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病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灌溉总渠以北,北部特早熟棉区以南,西起 陇海,东至海滨。苗期以立枯病为主,红腐病 和炭疽病也有发生,枯萎及黄萎病混合发生, 铃病中疫病烂铃最普遍,其次为红腐病烂铃, 炭疽病烂铃则较轻。 ②西北内陆棉区,六盘山以西,包括新疆、甘
肃的河西走廊,甘肃和宁夏沿黄河灌区。黄萎 病发生轻,枯萎病、炭疽病、黑根病等较重, 局部地区角斑病严重,苗病不突出,烂铃很少 发生。
第五章 棉花病害
全世界已知120多种,中国报道40多 种,其中主要有苗病、铃病、枯萎病和 黄萎病,每年造成的产量损失约10-15%。
苗期病害在各大棉区都普遍发生,黄河流域棉 区苗病率有时高达50%,死苗率达5~10%,造成 棉田缺苗断垄。
枯萎病和黄萎病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我国个 别省、地发生,80年代已遍及我国21个省、市、自 治区,危害十分严重,估计年损失皮棉达10万吨以 上。
D、苗期枯萎病。
子叶期即可发生,定苗前后达到高峰。病苗 叶片上出现褪色斑,斑内的微细叶脉变黄,呈 黄色网状纹,也有子叶变紫红色,出现紫色网 状纹。病苗根茎外表无症状,但茎内的木质部 呈褐色条纹,最后病苗萎蔫枯死。
防治棉苗病害的措施是根据病害的传播途径 和侵染特点而制定的,通过培育壮苗早发、消 灭种子和土壤中的病原。
3. 田间清洁和轮作防病 枯萎病株的残枝落叶都可带菌,因此要求在 田间操作时,把这些残体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 北方棉区可用禾谷类作物与棉花进行3年以 上的轮作,以减轻枯萎病为害。南方棉区有种 植水稻条件的田块,实行3年水稻、1年棉花的 轮作,防病效果十分明显。
4. 种植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防治棉花枯萎病是最为经济、 有效的措施。
③北部特早熟棉区,千山山脉以西、西北内 陆棉区以东,包括辽宁大部、晋中、陕北及 陇东。苗病较重,黄萎病为主,枯萎病、铃 病亦有发生。
④华南棉区以铃病为主,棉枯萎病及黄萎病 也有发生。
⑤长江流域棉区苗期以疫病、炭疽病发生较 多,立枯病和红腐病也有发生,枯萎病发生 较重,黄萎病在局部地区发生,铃病中以疫 病烂铃最普遍,中、下游地区炭疽病烂铃也 相当严重。
猝倒病(Pytium aphanidermatum)、
疫病 (Phytophthora spp.)。
叶病类发生在棉苗的子叶或真叶上。
A、黑斑病(Alternaria spp.)。 主要发生在1-2片真叶期。黑斑病的病斑
最初紫红色,周围有紫红色圈,病斑近圆形或 不规则形,黑色。叶柄上病斑黄褐色,后形成环 切斑,致使叶片脱落。 B、茎枯病(Ascochyta gossypii)。
2. 铲除零星病株 棉田中的零星枯萎病株是扩大成为重病
田的隐患,零星病田具有转化为无病田和 重病田的两种可能,不加彻底根治,其后 果往往是严重的。
现行有效的棉枯萎病铲除剂如氯化苦( 三氯硝基甲烷)90%乳剂、棉隆、农用氨水 和DD乳剂等。在拔除病株后,在病株局部 施用上述农药,可以铲除棉枯萎病菌。氯 化苦有剧毒,使用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 进行,防止中毒。
铃病一般以疫病及红腐病为主,普通炭 疽病亦常发生。
我国棉铃疫菌属于苎麻疫菌,在国外未 见报道。我国自60年代后因采用高产栽培技 术,水肥充足,铃疫病急剧增长,多为害棉 株下部的大铃,发病极快,3~5天内全铃腐 烂。疫病不但能为害棉铃,而且还发现能侵 染幼苗的根、茎与子叶,但不同菌系致病力 有差别。
棉花枯萎病
棉花枯萎病 (Fusarium wilt of cotton)
棉 花 枯 萎 病
棉花枯萎病 (Fusarium wilt of Hale Waihona Puke Baiduotton)
棉花枯萎病 (Fusarium wilt of cotton)
棉花枯萎病 (Fusarium wilt of cotton)
异核现象是半知菌普遍具有的特性,对于
叶部病害可喷洒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上 述杀菌剂无论用于拌种、浸种还是喷洒时均可 与杀虫剂混合使用,以便病虫兼治。
棉花根腐病和黄萎病
棉花立枯病 Rhizoctonia damping-off
棉花立枯病
棉花黄萎病
(Verticillium wilt of cotton)
分布:世界分布,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现 在我国北方棉区较南方棉区重。 发病时期:苗期到花期,花期为发病高峰。 症状: 黄斑型、枯斑型(掌状枯斑型、西瓜皮型) 、落叶型(光杆型) 。 病原菌:寄主范围广。可产生轮枝毒素(酸性糖 蛋白)致萎。 25-28度的气温和多雨水利于发病。 发病规律:病残体(病叶)越冬传播。远距离传播 靠带菌棉籽。通过伤口或直接入侵根系,扩展进 入导管并在其中定殖。
目前我国对铃病防治主要采用栽培管理措施, 改善棉田生态环境以减少铃病危害。如清洁棉田、 轮作、种子处理、控制灌排水、合理施肥、高畦 栽培、及时整株、控制株形及早摘病铃等。
此外在抗病品种的选育中,也开始注意抗逆性, 如“中12”在育种过程中注意多抗逆性,以提高对 铃病的抗性,因而“中12”具有一定的抗铃病特性。 在使用烂铃较少品种的基础上,结合施用生长调 节剂,如缩节胺,调节株形使棉花株形紧凑、棉 田通风透光、结铃提早、较早收花、并兼用内吸 杀虫杀菌剂与生长调节剂,复配新研制成的保铃 剂新农药,在棉株生长中期适时施用,有综合调 节株形和防治棉铃虫和烂铃效果。
我国已发现的烂铃病原物约有20种,常见有苎 麻疫菌(Phytophthora boehmeriae)、棉小丛壳菌即 普通炭疽病菌(Glomerella gossypii)、印度刺盘孢菌 即印度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indicum)、棉色二 孢菌即黑果病菌、黄单胞杆菌即角斑病菌、镰孢 菌即红腐病菌、红粉病菌、根霉菌(Rhizopus nigricans)、链格孢菌、曲霉菌、青霉菌、丝核菌 等。
棉花烂铃在黄河流域多雨年份极为严重,造成 产量损失达10~30%,并使纤维品质变劣。苗病、 枯萎病、黄萎病、铃病造成损失严重,多年来一直 是棉花研究和防治的主要对象,加强对这些病害的 研究和防治是保证棉花高产、优质的关键。
中国按自然区域可划分为五大棉区,各棉区 的病害发生种类不同。
①黄河流域棉区,即秦岭、伏牛山、淮河、苏
发病规律:
越冬:土壤带菌、病残体带菌和种子带菌, 根系入侵,危害维管束。
20-27度的土温和60-75%的土壤含水量利于 发病。
线虫与发病密切相关。
中棉抗病,陆地棉中感,海岛棉高感。
镰刀菌毒素及菌丝堵塞导管与致病有关。
传播: 棉花枯萎病远距离传播,是借助于附着在
种子上的病原体。棉花种子外部和内部都可携 带枯萎病菌,但不同地区,不同年份棉花种子 带菌的数量相差悬殊,其幅度在0.1-6.6%不等, 不同棉花品种,不同年份,种子上携带枯萎病 菌数量不同。
棉花病害综合防治
棉花枯萎病是由种子带菌,在土壤中定殖 为害的维管束病害。一旦传入棉田,很难根治 ,因此对于棉花枯萎病的防治必须从杜绝病原 传入着手,综合考虑下列途径: 1. 严格植物检疫制度,防止病源扩大蔓延
世界上许多国家以及我国都把棉花枯萎病作 为检疫对象,控制病害传播为害。国内目前枯 萎病田面积约为棉田总面积的1/3,但无病田仍 占多数。保护这些无病田是防治棉枯萎病的当 务之急。
症状:
因品种和环境而异。苗期有青枯型、 半边黄型 、黄色网纹型、皱缩型、紫红型、黄化型;蕾期 有半边黄型、皱缩型、枯斑型和顶枯型。上述 各类症状类型病株的内部病变,是在根部、茎 部、叶柄的导管部分变为黑褐色或黑色。在根 、茎、叶柄纵剖面木质部,有黑色或深褐色条 纹,即为受病菌侵染后变色的维管束部分。
培育壮苗早发,首先要精选种子,其次要 适期播种、 足墒播种。播后遇雨要及时中耕破 除板结,并尽量减少种子在土中的萌芽时间。
消灭种子带菌,通常采用“三开一凉“温 水(55C-60C)浸种0.5h的办法。用杀菌剂拌种: 常用的杀菌剂有五氯硝基苯,多菌灵,代森锰 锌,托布津以及甲基立枯磷等,一般按有效成 分计算,用干种子量的0.3-0.5%左右与温水浸 过的棉籽(晾至绒毛微白后)拌匀即可。
Bacterial blight
Bacterial blight
棉花茎枯病Ascochyta gossypii
枯萎病和根结线虫
棉铃病害
棉铃病害在不同地区、年份差别很大。一般西
北干旱地区发病少危害轻,黄河、长江流域一般 年份损失约20~30%,严重时损失皮棉达50~ 60%,并严重损害棉花的纤维品质。
另一传播途径是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棉籽饼
肥料。黄仲生等的研究证实,棉花枯萎病菌可 以通过猪、牛消化道而不丧失致病力。因此用 病杆、病叶及带菌棉饼、棉籽壳做饲料时,必 须经过加温煮沸30 min进行消毒处理;杀死病 原菌,以杜绝后患。
棉枯萎病的传播途径除上所述之外,
病区的棉杆,灌溉时的串灌、漫灌,以及 风、雨、农具等也都可以成为传播媒介。 因此要注意和保持田间操作的科学程序, 及时进行必要的防治处理。
半知菌异核体的产生及随之发生的准性生殖是 菌系形态及致病力变异的主要原因。Dickinson (1932)首次在镰刀菌中观察到异核现象。
徐孝华 (1987)分析了我国浙江、新疆、北 京等地的37个枯萎病菌菌株的异核现象,发现 其中12个菌株在培养性状和孢子形成等特性上 有所不同。经纯化得到3种不同类型的稳定菌株, 这3种类型菌系的地理分布、核型比例和致病力 都有差异。史大刚等(1991)证明在新疆吐鲁番地 区,病菌在田间能够以异核体存在,这可能是 新生理型产生的重要因素。
棉苗病害
主要有根病和叶病两大类10多种: 近年苗病病原分析研究发现,大多数苗病
是由多种病原复合侵染所引起的。从绝大多数 病苗可分离到炭疽、红腐和立枯三种病原物。
根病类发生在子叶期至2片真叶期,由于 根茎过于幼嫩抗病能力弱,易遭受病菌侵染而 腐烂,最常见的有3种:
A、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病幼嫩茎靠 近地面处出现淡黄色病斑,再后病斑围绕嫩茎 ,形成黑褐色腐烂,造成弱苗乃至枯死。
从棉苗后期到成株期均能发生,为害叶片 和嫩梢。叶片上病斑呈淡褐色,近圆形,边缘 紫红色,斑内可见一些小黑点(病菌的孢子 器)。嫩梢上及叶柄 上为褐色梭形,可引起嫩 梢枯死,叶柄及叶片凋萎。
C、角斑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发生在子叶、真叶及嫩茎上,病斑最初呈 水渍状,后变黑褐色。在真叶上,因受叶脉限 制而呈多角形,有时病斑沿叶脉发展呈长条弯 曲状。子叶上病斑沿叶柄发展可侵染到子叶节。 嫩茎上的病斑呈黑绿色,发展成黑褐色条 。
棉花枯萎病菌能在棉株整个生长季节侵染和 危害棉花。棉苗于播种后一个月左右即可显症 ,定苗前后至现蕾期出现第一个发病高峰,引 起棉苗大量萎蔫和死亡。在夏季高温季节,棉 花植株生长势加强而病菌的生长受到抑制,病 势停止发展,症状隐蔽。及至秋季多雨,气温 下降,病菌又恢复生长旺盛,棉株再度出现第 二个发病高峰。
病原菌: 尖镰孢菌萎蔫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vasinfectum) , 目前根据致病性 分为7个生理小种。寄主范围较广。
棉花枯萎病
棉花枯萎病
棉花枯萎病 (Fusarium wilt of cotton)
棉花枯萎病
棉花枯萎病 (Fusarium wilt of cotton)
B、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ossypii)。病苗在根茎 交界处出现红褐色条斑,组织硬化、凹陷、开裂 ,严重时病部变黑,称之为黑根病,湿度大时病 斑上有红色黏稠胶状物,幼苗枯死乃至死亡。
C、红腐病(Fusarium moniliforme)。又叫烂根病 ,芽苗出土前就开始发病,棉虽已发芽,但幼芽 变为黄褐色,腐烂死亡。子叶期发病,根尖同黄 变褐,而后根全部变为黄褐色,嫩茎和根变肥、 肿大,有分段的黄褐色病斑,后变黑褐色、干腐 乃至死亡。
棉花黄萎病 (Verticillium wilt of cotton)
棉花黄萎病 (Verticillium wilt of cotton)
棉花枯萎病(Fusarium wilt of cotton)
分布:几乎遍布世界。在我国棉区较重。 发病时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受害,3-4片真叶期 及蕾期为发病高峰期。
肃的河西走廊,甘肃和宁夏沿黄河灌区。黄萎 病发生轻,枯萎病、炭疽病、黑根病等较重, 局部地区角斑病严重,苗病不突出,烂铃很少 发生。
第五章 棉花病害
全世界已知120多种,中国报道40多 种,其中主要有苗病、铃病、枯萎病和 黄萎病,每年造成的产量损失约10-15%。
苗期病害在各大棉区都普遍发生,黄河流域棉 区苗病率有时高达50%,死苗率达5~10%,造成 棉田缺苗断垄。
枯萎病和黄萎病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我国个 别省、地发生,80年代已遍及我国21个省、市、自 治区,危害十分严重,估计年损失皮棉达10万吨以 上。
D、苗期枯萎病。
子叶期即可发生,定苗前后达到高峰。病苗 叶片上出现褪色斑,斑内的微细叶脉变黄,呈 黄色网状纹,也有子叶变紫红色,出现紫色网 状纹。病苗根茎外表无症状,但茎内的木质部 呈褐色条纹,最后病苗萎蔫枯死。
防治棉苗病害的措施是根据病害的传播途径 和侵染特点而制定的,通过培育壮苗早发、消 灭种子和土壤中的病原。
3. 田间清洁和轮作防病 枯萎病株的残枝落叶都可带菌,因此要求在 田间操作时,把这些残体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 北方棉区可用禾谷类作物与棉花进行3年以 上的轮作,以减轻枯萎病为害。南方棉区有种 植水稻条件的田块,实行3年水稻、1年棉花的 轮作,防病效果十分明显。
4. 种植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防治棉花枯萎病是最为经济、 有效的措施。
③北部特早熟棉区,千山山脉以西、西北内 陆棉区以东,包括辽宁大部、晋中、陕北及 陇东。苗病较重,黄萎病为主,枯萎病、铃 病亦有发生。
④华南棉区以铃病为主,棉枯萎病及黄萎病 也有发生。
⑤长江流域棉区苗期以疫病、炭疽病发生较 多,立枯病和红腐病也有发生,枯萎病发生 较重,黄萎病在局部地区发生,铃病中以疫 病烂铃最普遍,中、下游地区炭疽病烂铃也 相当严重。
猝倒病(Pytium aphanidermatum)、
疫病 (Phytophthora spp.)。
叶病类发生在棉苗的子叶或真叶上。
A、黑斑病(Alternaria spp.)。 主要发生在1-2片真叶期。黑斑病的病斑
最初紫红色,周围有紫红色圈,病斑近圆形或 不规则形,黑色。叶柄上病斑黄褐色,后形成环 切斑,致使叶片脱落。 B、茎枯病(Ascochyta gossypii)。
2. 铲除零星病株 棉田中的零星枯萎病株是扩大成为重病
田的隐患,零星病田具有转化为无病田和 重病田的两种可能,不加彻底根治,其后 果往往是严重的。
现行有效的棉枯萎病铲除剂如氯化苦( 三氯硝基甲烷)90%乳剂、棉隆、农用氨水 和DD乳剂等。在拔除病株后,在病株局部 施用上述农药,可以铲除棉枯萎病菌。氯 化苦有剧毒,使用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 进行,防止中毒。
铃病一般以疫病及红腐病为主,普通炭 疽病亦常发生。
我国棉铃疫菌属于苎麻疫菌,在国外未 见报道。我国自60年代后因采用高产栽培技 术,水肥充足,铃疫病急剧增长,多为害棉 株下部的大铃,发病极快,3~5天内全铃腐 烂。疫病不但能为害棉铃,而且还发现能侵 染幼苗的根、茎与子叶,但不同菌系致病力 有差别。
棉花枯萎病
棉花枯萎病 (Fusarium wilt of cotton)
棉 花 枯 萎 病
棉花枯萎病 (Fusarium wilt of Hale Waihona Puke Baiduotton)
棉花枯萎病 (Fusarium wilt of cotton)
棉花枯萎病 (Fusarium wilt of cotton)
异核现象是半知菌普遍具有的特性,对于
叶部病害可喷洒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上 述杀菌剂无论用于拌种、浸种还是喷洒时均可 与杀虫剂混合使用,以便病虫兼治。
棉花根腐病和黄萎病
棉花立枯病 Rhizoctonia damping-off
棉花立枯病
棉花黄萎病
(Verticillium wilt of cotton)
分布:世界分布,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现 在我国北方棉区较南方棉区重。 发病时期:苗期到花期,花期为发病高峰。 症状: 黄斑型、枯斑型(掌状枯斑型、西瓜皮型) 、落叶型(光杆型) 。 病原菌:寄主范围广。可产生轮枝毒素(酸性糖 蛋白)致萎。 25-28度的气温和多雨水利于发病。 发病规律:病残体(病叶)越冬传播。远距离传播 靠带菌棉籽。通过伤口或直接入侵根系,扩展进 入导管并在其中定殖。
目前我国对铃病防治主要采用栽培管理措施, 改善棉田生态环境以减少铃病危害。如清洁棉田、 轮作、种子处理、控制灌排水、合理施肥、高畦 栽培、及时整株、控制株形及早摘病铃等。
此外在抗病品种的选育中,也开始注意抗逆性, 如“中12”在育种过程中注意多抗逆性,以提高对 铃病的抗性,因而“中12”具有一定的抗铃病特性。 在使用烂铃较少品种的基础上,结合施用生长调 节剂,如缩节胺,调节株形使棉花株形紧凑、棉 田通风透光、结铃提早、较早收花、并兼用内吸 杀虫杀菌剂与生长调节剂,复配新研制成的保铃 剂新农药,在棉株生长中期适时施用,有综合调 节株形和防治棉铃虫和烂铃效果。
我国已发现的烂铃病原物约有20种,常见有苎 麻疫菌(Phytophthora boehmeriae)、棉小丛壳菌即 普通炭疽病菌(Glomerella gossypii)、印度刺盘孢菌 即印度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indicum)、棉色二 孢菌即黑果病菌、黄单胞杆菌即角斑病菌、镰孢 菌即红腐病菌、红粉病菌、根霉菌(Rhizopus nigricans)、链格孢菌、曲霉菌、青霉菌、丝核菌 等。
棉花烂铃在黄河流域多雨年份极为严重,造成 产量损失达10~30%,并使纤维品质变劣。苗病、 枯萎病、黄萎病、铃病造成损失严重,多年来一直 是棉花研究和防治的主要对象,加强对这些病害的 研究和防治是保证棉花高产、优质的关键。
中国按自然区域可划分为五大棉区,各棉区 的病害发生种类不同。
①黄河流域棉区,即秦岭、伏牛山、淮河、苏
发病规律:
越冬:土壤带菌、病残体带菌和种子带菌, 根系入侵,危害维管束。
20-27度的土温和60-75%的土壤含水量利于 发病。
线虫与发病密切相关。
中棉抗病,陆地棉中感,海岛棉高感。
镰刀菌毒素及菌丝堵塞导管与致病有关。
传播: 棉花枯萎病远距离传播,是借助于附着在
种子上的病原体。棉花种子外部和内部都可携 带枯萎病菌,但不同地区,不同年份棉花种子 带菌的数量相差悬殊,其幅度在0.1-6.6%不等, 不同棉花品种,不同年份,种子上携带枯萎病 菌数量不同。
棉花病害综合防治
棉花枯萎病是由种子带菌,在土壤中定殖 为害的维管束病害。一旦传入棉田,很难根治 ,因此对于棉花枯萎病的防治必须从杜绝病原 传入着手,综合考虑下列途径: 1. 严格植物检疫制度,防止病源扩大蔓延
世界上许多国家以及我国都把棉花枯萎病作 为检疫对象,控制病害传播为害。国内目前枯 萎病田面积约为棉田总面积的1/3,但无病田仍 占多数。保护这些无病田是防治棉枯萎病的当 务之急。
症状:
因品种和环境而异。苗期有青枯型、 半边黄型 、黄色网纹型、皱缩型、紫红型、黄化型;蕾期 有半边黄型、皱缩型、枯斑型和顶枯型。上述 各类症状类型病株的内部病变,是在根部、茎 部、叶柄的导管部分变为黑褐色或黑色。在根 、茎、叶柄纵剖面木质部,有黑色或深褐色条 纹,即为受病菌侵染后变色的维管束部分。
培育壮苗早发,首先要精选种子,其次要 适期播种、 足墒播种。播后遇雨要及时中耕破 除板结,并尽量减少种子在土中的萌芽时间。
消灭种子带菌,通常采用“三开一凉“温 水(55C-60C)浸种0.5h的办法。用杀菌剂拌种: 常用的杀菌剂有五氯硝基苯,多菌灵,代森锰 锌,托布津以及甲基立枯磷等,一般按有效成 分计算,用干种子量的0.3-0.5%左右与温水浸 过的棉籽(晾至绒毛微白后)拌匀即可。
Bacterial blight
Bacterial blight
棉花茎枯病Ascochyta gossypii
枯萎病和根结线虫
棉铃病害
棉铃病害在不同地区、年份差别很大。一般西
北干旱地区发病少危害轻,黄河、长江流域一般 年份损失约20~30%,严重时损失皮棉达50~ 60%,并严重损害棉花的纤维品质。
另一传播途径是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棉籽饼
肥料。黄仲生等的研究证实,棉花枯萎病菌可 以通过猪、牛消化道而不丧失致病力。因此用 病杆、病叶及带菌棉饼、棉籽壳做饲料时,必 须经过加温煮沸30 min进行消毒处理;杀死病 原菌,以杜绝后患。
棉枯萎病的传播途径除上所述之外,
病区的棉杆,灌溉时的串灌、漫灌,以及 风、雨、农具等也都可以成为传播媒介。 因此要注意和保持田间操作的科学程序, 及时进行必要的防治处理。
半知菌异核体的产生及随之发生的准性生殖是 菌系形态及致病力变异的主要原因。Dickinson (1932)首次在镰刀菌中观察到异核现象。
徐孝华 (1987)分析了我国浙江、新疆、北 京等地的37个枯萎病菌菌株的异核现象,发现 其中12个菌株在培养性状和孢子形成等特性上 有所不同。经纯化得到3种不同类型的稳定菌株, 这3种类型菌系的地理分布、核型比例和致病力 都有差异。史大刚等(1991)证明在新疆吐鲁番地 区,病菌在田间能够以异核体存在,这可能是 新生理型产生的重要因素。
棉苗病害
主要有根病和叶病两大类10多种: 近年苗病病原分析研究发现,大多数苗病
是由多种病原复合侵染所引起的。从绝大多数 病苗可分离到炭疽、红腐和立枯三种病原物。
根病类发生在子叶期至2片真叶期,由于 根茎过于幼嫩抗病能力弱,易遭受病菌侵染而 腐烂,最常见的有3种:
A、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病幼嫩茎靠 近地面处出现淡黄色病斑,再后病斑围绕嫩茎 ,形成黑褐色腐烂,造成弱苗乃至枯死。
从棉苗后期到成株期均能发生,为害叶片 和嫩梢。叶片上病斑呈淡褐色,近圆形,边缘 紫红色,斑内可见一些小黑点(病菌的孢子 器)。嫩梢上及叶柄 上为褐色梭形,可引起嫩 梢枯死,叶柄及叶片凋萎。
C、角斑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发生在子叶、真叶及嫩茎上,病斑最初呈 水渍状,后变黑褐色。在真叶上,因受叶脉限 制而呈多角形,有时病斑沿叶脉发展呈长条弯 曲状。子叶上病斑沿叶柄发展可侵染到子叶节。 嫩茎上的病斑呈黑绿色,发展成黑褐色条 。
棉花枯萎病菌能在棉株整个生长季节侵染和 危害棉花。棉苗于播种后一个月左右即可显症 ,定苗前后至现蕾期出现第一个发病高峰,引 起棉苗大量萎蔫和死亡。在夏季高温季节,棉 花植株生长势加强而病菌的生长受到抑制,病 势停止发展,症状隐蔽。及至秋季多雨,气温 下降,病菌又恢复生长旺盛,棉株再度出现第 二个发病高峰。
病原菌: 尖镰孢菌萎蔫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vasinfectum) , 目前根据致病性 分为7个生理小种。寄主范围较广。
棉花枯萎病
棉花枯萎病
棉花枯萎病 (Fusarium wilt of cotton)
棉花枯萎病
棉花枯萎病 (Fusarium wilt of cotton)
B、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ossypii)。病苗在根茎 交界处出现红褐色条斑,组织硬化、凹陷、开裂 ,严重时病部变黑,称之为黑根病,湿度大时病 斑上有红色黏稠胶状物,幼苗枯死乃至死亡。
C、红腐病(Fusarium moniliforme)。又叫烂根病 ,芽苗出土前就开始发病,棉虽已发芽,但幼芽 变为黄褐色,腐烂死亡。子叶期发病,根尖同黄 变褐,而后根全部变为黄褐色,嫩茎和根变肥、 肿大,有分段的黄褐色病斑,后变黑褐色、干腐 乃至死亡。
棉花黄萎病 (Verticillium wilt of cotton)
棉花黄萎病 (Verticillium wilt of cotton)
棉花枯萎病(Fusarium wilt of cotton)
分布:几乎遍布世界。在我国棉区较重。 发病时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受害,3-4片真叶期 及蕾期为发病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