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与科研并重,女院长博大的医者心胸

合集下载

2023医者仁心观后感_6

2023医者仁心观后感_6

2023医者仁心观后感2023医者仁心观后感1《医者仁心》是一部聚集客观性、真实性和向导性于一体的医疗剧。

该剧展现了当代社会、医院、患者之间的种种矛盾,并向全社会揭示了中国医疗界的困境:医患关系的紧张、医闹的频发、媒体的指责以及社会主义医院如何发展、如何体现医护价值等种种问题。

在这个全景式反映医护人员职业生涯的医疗剧中,我深深的理解当代医护人员的悲哀。

本来医者与患者是站在同一边,然而,当患者死亡时,家属、医者、医院就成为了对立。

医患关系的紧张、医闹的频发、媒体的指责暴露了当前患者与医者的信任、沟通以及等种种问题;展露了而今的落井下石之流,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别人而歪曲事实。

有时,本着一颗医者的仁心为患者服务,换来的却是患者的不理解,甚至还要站在被告席上。

久而久之,换来的则是医护人员的过度自我保护,以及患者对医院的不信任甚至误解。

剧中的许多情节令我深深的震撼。

刘敏之死,展现了医务人员的委屈、压抑以及不被理解的痛苦。

钟立行,一个完美的理想医务者,以自身的言行实践了希波克拉底誓言,诠释了作为一名医护人员该如何的作为与不作为。

然而,在这个国度,在这个到处充满诱惑、充满现实的社会里,要做一个像钟立行这样的好医生太难,亦或说,在如此的社会和现今的医术界,钟立行根本就无法生存下去,而社会也根本就不会有他这样的存在。

我想,这就是中国医疗界的悲哀吧。

我虽然不是一名医务人员,但也在相关的医院工作。

工作中,每每遇到委屈不公之时,我也曾想像丁海那样脱掉工作服狠狠一甩“我不干了!”但是,换位思考,患者的不平衡也是可以理解的。

信息的缺乏、沟通的障碍、医疗机构的制度以及政府的规章等等都难免会造成这样那样的矛盾。

在医院的这半年中,我经常看到奔走于前线的急救人员,他们每天都加班加点的挽救着一个个痛苦的病人,每次看到病人健康的走出医院都让我有种莫名的感动让我看到了作为一名医生的崇高与伟大,我深深的为自己是医院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2023医者仁心观后感2近日,在网上陆续观看了电视剧《医者仁心》后,暗自汗颜,工作十年以来,觉得自己很清高,很敬业,却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失去了很多初入行时的热情、执着,忘了什么是理想,还要不要追求?总抱怨自己选择的那份工作是那么吃力不讨好,听惯了那些患者对医院对医护人员存在戒心的一些刺耳的语句,只叹息自己的工作太辛苦。

张展“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

张展“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

张展“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作者:华小亚来源:《创新科技》 2011年第12期文/ 华小亚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张展被评为“2011最具领导力的中国医院院长”。

11月26日,广州,第五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上,评奖结果宣布,她打破了河南获此殊荣医院院长的零纪录。

大气而不失严谨,博学而不失缜密,干练而不失雅致,这是张展在医学界同仁中的形象。

她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院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女医师协会“巾帼建功”女院长、河南省卫生科技领军人物,也是河南省唯一的临床检验诊断学博士生导师。

2011年,正好是张展执掌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第十年。

获此殊荣,可以说是对她十年耕耘的一个肯定……止于至善、追求完美2001年,张展刚接任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时,由于医院建院时间短、底子薄、基础差,基础设施薄弱,床位少、知名度低、缺少品牌专业和高层次人才,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滞后,病人量少,负债近3 000万元。

面对巨大经济压力和人心涣散的困难局面,她科学管理、励精图治,带领全院干部职在短短的十年间,使医院跨入全国一流妇幼专科医院行列。

在上任之初,她针对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主持重新修订了200多项管理制度,形成以“止于至善、追求完美”为特色的先进管理文化,实现了管理工作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过渡,医院运行规范,形成了政令畅通、团结协作的良好院风。

为了为广大患者提供一流的医疗环境,使医院旧貌换新颜,她带领大家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001年以来,她主持新建了妇幼保健大楼、新门诊大楼、儿科楼、消毒供应楼,装修改造睿智楼、生殖楼、病房楼、康复楼等,共完成大型基建项目80多项,使医院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高21层的妇幼保健大楼也即将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医院总床位数将达到1600张。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张展还十分注重医疗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为打造一流管理团队,2009年初,她斥资一百多万元,组织全院中层干部、护士长赴新加坡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带出了一支招之能来、来则能战、战则能胜的中层干部队伍,大大提升了中层干部的执行力与管理水平。

刘晓晴:晴知所起医往而深

刘晓晴:晴知所起医往而深

刘晓晴:晴知所起医往而深如果把女人比作花,我想刘晓晴应该是白木兰。

人们常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从刘晓晴的朋友圈中就可以感受到她具有一双善于捕捉美丽的眼睛和感恩自然的心灵。

是的,工作中的她勤勤恳恳,有着用不完的能量和冲劲;生活中她温婉娴静又罗曼蒂克,喜欢花花草草,热爱蓝天白云,爱阳光、爱自由!如她所言:我需要的不多,一花,一草,一方净土!绿野寻芳化身白衣天使在那个年代,穿军装是一种荣耀!刘晓晴自然也这么想。

因此当记者问“你为什么会成为一名军医?”时,温婉娴静的刘晓晴回答说:“那时候我有3个梦想,一是上大学,二是穿军装,三是穿白大衣。

”可喜的是三个梦想她都实现了——刘晓晴顺利迈进了军医大学的校门,穿上了梦寐以求的绿军装。

做军医与普通医生是不同的。

如同每天嘹亮的起床号,刘晓晴的军旅学医生活也逐步进入正轨,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铿锵有力。

大三那年学校组织大家在操场看电影,名字是《姑娘的心愿》,女主人公就是一位医生,然而却不幸罹患肝癌最终去世,更为催泪的是善良的女主人公在临终前捐献出自己角膜。

剧情深深地打动了刘晓晴,以至于泪流满面看完电影后仍深陷其中,于是写下了人生中第一篇关于生命的日记,并立志“将来从事肿瘤事业,攻克科学难关”。

毕业后,刘晓晴进入军事科学院,后来到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第三○七医院从事临床工作。

当时医院正在修建加速器楼,成绩优异的刘晓晴如愿分配到了实力最强、设备最先进的肿瘤专科。

至此便开始了自己的医者生涯,一干就是20多春秋。

学生时代的刘晓晴(左三)往事依稀浑似梦,都随风雨到心头。

二十年,不知送走了多少生命。

然而这些离别不仅没有动摇内心的坚持,反而让刘晓晴更加珍视和热爱自己的职业,更多了份理性。

雨后彩虹:总要经历风雨1992年,刘晓晴研读著名乳腺宋三泰教授,由此开始从事乳腺癌的临床研究工作。

在宋教授眼中,她从来都是一个踏实、勤奋努力的姑娘。

也正是在他的提携与指导下,刘晓晴开始走向全国,去各地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诊疗经验。

王虹:女院长的管理方略

王虹:女院长的管理方略
业 领 域 ,她 似 乎 已 经 看 到 了 无 限 的 光 明 。不光专 业能 力过 硬 ,当医生 时 ,亲 切 、 脾 气 好 、 富 有 同情 心 的 王 虹 还 “ 未 闹过 医 疗 纠 纷 ” 。 从 吴 观 陵 对 她 说 : “ 如 果 临 床 你
和许 多 省人 民医院 不 同的 是 , 江 苏 省 人 民 医 院 不 仅 是 省 内 最 大 的
对 医 院 有 着全 方 位 、多层 次 的 了解 。 在王 虹 看 来 , “ 管理 工 作 必 须要 做 到
有法 可 依 、 有 章可 循 、有 据可 查 ;而
不 能 只 凭 院 长 这 个 头 衔 来 拍 板 , 在 管 理 上 既 要 上 升 到 宏 观 的 层 次 ,还
她 获 得 过 “ 生 部 优 秀 青 年 学 术 论 卫
与院 长同行
Ho p t l s i CEO a
王虹 :女 院长 的 管理 方略
我从来不把 自己当官儿 , 就是觉得大家信任我 , 我就领着大家一起干 我其实
就 是一 个小 女人 。女人 更 善解人 意 感 情更 细腻 ,更 能从 对方 角度 想 。 ”
文/ 本刊记 者 戴 廉 特 约记者 成 运芬
的 初 衷 。 l 9 年 的 一 天 ,时 为 江 苏 93 省人 民医 院I CU病 房 医 生 的 王 虹 在
医 院 里 遇 到 了在 大 学 里 教 过 自 己 寄
综 合 性 医 院 ,还 是 最 大 的 医 学 院 附 属 医 院 ; 同样 和 其 他 省 人 民 医 院 不 同 的 是 ,这 家 大 型 三 甲 医 院 的 院 长
上 ,王 虹 还 真 有 些 心 不 甘 情 不 愿 。
最 初 ,王 虹 曾 吵 着 要 回 临 床 , 她 认 为 , 当 医 生 才 是 自 己一 生 的 职 业 。 其 实 ,在 没 有 做 管 理 工 怍 前 , 王 虹已 经在 医学领 域初 露锋 芒 了 :

医者天下 号注纯粹——访浙江医院院长、重症医学专家严静

医者天下  号注纯粹——访浙江医院院长、重症医学专家严静

医者天下号注纯粹——访浙江医院院长、重症医学专家严静作者:赵湘王艳来源:《健康博览》 2014年第7期文/赵湘王艳通讯员/ 张伟娟王婷朱小芳专家名片:严静,浙江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并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老年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ICU 质控中心主任,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重症医学、省医学重点学科群老年医学和重点学科危重病学学科带头人。

从事心血管与危重病临床及研究20余年,在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各种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方面具有丰富的诊治与抢救经验。

严静先后获得了“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浙江省优秀医师奖、第七届中国优秀医师奖,“一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浙江省首批医药卫生创新人才培养对象,2012年获“全国优秀医院院长”称号。

每次走进医院都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神圣感,即便是进入到这样一个绿树掩映,环境清幽的浙江医院。

身着白大褂工作服的医生护士穿梭其间,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跳跃在他们身上,让人油然而生的崇敬激荡起我们无限的想象,而当我们好奇地探寻那个想象,却在心里浮现出来的一幅画面是:现实版生死时速,心电监护、心肺复苏、紧急手术……也因此,当我们第一眼见到严静院长,立时觉得他是如此符合我们对一位重症医学专家、一位医院管理者的所有想象:沉静睿智却谦和儒雅,豁达果敢却冷静细致。

在严静院长的眼睛里有一种专注、真诚和执着,他的眼镜片后闪烁一种极致的纯粹,纯粹到使人在里面找不出一丝杂质;纯粹到如同水晶般一视到底,却无法探寻;纯粹到从医整整30 年,当我们在采访中猎奇地想从严院长这里得到一些ICU 里所谓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时,他却始终平淡从容,只安静地讲述医院的发展、重症医学的研究、慢性病的健康促进……或者,对于他来说,每一个从生死边缘抢救回来的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个体,也是医者的必然使命。

爱的奉献中医院副院长兼妇产科主任事迹散文

爱的奉献中医院副院长兼妇产科主任事迹散文

爱的奉献:中医院副院长兼妇产科主任事迹散文爱的奉献(散文)姜晓一个女人,用三十四年的漫长岁月守望医院这块弥漫着哭声和腥味的“田园”;用精湛的技术解除成千上万个病人的痛苦;用一颗赤诚的爱心呵护一个又一个生命,赢得社会的认同,在鲜花和掌声中永远保持低调和平静,惟有对病人的关爱永恒,她,就是原大方中医院副院长兼妇产科主任周媛。

一身朴实的打扮,一副和善的眼神,没有过多的语言,如果不是熟人介绍,你不易觉察到她就是大方这座小城里群众有口皆碑的妇产科名医周媛,然而,正因为她不用华丽的外表和广告似的豪言壮语包装自己,才使你对她高尚的人格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油然而生敬意,才会让感觉到她沉甸甸的人生价值在患者心目中的分量。

在大方这座小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有了周媛,这一方的女人和孩子就特别有福气,这座小城也就增添了一丝鲜亮的色彩。

缘于对医生职业的钟爱,土生土长在大方县城的周媛,从童年时代起就梦寐以求要当好一名医生,做一个具有无私大爱的人,恢复高考后,她抓住难得的机遇考上了毕节卫校妇幼卫生专业。

在卫校,她努力吮吸知识的琼浆,让自己无愧于一个白衣天使的选择……。

二十一岁那年,年轻韶秀的周媛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走上她人生的第一个驿站—大方县妇幼保健站,从此,周媛不论是在哪个工作岗位上,她都坚守“病人就是上帝”的理念。

一干就是三十四个春秋。

后来,她调到县中医院妇产科工作,在同事和病人们的心目中,她几乎成了妇产科的代名词。

为了呵护一个又一个幼小的生命来到人间,让一个又一个痛苦的生命从脆弱走向坚强,周媛不知牺牲了多少个午休,牺牲了多少个难得的周末,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有时甚至几天几夜没有合眼……。

1998年中秋节那天,她为响水乡的一个妇女做完手术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六点多钟了,当她刚刚脱下白大褂拖着疲惫的身子准备回家过节时,忽然来了一个休克过去的产妇。

强烈的责任感和同情心驱使着她来不及细想又重新穿上了白大褂为新来的病人做手术,当病人安全地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一点多钟了。

管理与科研并重,女院长博大的医者心胸——访山东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杨瑛教授

管理与科研并重,女院长博大的医者心胸——访山东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杨瑛教授

的 比例 较 女 性 高 ,随 着 年 龄 的增 加 而 增加 。我们 的研究 还 发 现 , 入蔬菜 水 摄
果较 少 的调 查对 象 ,其 高 血压 、高 T C
血 症 、 T 血症 、 谢 综 合 征 的 患 病 高 G 代 率 显 著 高 于摄 人 较 多 的 涮 查 对 象 , 而 糖 尿病 、脑 卒 中和 冠 心 病 的 患 病 率 没 有显 著差 别 。这项 研究 结 果提 示我 们 , 就心 脑血 管病 而言 , 时人 们 的蔬菜 水 平
杨瑛 教授 首 先 介 绍 说 : 近 一 二 十 “ 年来 , 随着 我 国 经 济 的快 速发 展 , 民 人 的 生 活水 平 有 了很 大 的 提 高 。在 对 食 物 的 选择 方 面 ,我 们 已经 不 再 受 制 于 经 济 因 素 的制 约 .更 多 会依 据 个 人 口
的饮 食 习惯 和 生 活水 平 的 高低 。典 型
的 中 国居 民膳 食模 式 包 括 谷 类 和 蔬 菜 以及 很 少 的动 物性 食 物 。在过 去 的 2 0 年中 , 随着 经 济 的 发 展 , 国城 市 和 农 我
管 病 医 院联 合 举 办 的 “ 国青 岛 第 七 中
届 心血 管病 论坛 ” 。本 届论 坛重 点关 注 成 人 心 脏 外科 、 儿 心 脏 外科 、 入 心 小 介
岛 市 居 民 营 养 与 健 康 状 况 调 查 的 结
果 .青 岛城 乡居 民 平 均蔬 菜 的摄 入量
蔬菜水果摄入量, 心脑血管病的“ 睛雨表”
既然 由杨瑛 教 授 担 任 大会 主席 的 这 届 论 坛 的 主题 是 “ 注 心 脏 , 护 健 关 保 康 ” 因此 , , 采访 一 开 始 . 瑛 教 授便 直 杨

将门之女吴英萍悬壶济世为苍生

将门之女吴英萍悬壶济世为苍生

将门之女吴英萍悬壶济世为苍生作者:暂无来源:《中华儿女》 2012年第14期文/本刊记者张冠宇这是一张端庄、秀丽的面庞:诚恳、真挚的神情中,闪烁着睿智、邃远的目光;这是一条蜿蜒曲折的探寻之路:一位年轻的部队女卫生员历经艰辛跋涉,成长为荣膺世界传统医学终身成就奖的医学博士。

这是一片令人叹服的辉煌业绩:研制国家级新药4项,获专利8项,中成药30余种,发表科研论文160余万字;在全国创办11家医药企业,上百家专科门诊,形成科研、医疗、生产、营销、传媒“一条龙”。

这是一位让无数病患感恩至深的白衣天使:行医40多年来,累计治疗类风湿患者达60余万人;向社会各界捐资逾千万。

这是一个被社会各界授予崇高荣誉的医界楷模:曾获“全军军队院校科技开发成果展览会”首届科研成果金奖,全国“三八”红旗手,“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首届最具责任感企业家,中国民族医药继承与创新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品牌建设十大杰出人物,与共和国60年共成长--中华儿女商界英杰等19项荣誉称号的获得者。

她,就是来自部队的现任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副会长、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副会长、中华儿女理事会副理事长、吉林省英平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英平风湿病医院院长、著名类风湿病专家--吴英萍。

从部队卫生员成长为军医让我们把回溯的镜头定格在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

1972年,出身于老红军之家的吴英萍,带着对未来的期盼,英姿勃勃地跨入了绿色的军营。

看着镜子里的一身戎装和激动泛红的面颊,她暗自描绘出一片美丽的憧憬--早日实现小学作文中要做一名军医的梦想。

当然,这瑰丽的梦想,是初始于一个极为平凡的岗位--做部队卫生员。

16岁,正值花季般的年龄,却要担负起琐碎繁重的工作,倒班、换岗,注射、包扎,看起来也是为患者服务,但与妙手回春医生的工作性质还有很大差距。

难能可贵的是,文静纤弱的吴英萍既不嫌脏怕累,也不敷衍偷懒,她心里明白:凡想玉成大事,先做有心之人。

每当医生们诊断、治疗的时候,她都在一旁仔细听,认真记,一有时机,便向有经验的医师虚心请教,甚至暗暗在自己身上做试验。

感动中国张丽莉事迹

感动中国张丽莉事迹

感动中国张丽莉事迹引子: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爱是永恒。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人生历经了一场暴风骤雨,这朵经过洗礼的茉莉花,变得更加娇艳、美丽,怒放的青春灼人眼目。

2012年5月12日晚,搭载张丽莉的救护车连夜从佳木斯开往哈尔滨进行紧急抢救,凌晨下起了雨。

那场雨,如同苍天伤痛的泪。

2012年9月2日晚,张丽莉正式出院离开哈尔滨,乘坐火车赶赴北京接受康复治疗,临行前夜空下起了雨。

这场雨,却是世间幸福的泪。

尽管人生多风雨,但有爱一路相伴,丽莉——不管去哪里,你若安好,便是晴天!2012年5月8日20时38分是一个定格的心痛时刻,让人不忍回顾,却又不得不一次次提起。

当佳木斯市第19中学初三的孩子们相拥着走出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的校园,突如其来的车祸从天而降,危急时刻“铁臂阿童木”神话般出现-—1。

68米、28周岁的80后语文教师张丽莉奋力一推,用无私的大爱救了孩子,自己被车轮碾轧,倒在血泊中。

双腿高位截肢,生命危在旦夕……人们同心救治着一个普通的生命,同声赞美着一个普通的名字——张丽莉,花一样的名字,花一样的年龄.100多个日日夜夜的守护,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张丽莉如凤凰涅槃般重生。

师爱是教师职业核心价值的体现,它来自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幸福感。

张丽莉用自己生命的积淀演绎出瞬间的美丽.高尚、无私、善良、宽容,这就是张丽莉用行为诠释的教师职业形象的缩影.师心、师爱、师德、师魂,这就是张丽莉用行动验证的教师职业精神的永恒。

回放:瞬间绽放的美丽感动了中国9月2日19时许,哈尔滨,天空淅淅沥沥下起小雨。

在哈医大一院新闻发布厅,涌来了大批记者。

当天,张丽莉将辞别冰城赴京接受康复治疗.“欢送丽莉老师,祝福丽莉老师”,温馨的送别语大大地定格在一块巨大的背景墙上。

哈医大一院为欢送仪式准备了一面印着张丽莉老师治疗各阶段照片的巨大背景墙,上面分别有张丽莉老师在救治初期和医生的合影、在恢复期和一位护士合作摆出可爱的“心”形的照片,以及不久前张丽莉老师戴着粉色发卡乘坐轮椅和家人在花园中沐浴暖阳的温情场面。

学而优则仕的智慧人生

学而优则仕的智慧人生

学而优则仕的智慧人生作者:费菲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第17期每个院士身上都有鲜明的个性标签,因为作为每一行业和领域的顶尖人物,他们领跑在各个学术“跑道”;毫无例外,他们的人生也都是一个个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传奇。

放眼望去,跻身于学术“珠峰”行列的女院士本来就寥寥无几,而李兰娟院士更是独一无二。

因为她还曾作为卫生厅厅长全面主持过一个经济发达省份的医疗卫生工作;也就是说,她既到达了学术的顶峰,还能宏观把握与管理一方的医疗卫生事业,可谓“全才”。

面对世界性难题——发病急、病死率超过80%的重型肝炎的治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都未能提供好的答案。

然而,李兰娟院士却迎难而上,十年磨一剑,解开了这一“方程式”,并结出了她科研人生中的两大硕果:人工肝新技术和感染微生态学新理论。

人工肝:创88.1%到21.1%的奇迹“经常有记者问我,为什么选择重症肝炎、人工肝的研究?这还要从我做住院大夫时说起。

那时候,很多爆发性肝炎、肝衰竭的患者被送到医院后,医生大多束手无策,一般十天至半个月患者就去世了。

作为医生,不能拯救患者的那种无力和挫败感,像一块巨石压在我的心头。

我开始想,是不是能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李兰娟说。

一个偶然的病例给李兰娟带来了灵感。

1985年,一个患者因急性肾功能衰竭陷入昏迷,出现排尿障碍。

做血液透析滤过两三天后,患者出现黄疸,由此发现他还有爆发性肝炎。

于是,继续给他做透析滤过,结果排尿顺畅了,黄疸也退下去一些,神智也恢复了。

李兰娟从这一病例中得到启发:或许这个方法对肝衰竭也有效。

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但总有层出不穷的难题未能解决。

医生在临床中不但要把患者的病看好,还要时时开动脑筋研究和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难题。

“解决这些难题、难点,必须与基础医学、基础研究相结合,因此,医生也需要到实验室里做大量的基础性研究。

”李兰娟说。

当时国家设立了青年科研基金,李兰娟申请到了针对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研究课题,尽管经费仅有3000元,却给了刚刚迈入研究领域的李兰娟很大的支持。

探索推动“四项创新” 打造现代医院管理“青医模式”——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董蒨

探索推动“四项创新” 打造现代医院管理“青医模式”——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董蒨

《中国医院管理》第41卷第4期(总第477期)2021年4冃4©探索推动“四项创新”打造现代医院管理“青医模式”——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董蒨《中国医院管理》编辑部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志码D文章编号1001-5329(2021)04-0069-03【人物小传】董蒨,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现任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

荣获“全国百名优秀医生”“山东省首届十大名医”“山东省'勇于创新奖'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等荣誉称号,荣立山东省二等功两次。

自1984年至今,董蒨院长一直坚持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第一线,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对小儿肿瘤及小儿肝、胆疾病等有较深入的研究,对小儿胆道扩张症胆道癌变机理研究、小儿恶性实体肿瘤及小儿肝脏肿瘤的治疗研究有很深的造诣,挽救了众多危重疑难患儿的生命,引领青岛市、山东省小儿肝胆外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主持多项国家及省市级重点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已公示),山东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

董蒨院长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信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海信外科智能显示系统。

该项成果参加“十二五”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全国122余家三甲医院推广并应用临床,辅助完成复杂肝胆胰脾手术近万例,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建立全球最大的人类数字肝脏数据库开放平台,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以中国人命名的“Dong's数字肝脏分段体系”。

2219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青大附院)勇担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国家级试点任务,聚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目标,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打通堵点,推动医院组织管理、经营管理、绩效管理、服务管理创新,初步形成了具有“青医”特色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青大附院具有深厚的医院管理文化积淀,在推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进程中,逐步实现由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精益管理的转型升级,其经验何在?为此,本刊编辑部采访了董蒨院长。

【高国兰,力推医疗改革的“美女院长”】高国兰不当院长了2017

【高国兰,力推医疗改革的“美女院长”】高国兰不当院长了2017

《【高国兰,力推医疗改革的“美女院长”】高国兰不当院长了2017》摘要:从博士到医生,从医生到医院院长,从医院院长到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南昌大学副校长,再到北京航空总医院的院长,在岁月历练中的她,成熟与睿智并存,优雅与魄力同生,那一副爽朗明媚的笑容,一双乌黑炯亮的双眸,多少年来一直伴随着她,为此,她和新领导班子在摸清了医院的状态后,推出“创三级、推6S,建一流医院”的“361工程”,目的是让全员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有一个奋进的共同目标,狠抓“安全、服务、节约”工作,取得实效,得到临床一线科室的广泛好评她来自天府之国,漂亮、知性、爽朗。

从博士到医生,从医生到医院院长,从医院院长到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南昌大学副校长,再到北京航空总医院的院长,在岁月历练中的她,成熟与睿智并存,优雅与魄力同生,那一副爽朗明媚的笑容,一双乌黑炯亮的双眸,多少年来一直伴随着她。

她就是高国兰,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妇女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首届“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并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巾帼功勋院长”、第十二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第五届“中国十大女杰”等殊荣。

功勋卓著的她,却很少在媒体露面,用她的话讲,就是只想做一个“踏踏实实做事的人”。

采访当天,记者早早的就赶到了航空总院,穿过人满为患的医院大堂,踏入一座三层小楼,记者远远的就听到了爽朗的笑声,高院长已经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激情为第二故乡燃烧高国兰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医学博士。

作为中组部、团中央组织的第一批博士服务团中的一员,1999年第一次踏上自己工作的地方――没有路灯,没有公交车,没有柏油路的南昌市郊。

她不是江西人,选择在江西这片热土上工作,她是带着“了解国情,服务老区,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的目的来到了江西。

来这里之前,高国兰内心矛盾过,抉择过,因为她除了收到中组部选派她参加团中央博士团的通知书外,还收到另一份来自美国癌症研究中心的通知书,提出由对方出资,邀请她前往深造。

刘玲博士:医者之大在於仁心

刘玲博士:医者之大在於仁心

刘玲博士:医者之大在於仁心作者:来源:《华人经济》2016年第06期她出生於医学世家,幼承庭训,耳濡目染,生一颗医者之心,习中医之术。

她自小生活的环境中满屋子飘散着或浓或淡的中药味,在她还不识某味中药药性,不识其名,她已经记住了它的味。

入行医学,似乎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事,在医学的领域,她深耕细作,孜孜以求,学无止境。

家族中“愿将人病犹己病,救得他生是我生”的仁者情怀感染了她。

怀一颗仁爱之心,在圣洁的岗位上,她亦履行一份厚重的职责,行医之根本,杏林春暖。

於是,从行医的那一刻起,医术是她行医之根本,医德是灵魂,爱则是主流。

幼承庭训生医者心刘玲博士出生於医学世家,其外祖母是一位医师,擅长妇科与儿科,父亲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望的中医师,母亲为註册护士,伯父及伯母分别是中、西医药剂师,妹妹是牙医,家中还有一位眼科医生,一位妇科医生,两位正在读博士的肿瘤科医生。

与许多人相比,她多了一份习医的优良条件和浓郁的习医氛围。

自小,刘玲博士便是在医学氛围中长大。

她最常去玩耍的地方是家中的药房,她的家就是诊所,眼光所及之处都是中药,她平日裏接触最多则是病人。

父亲常年行医济世,年少时候的刘玲博士常跟随其左右,做父亲的小帮手。

看着父亲治愈无数病人,大家对父亲充满了敬意与感激,逢年过节会带些家裏的土特产过来,来表达他们的心意。

那时她觉得特别自豪,觉得父亲是最了不起的人。

她喜欢穿着父亲的白大褂,扮医生。

看着父亲针灸,她常拿着针在桌上、模型上练习手法,日积月累,熟练了手法,家中挂着的穴位图,常常吸引她注意,频繁地接触,不知不觉中她将人体的穴位牢牢地记在了心中。

刘玲博士的家中,珍藏许多医书,閒来无事,她便翻阅医书,不懂之处,便拿着医书不厌其烦地询问。

长大一些之後,在父亲的允许下,她开始自己动手帮着抓药。

这样的成长环境,熏陶出一颗医者之心,她在中医的伴随中快乐成长,成为医生於她而言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她小时候的两个理想之一就是成为一位医生。

陈菊梅作文素材整理

陈菊梅作文素材整理

陈菊梅作文素材整理传染病防治专家陈菊梅:女人如树都说女人如花,可有一种女人,却坚韧如树。

她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和独立坚强的自我;她的目光从不在琐事上停留;她的心里没有风花雪月,只有治病救人的信仰。

她是我国首先发现并成功应用五味子降酶的第一人;她让慢重肝患者病死率降低了47%;她成功救治了无数个乙型脑炎后遗症患者;“非典”肆虐时,她冒着生命危险走进隔离病房;汶川地震时,她冲到抗震第一线,让“大灾之后无大疫”……她就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泰斗、解放军第302医院专家组组长陈菊梅,一个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婚姻里,都坚韧如树的女人。

像树一样坚守足下的土地陈菊梅从小见到的都是像花一样柔弱无助的女人,尤其是她的母亲和姑妈。

由于生活贫困,子女众多,陈菊梅的母亲将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佛祖身上。

陈菊梅永远忘不了母亲在烟雾缭绕中,对着佛像虔诚地一次次磕头跪拜的瘦弱身影。

陈菊梅的姑妈更是宛如柔弱无依的菟丝花,守寡的她寄人篱下,终日啼哭乞求父兄的怜悯。

陈菊梅因此得出一个结论:佛祖不会给你恩赐,男人也不能终生依靠。

想活得好,必须靠自己。

陈菊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干什么事都带着一股子韧性和倔劲儿。

在浙江医学院上学时,每年寒暑假她都要步行往返400里,从没喊过一声苦。

为了能够彻底地了解人体骨骼结构,她将一副死人骨架挂在床头,一块骨头一块骨头地琢磨,直到把人体里的206根骨头全都记牢为止……也正是凭着这种劲头,陈菊梅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且只用3年时间就取得了传染病学博士学位。

1958年,陈菊梅调入解放军第302医院,从事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我们所熟知的艾滋病、病毒性肝炎、麻疹、肺结核,包括后来让人闻之色变的“非典”、甲型H1N1流感都属于传染病。

人们对传染病医生既敬又怕,当时还有人给他们编了一个顺口溜:“开门用脚踹,对象吹得快,地上的钱没人爱。

”陈菊梅所承担的风险和压力可想而知。

但是她却无所畏惧,甚至跟同事说:“我只要一换上隔离服,一走进传染病病房,就有一种特别舒服的感觉。

陈香美人生的高峰永无止尽

陈香美人生的高峰永无止尽

陈香美:人生的高峰永无止尽作者:王海珍来源:《中华儿女》2011年第14期陈香美的生活节奏好似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除却过渡部分偶然的舒缓,其余时间皆在高亢,激越地行进。

人生苦短几十年,她要在有限的生命时间内发挥最大的生命能量,造福更多的人,就是这样一个朴素的人生观,促她一刻不停地努力,去攀科学高峰。

关于陈香美,百度百科上简介如下: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暨重点实验室主任、解放军总医院肾病专科医院院长。

担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中华肾脏病杂志》总编辑、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药品评审专家、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是我国著名的临床肾脏病专家……曾获“全国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解放军四总部“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金星”,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

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一系列的头衔,荣誉,见证着陈香美一路不平凡的努力。

八小时内出不了科学家熟悉陈香美的人都知道,陈香美有一句常说的话:“八小时内出不了科学家。

”可以理解为,科研成就这枚甘甜的圣果,绝不可能是一朝一夕所能摘得,它需要长久的耐力与恒久的坚持。

在陈香美这里,它还有另外一个诠释方式——仅仅靠工作时间的八小时,是成就不了科学家的——陈香美本人的作息时间则是每天用两个八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埋首工作——她每天的休息时间不超过五小时,其余的时间,她全部交给工作,没有几乎。

在陈香美领导的肾科,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来肾科的人,每天必须工作12小时,节假日也不例外;两个双休日,只有星期天下午休息半天;新到科的年轻人3年内不准结婚。

有人说,陈香美太苛刻,但是,肾科的年轻人喜欢这样的“苛刻”,在他们看来,这是锻炼:“没有压力哪有成功,没有付出哪有收获”?收获在艰辛的付出之后:曾经编制只有12张床位的小科,在陈香美的带领下,逐渐建设成为集临床、实验室、透析式于一体的全军肾脏病中心,实验室从只能做简单尿常规检查,建设成为全军重点实验室,并成为重中之重。

蕙质兰心济陇原

蕙质兰心济陇原

蕙质兰心济陇原作者:张金仿来源:《现代妇女》2017年第04期她总是给人一种别样的亲切感,谈吐间是历经风雨之后的宽广与睿智,有一种蕴积着生命气脉的“富矿”之感。

诚然,作为医者,她的骨子里早已镌刻着对生命的尊重与担当。

当大夫就要做到一点都不差虽然不是甘肃人,但从6岁起就一直生活在甘肃,对于这片土地,杨兰充满了敬仰与热爱,这里烙印下她童年的点点滴滴,开启了她对事物的认知和思考。

上个世纪80年代,杨兰从兰州医学院(现兰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留校,被分配到兰大二院从事医疗与教学工作。

初出茅庐的杨兰,虽然理论经验丰富,但临床经验不足。

一次,由于急诊缺人,她被调到急诊,当时她的心就开始乱跳起来:“万一来病人自己该怎么办?”没想到真的来了一个病人,她让病人坐下,稍稍平静一下自己的心情,就开始按照之前学的知识一边问诊一边思考,大概了解症状以后,就让病人去做一些常规检查。

病人走后,她就赶紧翻看和病人病情有关的书,再去确认和详细地了解一番,以求万无一失。

这次经历令她印象极为深刻——对于病人,绝对不能有半点疏忽。

她曾讲过一个故事:“那时候我刚上班不久,急诊来了一位从西安来的病人,50多岁,由我的一位学长接诊,初步检查的病症是胸疼心梗,学长就让那个病人去楼上检查,结果病人刚上到4楼就晕倒了,大夫们赶紧送到诊室做心脏按压,压断了3根肋骨才抢救过来。

后来才知道,那位病人患的是急性心梗,当时不应该再活动,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这个事情让杨兰永生难忘,也让她从此要求自己更加严谨细心,她常说:“当大夫,不能有一点疏忽,在产科那可就是两条人命,别人以为差不多的,我们就要做到一点都不差。

”这些早期的经历,逐渐形成了杨兰日后严谨的工作态度,无论是作为医生治病救人,还是作为院长运筹帷幄,她都一丝不苟。

心系全省妇幼保健事业2005年,杨兰被调到省妇幼保健院任副院长,分管全省妇幼卫生的培训、项目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

这些年,她主要抓各种妇幼卫生项目以及正在实施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紫色”过境,“力量”起时

“紫色”过境,“力量”起时

72新时代 新医疗 新起点“紫色”过境,“力量”起时就管理本质而言,医院女性管理者不存在更多特殊化标签。

但若置于更细腻的医管类群视角下,她们的确又散发了独特力量。

文/本刊记者 徐洁陈芸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院长郭莉萍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副院长罗爱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党委书记叶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董事总经理徐凤芹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医疗副院长谈及女性医院管理者,多数人第一反应是从性别角度出发,对比男性医院管理者的果断、干脆特质,为女性医管打上“细心”“柔化”等第一标签。

但实际上,从单纯管理角度出发,“细心”、“柔化”或许只是男女的基本性别差异,真正的管理者,从来都只是职位角色——2018年12月1日,第十二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木兰夜话:“紫色力量”觉醒】分论坛,邀请到五位各具特色的女性医管,就这一话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紫色过境:平衡深邃的江城之夜,两抹意外的紫色,不约而同地出现在论坛现场对话嘉宾坐席台的一左一右。

最左的紫色,是一抹淡淡的丁香紫,它的主人是本场论坛主持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院长陈芸;最右的紫色,是一道优雅的玫瑰紫,它的主人是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董事总经理叶红。

另三位女性医管,则出人意料地共同选择了黑色系着装。

从左至右,她们依次是,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副院长郭莉萍、中南73分论坛“紫色力量”觉醒大学湘雅二医院党委书记罗爱静、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医疗副院长徐凤芹。

纵然五位嘉宾所属医疗机构性质,和其在医院内担当的管理角色各不相同,其各自既往专科、经历也并不与医学极度相关,如,叶红,工商管理学系出身;罗爱静,学的是党务管理与信息管理;郭莉萍,修的英语和医学史专业;只有陈芸与徐凤芹二人是医学专业入行,但却不妨她们驰骋医管界多年,对女性医管的“感觉”近乎 一致——印象中,基于性别的男女性格特征差异:女性医管力量多被赋予“坚韧和柔软,紧张状态中的松弛和温馨”的标签,可以很细心、很耐心,很有爱心。

而且,叶红结合自己多年的管理经历还观察到,女性管理者优势往往在战术上,而男性医院管理者优势多在战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与科研并重,女院长博大的医者心胸2012年7月,6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心血管专家参加了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青岛市医学会、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联合举办的“中国青岛第七届心血管病论坛”。

本届论坛重点关注成人心脏外科、小儿心脏外科、介入心脏病学、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和心血管护理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和重大突破,将血管病研究的最新成果与临床实际密切结合,力求参会代表在最新理论和临床实践两方面都能有所收获。

会后,记者就本届论坛“关注心脏,保护健康”的主题,采访了本次大会主席,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党委书记杨瑛教授。

蔬菜水果摄入量,心脑血管病的“晴雨表”既然由杨瑛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的这届论坛的主题是“关注心脏,保护健康”,因此,采访一开始,杨瑛教授便直接切入了“心脏保健”这一话题;而且,她所谈及的,是此前她领衔开展的一项“日常饮食中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量的多少与心血管疾病危险的关系”的研究课题。

杨瑛教授首先介绍说:“近一二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对食物的选择方面,我们已经不再受制于经济因素的制约,更多会依据个人口味的爱好。

因而,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对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构表明:我国居民传统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已发生转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患病率显著增加,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国外队列研究也发现,在膳食结构中,蔬菜水果的消费的多少,与心脑血管病关系密切。

然而,我国目前对膳食中蔬菜水果的摄入与心脑血管的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

此前我们曾对青岛港职工的膳食结构进行过一项分析,旨在探讨日常饮食中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量的多少与心血管疾病危险的关系。

”杨瑛教授继续介绍说:“我们这项研究针对的是2000年青岛港在职的18岁至54岁全体职工约12000人。

在膳食调查方面,我们采用了简化的食物频率表,将日常食用的食物分为12类,询问每一个调查对象前一年内,各类食物每日的摄入频率和摄入量,按摄入的多少分为5个等级。

在摄入蔬菜水果的量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面,按照平时摄入蔬菜、水果的量由低到高,将人群分别分为5个等级,摄入蔬菜和水果都在前两个等级的划为摄入蔬菜水果较少组,其余为摄入蔬菜水果较多组。

其中男性摄入蔬菜水果较少的人所占比例明显比女性高。

按年龄分组后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高,摄入蔬菜水果较少的人所占比例也在增加……”“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条件下,我们在一年内完成了约12000人的调查,为进一步在青岛港进行详细膳食营养调查,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这项调查所提供的数据,基本反映了青岛港职工平时的饮食情况,为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线索。

”杨瑛教授总结说,“经过详尽的调查和分析后我们发现,膳食结构反映着一个地区或人群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水平的高低。

典型的中国居民膳食模式包括谷类和蔬菜以及很少的动物性食物。

在过去的20年中,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膳食和营养状况显著改善,膳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谷类食物所占的比例不断减少,牲畜肉类和动物性脂肪摄人量逐步提高,蔬菜和水果的消费也有了很大提高。

”杨瑛教授进一步介绍说:“根据青岛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青岛城乡居民平均蔬菜的摄入量约每日250.9克左右,而水果的摄入量约每日47.9克左右。

我们分组时参考上述结果,将青岛港在职职工每日摄入蔬菜和水果都在这个平均水平以下的划分为摄入蔬菜水果较少组,而把摄入蔬菜和水果任一项在平均水平以上的,划分在摄入蔬菜水果较多组。

我们的研究发现,蔬菜水果摄入量的多少在性别和年龄间的分布,与许多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在性别和年龄间的分布相一致,男性中摄入量较少者所占的比例较女性高,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我们的研究还发现,摄入蔬菜水果较少的调查对象,其高血压、高TC血症、高TG血症、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摄入较多的调查对象,而糖尿病、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率没有显著差别。

这项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就心脑血管病而言,平时人们的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可以说是这类疾病的‘晴雨表’,它跟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等慢性心血管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因为蔬菜水果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因此,在谷物类食物摄入量日趋减少的今天,我们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摄入蔬菜水果,或许就能够减少因过多摄入动物性脂肪而带来的危害,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流行病学调研,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在采访前记者还了解到,除了关于蔬菜水果摄入量与与心血管疾病危险的关系的调查研究外,在杨瑛教授的带领下,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还针对港口地区多发疾病开展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研工作。

那么,他们近些年来都针对哪些疾病进行了关注和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对此问题,杨瑛教授首先谦逊地说:“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走过的历程不算太短也不算太长。

我们的流行病学调查自始至终和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手相连、共同开展,借此机会,再次感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对我院的指导和帮助。

大家都知道,青岛属于沿海地区。

从2004年开始,我便注意到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结节病人的发病率以每年10%至20%的比例的速度在增加。

此后,我们通过对青岛港两万多名职工的健康研究发现,近两年来,沿海地区的居民、特别是青岛港的职工,甲状腺疾病、囊肿还有肌瘤的发病率正以20%至30%的速度攀升,这引起了我们的高度关注,所以我们在2009年便开始对青岛港两万多名职工进行了甲状腺肿瘤和囊肿疾病的筛查,加查了甲状腺彩超。

在青岛地区,我们主张市民少吃含碘的盐,因为人们吃的海鲜含碘已经很丰富了,身体里碘过多就会促使异常细胞的增生。

这个观点我们也和上海内分泌研究所的专家一起做了很多研究和探讨。

他们也认为,沿海地区饮食习惯不同,在青岛等海产品食用量大的地区,碘的摄入过多是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结节高发的原因之一。

预防方法现在主要是控盐:一是控制盐,二是控制含碘盐。

“海鲜和啤酒是青岛人的饮食习惯,因此,我们还对囊肿展开了筛查工作,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杨瑛教授接着说:“借此机会,我想诚挚地表达对我的导师——青岛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山东省医学营养学重点实验室和医学营养研究所负责人马爱国教授的感谢。

他是我国著名的营养学专家,在调研工作中他给了我们很多的支持和帮助。

”针对此话题,杨瑛教授接着说:“我们在疾病筛查的过程中,还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压力。

怎么能够在工作当中发现疾病、预防疾病,让老百姓能够有一个更健康、更合理的膳食营养,是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工夫去长时间地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临床路径”管理,让患者对看病流程一目了然“临床路径”管理,一直是近些年来业界关注的热门话题,而此前据记者了解,早在2009年年底卫生部下发《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之后,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即在上级主管单位的领导下,积极开展了医疗试点工作,那么,几年过去,该院的“临床路径”及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如何呢?对此,杨瑛教授首先对”临床路径”的含义作了详细的介绍,她说:“‘临床路径’这个名词作为国家医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关注。

简单来说,‘临床路径’管理就是针对某一病种,制定一套标准化的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由此即可以实现‘同病同治’。

比如说,一位患有房间隔缺损的心脏病患者来医院就诊,什么时间住院,第一天、第二天要做什么检查,吃什么药,打什么针,第几天做手术,术后转入什么病房,术后几天出院等等,都会有详细的规定。

如此一来,患者对自己的看病流程即可一目了然。

因此,‘临床路径’不仅是对医生就诊流程的规范,也是对患者病情最公开透明的交待。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就可以有效避免医生看病的随意性,减少了‘大处方’现象,患者看病不仅更规范,而且也更实惠。

”谈及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落实“临床路径”管理措施的情况,杨瑛教授介绍说:“目前,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主要承担国家大血管外科专业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等五个病种临床路径试点工作。

医院除在心脏外科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外,心脏内科组也已经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等领域开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同时,医院外科、内科、神经科等综合科室也已经着手准备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此外,医院还实行了弹性窗口服务,减少患者挂号、取药的时间。

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被国家列为‘临床路径’试点医院之一,我认为是国家、省、市各级领导对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信任、关怀和厚爱。

可以说,试点每一步调查研究工作都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医疗改革试点工作在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议事日程当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杨瑛教授继续说:“‘临床路径’是将来的一个发展趋势,患者可以在住院之前就清楚明了地知道具体流程是什么,使得医疗流程更加透明。

通过临床试点,将为我国的医改和诊疗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推广以后,会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

”此外,杨瑛教授在采访中还透露:“我们医院在国家医疗改革试点医院的基础上,还有一个非常好的专业就是‘青岛市工伤康复中心’的康复治疗。

自2006年‘青岛市工伤康复中心’落户我院以来,随着一支高素质的康复医学队伍的成长,工伤康复中心迅速赢得了专家和政府的认可,2007年我院成为山东省工伤康复定点医院。

经过近些年的工作,我们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工伤康复中心业务用房3360平方米,康复设施380余台,工作人员50余名。

2009年9月,全国工伤康复试点机构抽查评估工作组来到我们医院,对青岛市工伤康复中心创建全国工伤康复试点医疗机构进行评估验收,最终确定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为全国23家试点医疗机构之一。

目前,我们医院工伤康复中心的科室建设和技术进步成效显著,已发展成为服务山东,辐射全国的区域性工伤治疗和人才培训中心,正逐步走向全国工伤康复先进行列。

我们也会努力把工作开展好,不辜负各级领导对我们的信任和厚望……”关注小儿先心病,让医疗展开慈善的翅膀在采访之前记者了解到,我国目前约有400多万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约有200万儿童等待手术治疗。

就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而言,有97%的患儿可通过手术治疗得到康复。

但由于小儿先心病的医疗费用高昂,许多贫困家庭只能选择放弃治疗,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那么,针对这一现状,杨瑛教授作为一家三级心血管病专科特色医院负责人,是如何通过公益渠道更好地关注先心患儿健康的?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在先心病救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谈及这个话题,杨瑛教授认为:“我国目前每年约有20万先心病患儿出生,占出生婴儿的8‰到12‰;其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等心脏畸形约占其中的50%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