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新课标年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教案

新课标年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教案

第八单元工业革命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四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点清单】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解析: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近两年来高考考查的热点。

本部分内容要掌握影响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有哪些,理解和认识近代以来人们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

【知识梳理】一、物质生活的变化1、旧中国(1)鸦片战争后,西装进入中国;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中山装。

(2)鸦片战争后,西式住宅在沿海大城市岀现,以花园洋房为主。

(3)鸦片战争后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岀现了西餐馆,西式的烟、酒、糖、饮料也传入中国。

2、新中国(1)改革开放后,着装从单调走向五彩缤纷和款式多样化。

(2)人们的观念由吃饱向吃好转变。

(3)改革开放后人们的住房状况改善。

二、社会习俗的变化1、影响因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都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2、主要表现(1)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2)国民政府颁布法令推行剪辫放足,但农村陋习难改。

(3)民国时期的社交礼仪以握手、鞠躬取代跪拜、作揖。

(4)在一些大城市中,女子地位有所提高,也岀现了婚姻自由的现象,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走向简约文明。

三、交通与通讯的进步1、交通(1)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一一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通车,此后中国铁路建设在艰难中发展。

二(2)1872年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通讯四、大众传媒的发展1、报刊(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

(2)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逐渐增多。

2、影视(1)1905年,中国人自摄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问世。

(2)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实验播岀。

《中国近代社会史》教学大纲

《中国近代社会史》教学大纲

《中国近代社会史》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中国近代社会史》是历史系学生的专业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开设该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最新史学前沿动态,进一步加深对专业核心课《中国近代史》的理解,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奠定一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该门课程主要包含自1840年至1949年这一历史时期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情况,系统讲述近代中国社会史的理论、方法和可能走向;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动因、阻力;近代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层级、社会发展的各面相等。

(四)教学时数全部课程的教学总时数约36课时(一学期,周2课时)(五)教学方法本门课程将采用课堂教学为主,可结合情况适当布置课外阅读书目、作业,以及课堂讨论等。

(六)选用教材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1版。

二、本文第一章社会史范畴、理论及方法探研教学要点社会史;社会史理论;社会史方法。

教学时数5课时教学內容什么是社会史?当今社会史研究前沿理论和方法?为什么要研究社会史?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史?(2课时)社会史的概念?目前史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第二节当今社会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2课时)法国年鉴学派;新史学;后现代主义;区域社会史。

第三节社会史研究兴起的原因(1课时)史学是否是科学的问题;史学大众化问题;史学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新解读。

考核要点识记:社会史;社会结构;年鉴学派;哈贝马斯;福柯。

理解:当今史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可能走向。

综合运用:社会史兴起的原因;社会史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第二章中国近代社会史主要论著梳理解析教学要点《中国近代社会史》(乔志强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社会史概论》(冯尔康著,高等教育2004年版),《中国社会史》(谢和耐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行龙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和《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研读。

中国社会学史教学大纲

中国社会学史教学大纲

中国社会学史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限选课,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历程,同时,详细介绍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有关内容。

通过介绍20世纪中国发生的重大变迁,使学生对20世纪的中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且要求学生逐步学会以社会学的眼光来分析社会变迁过程的有关问题,从而增强其对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理解力,为今后的社会工作实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程既有很强的现实性,又有很强的理论性,为了较好的达到预期的授课目的,应注意以下问题:1.讲解应深入浅出,既要联系实际,全面准确的介绍相关内容,又要针对重点,进行一定的理论分析,使学生对有关问题形成较深刻的认识。

2.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著名学者的学术著作,加深对于中国社会发展脉络的认识。

3.教学方法上采取传统讲授、阅读文献、启发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有条件的话,可进行一定的社会调查。

三、教学内容绪论中国社会学史涉及的几个理论问题第一节中国社会学史中的“史”、“论”关系与分期间题第二节社会、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第三节社会学及其两大传统第四节邓小平与中国社会学上编建国前中国早期社会学第一章社会学传入中国第一节试图改变中国社会日益恶化的运行状况是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基本背景第二节孔德系社会学的传入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传人第二章中国早期社会学教育的建立和发展第一节中国高校社会学课程开设与学系建立和发展的一般情况第二节高校社会学系办系宗旨、师资状况及课程设置第三节社会学专业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建设第四节社会学专业学生开展的社会调查第五节早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教育开展的一般情况第三章中国早期社会学研究概况第一节中国早期社会学研究机构的建立与学刊的出版第二节中国早期的理论社会学研究第三节中国早期的应用社会学研究第四章中国早期社会学中的乡村建设学派第一节乡村建设学派产生的社会背景第二节乡村建设学派的理论探索第三节乡村建设学派主持及影响下的社会改良实验第四节乡村建设学派的局限与贡献第五章中国早期社会学中的综合学派第一节综合学派的代表入物及其基本观点第二节综合学派的集大成者——孙本文的社会学探索第三节综合学派在中国社会学史上的地位第六章中国早期社会学中的社区学派第一节社区学派代表人物对实地社区研究的倡导第二节社区研究人才培养、机构建设及其主要研究成果第三节社区学派关于中国社会结构的研究第七章中国早期社会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学派关于社会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学派关于社会结构的探讨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学派开展的社会问题研究与社会调查下编建国后中国社会学的曲折历程第八童中国社会学的取消与恢复、重建第一节建国初期中国社会学教学与研究活动的取消第二节取消社会学的原因第三节中国社会学的恢复与重建第九章中国社会学教育的恢复与宣建第一节高校社会学系(专业)的恢复与重建第二节高校社会学系(专业)的课程设置第三节高校社会学系(专业)的教材建设第四节高校社会学教育重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十章中国社会学研究活动的恢复与学科基础研究的开展第一节中国社会学研究活动的恢复与开展的一般情况第二节中国社会学恢复与重建以来学科基础研究的开展第十一章中国社会学恢复与重建以来理论社会学研究进展第一节社会结构研究第二节社会变迁研究第十二章中国社会学恢复与重建以来应用社会学研究进展第一节社区研究第二节婚姻家庭与性的研究第三节社会问题研究第四节社会保障研究第十三章走向21世纪的中国社会学:总结与展望第一节中国社会学百年发展历程的几大特点第二节世纪之交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基本趋势四、教学课时分配表注:课时分配中的内容可根据课程需要进行设置。

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

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

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中国社会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了解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社会史学科,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内容设置以及对学生的影响。

一、重要性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等。

对于中国社会史教学来说,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

首先,教学大纲能够明确教学目标。

通过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社会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其次,教学大纲可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中国社会史广泛而复杂,内容繁多,因此需要有一份详细的教学大纲来指导教师进行教学。

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社会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事件,形成全面的历史观。

最后,教学大纲能够规范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通过规范教学方法,能够帮助教师选择适合的教学手段和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通过明确评价标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质量。

二、内容设置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的内容设置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包括中国社会史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学生需要了解社会史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掌握社会史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其次,要包括中国社会史的重要时期和事件。

中国社会史经历了多个重要的时期和事件,如古代社会的形成、封建社会的发展、近代社会的变革等。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重要时期和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从而全面把握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

再次,要包括中国社会史的重要人物和思想。

中国社会史中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和思想,如孔子、老子、孟子等。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人物的生平和思想,理解他们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和影响。

最后,要包括中国社会史的国际比较和学科前沿。

中国社会史与世界各国的社会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学生需要了解中国社会史与世界社会史的关系,并通过对学科前沿的了解,培养自己的学术兴趣和研究能力。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教学大纲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教学大纲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编码:(二)、开课对象:大一、大二、大三文理科学生(三)、课程性质:人文基础知识类《中国近代社会生活》是以阐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等级、宗教、家庭、婚姻、丧葬、娱乐、教育等基本生活状况为主要内容,旨在介绍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及其对现当代生活的影响,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基础知识课。

(四)、教学目的本课程的目标是在宏观背景下把握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社会的沧桑巨变,让学生明白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关系、衣食住行、婚丧喜庆、宗教活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从而让学生在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基本状况的基础上,激发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不断提升人文意识,增强爱国热情。

(五)、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近代社会的社会关系;人们的宗教生活;妇女解放问题;衣食住行;婚丧习俗;文化生活等几个部分。

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达到各讲中所提的基本要求。

(六)、教学时数教学时数:28 学时学分数: 1.5学分(七)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并适当运用多媒体等方法进行教学。

(八)考核方式:与本课程相关的论文,不得剽窃、抄袭。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鸦片战争前夕的东方与西方社会及鸦片战争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鸦片战争前清代社会生活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通过中西方发展之间的比较,让学生明确其中的差距;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过程,通过比较了解近代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使学生认清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的腐朽统治,是近代中国灾难深重和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社会1、政治2、经济3、文化二、鸦片战争前夕的西方社会1、17—18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发展2、殖民扩张三、近代前夜东西方世界的初步接触四、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影响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1、《中国近代史》,李侃等著,中华书局,2004.2、《中国近代史》(1840-1949),王文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4、《中国通史》(近代卷),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茅海建著,三联书店,1995.6、《中国百年外交风云录》,连云著,沈阳出版社,1995.第二章近代社会的社会关系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封建时期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具较强的固定性,这种固定性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通过一定的分析,让学生基本了解近代人们的身份和地位的区别及生活的基本状态。

《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教学大纲

《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教学大纲

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全校通识平台课程(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点,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重要制度,掌握重要的古代历史史实,特别是把握好对中国古代史各种制度创建的问题,封建专制制度问题。

逐步培养独立的读史和评史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从原始社会人类起源产生的文化,到中国传说三皇五帝时代,下直明清西学东渐。

包含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文化形成时期,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的代表,这些制度对当今产生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四)教学时数36学时(五)教学方式以老师讲授为主要手段并参之以多媒体的课堂教学。

(六)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

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

(七)开课对象:全校各专业各类学生二、本文第一章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教学要点:通过对于原始社会的基本形态的学习,了解到原始社会的物质、精神文化和社会组织。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原始物质文化(1学时)第二节原始观念文化(2学时)第三节原始社会组织(1学时)第二章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教学要点:通过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到夏、商、周敬鬼神的传统,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礼乐制度逐步形成。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殷商神本文化(2学时)殷商时期的占卜甲骨文卜辞和商代的诸多祭祀遗迹第二节周人礼乐制度(2学时)周代的礼制:以宗法制为代表的各种制度周代雅乐俗乐的形成第三章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教学要点: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哲学思想大迸发和社会制度大变革的时期,这个时期为中国历史上中古时期的很多制度和思想奠定了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

教学时数:[5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诸子百家(3学时)第二节华夏族最终形成(2学时)第四章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统一教学要点: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中国的“大一统”观念,对儒学的尊崇,都是在这个时期逐步形成的,对后世的制度、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社会生活的变迁历史教案

社会生活的变迁历史教案

社会生活的变迁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变迁历史,掌握我国社会主要历史时期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特点2. 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3. 我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发展4. 社会生活变迁中的重要事件与人物5. 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启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脉络,重要事件与人物。

2. 教学难点:分析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历史启示。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脉络、重要事件与人物。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社会生活变迁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和历史启示进行讨论。

4. 参观法: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或相关遗址,直观感受社会生活的变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古代、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我国社会生活变迁的思考。

2. 讲解古代社会生活的特点:介绍我国古代社会的生活习俗、礼仪制度等,分析其特点。

3. 讲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介绍我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过程中,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

4. 讲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发展: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和发展。

5. 分析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以及变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6. 介绍社会生活变迁中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讲述在社会生活变迁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和人物。

7. 组织学生讨论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启示: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变迁中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生活提供借鉴。

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意义。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我国社会生活变迁历史的了解程度,包括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历史文化素养的提升。

2. 评价学生对社会生活变迁原因和影响的分析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社会生活教学大纲

社会生活教学大纲

社会生活教学大纲社会生活教学大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和理解也在不断深化。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素养,社会生活教学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社会生活教学的重要性、目标和内容。

一、社会生活教学的重要性社会生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今社会,个体的发展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

社会生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运作规律,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解决问题,处理冲突。

此外,社会生活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是一个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系统,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情境和挑战。

通过社会生活教学,学生可以提前接触并适应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增强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社会生活教学的目标社会生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具体来说,社会生活教学应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指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包括社会规则、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等。

通过社会生活教学,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的运作规律,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从而形成正确的社会意识。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指学生对社会问题和困境的关注和担当。

通过社会生活教学,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的问题和挑战,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

3.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适应环境、解决问题和处理冲突的能力。

通过社会生活教学,学生可以提前接触并适应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和挑战,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社会生活教学的内容社会生活教学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规则和价值观念。

学生应该了解社会的规则和价值观念,包括法律法规、道德准则等。

他们应该明白遵守社会规则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 社会问题和挑战。

中国近代社会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近代社会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近代社会史课程教学大纲《中国近代社会史》课程教学大纲一、《中国近代社会史》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3230022(二)课程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society(三)开课对象:历史教育专科班(四)课程性质:历史教育选修中国社会近代史是历史教育专业一门选修课。

本课程的目让学生从社会构成、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变迁的角度来把握近代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揭示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规律。

(五)教学目的通过近代中国社会构成、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变迁的考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这种变迁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理论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中国近代社会史教学和科研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中国近代社会阶级结构、社会生活、家族观念、民族心理的变化、政党政治等几个部分。

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达到各讲中所提的基本要求。

(七)教学时数教学时数:54学时学分数: 3学分教学时数具体分配;讲教学内容实验/实践合计授绪论(略) 1 1 第一讲中国传统社会的现代转型 3 3 第二讲中国近代的流民问题 4 4 第三讲中国近代社会中的农民问题 5 5 第四讲传统绅士集团在近代社会的转型与影响 4 4 第五讲教案与中国近代社会 4 4 第六讲民国初年生活观念和习俗的变迁 6 6 第七讲家族观念在近代社会的变迁 4 4 第八讲中国近代社会的土匪 5 5 第九讲毒品与近代中国 2 2 第十讲军阀与近代中国 4 4 第十一讲从盲目到理性:中华民族心理在近代的嬗变 5 5 第十二讲科举制度的废除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3 3 第十三讲近代政党政治的发轫与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 2 2 第十四讲民国时期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 2 2合计 54 54(八)教学方式1以讲授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

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方案PPT

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方案PPT
课程内容 第六章 第七章 生老礼俗 卫生保健习尚 课时 4 2 课程形式
讲授,1课时 实践 讲授
主讲教师 赵喜惠共 28课时, 至学期结 束。
第八章
第九章
丧葬习俗
生产与行业生活
3
4 4
讲授,1课时 实践
讲授,1课时 实践 讲授,1课时 结合端午节进 行课程实践。 讲授,2课时 进行课程讨论。
第十章社交与节庆风尚 第十一章娱乐生活与风尚 第十二章信仰习俗 复习考试
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李岩
《中国社会生活史》
课程内容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婚姻生活 婚姻的与进化 婚姻形式 婚龄 婚嫁的仪式与程序 离婚与再嫁 婚姻禁忌
课时
6
课程形式
主讲教师
讲授4课时, 赵喜惠 2课时学生 PPT展示讨 论。
第七节
婚姻观念透视
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李岩
《中国社会生活史》
课时
1 7
课程形式
讲授 讲授5课 时,2 课时学 生调研 讨论。 收作业 并批改 一次。
主讲教师
李岩
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李岩
《中国社会生活史》
课程内容 第二章 服饰风俗 课时 6 课程形式 讲授
讲授4课时, 2课时学 生调研 讨论。 收作业 并批改 一次。
主讲教师 李岩
第一节 服饰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服饰的形制类别 历代的服饰流变 服饰的社会性
《中国社会生活史》 教学汇报
主讲: 李 岩 教授 赵喜惠副教授
、课程基本情况
1.课时:54课时,理论讲授36学时:课时实践活动18学时,
其中3月底安排考察《丝绸之路博物馆》,5月中旬安排考察 《关中民俗博物院》。 2.课程性质:专业方向必修课 3.适用专业:历史学(师范类) 4.适用对象:2012级历史学本科 5.先修课程:中国古代史 历史文选 史学概论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七单元社会生活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七单元社会生活复习提纲

第七单元社会生活复习纲要
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第 21 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改革开放前后代们衣食住行的变迁:
( 1)主要变化:
衣:改革开放前凭布票供给,色彩和款式单一,一模一样的中山装、解放装。

改革开放后穿着日趋丰富,衣饰成为人们显示风采,展现个性的方式。

食:改革开放前凭粮票供给,食品贫乏、单一,人们营养不足,有些乡村未
解决饱暖。

改革开放后不只能“吃饱”,还要讲“吃好”,讲究营养平衡,粗细搭配。

住:改革开放前居住条件较差,多半是茅草房、土坯房、大杂院。

改革开放后有很大变化,人居面积增添,室内装饰和居住环境也有显然改良。

行:改革开放前公交车、自行车是城市人的主要交通工具。

改革开放后出租车、私人车开始成为城市人的主要交通工具,并且旅行坐飞
机也不罕见。

用:改革开放前主要的高档花费品是(旧四大件)缝纫机、自行车、腕表、收录机。

改革开放后,(新四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在家庭中日趋普及。

(2)变化的原由: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促使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
活水平的提升。

2、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的变化:
① 以前的“铁饭碗”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

② 人们能够经过人材市场自主择业。

③ 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然招聘
3、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障系统的成立和完美:
●国有公司下岗员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获得增强;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获得重要发展;
●医疗保险制度也迈开了步伐。

(医疗费由兼顾基金、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
分担)。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历史教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历史教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历史教案•相关推荐关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历史教案通史概要:物质生活与风俗习惯的变迁,涉及到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包括衣、食、住、及风俗习惯等几个方面。

关于衣的变化,近代受西方的影响,由传统的长袍马褂到接触西装,后有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女子则是旗袍;新中国成立后,从学苏联的列宁装和连衣裙,到国防军绿装;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服饰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关于食的变化,中国有四大菜系,在近代西方的影响下,西餐也逐渐被国人所接受。

关于住的变化,中国传统民居里北方有四合院,受西方建筑的影响主要在租界,尤其是上海。

关于风俗的变化,近现代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近现代中国交通工具的发展,涉及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电车、火车、轮船、飞机等。

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是轿子与马车,民国时期人力车是有钱人常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普通百姓也无力购买,电车、吃车与人力车曾长期共存。

新中国成立后自行车才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代步工具,电车与汽车才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运输工具。

中国近代轮船业是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得以发端的,中国的铁路建设在近代的收回利权运动中获得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机会,中国的民航业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初。

此外,邮政通信业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大众传媒主要包括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其中报刊在近代就已出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均有重要报刊,并且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历史事件的进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报刊业的发展非常迅速。

在电视普及之前,广播与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

中国电影至今也走过了百年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电视事业发展迅速,人们的需要和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互联网以其特殊的功效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社会生活历史教案

社会生活历史教案

社会生活历史教案社会生活历史教案社会生活历史教案1 教学目的:一、识记与理解:理解宋代衣、食、住、行的变化情况及东京、临安等城市生活的根本情况,理解宋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

二、才能与方法:通过对宋代衣、食、住、行变化的分析^p ,进步学生的分析^p 才能,通过对东京、临安等城市物质、文化生活两大主流内容的概括,培养学生的概括才能。

学习从历史图片中提取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代衣、食、住、行的变化,认识这些变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

通过丰富多彩的宋代衣食住行和东京、临安城市多样性生活的学习,认识中华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衣食住行变化概况2、难点:衣食住行变化原因教学方法:读书、图示、提问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系列宋代衣食住行的图片和《清明上河图》引入新课。

二、讲解新课:(一)、衣食住行的变化1、宋代是一个商品经济极度开展的时代,因此,传统的生活风俗习惯和商品经济开展后的新的社会风俗习惯兼而有之。

衣食住行的变化也最典型。

2、衣。

衣装根据职业需要、社会制度制约、性别差异具有不同的特点。

(阅读小字加以理解)。

衣料也有较大的变化,由麻布向棉布开展,麻布还是最主要的衣料。

读图:宋代官服和女服,染布图3、食。

从主食、肉食、食用油、炊煮燃料等几个方面来看南北的不同。

宋代饮食丰富而多样。

4、住。

农民住房多为低矮的茅屋,城市平民多住瓦顶平房,贵族官僚多住园林式建筑。

各种家具种类繁多,而且高脚家具广泛流行。

5、行。

宋人代步的工具分为水陆两大类,主要有:轿、车、马、骡、驴、牛、驼。

大海船还有指南针。

(二)、城市生活剪影1、北宋东京是最繁华的城市,有“夜市”和“晓市”,瓦子里有各种娱乐活动。

2、南宋临安也是一个大都市。

有瓦舍和各种行团。

3、喝茶品茶及各种节日。

课堂小结:学习与探究:概括宋朝商品经济开展的特点。

(1)、都市商业繁荣,大街小巷都分布着店铺和作坊,城市的商业化气息极浓。

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大纲

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大纲

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大纲第一篇: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大纲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国社会生活史二、课程学科类别:模块课三、学时与学分:51学时3学分四、先修课程五、课程教学目标:社会生活史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文科学生的基本必修课之一,讲述的是广大民众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际关系在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

该课是中国历史文化和民众民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过去的历史研究,往往忽略对历史细部的描述,使历史成为枯燥乏味的数字与事件的罗列,即使对历史规律的表述,也因缺少社会生活的实证而削弱了论据的支撑。

通过本课程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的具体层面来再现历史上民众生活的多彩画面,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除了政权更替、制度消长外还有更加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使他们对历史的关注除了精英人物之外,还有更广大的民众及其生活。

对社会生活史的重视将必定使历史更加鲜活,更加趋近于历史的本真。

通过学习,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使他们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及中国国情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六、适用学科专业:历史学本科专业七、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组织2次左右的课堂讨论,占4个课时,小论文不少于2篇,平时成绩以30%计入总分。

八、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庄华峰《中国社会生活史》合肥工大出版社,2003年版。

参考书: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2、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苑利、顾军〈中国民俗学教程〉,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

4、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三联出版社,2001年。

5、陈来生〈风俗流变——传统与风俗〉,长春出版社,2004年。

6、《中国古代史常识》专题部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

7、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0、朱大渭《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1、李斌城、李锦绣等《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社会生活教学大纲要求

社会生活教学大纲要求

社会生活教学大纲要求社会生活教学大纲要求在当今社会,社会生活教学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的重要一环。

社会生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确保社会生活教学的有效性和全面性,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大纲要求。

首先,社会生活教学大纲要求学校和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学生在社会环境中适应和融入的能力。

教师应该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并培养他们的社交技巧和沟通能力。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或者开展模拟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解决问题和合作。

其次,社会生活教学大纲要求学校和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学生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鼓励学生互相倾听、尊重和支持,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社会生活教学大纲要求学校和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公民意识是指学生对社会规则和价值观的认同和尊重,社会责任感是指学生对社会问题和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

教师应该通过社会伦理教育和公民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研,让他们了解社会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解决方案和参与公益活动。

最后,社会生活教学大纲要求学校和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创新思维是指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通过启发式教学和项目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和研究,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社会生活教学大纲要求学校和教师在社会生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生活史》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历史学专业)课程编码:110312170学时:48 学分:3开课学期:第七学期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中国古代史教学手段:板演一、教学目的与任务:《中国社会生活史》是教学大纲规定的历史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讲述包括饮食生活、服饰风俗、建筑与居住生活、婚姻生活、生老礼俗等专题,较为全面地阐释了中国历史上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群体事象。

该课是中国历史文化和民众民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过去的历史研究,往往忽略对历史细部的描述,使历史成为枯燥乏味的数字与事件的罗列,即使对历史规律的表述,也因缺少社会生活的实证而削弱了论据的支撑。

通过本课程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的具体层面来再现历史上民众生活的多彩画面,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除了政权更替、制度消长外还有更加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使他们对历史的关注除了精英人物之外,还有更广大的民众及其生活。

对社会生活史的重视将必定使历史更加鲜活,更加趋近于历史的本真。

通过学习,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使他们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及中国国情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第一讲绪言(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绪言部分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史的研究现状。

学习和研究社会生活史的历史文献以及学习社会生活史的目的与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社会生活史的目的与意义。

难点:社会生活史的研究现状。

教学方法:理论讲述一、社会生活史的研究现状二、学习和研究社会生活史的历史文献三、学习社会生活史的目的与意义1.社会生活史是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2.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3.认识中国国情的重要途径。

思考题:1.了解社会生活史的研究现状以及学习和研究社会生活史的历史文献2.理解与掌握学习社会生活史的目的与意义第二讲中国古代饮食生活(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食物、饮料、调料、食器的基本种类,了解与之相关的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消费观念等,并进而体察古代民众的生活水平、创造精神和文明程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古代饮食惯制与饮食方式。

难点:察古代民众的生活水平、创造精神和文明程度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解的方式兼课堂讨论一、中华民族远古进食历史二、主食:三、肉食四、酒和茶五、中国古代饮食器具六、中国古代饮食惯制与饮食方式七、中西饮食之差异思考题:1.熟悉中国古代饮食结构中的“五谷”和“六畜”。

2.先秦时期庶人和贵族的饮食结构特点。

3.概述古代中国面食的发展历程。

4.豆腐的发明及其意义。

5.概述中国人的饮茶历史。

6.陆羽及其《茶经》。

10.概述中国古代酿酒的历史。

11.试析中国古代由分餐转为共餐的原因。

12.熟悉古代中国的炊具和饮食器具的功用。

13.讨论中国饮食与中国文化第三讲中国古代服饰生活(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的头衣、体衣、足衣、佩饰等服饰穿着的基本状况,了解与服饰有关的礼仪、等级、审美、习惯等种种风俗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緾足陋俗的出现及其长期存在的原因。

难点:中国服饰风俗体现出的社会观念有哪些?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解的方式兼课堂讨论一、服饰的产生1.头衣2.体衣3.足衣二、佩饰三、历代的服饰流变1.原始人的服饰2.三代时期的服饰3.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的创新4.秦汉冠服制的确立5.魏晋时期服饰的进一步融合6.隋唐服饰的新变化7.五代宋元明时期的服饰8.清代的服饰变革9.近代剪辫易服风潮四、服饰习俗所体现的社会观念思考题:1.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服饰的构成2.熟悉中国古代的冠服制度及其文化意蕴。

3.概述古代中国“巾”和“帽子”的演变历程。

4.什嬷是深衣和胡服?5.古代中国庶人为什么被称为“苍头”或“黔首”?6.隋唐品色服的概况。

7.了解唐代女装的特点8.试述緾足陋俗的出现及其长期存在的原因。

9.熟悉龙袍、蟒袍和补服10.理解清代的官服制度11.中国服饰风俗体现出的社会观念有哪些?第四讲建筑与居住生活(6学时)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的居室、家具、宅院、树果、六畜等在建造、经营、使用、传承过程中形成的风俗习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化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文化的区别。

难点:中国历代住宅建筑之演变概况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解的方式兼课堂讨论一、早期居住形式的产生及演变二、中国古代住宅的发展三、中国传统民居的基本结构1.堂和室2.门户、门楼、门匾、石狮3.墙和影壁四、中国传统室内家具的变化五、古代的起居习惯六、中国人文精神与中国居住习俗1.四合院与中国传统观念2.中国的风水术七、中西建筑文化之差异思考题:1.构木为巢和穴居野处与人类居住习俗产生之关系2.中国居室进入文明阶段的标志3.熟悉中国历代住宅建筑之演变概况4.中国传统民居的堂、室之分5.古代中国人在大门置石狮的原因6.了解古代中国室内家具的发展历程7.中国传统四合院体现了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8.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文化的区别9.你怎样看待中国的风水第五讲交通行旅风俗(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的车马、步行等基本交通方式及其所包容的文化意蕴,并进而体察古代民众在地理环境面前所表现出的社会生活面貌和积极进取精神。

重点:中国古代桥梁的种类及其代表。

难点:古代行旅的信仰习俗有哪些?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解的方式兼课堂讨论一、道路设施二、行旅方式三、行旅风俗思考题:1.概述古代中国陆路交通发展情况2.概述古代舟楫的演变3.泛舟之役4.中国古代桥梁的种类及其代表5.举例说明中国古代交通的等级性表现6.古代行旅的信仰习俗有哪些?第六讲生老礼俗(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国古代求子、胎教、诞生、命名、成年、尊老敬老等习俗及所包含的文化意蕴。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评中国人的尊老敬老观;求子仪式难点:古代悬弧设帨与弄璋弄瓦反映出什么样的社会观念?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解的方式兼课堂讨论一、求子习俗1.求子习俗起源2.婚礼中的求子习俗3.向神灵祈子4.由旁人送子5.性器崇拜与性行为模仿巫术二、古代的胎教三、诞生礼俗1.悬弧设帨与弄璋弄瓦2.生命降生仪式:洗三3.进入人群仪式:满月4.古代的命名礼5.百日礼6.预卜前程的仪式:周岁四、成年礼俗1.古代的成年仪礼――冠、笄之礼2.古人的姓、氏、名、字、号3.多种形式的成年礼五、尊老养老习俗思考题1.中国古代的感生感应故事能反映出哪些民俗内容?2.求子仪式的种类有哪些?3.孕期习俗有哪些?你是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的“胎教”的?庆贺生子习俗有哪些?4.古代悬弧设帨与弄璋弄瓦反映出什么样的社会观念?5.“洗三”始于何时,为什么有此俗?6.古代男子的三加冠意蕴何指7.什么是笄礼?成年仪礼可分哪几种类型?8.中国古代姓和氏的关系如何?9.古人命名依据的原则是什么?古人的号有哪些?10.评中国人的尊老敬老观第七讲婚姻生活(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婚姻的起源与进化、古代婚姻形态、仪式、禁忌以及婚后夫妻双方的地位。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婚姻的起源;进化以及婚姻禁忌难点:婚姻仪礼程式以及古代婚姻中的“七出”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解的方式兼课堂讨论一、婚姻的起源与进化(一)杂婚阶段(二)血缘婚(三)伙婚(四)对偶婚(五)专偶婚二、特殊的婚姻形态1.掠夺婚2.买卖婚3.表亲婚4.指腹婚与童养婚5.招婿或入赘婚6.冥婚7.收继婚或转房婚8.私奔婚三、婚姻仪礼程式1.婚姻的概念2.古代的媒人3.古代的六礼4.先秦时期的婚礼――合巹、拜舅姑、庙见5.秦汉以后的婚礼——催妆、铺房、送嫁妆、拜堂、撒帐、听夜、盖头巾、闹房、归宁四、古代的婚姻禁忌1.同姓不婚2.士庶不婚3.良贱不婚4.仇雠不婚5.居尊亲丧不婚五、婚后夫妻双方的地位1.夫为主人,妻为财产2.夫可多妻,也可出妻3.妻要讲究三从四德4.贞节和改嫁思考题1.人类婚姻发展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2.从中国各民族兄妹成婚的传说中能反映出什么样的进步观念?3.试析古代婚姻中的“七出”4.何谓六礼?古代媒人为什么被称为月老?其暗含的意蕴是什么?5.古人婚礼为什么常以雁做礼品?6.浅析同姓不婚与古人的认识水平7.合卺礼的象征意蕴是什么?8.中国婚礼何时由简变繁?9.结婚为什么被称为小登科?10.闹房是什么遗俗?11.过去为什么盛行表亲婚?12.试析中国的贞节观第八讲丧葬仪礼(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与掌握中国古代丧葬形式与方法以及丧葬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母系氏族社会的主要葬式;父系氏族社会男女合葬说明产生了什么观念?难点:丧葬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解的方式兼课堂讨论一、葬――灵魂不灭的幻想二、葬式仰身、侧身、俯身、直肢、屈肢、蹲肢等。

先秦多样,汉魏以后,趋于统一,以俯身直肢、二次葬和合葬为主。

三、葬法1.土葬2.火葬3.墓葬4.悬棺葬5.瓮葬6.天葬7.树葬8.塔葬9.水葬10.招魂葬和衣冠葬四、丧葬仪礼程序1.初终和招魂2.设床和小敛3.报丧和吊丧4.大敛5.选择墓地及落葬日6.送葬和祭奠五、丧葬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1.贵生恶死与中国人对死的忌讳2.厚葬久祀与祖先崇拜意识3.送终祭祀观思考题1.母系氏族社会的主要葬式是什么?父系氏族社会男女合葬说明产生了什么观念?2.葬民族实行天葬的信仰前提是什么?3.古人实行悬棺葬的信仰前提是什么?4.概述火葬在中国发展演变历程5.五服制6.中国古代重视葬仪的原因7.略谈丧葬改革的必要性第九讲宗族礼俗(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我国宗族演变的过程以及宗族习俗要素等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什么是宗族?什么是族谱?什么是家世?什么是家讳?难点:古代著名的族规家训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解的方式兼课堂讨论一、宗族的概念二、宗族的历史演变三、宗族习俗要素1.宗族范围及称谓2.宗谱、宗祠3.族田、族规和家训4.家世和家讳思考题:1.概述我国宗族演变的历程2.什么是五服和九族的称谓?3.汉族称谓的最大特点是什么?4.北宋以后,中国宗族共同体内形成了哪些宗族习俗要素?5.什么是宗族?什么是族谱?什么是家世?什么是家讳?6.中国古代著名的族规家训有哪些?7.中国人为什么有强烈的宗族意识?8.你是如何看待宗族意识和乡土意识的第十讲岁时节日民俗(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元旦、清明、寒食、端午、七夕、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起源、演变的基本情况,了解不同历史时期节日风俗所呈现出的鲜明的时代特色,并进而体察古代民众的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传统岁时节日的民俗特征以及影响岁时节日发展的因素难点:中国主要传统节日的活动内容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解的方式兼课堂讨论一、岁时节日的由来:(一)节期的最初选择(二)节俗活动产生的内动力1.自然崇拜2.图腾崇拜3.灵魂崇拜4.迷信、禁忌、巫术观念二、岁时节日的发展(一)岁时节日的发展历程1.两汉至魏晋时期岁时节日的民俗特点2.隋唐时期中国节日的新特点(二)影响岁时节日发展的因素1.神话传说的嵌入2.上层统治者的提倡和参与3.民众情感的积淀4.宗教节日的渗透5.各民族节日风俗的融合三、中国主要传统节日的活动内容1.春节2.元霄节3.清明寒食4.端午节5.七夕节6.中秋7.重阳节8.腊日与腊八9.祭灶10.除夕四、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1.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2.浓厚的伦理观念及人情味3.节俗的内容与功能由单一向复合发展思考题1.最初的节期是如何确立的?2.节俗活动的产生与人类早期哪些原始信仰有关3.中国传统岁时节日萌芽、定型于什么时期?4.影响岁时节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5.秦汉至魏晋时期岁时节日的民俗特点有哪些?6.魏晋以后传统岁时节日有哪些新特征?7.“年”的原意是什么?年节为什么是一个复合性节日?8.什么是桃符,桃符与门神的关系?9.古人除夕为什么要守岁?10.概述古代中国拜年与投刺习俗的演变11.元宵节的来历12.清明在二十四节气中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传统大节?13.简析端午起源的几种说法14.七夕和中秋源于古人的什么信仰15.中秋节为什么以团圆为主题?16.重阳节节俗的主题是什么?17.农历十二月为什么称腊月?古代腊祭与腊八的关系如何?18.中国传统岁时节日的民俗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