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幻灯片 (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输血(transfusion)与应用血制品(blood
product)及不洁的注射,包括输入全血、血细胞成 分、血浆(plasma)与凝血因子(coagulation factor) (如血友病病人-hemophiliacs反复输入浓缩多人 份的凝血因子8),尤其非法卖血单采血浆回输血 球过程中的感染;不洁的注射(包括经皮的各种针 刺-puncture)可感染正常人。
[病原学](Aetiology)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中的慢病毒
(lentivirus)亚科,为正链单股 RNA病毒。HIV具有逆 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 RT)。 电镜(electromicroscope)下见病毒颗粒(virus particle) 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100~200nm不等,具有双层 外壳,外壳为类脂包膜(lipid bilayer),包膜上为外膜 蛋白(糖蛋白-glycoprotein-gp120)和透脂蛋白 (transmem braneprotein 糖蛋白gp41) 核心呈圆柱状,直径约60~80nm, 核心由逆转录酶(RT)、 DNA聚合酶(DNA-polymerase DNA-P)、结构蛋白 (structure protein)及整合酶(integrase)等组成;结构 蛋白包括核心蛋白(core protein P24)及基质蛋白(p18), 核心蛋白即衣壳蛋白P24(capsid protein)。
[病原学](Aetiology)





1 1983年5月,法国学者Montagnier从一名病人肿大淋巴结 中分离出一种病毒,命名为“淋巴结相关病毒” (Lymphadenopathy Associated Virus LAV) 2 此后各国学者相继分离病毒,证实系艾滋病的病原体并冠以 不同的名称(如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III型(HTLV-III human T-lymphocyte III) 3 艾滋病相关病毒(ARV-AIDS associated virus等) 4 1986年国际上统一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5 HIV 分为HIV-Ⅰ和HIV-Ⅱ HIV -Ⅰ由黑猩猩传染给人类 HIV-Ⅱ由白眉猴传染给人类,主要在西非洲流行,其潜 伏 期较长,较少发生围生期的传播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
(1)性传播(sexually transmission)是艾滋病的主 要传播途径,包括: 男性同性恋(homosexual men)经肛门性交,局部 为柱状上皮(cylindrical epithelium )极易破损), HIV自精液经直肠黏膜(rectal mucosa)侵入,有多 个性伙伴(sexual partener)者可互相传播; 异性恋(heterosexual),包括娼妓(prostitute)与 异性间的性传播是非洲艾滋病传播的主要因素; 双性恋(bisexual),同性恋男子可经双重性生活 传给异性与同性。 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1。 性传播疾病与性病的流行(如淋病-gonorrhea、梅 毒-syphilis等),对HIV的传播是一个促进因素。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凡HIV感染者(抗—HIV阳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无症状病毒 携带者ASC—asymptomatic carrier)及 艾滋病病人(patient)均是传染源,前者更为 重要(包括部分检测抗—HIV呈阴性的携带 者);人类是唯一的传染源。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
(4) 母婴传播,即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
感染HIV的母亲所生新生儿(neonate),约1/2出生时被感染,多 在分娩(delivery)的过程中感染,也可经胎盘(plecenta)及 产后哺乳感染胎儿或婴儿;儿童的HIV/AIDS,80%来源于母 亲,发展中国家母婴传播率约为25%~45%,而发达国家为 15%~25%;母亲为HIV/AIDS,常易发生死产( stillbirth)、 早产(premature delivery)或低体重儿;新生儿的死亡率 (mortality)提高15%,母亲抗—HIV IgG可经胎盘在胎儿体内 保持12~18个月,故诊断婴儿HIV/AIDS,应检测抗—HIV IgG与IgM。 (5)其他途径:如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器官移植(organs transplantation)医务人员的意外针刺等。
[病原学](Aetiology)
结构基因包括:
gag 编码核蛋白 p24、p18 及p15 p01 多聚酶基因编码多聚酶、蛋白酶
(protease)和核酸酶(nuclease)等。 Env 包膜蛋白基因(envelop gene)编码外膜 蛋白gp120及gp41。
[病原学](Aetiology)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流行概况
艾滋病是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public
health problem),至2003年度,据WHO统计:全 球感染HIV/AIDS的成人与儿童人数约4000万以上, 报告AIDS约2784317例,非洲则约为1093522例; 2003年新感染者约500万(平均每天1.6万新感染 者,15岁以下约80万);艾滋病已涉及到全球150个 以上国家和地区,为全球第四大杀手;发展中国家 占全部病例的90%,(75%的病例在非洲,女性占 40%,是非洲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日本、泰国、 我国大陆、香港及台湾地区感染病例呈增长趋势。
中国的现状和对策
4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现状不容忽视,形势极为



严峻 5 1981年在美国首先报告了艾滋病 1985年在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 6 艾滋病为性传播疾病(STD) 7 艾滋病为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的乙类传染病 8 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AIDS
1981年在美国发现首例病例,1982年由美国疾病控制
HIV的抵抗力
HIV的抵抗力弱:对热敏感,56摄氏度30min或巴
氏消毒均可使其灭活(inactivation); 在室温下较稳定,但经4~7天后病毒部分灭活但仍 可能复制; 常用消毒剂均可杀灭HIV,如25%以上浓度的酒精、 0.2%的次氯酸钠、1%的戊二醛 、20%的乙醛及丙 酮、乙醚及漂白粉等; 对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紫外线 (ultraviolet rays)及0.1的甲醛均有较强的抵抗力。
[病原学](Aetiology)
调控基因包括: tat 又称反式激活因子(transactivator),编 码相应的调控蛋白(regulative protein),对HIV 基因起正调控( positive accommodation) )作用。 rev 又称病毒蛋白表达调节因子(regulator of expsession of virion protein),能增强结构基 因对结构蛋白的表达(express)。 Nef 即负因子(negative factor)调控HIV基因 的表达,可抑制HIV的增殖(multiplication)。
中心(CDC)正式命名的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 综合症(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所引起的致命性(fatal) 的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乙类传染病。 它属于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 本病因免疫系统(immuno system)遭受HIV 的毁灭性打击,免疫功能遭到破坏而逐日低下,最终可 招致一系列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和 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的发生。20年来,艾滋病 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肆虐,被称为“世纪疾病”。
AIDS
艾滋病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晋升网整理推荐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感染病学教研室 谭永康
中国的现状和对策
1 2004 年2月在江西南昌召开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主办的,我国第一次艾滋病,性病监测和检测年会 2 根据2003年完成的全国流行病学的调查确定了我国 现有:84万感染者(HIV infected ),8万艾滋病病人 (AIDS patients ),此数字由我国卫生部与联合国组织 共同确认并公布 3 我国的两个目标: (1)“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 (2)“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
[病原学](Aetiology)
HIV分为HIV-1 和HIV-2 两型,二者的核苷酸序列
(neucleotide sequence)的同源性(homology)可 达40%~50%,二者均能引起艾滋病,但HIV-2的毒 力(virulence)较弱,临床发作的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较长,进展(progress)到艾滋病期的时间较 久。 HIV-1根据包膜蛋白基因(envelop env)的不同,可 分为9个亚型(subtypes A.B.C.D.E……);HIV具有 9种基因(gene),分别编码(coding)不同的蛋白与多 聚酶:分别起到基因调控(gene regulatory )或促进 HIV复制(replication)与成熟(maturation)的作用。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
(2)静脉滥用毒品(intravenous drugs user
IVDU),是我国目前HIV传播的主要原因,
指多次反复共用污染的注射器具(针头与注射器)而感
染;同性恋者中又多吸食毒品增加了感染机率。
HIV存在的部位
HIV存在于HIV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及各种体
液中,如:
精液(semen)、 唾液(saliva)、 泪液(tears)、 乳汁(milk)、 宫颈分泌物(secretion of neck of uterus)、 脑脊液(cerebrospainal fluid) 以及脑组织和淋巴结中。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流行概况
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目前本病的发病
率(morbidity)在我国处于上升的流行阶段,感染率 (infection rate)约为0.05,但流行趋势十分严峻, 目前我国仍以云南地区感染HIV/AIDS病人 最多;估计我国实际感染人数已超过80万人,这一 状况不容忽视, 自1981年至今,AIDS病例的一半已经死亡,全球 用于预防(prevention)和治疗(treatment)艾滋病 的资金,每年约花费140亿美元。AIDS病人仅为 HIV感染者中的冰山一角。本病男女发病比率相近, 15~49岁占病例的70%以上;在非洲,感染 HIV/AIDS的妇女波及到婴幼儿与青少年,是该地区 人口骤减的原因之一。
HIV攻击的靶细胞(target cell)
HIV具有嗜淋巴细胞性、且具嗜神经性
(neurotropic), HIV可感染CD4+淋巴细胞(lymphocyte)、B 细胞、单核细胞(monocyte)、巨嗜细胞 (macrophage)、骨髓干细胞(stem cell of bone marrow)及小神经胶质细胞(gitter cell or glia cell)等。
病毒感染性、毒力及病毒成熟的相关基因包
括:
vif 即病毒感染因子(virion infectivity
factor), 促进HIV在细胞内复制 (replication)。 Vpr 病毒蛋白U(viral protein U),可促进HIV 的释放。而在HIV-2不存在VPU,而它增殖和病 毒粒子成熟时需要VPX(Viral Protein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