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家风家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仲淹的家风家教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尤以贤相之名著称于世,世称“范文正公”。范公一生坚守清贫,节俭修身,廉洁奉公,他用淡泊名利、扶危济困的襟怀,端端正正书写了“清廉”二字,他清白传家,穷其一生营造的清廉家风,不仅惠泽子孙,而且影响当朝、垂范后世。

一、清廉家风的成因

范仲淹自幼丧父,随母改嫁朱姓人家,世态炎凉、寄人篱下的生活,不仅磨炼了范仲淹坚韧执着耐贫吃苦的意志,也坚定了他改变自己处境的决心。他少立壮志,刻苦攻读,在南京应天府书院求学时,生活十分艰苦,他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的儿子看他终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给他,他竟一口不尝,并说:“我已安于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食,日后怕吃不得苦”。正是这种自甘清贫,不贪图享受的精神,成就了范仲淹日后为官清廉的基础。

范仲淹青少年时生活在孔孟的故乡,深受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哲学的熏陶,使得他产生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在范公看来,为政,就要清正廉

洁,利泽民生,因为“为天下官吏不廉则曲法,曲法则害民”,基于这样的认识,范仲淹从政以来,处处克己守俭,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其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动其心”。儒家文化的长期浸润,熏养了范仲淹日后清廉从政的思想。

二、清廉家风的表现

范仲淹是清廉守正的典范,具体表现在他的为官操守、治家立业、仕吏观等行状之中。

范仲淹一生清廉自律。据《范文正公言行拾遗事录》中记载,范仲淹从做吏部侍郎出使外地,到官居参政知事,直至去世,几十年间,未增加一名仆役。范仲淹一生奔波各地任职,长期居无定所,至死也没有为自己营造一所安乐窝。宋仁宗奖励他的百两黄金,除了接济穷人外,其余的都用来买地办学了。他出钱买地,修建并开办的苏州府学,广招天下寒士,培养了大批成才的学子。苏州府学演变至今,已成为引人瞩目的苏州中学。范仲淹当年镇守杭州时,他的弟子纷纷劝他在洛阳置办一处房产颐养天年,“以为逸老之地”。范公答:“人苟有道义之乐,况居室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又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范公一生恪守官箴,操守淳正,他每天就寝前都要“自计一日食饮奉养及所为之事”,如果当天所做的工作与所消费的钱财不相称,他就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第二天会加倍工作以图补救。他认为,当官在位

不为国分忧为民办事,就对不起那份丰厚的薪水,就是“天之螟”“民之螣”,如果再有贪婪之心,起非分之想,发不义之财,那就是吞噬天下百姓利益的猛兽。

因此,范公不管做人还是做官,时刻保持自省,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不矜细行,终累天德”,他以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时刻提醒自己要清心洁行,廉洁奉公,唯恐对不起自己的俸禄。范仲淹克己节俭,但却乐善好施,他把自己的大半俸禄及所得赏赐都用来接济别人,抚恤遗孤,奖励将士,买义田,设义庄,周济穷人。所以范仲淹虽一生为官,却并无资财积蓄,以致终身贫困,最后“敛无新衣,友人醵资以奉葬。诸孤无所处,官为假屋韩城以居之”。真真切切做到了清廉自律,守正高洁。范公所居位之高,与所处生活之清贫,形成鲜明对比,堪称当时为官者中道德的楷模。

范仲淹不仅自己一生清正廉洁,治家也十分俭廉严格。《言行录》中记载:“范公常以俭廉率家人,要求家人畏名教,励廉耻,知荣辱,积养成名”。《宋史》本传中也说道:“公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他一再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学会“忍穷”,通过“忍穷”来砥砺自己的为官之德,养成克己奉公的品格。同时范公还经常苦口婆心告诫自己的子侄,要“清心做官,莫

营私利”。他在《与朱氏》的信中也说:“居官临满,直须小心廉洁,稍有点污,晚年饥寒可忧矣”。

范仲淹教子严格持俭有时显得不近人情,但也由此更显他的俭约方正本色。据载,范仲淹次子范纯仁娶妻,传言新妇打算以罗绮做帷幔,范仲淹大怒说:“罗绮岂帷幔之物耶?吾家素清俭,安得乱吾家法?敢持归吾家,当火于庭!”。由于范仲淹的坚持,范纯仁的婚礼办得十分简朴,既没有购置贵重奢侈的物品,也没有举办隆重奢靡的婚礼,不仅范仲淹的清廉家风得以维持,同僚们也从中受到很大教育。廉俭乃是维持一个小家庭长治久安,抑或偌大家族兴盛传承之必需,范仲淹深知这一点。他在给子侄的信中经常教育家人要廉洁,如“不知十叔受得甚处官?汝等但小心,有乡曲之誉,可以理民,可以守廉洁,方敢奉荐”。范氏家族自范仲淹之后,以清廉俭约著称于世,子孙皆守其家法,为官都十分清廉守正。次子范纯仁拜相后,尝留晁美叔同匕箸,美叔退谓人曰:“丞相变家风矣”。问之,曰:“盐豉棋子上有肉两簇,岂非变家风乎?”人莫不大笑。从晁美叔所说的范家食谱,可知范纯仁家中平时生活俭朴到了何等程度。范纯仁亦疾呼“惟俭可以助廉”,倡导修性俭朴的德行,节制贪欲,防止贪污受贿。“治国之道,实由家治也”。范仲淹在家庭中营造的守俭廉洁之美德,实乃为国家培养清官良吏之根本。

清廉家风在范氏家族的成功,不仅是其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成功,更是其家风和家训教诫的成功。

清正廉洁也是范仲淹举荐官员的标准之一。范仲淹视人才为治国安邦的基础,他把举贤荐能视为人臣效忠朝廷应尽的职责,所谓“臣之纳忠,无重于举善”,他认为举荐人才就要举清廉之人,因此,许渤因“自守静节,清心至行”,张自代因“清介自立”“有忧天下之心”,张伯玉因“清节自处”,皆为他所举荐,并说如果他们犯事,他“甘当同罪”。清正廉洁也是范仲淹评判官吏的标准,他认为清廉是为官者的基本操守,而朝廷欲求安民富民,必须首先改革腐败的官僚政治,惩处贪官污吏。为此,范仲淹多次上疏陈其事,并在朝堂论事中犯颜直谏。直指当时的吏治贪官。范仲淹在《灵乌赋》中表示了“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心迹与志向。范仲淹对清廉的人大加抬爱,对不廉的人却毫不手软。在“庆历新政”时,范仲淹负责考究官员的为官履职情况,他严格执行标准,严明考核纪律,对不称职的一律降黜,对政绩卓著,能守清廉的加以升迁。范仲淹亲自审查各路监司的名册。只要发现不廉贪腐的,便从名册上一笔勾掉,毫不留情的把地方上一批贪腐官吏免掉了。当时枢密副使富弼见此情况,不无担忧地对他说:“一笔勾之甚易,焉知一家哭矣!”范仲淹听了,用笔点着贪官的名字愤愤地说:“一家哭总比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