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2.3《化学平衡(第1课时)》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2.3《化学平衡(第1课时)》ppt
③2NO2 N2O4 与 N2O4 2NO2 ④2SO2+O2催化 △剂2SO3 与 2SO3催化 △剂2SO2+O2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可逆反应必须是在同一条件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 的反应。
【答案】 C
2.14CO2 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14CO2+C 到平衡后,平衡混合物中含 14C 的粒子有( )
因此有 0.4≤a≤1.3,0≤b≤0.9。
【答案】 (1)a-b=0.4 (2)0.4≤a≤1.3
学生分组探究二 化学平衡的标志 第 1 步探究——问题引入,自主探究 1.化学平衡的基本标志是什么? 【提示】 v 正=v 逆与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2.若反应体系的总压强不变,该可逆反应一定达平衡了吗?
溶解 结晶
溶液中的溶质。
2.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1)可逆反应 在 同一条件 下,既能向 正反应 方向进行又能向 逆反应 方 向进行的反应。 (2)不可逆反应 有些反应的逆反应进行程度太小因而可忽略,把几乎完全进 行的反应叫不可逆反应,用“ === ”号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例 如:Ba2++SO24-===BaSO4↓。
【答案】 A
4.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A2(g)+B2(g) 2C(g)达到平衡 时,A2、B2 和 C 的浓度分别为 0.5 mol/L、0.1 mol/L、1.6 mol/L, 若用 a、b、c 分别表示 A2、B2、C 的初始浓度(mol/L),则:
(1)a、b 应满足的关系是__。 (2)a 的取值范围是__。 【解析】 (1)由于在建立平衡的过程中 A2、B2 的浓度变化相 同,所以二者平衡浓度之差应等于 a 与 b 的差。 a mol/L-b mol/L=0.5 mol/L-0.1 mol/L=0.4 mol/L,即 a-b =0.4。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课件(共16张PPT)

反应平衡时 ——v(正)=v(逆),c(反应物)、c(生成物)均 _不__再__改__变____,但不一定相等或等于化学 计量数之比
—以上过程中v-t图像表示如下:
2、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逆 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相__等__时,反应体系 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 持_恒_定__的状态。
4、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标志
化学反应mA(g)+nB(g) pC(g)+qD(g)平衡状态的判定:
1)、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 A,同时也生成了 m mol A,即v正=v逆 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 B的同时也消耗了 p mol C,即v正=v逆 2)、温度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 一定时(其他不变) 3)、颜色
①当m+n≠p+q时,Mr一定 ②当m+n=p+q时,Mr一定
一定平衡 不一定平衡
7、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O2(g)+SO2(g)——SO3(g) +NO(g) ΔH=-41.8 kJ/mol, 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3时48分48秒15:48:489 November 2021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3时48 分48秒下午3时48分15:48:4821.11.9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第一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第一课时课件

• 作业: • 《训练与测评》P9 第1、2、3、4、5 。 • 《优化设计》P20随堂练习2、4。
(2)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在500℃、钒触媒的作用下,某密闭容器中 反应 2SO2 + O2 2SO3 达到化学平衡 状态时的标志是( BD )
A. SO2 的消耗速率等于SO3 的生成速率
B. SO2 的生成速率等于SO3 的生成速率
C. SO2 的消耗速率等于O2 消耗速率的2倍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
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化学反应,有 的能进行到底,有的不能进行到底。 请同学们列举些例子来。
举例,如:酸碱中和反应、硫磺的燃 烧等反应能进行的比较彻底;合成氨、 二氧化硫溶于水、CO与NO等反应就 不能进行到底了。
一、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可逆反应
1、定义: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 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2、表示方法:约定采用“ ”表示,把从 左向右的反应称为正反应,从右向左的反应称 为逆反应。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的建立: CO(g)+H2O(g) CO2(g)+H2(g)。
开始时υ正 > υ逆 平衡时υ正 = υ逆 ≠0
υ
υ

υ =υ


υ
0

t
二、化学平衡状态
1.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 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 保持不变的状态。 注意:1、前提:一定条件下
2.同一条件,同时 3.可逆反应总是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得到的总是反应 物与生成物的混合物。
可逆反应练习: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SO2和 18O原子组成的氧气,在 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在达到平衡后, 18O存在 于( ) D A. B. C. D. 只存在O2 中 只存在于SO2 中 只存在于SO2 和SO3 中 SO2 、 SO3 、 O2 中都有可能存在

2.3.1 化学平衡状态 课件(人教版选修4)

2.3.1 化学平衡状态 课件(人教版选修4)

(1)A瓶中气体颜色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B瓶中气体颜色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Ⅱ.在水溶液中,橙红色的Cr2O 2 与黄色的 CrO 7 4 有下列平衡
- -
关系: Cr2O2 7 +H2O

2CrO2 4 +2H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向气体体积减小的反
生成物浓度增大,但 比原来的小 体系压强减小,但比
应方向移动
向气体体积增大的反 应方向移动 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原来的大
体系压强增大,但比 原来的小 体系温度降低,但比 原来的高
体系温度升高,但比
原来的低
(2)勒夏特列原理只适用于判断“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 时平衡移动的方向。若同时改变影响平衡移动的几个条件, 不能简单地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只有 在改变的条件对平衡移动的方向影响一致时,才能根据勒夏 特列原理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如A(g)+3B(g) 2C(g)
3.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 、 压强 以及
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 ),平衡就会向着 能够减弱这种改变
的方向移动。
探究2:如何理解化学平衡的移动?
1.对平衡移动概念的理解
(v 正=v 逆) 各组分含量 保持一定
(v 正 ≠ v 逆 ) 各组分含 量改变
(v 正′=v 逆′)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1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
1.正确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掌握化学反应速率与化 学 平衡状态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掌握勒夏特列原理及其应用。
温 故

高中化学 第2章 第3节 化学平衡(第3课时)课件 新人教选修4

高中化学 第2章 第3节 化学平衡(第3课时)课件 新人教选修4

SO2 a% O2 b% SO3 c%
平衡状态
SO2 a% O2 b% SO3 c%
平衡状态
?SO2
O2 SO3
归纳总结
二、等效平衡的建成条件、判断方法及 产生结果: 1、恒温、恒容下对于气态物质反应前后 分子数变化的可逆反应等效平衡的 判断方法是:
使用极限转化的方法将各种情况变换成 同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然后观察有关物 质的物质的量是否对应相等。
0
a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302022/1/302022/1/301/30/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302022/1/30January 30,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302022/1/302022/1/302022/1/30
a%
充 4mol 2mol 0
0
a%
入 2mol 2mol
0
0
b% (a≠b)
开始 2SO2
2mol SO2 1mol O2
4mol SO2 2mol O2
催化剂
+ O2 加热
平衡状态 SO2 a% O2 b% SO3 c%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4化学平衡优秀课件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4化学平衡优秀课件

v v正’ v正’= v逆’ v 平衡状态2
逆’
v正 v正= v逆 v逆 平衡状态1
t1
t2
t3
t4
t2:增大压强 t4:减小压强
t
mA(g) + nB(g) pC(g) + qD(g)
(1)m+n > p+q时 (2)m+n < p+q时 (3)m+n = p+q时
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时 平衡如何移动?新旧平 衡的速率大小比较。
下表中压强变化和NH3含量的关系,分析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5 10 30
60
100
9.2 16.4 35.5 53.6 69.4
总结: mA(g) + nB(g)
pC(g) + qD(g)
若 m+n > p+q P↑ 平衡正向移动 新旧平衡比较:
CA ↑ 、 CB↑ 、 C↑C 、 ↑CD A的转化率↑ B的转化率 ↑ A% ↓ 、B%↓ 、C%↑ 、D↑%
讨论: 起始
N2 + 3H2 1 mol 3 mol
2NH3 (恒T、V) 达平衡状态1
③加入B,A的转化率减小 ④加入催化剂,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变
⑤加压使容器体积减小,A或B的浓度一定增大 ⑥若A的反应速率为vA,则B的反应速率vB=(n/m)vA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
压强
1
(MPa)
NH3 % 2.0
体积分数
N2(g)+3H2(g)
2NH3(g) ,试根据
故对化学平衡移动没有影响,只是能改变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
v
v正’= v逆’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PPT精品课件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PPT精品课件

确的是( D)
A.K=n2(NH3)·n(CO2)(n(H2O))
B.K=n(H2O)(n2(NH3)·n(CO2))
C.K=c2(NH3)·c(CO2)(c[CO(NH2)2]·c(H2O))
D.K=c2(NH3)·c(CO2)(c(H2O))
课堂练习
3.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 K=[c(CO)·c(H2O)]/[c(CO2)·c(H2)]。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
加快 反应速率 有利于平衡向 正反应方向 移动
采用较高温
加快反应速率 同时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将氨液化并及时分离
有利于平衡向 正反应方向 移动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的特征
I2(g) + H2(g)
2HI(g)起始时浓度mol/L来自序 号698.6K
c0 (H2)
c0(I2)
c0 (HI)
1 0.01067 0.01196
2SO2(g)+O2
2SO3(g)
298K时K很大,但由于速度太慢,常温时,几乎不发生反应。
②平衡常数数值极小的反应,说明正反应在该条件下不可能进行,如:
N2+O2
2NO
K=10-30(298K)所以常温下用此反应固定氮气是不可能的。因此没有必要在该条件
下进行实验,以免浪费人力物力。或者改变条件使反应在新的条件下进行比较好一些。
QC > kc, 正 逆 未达平衡,逆向进行。
QC = kc, 正 逆 达平衡,平衡不移动。
QC < kc, 正 逆 未达平衡,正向进行。
一、化学平衡常数
(5)另外还有两点必须指出:
①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只能大致告诉我们一个可逆反应的正向反应所进行的最大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35张PPT)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35张PPT)

(2)体系中气体物质的总物质的量 (或体积或分子个数)保
持不变。 (3)体系中气体物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4)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发生改变。 (5)体系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栏 目 链 接
以上五项中,对于Δn≠0的可逆反应,如2NO(g)+O2(g)
O2―→2SO3 ,这样在 SO3 中就含有了 18O ,而 18O 的 SO3 分解: 2SO3―→2SO2 +O2 ,就会使 18O进入 SO2。故反应一段时间 后三者中都含有18O。 答案:D
栏 目 链 接
要点二
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的建立
如果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装入密闭容器,其反应过 程如下:
栏 目 链 接
2.间接特征:指所表述的内容并非直接而是间接反映 “等”和“定”的意义。 (1)反应物的转化率保持不变。 (2)产物的产率保持不变。 (3)平衡体系的颜色保持不变。 (4)绝热的恒容反应体系中的温度保持不变。
栏 目 链 接
3 .“特殊”特征:指所表述的内容并不能表明所有反 应均已达到平衡状态,只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才能表示反 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体系中气体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3)特征
到底,反应物________实现完全转化;③反应体系中,与化 同时存在于同一体系中 ;④能量类 学反应有关的各种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型的转化互逆,若正反应放热,则逆反应吸热。
3.不可逆反应 有些反应的逆反应进行程度太小因而可忽略,把 ________ 的反应叫不可逆反应,用“________” === 号表示, 几乎完全进行 例如:Ba2++SO===BaSO4↓。
思考
2.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浓度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 K c p (C) • cq (D)
cm ( A) • cn (B)
【思考】平衡浓度的单位是mol·L-1,请问平衡常数K有 没有单位?
3.平衡常数的单位 ∵浓度的单位为mol·L-1 ∴K的单位为(mol·L-1)n;n=p+q-m-n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Ag+( aq)+Cl-(aq)
⑥ Cr2072-(aq)+H20 Cr042-(aq)+2H+(aq)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思考与交流】
(1)比较①和②,分析平衡常数表达式的 书写与哪些因素有关?
(2)比较②和③,分析正、逆反应的平衡 常数之间的关系
起始时浓度mol/L
c (H2)
c(I2) c (HI)
0.0119 0.00694 0 74
平衡时浓度mol/L
c[H2]
c[I2]
c[HI]
0.00561 0.000593 0.0127
7
6
0
平衡时
c2 (HI)
c(H2) ·c(I2)
48.38
0.0122 0.00996 84
0 0.00384 0.001524 0.0168 48.61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练习】请写出下表中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并
回答问题
反应
Kc 单位
① 1/2N2(g)+3/2H2(g)
NH3(g)
② N2(g)+3H2(g)
2NH3(g)
③ 2NH3(g)
N2(g)+3H2(g)

高中化学选修4课件--9化学平衡(第三课时)

高中化学选修4课件--9化学平衡(第三课时)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 化学平衡
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三课时)
2021年2月28日星期日
1
三、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常数: 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 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 也无论反应物起始浓度的大小,最后都能达 到平衡,这时各种生成物浓度的系数次方的 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系数 次方的乘积
这要根据具体反应及引起平衡移动等具体原因而定, 不可一概而论。
12
平衡移动与反应物的转化率间的关系
一、由于压强改变而引起平衡正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 率必定增大。反之,平衡逆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 率必定减小。
PS:1、这里的压强改变方式指容积的变化。若为加压,平衡正向 移动,则正反应是一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若为减压,平衡正向移 动,则正反应是一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 2、若TV不变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加入惰性气体,这时体系的总 压增大,但平衡不移动,反应物转化率不变。因加入无关气体后, 由于体积不变,所以平衡体系中有关物质的浓度没有变,因而不影 响原平衡。
P2 n2
⑵、恒温恒压时:V 1 n1 V 2 n2
⑶、M m总 n总
⑷、 m总
V总 10
平衡移动与反应物的转化率间的关系
2021年2月28日星期日
实验中学 高二化学备课组
11
思考:化学平衡是暂时的,一旦外界条件改变,原 有的固定的各种数量关系皆会因平衡的移动而发生 改变,平衡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如何变化 ?
起n
n
0
变 x 2x
2x
平 n - x n - 2x
2x
由题意可知: n - x + n - 2x = 2 x
x = 0.4n
B n变 100% 0.8n 100% 80%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第3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29张PPT)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第3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29张PPT)

K=c(CO)· c(H2)/c(H2O)
高温
(3)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例如:N2(g)+3H2(g)
+H2(g)
高温
高温
2NH3(g)的平衡常数为K1,N2(g)
高温
NH3(g)的平衡常数为K2,NH3(g)
N2(g)+H2(g)
的平衡常数为K3。
①K1和K2的关系式为:K1=K;
栏 目 链 接
______ 浓度变化无关。
×100%。
应用 思考 1.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是否一定增大? 提示:不一定。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 率如何变化,要根据具体反应及引起平衡移动的原因而定。 对于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吸热反应而言,增大压强或升 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都增大;对
要点
化学平衡常数
1.定义 在一定温度 ________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________时,生 成物浓度幂之积 __________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 __________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 符号________ 表示。 K 2. 表达式 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nB(g) 在一定温度下,K= pC(g)+qD(g),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③
解析:平衡常数 K 是一个温度常数,只与反应本身及 温度有关,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平衡,故加入催化剂不改
变平衡常数K。
答案:D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及应用 例 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 +O2(g)催化剂△2SO3(g),知c始(SO2)=0.4 mol/L,c始(O2)= 1 mol/L,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9,试判 断: (1)当SO2转化率为50%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若未达到,向哪个方向进行?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课件(共13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课件(共13张PPT)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 平衡
3化学平衡
一、平衡的移动
实验: 将NO2球分别浸在冰水和热水中,观察NO2球中
颜色的变化。 实验现象:浸在冰水中的NO2球红棕色变浅,浸在 热水中的NO2球红棕色加深。 说明: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改变外界条件, 体系中物质浓度会发生变化,平衡状态会发生变化。
V(正)= V(逆) 外界条件改变
2、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慢。吸热反应方向 减慢的幅度大,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温度变化引起化学反应速率变化,吸热反应方向 变化的幅度总是比放热反应方向变化的幅度大。 2、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减弱温 度的升高。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减弱温度的降低。
1、增加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减弱浓 度的方向移动。 2、减小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平衡向增加浓 度的方向移动。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回忆实验2—7
2 N O 2 ( 红 棕 色 , g ) N 2 O 4 ( 无 色 , g ) H 5 6 . 9 K J /m o l
实验现象:浸在冰水中的NO2球红棕色变浅,浸在 热水中的NO2球红棕色加深。
谢谢大家!
(可能出现)பைடு நூலகம்
V ′ (正) ≠ V ′ (逆)
新条件
V ′ (正) = V ′ (逆)
旧平衡的破坏
新平衡的建立
过程叫平衡的移动
实验2—5
C r 2 O 7 2 ( 橙 色 ) H 2 O 2 C r O 4 2 ( 黄 色 ) 2 H
实验结论: 1、增加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 反应方向移动。 2、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减慢,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