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汉语国际教育专一冲刺复习总结(必打印)

汉语国际教育专一冲刺复习总结(必打印)

1.语言系统是发展的,凭借历史语言、亲属语言和文字这三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语言系统中语音是怎么变化的。

汉语的亲属语言包括属于壮侗、苗瑶、藏缅三个语族的语言。

2.语言的谱系分类是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做的分类。

3.社会的分化是产生地域方言或亲属方言的社会原因,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产生地域方言或亲属方言的语言内部原因。

官话又叫北京话。

4. 大多“把”字句中,“把”引出的是有定宾语(引出受事宾语)5.大多“被”字句中,“被”引出的是施事成分。

6.语法组合结构的递归性:一层套一层,同样的结构可以层层嵌套。

7.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古中国象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古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

8.楷书是现代汉字的印刷字体。

9.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

部首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具有给字形归类的作用。

10.与印欧语系语言相比,汉语语素的特点是单音节语素多。

11.与辅音相比,元音的特点是声带颤动、气流不受阻、发音响亮、发音器官保持均衡紧张状态、气流弱。

12.《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入7000字。

13.词义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意义单位义素。

14.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15.划分词类要充分考虑词的语法功能,即充当句法结构和组合能力。

16.汉语复句中分句的主语常常省略,可以蒙后省略,也可以承前省略。

17.汉语从结构上说,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18.音位是从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9.现代汉语普通话有39个韵母。

普通话的前元音为i v e20.现代汉字的结构可以从结构单位、书写顺序、造字法三方面分。

21.同义词的辨析是以义素为单位的。

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22.同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音位。

23.语境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现场语境+社会语境)。

24.句子成分是由句子或短语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意义和关系决定的。

25.复句和单句最根本的区别是结构上是否互作句法成分。

国际汉学复习资料

国际汉学复习资料

国际汉学复习资料汉学概念:汉学是域外学者对中国历史、文化、哲学、宗教、艺术、科学、及其相关内容的研究。

根据其研究客体的历史性,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传统汉学,其研究对象偏重于历史上的中国,以学院式的法国汉学为代表;其二是现代性和实用性较强的汉学,大致崛起于二战之后,尤以美国中国学为代表。

汉学与国学的关系以研究主体区分:国学:中国人研究中国汉学:非中国籍人士研究中国自我与他者的角度,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汉学与现代中国学的关系传统汉学:研究对象以古代中国为主,尤以语言为最初的研究客体现代中国学:则不并不限于古代,近现代甚至当代中国都可以成为它的研究对象传统汉学:早期欧洲汉学为代表,侧重中国古典语言文字、历史、思想文化的研究现代中国学:美国中国学为代表,侧重对中国的现实问题以及国际关系问题的研究新汉学新汉学之一“新汉学”:专门指称胡适、顾颉刚、傅斯年为代表的民国考据学,是清代乾嘉考据学派在民国的延续新汉学之二——新汉学计划提出“大汉学”、“新汉学”构想并付诸实践:“新”在于汉学要面对当今最新的世界形势;“大”在于传统汉学研究领域的扩展。

汉学史分期汉学的萌芽时期(公元前后至15世纪)汉学的初创时期(16世纪至18世纪)汉学的繁荣拓展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汉学史书籍综合类:莫东寅《汉学发达史》上海书店,1949,中国学者首次系统研究西方汉学史。

何寅、许光华《国外汉学史》2002、刘正《图说汉学史》2005、孙越生、黄长著《欧洲中国学》2005、列国汉学史书系(中国学术史上第一套汉学史书系)2007始、张西平《欧洲早期汉学史》2009。

国别类:严绍璗《日本中国学史》1991、张国刚《德国的汉学研究》1994、张静河《瑞典汉学史》1995、朱政惠《美国中国学史研究》2004、阎国栋《俄国汉学史》2006。

古希腊罗马对中国的称呼一、欧洲关于中国的最早知识:希伯波里安人Hyperborean二、China的起源语源学:英文China、法文Chine,意大利文Ciné,希腊文Thine,拉丁文Sinae分别被译为秦那、支那、支尼、秦尼、秦奈拉丁文sina希腊文最早,150年,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Ptolemeus的《地理志》:sinae、seres530年,希腊传教士科斯马斯Cosmas著有《基督教世界风土记》,称中国为秦尼扎(Tzinitza)或秦尼斯坦(Tzinista),是梵文Cinasthana(震旦)的希腊语译法三、“赛里斯”四、桃花石(Taugas)7世纪中叶依据突厥人的文献《马可·波罗游记》的两个版本:目前最常见的中译本是冯承钧译沙海昂本(中译本众多);英文本中最佳的为穆尔与伯希和的校订本Marco Polo: The Description of the world,因为二人的合译本是巴黎国家图书馆藏的现存抄本中最好的马可·游记版本的全译本在地理大发现之前,欧洲流行最广的关于中国的著作有两部:《马可·波罗游记》和《曼德维尔游记》,甚至在中世纪晚期后者可能比前者流传更广。

国外汉学考试题及答案

国外汉学考试题及答案

国外汉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汉学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古希腊时期B. 罗马帝国时期C.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D. 近现代答案:C2. 以下哪位学者被誉为“汉学之父”?A. 马可·波罗B. 利玛窦C. 卫匡国D. 罗贯中答案:B3. 汉学研究中,哪个学科是研究中国语言和文字的?A. 中国哲学B. 中国历史C. 中国文学D. 汉语语言学答案:D4. 汉学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研究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主要内容?A. 宗教信仰B. 法律制度C. 科学技术D. 军事战略答案:D5. 汉学研究中,以下哪位学者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深入研究?A. 高罗佩B. 费正清C. 马悦然D. 李约瑟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汉学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中国的历史、哲学、______、艺术等多个方面。

答案:文学2. 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是______学,它主要研究中国的宗教、神话、仪式等。

答案:宗教3. 汉学研究中,______学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和家庭制度的学科。

答案:社会4. 汉学研究中,______学是研究中国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的学科。

答案:法律5. 汉学研究中,______学是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学科。

答案:科技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汉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答案:汉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理解和解释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和思想,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其意义在于促进跨文化交流,为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存和发展提供学术支持和理论基础。

2. 描述汉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答案:汉学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

研究者通过阅读和分析大量的中文文献,包括古籍、现代著作以及各种档案资料,来获取第一手的研究资料。

同时,研究者也会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中国的社会现状和文化现象。

此外,比较研究也是汉学研究的重要途径,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揭示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普遍性。

对外汉语教学复习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复习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复习资料对外汉语教学复习资料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的推进,对外汉语教学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汉语,无论是为了商务交流、文化交流还是个人兴趣,对外汉语教学的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学习汉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学习者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和学生们都在积极寻找适合的复习资料。

一、课本和教材课本和教材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最常用的复习资料。

通过课本和教材,学习者可以系统地学习汉语的语法、词汇和句型等基础知识。

同时,课本和教材还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和例句,帮助学习者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因此,在复习阶段,学习者可以通过反复阅读课本和教材,重点记忆和理解其中的重要知识点。

二、练习册和习题集练习册和习题集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另一种常见的复习资料。

练习册和习题集通常包含大量的练习题,涵盖了各个语言技能的训练,如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

学习者可以通过练习册和习题集进行反复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应试能力。

此外,练习册和习题集还提供了答案和解析,学习者可以通过对比答案和查看解析,了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从而及时纠正和改进。

三、网络资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资源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学复习的重要来源。

学习者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和在线学习平台,找到大量的学习资料和学习工具。

例如,学习者可以通过在线词典查询生词的释义和用法,通过在线语法教程学习语法知识,通过在线阅读材料提高阅读能力等。

此外,还有一些专门的汉语学习网站和社交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机会,学习者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与其他学习者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

四、口语练习对外汉语教学中,口语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学习者通过口语练习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在复习阶段,学习者可以通过与他人进行对话练习,或者参加口语角、语言交流活动等形式,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刘洵版汉语国际教育概论复习笔记

刘洵版汉语国际教育概论复习笔记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第一语言:人出生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⑵母语和外语: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母语: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第一语言不一定是母语)⑶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按语言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母语二本族语)⑷目的语: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学科名称⑴对外汉语教学:国内的正式名称(也是用的最多的名称)1983正式提出(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即“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TCSL)>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学科特点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1)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

根本任务是教好语言,让学习者掌握这个交际工具培养他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课首先是技能课、工具课;(2)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

中小学的语文教学是在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母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有了用母语熟练地进行交际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语文课除了进一步提高母语的运用能力外,要求学生学习一定的语文基础,提高思想品德、情感品质、文学修养等。

第二语言教学是从零开始,从发音、说话学起,基础阶段的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重点教学,带有短期、速成、集中、强化的特点,强调所传授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并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能力为根本目标。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1)对外汉语是专门的学科一有专门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视角(2)对外汉语教育是综合的学科--综合了多种学科的理论成果,从而形成并逐步完善自身的学科理论⑶对外汉语教育是应用的学科>对外汉语教学的的争论(1)“小儿科”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⑴初创阶段1950-1961标志:1950在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⑵巩固阶段1962-1966标志:成立“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即北京语言学院(北京语言文化大学)⑶恢复阶段1972-1977标志:周恩来总理批示恢复北京语言学院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1)语法翻译法:又称“传统法”或“古典法”特点:1.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言、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不重视口语和听力教学;2.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主要内容,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分析,要求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3.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内容所决定;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4.用母语进行教学,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测评手段;5.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原文,阅读文学名著。

国际汉学研究资料整理

国际汉学研究资料整理

第一讲:导论一、汉学的概念Sinology:指国外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工艺科技等各种学问的综合性学科。

又称中国学。

研究对象:不仅是中国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也包括中国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涵盖中国的一切学问。

二、汉学的性质(如何看待汉学)1.汉学的历史是中国文化与异质文化交流的历史。

2.汉学是一门在国际文化中涉及双边或多变文化关系的近代边缘性学术。

3.汉学的借鉴与启迪作用。

三、汉学的形态Sinology 传统汉学传统汉学以法国为中心Chinese Studies 现代汉学现代汉学兴显于美国传统汉学以文献研究和古典研究为中心,现代汉学则以实用为原则,主要兴趣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社会生活各层面。

世界汉学概况世界汉学可分为三大板块:周边国家的汉学、俄罗斯汉学和西方汉学。

周边国家的汉学:主要是日本、韩国和越南。

日本的学术深受中国传统学术的影响。

他们的汉学研究以编纂、译注、训诂、考证、梳理发展史为特色。

1.俄罗斯汉学: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一方面面向西欧,间接获得汉学信息,一方面注重发展本国的汉学研究。

它视野阔大,兼顾东方和西方。

十月革命后,以马克思主义学术观研究中国,也是它的特色。

2.西方汉学:西方汉学具有浓重的西方学术的色彩,与日韩汉学、俄苏汉学相比,它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1)中西文化属异质文化,西方接受中国颇多曲折,汉学研究忠实地记录或者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程;(2)西方学术不断求变,代有新学,这也影响到了汉学研究,如撰写中国文学通史、敦煌学研究、中亚交通史研究等等,均早于国内同类研究;(3)西方汉学研究的方法论极为活跃,它明确反映出“西论中用”是否可行,如何正确操作,可为国内研究提供借鉴。

四、汉学学科发展简史旅游汉学西方商人、外交使节、探险家等所写的游记、通信等,包含着重要的汉学资源。

传教士汉学耶稣会传教活动,开西学东渐之先河,也推动了中学西传专业汉学传统汉学与现代汉学旅游汉学在公元八九世纪至十六七八世纪期间,许多外国人写的“游记”在汉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复习提纲(DOC).doc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复习提纲(DOC).doc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复习提纲(一)基本概念及类型0.基本信息:(1)联合国工作语言: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汉语,阿拉伯语(2)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国家汉办: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为世界各国提供汉语言文化的教学资源和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海外汉语学习者的需求,为携手发展多元文化、共同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

孔子学院: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总部设在北京,总干事为许琳女士。

境外大学与国内高校合建孔子学院,境外中小学与国内高校合建孔子课堂。

截至2015年,全球已有500多所孔子学院和1000多所孔子课堂,遍及134个国家。

孔子学院的业务范围有:①开展汉语教学,②培训汉语教师、提供汉语教学资源,③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④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等信息咨询,⑤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等。

(3)对外汉语教学历程:①初创阶段(1950=1961)1951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开课1952 首次向海外(保加利亚)派遣双语教师②巩固和发展阶段(1962-1966)标志:1962:北京外国语学院成立“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1964改名为“北京语言学院”。

③恢复阶段(20c70s初-70s后)④蓬勃发展阶段(20c70s后-21c初)对外汉语作为一门学科提出并得到确认⑤跨越式发展阶段(2004年后)2005“世界汉语教学大会”为标志,“请进来”“走出去”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主要是“三教”问题,包括教师问题、教材问题和教法问题,最核心的问题是教师问题。

1.二语习得(1)概念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是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母语和外语:通常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

母语是本国、本民族的语言。

(母语有时候也指第一语言。

)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

国际汉语教师执业能力考试 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国际汉语教师执业能力考试 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要点精编基础理论部分(一)对外汉语教学概论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既是一门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言对比为基础,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集中强化的教学。

3.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力,发展智力,培养汉语自学能力;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熟悉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4.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重视感情因素,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原则;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强化汉语学习环境,加大汉语输入,自觉学习和自然习得相结合的原则;精讲多练,在语言知识的指导下以语言技能和语言交际技能的训练为中心原则;以句子和话语为重点,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综合教学原则;听说读写全面要求,分阶段侧重,口语和书面语协调发展原则;用母语和汉语进行对比分析,课堂教学严格控制使用母语和媒介语原则;循序渐进,螺旋式提高,加强重现原则;加强直观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原则。

5.对外汉语教学的四个环节:教学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评估。

其中课堂教学是中心环节。

6.课堂教学的步骤(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内容、巩固新内容、布置作7.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内容语言知识:语音、字词、语法、功能、话题、语篇言语能力:听、说、读、写、译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意识、国际视野策略:情感策略、学习策略、交际策略等8.对外汉语四大理论基础: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9.语言学的流派: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源流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转换生成语法—乔姆斯基功能主义语言学—韩礼德10. 教育学流派(教学模式):传授式、活动式、发现式、发展式。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复习笔记3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复习笔记3

1
派别教学法语言学基础心理学基础主要特点典型教材
经验派直接法
(改革法)
(自然法)联想主义
心理学
1.目的语与事物直接联系,排除母语和翻译
2.感知-模仿-操练-记忆-归纳总结
3.强调口语,先听说后读写
4.以句子为教学的基本单位,而非单词
5.教材紧密结合生活,而非名著
《基础英语》
情景法(口语法)结构主义
语言学
行为主义的
习惯形成理论
1.目的:掌握听说读写四种技能
2.从口语开始,后教书面语
3.先易后难对语法项目分级排列
4.课堂用语是目标语
5.新的语言点在情景中介绍
2
3。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复习习题(含答案和解析)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复习习题(含答案和解析)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复习资料(含答案和解析)《汉语词汇与词汇教学》习题一一、判断正误1、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居多,发展到现代,汉语逐渐双音节化了。

因此现在双节词占优势,例如古代汉语中的“目”,现代汉语中叫做“眼睛”()2、现代汉语词汇丰富,既是汉语教学的有利因素,也是不利因素。

()二、选择正确答案1、关于现代汉语词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词缀不但数量多,而且很能产。

B、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C、熟语非常丰富,而且结构简练,含义丰富,使用频率高。

D、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数量上占绝对优势。

2、关于现代汉语词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口语词汇量比书面语多。

B、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为主。

C、现代汉语词汇中,同音语素很少。

D、词缀附着在词根上的构词法为主要构词形式。

3、下列哪种特点有利于学生对词语的记忆?()A、熟语丰富且使用频率较高。

B、书面形式不实行分词连写。

C、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D、汉语中有很多包含文化内容的词语和文言词语。

4、下列哪种特点不利于学生的阅读?()A、双音节词占优势。

B、熟语丰富且使用频率较高。

C、书面形式不实行分词连写。

D、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一、判断正误1、词汇是指语言中所有词的总汇。

()2、现代汉语词汇和古代汉语词汇是汉语在不同发展阶段所使用的词语的总汇。

()3、“钻空子”和“掩耳盗铃”都应该看作是词。

4、字词是最小的音译结合体。

5、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有的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有的词是由两个或多个语素构成的。

6、一般来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可以随意的组成自由短语。

7、语素是构成词和固定短语的最小语言单位。

8、“巧克力”中的“巧”和“灵巧”中的“巧”都不是语素。

9、语素和词的区别就在于能不能独立运用。

10、“和、的、都、比、条”等能单用,但不能单说的语言单位都属于词。

二、判断下列短语哪些属于固定短语,哪些属于自由短语。

耍花招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美丽的三亚知识的海洋吃大锅饭少林功夫湛蓝的天空竹篮打水一场空战争与和平猫哭耗子,假慈悲发动群众不能说的秘密开源节流搞不懂1、固定短语:2、二自由短语:三、选择正确答案1、“七上八下”是由几个语素构成的()A、一个B、二个C、三个D、4个2、“鸡蛋里挑骨头”是()A、词B、语素C、固定短语D、自由短语一、下列词语中分别有几个语素?阿司匹林巧克力尴尬仿佛白雪皑皑白茫茫万一叔叔二、各组中加点的语素是词根还是词缀。

汉语国际教育古代汉语期末复习小贴士

汉语国际教育古代汉语期末复习小贴士

这一类的字是比形象事,“鸣”、“吠”之类的字是合字会意,主要便是根据字形构件是否具有图形比配
的画面特征来加以区分的。
8.加注意符*
【课本(上册)P32-33】
9.加注声符*
【所谓加注声符,就是对于已经造出的某些汉字,在没有读音标记的字形上有意识地加
注声符,使人们一看到字形即可大略知道该字的读音,从而进一步明确该字究竟代表的是哪
☆绘形象物同烘托显物的区别
第一,绘形象物所构成的字形,是词所指称之物的个体图像,字形中的全部线条笔划都是描绘所指之 物的本体形状的;烘托显物所构成的字形,并不是词所指称之物的个体图像,字形中的线条笔划,有一部 份是用以描绘所指之物的本体形状的,还有一部份是用以描绘某种相关之物的形状的。
第二,绘形象物所构成的字形,作为词所指称之物的图像来说,往往具有十分强烈而突出的形象特征, 看其形体就可以知道它的含义;但烘托显物所构成的字形,就词所指称之物的图像来说,其形象特征往往 并不鲜明,仅仅是一种象征性符号而已。倒是代表烘托陪衬之物的那部份图形,往往具有鲜明的形象特征, 看其形体就可以知道它的含义。
1.绘形象物 2.烘托显物 3.标识指物 4.借形寓意 5.符号示意 6.比形象事 7.合字会意 8.加注意符 9.加注声符 10.音义合成 1.绘形象物 【所谓绘形象物,就是用简洁的线条笔划把语词所指称的某一事物的轮廓形象地描画下 来,构成一个个体图像,让人一看见就能明了它所代表的是什麽内容】 2.烘托显物 【所谓烘托显物,即利用一种相关物体的烘托陪衬,来彰显所要体现的另一物体。】
☆比形象事与烘托显物的区別
-킡 E-
比形象事不同于烘托显物,虽然二者所构成的字形都是复体图象,但烘托显物式的字,其意义所指即
在于那个被烘托陪衬的图象所代表的物体。而比形象事式的字,其意所指并不在于哪一个单方面的图象所

精品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考试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复习资料

精品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考试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复习资料

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考试: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复习资料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相关的理论基础组成: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98年填空;03年填空)对外汉语教学规律是由语言学规律、心理学规律、一般教育规律等共同决定的。

(98年填空)3-1.语言学(1)普通语言学基础理论(参见语言学讲义)语言学: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研究语言的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

(2)汉语语言学基础理论(参见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讲义)(3)与语言学相关的跨学科分支学科理论理论语言学注重的是:研究语言的结构。

社会语言学注重的是:研究语言的社会功能。

心理语言学关注的是:语言的(心理)过程,过程是如何使结构去实现功能的,语言是如何被感知、理解和产生的。

A.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把语言放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研究,从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发展中探究语言变化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从语言的变化和发展中考察社会生活的某些倾向和规律。

举例:拉波夫对纽约人卷舌音的经典调查语言变异研究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应用B.心理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习得、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

举例:对儿童习得母语的一些研究3-2.心理学(语言学习理论、语言教学理论,同心理学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98年选择)为什么说心理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几乎与一切学科都有关系。

语言教学活动的研究必然包括对学习者心理活动的研究。

语言习得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都离不开心理学理论。

历的每一种教学法流派都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是对外汉教的重要理论支柱。

一些热点问题必须将语言研究和心理研究结合起来。

包括汉教在内的第二语言教学理论要取得新的突破,必须从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吸取营养。

(1)跟语言学习相关的心理学基本概念A.注意a.定义:注意是人们对外界作用于感官的信息刺激做出的选择性反应。

b.注意有一定范围:指人在一瞬间内清楚地觉察或认识客体的数量。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历史专业课复习知识点总结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历史专业课复习知识点总结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历史专业课复习知识点总结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历史专业课复习知识点总结对于每一个选择考研的考生来说,专业课都是很重要的。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的知识点是很多的,需要考生花很多的时间去记忆,其中有一些是比较难记忆的。

考研带大家来看一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复习知识点总结。

1.在浙江省余姚市河母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隼卯结构),这种半穴居就是最早的房屋建筑。

2.中国古代建筑的六大分期:汉硕复习,选择学校更多问题可以咨询,扣,二期起,四儿领,起吧一把。

(1)成型期:原始社会后期春秋战国时期特点: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宫殿已成为高台建筑,大型建筑各自封闭而独立,并且已经形成一定的建筑制度,用以规范各种建筑的规模、方位和等级。

(2)成熟期:秦汉三国时期特点:宫殿建筑规模宏大,台榭楼阁建筑精巧,砖石结构的建筑也迅速发展起来(3)吸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点:随着佛教的传播,佛教建筑大量出现,中国原有建筑形式吸收佛教建筑艺术,形成丰富多彩的寺、塔、石窟等佛教建筑。

(4)高峰期:隋唐两代特点:城市和宫殿的规模空前宏大,布局和造型都有很高水平。

(5)转变期:宋元两代特点:城市的建筑规模缩小,大型建筑也缺少隋唐时的那种恢宏气势,但是显示出某些变化。

同时,为了适应商业经济的发展,大城市里封闭性街坊建筑格局被打破,活跃的城市商业建筑纷纷出现。

(6)渐进期:明清两代特点:宫式大型建筑完全程式化、定型化,发展呈迟缓状态,可见体现在建筑形式中的封建意识已经沉淀为一种心理定势。

但在同时,不同地区的民用建筑却在追求不同的艺术风格,南方的大型宅院和北方的四合院形成最鲜明的对比。

3.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1)在建筑上普遍采用木架构,并且由此形成中国建筑的独特风格;(2)在平面布局上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再以单体建筑组成庭院,然后以庭院为单元构成组群建筑;(3)在建筑的审美意识上追求平稳、整齐、对称、讲求秩序、适合礼度;(4)在艺术造型上,中国建筑多采用庞大的出檐屋顶,即通常所说的大屋顶4.古代城池的含义及其具体建筑:古代的城市叫做城池,城指城墙,池指城外环绕城墙的河池,俗称护城河。

对外汉语复习资料全

对外汉语复习资料全

填空10,名词解释5,简答,论述,教案。

一、习得、学习、对比、偏误、中介语、字本位教学法(名词解释、代表人物、理论)习得: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学习并争取掌握的目标,都可以称为目的语。

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语言交际活动不知不觉潜意识地获得语言。

这种没有非常明确的语言学习意识的获得,通常称为习得。

学习:在课堂教学的环境下,有专门的老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通过讲练等环节有计划、有系统、有意识地去获得语言,通常称为学习或习得。

掌握第二语言主要是通过“学得”,而通常不能单靠“习得”。

字本位教学法:以字为汉语教学的基本结构单位,认为字是汉语教学的起点,突出体现在字的书写,字的理解,字的扩展的三个环节上,法国白乐桑先生倡导“字本位”的伦理,其代表作是《汉语语言文字启蒙》。

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所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目的语系统,该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与母语和目的语两者都不相同,是一支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不断靠拢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中介语理论指导下的偏误分析的研究,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是从鲁健骥于1984年发表《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一文开始的。

对比分析:是把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对比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预测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所可能造成的影响,即第二语言学习者干扰可能会出现的错误,从而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

偏误分析: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包括偏误的类型,偏误产生的原因,某种偏误产生的阶段性,等等。

偏误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了解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使第二语言教学更有针对性。

第一语言:指一个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或多种语言。

母语:指的是本国的或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指的是外国的语言。

第一语言和母语不能等同;第二语言也不能和外语等同目的语:是指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国际汉语知识点总结

国际汉语知识点总结

国际汉语知识点总结一、国际汉语词汇知识点1. 汉字的基本认识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学习者需要从最基本的汉字开始学习。

首先是认识最常用的汉字,学会认识并书写这些汉字。

然后学习汉字的笔画、结构和发展过程,了解汉字的构成规律和形体演变过程。

对于汉字的基本认识,学习者需要长时间的反复训练和不断积累。

2. 常用词汇积累国际汉语的词汇量庞大,学习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积累和记忆这些词汇。

在词汇积累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掌握各种语境下的词汇用法,不仅要了解词汇的意思,还要学会正确地使用这些词汇。

为了方便记忆,可以利用各种记忆技巧和工具,如词根词缀分析、联想记忆、语境记忆等。

3. 词汇的拼音和发音规律学习者需要掌握汉语拼音系统,了解汉语拼音的基本规则和发音技巧。

同时,还要学会区分类似音、同音字和多音字,掌握它们的正确读音和应用场景。

4. 词语的搭配和固定搭配在学习汉语词汇时,学习者还需要掌握词语的搭配和固定搭配。

了解不同词语之间的搭配规律,学会运用这些正确的搭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二、国际汉语语法知识点1.词法学习者需要掌握汉语的词法知识,了解词的构成、词类和词义的变化规律。

在学习词法知识时,学习者需要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来加深对词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句法学习者需要掌握汉语句法的基本知识,了解句子的构成原则和句子成分的作用及顺序。

句法知识的学习需要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和语境分析来加深理解和掌握。

3.语法汉语语法与其他语言的语法有很大的不同,学习者需要掌握汉语语法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例如,学会使用量词、了解动词的时态和语态、了解名词、代词、连词、介词等的使用方法等。

4.修辞修辞是语言中的一种艺术,学习者需要了解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夸张、对比、排比等。

掌握修辞会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表达更加地道。

三、国际汉语听说读写知识点1.发音学习者需要通过大量的听力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发音水平,对汉语的声调、元音、辅音等音素进行练习,使自己的发音更加准确地符合汉语语音的规律。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学入门期末复习提纲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学入门期末复习提纲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期末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第一语言(P 10):第一语言指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周围其他人那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2.语法翻译法(P 37):语法翻译法盛行于18世纪末,代表人物是奥伦多夫。

该教学法是从以前的翻译法、语法法和词汇翻译法发展而来的,起初用于学习希腊语和拉丁文等古典语言,后来移植到现代外语学习界。

3.负迁移(P 76):负迁移,也叫干扰,是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的错误或不合适的目的语形式。

4.语际偏误(P 89):语际偏误就是由于母语负迁移引起的偏误,又称“干扰性偏误”或“对比性偏误”,是对比分析的重要内容。

5.中介语(P 95):中介语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构建的、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标语的一种语言知识系统。

它是逐步接近目标语的一种发展阶段。

6.第二语言(P 10):第二语言指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

7.习得(P 11):习得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获得某种能力。

8.迁移(P 76):旧习惯会对学习新习惯产生干扰。

学习者已经掌握的语言会对他们学习其他语言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就叫迁移。

9.评估(P 173):评估是“做出判断和决策的全过程”。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信息越可靠,做出正确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

因此,获得可靠的、相关的信息对做出正确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10.对外汉语教学(P 3):对外汉语教学,指教师将汉语交际技能及相关汉语知识传授给海外非母语者的过程。

11.信息差(P 374):信息差,是指交际双方具有的信息有明显差别。

通过交际,了解了对方的信息,交际任务就完成了。

信息差的存在是进行交际的原因,信息差的消失是交际的结果。

12.i+1原则(P372):i代表学生已有的汉语水平,+1指略高于学生水平的语言输入。

这样“i+1”的输入,对于学生来说,是可懂的输入。

二、基础知识1.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P 3)2.汉语国际教育最早出现在为培养海外汉语师资的硕士生培养方案中。

精品IPA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考试备考教学理论复习资料

精品IPA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考试备考教学理论复习资料

IPA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考试备考教学理论复习资料老师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考试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备考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讲、对外汉语教学总论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1)性质: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96年解释;99、02、03年填空)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其性质是一种外语教学,也可以说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

(2)任务:研究――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原理;②教学的全过程;③教学体系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④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

并由此制订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3)根本目的: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99年填空)目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外国汉语学习者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

简单地说,就是培养汉语交际能力。

①语言是交际工具,教语言就是要让学习者掌握这个工具。

②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交际。

③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之间联系密切,人员交流往来越来越多。

所以,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补充:1. 几个概念的区别(指南P32)母语:从亲属角度,一般知本民族的语言。

Mother tongue 外语: 从国别角度,一般指外国语或者外族语。

Foreign language第一语言:通常是指学习者的母语或本族语而言的。

尽管有些时候,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并不是他的母语或本族语。

First language第二语言(03年术语解释):第二语言是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

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族的语言、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叫做第二语言。

Second language目的语:Target language2. 第二语言教学包括(00年术语解释):①中国人学外语;②少数民族学汉语;(01年选择)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不属于对外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外国华侨的汉语教学属于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二冲刺复习总结(必打印,历年真题错题集)

汉语国际教育专二冲刺复习总结(必打印,历年真题错题集)

小题: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1.文艺复兴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彼特拉克的抒情诗《歌集》是献给劳拉的.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英文“The teaching of Chinese to foreigners.3.Halloween 指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4.《摩登时代》是查理·卓别林(Charles Chaplin)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5.阿细跳月也称“阿西跳月”、“跳月”。

自称“阿西”、“撒尼”的彝族民间传统舞蹈。

6.五禽戏据说由东汉医学家华佗创制。

7.英文中“纸(paper)”来自拉丁文papyrus,古埃及人用其制造莎草纸。

8.先秦周礼中的三公:太师、太保、太傅。

9.西方文明产生于海洋文明,希腊文明和爱琴海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10.康德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11.布拉格小说家卡夫卡堪称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的一个奠基者,《城堡》《变形记》表现现代人生活的困难。

12.战国四公子:赵国平原君赵胜| 齐国孟尝君田文| 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楚国春申君黄歇。

13.儒家四圣人至圣孔子、述圣子思、孟子亚圣、宗圣曾子(复圣颜回)。

14.新版人民币上共有7种文字,它们分别是汉文、蒙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阿拉伯文数字、盲文。

15.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说的是怀素的书法艺术。

16.泰勒斯最重要的贡献是第一次用哲学语言代替了神话语言说明万物的本原。

17.汤因比把17世纪变革中出现的科学主义、国家主义、共产主义称为新宗教。

18.中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代都城遗址是西亳。

19.早期基督教存在着观点对立的两派,即保罗派和彼得派。

20.公元九世纪的文艺复兴被称为加洛林文艺复兴。

21.基督教哲学一般分为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

托马斯•阿奎纳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

22.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研汉语国际教育复习资料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测试重点概念解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研汉语国际教育复习资料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测试重点概念解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研汉语国际教育复习资料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测试重点概念解析汉语国际教育(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指的是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传授给非汉语母语者的教学活动。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对外汉语教育也逐渐兴起并得到了广泛关注。

作为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了一系列的考研汉语国际教育复习资料,以提供给考生们备考所需的重点概念解析。

本文将就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测试的重点概念进行解析。

一、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专门针对非中国籍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课程。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考研汉语国际教育复习资料中,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目标:通过对外汉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使其能够在汉语环境中进行日常交流、学习和工作。

2. 教学方法:对外汉语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以交际能力为重点的交际教学法、以社会情境为背景的情景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法等。

3. 课程设计: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习需求,确定课程的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

同时,也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和教学资源,灵活安排教学活动。

二、汉语测试汉语测试是对非汉语母语者进行语言能力评估的一种方式,旨在衡量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多方面的语言能力。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考研汉语国际教育复习资料中,汉语测试的重点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测试种类:汉语测试包括口语测试、听力测试、阅读测试、写作测试、翻译测试等。

不同的测试种类用于评估不同的语言技能。

2. 测试形式:汉语测试可以采用笔试形式、口试形式或者多种形式结合的方式进行。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语言能力,测试形式一般会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求进行灵活选择。

3. 测试评分:汉语测试的评分一般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评分规则进行。

评分标准包括对词汇、语法、语言流利度、语法准确性等方面的评价,以及对能力发展和进步的考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学概念:汉学是域外学者对中国历史、文化、哲学、宗教、艺术、科学、及其相关内容的研究。

根据其研究客体的历史性,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传统汉学,其研究对象偏重于历史上的中国,以学院式的法国汉学为代表;其二是现代性和实用性较强的汉学,大致崛起于二战之后,尤以美国中国学为代表。

汉学与国学的关系以研究主体区分:国学:中国人研究中国汉学:非中国籍人士研究中国自我与他者的角度,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汉学与现代中国学的关系传统汉学:研究对象以古代中国为主,尤以语言为最初的研究客体现代中国学:则不并不限于古代,近现代甚至当代中国都可以成为它的研究对象传统汉学:早期欧洲汉学为代表,侧重中国古典语言文字、历史、思想文化的研究现代中国学:美国中国学为代表,侧重对中国的现实问题以及国际关系问题的研究新汉学新汉学之一“新汉学”:专门指称胡适、顾颉刚、傅斯年为代表的民国考据学,是清代乾嘉考据学派在民国的延续新汉学之二——新汉学计划提出“大汉学”、“新汉学”构想并付诸实践:“新”在于汉学要面对当今最新的世界形势;“大”在于传统汉学研究领域的扩展。

汉学史分期汉学的萌芽时期(公元前后至15世纪)汉学的初创时期(16世纪至18世纪)汉学的繁荣拓展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汉学史书籍综合类:莫东寅《汉学发达史》上海书店,1949,中国学者首次系统研究西方汉学史。

何寅、许光华《国外汉学史》2002、刘正《图说汉学史》2005、孙越生、黄长著《欧洲中国学》2005、列国汉学史书系(中国学术史上第一套汉学史书系)2007始、张西平《欧洲早期汉学史》2009。

国别类:严绍璗《日本中国学史》1991、张国刚《德国的汉学研究》1994、张静河《瑞典汉学史》1995、朱政惠《美国中国学史研究》2004、阎国栋《俄国汉学史》2006。

古希腊罗马对中国的称呼一、欧洲关于中国的最早知识:希伯波里安人Hyperborean二、China的起源语源学:英文China、法文Chine,意大利文Ciné,希腊文Thine,拉丁文Sinae分别被译为秦那、支那、支尼、秦尼、秦奈拉丁文sina希腊文最早,150年,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Ptolemeus的《地理志》:sinae、seres530年,希腊传教士科斯马斯Cosmas著有《基督教世界风土记》,称中国为秦尼扎(Tzinitza)或秦尼斯坦(Tzinista),是梵文Cinasthana(震旦)的希腊语译法三、“赛里斯”四、桃花石(Taugas)7世纪中叶依据突厥人的文献《马可·波罗游记》的两个版本:目前最常见的中译本是冯承钧译沙海昂本(中译本众多);英文本中最佳的为穆尔与伯希和的校订本Marco Polo: The Description of the world,因为二人的合译本是巴黎国家图书馆藏的现存抄本中最好的马可·游记版本的全译本在地理大发现之前,欧洲流行最广的关于中国的著作有两部:《马可·波罗游记》和《曼德维尔游记》,甚至在中世纪晚期后者可能比前者流传更广。

16~18世纪的耶稣会士(英汉互译)(意)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葡)曾德昭(Alvare de Semedo,1585-1658)(葡)安文思(Gabriel Maghelaens,1609-1677)(意)卫匡国(Martino Martini,1614-1661)(法)李明(Louis Le Comte,1655-1728)(比)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1623-1693)(德)基歇尔(Athanasius Kircher,1602-1680)(波)卜弥格(Michel Boym,1612-1659)(法)白晋(Joachim Bouvet,1656-1730)(法)冯秉正(Joseph de Mailla,1669-1748)(法)杜赫德(Du Halde,1674-1743)《利玛窦中国札记》原名(意)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著,(比)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1577-1629)修订并出版,《基督教远征中国史》,原版1615。

耶稣会士对开封犹太人的调查17世纪开始,利玛窦,艾田,动机为希望犹太人改宗基督,以及寻求古老版本《圣经》的目的,开始关注开封犹太人。

18世纪,出于自身需要,在华耶稣会士对开封犹太人展开系统调查研究。

1605年6月末,开封犹太人举人艾田,特意拜访了在北京的利玛窦,利玛窦向他询问了犹太人的数量、《圣经》、十字架和其他圣物的情况。

1608年,利玛窦派遣澳门人徐必登到开封实地调查,主要任务是抄录开封《圣经》并与通用的《圣经•旧约》相比较,后来发现,抄回的摩西五经与旧约前五章完全一致。

1613年,意大利耶稣会士艾儒略(Giulio Aleni)曾到开封,仅参观了犹太会堂,未能获准调查那里的经书。

曾德昭在《大中国志》中提到此事,认为由于开封犹太人对于基督没有认识,有可能他们是在基督耶稣降生之前就进入中国的;同时指出,查阅开封犹太人的古老经书对于恢复《圣经》本来面目甚为重要。

1619年,龙华民在中国修士钟鸣礼陪同下亲赴开封,试图劝说犹太人皈依基督教,未果1628年,毕方济在据犹太会堂不远处建立开封第一座耶稣会住院。

1631年,费乐德也到开封,二人在开封主要任务为传教。

17世纪,耶稣会士“发现”开封犹太人,但对其认识没有太大突破,使其改宗的努力也未见成效。

18世纪,欧洲的两场争论使在华耶稣会士开始对开封犹太人展开进一步了解:a.礼仪之争:中国人尊孔祭祖偶像崇拜是否妨碍对基督信仰的纯洁性b.塔木德(Talmud 即犹太法典)派信徒是否伪造希伯来文《圣经》1702年,葡萄牙籍耶稣会士骆保禄赴开封详细调查,1704年11月5日致信北京苏霖神甫汇报调查结果,信中结论:犹太人热爱他们称为天、上帝、上天的造物主,他们祖先留下的牌坊、牌匾和碑文都说明了这一点;他们的文人也像中国的文人一样到孔庙祭祀孔子;他们在“祠堂”以与中国人相同的仪式祭祀祖宗,但不设牌位和遗像。

骆保禄之行的调查证明:开封犹太人是将参行中国礼仪与遵守一神信仰完好结合的一个实例,但这些论据在礼仪之争中是否发挥了作用,目前还没有证据。

不过法国耶稣会士孟正气和宋君荣对犹太人《圣经》的研究和他们入华历史的考察却有相当深远的影响。

18C初欧洲关于圣经旧约真实性的争论:《旧约》不存在任何原本,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仅手抄本就有1600余种,经文的准确性引发派系斗争;中世纪晚期,在与自己使用的希伯来文抄本的经卷相比之后,犹太人指出希腊语和拉丁语《旧约》译本中存在未忠实表达希伯来经卷原义之处;基督徒反驳,是犹太人篡改了希伯来经文的原义,删去有关基督降临的预言,极端的反对派甚至焚烧犹太人的经书。

欧洲基督教教会希望借助开封犹太人的完整经文与《圣经》的比较来证实自己的怀疑,恢复《圣经》的纯洁性。

但骆保禄不懂希伯来文,无法进行详细的对比,进一步考察者为法国耶稣会士孟正气(Jean Domenge,1666-1735)。

1718-1719年孟正气首次访问开封;1721年在开封停留8个月,为开封犹太会堂绘制两幅图,珍贵(19C会堂被毁);1722年在开封停留2个月。

孟正气在三次访问开封期间寄出的关于犹太人的11封书简,成为19C之前西方所见关于开封犹太人的权威资料。

1721年在开封时,孟正气发现犹太会堂的《圣经》仅以《摩西五经》为正经,共计13部,其中1册为古本,12件为抄本。

1721年,孟正气希望购买一部经书,未果,1722年,被破例允许研究并抄录经书,得以完成其使命。

孟正气的调查结论:开封犹太人的《圣经》文本与他带来的阿姆斯特丹版本相吻合;二版本的标点句读有区别;开封犹太人声称他们的《圣经》已经有3000年古老历史;开封犹太人进入中国的时间可能早于耶路撒冷城被毁的时间,即公元前63年。

孟正气的结论使基督徒寄托在开封《圣经》稿本上的希望破灭。

但因为没有拿到开封《圣经》的全本,又派出法国耶稣会士宋君荣(Antoine Gaubil,1689-1759)赴开封。

1723.3.24宋君荣到达开封,购买经书未果,但收获不少。

除骆保禄寄往罗马的前两碑之外,还录有康熙二年1663、康熙十八年1679年所立两碑的碑文。

宋君荣,希伯来文《圣经》的专业研究者:犹太教在周朝末年从波斯、呼罗珊两地进入中国;叙述了犹太会堂现存经书的坎坷经历,提到孟正气说的古本经书是16世纪末辗转得到的一位广州以色列人的遗物;发现开封犹太人对希伯来文已经很生疏,读起来带有中国口音。

马若瑟《汉语札记》,18世纪写出(手稿于1728年寄往法国),被誉为19世纪末之前欧洲人写的最优秀的中文语法书。

西方人学习汉语高潮的表现:第一,有了较稳定的教学机构和汉语教材。

第二,耶稣会士着手将西方语言译成中文。

第三,入华传教士开始以中文著书。

第四,编辑汉语学习辞典和语法书利玛窦学习中文1582年利玛窦到达澳门,开始随罗明坚学习中文。

在1583年给他以前的修辞学老师弗纳里的信中利玛窦说中文对他而言不算困难。

1583年,利玛窦到肇庆定居。

1584年10月,他能够不用翻译自己讲汉语了,并且感到能相当好地读写中文了。

1585年11月他已进步到可以流利地讲汉语了,而且声称在中国助手的帮助下,几乎能读任何东西了。

此后很长时间,利玛窦都陷入停滞状态,沉重的工作负担使他的学习没有什么进展。

1592年,他仍旧不能阅读大量书籍,因为“缺少固定的老师,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似乎无法让一个老师坚持教我们一两年”。

1593年,利玛窦报告说他找到一位有经验而且博学的老师,以使自己“在这把年纪(他已41岁)再次成为一个学童”。

利玛窦一天上两节长课,这样坚持了10个月,到1594年1月终于取得突破:“我已鼓足勇气,使我从现在开始能自己用中文写作。

”1595年,利玛窦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中文著作《交友论》。

这虽然只是一本小册子,却为他在名流中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声望。

《交友论》标志着中文已不再是利氏传教事业的障碍,而成为得力的工具,此后他的中文著述不断出现。

利氏不仅在书面形式上能娴熟地运用中文,在口语方面也大展才华。

1599年利玛窦在南京与御史李本固、名僧雪浪大师辩论宗教和哲学问题,并且受到人们的赞赏。

李贽在南京多次见过利玛窦,称利玛窦“中极玲珑,外极朴实,数十人群聚喧杂,雠对各得,傍不得以其间斗之使乱”。

不利的外部条件:传教工作的繁重占用他的精力和时间,周围的敌意使他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即使找到了也不能坚持长期授课。

但利玛窦没有像许多传教士那样强调中文的不可理喻和汉字的沉重负担。

一方面是虔诚的宗教热忱在起作用,另一方面则是他有学习秘诀——记忆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