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课件化学平衡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化学平衡 (共64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化学平衡 (共64张PPT)

原因分析: N2+3H2
2NH3
实验证明:T一定时,压强改变对气体体积大 (即气体化学计量数大)的一方反应速率影响尤为显著。
v v正’ v正’= v逆’
v逆’ 平衡状态2 v正 v正= v逆 v逆 平衡状态1
t1
t2
t3
t4
t2:增大压强 t4:减小压强
t
mA(g) + nB(g) pC(g) + qD(g)
4、若为恒压体系,体系的密度不再改变。 注意:以上几条对m+n = p+q的反应不成立。
四、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基本思路:列出起始量、转化量、平衡量,再根据题意求解。
讨论:将1体积N2和4体积H2放入密闭体积不变的容器中,测得 压强为3.03×105Pa,达到平衡后测得含NH3为25%,试求:
(1)平衡时N2和H2占平衡混合气体的体积百分比 (2)达到平衡时的压强
讨论3:试用“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来解释“用排饱和食盐
水法 收集Cl2可以抑制Cl2的溶解”。
分析: Cl2溶解于水,存在溶解平衡。
溶解的部分Cl2能与水反应: Cl2 + H2O
H+ + Cl- + HClO
讨论4:已知Ca5(PO4)3F的溶解度比Ca5(PO4)3OH更小,质地更 坚固。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常用含NaF的牙膏刷牙,能预防龋 齿的原因 :
v正’= v 逆’ > v正= v 逆
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新旧平衡比较:
v正’= v 逆’ < v正= v 逆
思考: C(s)+H2O(g)
CO(g)+H2(g) (恒T、V)
增大C的用量,平衡会移动吗? (不会)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课件(共16张PPT)

反应平衡时 ——v(正)=v(逆),c(反应物)、c(生成物)均 _不__再__改__变____,但不一定相等或等于化学 计量数之比
—以上过程中v-t图像表示如下:
2、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逆 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相__等__时,反应体系 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 持_恒_定__的状态。
4、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标志
化学反应mA(g)+nB(g) pC(g)+qD(g)平衡状态的判定:
1)、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 A,同时也生成了 m mol A,即v正=v逆 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 B的同时也消耗了 p mol C,即v正=v逆 2)、温度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 一定时(其他不变) 3)、颜色
①当m+n≠p+q时,Mr一定 ②当m+n=p+q时,Mr一定
一定平衡 不一定平衡
7、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O2(g)+SO2(g)——SO3(g) +NO(g) ΔH=-41.8 kJ/mol, 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3时48分48秒15:48:489 November 2021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3时48 分48秒下午3时48分15:48:4821.11.9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2.3化学平衡(共21张PPT)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2.3化学平衡(共21张PPT)

【实验 2−6】:
向盛有 5 mL 、0.005 mol/L 的 FeCl3 溶液的试管中加 入 5 mL 、0.01 mol/L 的 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在这个 反应体系中存在下述平衡:
Fe3+ + 3 SCN-
Fe(SCN)3(血红色)
(1)、将上述溶液均分置于两支试管中; 向其中一支 试管中加入饱和 FeCl3 溶液 4 滴,充分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变化;向另一只试管中滴加 4 滴 1 mol/L 的 KSCN 溶液,观 察溶液颜色变化。
(2)、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各滴加 0.01 mol/L 的 NaOH 溶液3 ~ 5 滴,观察现象,填写下表。
实验 2−5编号1 Nhomakorabea2
步 骤(1)
滴加饱和 FeCl3 溶液
滴加 1 mol/L KSCN 溶液
现象
步 骤(2) 现象
滴加 NaOH 溶液
滴加 NaOH 溶液
结论
实验 2−5
编号
1
2
步 骤(1)
【实验 2−5】:
已知在 K2Cr2O7 的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
Cr2O72 + H2O
Cr2O
2 4
+
2 H+
答: CO 转化为 CO2 的转化率为 83.
K Cr O 为橙色, K CrO 为黄色。 0 mol CO 与 10 mol
(2)、设 H2 的消耗浓度2为 x ,2根据7题意有:
2
CO (g) + H2O (g)
CO2 (g) + H2 (g)
K = 1.0 求:CO 转化为 CO2 的转化率。
解:设容器体积为 V ;
反应过程中消耗 CO 的物质的量为 x ,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4化学平衡优秀课件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4化学平衡优秀课件

v v正’ v正’= v逆’ v 平衡状态2
逆’
v正 v正= v逆 v逆 平衡状态1
t1
t2
t3
t4
t2:增大压强 t4:减小压强
t
mA(g) + nB(g) pC(g) + qD(g)
(1)m+n > p+q时 (2)m+n < p+q时 (3)m+n = p+q时
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时 平衡如何移动?新旧平 衡的速率大小比较。
下表中压强变化和NH3含量的关系,分析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5 10 30
60
100
9.2 16.4 35.5 53.6 69.4
总结: mA(g) + nB(g)
pC(g) + qD(g)
若 m+n > p+q P↑ 平衡正向移动 新旧平衡比较:
CA ↑ 、 CB↑ 、 C↑C 、 ↑CD A的转化率↑ B的转化率 ↑ A% ↓ 、B%↓ 、C%↑ 、D↑%
讨论: 起始
N2 + 3H2 1 mol 3 mol
2NH3 (恒T、V) 达平衡状态1
③加入B,A的转化率减小 ④加入催化剂,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变
⑤加压使容器体积减小,A或B的浓度一定增大 ⑥若A的反应速率为vA,则B的反应速率vB=(n/m)vA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
压强
1
(MPa)
NH3 % 2.0
体积分数
N2(g)+3H2(g)
2NH3(g) ,试根据
故对化学平衡移动没有影响,只是能改变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
v
v正’= v逆’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35张PPT)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35张PPT)

(2)体系中气体物质的总物质的量 (或体积或分子个数)保
持不变。 (3)体系中气体物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4)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发生改变。 (5)体系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栏 目 链 接
以上五项中,对于Δn≠0的可逆反应,如2NO(g)+O2(g)
O2―→2SO3 ,这样在 SO3 中就含有了 18O ,而 18O 的 SO3 分解: 2SO3―→2SO2 +O2 ,就会使 18O进入 SO2。故反应一段时间 后三者中都含有18O。 答案:D
栏 目 链 接
要点二
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的建立
如果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装入密闭容器,其反应过 程如下:
栏 目 链 接
2.间接特征:指所表述的内容并非直接而是间接反映 “等”和“定”的意义。 (1)反应物的转化率保持不变。 (2)产物的产率保持不变。 (3)平衡体系的颜色保持不变。 (4)绝热的恒容反应体系中的温度保持不变。
栏 目 链 接
3 .“特殊”特征:指所表述的内容并不能表明所有反 应均已达到平衡状态,只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才能表示反 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体系中气体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3)特征
到底,反应物________实现完全转化;③反应体系中,与化 同时存在于同一体系中 ;④能量类 学反应有关的各种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型的转化互逆,若正反应放热,则逆反应吸热。
3.不可逆反应 有些反应的逆反应进行程度太小因而可忽略,把 ________ 的反应叫不可逆反应,用“________” === 号表示, 几乎完全进行 例如:Ba2++SO===BaSO4↓。
思考
2.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浓度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教学课件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教学课件

(2)若按原反应物比例同倍数增大A和B的量,平衡右移, 达新平衡时:
①当a + b > c + d 时, A、B的转化率都增大
②当a + b < c + d 时, A、B的转化率都减小 ③当a + b = c + d 时, A、B的转化率都不变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
2.特殊:反应物只有一种时,如:aA(g)
温度从T1上升到T2,由于吸增加得多,相应物质的浓度减少 得多,将使其速率减缓;而相反方向的物质浓度增加得多,将 使其速率增加,最终达到吸=放,建立新的平衡状态为止。
例. 对于达平衡的可逆反应
X+Y W+Z,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 速度(v)的变化如上图,分析可知X,Y, Z,W的聚集状态是
(A)Z,W为气体,X,Y中之一为气体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
例3:图中表示外界条件(T、P)的变化对下列
反应的影响:L(s)+G(g) 2R(g),
△H﹥0,y 轴表示的是( B )
(A) 平衡时,混合气中R的百分含量 (B) 平衡时,混合气中G的百分含量 (C) G的转化率 (D) L的转化率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
PCl5

2.T、V 2mol
减压
T、2V 2mol
PCl5
PCl5
平衡态 ③
T、V
加压
平衡态 ② T、2V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
练习1:在一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如下反应:
A(g) +2B(g) 2C(g) ,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和气体中A和B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PPT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PPT
理解时我们需要注意: Ⅰ、构成化学平衡体系的基本要求是:反应物
和所有产物均处于同一反应体系中,反应条件(如 温度、压强等)保持不变;
Ⅱ、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体系中所有反应物 和生成物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但是这个体系中 的反应并没有停止,只是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那么化学平衡是否也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 保持?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如果 改变浓度、压强、温度等反应条件,平衡状态是否 也会发生变化?
……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2.3 化学平衡(共21张PPT)
【思考与交流】:P27
(1)、上述两个实验中,化学平衡状态是否发生了变 化?你是如何判断的?
(2)、从中你能否推知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平衡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 明显加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第三节
化学平衡
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相同的条件下,正反应方向和 逆反应方向均能同时进行的化学 反应。
例如:N2 (g) + 3 H2 (g)
2 NH3 (g)
固体溶质
溶解
溶液中的溶质
结晶
开始时:v(溶解)> v(结晶); 平衡时:v(溶解)= v(结晶)。
二、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当正、逆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 相等时,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 浓度保持恒定,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此状态 是可逆反应所能达到或完成的最大限度,我们称其 为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 chemical equilibrium 】 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2.3 化学平衡(共21张PPT)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2.3 化学平衡(共21张PPT)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 K c p (C) • cq (D)
cm ( A) • cn (B)
【思考】平衡浓度的单位是mol·L-1,请问平衡常数K有 没有单位?
3.平衡常数的单位 ∵浓度的单位为mol·L-1 ∴K的单位为(mol·L-1)n;n=p+q-m-n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Ag+( aq)+Cl-(aq)
⑥ Cr2072-(aq)+H20 Cr042-(aq)+2H+(aq)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思考与交流】
(1)比较①和②,分析平衡常数表达式的 书写与哪些因素有关?
(2)比较②和③,分析正、逆反应的平衡 常数之间的关系
起始时浓度mol/L
c (H2)
c(I2) c (HI)
0.0119 0.00694 0 74
平衡时浓度mol/L
c[H2]
c[I2]
c[HI]
0.00561 0.000593 0.0127
7
6
0
平衡时
c2 (HI)
c(H2) ·c(I2)
48.38
0.0122 0.00996 84
0 0.00384 0.001524 0.0168 48.61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练习】请写出下表中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并
回答问题
反应
Kc 单位
① 1/2N2(g)+3/2H2(g)
NH3(g)
② N2(g)+3H2(g)
2NH3(g)
③ 2NH3(g)
N2(g)+3H2(g)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共51张PPT)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NO2
N2O4 + 57 KJ
(红棕色) (无色)
1.结论: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2.原因分析: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升高温度,不 管 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吸 热反应增大的倍数大于放热反应增大的倍数,故 平 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P1曲线先达平衡,说明压 强大且反应速率大,故 P1>P2;再看两横线,P1 压强下平衡时Y的转化率小 于压强为P2时的Y的转化率, 说明增大压强使平衡逆移, 故n>2。故本题答案是A。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2.3化学平衡(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2.3化学平衡(共51张PPT)
例题:可逆反应:aX(s) + bY(g)
3.速率-时间关系图:2NO2
N2O4
V(molL-1S-1) 升高温度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V’逆 V”正 = V”逆
V正
V正= V逆 V‘正
V逆
0
t1
t2
t(s)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四、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催化剂对可逆反应的影响:同等程度改变化学 反应速率,V’正= V’逆,只改变反应到达平衡所 需要的时间,而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2.3化学平衡(共51张PPT)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M(g)+N(g) R(g)+2L,在不同条件下R的百分 含量R%的变化情况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B、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C、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D、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课件(共13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课件(共13张PPT)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 平衡
3化学平衡
一、平衡的移动
实验: 将NO2球分别浸在冰水和热水中,观察NO2球中
颜色的变化。 实验现象:浸在冰水中的NO2球红棕色变浅,浸在 热水中的NO2球红棕色加深。 说明: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改变外界条件, 体系中物质浓度会发生变化,平衡状态会发生变化。
V(正)= V(逆) 外界条件改变
2、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慢。吸热反应方向 减慢的幅度大,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温度变化引起化学反应速率变化,吸热反应方向 变化的幅度总是比放热反应方向变化的幅度大。 2、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减弱温 度的升高。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减弱温度的降低。
1、增加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减弱浓 度的方向移动。 2、减小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平衡向增加浓 度的方向移动。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回忆实验2—7
2 N O 2 ( 红 棕 色 , g ) N 2 O 4 ( 无 色 , g ) H 5 6 . 9 K J /m o l
实验现象:浸在冰水中的NO2球红棕色变浅,浸在 热水中的NO2球红棕色加深。
谢谢大家!
(可能出现)பைடு நூலகம்
V ′ (正) ≠ V ′ (逆)
新条件
V ′ (正) = V ′ (逆)
旧平衡的破坏
新平衡的建立
过程叫平衡的移动
实验2—5
C r 2 O 7 2 ( 橙 色 ) H 2 O 2 C r O 4 2 ( 黄 色 ) 2 H
实验结论: 1、增加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 反应方向移动。 2、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减慢,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化学平衡 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化学平衡  PPT课件
化学平衡状态(3)
化学平衡的移动
复习:化学平衡的含义
【复习】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 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化学平衡的特征: 逆 ——可逆反应(或可逆过程) 等 ——V正 =V逆(不同的平衡对应不同的速率) 动 ——动态平衡。达平衡后,正逆反应仍在进行(V正=V逆≠0) 定 ——平衡时,各组分浓度、含量保持不变(恒定)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演示实验
2NO2(g)
(红棕色)
N2O4(g);△H=-57kJ/mol
(无色)
现象: 混和气体受热颜色变深;遇冷颜色变浅。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NO2(g)
(红棕色)
N2O4(g);△H=-57kJ/mol
(无色)
[讨论]A:混和气体受热颜色变深,说明 ①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 NO2浓度增大。
B:混和气体遇冷颜色变浅,说明 ①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NO2浓度减小。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思考]画出升温对平衡影响的V-t图像
V逆’
V正’= V逆’
V正
平衡状态Ⅱ
V正’
V正= V逆
平衡状态Ⅰ
V逆
0
t1
t2
t3
升温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反应原理:2NO2(g) 红棕色
N2O4(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无色
C. P3 > P4 , Y轴表示 混合气体密度 D. P3 > P4 , Y轴表示 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
C%
C%
T2 P2 T1 P2
p4 p3
T1 P1
0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ppt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pptx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全部
返回
归纳、小结:
(1)可逆反应不可能反应完全,平衡体系中反应物与 生成物共存。
(2)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根本标志是v(正)=v(逆)>0,
特征标志主要有各反应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或百分量 (如物质的量百分含量、体积分数、转化率等)不再随时 间的改变而改变。
(4)在任何条件下,一个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都是一个
恒定值。
()
(5)K值越大,表明可逆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 )
答案:(1)× (2)× (3)√ (4)× (5)√
返回
平衡转化率
(1)定义:平衡转化率是指平衡时已转化了的某反应物的量 与转化前该反应物的量之比。 (2)表达式:对于反应:aA+bBcC+dD,反应物A的转化 率可以表示为:
全“消除”这种改变。
返回
B 4.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事实是 ( )
A.棕红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
压后颜色变深 C.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D.合成氨工业使用高压以提高氨的产量
返回
第三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A(g)+yB(g)
返回
(2)速率图像(以放热反应为例): 返回
4.催化剂的影响 (1)影响规律:
条件变化
速率变化
移动方向
v(正)、v(逆)同等程度
使用催化剂
平衡不移动
增大,v(正)=v(逆)
返回
(2)速率图像:
返回
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返回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2.3化学平衡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2.3化学平衡课件

V / 正
反应过程
(a) 升高温度
t
反 应 过 程 t
(b) 降低温度
3、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催化剂对可逆反应的影响:同等程度改变化学 反应速率,V’正= V’逆,只改变反应到达平衡所 需要的时间,而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V(molL-1S-1)
V’正= V’逆
V正= V逆
0
t1
T(s)
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F )
(A) P、Q、R、S的浓度不再变化
(B) P、Q、R、S的分子数比为1:1:1:1
(C)反应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E)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再变化
(F)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G)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4、 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2P(g)+Q(g) R(g)+S(g) 在恒温恒容下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逆: 可逆反应 (2)等: v(正)= v(逆) (3)动: 动态平衡,v(正)= v(逆) ≠0
(4)定: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5)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 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如何判断可逆反应是否到达平衡状态?
3、判断反应是否到达平衡的根据
(1)v正=v逆
a、同一物质 V消耗=V生成
b、不同物质 一正一逆 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
(2)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3)还可以延伸至混合气体的总压强、总体积、混合气体 的颜色、密度、平均摩尔质量等不随时间的延长而改变
注意:某一可变物理量不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即表明到达平衡状态。(变量不变达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逆)
0
t1
①增大反应物浓度 平衡向 移动
t
0
பைடு நூலகம்t1
②减小生成物浓度 平衡向 移动
t
V
V( 正 ) V( 逆 ) V( 正 ) V( 正 )
V
V( 正 ) V( 逆 ) V( 正 ) V( 正 )
0
t1
t
0
t1
t
③增大生成物浓度,平 衡向 移动
④减小反应物浓度, 平衡向 移动
关于浓度的几点注意:
B:混和气体遇冷颜色变浅,说明 ①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 NO2浓度减小。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思考]画出升温对平衡影响的V-t图像
V逆’
V正
V正’ V正= V逆
平衡状态Ⅰ
V正’= V逆’
平衡状态Ⅱ
V逆 0 t1 t2 t3 升温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反应原理:2NO2(g) 红棕色
( 1 )固体问题:增加或减小固 体的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 衡均不改变。 ( 2 )固体的颗粒越小,反应速 率越快。
( 3 )当平衡建立以后,增大某一 反应物的浓度,当达到新平衡时, 该反应物的浓度较原平衡时的大。 另一种反应物的浓度较原平衡时 的小,该反应物的转化率反而会 降低,却能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 转化率。
实验目的:研究了解浓度和温度这个两个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现有实验资源: 药品: 0.01mol/LFeCl3溶液、0.01mol/LKSCN溶液、 1mol/LFeCl3溶液、1mol/LKSCN溶液。 仪器:点滴板、小烧杯、充有NO2气体的连通球
可供选择研究的可逆反应:
反应一:FeCl3 + 3KSCN 黄色
(g) 反应二: 2NO2
Fe(SCN) 3 + 3KCl 红色
N2O4(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无色
红棕色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现象及分析: 在相同的平衡体系中,加入溶液后,点滴板孔中溶液 的颜色加深,加入KSCN溶液后点滴板孔中的溶液颜色 也加深,说明任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均使平衡向正反应 方向移动。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思考]用V-t图像分析
V正’
V正
V逆’ V正= V逆
平衡状态Ⅰ
V正’= V 平衡状态Ⅱ ’ 逆
V逆 0
加压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t1
t2
t3
3、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现象及分析:
加压 颜色逐渐变浅 平衡向气体缩小的方向移动 减压 颜色逐渐变浅 平衡向气体增大的方向移动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N2O4 (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无色
现象及分析:
降温颜色变浅 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升温颜色变深 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2、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结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A: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
反应的方向移动; B: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
反应的方向移动。
据图思考:
【问题】为什么增加任一反应物的浓度都能促使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试从浓度的变化如何 影响V正 、V逆的速率来解释原因)
浓度对平衡影响的v-t图分析
V速

′ V正
V正 V逆
0 t1
′ V逆
t时间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V
V( 正 ) V( 正 )
V
V( 正 )
V( 逆 )
V( 逆 ) V(逆)
V( 正 )
变 ——条件改变,平衡发生改变
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V正=V逆≠0 平衡1
条件改变
一定时间 ′ ′ ′ ′ V正≠V逆 V正=V逆≠0
不平衡
平衡2
破坏旧平衡
建立新平衡
定义: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
破坏,新化学平衡建立过程叫做化 学平衡的移动。
二、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浓 温 压
度 度 强
实验设计--讨论--确立方案--动手实验
[结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A: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B: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讨论] 对于反应2NO2(气) N2O4(气)试比较以下三种状态下
的压强关系:
改变压强前混和气体压强P1;改变压强后瞬时气体压强P2; 改变压强达新平衡后混和气体压强P3; 加压: 减压:
练习、进行如图实验的x、y,其中各图像 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C )
X 5克锌粒 锥 形 瓶 失 去 的 质 量 X X Y A Y 5克锌粉 C X D B Y
40毫升20%盐酸
Y
X
Y
40毫升20%盐酸
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二、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1、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 生成物浓度,平衡均向正反应方 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 应物浓度,平均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演示实验 2NO2(g)
(红棕色)
N2O4(g);△H=-57kJ/mol
(无色)
现象: 混和气体受热颜色变深;遇冷颜色变浅。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NO2(g)
(红棕色)
N2O4(g);△H=-57kJ/mol
(无色)
[讨论]A:混和气体受热颜色变深,说明 ①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 NO2浓度增大 。
化学平衡状态(3)
化学平衡的移动
复习:化学平衡的含义
【复习】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 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化学平衡的特征: 逆 ——可逆反应(或可逆过程) 等 ——V正 =V逆(不同的平衡对应不同的速率) 动 ——动态平衡。达平衡后,正逆反应仍在进行(V正=V逆≠0) 定 ——平衡时,各组分浓度、含量保持不变(恒定)
P2 > P3 > P1 ; P1 > P3 > P 。 2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注意] ①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相等的反应,
改变压强对平衡无影响;
②平衡混合物都是固体或液体的,改变 压强不能使平衡移动; ③压强的变化必须改变混合物浓度(即 容器体积有变化)才能使平衡移动。
练习、恒温下,反应aX(气) bY(气)+cZ(气)达到 平衡,把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 ,且达到新平 衡时,X的物质的量从0.1 mol/L增大到0.19 mol/1, 则下列有关系数判断正确的是( ) A a>b+c B a<b+c C a=b+c D a=b=c
4500C时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实验数据
压强 /MPa NH3/ %
1
5
10
30
60
2.0
7.9
16.4
35.5
53.6
3、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演示[实验1-5] 2NO2(气)
(2体积, 红棕色)
N2O4(气)
(1体积, 无色)
现象: A.加压混和气体颜色先深后浅; B.减压混和气体颜色先浅后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