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现状与必然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现状与必然性摘要: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学活动诸要素依据一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识特点,所形成的一种稳定而又简约化的教学结构。
专业服装设计类院校以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
同时,服装专业课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对学生服装专业能力、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日常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具有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理论知识的灌输强度太大。
应从理论的单向学习向强调实践探索精神的学习方式转变,将学习基础知识与技术能力的过程转换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为了使学生对设计课程的学习产生学习兴趣,必须要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的基本现状,尽可能从以往烦琐与陈旧的知识,向时尚前沿的最新潮流信息转变,加强学习内容与市场需求及服装工业发展的联系。
建构适应现代服装产业需求的适应性新型教学模式,是培养具备服装专业课应用型及复合型人材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教学模式;服装艺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h3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2)32-0283-02
一、服装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现状
自信息科技发展以来,我国的服装产业迅速崛起,服装品牌遍布,多样化的风格充斥着整个消费市场。
因此,市场对服装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促使着服装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的教育不断
的发展。
新形势下,服装产业对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量巨大,根据各类开设服装设计专业院校的培养方案,对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
以此使服装专业设计类教育事业更加蓬勃发展。
我国每年有400多万大学生步入社会加入职业岗位,面临角色身份的转换。
这种角色身份转换的快慢直接影响着自身在职业生涯道路上能否开好头起好步,能否顺利地把丰富的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过人的聪明才智最大可能地转化为生产力。
因此,提高自身角色身份转换速度,缩短社会适应磨合期,是摆在初涉社会大学生面前亟须解决的大事。
近年来,国内外各类服装院校均对服装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及模式做着广泛的研究。
目前,法国、英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对服装类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上基本上形成了一套相对
完善的体系。
由于西方服装产业的发展一直领先于中国,在对服装设计专业的教育方面同样有着丰富的经验。
综合来看,国外在对服装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上十分重视课程教学
的实践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对本专业的社会需求评价做深入分析,整体教育模式的研究和梳理过程得到很高的重视,教学模式始终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目前,国内所开设有服装设计专业的各类院校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培养服装设计师为主的院校,其服装设计专业通常开设在艺术设计学院的系统之下,更侧重服装创意设计方面的学习。
第二类是培养服装设计和服装制版双项技能的服装设计与工程院校,着
重打造应用性人才。
第三类是打造服装工艺师的院校,着重培养学生的服装工艺制作技能。
在国内各类学科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下,教学的手段及方法不断更新,而服装设计课程的教育模式依然显得相对守旧,与消费市场的实际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现有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信息的传统模式已经不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职业能力、技能素质,造成教育与实际需求的不平衡。
随着服装消费市场的广泛,教育与市场需求联系越来越紧密。
近年来国内的服装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发展也受到强烈的关注。
二、服装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性
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对服装专业教育的需求。
因此,为了使学习者适应市场需求,在专业教育方面必然要加强改革。
从而提高教育的水平与学习者的创新与应用能力。
在服装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中,设计类课程是专业教学中的基础与必修环节。
同时,服装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复杂的多边环境下,教育者有必要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因此,对服装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展开研究和讨论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目前,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创新不足产品风格定位不稳、款式抄袭现象严重,而这些现象涉及的都是构成服装品牌的核心问题。
产品是服装品牌发展的基础,而服装的设计是品牌以及产品价值的最好体现,有设计便有风格,有风格便有品牌定位,
其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服装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服装产业的大形势发展。
服装的设计被列为服装产业的关键,以此为据,理论研究与教育更将是促进服装产业发展的催发剂。
高校的专业教育与人才的培养是理论研究的主要来源,通过高层次设计人才的培养与打造,加强国内服装品牌的原创性,来提高服装产品的品质。
服装设计类课程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最基础环节也是必修课程。
目前,许多高校的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刚刚兴起,在发展初期,普遍存在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学模式有待改善的现象。
因此,以各项教学方式相结合为手段的系统服装设计教育体系有必要被提出以及应用。
中国作为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在整体设计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的情况下,其高等服装设计教育经历了一段艰辛和辉煌的创业之路。
在中国服装设计教育学者们的研究和实践下,中国的服装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仍然让我们存在这样的疑问:服装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是否影响了服装业的国际化进程?因此,高等服装设计专业院校面临着的严峻课题是如何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合格的设计师。
因此,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加快培养国际化外向型服饰艺术设计人才,成为我国服装设计专业教育的当务之急。
如今,在国内的高校,越来越多的中外合作式办学正在兴起。
因此,从教学体系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教学实践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服装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对就业的影响较为明显。
服装设计专业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更注重学生的款式创新能力,使设计的作品能够适应市场的需要,并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
但在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与市场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毕业生的实用性,是服装设计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服装产业处在腾飞的阶段,服装教育受到绝对地重视。
为国家与社会以及中国服装产业培养更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是服装教育机构的首要任务。
作为服装艺术设计高等教育,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下,对服装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我国服装产业发展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服装专业人才需求及培养情况有必要被关注并顺应时代的发展。
现在是信息科学的时代,网络、市场充斥着各类新鲜的事物。
作为职业教育培养机构,应注重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前沿信息的积累,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以此通过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人文素质课的学习,形成高品位的文化素质教育基础。
加上知识结构的培育,培养出文化素质与知识结构全面具备的优秀设计人才。
其次,目前我国各方面科技发展迅速,社会正向高科技化发展,各行各业都以高科技技术进行创新。
服装的流行集中体现在服装的舒适、功能等方面,这些都是需要在高科技条件下实现的,这也要求我们在对服装专业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方面,要注重科学。
目前,中国服装艺术设计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毕业生在就业时表现出专业素质、知识结构并未完全适应市场的现象,教学效果没有完全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学院派设计过分追逐夸张的舞台效果,设计理论夸张,但一旦进入市场,便展现出市场应变能力差等现象。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创新教学模式来适应市场人才的要求,使学生能在步入社会时快速地适应服装设计生产和市场。
虽然有部分研究开始涉足国外借鉴的工作室教学模式以及项目教学模式等,但目前我国某些服装院校的服装专业在教学的根本思想和实际实施上,还是沿用早期灌输型的传统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意识。
工作室模式以及项目教学模式等没有普及或者具体化采用的原因也和其表现出的缺陷有关。
随着我国服装产业的迅猛发展,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任务越来越重。
要实现服装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服装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点,建立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及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良好的
促进作用。
通过对传统服装专业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更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师的教学成果的实践性和显效性,并拓展学生突破性的设计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以缩短学生的求学与社会应对这一磨合期,以市场的真实课题项目做推动,使学生迅速的适应生产与市场,加强学生的岗位角色感。
服装设计专业作为一门较为特
殊的门类,涉及到很多边缘学科。
如果简单僵化地套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实践知识缺乏、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
因此,根据服装设计专业对实践能力、时尚把握能力的特点,须要采用理论和实践并重、贴近市场和潮流需求的教学方式。
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服装设计人才,需要院校、企业与师生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努力,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紧跟服装流行趋势设计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公司在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上,表现出对能力的重视,其中实践经验尤为突出。
纵观各大企业招聘启事,工作经验的要求非常突出。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服装设计师的培养上,注重了解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对市场的调查、产品定位,设计过程中对面料、款式独特的把握,以及产品用何种形式宣传、营销等。
因此,服装人才的培养必须与当前市场需求是紧密相连,不能关起门来教授和学习服装设计,应以鼓励开放和动手实践的方式鼓励教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可以从企业中寻找可利用项目,让学生参与完成。
一方面增加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参考岗位角色教育模式的方法,快速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
并不断从当前市场需求和流行趋势中提取最新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为企业带去更新鲜的资源与人才实力。
[责任编辑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