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学概念:汉学是域外学者对中国历史、文化、哲学、宗教、艺术、科学、及其相关内容的研究。根据其研究客体的历史性,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传统汉学,其研究对象偏重于历史上的中国,以学院式的法国汉学为代表;其二是现代性和实用性较强的汉学,大致崛起于二战之后,尤以美国中国学为代表。

汉学与国学的关系

以研究主体区分:

国学:中国人研究中国

汉学:非中国籍人士研究中国

自我与他者的角度,有着本质的不同

传统汉学与现代中国学的关系

传统汉学:研究对象以古代中国为主,尤以语言为最初的研究客体

现代中国学:则不并不限于古代,近现代甚至当代中国都可以成为它的研究对象

传统汉学:早期欧洲汉学为代表,侧重中国古典语言文字、历史、思想文化的研究

现代中国学:美国中国学为代表,侧重对中国的现实问题以及国际关系问题的研究

新汉学

新汉学之一

“新汉学”:专门指称胡适、顾颉刚、傅斯年为代表的民国考据学,是清代乾嘉考据学派在民国的延续

新汉学之二——新汉学计划

提出“大汉学”、“新汉学”构想并付诸实践:“新”在于汉学要面对当今最新的世界形势;“大”在于传统汉学研究领域的扩展。

汉学史分期

汉学的萌芽时期(公元前后至15世纪)

汉学的初创时期(16世纪至18世纪)

汉学的繁荣拓展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

汉学史书籍

综合类:

莫东寅《汉学发达史》上海书店,1949,中国学者首次系统研究西方汉学史。

何寅、许光华《国外汉学史》2002、刘正《图说汉学史》2005、孙越生、黄长著《欧洲中国学》2005、列国汉学史书系(中国学术史上第一套汉学史书系)2007始、张西平《欧洲早期汉学史》2009。

国别类:严绍璗《日本中国学史》1991、张国刚《德国的汉学研究》1994、张静河《瑞典汉学史》1995、朱政惠《美国中国学史研究》2004、阎国栋《俄国汉学史》2006。

古希腊罗马对中国的称呼

一、欧洲关于中国的最早知识:希伯波里安人Hyperborean

二、China的起源

语源学:英文China、法文Chine,意大利文Ciné,希腊文Thine,拉丁文Sinae

分别被译为秦那、支那、支尼、秦尼、秦奈

拉丁文sina

希腊文最早,150年,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Ptolemeus的《地理志》:sinae、seres

530年,希腊传教士科斯马斯Cosmas著有《基督教世界风土记》,称中国为秦尼扎(Tzinitza)或秦尼斯坦(Tzinista),是梵文Cinasthana(震旦)的希腊语译法

三、“赛里斯”

四、桃花石(Taugas)

7世纪中叶依据突厥人的文献

《马可·波罗游记》的两个版本:目前最常见的中译本是冯承钧译沙海昂本(中译本众多);英文本中最佳的为穆尔与伯希和的校订本Marco Polo: The Description of the world,因为二人的合译本是巴黎国家图书馆藏的现存抄本中最好的马可·游记版本的全译本

在地理大发现之前,欧洲流行最广的关于中国的著作有两部:《马可·波罗游记》和《曼德维尔游记》,甚至在中世纪晚期后者可能比前者流传更广。

16~18世纪的耶稣会士(英汉互译)

(意)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

(葡)曾德昭(Alvare de Semedo,1585-1658)

(葡)安文思(Gabriel Maghelaens,1609-1677)

(意)卫匡国(Martino Martini,1614-1661)

(法)李明(Louis Le Comte,1655-1728)

(比)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1623-1693)

(德)基歇尔(Athanasius Kircher,1602-1680)

(波)卜弥格(Michel Boym,1612-1659)

(法)白晋(Joachim Bouvet,1656-1730)

(法)冯秉正(Joseph de Mailla,1669-1748)

(法)杜赫德(Du Halde,1674-1743)

《利玛窦中国札记》原名

(意)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著,(比)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1577-1629)修订并出版,《基督教远征中国史》,原版1615。

耶稣会士对开封犹太人的调查

17世纪开始,利玛窦,艾田,动机为希望犹太人改宗基督,以及寻求古老版本《圣经》的目的,开始关注开封犹太人。

18世纪,出于自身需要,在华耶稣会士对开封犹太人展开系统调查研究。

1605年6月末,开封犹太人举人艾田,特意拜访了在北京的利玛窦,利玛窦向他询问了犹太人的数量、《圣经》、十字架和其他圣物的情况。

1608年,利玛窦派遣澳门人徐必登到开封实地调查,主要任务是抄录开封《圣经》并与通用的《圣经•旧约》相比较,后来发现,抄回的摩西五经与旧约前五章完全一致。

1613年,意大利耶稣会士艾儒略(Giulio Aleni)曾到开封,仅参观了犹太会堂,未能获准调查那里的经书。

曾德昭在《大中国志》中提到此事,认为由于开封犹太人对于基督没有认识,有可能他们是在基督耶稣降生之前就进入中国的;同时指出,查阅开封犹太人的古老经书对于恢复《圣经》本来面目甚为重要。

1619年,龙华民在中国修士钟鸣礼陪同下亲赴开封,试图劝说犹太人皈依基督教,未果1628年,毕方济在据犹太会堂不远处建立开封第一座耶稣会住院。

1631年,费乐德也到开封,二人在开封主要任务为传教。

17世纪,耶稣会士“发现”开封犹太人,但对其认识没有太大突破,使其改宗的努力也未见成效。

18世纪,欧洲的两场争论使在华耶稣会士开始对开封犹太人展开进一步了解:

a.礼仪之争:中国人尊孔祭祖偶像崇拜是否妨碍对基督信仰的纯洁性

b.塔木德(Talmud 即犹太法典)派信徒是否伪造希伯来文《圣经》

1702年,葡萄牙籍耶稣会士骆保禄赴开封详细调查,1704年11月5日致信北京苏霖神甫汇报调查结果,信中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