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活动主题选取的途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学习活动主题的选取途径

摘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习内容是以课题研究活动呈现的。在课程实施的初始阶段,可以遵循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先预设研究主题范围,通过围绕主题的各种活动,指导学生选取研究课题。预设的主题内容不同,课题选择的途径也不同。本文对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选题阶段的教师的指导策略作了阐述。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主题预设课题确立途径策略

研究性学习活动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内容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涉及学生的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既可以由教师提供范围,也可以由学生自行确定;可以是课堂教学和课本知识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各种现象的探究;可以着重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也可以对某些综合性的问题开展多角度、多方面的研究。与一般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更广泛、更灵活、更富有弹性”。这里明确表达了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选择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以课题的形式呈现的,课题不是由教师预设的,是学生在与学习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生成的。但实际的情况是,初中学生对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虽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但一般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志向,对于第一次参加课题研究的学生来说,其提出的课题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的目的等方面往往会模糊不清,使课题的开展就显得较为困难。因此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起步阶段,可以先设定一个主题,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引起注意和思考,围绕主题引申若干类型的参考课题,从中选择确定研究课题。在取得一定的经验以后,逐步扩大选题的范围,或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课题。

确定的主题并不是预设课程内容,仅仅帮助学生选择一定的范围作为探究主题,随后确定的课题才对学生的进一步选择产生影响,两者的相互作用便造就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设定统一主题有利于将学生的关注目光引向当今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引导他们研究、探索科学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这些主题研究范围非常集中,但各课题小组就同一个主题独立地开展研究,其研究的视角、方法、过程及至结果各不相同,差异性大,所以学习活动仍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一、主题预设的原则

研究性学习强调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主动探究来获得直接经

验,因此主要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选择和确定主题。从两个维度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的框架:A、动态维度——由易到难,保持课程本身的系统性。从以收集资料,整理汇总资料得出结果的以活动性为主的主题研究到搜集资料,对资料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的以探究性为主的主题研究,在内容和方法上呈现阶梯型的层次性。B、静态维度——保持自然研究、社会研究和自我发展研究之间的相对平衡,主题的设计和实施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价值观的内在整合。选择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内容逐步综合、深化和拓展。

主题内容的预设原则上应该努力做到体现出课程的基本理念:

1、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形成积极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主要指尊重学生对研究课题或项目的自由选择,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所熟悉的社会生活中去选择课题或项目的内容并作出最后的决定。只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的内容,才能使学生倾注全部热情,认真积极地进行学习,研究型课程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预设的主题虽然为学生的活动框定了内容范围,但并不能抹杀学生的活动自主性。必须看到了初中生渴望独立,希望在自主的活动中体验成功、获得认可的需求。主题活动过程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参与活动”、“做”、“考察”、“调查”、“实验”、“探索”、“服务”等,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当学生的需求由于知识、能力、经验等因素难以得到的时候,对学生的自主活动给予适当的指导点拨,为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方式给予引导帮助。

2、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与学生的学力水平和个性心理特征相适应。

由于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从生活中选择课题开展研究,因此与学科课程的学习相比,学习者在活动能力、关注范围、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有着更重要的影响。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注意到在选题内容上,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兴趣是学生探究活动的起点,兴趣的满足需要在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兴趣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活动主题本身让学生感兴趣,二是活动的过程让学生感兴趣。因此我们每一个主题的内容努力作到关注学生的兴趣,让每一个主题都有效地引导学生从兴趣出发主动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究活动中去,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获得学习的感悟和愉悦的体验。对于同一个主题,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范围。尽管引导学生知道如何去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应有目标,但脱离实际的探索活动,仅仅将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抽取出来进行指导,实际上仍是知识的传授,只不过传授的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为避免这一现象,必须使获得和应用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本身成为学生课题探究的一部分,让学生面对课题探寻研究方法,在经历和体

验的基础上理解研究方法的意义。因此在主题活动设计中,要注意到将指导方法与活动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方法,在实践中佐证方法,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

3、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发现和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智慧潜能。

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分享经验的过程中,通过各类探究方式,认识社会生活,认识世界,发现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在开放的情境中展示个性,开发自己多方面才智的机会。基于课题选择的开放与自主,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构成便打破了传统学科课程的稳定性,成为一个丰富的、多元的、生生不息的过程。因此每一个主题的指导内容努力体现开放的特点,活动的主题内容是明确的,但围绕主题的课题选择是开放的;研究的目标要求是明确的,但研究的途径和方法是开放的;活动的评价主体是明确的,但评价的要素和策略是开放的。

二、课题确立的途径

主题预设是教师的工作,当主题预先设定后,学从主题范围去确定研究的课题还比较困难,指导教师必须通过设计一些前期准备活动,引导学生从活动中逐步确立研究的方向目标,最终确定主题。

途径一:从问题到课题

对预设的主题,有的研究对象涉及的范围比较小,这些主题的研究对象比较单一或集中。如关于自然的主题《我与植物》;关于社会的主题《关爱弱势群体》;关于自我的主题《我爱我校》,这类主题可以先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熟悉对象,在熟悉的基础上发现其中的某些问题,选取感兴趣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确立研究课题。

以《我爱我校》主题为例,学生确立课题的途径为:

(1)组织学生开展参观、采访、调查等活动。

(2)在活动中发现一些问题,如周边环境对学校产生影响,学生对学校食堂伙食有意见,一些学生乱涂乱画等。

(3)成立课题组,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展开分析,初步确定研究的问题。

(4)班级交流,确定研究的课题。

途径二:从话题到课题

对预设的主题,有的研究范围是确定了,但研究的目标对象比较分散,个性化特征明显,如有关自然科技类的《生活中的家用电器》,有关社会类的《社区与居家》,有关自我的《关注自我,珍爱生命》等。对于此类主题,可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归纳出一些话题,再让学生选取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

以《社区与居家》为例,学生确立课题的途径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