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房企(万科、万达)最新组织架构及变革特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房企最新组织架构及变革特性
一、万科集团(2014-)
1. 万科总部设置12个一级部门,定位于标准支持、专业服务、创新研究。

2. 万科全国设置4大区域公司,区域公司小而精,对所属城市公司进行支持监控。

3. 万科一线城市公司的组织架构相对一致,随着公司发展阶段不同在项目管理模式、部门设置上会有相应的调整,如上图,而增设部门一般需要集团审批。

上海区域财务与内控管理部
战略投资营销运营管理部
资金管理部
工程管理部建筑研究中心
流程与信息管理部
设计管理部总裁办公室董事会办公室广深区域成都区域
北京区域人力资源部客户关系管理部审计监察部
企业公民办公室
管理学院
税务管理部
法务部
成本管理部采购管理部
万科集团
品质管理部商业管理部产品策划部
品质与成本管理部
投资及运营管理部产品管理部
运营管理部设计管理部
集团品牌管理部
品质管理部运营管理部产品管理部综合管理部品质管理部
商用地产管理部
投资运营部营销管理部
财务共享中心城市发展研究院集团总部
区域本部
城市公司
1、随着公司发展,人力资源、运营管理职能可从总办独立,分开成立人力资源部、运营管理部
2、随着商业体量增加,部分城市公司从营销管理部分拆成立专门的商业管理部
4.万科组织变迁的趋势是总部逐渐放权给区域,加强区域的快速反应及决策能力,总部主
要把握投资权、融资权及关键人事权,并通过专业指导、审计、检查和备案等方式进行管控,区域也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公司的管控,城市公司成为业绩利润中心。

5.万科的组织架构演变历程如下:
【特别说明】上海万科:万科体系下成熟城市公司,2014年销售额191亿,产品覆盖住宅、办公、商业、产业、创新服务(医养/金融/健康/文教)。

其最新组织架构如下:
在上海万科内部,对项目进行分类,差异化管理,主要体现在部分环节的决策人、决策机制、公司允许的开发周期等不同:
所属事业部A类项目(创新/混合)B类项目(主流/常规)C类项目(收尾阶段)
第一事业部翡翠滨江一期(铜山街)
海上传奇(含A地块)五玠坊翡翠滨江二期(中房滨江)
投资管理部















室设

















































上海万科
1、投资决策委员会
2、产品决策委员会
3、招投标委员会
第一事业部
第二事业部
第三事业部
商业管理公司
养老运营公司
产业运营公司…………






事业部:地产开发业务的操作主体,
管辖各项目,按地域划分,目前处
于从矩阵式向实体化过渡的阶段
上海万科后续变革的思路:以“前台一体化,后台专业化”为指导,落地事业部实体化。

1.简政放权,提高效率;兼顾风险控制,避免一放就乱;。

2.职能平台:致力于专业能力提升、决策质量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未来做精做专。

3.事业部:致力于业务执行效率提升,专业交圈提效,未来做强、做实。

①异地事业部完整授权,以独立的二级公司为发展方向;
②传统业务开发模式已然成熟,可充分授权,打造全建制实体事业部;
③新业务全力拓展,挑战与机会并存,打造品类事业部,如养老事业部、产业事业部。

4.创新平台:建立平台,充分利用合伙人机制,公司孵化,员工创业,在助力主营业务同
时,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二、绿地集团(2015-)
1.绿地在组织架构和管控上的最大特点是“分类管理”:
➢一方面,集团基于规模、地域、年度考核等将下属房地产事业部分为六档。

对不同等级的事业部,集团对其的管控深度、组织设置的自由度、员工薪酬水平等均有所不同。

➢同时,集团对各地项目也有分类,分为集团直管项目、集团重点项目、事业部重点项目、一般项目。

对集团直管和重点项目,总部相关部门介入业务较深。

【举例】以技术条线为例,绿地集团针对不同类别的项目,技术条线实行差异化的管理:项目类别定义:
总部技术条线管控机制:
2.架构上,绿地对主要事业部均充分授权,事业部定位为经营利润中心,内部架构独立完
整。

但绿地总部特别强调“条线管控”,事业部对整体业绩负责,但各条线工作需要接受总部各职能部门的对口管控和考核,确保“标准落地、专业可控、结果导向、快而不乱”。

突出体现在营销、工程两个条线。

【举例】以营销条线为例,月度排名+季度考核+年度考核:
3.绿地各地事业部内部架构层级存在差异。

较大的事业部(如上海事业一部)实质为四级
架构:集团-事业部-区域中心-城市公司,一般的事业部缺少“区域中心”层级。

4.绿地鼓励各事业部比拼赶超,内部良性竞争。

年度、季度各事业部均要排名,核定等级。

进入2015,绿地对下属事业部的管控呈现出新要求,从原先“规模优先、不关注质量”向着清晰的利润考核导向转变。

年度考核中,各事业部利润得分占到总成绩的50%。

反映到组织架构上,从集团到各地事业部,均强化了成本部门、财务部门、运营部门的建设和管理:
1)成本部门:将成本的条线管控提高到与营销、工程同等重要的位置,严控目标成本偏差。

2)财务部门:全面与上市要求接轨,推行全面预算体系,总部强化周期性的财务指标监控。

3)运营部门:从只关注计划扩展到大运营管控,关注效能指标、业绩质量,辅助决策。

【特别说明】绿地事业一部:特一类事业部,2014年销售额302亿,地域覆盖上海西部、江苏东部、浙江全省。

其最新组织架构如下:
相对定位:事业部平台做实、区域中心职能做强,城市公司项目做快。

区域中心再往下为城市公司(上海则为片区公司),城市公司管理各项目,架构如下:
(就近原则聚类,不超过5个为宜)
三、碧桂园集团(2014-)
碧桂园将下属区域公司分为三类,在组织架构上存在差异,如下:
碧桂园2014下半年起推动新一轮的组织架构与管控变革,着眼于新时期经营需要,立足三级管控要求和管控价值提升,力求实现“三化”转变:
1.管控价值点错位:实现总部管理重心从价值链后端向价值链前端转变:总部管控方式从
直接操作向监控服务转变
2.区域布局相对分散:通过区域调整,实现区域从“专注”向“专属”转变(23→27个)
3.子公司管控适配集团高速发展:实现由行政指令管理向自主经营转变
【特别说明1】总部管控方式转变(管理重心从价值链后端→价值链前端):
碧桂园重点优化了定位策划环节的管理机制:总部设置“定位精英团队”,评审各区域定位方案,提供建议或另做方案。

通过总部“精英团队做定位”,缓解“区域人员能力欠缺,导致项目定位不准确,影响产品去化”的问题。

模式如下:
【特别说明2】总部管控方式转变(总部直接操作→监控服务):
碧桂园集团近期及中期总部差异化、渐进式放权路径图:
近期(1-2年),总部去操作化,精干高效;中期(2-3年),减少评审/审批。

区域做实做强。

四、万达集团(2014-)
万达集团总部设置10个中心+4个部门,下设两大集团:
万达商业地产集团:分北中南三个区域管理,成立多个专业公司
万达对于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呈现为“高成长、高复制、高效能”的强管控模式:
1.集团4大功能:建标准、定前端、管执行、强资源
2.项目公司:负责项目全程推进,在集团授权和标准要求下完成项目目标
➢产品标准化:总部商业规划院(即商业规划部,两块牌子、强调内部协同)
➢开发模块化:商业地产集团总部,北/中/南区项目管理中心内设计划部、成本控制部、信息工程部、质量监管部
➢商业同盟化:外部联盟(商管公司、酒店管理公司)、内部联盟(自身发展多元产业)万达文化地产集团:2012年末新成立,尚处于整合发展阶段
五、华润置地(2014-)
1.2011年前,华润置地为“总部-城市公司”两级架构,2011后,组织架构转为三级:“总
部-大区-城市公司”。

以区域为单元控制风险、强化区域内部协同和标准化,支撑快速开发。

目前全国设置9个大区。

2.华润置地的“大区总部”层级并非单独存在的层级,其与大区所在地的城市公司(即“中
心城市”)共用管理平台,即“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3.大区层面“商业地产管理部”、“酒店事业部”、“客户服务部”、“法律部”为非标准设置。

前两者基于特定业态;客服职能部分大区直接设置在城市层面;法律部是2014以来集团风控要求收紧后各大区增设的新部门。

4.各大区在非中心城市层面部门设置差异较大,对单项目城市公司近来部分大区正逐步精
简化,将开发板块设置大部制,如江苏大区,目前下属城市公司仅设置项目管理中心、营销管理部、财务部、人事行政部、客户服务部、物业公司。

5.置地总部定位:由财务管控型转变成专业管控型,并逐渐向战略总部转变;管未来、管
战略、管政策、管协同、管文化和培训、管价值。

对地产业务以指导、支持、监控为主。

6.大区公司定位:聚焦于区域内专业管控,管现在,是一个以市场、客户快速反应为核心
管理理念的地区总部。

行使置地总部下放的部分权力,使管理决策更接近市场。

大区内深耕细作,并共享资源,协同创造价值,并建立起对城市公司的支持能力。

7.城市公司定位:组织小而精,承担前线最基本的一些职能,以开工建设、销售、物业管
理为主。

实现城市公司的职能前移,简化结构,提高快速响应能力。

【特别说明】华润置地组织变革中的大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以辽宁大区为例,包含沈阳公司(中心城市)、大连/长春/哈尔滨/鞍山公司(非中心城市)上图体现了辽宁大区与沈阳中心城市公司的架构关系,特点如下:
1)大区-中心城市公司管理平台共用,重点在于大区管控职能做实,而不是层级做实
2)大区专业分管领导兼任下属城市公司总经理
3)对大区和中心城市共用的部门,其职能分为两部分:区域管控职能、本地管理职能。

以辽宁大区合约部为例,一方面负责区域成本标准建设,对非中心城市公司进行目标成本审核和动态成本监控;同时其也直接承担中心城市公司的全过程成本管理,“两种身份”。

六、中海地产(2014-)
总部平台区域公司专业公司
中海地产组织架构变革历程:
➢2008年前:“总部—分公司”的两级管理模式。

➢2008年后:实施区域管理制,将全国划分为华北区、华东区、华南区、等几大重要区域,区域公司得到总部较大的放权,类似于万科的区域化布局。

➢2014年上半年:与中建系整合后再次组织变革,从之前的区域化管控转向总部集权的纵向一体化管理,在集团层面组建工程、营销等专业公司,取代原总部平台中的相关部门,职能聚焦,专业化运作。

2014年组织变革的导向:追求更快的高周转模式,强化工程的进度效率、质量,加大营销
力度。

工程管理公司、营销公司将专门负责后期的工程、营销工作。

各区域开发公司与工程
公司、营销公司的关系类似于内部甲乙方,但工程公司、营销公司不会承接外部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