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专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萨列夫《为生存而斗争》(1867)
“我所关注的只是这部小说中描写的社会生活现象 ”。尽管他认为《罪与罚》中作家的政治立场是错 误的,表现出反抗性的缺乏,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作 家的巨大艺术才能给予高度评价,并且认为,作品 客观地反映了俄罗斯社会的苦难现实。 皮萨列夫详细分析了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过程及 其“犯罪有理”的理论,指出:“这种理论无论如 何不能被看成是犯罪的根源,正如不能将病态的幻 觉看成疾病的根源一样。这种理论仅仅是构成表现 拉斯柯尔尼科夫的软弱和智能歪曲的形式而已。这 种理论乃是当时苦难现状的直接产物,拉斯柯尔尼 科夫不得已要和这种令他忍无可忍的现状进行斗争 。”
对宗教意义的关注
就俄国而言,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面临的现代性一 个集中问题就是重建上帝。有一批哲学家在这一时期从 不同的领域转入对宗教意义的关注。于是,他们从陀思 妥耶夫斯基那里找到了对宗教问题探讨的重要资源。
弗谢沃洛德·索洛维约夫(宗教哲学家弗拉基米尔·索洛 维约夫之兄)写了《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1881), 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净化人 的心灵,并宣称:“如今在这黑暗的日子里,他显得是 如此不可或缺。当然,他不可能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来 驱散这笼罩着我们的阴霾,但他为我们指明了一条笔直 的道路。”——“通向上帝之国的道路”。
托马斯·曼《评陀思妥耶夫斯基——应恰如其分 》
作家是在极度失望的情形下描绘了一幅上帝死亡的图 画,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是一个丧失了本质的 世界,尽管他充满了宗教情愫,但并不妨碍他对这个 世界持“存在主义”的态度。 托马斯·曼就把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相提并论:“‘ 罪恶的’――我重复这个词,为的是指明尼采和陀思 妥耶夫斯基这两个人所患疾病的心理相似之处。前者 为后者所深深地吸引,称后者是自己的‘伟大的导师 ’,这不是没有理由的。放荡不羁,狂热的、不加节 制的求知欲,以及宗教的,亦及凶恶的道德主义―― 它被尼采称为反道德主义――,都是他们俩的共同之 处。”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宗教哲学家及神学家
一,对上帝存在及人类神性的肯定,即,人类只要 皈依上帝就能激发起自身所固有的神圣本质,从而 在“神人”耶稣的感召下走向天国。 二,对西方理性主义、个人主义及“人神”化倾向 的否定,即,人试图靠其理性能力自我成神而背弃 上帝的行为,是导致这个世界陷于危机的根源。这 方面的重要著作有罗扎诺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宗教大法官传奇”》(1894年)、梅列日科夫斯基 《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1902年)、别尔加 耶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1923年)、洛 斯基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基督教世界观》 (1945年)等。
20世纪的其它重要著作
列维尔采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1912) 格罗斯曼《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1925)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与著述》(1935) 叶尔米洛夫《陀思妥耶夫斯基论》(1956) 弗里德连捷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现实主义》(1964)
社会学的评价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而言是一种有效的批评路径,因 为它确实揭示出了作家针对现实做出的深刻思考,比如下层民众 的生存问题、俄罗斯社会出路的问题、人际关系的危机问题等。 从这样的角度尽管可以否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探索,但也证 明着作家巨大的社会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高尔基
“这是无可争辩的、毫无疑问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天才,但他 是我们的恶毒的天才。他非常深刻地感觉了、理解了、并且津 津有味地描写了被丑恶的历史、艰苦而屈辱的生活所培养起来 的俄国人身上的两种病症:彻底绝望的虚无主义者的残酷的淫 虐狂,以及――和这相反――被压溃的、被吓坏的、能够欣赏 自己的苦难、幸灾乐祸地在大家面前和自己面前津津乐道这种 苦难的一种人的被虐待狂。”
1854年,当列兵 1857年,与玛利亚·德米特里耶夫结婚, 1864年,妻子病故 1859年,退伍。出版《死屋手记》 1861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1764年,《地下室手记》 1865年,《罪与罚》 1866年,《赌徒》 1867年,与安娜结婚 1868年,《白痴》 1870年,《群魔》 1875年,《少年》 1878年,《卡拉马佐夫兄弟》 1881年1月27日,逝世。
加缪《西西弗的神话》
陀思妥耶夫斯基描绘了一个存在主义的 世界:“他坚信人的存在是彻头彻尾的 荒谬,这荒谬并不崇信永生”。“大概 没有人能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能赋予 荒谬的世界如此令人可亲又如此令人肝 胆欲裂的幻象。”
考夫曼 《存在主义: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萨特》
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列为第一篇,并加以 评述,可见是将其视为存在主义的源头。
生平与创作年表
1821年11月11日,生于医生家庭 1834年,进入莫斯科切尔马克寄宿学校学习 1837年,母亲去世 1838年,进入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学习 1839年,父亲被杀 1843年,获工程兵少尉军衔,分配到工程局绘图处工作 1844年,辞职 1845年,发表《穷人》、《二重人格》。一夜成名 1847年,参加彼得舍夫斯基小组 1849年,被捕,12月22日凌晨7点,遭遇假枪决 1850年,流放西伯利亚
尼可尔斯基市场。 《白夜》的主人公曾 在这里散步。
米勒糖果店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中的人物生活的场所。
米勒糖果店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中的人物生活的场所
创办杂志及“土壤派”理论
六十年代,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哥哥一起创办了 《时间》(1861-1863)和《时代》(18641865)杂志,宣传他的土壤派理论。
叶尔米洛夫《陀思妥耶夫斯基论》(1956)
“陀思妥耶夫斯基否认在现实的客观历史发展道路上能够找到出 路,看不见前途有一线希望,于是开始在当时国内社会政治的 与经济的落后状态的理想化中寻求解脱。他达到了斯拉夫派的 说教,宣扬俄国的‘特殊道路’,左西玛式的‘神圣的平静’ ,这种说教是用来拯救世界免于资本主义的恐怖和革命的震荡 的。他对资本主义脓疮的揭露,是一种从反动的空想的立场出 发的批评:实质上,这是一种把历史拉向后退的企图。”
彼得堡,陀思妥耶夫斯基博物馆
《穷人》
《白痴》片断
《卡拉马佐夫兄弟》
海明威认为蒙克《呐喊》的灵感 源自陀思妥耶夫斯基
茨威格评陀氏
茨威格和布贝尔曾就19世纪的哪 位作家仍然是人类思想的领袖这 一问题争论了整整一个通宵。尼 采、托尔斯泰、左拉还是雨果? 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 时,在他们的名单上只剩下两个 人:一个是哲学家基尔凯郭尔, 另一个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
在灵魂里,他看到了能够冲破人的任何无能的神性 力量,因此,他认识的是上帝和神人。上帝和基督 的现实对他来说就在内在的爱和宽恕一切之中,他 把这个宽恕一切的天赐力量当作在人间外在地实现 真理的王国的基础来宣传,他一生都在等待这个王 国,一生都在追求这个王国。”
在索洛维约夫兄弟看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正 是作家本人所宣称的“美能拯救世界”的形象写照 。在他们的批评中,作家对恶的描写被淡化了,而 作家的基督理想则被强化和突出出来。
马拉亚大街。 1861-1867年间,陀思妥耶夫 斯基在这里创作了《罪与罚》 和《赌徒》。
近十年流放之后,陀思妥耶 夫斯基重回彼得堡,长期居 住在贫民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斯里维查斯基之屋 这里肮脏不堪,满目赤贫。 1873-1874年,陀思妥耶夫斯基 在此居住。
木匠巷 这里有许多贫民出入的小 酒馆,陀思妥耶夫斯基曾 在这儿居住。这也是《罪 与罚》的主人公拉斯柯尔 尼科夫的生活环境。
作家故居
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于医 生家庭,有着明显的市民 背景,1843年毕业于彼得 堡军事工程学校,但仅在 工程局绘图处工作一年, 便离职从事文学创作。 1849年因参与社会主义小 组活动遭到逮捕,被流放 西伯利亚,10年后回彼得 堡,并逝世于此。
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
1838-1843年,陀思妥耶夫 斯基在此学习。
陀思妥耶夫斯基
Фе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Достоевский (1821-1881)
费多尔·米哈依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Фе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Достоевский
俄罗斯19世纪的伟大小说家, 被视为现代主义文学的鼻祖之 一。实际上,陀思妥耶夫斯基 具有鲜明的斯拉夫派倾向,对 西方的理性主义传统持否定立 场,而一生致力于探讨人性在 基督教信仰上的复归。
舍斯托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1903年) 《在约伯的天平上》(1929年)
早已做出过存在主义立场的论断,这也为西 方人对人类现代生存境遇荒谬性的思考带来 了启迪,但也正如韦勒克所说的,他们“只 看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灾难和衰败的启示 录式的幻象而忽视了他的乌托邦思想和乐观 主义”。
三 《罪与罚》的社会及文化意义
“陀斯妥也夫斯基在书中所创造的角色是传统基督教里所 谓的那种罪恶的人物,但是他既不相信原罪也不相信上帝 。在他看来,人的自我意志并不是罪恶的,它只是偏离了 理性论者的看法,以及那些把匀整结构估价得比丰富的个 性内涵更高的人的看法而已。诚然,陀斯妥也夫斯基自己 是一个基督徒,……我找不出什么理由把陀斯妥也夫斯基 看做存在主义者。但是我认为《地下室手记》的第一章是 历来所写过的最好的存在主义序曲。”
他认为,贵族和平民无法沟通,平民缺乏接受 革命的基础,即没有革命的土壤。解决俄国问 题的出路只有忍耐、顺从和笃信宗教。此后, 他皈依了宗教,成为一个虔诚的信徒。
1867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办杂志欠债,险些 被送进债务人监狱。一位债主这样侮辱作家: “你是一位天才的作家,我要让你看看,一个 小小的德国店主,能把一位著名的俄罗斯作家 送进监狱。”
一 社会批评视野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米哈依洛夫斯基《残酷的天才》
索洛维约夫——称陀氏为“上帝的先知”
米哈依洛夫斯基——根本看不到什么“先知”,“ 陀思妥耶夫斯基只是一个有独创性的,以精致的研 究见长,体现着巨大文学兴趣的大作家”
“有三种因素使深深吸引着他:对整个现存制度的 敬奉、个人说教的渴望和天才的残酷性”。
沙皇保罗一世曾在军事工 程学校遇刺,对学生们来 说,这是一块恐怖之地,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以彻夜 苦读来驱赶内心的恐惧。
青年陀思妥耶夫斯基信仰空想社会主义, 于1847年加入了进步的彼得拉谢夫斯基小 组。
陀思妥耶夫斯基18441845年居住的地方,他在这 里创作了成名作《穷人》。
鲍克洛夫广场。彼特拉谢夫 斯基的住所就座落在这里。
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写了三篇纪念 文章(1881、1882、1883)
阐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意义:“他所爱 的首先是人类活生生的无处不在的灵魂,他所 信仰的是,我们都是上帝的人类,他相信的是 人类灵魂的无限力量,这个力量将战胜一切外 在的暴力和一切内在的堕落。他在自己的心灵 里接受了生命中的全部的仇恨,生命的全部重 负和卑鄙,并用无限的爱的力量战胜了这一切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所有的作品里都预言了这 个胜利。
希尔之屋。1847年,陀思妥耶夫 斯基在这里创作了《白夜》。 1849年4月23日在此被捕。
假死刑
由于参加彼得拉谢 夫斯基小组的活动, 陀思妥耶夫斯基被判 处死刑。 在临刑前的 一刻,陀思妥耶夫斯 基被改判苦役。
服苦役
1850-1859年,陀思妥耶夫 斯基在西伯利亚的鄂木斯克服苦役 四年,又在边防服兵役五年。
“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矛盾,从美学和诗学的观点看来, 就是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倾向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是对一切 主题作社会的解决及社会的说明的意图,另一方面是离开社会 的解决及说明而遁入形而上学的领域里去,或者遁入孤独的病 态的灵魂的‘地下室’里去的意图,这二者不得不促成作家的 作品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的倾向之间的斗争。”
二 现代性视野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研究高潮:20世纪初期——说明陀思妥 耶夫斯基的意义并不仅限于其当时的社 会批判意义,还在于他对于资本主义时 代人类生存问题的探究,即,在他的作 品中存在着一个现代性的维度。当整个 欧洲历史进入到神权被颠覆的时代,上 帝死去了,人应当如何生存,就成为现 代性视野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
肖像
那半俄罗斯农民的面庞,半罪犯的面容,扁 平的鼻子,神经质地抖动着的眼脸,以及埋 藏其下的小而锐利的双眼,还有那高贵、漂 亮的前额,以及讲述着无际的苦难、深不可 测的忧郁、不良的癖好、无限的怜悯和不可 遏制的嫉妒的富于表情的嘴巴!这是一位患 有癫痫病的天才,单是他的外表就足以昭示 许许多多的东西:有袭击着他的大脑、奔腾 激越而近乎疯狂的浪涛,还有他的抱负、他 的巨大的努力,以及由于灵魂的偏狭而生发 出的病态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