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失和”原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失和”原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可见,高校人才培育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小觑,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若干方面的内容,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育便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黄希庭也曾指出人格培育的重要性,即“人格是决定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的内部机制,是精神健康的基础,也是影响智力活动效能的关键因素”。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屡屡出现的大学生人格缺失问题也使我们认识到加强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高校是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主阵地和主战场,为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

所以,高校理应把追求和谐人格作为教育的真义所在和价值目标,充分挖掘中国古代儒家中和理念的德育智慧,重视加强21世纪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育。

标签:和谐人格、德育价值、“失和”
一、儒家中和理念的基本内涵与德育价值
(一)儒家中和理念的基本内涵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也就是说,中和理念是天下的根本和普遍的准则,如果达到了“中和”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便各在其位,生长繁育了。

和谐是中华文化的内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十分丰富,尤其是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极为强调和推崇中和理念,其中和理念理论体系庞杂,内容丰富。

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培育,自我修养的加强和追求,中庸之道的方法论要求和处事原则是儒家中和理念的三个基本内涵。

儒家认为,为了实现人的身心状态的和谐,必须首先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

修身为本,欲理并重,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仁者爱人以及知行合一等等和谐思想都可以看作是儒家中和理念的基本内涵的展开化和具体化。

和谐思想不仅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最高价值准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规范,儒家和谐人格典范的完美性和操作性使其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和积极的借鉴意义。

儒家中和理念对于当今高校开展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其为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二)儒家中和理念的德育价值
千百年来,儒家中和理念一直是人们追求的普遍价值原则。

中和理念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演进历程中,对于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培养青少年的和谐人格,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儒家中和理念的当代德育价值也进一步的凸显。

天人合一的终极追求塑造理想人格。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要求尊重自然,保
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哉。

”这就是孔子对于天的解释,他认为,天从未说话,但是春夏秋冬四季皆依照自然规律轮回运行。

由此可以看出,儒家认为“天”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运行规律。

孔子认为天地都是无私的覆盖承载着万事万物,这也许可以看作是儒家和谐观点的朴素表达,这种观点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理念,高度概括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

儒家的理想人格将道德置于生命之上,追求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相融,这种理想人格反映了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的关爱,是天人和谐的重要表现。

完善人性的坚定信仰提升自我修养。

人性论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永恒而重要的主题之一,人性问题的提出,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成熟。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构成了我国古代关于人性问题的两大理论学说。

孟子曾提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由此可见,孟子认为人的善良是与生俱来,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人会受到外在物欲的蒙蔽,这时就必须利用中和理念,加以引导。

荀子与孟子观点相反,他指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

故不能放纵人性,人們必须通过教育和法律加以约束,抑恶扬善。

不论人性是善还是恶,我们都不难看出儒家对于完善人性抱有坚定的信念与不懈的追求。

儒家认为,实现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最终都要归结和落实到个人自身上来。

中庸之道的处事原则提供成事之要。

中庸之道是一种唯心主义哲学观点,它作为一种自然法则,体现了自然界自身的运行规律。

中庸之道的处事原则和方法论要求是人生的大道,它所强调的中和、时中和中正思想与人们的事业和生活息息相关。

一般说来,中庸之道遵循三条重要原则: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

中庸之道的处事原则为儒家和谐教育在个人修养和行事层面提供了方法论要求,是成事之要。

关于个人修养,孔子提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即主张质朴和文饰二者相互协调,相互平衡,保持和谐统一,以培养君子的良好德行。

在行事方面,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和温谦恭俭让这样几点,在践行这些伦理规范的时候,也要讲求中庸原则,践行中庸之德。

二、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失和”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来看,“失和”问题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多元思想文化交汇的冲击
社会的转型和变革、西方思想的传入、多元价值观的冲撞以及网络文化的冲击等等,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环境的变化在无形中使大学生的思想和人格发生着改变。

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这些错误的观念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腐蚀着大学生的精神,导致他们片面强调个人发展,对社会缺少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而且,多元思想文化交汇的冲击还造成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在不知不觉之中发生了变化,价值观念趋向于个体自我发展,忽视集体发展。

同时,由于部分大学生缺乏坚强的意志力,从而使得社会上的不良思想有了可乘之机。

(二)应试教育体制的缺陷
中国的教育长期处于应试教育阶段,而应试教育有着严重的缺陷,升学和就业的压力对大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应试教育的长期存在导致社会上形成了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的落后的人格培育理念,这一落后的人格教育理念又长时间的作用于学校教育,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了学校教育目标被人为地割裂,存在片面性。

智育成为学校发展的唯一目标,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得不到综合发展,从而使得学校德育工作沦为缺乏实际价值的政治说教。

由于部分高校在认识上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格的培育和道德教育,进而对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了严重的冲击与影响。

(三)实践起步时间的迟缓
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人格培育实践起步时间较其他国家晚,其人格培育的方式方法也比较落后。

相比较其他发达国家而言,在某些方面还具有一定的差距,我国高校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理念比较陈旧,创新力度也不够大,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实践经验不够丰富。

而且,高校过于重视道德灌输,忽视实践引导,导致理论和实践想脱节,使人格培育工作还处于一个比较不成熟的状态和相对落后的地位。

高校大学生人格培育工作由于起步时间的迟缓,造成了在理论层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在实践层面的践行不够创新,人格培养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这些都导致了人格培育“失和”现象的发生。

(四)手段的单一和方法的落后
虽然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对于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工作开展的必要性、重要性、现实性、紧迫性有一个全面清晰而积极肯定的认识和端正的态度。

但是,在和谐人格培育的开展形式和手段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和问题。

形式比较落后死板,手段方法也比较单一,高校在德育教育中单纯的采用政治说教和道德灌输的教育形式,除了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传递教育内容之外,没有其他的教育形式。

而且德育教育缺乏实用性与灵活性,过于重视理论灌输而忽视实践引导的情况依然存在,手段的单一和方法的落后,导致德育效果不佳,人格培育问题突出,“失和”现象时有发生。

我国高校在学生人格培育工作中存在的个别缺陷以及“失和”现象的发生,既不利于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也不利于国家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更不利于和谐友善社会的建设。

因此,高校教育不应仅仅是注重加强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获得,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健康和谐的人格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作为一个和谐的人离开学校,步入社会。

参考文献
[1]张瑞雪李化成.秩序与和谐——论先秦儒家对和谐社会的构想[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2]杨一楠.大学生群体中和谐人格的缺失分析及自主性建构[D].吉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3]吴丽.先秦儒家人格思想与现代社会人格培育[D].中国海洋大学,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