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探究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区域效应

探究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区域效应

大程度上是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 的利率 管制。近几年来 , 我国央行不断 对改革利率市场变革进行着各 种尝试 , 然而, 存贷款利率没有完全开放 依然是 由央行决定 , 其 中行政色彩较为浓厚 。因而 , 利率并不能对市场 资金供给情况进行真实反映 , 同时各大企业 、 金融机构 以及局部 的 日 常 生 活都受到了不 同程度 的影 响。当前 , 我 国的国有企 业和金融市场改 革仍处 于进行 时, 改革还不够彻底 , 而这些国有企业 以及一些金融机构 对银 行利率 的敏感性还较 为缺乏 , 当基准利率发生变化之后 , 银行贷 款
利率的高低一定程度 上不会对 国有企业 向银行 贷款行为产生影 响 , 货 币政策利 率传导渠道发挥 出的微观基础还较为薄弱。
三、 我国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政策调整 建议 ( 一) 加强货 币政策工 具 区 域化探作

( 一) 汇率 传 导 渠 道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存贷款准备金率 、 公开市场操作 、 再 贷款 、 再贴 现 、 中央银行 票据 等等。 由于现有货 币政策 工具存 在不足 , 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与创新 。 1 、 实施差别化的再贷款政策 再贷 款不仅是我 国宏观 调控的政策工具 , 同时也是央行对基础货 币进行控制 的重要渠 道 , 而且主要 以中小企业 和农 业生产为 主要贷 款 对象。有效应 用贷款手段 , 能够优化 区域信贷布局 , 提高金融机构服务 水平 , 增强对 中小 企业和农业融资 的支 持力 度 。农业生产组织 和方 式 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 的趋势 , 因而要拓宽支农再贷款 中的投放项 目, 合 理延长贷款期限 , 从而满足农业 生产的实 际需要 。另外 , 要在坚持现有 扶持政策基础上 , 合理对贷款利 率、 期 限以及获取条件等进行调整 。例 如在贷款利率方面 , 由于银行中的再贷 款工具不是 以盈利为 目的, 因而 可 以实施具有差异化性 的利率政 策 。对于经济发达地 区 , 可以合理扩 大贷款浮动 区间, 从而激发农村一些金融机构投资业务 的积极性 ; 对于 农村经济欠发达地 区, 要适 当实行优惠政策 , 能够减少这些地 区金融机 构贷款 的利率变化幅度 , 降低融资成本 。 2 、 实施差异化的信贷政策 解决 区域 之间资金 收益率差异 问题是区域信贷政策主要作用。一 般情况下 , 商业银 行会把 资金投 向发达地 区。因此 , 中央银行要 采取科 学化的信贷政策来缩小区域 间资金 收益率 的差距 。中央银行可以倡导 商业银行在 落后地区建立起分支机 构的同时 , 要对商业银行存储 到总 行里 的资金 率超过拆借到落后地 区资金的利率进行 限制 , 以防各个商 业银行 从经济落后地 区中倒 吸资金。另外 , 还可 以对落 后区域 中的重 点项 目采取贴息贷款 的方式 , 提高这项区域资金 实际收益率 。对 于能 有效改善落后地 区经济 的项 目, 例如产业升级转型 、 基础设施建设 等项 目 要提供贴息支持 , 发挥出政府 财政资金 的杠杆作用。

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差异性论文

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差异性论文

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差异性论文【摘要】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

货币政策对不同产业产生不同冲击效果。

例如对于资本要求较高的产业,货币政策的微小变化都可以对它产生巨大冲击力。

通过最优货币政策标准分析,我国并不是货币最优区,仍需要不断努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货币政策是建立在总量调节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从宏观层面调节国家经济,具有明显的统一性。

但是由于每个国家的经济产业机构与生产水平是不同,每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存在差异。

所以货币政策这种统一性政策难以兼顾到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导致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面对货币政策冲击时会出现不同反应。

这种区域差异性会对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一、货币政策地区效应与区域划分货币政策地区效应是指统一货币政策的变化对不同区域的实际经济变量的影响效果大小。

定义的出发点有两个:其一是货币政策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

将货币政策的实施结果与各分区的经济产值状况与不同产业结构发展状态等信息联系到一起,就可以反映出货币政策的地区效应。

其二是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建立在货币政策有效性上。

传统观念认为货币政策有效性由是否影响系统的产出,影响是不是稳定的,以及货币当局是否能够控制货币供给量,三个方面决定。

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稳定物价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

若货币政策缺乏有效性,设定任何货币政策都是没有意义的。

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以促进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缩小与他国之间的经济差距,制定了率先发展部分区域经济的经济战略计划,将我国划分为内陆经济区与沿海经济区。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传统的区域划分方法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为了追求经济发展的层次性,促进内陆地区经济水平提高,对我国经济区域进行了重新划分,形成东、中、西与东北地区四个区域。

二、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差异性(一)最优货币区角度分析最优货币区是指一种最优的地理区域。

在这个区域中,其常见支付手段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或者几种货币之间存有无限的可兑换性。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货币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程度有多少,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前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壮大、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渗透性不断加强,货币政策调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一个区域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反应程度和速度往往深刻影响到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物价水平、就业情况等经济指标。

深入研究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方面为宏观经济稳定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另一方面也是确保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丰富结构性政策调控的基础。

在面对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金融市场结构的差异时,统一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会在不同区域间产生不同调控效果。

首先,面对同样的货币政策,不同区域的市场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金融市场更完善的区域往往对货币政策的轻微调整都能产生巨大的市场反应。

而相反的区域无论在规模上还是速度上,其市场反应都会更小更慢。

其次,面对一样的货币政策,不同区域的经济周期是不一样的。

发展先行的区域往往某个产业已经进入成熟期甚至是衰退期,而其他一些区域的这些产业才刚刚进入发展期。

第三,面对同样的货币政策制定机构,不同区域的影响力和发言权是不一样的。

经济体量大的区域在货币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更容易被重点考虑,而这种倾向性的货币政策往往会对经济体量小的区域产生不利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出现了一系列的结构性变化。

虽然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但是经济发展的质量不断提高。

从区域上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正在着力进行产业转型,从以往以来料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自主研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

中西部地区正迎来市场经济的全面崛起的关键阶段,一方面依托蓬勃发展的消费市场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另一方面承接由东部发达地区转移出的一部分传统产业。

在这种大环境下,确保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完整性、一致性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研究

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研究

2016. 9(下) 现代国企研究169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避免市场失衡而出现金融危机,政府需要加强在经济中的干预,确保市场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货币政策的作用就逐渐凸显出来了。

我国的货币政策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被经济学家所重视,但是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货币政策的效应在不同的区域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一、我国货币政策现状货币政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货币政策包括信贷、利率和外汇等政策,而广义的货币政策则是指政府部门、中央银行所采取的与货币有关的一切措施,其中也包括金融体制的改革。

而根据货币政策对货币总产出的影响,货币政策大致可以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控制货币的发行量、调节政府贷款等措施对货币市场进行管理,以确保经济的稳健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国家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很难照顾到各个地区的需要,这就使得在我国的不同区域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对货币政策有着不同的反应。

二、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由于我国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货币政策在我国不同地区所起的效应也存在着不少差异,国际工作人员、经济学家在考虑货币政策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区域的需求,使得货币政策的作用范围更加广泛,在经济发展中起到更好的效果:(一)反应速度不同在中国,地势广大、幅员辽阔,货币政策从中央银行颁布出来后,传递到不同的区域所需要的时间是大大不同的,广州、深圳等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迅速,货币的流通率较高,因而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也较快,货币政策在该类地区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而在西部、西北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货币流通速度与东部地区相比也较低,对货币政策的反应速度较慢,因而货币政策在该类地区需要较长的发展时间。

不同区域对货币政策的反应速度不同,因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地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时间,选出传播速度最佳的货币政策,使货币政策能够发挥其最佳的效果。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分析我国是一个大国,并且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而中央银行在运用货币政策来进行宏观调控时,一般采用的是统一的货币政策,这可能会带来货币政策在各地区发挥的效力有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可能会影响到各地区经济的发展。

本文运用V AR模型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我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对统一的货币政策存在的不同反应,进而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向量自回归模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研究背景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是指当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实施统一的总量货币政策时,各区域由于经济的不同质性,可能会导致货币政策的效果在各区域内存在反应程度和时滞上的差异。

这种政策效果的差异甚至可能会对一些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

(一)国外研究综述国外学者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比较早,Scott(1955)的研究表明美国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从中心市场向周边其他地区传导过程中存在时滞现象,他的研究最早证明了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

Cohen和Maeshiros(1977)对货币主义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在美国的区域效应层面上进行了检验。

Carlino和Defina(1998)的研究表明利率渠道是美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原因。

Owyang和Wall(2004)则从信贷渠道来分析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认为产业结构、银行规模和企业规模的区域差异是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原因。

(二)国内研究综述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我国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

张志军(1999)指出我国由于区域间经济的非同质性,统一的货币政策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柯冬梅(2001)运用“最优货币区”的判断标准,认为我国的经济不具有同质性,还不是最优货币区,货币政策应该适当区域化。

孙天琦(2004)也指出在统一货币政策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差别化。

赵平(2006)则从企业负债水平的角度来分析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认为各地区企业负债水平的差异是导致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原因。

产业结构视角下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分析

产业结构视角下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分析

产业结构视角下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分析内容摘要:本文以泛长三角地区为例,结合该地区的具体产业结构特征,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变动对泛长三角各地区产出和各产业部门产出的具体影响。

本文运用V AR模型和多因素方差分析实证检验得出: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表现明显并且与各地区的产业结构有关。

而且,在货币政策的变动的过程中,产业部门的影响效果要突出于地区影响效果。

最后本文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提高货币政策的合意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产业结构相关研究概述统一或单一货币政策的理论前提是经济的均质化(Homogeneity)和经济周期的一致性(Synchronization),货币政策在货币区内有着一致性的效应。

但是货币政策传导是一个由众多环节、渠道和因素构成的复杂过程,各个地区由于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导致单一的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产生区域差异性,甚至会对部分地区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进而损害整体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此即单一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

国外关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最早始于1955年,Scott发现美国的信贷政策在区域间的传导过程中明显存在时滞差异。

蒙代尔(1961)最优货币区理论(The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提出,如果若干国家或地区满足经济的同质性标准就可以组成最优货币区,在最优货币区内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就不会产生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

随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的方向拓展到各国国内,Carlino & DeFina(1998)对美国48个州进行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利率渠道是导致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重要原因。

Amold & Vrugt (2002)分析了荷兰1973-1993年货币政策冲击对各地区和部门的影响,发现货币政策在传导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区域和部门差异。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效果区域差异分析及对策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效果区域差异分析及对策

摘要: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和金融非均衡发展,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效果的区域差异。

这些差异最终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发挥。

本文对东、中、西部差异所导致的货币政策工具效果差异,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效果;区域差异;政策建议由于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和金融非均衡发展,同样的货币政策操作在不同的地区发挥不同的、甚至大相径庭的效应。

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一直采取全国“一盘棋”的做法,实施无差别管理。

“一刀切”式的货币政策操作较少考虑到区域间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

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我国货币政策三大工具,这些工具的实施效果受到东、中、西部差异的重要影响。

一、东、中、西部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结构对公开市场业务的效应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最为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可以影响基础货币。

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投放基础货币。

商业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融入(出)资金的能力受国债总量和资产结构的制约,若商业银行的国债规模较大且其在商业银行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也较大,则其参与公开市场业务的能力就较强,否则就较弱。

我国东、中、西部商业银行不管是国债资产规模还是国债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都存在较大差异。

由于缺乏各省国有商业银行国债资产数据,我们以各省国有商业银行全部资金运用减去全部贷款和企业债之差估算其拥有的国债资产,通过对2001-2003年度,东、中、西部国有商业银行国债资产在其资金运用中占比的计算可以发现:不仅东部地区国有商业银行的国债资产在全国国有商业银行国债资产的总量中的占比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而且东部国有商业银行国债总量占其总资产的比例,也远远高于中、西部银行。

东部商业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融入资金的能力强于西部,所以,当央行货币政策意图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传导时,中西部地区商业银行获得的基础货币量少于东部。

二、再贷款利率、再贴现率工具的区域差异效应央行主要通过调整再贷款率、再贴现率的工具,影响商业银行对贴现贷款的规模,从而实现货币政策意图。

货币政策的论文

货币政策的论文

货币政策的论文范文一:我国货币政策现状分析摘要:近几年我国都在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可以看出其实施应该是有效的,央行在制定、执行货币政策上不断走向成熟,进行宏观金融调控的能力也是在不断提高的。

但是,在货币政策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并解决,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关键词: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金融改革正文: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央银行对形势的关注,更加依赖于基层的调查和监测分析工作。

而我国货币形势与国际货币形势存在着很大的联系。

一总体:我国货币政策现状2021 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运行总体态势良好。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

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对外贸易更趋平衡,内需作为经济增长动力更强,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工业生产增长平稳,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物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前三个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32.1 万亿元,同比增长9.4%,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7%。

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综合交替使用数量和价格型工具以及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平稳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和调整信贷结构。

同时,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

在各项措施综合作用下,货币信贷增长从2021年的高位逐步向常态回归,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金融运行平稳。

当前经济增长趋稳是主动调控的结果。

一段时期内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变化、新挑战,但中国经济本身平稳增长的内在动力较强,宏观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产业结构视角下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分析

产业结构视角下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分析

成 的复杂过程 , 各个地区 由于在资源禀赋 、 产业 结构 、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等 方面 的异
质性 ( eeo e et ,导致单一 的货 币 H trg n i y) 政策在传导过程 中产生 区域 差异性 ,甚至 会对部分地 区造成较大 的负面影 响。进而 损害 整体宏观经济 目标 的实现。此 即单一 货币政策 的区域效应。
而言 ,各 国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 的资本
密集度较小 ,而第二产业 的资本密集度较 大 ,所 以 ,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集 中度较 高的区域 受货币政策影 响的程度较低 ,而 第二产 业集 中度较高 的区域受货 币政策影 响的程度较高。
效应表现 明显并 且与各地 区的产 业结 构有 关。 而且 ,在 货 币政 策的 变动 的 过
模型和 lF检验证实 了货 币政策存在显著 R
的区域效应 ,并从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的角
本 文实证研究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
分 是建立V R模型来度量 货币政策 区域效 A 应存在性 ;第二部分 是利用多因素 方差分
析 检验 各地 区 产 业结 构 的 不 同是 否 足 以解
度分 析得 出信 贷渠道和利率渠道是产生货
程 中 , 产 业 部 门 的 影 响 效 果 要 突 出于 地 区影 响 效 果 。 最 后 本 文提 出政 策 建 议 , 以期 为 提 高 货 币政 策 的 合 意 性 提 供 参考。 关 键 词 :货 币政 策 区域 效 应 产 业
结 构
最优 货币区的各项标准检验我 国作 为单一
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各产业部 门的构 成及 相 互之 间 的联 系、 比例关 系不 尽相 同 ,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 大小也就不同。统

投 资额 ( )作为 货币政策 传导 的 中介 变 1

我国区域经济政策重心转移及效应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政策重心转移及效应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政策重心转移及效应分析论文报告:我国区域经济政策重心转移及效应分析一、前言和绪论1.1 话题引入我国区域经济政策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整和升级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区域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等多方面手段,加快区域协调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竞争加剧的当下,我国的区域发展模式和经济政策也在不断演化,其中重心的转移和效应的分析是重要课题。

1.2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区域经济政策重心转移的原因和机制,深入探讨政策调整及其效应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探索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政策建议。

1.3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结合实际政策和数据,对区域经济政策转移的过程、影响及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

二、我国区域经济政策重心转移的原因和机制2.1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实由于历史、地缘、资源、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差异,我国东北、西北、中西部等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普遍落后于沿海和部分发达地区。

缺乏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严重影响了地区产业结构、就业和生活水平等各方面的发展。

2.2 一系列区域经济政策出台政府出台一系列区域经济政策,如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新型城镇化等,加大对落后地区的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鼓励各类人才、资金和技术向中西部等地区倾斜,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2.3 市场化和产业链转移的加速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产业链的转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也逐渐遭遇制造业的转移和崩溃,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受到挑战,相关政策和措施也面临着调整和优化。

三、我国区域经济政策转移的影响及未来发展3.1 有利影响(a) 加速中西部地区发展,提升地区经济竞争力。

(b) 促进了到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加速市场化和转型升级。

(c) 优化了区域经济结构,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大局稳定和发展。

3.2 不利影响(a) 产业转移和优化调整会导致企业倒闭和就业压力增大,需要积极解决劳动力市场的问题。

货币政策论文(精选范文6篇)

货币政策论文(精选范文6篇)

货币政策论文(精选范文6篇)货币政策也称金融政策,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

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几篇精选的货币政策论文范文,供给大家作为一个写作论文的参考范本。

货币政策论文精选范文6篇之第一篇:多措并举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摘要: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部分阻滞之处,突出表现为民营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金融市场体系分割、M2增速偏低和社会融资规模下降等。

这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失衡、融资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不成熟及商业银行存在制度性缺陷等。

今年我国面临的内外部经济形势严峻复杂,需要深入推进以供给侧改革为核心的经济结构性改革,推动健全多层次金融市场,完善金融改革,多措并举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金融市场;经济结构;宏观调控;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政府随之加强了逆周期调控力度,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但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仍然存在不畅之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

自2018年年中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提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此举不仅将提高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效果,减缓经济下行压力,还有利于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具体表现我国连续多年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流动性总体保持充裕,存贷款基准利率已降至历史低位,但受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影响,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1.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当前我国经济内部面临结构性问题和周期性问题,外部面临经贸摩擦、贸易环境恶化等极大不确定性考验,经济增速放缓,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1)融资利率总体较高。

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范文

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范文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学 院: 财政金融学院专 业: 金融学(双学位)姓 名: 魏萌萌 _______ 学 号: S_ _______指导教师: 毛为传2011年 11月 25 日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选题背景和意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方针为沿海开放,东部率先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改革的深入,又先后实行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中国区域经济逐步出现失衡,整个国民经济的同质性逐渐转为区域经济的差异性,区域间经济呈现非均衡状态。

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达、对国民经济重要性大,已经成为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参照物,国家往往忽略对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考量,采取“一刀切”的模式,致使货币政策在不同地区产生了迥然不同的调控效果,如为了抵制东部地区的经济过热而采取压缩信贷规模等政策,却往往会对发展势头良好的中西部地区经济产生冲击。

随着地区经济差别逐步扩大,货币政策在不同地区执行效果的差异性也越来越凸显,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区域分割的现实下,如果不考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货币政策极有可能造成经济结构问题的加深,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未来潜在隐患。

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维护中国整体宏观经济的稳定,就必须要考虑各地方的稳定,必须要确保货币政策对各地区经济的效果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有效性,否则,整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可能无效或者效果大为减弱。

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状况:(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1.国外研究动态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最早研究有关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问题的学者,Sc0tt(1955)研究从纽约到国家其他地区的公开市场操作是否存在明显的时滞,虽然其本意并非研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但却开创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这一领域的研究先河。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的实证研究(一)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的实证研究(一)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的实证研究(一)论文关键词:货币政策:区域差异;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论文摘要:文章使用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定量分析了1989—2006年我国统一货币政策冲击对八大经济区域产出和物价的影响。

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表现为货币政策冲击对各地区产出和物价在反应程度和时滞上具有显著差异。

一、引言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是指不同地区面对统一的货币政策冲击时,在反应程度和时滞上的差异。

统一货币政策在执行效果上产生地区性差别,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地区差别密不可分。

理论认为产生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三大渠道分别是利率渠道、信贷渠道和汇率渠道。

在利率的敏感性方面,Luigi等人指出不同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产出的比例不同,比例越高的国家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就越高。

在银行信贷渠道理论的实证研究方面,Kashyap和Stein发现,银行体系主要由小银行组成的国家。

其货币政策执行的银行信贷传导效果更强于主要由大银行组成的国家。

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方面的研究。

于则的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对各地区企业信贷可得性的不同影响导致了各地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宋旺和钟正生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角度分析得出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是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原因。

二、模型建立和数据说明本文依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6月发布的《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对大陆31个省份划分为8个区域。

变量的选择如下:选取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作为货币政策的指标。

这主要是考虑到目前我国的信贷渠道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途径。

选取人均真实GDP作为区域产出指标。

原因在于真实GDP是测度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

选取区域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作为物价指标。

定义同期各省广义货币供应量为该时期省内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其中,区域人均真实GDP、区域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都按可比价格进行整理,然后对这些经过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对数调整。

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

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

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摘要:无论是成熟市场经济体还是转型经济体,货币政策均被证明存在差别化的区域效应。

本文界定了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分析了其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缩小区域效应、加强结构调整的区域货币政策应关注的重点和关键。

关键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结构调整由于区位优势、历史原因和发展战略等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差异性。

统一货币政策遇到这种异质的空间特性,势必会出现差异化的区域效应,在不同地区产生不同的效果。

无论是像发达国家这样成熟的市场经济体还是像发展中国家这样的转型经济体,货币政策均被证明存在差别化的区域效应,这是由不同区域的不同经济部门固有的异质性所决定的。

我国在不断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金融结构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区域金融差异与金融一体化的货币政策产生了矛盾,国家统一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产生了不同的传导效果,总量调控的货币政策遭遇结构性问题。

我国的货币政策理论及宏观调控模式基本上是建立在假定各地区同质性的基础上的,没有考虑各地区异质性问题。

笔者认为应给予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以足够重视,并提升货币政策对整体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功能。

一、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界定经典经济学教科书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分析是基于货币政策对国家整体经济运行的影响,没有关注国内不同地区对货币政策的不同反应,隐含的假设是不同地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不存在差别。

但是,现实中绝大多数国家的不同内部区域经济结构、经济周期和发展水平都存在差异。

因此,统一的货币政策经不同地区不同特点的金融及产业部门的传导,必然会出现区域效应的差异。

但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定义。

笔者搜集相关文献,从中整理出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并以此为依据,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给出界定(见表1)。

从上表可知,这些关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定义中,核心思想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强调区域经济差异性。

将区域经济差异性作为货币政策产生区域效应的分析起点和基本逻辑前提,从而承认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内生原因是经济差异性。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及原因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及原因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及原因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及其背后的原因,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分析框架进行深入探讨。

最优货币区理论作为一种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为我们理解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

本文首先将对最优货币区理论进行概述,然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的效应差异及其原因,旨在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在理论框架方面,本文将详细介绍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发展历程,阐述其对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理论解释。

接着,本文将结合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分析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的具体表现,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就业等方面的差异。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包括区域经济结构、产业发展、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综述、计量经济学模型等手段进行分析。

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资料,本文将对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的效应进行实证检验,以揭示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及其背后的原因。

在结论部分,本文将总结研究成果,指出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认为,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以实现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的有效传导和调控。

还应加强区域间的协调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提高货币政策的整体效果。

二、最优货币区理论概述最优货币区理论(Optimal Currency Areas,OCA)是20世纪60年代由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提出的,后经麦金农(Ronald McKinnon)、凯南(Peter Kenen)、英格拉姆(J. Ingram)等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固定汇率制度优于浮动汇率制度,区域内各国可以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采用单一的共同货币或固定汇率制度,组成一个最优货币区。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研究论文[五篇材料]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研究论文[五篇材料]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研究论文[五篇材料]第一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研究论文一、构建与市场经济相容的微观基础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和追求收益最大化(或风险最小化)的投资者构成了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

满足了这种定语限制的经济主体是与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的或者说相容的,反之则反是。

这几个看似简单的修饰语,可以作为判断经济主体是否市场化的标准。

以此标准来衡量,目前我国各种经济主体尚未实现市场化或者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

换言之,目前我国经济的微观基础与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或者说是不完全相容的。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手段,而宏观调控手段与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计划”手段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是—种对经济的事前规制,因为它是计划者对被计划者的直接控制,所以它发挥作用不需要市场作为媒介。

而前者即宏观调控是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导致经济总量非均衡对政府提出的调控经济的内在要求,以减少市场机制自动调节的时滞所产生的高昂成本。

可见宏观调控既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又是提高市场经济效率的必然要求。

同时,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又必须以市场行为人能够对各种市场信号作出灵敏的反应为前提。

这就是说,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基于与市场经济相容的、完善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上的。

那么,要提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就必须首先改善这种微观基础,具体包括:1.从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改革国有企业。

从宏观层次改革国有企业就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和结构性调整。

这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退出机制,以全面收缩国有企业的经营战线,使其尽可能地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让位给比它具有更高效率的其他所有制企业。

这既是非国有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国有企业自身和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

事实上,国有企业的巨额亏损不仅使中央和地方财政难以承受,也给银行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因为一个充斥着不可持续的信用扩张的经济结构以及一个充斥着大量的不良债权的经济体系都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分析论文一、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重要性及其实证(1)狭义信贷渠道。

此渠道强调的是银行在信贷市场上举足轻重的作用,基本原理可以用Bernanke和Blinder的CC-LM模型来说明:在标准的IS-LM模型中,IS曲线表示商品市场均衡,厂商投资是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完成的。

而在现实经济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等问题,债券并不可以完全替代银行贷款,有些企业是银行贷款的依赖者,所以厂商的投资需求不但和债券利率负相关,也受到银行的信贷资金的约束,这样标准的IS-LM模型中的IS曲线就变成了CC(商品和信贷)曲线。

当紧缩的货币政策实施时,银行体系的准备金便会减少,这不但使货币数量减少,LM曲线上移,而且使银行信贷量减少,进而使得厂商投资需求减少。

也就是说,此时CC曲线也要下移,从而使经济活动会比标准模型有更大幅度的放缓。

关于信贷渠道的重要性,最有力的说明是Bernanke(1983)对大萧条有影响力的研究。

他认为仅用货币因素来解释大萧条的深度和持久性是“数量不充分”的,而金融体系的崩溃(1930年到1933年期间半数的美国银行倒闭,金融市场出现全球性的暴跌)才是至关重要的原因。

Kashyap,Stein和Wilcox(1993)通过研究发现,当银行贷款下降时,商业票据的发行增加,这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确实能够减少贷款的供给,从而证明了银行贷款渠道的存在。

已有文献也证明,在其他国家和其他时期信贷供给比货币供给与经济行为之间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BernankeandJames,1991;Schreft,1990)。

(2)广义信用渠道。

此渠道也叫资产负债表渠道,主要由Bernanke和Gertler(1989)提出。

他们认为同样是由于在信贷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为了减少道德风险,银行发放贷款需要有抵押品,或者要求企业有一定的“净值”——企业拥有的流动性资产和可以用于抵押的资产的加总。

此“净值”的多少与外部融资支付的溢价成反比,净值的下降一方面提高了借款人为外部融资所付出的溢价,另一方面提高了外部融资的需求量,从而影响企业的消费和投资。

此渠道也被称为金融加速器,意指由政策导向而引致的利率变化效应被宏观放大。

其传导机制如下:中央银行实施紧缩性政策→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上扬→企业净现金流入减少,同时可用于抵押的资本品价值缩水→企业的“净值”减少→企业获得银行信贷的自身条件恶化→外部融资成本加大→其投资性支出下降。

在西方发达经济国家,信贷渠道只是众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一种,利率渠道、财富渠道和汇率渠道都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对于我国经济而言,由于当前经济规模和外向度较小,财富渠道和汇率渠道的作用都十分有限,即使利率渠道这个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最重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在我国作用也不明显①,银行信贷渠道则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

这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直接融资不发达,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资本主要来自于银行,国内信贷占GDP的比重远远超过欧美国家,银行信贷量的变化对我国企业的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

周英章、谢振声(2002)通过实证研究表明,银行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3)也认为贷款增长比货币增长更能解释经济波动。

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对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1986年~2003年度的GDP和信贷量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信贷量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

模型设定如下:其中GDP表示第i个地区第n年的GDP数据;LOAN表示第i个地区第n年的信贷量数据,i=1,2,3;n=1,2,……,18。

1986年~2003年各省名义GDP数值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1986年~1998年金融机构贷款数据来源于《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1998年~2003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年鉴》。

由于两者统计口径不一致,本文按照1998年度两个数据口径的差异程度,把1998年~2003年的贷款数据进行了调整。

物价指数采用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的GDP 平减指数,并把它换算成以1986年为定基的物价指数。

这样就得到各省的实际GDP数值和金融机构实际贷款量。

按照官方分类,2003年前,东部地区包括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河北、福建、天津、辽宁、海南11个省市;中部包括河南、湖北、山西、湖南、安徽、江西、黑龙江和吉林8个省;西部有四川、陕西、云南、重庆、广西、新疆、内蒙古、甘肃、贵州、宁夏、青海、西藏12个省市;合计相应省份数据得到各地区数据。

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后,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回归方程高度显著,各系数值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并且系数值也比较大,东部地区为10.14,中部地区1.11,西部地区仅为0.82。

所以可以肯定地说,贷款对不同地区GDP影响的差异比较大,其中东部最为明显,西部最不明显。

二、1998年~2006年我国货币信贷的特点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4年~1997年的紧缩政策以治理通货膨胀;第二阶段是1998年~2002年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第三阶段是在2003年非典过后,央行针对中国经济出现局部过热局面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

通过分析我国信贷量在这三个阶段、特别是后两个阶段中的变化,发现我国货币信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信贷渠道具有作用力不对称特点,紧缩时期比较明显,扩张时期、特别是紧缩后的扩张时期作用不明显。

StephenOliner和Rudebusch(1996)证明信贷渠道主要是放大紧缩性货币政策作用,但在扩张之后实施的紧缩政策和紧缩后实施扩张,尤其是后者信贷渠道几乎不起作用。

我国也存在类似的特点:在紧缩后的1998年~2002年扩张货币时期,全国信贷增长速度分别为15%、8%、6%、13%、16%,远远小于1997年前22%以上的增长速度,扩张效果并不明显,但在货币紧缩时期对各地区都有较大的影响。

2003年实行紧缩政策后,全国的信贷增长速度迅速由21%下降到2004年的12%,2005年进一步下降到10%。

进一步研究发现,扩张政策效果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明显小于经济发达地区。

东部地区1998年~2002年的信贷增长速度分别为18%、13%、13%、14%、20%,比同期全国水平分别高出3、5、7、1和4个百分点;而西部信贷增长速度分别是11%、8%、7%、11%、13%;中部为9%、-4%、3%、10%、10%,②明显较东部低得多,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受到限制,但是紧缩性政策对欠发达地区的紧缩效应又明显大于发达地区。

例如,2005年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的信贷资源,年末本外币各项贷款占全国的比重为61%,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中部和东北地区占比分别下降0.5和0.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基本持平。

从中可以看出,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紧缩力更强。

③2.银行信贷与货币供应并非同步变化,而受银行的经营管理状况影响较大。

央行在1998年~2002年间采取多种措施放松银根,然而货币供应量并没有得到相应扩张。

1998年M1的实际增长率为11.9%,比目标值17%低了5.1个百分点,约差1776亿元。

谢平(2004)对1994年2季度到2002年4季度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的投放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进行计算,其结果表明,基础货币不仅和M1关系不密切,而且和M2关系更不密切。

在第三阶段的紧缩货币时期,虽然2004、2005年信贷增长量有明显下降,但到2006年,尽管央行3次上调准备金率,但贷款增量增长迅速,到8月份新增贷款总量就超过了央行全年预设的指导性目标。

我国货币政策在扩张时期信贷扩而不张和紧缩时期的紧而不缩,关键原因在于商业银行在这两个时期对待风险的不同态度以及不同的经营管理能力。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国务院要求金融机构加大风险控制力度,将风险防范作为金融机构的首要目标。

当时的商业银行控制和防范信贷风险的办法,一方面是减少对企业贷款,将大部分资金留在中央银行增加准备金利息;另一方面在信贷管理方面开始推行责任终身追究制,在强化风险约束的同时没有采取有效的绩效激励机制,从而使商业银行产生“惜贷”行为,“存差”迅速增加,在2002年底存差已经突破4万亿,货币政策的传导从而受阻。

2006年后贷款迅速增长的原因之一在于建行、中行和工行相继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并上市募集了大量资金,资本充足率超过了监管要求。

日益商业化运作的银行为了追求更多的赢利机会,增加贷款的发放而不是购买低收益率的央行票据,从而出现紧缩时期“宽信贷”的现象。

3.银行信贷的变化同时也受到经济对货币的吸纳能力和偿还能力的影响。

谢平(2004)在对1994年2季度到2002年4季度贷款季度增加额和基础货币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中发现,贷款增量的变化导致了基础货币的变化,这说明货币供应在一定程度上是内生的,贷款数量的变化是由贷款需求的变化引起的。

1998年通货紧缩时期,除了商业银行惜贷之外,经济活动对信贷需求也有明显下降。

居民持币待购,消费需求不足,企业利润下降,偿还能力受到影响,投资需求不旺,这都严重影响对银行贷款的需求。

信贷需求或者说经济对货币的吸纳能力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时期,更是如此。

三、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造成区域效应的作用机制从以上对我国信贷量变化的特点分析可以看出,银行信贷受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松紧、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状况以及经济本身对货币的吸纳能力和偿还能力的影响较大。

那么,我国货币政策在不同地区的效果,与当地的经济金融发展状况、与商业银行和企业的行为有着直接的联系。

央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对各个地区的信贷量的影响、进而对该地区经济的影响也不同。

下面就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金融的非均衡性发展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不同效果作一具体的分析。

1.中央银行控制各区域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能力不同。

从各区域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水平看,经济发达地区收入水平高,储蓄水平也高,资金来源较为丰富,而不发达地区收入水平低、储蓄少、资金来源单一;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更快、资金回报率更高,从而吸引资金进一步从不发达地区流入了发达地区④,所以在中央银行对各个地区实行相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况下,发达地区银行资金富足、头寸宽松、拥有较多的超额准备金,而不发达地区银行资金不足、超额准备金较少(唐旭,1999)。

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有可能使欠发达地区银行陷入资金周转不灵的境地,而对发达地区信贷供给能力影响不大。

从货币市场借贷能力来看,地区货币市场发育过程和发育程度也极为不同(见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