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论文:基于降本增效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3214 成本管理论文
基于降本增效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构建
在现代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如何增强成本管理的有效性,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的突出而又迫切的问题。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便是对成本的管理,目标成本管理法则是越来越多企业组织实施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搭建目标成本管理制度,企业可以经由对目标成本的落实及管控,有效提高企业的成本竞争能力。
制药企业的成本构成和成本特点同一般的制造型企业有许多的相通之处;因此,对制造型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也能够有效应用于制药企业。因此,建立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可以使企业按照预先制订的成本目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实施有目标的掌控;通过实现和完成目标差距,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
一、制订合理的、具有可行性的目标成本
推行目标成本管理体系,通常使用标准成本系统的方法开展管理。标准成本系统可以将事前的成本计划、事中
的控制及事后的核算完美地结合起来。标准成本系统一般包含如下方面: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及差异处理。
确定标准成本是基于对市场状况和公司产品成本、价值展开细致掌握的基础上,通过确定产品的直接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从而制订出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上述直接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等项目的内容构成虽然有差别,但其标准成本的确定要素基本都是价格和数量两个因素。上述项目数量标准定额的确定,应当由企业的技术、生产部门在对企业生产的现实状况进行实际考量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等手段加以确定;不同项目价格标准的确定,则应由会计部门牵头并会同采购、人事等部门共同进行协商确定。在确定单项产品的标准成本之后,就应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工作考核中去。在期末核算出实际发生成本同标准成本的差异时,通过对成本项目结果差异实施分析,确定差异形成的因素,并据此展开调查,根据对差异产生的分析结果,提出科学可行的提高与改善措施,从而提升企业成本管控的效果和效率。标准成本不仅为企业开展成本控制提供了科学的参照,其对于企业存货的计价管理工作、日常的经济决策,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帮助。
二、分解、落实目标成本责任
企业在制订具体的目标成本之外,也要对目标成本责任实施细致的分级管理;把成本目标层层向下分解,把具体的责任落实到单位各部门、生产小组、个人,各责任单位和人员把分解落实的成本作为对实际发生成本控制的标准。经由对成本指标的层层分解,就能够建立一个完整的,以确保目标成本达成为核心,由多个分级指标所搭建的成本控制体系。在由此搭建的体系中,不同指标与企业各相关部门及职员都紧密联系,通过建立细分到班组的企业经济核算制度,核算、分析企业部门、班组、人员的生产耗费,及时对比、分析、发现生产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企业在对目标成本进行分解、落实时,应当确保其既具有合理性又留有一定的余地。合理性指的是责任单位、部门通过切实的提升可以完成的既定目标;留有余地则是指因出现无法提前预知的增支因素而使成本耗费超过目标成本。分解、落实目标成本之后,企业在成本核算、管理过程中,企业各单位、部门就要以企业内部统一确定的材料、水电价格来确定直接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这个过程中,核算的重点是准确计算消耗、产出的真实情况,并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得力措施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
三、加强对成本管理的过程控制
(一)对直接材料费用的控制
材料成本在制造型企业成本中占到较高的比重,是成本管控工作的核心。企业要为此加强完善材料的采购、验收、领用等一系列制度。要通过制订完善的采购计划、领用计划,强化材料在整个生产流程的管理工作。在开展材料采购工作时,采购人员要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变动,综合对比质量、价格等多种因素,并通过科学方法测定最佳的采购批量,达到材料采购既能满足日常生产的需要,又能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的资金耗费、占用。企业同时也要重视材料的验收环节,要重视质量检验人员职能作用的发挥,对质量不达标、超出采购批量的材料拒绝办理。在材料领用环节,对具有消耗定额性质的材料,应密切执行定额发料的程序。相关的职能人员也要及时开展检查工作,,掌握材料的日常采购、验收、领用环节工作;以保证材料管理制度实现提升材料利用效率,使材料耗用成本下降的目的。
(二)对直接人工费用的控制
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企业应当通过合理、有效的安排工时,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确定劳动定额,并保证其合理性。应当通过建立合理的惩罚与激励制度,鼓励员工掌握新工艺、科学的技术方法,提升劳动技术及生产
率。企业也应当在成本管控实践中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和方法,通过主动提升工人的劳动条件,来激发工人工作的积极性。企业同时能够通过制定实施科学的用工措施和职工保险制度,达到控制企业生产人员数量,提高企业员工使用效率的目的。
(三)对制造费用的控制
在水、电成本的控制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对设备进行合理选型,做好电力核定的负荷工作,推广新的节电技术,来降低电力消耗;企业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对水的循环利用,实现节约资源、降低消耗的目的。另外,企业应通过组建精干、高效的管理部门,通过定岗、定编、定员措施,压缩管理人员的日常费用开支,对企业的办公、电话、差旅等费用开展指标性控制。对于难以直接指定控制指标的费用,企业要通过严密的内控和审批制度,实行科学的监管,堵住漏洞。
同时要注意到,企业仅仅使用内部管理来降本增效的效果已经开始收窄。因此,企业还要认识到引入最新科学技术,进行生产技术革新的重要性。通过使用新技术,对生产计划和过程进行改进、优化,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从而实现降本增效,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的目的。四、建立有效的目标成本激励制度
事前的成本计划即使十分周详、严密,也需要实际的人员执行、操控。因此,如何调起职工的成本管理参与度,是十分关键的工作。要通过制定实行合理的激励机制,来促进目标成本目标的达成。
(一)推行整体的成本目标激励
推行这种激励制度,能够使职工们广泛参加到成本目标的制定及实施过程中去,降低部门之间的矛盾和利益纠纷,使企业层级目标和部门、个人的目标融为一体。通过全员加入到目标成本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能够促使部门和个人的目标同企业整体目标实现一致化。成本目标要想产生理想的激励效果,应当做到其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不至于无法实现。
(二)推行参与激励
成本管理实践存在于公司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方面,每个部门、职工的行为都可能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施加一定的经济后果。因此,通过使职工都加入到成本的制定、实施、控制工作中去,可以产生如下的积极影响:首先是提高成本控制指标的可靠程度。使基层员工参加到成本计划的制订中去,可以使确定的成本指标更贴合实际,对成本管理工作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其次是通过参与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