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一、本册知识点一级知识点二级知识点三级知识点数与代数数的运算1、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2、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3、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除法和连除;乘除混合两步运算4、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除应用题常见的量1、质量单位千克、克、吨2、千克、克、吨之间的换算,简单的实际问题3、年、月、日与24时计时法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从三个方向观察用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形状测量1.周长的认识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统计与概率不确定现象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单元课时知识点第一单元乘除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乘除法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口算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一节小树有多少棵知识点:1、掌握口算一位数乘(除)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一定的口算速度和技巧,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乘、除法,口算速度约为每分种6-8道,正确率达90%以上。
3、着重引导学生理解20×3的算理,即先计算2×3=6,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从而得到20×3=60。
4、进一步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数乘一位数,由学生自己去类推。
5、给学生适当的练习,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第二节需要多少钱知识点:1、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3、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及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乘法,5分钟2-3道,正确率达90%以上。
4、使学生理解计算的过程,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把两位数转化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和,二是分别求乘积再相加的问题。
5、通过实力引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
6、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演示计算的过程。
(2023秋)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五》PPT课件
(2)一篇稿件共325个字,奇思7分能打完吗? 41×7=287(个)
325>287 答:奇思7分不能打完。
(3)妙想每分比奇思多打6个字, 她7分能打完这篇稿件吗?
(41+6)×7 =47×7 =329(个)
329>325
答:妙想7分能打完。
小马每天从家出发驮着粮食去磨坊,先上山, 要走9分,走630米;再下山走8分到达磨坊。
义务教育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六 乘法
练习五
1. 圈一圈,算一算。 15×6= 90
24×4= 96
2. 填一填。 54×4= 216 × 50 4 4 200 16
200 + 16 = 216
91×9= 819 × 90 1 9 810 9
810 + 9 = 819
102×7= 714 × 100 2 7 700 14
多1 少1
6×999 =5994
(所写 算式不 唯一)
北师大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6 乘法
练习五(1)
复习旧知
乘法计算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不进位)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一次进位)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连续进位)
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 别去乘另一个乘数每个数位上的数,再把 所得的积相加。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 位进几,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数。
填一填
54×4= 216 × 50 4 4 200 16
200 + 16 = 216
91×9= 714 × 90 1 9 810 9
810 + 9 = 819
102×7=714 × 100 2 7 700 14
北师大版新三年级数学上册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北师大版新三年级数学上册的主要任务和要求一、引言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我们迎来了北师大版新三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工作。
本册教材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对于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打牢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详细阐述本册教材的主要任务和要求,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教学和学习方向。
二、数与代数1数的认识与运算本册教材将继续深化学生对数的认识,包括整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等。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思维和应用能力,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数的整除与因数倍数在数的整除方面,学生需要理解整除的概念,掌握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探索数的整除与因数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空间与图形1平面图形的认识本册教材将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图形的基本性质,如边长、周长、面积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比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感受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图形的运动与变换学生将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变换,理解这些变换的基本性质。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变换的思维能力,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图形知识打下基础。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图形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艺术创作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统计与概率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本册教材将引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知识,让学生学会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
通过具体的情境和问题,让学生感受数据的实际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需要多少钱》教案含教学反思
(3)实际问题解决:学生在解决购物问题时,容易忽略数量、价格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导致解答错误。
举例: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让学生理解购物问题中的数量、价格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货币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货币观念,理解货币的价值,对消费行为有初步的认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货币计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寻求解决方案;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人民币的认识:学生对人民币面额及其换算关系的掌握,能够快速识别1元、1角、5角、2角、1分等常见人民币面额,并理解1元=10角,1角=10分等换算关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需要多少钱》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计算购物时需要支付多少钱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货币计算的奥秘。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需要多少钱》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3秋)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运白菜》PPT课件
628 - 210
418
把1000看成 999+1试试。
验算: 418 210
+ 31 712 1000
算一算,在进行计算。 1000-372-210= 4 1 8
把1000看成 999+1试试。
999 - 372
627
627 - 210
4 17
417+1=418
方法小结
三位数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
4.卖气球。
红气球共 有1000个。
(2)蓝气球上午卖出 255 个, 下午卖出 340 个,还剩 205 个。原来有多少个?
255+340+205 =595+205 =800(个)
答:原来有800个。
(课本P20T5)
5.张老师不小心把下面的表格弄脏了,你能将表格填完
整吗?与同伴交流你的方法。
417
417+1=418
课堂练习
(1)李阿姨买了一件上衣和一顶帽子,付给售 货员200元,应找回多少元?
200-(78+35)=87(元)
课堂练习
(2)请你再提出一个可以用连减解决的问题, 并试着解答。 例:妈妈带了150元,买了一双鞋和一条裤 子,她还剩多少元? 150-52-75=23(元)
480 + 80
1
5 60
·9 3 0 -5 6 0
370
168 +1 2 2
1
2 90
·3 6 8 -2 9 0
78
3.用竖式计算。 600-233 =833
600 +2 3 3
833
346-199 =57
··
346 -1 9 9
57
4.卖气球。
(1) 红气球上午卖出 395个,下午卖出315 个,还剩多少个?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植树教学设计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植树活动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参与植树活动的热情。
7.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课堂展示与点评: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自信心。
8. 课后作业与延伸:
6. 学生自我评价与反馈:
-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
- 提供机会让学生互相评价,促进彼此间的学习和进步。
7. 家长评价与反馈:
- 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了解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反馈。
- 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教学实际,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反思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并互相合作,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每个小组都能够围绕植树问题的不同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然而,我也发现一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分工不明确、讨论方向偏离主题等。我需要在这些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和进行小组讨论。
- 长度单位换算:米与厘米的换算,应用于测量树木高度、距离等。
- 统计方法:收集、整理植树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3. 植树活动案例分析:
- 城市绿化植树案例:分析城市绿化植树的方法、效果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防风固沙植树案例:探讨防风固沙植树的意义、实施策略及其对沙漠化的防治作用。
4. 小组讨论主题:
1. 学生层次:
(1)知识层次: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基本的数学运算,但对于涉及到实际问题的运算,如植树问题中的数量计算,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2)能力层次: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形成,但对于抽象问题的理解尚需加强。在解决植树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的学生占一定比例,但仍有部分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全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全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方向》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辨认八个方向,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
2.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
3.结合生活情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辨认八个方向,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
难点:建立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方向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找不到方向的情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辨认方向,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2.探索新知(1)认识上、下、左、右师:请大家伸出双手,比划一下上、下、左、右四个方向。
谁能用这四个方向来描述一下你的同桌?师:请大家站起来,面对面站好。
你能用前、后来描述一下你的前面和后面是谁吗?(3)认识东南西北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请大家拿出地球仪,找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3.实践应用(1)找方向游戏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找方向的游戏。
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会在教室的某个方向放一个物品,你们需要找到这个物品。
(2)描述位置师:请大家用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描述一下你的同桌的位置。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辨认八个方向,也学会了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希望你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让生活更加便利。
第二课时:认识方向的应用1.导入新课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会了辨认八个方向,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运用这些方向。
2.探索新知师:请大家设计一个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要求用上我们学过的方向。
(2)分享路线图师:请大家把设计的路线图分享给小组同学,看看是否合理。
3.实践应用(1)实际操作师:现在请大家拿出一张白纸,按照自己的路线图画出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
(2)评价作品师:请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评价一下,看看谁的路线图最合理。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全册】
24-5×4=4(个) 8×4-24=8(个)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
(18÷?3元)元 4元 18元
18÷3+4 =6+4 =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
3-10÷5 =3-2 =1(元)
答: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1元。
1.
⑴买1个奶油面包和1个巧克力面包,一共需要多少元?
2.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计算。
4×6+25
=24+25 =49
9×8+22
=72+22 =94
54+36-18
=90-18 =72
100-75+25
=25+25 =50
42+8×4
=42+32 =74
33+7×3
=33+21 =54
4元 4元 4元 ?元
20元
3×4=12(元)
20-3×4
20-12=8(元)
=20-12 =8(元)
答:买3包饼干应找回8元。
买5个面包和1包饼 干应付多少元?
有20元,买2包花 买3袋糖果和1包饼 生应找回多少元? 干应付多少元?
有20元,买6包饼 干,还差几元?
有20元,买4个蛋 糕,还差几元?
20-14 6(元)
15+4 19(元)
24-20 4(元)
18+4-5=17
=317
11 8
1
104
+ 1 91 5
2
300+17=317
11 8
222
+ 1 014 + 1 9 5
31 7
3
222
31 7
答:三年级一共捐书317本。
103+109+98 = 212+98 =310(本)
(2023秋)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里程表(一)》PPT课件
3.
(1)填一填。
博物馆—邮局 博物馆—学校 博物馆—公园
(课本P25T3)
路程/米 371 586 816
3.
(2)博物馆到电影院一共990米,公园到电影院有 多少米? 990-816=174(米) 答:公园到电影院有174米。
3.
174米
北京
郑州 洛阳
813千米
689千米
689千米 ?千米
?千米
求的是郑州和洛阳之间的里程 813-689=124(千米) 答:郑州到洛阳有124千米。
方法小结
1.解决根据里程表提出的问题,先要读懂 里程表,把里程表转化为线段图分析数 量关系,再列式计算。
2.根据算式找所求问题时,先要弄清算式 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义,再借助线路图 找出所求问题。
3 加与减
解决起点为0的有关里 程表的实际问题
课前导入
博物馆到邮局371米,邮局到学校215米, 博物馆到学校有多少米?
371+215= 586(米)
答:博物馆到学校有586米。
探究新知
下面是“北京—西安”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
程表。
277千米
146千米
?千米
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画一画,说说你 是怎么想的。
画图分析:
可以转化为线 段图进行分析。
277千米
146千米
277千米
?千米 北京
保定
石家庄
146千米
?千米
227-146= 81(千米)
答:保定到石家庄有81千米。
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
146千米
689千米
?千米
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
(2023秋)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PPT课件
274+136-209
=410-209
360+250+48
=610+48
=201
=658
2.用竖式计算。 532+168 =700
532 + 11 6 18
700
962-804 =158
.
962 - 804
158
2.用竖式计算。
738-560-120 =58
.
738 - 560
178178Βιβλιοθήκη - 120也可以先算两个班
800-(276+314) 的总和,剩下的即
=800-590
为三(3)班的捐书 本书。
=210(本)
答:三(3)班捐书210本。
没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计算。
400-245+517 174+726-378
=155+517
=900-378
58
3.奇思从家到运动场走哪条路近?近多少米?
430+280+270=980(米) 410+460+290=1160(米) 980米<1160米 1160-980=180(米) 所以奇思从家经过学 校、电影院到运动场 近,近180米。
4.算一算,填一填。 199人
185人
5、滑雪场上午来了256人,中午有142人离 开,又有150人到来,这时滑雪场有多少人?
256-142+150 =114+150 =264(人)
答:这时滑雪场有264人。
6.有两堆大米,一堆280袋,另一堆310袋,一 辆卡车每次能运走210袋,几次能全部运完?
280+310=590(袋) 590-210=380(袋) 380-210=170(袋) 170<210 答:三次能全部运完。
三年级北师大上册语文
三年级北师大上册语文北师大上册语文是三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教材。
本册语文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下面将从课文内容、教材特点和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北师大上册语文的课文内容主要涵盖了古诗词、现代诗歌、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小品文等多种文体。
这些课文既有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有现代文学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通过阅读这些课文,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水平,还可以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北师大上册语文的教材特点突出在于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教材中的课文不仅有选自经典文学作品的精华,还有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教材中也配有丰富的阅读材料,包括生活实践类的文本,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此外,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写作训练,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和思考。
在学习北师大上册语文时,学生可以采取以下学习方法。
首先,要注重课文的阅读和理解。
学生可以通过多次阅读,找出重点句子和关键词,弄清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其次,学生可以通过课文的背诵和默写,提高自己的语感和记忆能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最后,学生还可以进行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和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总之,北师大上册语文是三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教材。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学生可以提高语文水平,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课文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北师大上册语文,取得优异的成绩。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混合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加减法叫做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二级运算。
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二级运算(乘除法),再算一级运算(加减法)。
45、关于“0”的运算字母表示:a+0= a0乘任何数仍得0;字母表示:a×0=06、1乘任何数都得原来的数。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2.3.第三单元加与减1235-178-22=235-(178+22)2终点里程=起点里程+里程数起点里程=终点里程—里程数第四单元乘与除1、乘数末尾有几个零,60×5=300.2、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零,20÷4=53、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不变(被除数不为0),除数越大,商越小;除数越小,商越大;除数不变,被除数越大,商越大,被除数越小,商越小。
2、不规则物体或图形的测量方法:绳测法。
规则物体或图形的测量方法:(1)绳测法,(2)尺测法。
4、用铁丝折成正方形或长方形,铁丝的长度就是围成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周长.5、长方形中最大的正方形,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较短的一条).第六单元乘法1、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1)数位要对齐,计算时,从个位开始乘,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的数;(2)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下面;(3)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2、 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原数。
3、乘数的末尾有0,积末尾一定有0。
乘数的中间有0,积中间不一定有0,如:105×3=315。
4、两个乘数的和不变,则大小比较接近的两个数的乘积要大一些。
1+7=3+5,但是3×5>1×7小月30天:4、6、9、11特殊月:平年2月有28天。
闰年2月有29天。
4.四年一闰,2000年、2004年、2008年、2012年、2016年、2020年、2024年都是闰年。
5.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将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 .遇到末尾有2个0的整百年份,要将年份÷400,同样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是平年.6. 一年有4个季度,第一季度包括:1月、2月、3月,平年共计31+28+31=90(天),闰年共计31+29+31=91天;第二季度包括:4 月、5 月、6 月 共计:30+31+30=91 天;第三季度包括:7 月、8 月、9 月 共计:31+31+30=92 天;第四季度包括:10 月、11 月、12 月 共计:31+30+31=92 天.7. 小明今年12岁了,他只过了3个生日,他的生日是2月29日.8. 24时记时法:在一日(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2圈,共计24时。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单词表
词义 什么
你的;你们的 名字;姓名 喂,你好 喂,你好 我的 我
读音 字母数
单词 agnodod morning children goodbye bye this look a deer
词义 和,与 早上好 孩子,儿童 再见 再见 这,这个 看 一(个,只) 鹿
读音 字母数
单词 throw who he cousin she friend family mother father
词义 扔 谁 他 [堂]表兄弟姐 妹 她 朋友 家庭 妈妈 爸爸
读音 字母数
单词
词义
grandmother (外)祖母
grandfather (外)祖父
sister
姐,妹
yes
词义 蜡笔 书 尺子
读音 字母数
读音 字母数
单词 it tiger that no not cat dog cow panda
词义 它 老虎 那,那个 不,不行 不,没,不是 猫 狗 奶牛 熊猫
读音 字母数
单词 horse pass the ball play football OK catch kick
词义 马 传
球 玩,玩耍 足球 好,行,可以 接住,抓住 踢
是,是的
brother
哥;弟
me
我
aunt
婶;姑;姨
uncle
叔;伯;舅
his
他的
读音 字母数
单词 her computer mom bag toy car pencil box bike pencil
词义 她的 计算机,电脑 妈妈 包,书包 玩具 汽车 铅笔盒 自பைடு நூலகம்车 铅笔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1.四边形特征
正方形
四条边都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四个角都是直角。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一、混合运算。
1.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例如:25+7 - 18 = 32 - 18 = 14;48÷6×2 = 8×2 = 16。
-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例如:36+4×5 = 36 + 20 = 56;54 - 18÷2 = 54 - 9 = 45。
-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例如:(23 + 17)÷8=40÷8 = 5。
2.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 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中间量,再求出问题的答案。
例如:学校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支,用去了18支,还剩多少支?先求出钢笔的总数3×10 = 30支,再用总数减去用去的支数30 - 18 = 12支。
二、观察物体。
1.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 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例如观察一个长方体,从正面看可能是长方形,从侧面看可能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从上面看可能是长方形。
- 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简单物体所得到的图形。
如给出一个正方体组合图形,能准确说出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
2. 根据视图摆物体。
- 根据给出的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摆出相应的物体。
这需要对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有很好的空间想象能力。
1.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只要把十位上的数字相加减,个位上写0。
例如:30+50 = 80,计算时想3 + 5 = 8,结果就是80。
- 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把百位上的数字相加减,十位和个位写0。
如400+300 = 700,计算时4+3 = 7,结果为700。
2. 三位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
-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或减起。
例如计算345+234,个位上5+4 = 9,十位上4+3 = 7,百位上3+2 = 5,结果是57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1吨有多重》教学反思
这是我教学了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吨有多重”这节课后的教学反思。
“吨”是一个比较大的计量单位,没有现成的实物演示。
我根据学生前面学过的千克和克的认识,联系吨和千克的换算关系让学生来建立1吨的概念。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练一练、估一估来感受1吨的大小。
通过学习学生对吨的概念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效果比较好。
在这节课的结尾我利用“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时我分成了4步:(1)先让学生先讲“曹冲称象”的故事;(2)再讨论曹冲为什么可以采用这个办法称象;(3)接着计算这头大象的重量;(4)最后请学生谈谈自己对故事以及计算后的想法。
做完后学生的想法独特多样,成为了这节课的一个亮点。
学生1说:我想到了3头大象有多重。
学生2说:曹冲很聪明。
学生3说:同样的方法可以称别的动物。
学生4说:可以把“石头”换成其他的东西如“沙子”来称量。
学生5说:可以把2150千克的称量结果换算成“吨”,大象大约重是3吨。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学生对“吨”的认识很深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我感到欣慰!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学生对“吨”的认识很深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我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