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生态学专业教学手册

合集下载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生态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生态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生态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2018-2019年考研时,生态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是广大考研学子十分关心的问题,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了最新第四轮生态学学科评估结果,是目前比较权威的排名数据。

从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出,全国共有70所开设生态学类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浙江大学,排名第二的是中山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北京大学。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大生态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北京大学生态学教学和科研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解放之初的全国院系调整时代。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和生物系的一批教员即开始从事地植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并使北京大学成为全国高校植物生态学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

1970年代后期,独立后的北京大学地理系成立了以陈昌笃先生为首的地植物学教研组,在承袭传统的地植物学研究的同时,开拓了区域生态环境研究这一新的领域。

19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生态教研室的成立,标志着北京大学生态学的发展有了更为坚实的组织机构平台。

此后的10余年时间里,北京大学的生态学教学和科研队伍不断壮大,特别是通过人才引进显著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科研水平。

同时,根据国内外学科的发展动向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北京大学又先后开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环境变化和景观生态学等一系列新的发展方向。

北京大学生态学系正式成立于2002年,生态学本科专业于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2003年正式招生,生态学在北京大学的发展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

生态学系现有在职教职人员11人,海内外兼职教员5人,返聘人员3人。

全部人员中,教授11人(返聘3人,在职3人,兼职5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

系主任为方精云院士。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6个研究方向:071300生态学:研究方向:01. 植被生态学与生态遥感;02. 全球气候变化;03. 生物多样性;04. 景观生态与生态规划;05. 生态系统生态学;06. 理论生态学。

2015北京大学生态学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2015北京大学生态学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合计 277 18 6.50 267 25 9.36 273 26 9.52 59 70 71
应用
统计
7 4 57.14 30 9 30.00
15 18
硕士
基础 132 8 6.06 120 9 7.50 106 5 4.72 9 5 17
数学
计算
8 1 12.50 15 数学
21 2 9.52 10 6 4
数学科学 概率
学院
论与
17 数理
17 2 11.76 12
96 4
统计
应用 117 9
数学
7.69 107 10 9.35 102 10 9.80 31 36 28
信号
与信
3
122Fra bibliotek息处理
合计 322 48 14.91 266 25 9.40 231 21 9.09 46 26 29
理论
128 9 7.03 136 5 3.68 116 5 4.31 3
二、2015 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系所名称 城市与环境学院 招生总数 74 人。 系所说明 推免比例约 90%。本院不提供往年试题。
招生专业:生态学 (071300) 人数:13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1 2 3 4 5 6
01.植被生态学 02.景观生态学 03.全球变化生态学 04.生态规划与设计 05.植物生理生态学 06.生态遥感 07.地下生态学 08.生物多样性
字学
中国
古典
中国语言
49 3
文献
文学系

6.12 41
37 3 8.11 4 5 5
中国
古代 235 7 2.98 243 4 1.65 264 4 1.52 2 4 5

生态学综合实训报告手册

生态学综合实训报告手册

一、前言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揭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

为了提高学生的生态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本手册旨在指导学生进行生态学综合实训,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方式,全面了解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二、实训目的1. 培养学生运用生态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野外考察、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实训内容1. 野外考察(1)选择考察地点:根据教学计划,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进行考察。

(2)考察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类型、物种组成、生境条件、生态功能等。

(3)考察方法:采用样方法、样带法、样地法等。

2. 实验操作(1)实验内容:根据教学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项目,如植物光合作用、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水质分析等。

(2)实验步骤: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操作,注意实验安全和环保。

(3)数据记录: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实验时间、实验条件、观察结果等。

3. 数据分析(1)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2)结果分析:运用生态学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探讨生态学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3)撰写报告: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训步骤1. 实训准备(1)了解实训内容,明确实训目的。

(2)查阅相关资料,掌握实训方法。

(3)准备实训工具和材料。

2. 实训实施(1)野外考察:分组进行,每人负责一定区域的考察任务。

(2)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操作,注意实验安全和环保。

(3)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3. 实训总结(1)撰写实训报告: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撰写实训报告。

(2)交流讨论:分享实训经验和心得,共同提高。

五、实训要求1. 严格遵守实训纪律,确保实训安全。

2. 认真观察、记录实验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实训任务。

爱考:2015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考研专业课资料册含真题,大纲,分数线,参考书

爱考:2015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考研专业课资料册含真题,大纲,分数线,参考书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请您牢记爱考机构网址:“爱考”两个字全拼目录一、考研资讯 (3)北京大学简介 (3)生命科学学院介绍 (4)北京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生态学 (7)考研院校排行榜:生态学专业 (8)专业解析:生态学 (9)考研就业前景方向:生态学专业 (10)北京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 (11)2013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招生专业目录 (15)北京大学(07)理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历年复试分数线(2013-2010) (16)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历年报录比(2012-2010) (16)北京大学[生态学]考研推荐参考书目 (16)北京大学[生态学]考研报考要求及奖学金情况 (17)关于2013年北京大学考研初试考点考场安排和考试用具的通知 (17)二、初试真题 (19)北大708普通生物学历年真题(2010) (19)2010年北大普通生物学真题 (19)北大823生态学及保护生物学历年真题(略) (19)三、复试细则 (20)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3年硕士生招生复试通知 (20)北京大学专业复试要求比重及复试参考书目 (21)一、考研资讯北京大学简介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

《生态学实习》教学大纲

《生态学实习》教学大纲

《生态学实习》教学大纲Ecological Practices一、实践课程基本信息(一)知识目标:掌握森林样方测定方法,学习生物多样性、种群格局、种-面积关系等指标的测定、计算与分析;学习认知崂山常见植物。

(二)能力目标:掌握森林样方的设定、测定方法及崂山常见植物,能将其方法推广利用到草地、农业和湿地等其他相关生态系统,并在园林、环评、农业等其他工作中进行应用。

(三)素质目标:学习各指标的计算,并能针对不同的指标与生态意义进行分析;同时重视植被的生产、防灾能力,加深“爱环境,爱生态,爱植被”的观念,“植被不— 1 —仅是人类的衣食之源,而且是许多灾害的克星”。

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工程中务必“善待植被,善用植被”。

三、基本要求生态学实习是农业资源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科学专业和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实践必修课程。

该课程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以具体实践为导向,增进对生态学的认识,培育对生态学的兴趣。

通过现场设立样方、测定植物盖度,计算生物多样性指数,绘制种数-面积关系图,计算分析种群分布格局等内容,练习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认知崂山地区常见植物和植被类型,有助于学生强化对专业的认识,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通过实习还要求学生能掌握本次实习内容的方法、技术,并可在园林、农业、环评、生态恢复等多方面进行应用。

四、实习项目设置情况五、实习内容实习项目一森林样方的设立及相关指标的测定1天(一)实习目的要求学习样方选择、设立的要求、原则与方法,掌握盖度的测定方法,理解种数-面积的基本原理及种群分布格局的公式和原理。

(二)实习材料与设备米尺、坐标纸等。

(三)实习内容1设置样方— 2 —在典型植被群落上设置10m*10m,5m*5m和1m*1m的样方作为乔木、灌木和草本调查样方。

并记录样方的自然环境情况。

如经纬度、海拔、地形地貌等。

2种数-面积关系图基于设定的样地,调查0.5*0.5m(代号A),1*1m(代号B),1.5*1.5m(代号C),2.5*2.5m(代号D),5*5m(代号E),10*10m(代号F)样地内的物种数量并绘制种数-面积关系图。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普通生态学》是生物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应用。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了解生态学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应用。

二、课程目标1、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了解生态学在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课程内容1、生态学基础知识:包括生态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概念等。

2、生物与环境关系:介绍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等。

3、种群生态学:介绍种群的概念、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的增长模型等。

4、群落生态学:介绍群落的概念、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结构特征等。

5、生态系统生态学:介绍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等。

6、应用生态学:介绍生态学在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应用。

7、生态学前沿:介绍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生态学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应用。

3、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网络教学:通过网上教学平台,提供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五、考核方式1、平时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包括论文阅读、小组讨论等,以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2、期中考试:通过笔试或在线测试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及应用等方面。

2024版生态学原理教学大纲

2024版生态学原理教学大纲

全球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许多物种濒临灭绝,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02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推广生态农业、加强物种保护和研究、提高公众保护
意识等。
03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功案例
如大熊猫保护、朱鹮保护等。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
国际法律法规 《生物多样性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等。
在实验过程中引入随 机因素,以消除潜在 偏差。
04
控制实验条件
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 控制,以便准确评估 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 响。
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数据收集
采用合适的方法和工具进行数据收集,如观察、 测量、问卷调查等。
数据整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分类、编码等预处理 工作,以便后续分析。
数据分析方法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关系
01
生态文明建设对可持 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阐述生态文明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推动 作用,包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改善生 态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
02
可持续发展对生态文 明建设的支撑作用
分析可持续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 作用,包括提供理论指导、推动技术创 新、加强制度保障等。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全球环境治理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
阐述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 的协调发展。
全球环境治理的挑战与机遇
分析全球环境治理面临的挑战,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 丧失等,并探讨其带来的机遇,如绿色经济发展、国际合 作等。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
介绍各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的实施路径,包括制定国 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加强国际合作等。

《生态学》教学大纲

《生态学》教学大纲

《生态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及教师基本信息注1:平时考核(%)=课程作业(%)+研讨交流(%)+期中考核(%);2:平时考核应占总成绩的40-70%。

二、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2. 学习内容包括课前阅读、课程作业、课后复习、文献综述、课下实验、课程论文等;3.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小幅度调整。

三、推荐教材及阅读文献(包括按章节提供必读文献和参考文献)Michael Begon,Colin R.Townsend,John Harper,生态学——从个体到生态系统(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董鸣,生态学透视——种群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牛翠娟,基础生态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张润杰,生态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杨持,生态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傅伯杰,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莫里斯(Manuel C.Molles),生态学(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林育真,生态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李振基,群落生态学,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尚玉昌,普通生态学(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E.P.Odum,生态学基础(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戈峰,现代生态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麦肯齐(mackenzie Aulay),生态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蔡晓明编著,生态系统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李博,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课程负责人(签字):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负责人(签字):学院(系)、部主管领导(签字):学院(系)、部(盖章)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北京大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本科生课程手册

北京大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本科生课程手册

北京大学本科生课程手册北京大学教务部2014年6月北京大学本科生课程手册(含通选课、平台课、公共必修课目录及说明)说明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北京大学本科生通选课、大类平台课、公共必修课目录及说明,目的是为学生在北大的选课和学习提供指导。

通选课目录中包含课程名单、领域分类及课程说明;学科大类平台课目录中包含课程名单及课程说明。

另外,为方便学生选课,本手册还附上了我校公共必修课目录及说明。

素质教育通选课是学校为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实现在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的本科教育理念而开设的。

通选课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选修。

大类平台课从2009级学生开始设立,是相近学科的共同基础课,是学生进入相关院系的基础平台。

为了巩固学生的基础学科知识,拓宽学生的专业选择,通过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加强对学生的综合培养,根据院系专业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联,学校设立了理工、文史、社科和经管四个学科大类。

本手册将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更新,教务部保留修改内容的权利。

本手册电子版可查看网址:/txkzl/txkzl_main.htm。

本科生课程介绍请登录“北京大学综合信息门户”,在“课程信息——课程介绍”中查看;也可在选课时登陆选课网站查看。

联系方式:(8610)62751404北京大学教务部2014年6月目录通选课简介及目录 (1)通选课问答 (1)北京大学本科生通选课目录 (3)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通选课课表 (11)学科大类平台课程简介及目录 (18)学科大类平台课简介 (18)北京大学学科大类平台课目录 (20)政治理论课课程简介及目录 (27)《军事理论》课程简介 (27)体育与健康课程简介 (29)计算机类公共课程简介及目录 (30)大学英语课程简介及目录 (34)通选课简介及目录通选课问答1、我校为什么开设通选课?现代社会要求本科教育培养知识广博、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便为高层次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个人今后的多向发展提供全面的准备,这与终身学习和职业流动的现代化潮流是相适应的。

声明:本手册内容版权归北京大学教务部所有。未经允许,

声明:本手册内容版权归北京大学教务部所有。未经允许,

声明:本手册内容版权归北京大学教务部所有。

未经允许,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商业为目的进行任何形式的复制。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北京大学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选课手册北京大学教务部2000年8月说明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是学校2000年为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开设的一种课程类型。

通选课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

本手册是包括通选课的有关规定、选课办法和现有通选课课程介绍。

手册的内容除印刷文本外,同学们还可以到北京大学教务部主页查询(网址是)。

通选课有关问题解答为了更好地指导同学们选课,现将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解答如下:●开设通选课的目的是什么?我国现行大学本科教育的主要弊端是专业分割过细,知识结构单一,素质教育薄弱。

通选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打通专业,拓宽基础,强化素质。

●通选课划分为几个领域?通选课划分为五个基本领域:A、数学与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哲学与心理学D、历史学E、语言文学与艺术●学校对通选课的学分有什么要求?1.2000年9月后入学的新生,毕业时应修满至少16学分的通选课。

其中,在每个领域至少选修2学分,在E领域选修至少4学分,其中必须要有1门艺术课程。

获得人文社会科学类学位的学生在A领域课程至少选修4学分。

2.1999级学生应至少修读8学分,1998级学生应至少修读6学分,选修领域不限。

1997年级以前的学生不作具体要求,学校鼓励这些同学选修通选课。

●开设通选课后,原教学计划有何调整?原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分不变。

原文理互选课、艺术选修课学分纳入通选课学分,不再另外要求。

理科的大学语文课学分也纳入通选课学分。

●学校目前开设有多少通选课?如何选课?学校2000年秋季学期共开设31门通选课。

明年春季还有很多新课。

以后还将不断加强课程建设,丰富课程资源。

学校计划通过三年左右的建设,课程规模稳定在150-200门。

北 京 大 学 Xiamen University .doc

北 京 大 学  Xiamen University .doc

生态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
说明:
1.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总学分至少应修满28学分,其中包括公共必修课5学分,其它培养环节至少4学分。

公共必
修课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和外语课程(2学分),硕士阶段已修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不计入5学分当中。

2.硕博连读生在硕士阶段修读的课程学分和成绩对照培养方案可认定为博士阶段的课程学分和成绩。

3.直博生、硕博连读生因中期考核未通过,由学院议定或学生本人申请转为硕士培养的,经学校批准后,学生应按照
培养方案要求继续完成硕士阶段学习。

学生转硕之前修读的课程学分和成绩应对照培养方案认定为硕士阶段的课程学分和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生态学专业
一、生态学专业简介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专业于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

现代生态学立足于不同时空尺度上地表环境变化及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响应与适应过程,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问题,是一门多学科(地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等)交叉、宏观与微观结合、实验性质(包括室内与野外实验)很强的学科。

本专业教学计划力图体现这种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依据本教学计划进行培养,可以使生态学专业的学生得到扎实的生态学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分析方法以及应用基础训练,并对地球生态系统面临的人类胁迫,及其解决方案获得广泛的了解。

本教学计划涵盖生态学专业三个方向(生物生态学、地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的教学内容,以便于学生根据本人兴趣,在完成核心课程的训练之余,选择不同方向接受更多的训练,为本科毕业后的继续深造或职业选择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专业培养要求、目标
生态学专业,注重生态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系统培养。

经过四年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应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开发与管理、生态规划与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区域生态恢复与建设等相关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为学习和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基本技能训练,具备一定的科研、科研管理以及社会活动能力。

主要知识和技能训练内容要求如下:
1.全面学习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区域及全球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掌握生态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本专业研究工作所必须的数学、化学、计算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论知识
以及一门外国语;
3.了解国内外相关应用领域社会经济生产的需求和热点问题;
4.独立从事一般性相关科研和应用研究的计划、组织和调研能力;
5.从事科研和管理工作所必须的其他能力;
6.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三、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140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83学分;
2.选修课程51学分;
3.综合实习与毕业论文6学分;
4.其他学习(如科学研究训练、社会实习与实践、校外学习与交流等)为保障学生能够切实掌握所学课程的相关知识,所有按照规定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如包含教学实习内容,要求必须参加实习学习。

实习与课程学习内容统一记学分。

此外,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相关科研和教学部门进行业务实习和锻炼,或参加其他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计学分。

并须同时满足下列选课要求:
1)全校公共必修课程:32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
03835061大学英语(一)42一上
03835062大学英语(二)22一下
03835063大学英语(三)22二上
03835067大学英语(四)22二下
04031650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2
0403173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4
理论体系概论
0403168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上)22
0403168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下)22
04031660近现代史纲要22
04831410计算概论(B)33一上
04831420数据结构与算法(B)33一下
60730020军事理论22一上
――――体育系列课程-4
2)大类平台课程:24学分,其中本院课程不低于8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
01531020自然地理学33一上
普通化学A44一上01033020
普通化学实验A42一上01032840
00130221高等数学C44一上
00130222高等数学C44一下
01531180地貌学33一下
01537240地貌学野外实习2一下暑假
01536830生态学与环境变化22一上
00132380概率统计B33二下
遥感基础与图像解译原理33三上01531230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地空学院)33三上01531220
01534030自然资源学原理33三下
3)专业必修:27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1535121植物学(上,解剖、生理)22二上
01531270土壤学与土壤地理22二上
土壤学实验31二上01535160
定量分析(化学学院)22二下01034350
定量分析实验(化学学院)42二下01034360
01536011普通生态学I(个体、种群)*22二下
01536012普通生态学II(群落、生态系统)*22二下
01535122植物学(下,植物分类与植物地理)32二下
01535130野外生态学42二下
01536013普通生态学III(景观、区域、生物圈)22三上
01535150生态学实验42三下
01535120动物生物学(生命学院)33三下
01535140生态学数量方法43四上专业选修课,33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
生态学导论22一上01536820
01531170地球概论33一上
01531030环境学基础22一下
水文学与水资源学33二上01534200
保护生物学(生命学院)22二上01032690有机化学(化学学院)44二上01535140生物化学上(生命学院)33二下遗传学(生命学院)33二下00130310线性代数C33二上01535140生物化学下(生命学院)22三上
生物地理学22三上01531290
中国自然地理33三上01531130
01536040应用数理统计33三上01531250气象气候学33三上
生态工程22三上01535170
01535200环境微生物学33三上
水环境化学33三上01536210
01531220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33三上01536110仪器分析(含实验)44三下01532180城市生态学22三下
动物生态学22三下01536810
景观规划与设计33三下01532210
01534310地球系统科学导论22三下01531070地图学33四上01531210数据结构33四上01536420生态毒理学22四上01535210文献检索11四下01535180自然保护学22四下4)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12学分
A.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和F类相加至少2学分
B.社会科学类:至少2学分
C.哲学与心理学类:至少2学分
D.历史学类:至少2学分
E.语言、文学、艺术与美育类:至少4学分,其中至少一门是艺术类课程
F.社会可持续发展类:和A类相加至少2学分
5)综合实习与毕业论文:6学分(其中,综合实习1学分,毕业论文5学分)
说明:1)综合实习安排在三年级暑期进行,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1名指导老师,完成一定工作量的野外考察、调查访问、样品采集,或室内文献阅读、数据处理和样品分析等工作,鼓励学生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完成综合实习。

实习结束后,学生提交相应的实习报告,经指导教师评阅合格后方可取得综合实习学分。

2)毕业论文安排在四年级进行,学生可在综合实习的基础上完成论文,也可另行选定题目,鼓励学生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完成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为学术性研究论文,内容包括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研究方法与技术、研究结果和结论与讨论等。

毕业论文完成后经过答辩及格后方可获得学分。

五、其他要求
保研要求:
保研学生要求修完全部的大类平台学分和必修学分,并完成了相应的实习和实验课程,英语通过六级水平考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