素(如饮酒、冷热、辛辣刺激食物、过量咖啡、巧克力及甜品等)、皮肤屏障损害以及天然免疫效应分子不仅作用于皮肤神经末梢,也激活角质形成细胞、血管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释放大量神经介质。
2021版:中国玫瑰痤疮诊疗指南(全文)
2021版:中国玫瑰痤疮诊疗指南(全文)玫瑰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面中部反复潮红、红斑。
近年来,对本病的诊治有了新的认识,因而在《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2016)》的基础上制定本指南,新版共识提出了分部位诊断标准。
诊断及鉴别诊断(一)诊断要点在2016版中国玫瑰痤疮诊断标准的基础上,2020年国内学者提出了分部位诊断标准的探讨(表1),面颊部和鼻/口周部两个部位中只要1个满足诊断标准,即可诊断玫瑰痤疮。
表1 2021版中国玫瑰痤疮诊断标准注:a面颊部满足必要性表现就可诊断玫瑰痤疮,无论是否有选择性表现;b口周/鼻部在满足必要性表现的基础上需合并至少1种选择性表现才可诊断玫瑰痤疮。
两个部位中只要1个满足诊断标准,即可诊断玫瑰痤疮,诊断过程中需要排除其他诱因引起的阵发性潮红或持续性红斑,包括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类、维A酸类等)、系统药物(如烟酸、异维A酸等)、局部化学治疗或光电治疗、月经期或围绝经期症状和系统疾病(如类癌综合征、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一些腺体的髓样癌等)诊断过程中需要排除其他诱因引起的阵发性潮红或持续性红斑,包括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类、维A酸类等)、系统药物(如烟酸、异维A酸等)、局部化学治疗或光电治疗、月经期或围绝经期症状和系统疾病(如类癌综合征、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一些腺体的髓样癌等)。
(三)鉴别诊断玫瑰痤疮的临床表现多样,对于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红斑的患者,需要与面部湿疹/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光敏性接触性皮炎、面部脂溢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红斑型天疱疮、银屑病等鉴别。
主要表现为丘疹脓疱的患者,需要与寻常痤疮、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等鉴别。
主要表现为增生肥大的患者需要与鼻部结节病、皮肤肿瘤引起的皮肤增生肥大等鉴别。
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潮红的患者,则需要与类癌综合征、月经期或围绝经期症状、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等鉴别。
595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透明质酸修复贴敷料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观察
3 讨论一般情况下,临床会采用化学剥脱法、激光磨削术等方式对痤疮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进行治疗,但其临床疗效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术后具有较高复发率,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受到了一定限制[6]。
激光用于瘢痕治疗最早出现在1978年,初始应用时并未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后来随着激光治疗技术水平提高以及激光设备更新,新型点阵激光疗法在瘢痕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属于一种常见的剥脱性点阵激光方式。
本研究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10%,出现轻微感染性脓疱的患者共有3例,外用金霉素眼膏治疗3d 之后得到有效缓解;出现色素沉着现象的患者共有1例,未行特殊处理,2个月内自行消退。
痤疮面部凹陷性瘢痕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究其原因,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主要利用局部光热发挥作用,治疗期间会有多个显微治疗孔产生,能有效保持局部皮肤完整性,同时对术后创面恢复进行促进。
治疗过程中能通过对治疗深度、能量以及图形进行调整,进而治疗大小不均的瘢痕,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痤疮面部凹陷性瘢痕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可将其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1] 闵红梅,李燕.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配合果酸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8):2115-2118.[2] 曹兰,李惠琴,李彩霞,等.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多模式联合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观察[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 37(10):59-61.[3] 刘孝兵,宋印娥,杨帆,等.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与微针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对比[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16(4):31-33.[4] 王怀湘,李建明,郑金光,等.类人胶原蛋白敷料联合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和安全性[J].武警医学, 2018,29(7):680-679.[5] 刘作谨,宋维芳.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联合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刊, 2018,53(10):90-92.[6] 王丽君,聂云芳.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配合果酸疗法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观察[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7, 37(4):259-261.595nm 脉冲染料激光联合透明质酸修复贴敷料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观察李 梦1,王雨桐1,沈征宇1,樊一斌2※(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 200011;2.杭州医学院附属浙江省人民医院皮肤科,浙江 杭州 310000)【摘要】 目的 探讨595nm 脉冲染料激光联合透明质酸修复贴敷料治疗玫瑰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
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全文教学内容
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2016)-全文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2016)-全文玫瑰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主要累及面部血管及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曾称为酒渣鼻。
2015年俄罗斯与德国联合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病率分别为12.3%与5.0%,美国为2.0% ~ 2.3%,目前缺乏中国人群玫瑰痤疮患病率的研究。
临床主要表现为面部皮肤阵发性潮红以及红斑、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等,少部分出现赘生物(常见于鼻部),主要累及20 ~ 50岁的成年人,但儿童和老年人同样可以发病。
然而,由于过去国内教科书及很多皮肤病专著将“玫瑰痤疮”称为“酒渣鼻”,致使很多医生误认为只有“鼻部发红、肥大”的表现才是“酒渣鼻”。
根据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数千例玫瑰痤疮临床样本分析结果显示,真正出现“酒渣鼻样改变”的玫瑰痤疮只占5%左右,大部分玫瑰痤疮患者的皮损主要发生在双颊部或口周,或只出现鼻部红斑、丘疹,并没有鼻部肥大、增生的表现。
很多皮肤科医生将这种常见病、多发病误诊为脂溢性皮炎、痤疮等,甚至模糊诊断为“过敏性皮炎”,而误诊误治现象又导致了不科学、不规范的治疗,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后又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产生。
一、发病机制本病可能是在一定遗传背景基础上,由多因素诱导的以天然免疫和血管舒缩功能异常为主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发生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天然免疫功能异常:天然免疫反应异常激活在本病炎症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各种外界刺激包括紫外线、蠕虫感染等主要通过Toll样受体2(TLR2)途径及可能的维生素D依赖与非依赖通路、内质网应激途径等直接或间接导致丝氨酸蛋白酶激肽释放酶5(KLK5)活性增强,KLK5加工抗菌肽使其成为活化形式LL-37片段,从而诱导血管的新生和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
2. 神经免疫相互作用:神经免疫相互作用是玫瑰痤疮发病的重要基础,与血管高反应性形成和炎症扩大化密切相关。
ALA-PDT联合康复新液及甲硝唑凝胶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
ALA-PDT联合康复新液及甲硝唑凝胶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作者:陈宇缪旭花志祥马云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1年第02期[关键词]玫瑰痤疮;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甲硝唑凝膠;康复新液;红斑指数玫瑰痤疮(Rosacea)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皮肤潮红、皮肤红斑、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等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多见于20~50岁女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外观产生了严重影响[1]。
玫瑰痤疮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
按照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2016)提出的临床分型标准,玫瑰痤疮分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丘疹脓疱型、肥大增生型及眼型[3]。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口服药物及修复皮肤屏障的外用药物等进行治疗,但疗效有限,且容易复发[4]。
ALA-PDT是一种药械结合的新型局部治疗方法,可通过破坏皮脂腺结构、减少皮脂分泌、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及抗炎等多种途径起到治疗玫瑰痤疮的作用[5],效果肯定,但是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缺乏文献资料。
本研究旨在探讨ALA-PDT联合康复新液及甲硝唑凝胶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安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0例玫瑰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0例,女70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为(38.49±11.25)岁,病程2个月~12年,平均病程(30.17±16.33)个月。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2016)》中的临床诊断标准,符合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丘疹脓疱型的临床分型标准;②1个月内没有接受过光动力、抗生素治疗者;③临床资料完整,依从性良好者;④经过笔者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面部皮肤疾病者;②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者;③孕妇和哺乳期女性;④对研究药物及器械过敏者。
玫瑰痤疮治疗研究新进展2024
玫瑰痊疮治疗研究新进展2024玫瑰痊疮是在一定遗传背景基础上、多因素诱导的以皮肤免疫和血管舒缩功能异常为主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特征包括好发千面中部的阵发性潮红、持久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及丘疹脓疤等,少数患者可出现眼部改变和鼻部为主的增生肥大。
其诱发因素包括温度变化、紫外线照射、辛辣食物刺激及情绪变化等。
近年来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已经有一些新药物和新技术在玫瑰痊疮治疗领域取得了临床研究成果。
一、药物治疗1、抗微生物类:包括四环素类(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大环内酣类(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甲硝嗤、壬二酸等。
1%伊维菌素乳膏是较新的药物,千2014年获批准用千玫瑰痊疮。
近年一些研究针对抗微生物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耐药问题对药物剂型进行了优化。
新开发的1.5%米诺环素泡沫剂、二氧化硅微袭化过氧化苯甲酰5%乳膏(benzoyl peroxide,B P O)分别千2020和2022年获FDA批准。
研究使用1.5%米诺环素泡沫剂治疗丘疹脓疤型玫瑰痊疮(papulopu stularrosacea,PPR) 可显著减少炎性皮损数目。
B P O是一种有效的抗菌剂,但其局部不良反应(包括红斑、刺痛、报痒)较明显。
微胶泰化技术将B P O隔离在预定大小和厚度的二氧化硅外壳中,在药物和皮肤之间形成可渗透的屏障,逐渐释放以控制皮肤暴露率,可以很好的降低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
此外尚有多种抗微生物药物/剂型处千临床研究中。
Siddiqui等研究表明以桉树油为内相,Tween20为表面活性剂,在凝胶基中分散制备的米诺环素纳米乳凝胶可以显著提高给药效果,延长药物在靶区停留时间。
优化后的米诺环素纳米乳凝胶的药物释放速度更快、释放量更高,不良反应更少。
沙环素s arecyline)为四环类抗生素,因其抗菌谱窄,可能会减少微生物群破坏和耐药性。
已有研究证明口服沙环素治疗成人PPR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沙环素目前尚未获得FDA批准,需进一步研究考察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玫瑰痤疮中医证治研究概述
新疆中医药.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0年第38卷第3期2020Vol.38No.396玫瑰座疮中医证治研究概述双梦云\罗小军(1.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2.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皮肤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总结了中医对玫瑰座疮病因病机的认识,详述了近年来玫瑰座疮从脏腑、气血津液、体质、情志、皮损等方面进行辨证论治的相关文献,以期为今后玫瑰座疮的治疗提供证治思路。
关键词:玫瑰座疮;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玫瑰座疮,又称酒渣鼻,中医称“酒糟鼻”,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主要累及面部血管及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本病病因可能与压力、辛辣食物、热饮、酗酒、高温、日晒、胃肠道微生物、面部蠕形螨、内分泌、遗传因素等相关。
中医认为本病由于肺胃积热上蒸又复感风邪而导致气血凝结而成,其病理因素为痰、湿、热、瘀,病位主要涉及肺、脾、肝叭玫瑰座疮迁延难愈,反复发作,易对患者容貌及心理造成不利影响。
目前最新专家共识将其分为肝郁血热证、肺经风热证、脾胃湿热证、痰瘀互结证,其主要从脏腑、气血津液辨证。
近年来,中医对玫瑰座疮的辨证论治亦有从体质辨治、情志辨治、皮损辨治等。
1古代医家对玫瑰座疮的认识玫瑰座疮相当于中医外科文献所指之“酒糟鼻”,在不同的文献中名称不同,多归为“酒渣”、“肺风”、“鼻准红”、“酒糟鼻”等范畴。
《素问•生气通天论》:“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座”,提出劳累汗出致腠理疏松,加之风寒外束肌表,致气血郁结于肌肤而发病。
《素问•刺热篇》:“脾热病者,鼻先赤”,提出脾热是病因之一。
《景岳全书》曰:“肺经素多风热,色伪红黑,而生皶疖者,亦有之。
”指出肺经有热也是病因之一-O2现代医家对玫瑰座疮的认识边天羽[2认为面鼻部属肺胃两经循行所过部位,其皮损色红是因肺经有热,或热盛生风所致,病程迁延不愈可致皮损色由红变紫,乃肝气郁滞,气血不畅,血脉瘀阻所致;脓疱、丘疹损害多是由于毒邪作祟引起,鼻赘期乃是瘀血蓄积日久、邪毒内蕴所致。
硫酸羟氯喹联合甲硝唑凝胶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观察
硫酸羟氯喹联合甲硝唑凝胶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观察作者:曲靖何大伟吴哲杨欣谢小丽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4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硫酸羟氯喹联合甲硝唑凝胶治疗玫瑰痤疮的美学效果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玫瑰痤疮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硫酸羟氯喹联合甲硝唑凝胶治疗,n=42)和对照组(甲硝唑凝胶治疗,n=42)。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Acn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Acne-QOL)评分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cne-QOL各项评分显著高于治療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6、CRP、TNF-α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9.52%、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硫酸羟氯喹联合甲硝唑凝胶治疗玫瑰痤疮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面部美学效果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硫酸羟氯喹;甲硝唑凝胶;玫瑰痤疮;美学效果;疗效[中图分类号]R758.7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4)02-0069-04Effect of Hydroxychloroquine Sulfate Combined with Metronidazole Gel in the Treatment of RosaceaQU Jing,HE Dawei,WU Zhe,YANG Xin,XIE Xiaoli(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 410006,Hunan,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esthetic effect,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ydroxychloroquine sulfate combined with metronidazole gel in the treatment of rosacea. Methods A total of 84 patients with rosacea admitted to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December 2020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hydroxychloroquine sulfate combined with metronidazole gel, n=42) and control group (metronidazole gel, n=42)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Clinical symptom score, Acn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 (Acne-QOL) score, interleukin-6 (IL-6), C-reactive protein (CRP)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level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24%,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80.95%)(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clinical symptom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Acne-QOL scores in both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treatment, IL-6, CRP and TNF-α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9.52% and 7.14%, respectively, with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P>0.05). Conclusion Hydroxychloroquine sulfate combined with metronidazole gel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rosacea,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facial aesthetic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Key words: hydroxychloroquine sulfate; metronidazole gel; rosacea; aesthetic effect; curative effect玫瑰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20~50岁的女性面部,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面颊中部的皮肤血管及毛囊皮脂腺,患者多有红斑、潮红、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等症状表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面部美观、生活社交及心理健康[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2016)-全文玫瑰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主要累及面部血管及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曾称为酒渣鼻。
2015年俄罗斯与德国联合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病率分别为12.3%与5.0%,美国为2.0% ~ 2.3%,目前缺乏中国人群玫瑰痤疮患病率的研究。
临床主要表现为面部皮肤阵发性潮红以及红斑、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等,少部分出现赘生物(常见于鼻部),主要累及20 ~ 50岁的成年人,但儿童和老年人同样可以发病。
然而,由于过去国内教科书及很多皮肤病专著将“玫瑰痤疮”称为“酒渣鼻”,致使很多医生误认为只有“鼻部发红、肥大”的表现才是“酒渣鼻”。
根据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数千例玫瑰痤疮临床样本分析结果显示,真正出现“酒渣鼻样改变”的玫瑰痤疮只占5%左右,大部分玫瑰痤疮患者的皮损主要发生在双颊部或口周,或只出现鼻部红斑、丘疹,并没有鼻部肥大、增生的表现。
很多皮肤科医生将这种常见病、多发病误诊为脂溢性皮炎、痤疮等,甚至模糊诊断为“过敏性皮炎”,而误诊误治现象又导致了不科学、不规范的治疗,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后又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产生。
一、发病机制本病可能是在一定遗传背景基础上,由多因素诱导的以天然免疫和血管舒缩功能异常为主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发生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天然免疫功能异常:天然免疫反应异常激活在本病炎症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各种外界刺激包括紫外线、蠕虫感染等主要通过Toll样受体2(TLR2)途径及可能的维生素D依赖与非依赖通路、内质网应激途径等直接或间接导致丝氨酸蛋白酶激肽释放酶5(KLK5)活性增强,KLK5加工抗菌肽使其成为活化形式LL-37片段,从而诱导血管的新生和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
2. 神经免疫相互作用:神经免疫相互作用是玫瑰痤疮发病的重要基础,与血管高反应性形成和炎症扩大化密切相关。
多种刺激因素(如饮酒、冷热、辛辣刺激食物、过量咖啡、巧克力及甜品等)、皮肤屏障损害以及天然免疫效应分子不仅作用于皮肤神经末梢,也激活角质形成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释放大量神经介质。
通过神经末梢表面的TLR及蛋白酶激活受体,又反过来促进天然免疫的激活,维持并扩大炎症过程。
3. 神经脉管调节功能异常:神经脉管调节异常被认为在玫瑰痤疮发病中起关键作用。
玫瑰痤疮累及的脉管包括血管和淋巴管,其异常表现为通透性增高、血管网扩大、血流增加以及炎症细胞聚集。
长期的炎症因子刺激及血管生长因子(VEGF)表达增加可促进血管增生。
上述的血管异常是受神经介导的,多种精神因素如抑郁、焦虑及A型性格以及月经周期均会引起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引起激素受体下游的相关通路变化,导致血管通透性改变,这也被认为与玫瑰痤疮的发生发展有关。
4. 多种微生物感染:大量毛囊蠕形螨可通过天然或获得性免疫加重炎症过程,特别是在丘疹脓疱型及肉芽肿型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但蠕形螨与玫瑰痤疮直接的因果关系仍然存在争议。
其他微生物如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幽门螺杆菌都可能参与发病过程。
5. 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有研究表明,玫瑰痤疮患者面颊部皮损处角质层含水量下降,多数患者皮脂含量减少,经皮水分丢失增加。
导致屏障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慢性炎症反应。
其他如慢性光损伤、皮肤滥用糖皮质激素都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6. 遗传因素:部分玫瑰痤疮患者存在家族聚集性,GSTM1和GSTT1基因被发现与玫瑰痤疮的风险增加相关,提示遗传因素也可能是其发病的原因之一。
二、临床特点玫瑰痤疮多发于面颊部,也可见于口周、鼻部,部分可累及眼和眼周,根据不同部位、不同时期、不同皮损特点,玫瑰痤疮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但两种以上型别可相互重叠:1.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此型玫瑰痤疮多数首发于面颊部,少数首发于鼻部或口周。
首发于面颊部患者,最初一般表现为双面颊部阵发性潮红,且情绪激动、环境温度变化或日晒等均可能明显加重潮红。
在潮红反复发作数月后,可能逐步出现持续性红斑或毛细血管扩张,部分患者可出现红斑区肿胀。
面颊部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敏感症状如干燥、灼热或刺痛,少数可伴有瘙痒,极少数患者还可能伴有焦躁、忧郁、失眠等神经精神症状。
首发于鼻部或口周患者,最初一般无明显阵发性潮红,而直接表现为持续性红斑,并逐步出现毛细血管扩张,随着病情发展,面颊部也可受累,但面部潮红及皮肤敏感症状相对于首发于面颊部的患者较轻。
2. 丘疹脓疱型: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患者中,部分患者可逐步出现丘疹、脓疱,多见于面颊部;部分患者可同时出现红斑、丘疹、脓疱,多见于口周或鼻部。
3. 肥大增生型:此型多见于鼻部或口周,极少数见于面颊部、前额、耳部。
在红斑或毛细血管扩张的基础上,随着皮脂腺的肥大,可能逐步出现纤维化,表现为肥大增生改变的皮损(鼻部的肥大改变皮损亦称为“鼻瘤”)。
4. 眼型:很少有单独的眼型,往往为以上三型的伴随症状。
此型的病变多累及眼睑的睫毛毛囊及眼睑的相关腺体,包括睑板腺、皮脂腺和汗腺,常导致睑缘炎、睑板腺功能障碍、睑板腺相关干眼和睑板腺相关角膜结膜病变,表现为眼睛异物感、光敏、视物模糊、灼热、刺痛、干燥或瘙痒的自觉症状。
三、诊断诊断玫瑰痤疮的必备条件:面颊或口周或鼻部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潮红,且潮红明显受温度、情绪及紫外线等因素影响,或出现持久性红斑。
次要条件:①灼热、刺痛、干燥或瘙痒等皮肤敏感症状;②面颊或口周或鼻部毛细血管扩张;③面颊或口周或鼻部丘疹或丘脓疱疹;④鼻部或面颊、口周肥大增生改变;⑤眼部症状。
排除明显诱因例如口服异维A酸胶囊或化学换肤或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皮肤屏障受损而导致的阵发性潮红或持久性红斑,必备条件加1条及以上次要条件即可诊断为玫瑰痤疮。
四、鉴别诊断1. 痤疮:痤疮与玫瑰痤疮都可能出现丘疹、脓疱,但痤疮常有粉刺,而玫瑰痤疮有阵发性潮红及毛细血管扩张。
另外,玫瑰痤疮与痤疮重叠存在的情况并不少见,2. 面部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与玫瑰痤疮都可出现红斑和光加重现象,但皮损发生部位不一样,脂溢性皮炎一般发生于前额部、眉弓、鼻唇沟或下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而玫瑰痤疮一般发生于面颊部、鼻翼或口周;脂溢性皮炎表现为黄红色斑片,玫瑰痤疮有阵发性潮红和毛细血管扩张。
3. 接触性皮炎:有明确的接触药品或化妆品病史,起病突然,瘙痒明显,红斑表现为持续性,无明显阵发性潮红现象。
4. 激素戒断性皮炎(或称激素依赖性皮炎):可出现玫瑰痤疮样皮损,是因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或含糖皮质激素的护肤品后形成的一种激素依赖状态,在停用后3 d左右出现明显的灼热、干燥、瘙痒等“难受三联症”(主观评分≥ 7分)。
而玫瑰痤疮不会出现“难受三联症”,灼热、干燥常见,偶见瘙痒,但玫瑰痤疮患者长期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逐步出现激素戒断性皮炎的症状。
5. 颜面粟粒性狼疮:皮损特点为面颊部、鼻部或眼周圆形坚硬的丘疹或结节,呈半透明状,表面光滑,无阵发性潮红,无毛细血管扩张,用玻片按压时,呈苹果酱色。
病理诊断可鉴别。
6. 红斑狼疮:表现为持续性红斑或红斑块,无阵发性潮红。
血清自身抗体检测或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可进一步鉴别。
五、治疗(一)局部治疗1. 一般护理:修复皮肤屏障是玫瑰痤疮的基础治疗。
经临床验证,对皮肤屏障具有修复作用的医学护肤品,不仅可以缓解干燥、刺痛、灼热等敏感症状,而且能减轻阵发性潮红等临床表现。
无论哪种类型玫瑰痤疮,均应使用保湿润肤制剂,防晒(戴宽檐帽子、用SPF ≥ 30 PA++ ~ +++防晒霜),避免理化刺激(含碱性、乙醇的洗护用品,冷热,风吹,大量出汗),减少紧张等情绪波动。
2. 局部冷敷或冷喷:使用普通冷水湿敷;也可使用冷喷仪。
每次冷敷或冷喷15 ~ 20 min,适用于红肿灼热难受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患者。
3. 外用药物治疗:(1)甲硝唑:具有杀灭毛囊蠕形螨的作用,外用甲硝唑对中重度红斑及炎性皮损有较好疗效,但对血管扩张无效。
常用浓度为0.75%乳剂,每日1 ~ 2次,一般使用数周才能起效。
(2)壬二酸:能减少KLK5和抗菌肽的表达以及抑制紫外线诱导的细胞因子释放,改善玫瑰痤疮炎性皮损。
常用浓度15% ~ 20%凝胶,每日2次,少部分患者用药初有瘙痒、灼热和刺痛感,但一般较轻微且短暂。
(3)抗生素:玫瑰痤疮非感染性和感染性炎症并存。
部分抗生素对此两种炎症均有治疗作用。
常用的有1%克林霉素或2%红霉素,可用于炎性皮损的二线治疗。
(4)过氧化苯甲酰:具有抗微生物作用,但常见红斑、鳞屑及局部瘙痒等不良反应,故仅用于鼻部或口周丘疹脓疱型患者,点涂于皮损处。
(5)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对红斑效果优于丘疹脓疱,对血管扩张无效。
建议用于糖皮质激素加重的玫瑰痤疮或伴有瘙痒症状的患者,瘙痒症状缓解后停用,此类药品不宜长期使用,一般不超过2周。
注意药物最初的刺激反应。
常用吡美莫司乳膏和0.03%他克莫司软膏。
(6)外用缩血管药物:α肾上腺受体激动剂能特异性地作用于面部皮肤血管周围平滑肌,收缩血管,减少面中部的持久性红斑,但对已扩张的毛细血管及炎性皮损无效。
目前认为该药对红斑的改善可能只是暂时性抑制。
常用0.03%酒石酸溴莫尼定凝胶,每日1次。
不良反应包括红斑或潮红加重、瘙痒和皮肤刺激等。
(7)其他:5%~10%硫磺洗剂对玫瑰痤疮炎性皮损有效,但应注意其对皮肤可能有刺激性。
菊酯乳膏及1%伊维菌素乳膏具有抗毛囊蠕形螨作用,研究发现其对炎性皮损有较好疗效,但对毛细血管扩张无效。
(8)眼部外用药物:包括含激素的抗生素眼膏(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蠕形螨感染性睑缘炎同时需抗螨治疗,包括局部涂用茶树油、甲硝唑等;并发干眼时,需给予优质人工泪液及抗炎治疗。
1. 抗微生物制剂:(1)口服抗生素: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的一线治疗。
常用多西环素0.1 g/d或米诺环素50 mg/d,疗程8周左右。
美国FDA批准了40 mg/d亚抗微生物剂量多西环素用于治疗玫瑰痤疮,该剂量具有抗炎作用而无抗菌作用,最大程度避免使用抗生素可导致的菌群失调和细菌耐药发生。
少数患者可能有胃肠道反应、头晕及嗜睡等。
对于16岁以下及四环素类抗生素不耐受或者禁用的患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克拉霉素0.5 g/d,或阿奇霉素0.25 g/d。
(2)抗厌氧菌类药物:可作为玫瑰痤疮的一线用药。
常用甲硝唑片200 mg每日2 ~ 3次,或替硝唑0.5 g每日2次,疗程4周左右。
可有胃肠道反应,偶见头痛、失眠、皮疹、白细胞减少等。
2. 羟氯喹:具有抗炎、抗免疫及抗紫外线损伤三重作用。
对于阵发性潮红或红斑的改善优于丘疹和脓疱。
疗程一般8 ~ 12周,0.2 g每日2次,治疗2 ~ 4周后可视病情减为0.2 g每日1次,酌情延长疗程。
如果连续使用超过3 ~ 6个月,建议行眼底检查,以排除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