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理之四谛
第二章佛教的教义
第二章佛教的教义一、四谛说是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
“谛”有“实在”或“真理”的意思,是印度哲学通用的概念。
四谛也称为“四圣谛”,意为“四条真理”,即苦、集、灭、道。
四谛又分为两部分,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
或者说,前者侧重于解释世间因果,后者侧重与创造出世间因果。
1、苦谛把社会人生的本质断定为“苦”。
分为“四苦”和“八苦”。
“四苦”指生、老、病、死。
“八苦”是在生老病死外加上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和五阴盛。
怨憎会,即不愿相见的敌对的人偏偏在一起;爱别离,即亲爱的人愿在一起又往往要分离;求不得,即物质生活的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五阴盛,即“五蕴”,“蕴”是“集合”的意思,佛教认为世界和人生都是由五种生灭变化的元素(色、受、想、行、识)所组成。
人一旦有五蕴,就会生苦。
2、集谛指造成痛苦的各种原因或根据,内容相当丰富。
大体可以以“五蕴”说、“十二因缘”说和“业报轮回”说加以概括。
五蕴:构成凡夫世间的要素,即色、受、想、行、识。
色蕴——包括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以及反映自身而引起感受作用的色、声、香、味、触的五境。
这是构成自我观念的物质要素,即自我存在的主管的身体及客观的环境;受蕴——此为对于五境的接触所引起心理上的感受作用,即是身体的五根(五种官能)和其所在环境中的事物,发生了感触的心理活动;想蕴——由感触而变成接受的心理活动,如与顺境接触所感到的欣乐,与逆境接触所感受到的悲苦,即是心理上的受取作用;行蕴——此为长生了苦乐感受的受取作用之后,接着引起的贪欲、嗔恶,或与之不相关涉的其他心理活动。
通常情况下,总是对于可悦的事物,起了贪欲心;对于不可悦的事物,起嗔恶心,但是也有觉得无关痛痒的,或因甲境而想到乙境上去的;识蕴——此为更进一步,对于所接触的境物,了别识知,即意念或意识的活动。
凡夫众生的生生死死,生来死去的主体,就是识蕴藏。
一般人称之为灵魂,但是,佛教不称为灵魂,而称为识。
佛教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 “四谛”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来,就是说:世间的苦和苦的原因,说苦的消灭和灭苦的方法。
佛教经籍繁多,其实不超出“四谛”,即“苦、集、灭、道”,“谛”是真理的意思。
佛教宣称:人的一生充满痛苦,有生、老、病、死、别离、怨憎、求欲、烦恼等八苦(即苦谛)。
造成人生苦的原因(即集谛),是不懂佛教真理的缘故,若懂得佛教真理,按照佛的教导修行,就能脱离苦海,达到不生不灭,永恒寂静的境界(即灭谛)。
但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经过一定的宗教修行(即道谛)通俗的讲:佛教的基本教义之核心就是一个“苦”字,即人世间充满着苦难,从出生到死,就离不开苦。
佛教说,人生有八种苦,人们都好象浸溺在痛苦的海洋里,真所谓“苦海无边”。
释迪牟尼和他的高僧门徒,把佛教思想当做一只大海里的船,称为“慈航”,把人们从苦海里救出来,叫做“普渡众生”。
人们要领悟佛教的真理,做到“自我净化”,才能被“解脱”,永远脱离人世,不再“生”,也不再“死”,即“脱离苦海”,达到幸福的彼岸(即西方极乐世界)。
人们怎样才能通过“慈航”“超登彼岸”呢?那就要信仰佛教,皈依释教,刻苦修行。
怎样修行呢?要求教徒必须遵守许许多多的“清规戒律”,不能有“七情六欲”,虔诚的信仰,佛经所述的“一切皆空”、“无我”、“无常”及“因果报应”┅┅等等的观点。
(例如西游记里的唐僧就是代表克制“情欲”的化身,孙悟空就是代表“心情”的化身,猪八戒就是代表“欲念”的化身)这就叫做“修行”。
一个人也许一辈子也修不好,也许一时间大彻大悟,便可以“立地成佛”对佛教教义”苦”的误解说人都是苦的,是不够的,为什么呢?因为人生也有很多快乐事情,听到不悦耳的声音固然讨厌,可是听了美妙的音调,不就是欢喜吗!身体有病,家境困苦,亲人别离,当言是痛苦,然而身体健康,经济富裕,合家团圆,不是很快乐吗!无论什么事,苦乐都是相对的,假如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说人生是苦,岂非偏见了。
这个人生是苦的,不明白其中的真义的人,就生起错误的观念,觉得我们这个人生毫无意思,因而引起消极悲观佛说人生是苦,这苦是什么意义呢?经上说:‘无常故苦’一切都无常,都会变化,佛就以无常变化的意思说人生都是苦的。
四大宗教
基本教义
经典和标志
供奉或信仰对象
称谓、仪式、节日及习俗等
佛教
“四谛说”:苦、集、灭、道
苦谛是佛教对世界和人生本质的认识;“集谛”是佛祖对造成人生痛苦和烦恼原因的分析;“灭谛”是佛祖点化芸芸众生所指出的理想境界;“道谛”是佛祖为众生指明解脱痛苦、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
《三藏经》:释迦牟尼内容为经(言论总集)、律(佛教戒律和店长制度)、论释迦牟尼大弟子对其理论和思想的阐述)三藏
宏道济世
雷霆奥旨
节日: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
基督教
上帝创世说、原罪救赎说、天堂地狱说
经典:《圣经》(《旧约》和《新约》)
标志:十字架
上帝、耶稣基督、圣母玛利亚、圣徒、天使
称谓:天主教教皇、东正教牧首(最高首领);主教或神父;修士、修女
仪式、洗礼、圣餐
节日:圣诞节、复活节
创始人
本山祖庭
宗教活动
宗旨
主要经典
天师道
东汉张道陵
俗神:风雷土地山等
神仙:八仙等
称谓:(道长)道士、道姑或女冠(元君)、监院或主持(道观负责人)
仪式:“斋薰”(清薰和幽薰)
伊斯兰教
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
六大信仰:信安拉、信先知、信天使、信经典、信前定、信后世
五功:念、礼、斋、课、朝
经典:《古兰经》和《圣训》
标志:新月
安拉、使者、天使(四大)
称谓:阿訇、毛拉、伊玛目
护法天神:四大天王、韦驮、哼哈二将、伽蓝神关羽
称谓:法师、住持、居士;
礼节:合掌、绕佛、顶礼
常见法事:日常的诵课、忏法、盂兰盆会、焰口施食、水陆法会
道教
道家创始人张陵用道教理论作为其基本教义;
以“道”为最高信仰;
佛教教义
十二因缘之三世两重因果
无明、行
过去世之二因
识、名色、 六处、触、 受
现在世之五果
集谛
爱、取、有
未来世之二果
苦谛
五蕴论:
五蕴也译作五阴:色、受、想、行、识
三法印: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三昄依
•一归依佛 佛陀秦言觉者。自觉觉他。故名为佛。归 者以反还为义。反邪师还事正师。故名归。依者凭也。 凭心灵觉。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也。故经云。归依于 佛者。终不更归依其余诸外天神也 • 二归依法 达磨秦言法。法云可轨。大圣所说。若 教若理。可为心轨。故言法也。归者反邪法还修正法。 故名归。依者凭佛所说。法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 经云。归依于法者。永离于杀害 •三归依僧 僧伽秦言众。众名和合。出家三乘行者。 心与佛所说事理法合。故名为僧。归者反九十五种邪 行之侣。归心出家三乘正行之伴。故名归。依者凭心 出家三乘正行伴。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 依于僧者。永不复更归依其余诸外道也
原始佛教及其基本教义
• 原始佛教 • 四谛:苦、集、灭、道 • 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求不得、 爱别离、五阴炽盛 • 集谛:爱,三毒(贪、嗔、痴) • 灭谛:涅槃
原始佛教及其基本教义
• 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 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 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 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五戒
•一不杀生戒 二不偷盗戒 三不邪淫戒 四不妄语戒 五不饮酒戒
一不杀生戒 云何名杀生。若实知是众生。 发心欲杀而夺其命。起身业有作已。是名杀罪。 若不作是事。名不杀戒。其余系闭鞭打等。是 杀方便非正罪。 二不偷盗戒 云何名盗。知他物生盗心。取 物去离本处物属我。是名盗。若不作是事。名 不偷盗戒。其余计校乃至手捉未离地等。是盗 方便非正罪。
4-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
• 摆脱因缘关系需要“断集”。
6 五蕴、苦、集
灭谛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苦:人生苦
灭:修正目标
集:人生苦的原因
道:修正方法
1 灭谛
• 十二有支缘生法:消除苦的方法——灭谛 • 一切行无常,是则生灭法。生者既复灭,
俱寂灭为乐。
l ——《杂阿含经》
l 从轮回中解脱
3业
• 婆罗门教的观念 •业
l “作为”之义 l 有所作为就不会消失,总要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4 缘起法
• 基本内容
l “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l 因果关系:一切作为都有它的作用,这就是业
,业就要产生后果; l 条件关系:事物存在是有条件的,人我的存在
依靠五蕴和合,五蕴解散则人我空。 l “人我空”,没有一个常存不变的精神主体如
《阿含》
l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奈仙人住处鹿野苑 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 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 迹圣谛。若比丘于苦圣谛已知.已解。于苦集 圣谛已知.已断。于苦灭圣谛已知.已证。于 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如是比丘名阿罗汉 。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逮得己利 。尽诸有结。正智善解脱。佛说此经已。诸比 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
化而寂然常住之法。 • 寂灭:从因缘轮回中超脱出来,解脱,涅槃。
2 涅槃
• 涅槃
l 意译为寂灭、灭度等。 l 古印度诸宗教通用的观念,在婆罗门教、耆那教
中也使用。 l 本义一般认为是“把火吹熄”的意思。 l 在佛教里,它被当成是获得解脱的目标。就是说
,无明烦恼之火熄灭了,从因缘轮回中解脱出来 了,从而达到了最高的寂静,最大的安乐。
佛教教义
从某种意义上,佛教教义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因果与修行的理论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实践方面、宗教方面、道德说教方面。
佛教的善恶因果观与修行法门,既与其它一切宗教、道德说教有共通之处,又自有其殊胜之处。
二是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理论方面、哲学方面、辩证思维方面。
佛教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的理论,是建立在佛教修行(主要是禅悟)基础上的成果。
当然,从具体内容上看,这两大方面是不可能截然分割开来的。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
现将佛教的基本教义简介如下。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
所谓缘起论,即阐释宇宙万法皆由因缘所生起之相状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论说。
缘起论是佛法的代表,是佛教与世界上其它宗教或古今任何哲学流派相区别的根本特征。
缘起论系以“法印”为基础,以“十二因缘”、“四谛”、“八正道”为中心思想。
所有佛教之教法均以缘起论为依准。
不管是原始佛教、部派佛教还是大乘佛教,任何时代或任何地域之佛教宗派,必然以缘起论为其根本教理,反之,则不能称为佛教。
随着佛教的发展,以缘起论为根本教理,逐渐发展出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六大缘起等一系列缘起论系统教说。
法印,即作为印证是否合乎佛法的标准。
小乘佛教有三法印、四法印、五法印之说。
大乘佛教则以诸法实相作为法印,称一实相印。
所谓诸法实相,指一切万法真实不虚之体相,或真实之理法、不变之理,此系佛陀觉悟之内容,本然之真实。
佛教认为,世俗认识的一切现象均为假相,唯有摆脱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法常住不变之真实相状,故称实相。
四谛,又作四圣谛。
谛,意为真理或实在。
四谛即:(1)苦谛: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充满了痛苦烦恼。
(2)集谛:集是集合、积聚、感招之意。
集谛,指众生痛苦的根源。
3)灭谛:指痛苦的寂灭。
灭尽三界烦恼业因以及生死轮回果报,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称为灭。
宗教学中的佛教思想解读
宗教学中的佛教思想解读佛教作为一种重要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将从宗教学的角度,对佛教思想进行解读,以期更好地理解佛教信仰的内涵与特色。
一、佛教的起源与基本概念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立者为释迦牟尼佛。
佛教以“四谛”为基本教义,即苦、集、灭、道。
通过领悟四谛的含义,佛教徒可以解脱生死之苦,达到永恒的解脱境地。
二、佛教的核心思想——生命与苦的解读1. 生命的本质:佛教认为生命是无常和无我的。
“无常”意味着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不会永远存在。
“无我”则指出个体并不存在固定的、独立的本质。
2. 苦的理解:佛教将生命的苦分为三种类型,即生老病死之苦、求不得之苦和五蕴之苦。
生老病死之苦是人类无法回避的自然现象,而求不得之苦则是人们对欲望的追求所带来的不满足感。
五蕴之苦则是指身体和心灵上的痛苦。
三、佛教的解脱之道——八正道佛教提出的八正道,被视为人类解脱苦难的指南。
八正道包括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通过修行八正道,佛教徒可以在生活中获得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四、佛教的智慧与慈悲1. 智慧的追求:佛教强调智慧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正确认知和思考,人们可以超越无知和迷惑,从而获得真正的解脱。
2. 慈悲与菩萨道:佛教倡导“舍己为人”的慈悲精神,鼓励人们以利他为己任,消除众生的痛苦。
菩萨道则是佛教信徒追求慈悲智慧的道路,致力于利益众生,践行佛陀的教化事业。
五、佛教的修行方法与僧众文化1. 修行方法:佛教强调内观禅修和念佛修行两种主要方式。
内观禅修通过观察和正确认识自身,实现心灵的平静。
念佛修行则是通过专注于佛号来净化心智,追求涅槃的道路。
2. 僧众文化:佛教僧众作为佛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和教化工作中起着重要角色。
僧众以自身的修行和慈悲行为,传播佛法,引导信众修行。
六、佛教的影响与当代意义佛教在历史上不仅对亚洲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当代世界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佛教基础教义苦集灭道
谢 谢 大 家
“五蕴聚合说” 五蕴聚合说” 十二因缘说” “十二因缘说” 业报轮回说” “业报轮回说”
“五蕴聚合”说 五蕴聚合”
佛陀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存在, 佛陀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 是由多种因素集合而成。众生是由“五蕴”组成, 是由多种因素集合而成。众生是由“五蕴”组成,既色、受 、想、行、识。 “诸法无我”:既然众生只是“五蕴”的聚合,是多种因素的 诸法无我” 既然众生只是“五蕴”的聚合, 集合体, 所以我们自身不是独立永存的实体, 集合体 , 所以我们自身不是独立永存的实体 , 没有单独的 自性” “自性” ; 诸行无常” 且有情和世上万事万物处在无休止的变迁之中。 “诸行无常”:且有情和世上万事万物处在无休止的变迁之中。 “五阴聚合说”构成了佛教空观的主要内容。 五阴聚合说”构成了佛教空观的主要内容。 空观的主要内容
总结: 总结:
中国化的佛教哲学融合了中国的儒学、道学 、玄学,是印度佛教与中国封建传统哲学相结 合的产物,它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已经成 为中国哲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要有信仰,一个民族应该有信仰。许多宗 教国家以宗教教义为信仰,美国以自由民主为 信仰……过去中国人信仰皇权,神权。那么,现 在呢?中国人能信仰什么?
“业报轮回” 业报轮回” 说
按照善恶罪福的业报 法则,众生流转在“ 六道”之中,即天道 、人道、阿修罗道、 畜牲道、地狱道、饿 鬼道,形成六道轮回 。
三)灭谛
提出了佛教出世间的 最高理想——涅磐。 “涅磐”是梵文的音 译,意译作“灭度” 、“圆寂”等。涅磐 的根本特点是达到熄 灭一切“烦恼”、超 越时空、超越生死轮 回的境界
“十二因缘”说 十二因缘”
涉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链条。现世的果 必然有过去世的因,现世的因必将引出未来世的果 。过去的一生行为,决定今世一生的状况;今世一 生的行为,决定未来世一生的状况,这就是因果报 应。 作为能够导致果报之因的行为,叫作“业”。 “业”分身业(行动)、口业(言语)、意业(思 想)三类,也就是人的一切身心活动。任何思想行 为都会给行为者本人带来业报。
关于佛教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佛教的知识点总结一、佛教的教义佛教源自印度,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释迦牟尼所创,佛教的教义以四大名著为主要依据。
其中《大乘经》系列和《《小乘经》系列是佛教的重要教典,包括《华严经》、《般若经》、《法华经》、《金刚经》等。
《大乘经》系列强调菩萨道,主张“般若理论”和“慈悲大愿”,提倡“度一切众生”而为最高的境界。
《小乘经》系列强调解脱苦难,主张根本性的涅槃。
佛教的核心信仰是解脱生死,实现涅槃。
佛教教义强调以“四圣谛”为核心,包括苦、集、灭、道四个基本教理。
其中,苦指人生的痛苦和无常,集指痛苦的根源,灭指根除痛苦的方法,道则是消除痛苦的途径。
佛教的涅槃观念也是其核心教义之一,佛教认为,只有放下贪欲、瞋恨和愚痴,才能得到解脱,实现涅槃。
佛教的戒律也是其重要教义之一,佛教律宗高度重视戒律的执行,并提倡出家僧侣。
佛教的律宗主张五戒八戒十戒,强调清净心性、修行道德。
佛陀更向众生引进了戒、定、慧等修行的方法,从而使佛教成为一种真正的修行宗教。
二、佛教文明的特点佛教文明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重视道德修行佛教文明主张修身养性,尤其重视慈悲、善良和舍己为人等道德。
佛教律宗对于戒律的重视更是彰显了佛教文明对于道德修养的高度重视。
2.积极融合佛教文明对于各地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也非常积极,佛教文明早期的传播就充分融合了当地文化,形成了不同地域特色的佛教文明。
佛教的传播还促进了佛教文明的丰富多样性,使佛教文明形成了印度、中国、日本等国家不同的佛教文化特色。
3.强调平等与普度佛教文明强调平等与普度,佛教主张“度一切众生”,呼吁人们要广植善德,助人利物,慈悲为怀。
4.注重艺术创作佛教文明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视也是其特点之一,佛教的壁画、佛像、砖雕、石雕等艺术形式丰富多样,为佛教文明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5.关注社会福祉佛教文明关注社会福祉,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也注重为当地社会带来正能量,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佛教也主张与社会和谐共处,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4-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苦谛
五蕴
• 五盛阴(五取蕴):
l 人是由五种物质或者精神现象的积聚和合而成 的。
• 五盛阴苦
l 一切苦的总表现与总根源。
• 五蕴(阴):
l 色、受、想、行、识。
五蕴
l 色——是我们所感知的有质碍、有形体、能变化的 现象界(实际就是客观外物,不过佛教不承认有 常住不变的物质实体存在)
l 受——相当于感官接触外物所生之印象、感受或情 感
l 示转
• 首揭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 等四谛。这是对四谛之意义的开示。
l 劝转
• 次劝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 。这是对四谛之实践的劝诫。
l 证转
• 再以己身作证,苦‘已知’、集‘已断’、灭‘已证’、 道‘已修’。这是对四谛之实践成果的展示。
依据经典——《阿含》
• 阿含
l 传承的说教 l 巴利文《 阿含 》 有五部:
• 《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
l 汉译佛典里,有四部:
• 《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 》。
《阿含》
l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奈仙人住处鹿野苑 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 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 迹圣谛。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 奉行。——《杂阿含经》。
苦谛
《中阿含经》
l 诸贤。云何苦圣谛。谓生苦.老苦.病苦.死 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略五 盛阴苦。
l 诸贤。云何五盛阴苦。谓色盛阴。觉.想.行 .识盛阴。
《增一阿含经·四谛品》
l 彼云何名为苦谛?所谓苦谛者,生苦、老苦、 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 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是谓 名为苦谛。
初三佛教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佛教知识点总结归纳佛教,作为世界四大宗教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力。
在初三的学习中,我们也学习了一些关于佛教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三学习的佛教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一、佛教的起源和创始人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Siddhartha Gautama),也被称为佛陀。
佛陀出生在尼泊尔现境内的兰菲尓地区,他的成佛经历是一个寻求解脱的过程,最终他在菩提树下达到了觉悟,并传授了佛法。
二、佛教的核心教义1. 四谛: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四谛,分别是生老病死、痛苦的原因、痛苦的终结和通向终止痛苦的道路。
四谛表达了佛教对于人类存在的认知和对于解脱的追求。
2. 八正道:八正道是佛陀在《大论》中提出的修行方法。
它包括了正确的观念、正确的意念、正确的语言、正确的行为、正确的生计、正确的努力、正确的念和正确的集念。
通过八正道的修行,人们可以走向解脱和成就涅槃。
三、佛教的佛教经典佛教经典是佛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被用于学习和研究佛教知识。
以下是一些初三学习的佛教经典:1. 罗马尼林是初四课程中介绍的一部佛教经典,其中记载了佛陀的教诲和经验。
2. 《心经》是佛教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它强调了般若智慧的重要性。
3. 《金刚经》是佛教经典中最长的一部,内容涵盖了诸多佛教教理和修行方法。
四、佛教的流派和寺庙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分化出了多个流派和教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教义和修行方式。
以下是初三学习的一些佛教流派和寺庙:1. 南传佛教:南传佛教主要分布在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地,其代表性教派有上座部派。
2. 北传佛教:北传佛教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韩国等地,其代表性教派有禅宗、净土宗和华严宗等。
佛教寺庙是佛教信仰和修行的重要场所,其中一些寺庙也成为了旅游景点。
例如中国的少林寺和泰国的大皇宫。
五、佛教的影响和现代价值佛教作为一种哲学和生活方式,对于人类社会和个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佛教及其基本教义
佛教及其基本教义。
三宝:佛、法、僧
法指成佛的过程,修行的过程,修行的道理。
初地以上的菩萨及初果以上的出家人为圣僧,一般的出家人为凡夫僧。
如果有人自称圣人,自称是佛,那就有问题了。
佛教以四圣谛为基本教理。
四圣谛:1 、苦的事实;2 、苦的原因;3 、灭苦的方法;
4 、灭苦以后所得的结果。
乐是苦的代价,也是苦的开始,所谓苦尽甘来,良宵若短,都说明了乐的本身是用苦换来的。
乐的情况不能持久,佛法称为坏乐。
生老病死,称苦苦。
苦的原因称为“集”。
灭苦的基本方法是八正道。
要离苦应修正道,修正道必须具备正知正见:深信世间一切现象均不离因果的定则,思惟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
佛以慈悲,大智慧,启发一切众生自己本身的善因缘,善福德而去度众生。
菩萨戒的精神:有损于人的事不做,有利于人的事非做不可。
学佛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自古以来,佛教便以其深邃的哲理和慈悲的情怀,吸引着无数信众。
我自从接触佛教以来,便被其独特的魅力所吸引,逐渐地,我学会了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以下是我学佛的心得体会和感悟。
一、认识佛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由释迦牟尼佛创立。
佛教主张“四圣谛”:苦、集、灭、道。
即人生充满苦难,苦难源于无明和欲望,通过修行可以达到涅槃的境界。
佛教的教义包括五蕴、八正道、十二因缘等,旨在帮助人们认识自己、觉悟人生。
二、学佛的心得1. 慈悲为怀,关爱他人佛教教导我们要以慈悲为怀,关爱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学会了关心身边的人,尽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通过关爱他人,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喜悦和满足,同时也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2. 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品德佛教强调修身养性,要求信徒们具备良好的品德。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一个人的品德决定了他的命运。
因此,我努力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如诚实守信、勤劳善良、忍辱负重等,使自己在面对困境时能够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
3. 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佛教教导我们要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物质和名利所困扰,导致心灵疲惫。
通过学习佛教,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学会了放下执着,不再为名利所累。
现在,我更加珍惜与家人、朋友的相处时光,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4. 学会感恩,珍惜当下佛教强调感恩,让我们学会珍惜当下。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感恩父母、老师、朋友,以及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
同时,我也明白了珍惜当下的重要性,不再为过去的遗憾而纠结,也不为未来的未知而担忧。
5. 勇于面对,接受生命的无常佛教告诉我们,生命是无常的,我们要学会接受生命的起伏。
在学佛的过程中,我学会了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勇敢地去解决问题。
当我遇到挫折时,不再轻易放弃,而是坚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
三、感悟1. 学佛让我更加自信通过学习佛教,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潜力。
在修行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面对自己的缺点,努力去改进。
布达拉宫的藏传佛教教义解读
布达拉宫的藏传佛教教义解读藏传佛教是一种深受藏族文化和信仰影响的佛教传统,而布达拉宫则是藏传佛教在西藏地区最重要的寺院之一。
布达拉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仅具有雄伟壮观的建筑风格,更是藏传佛教教义的象征之一。
本文将对布达拉宫的藏传佛教教义进行解读。
一、佛法的根本教义-四圣谛藏传佛教教义的核心是四圣谛。
四圣谛分别是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苦谛意味着生命中的痛苦与不满,它是对人类普遍存在的痛苦状态的揭示。
集谛是指痛苦的起因,认为痛苦的根源是欲望与执着。
灭谛意味着痛苦可以被超越与解脱,而这种解脱的方法就是遵循道谛,即八正道。
布达拉宫作为佛教教义的象征,承载着这四圣谛的理念,通过建筑和装饰等体现出来。
二、善恶因果的教导藏传佛教教义还强调了善恶因果的教导。
根据佛教教义,一切行为都会导致善与恶的果报。
布达拉宫作为一个供奉佛像和守护佛教教义的地方,将信徒的信仰、修行和行为与善恶因果联系在一起,提醒信众要树立善念,积累善业,以求来世的幸福与解脱。
三、慈悲与智慧的教诲慈悲与智慧是藏传佛教教义的两大核心。
慈悲是对一切众生的爱和怜悯,而智慧则是对人生真谛的全面了解。
布达拉宫以其壮丽的建筑和精美的艺术装饰,以及庄严肃穆的氛围,将慈悲与智慧的教诲融入每个细节中。
信徒在布达拉宫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建筑的美丽,更是佛法对心灵的滋养和启迪。
四、轮回与解脱的教导藏传佛教教义还教导信众轮回与解脱的概念。
轮回指的是生死循环,认为人类的生命周期中不断经历死亡与再生。
解脱则是追求超越轮回的目标,彻底解脱生死的束缚。
布达拉宫在其建筑风格和装饰中体现了这种解脱的理念,通过高耸的塔楼和藏传佛教文化的传承,帮助信众更好地理解并追求解脱的境界。
五、上师制度与传统的传承藏传佛教教义中还存在着上师制度,即信众通过师徒关系求学并传承佛法。
布达拉宫是传承和传播佛法的中心之一,承载着庞大的上师制度,为信众提供学习和修行的场所。
布达拉宫中众多的佛殿和圣殿,不仅是藏传佛教教义的象征,更是上师制度的实践和体现。
佛教的起源及发展
佛教的起源及发展佛教是世界上重要的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并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迅速发展和传播。
本文将详细介绍佛教的起源、主要教义和发展历程。
起源佛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当时印度社会正处于种姓制度的统治下。
在这个时期,一个名叫悉达多·高达王子的年轻人开始对生命和人类苦难的本质产生疑问。
他决定抛却王子的身份,成为一个苦行僧,寻求真理的启示。
经过长期的苦行和冥想,他最终在菩提树下获得了“觉悟”的境界,成为了佛陀,即“觉者”。
主要教义佛教的核心教义是四圣谛和八正道。
四圣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苦谛指的是生命中的苦难和痛苦,集谛是指苦难的根源,灭谛是指消除苦难的方法,道谛是指通过八正道实现灭谛的路径。
八正道是佛教修行的指导原则,包括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通过遵循八正道,人们可以摆脱痛苦和无明的循环,实现解脱和觉悟。
发展历程佛教在佛陀圆寂后迅速传播到整个印度次大陆,并在邻近地区如斯里兰卡、尼泊尔、缅甸和泰国等地建立了强大的信仰基础。
佛教的传播主要依靠僧侣的传教活动和各种文化交流。
在印度,佛教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之间达到了巅峰,但在公元后的几个世纪里逐渐衰落。
这部份原因是佛教与印度教的竞争,以及外来入侵者的影响。
佛教在印度的衰落导致其在印度次大陆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然而,在东亚地区,佛教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中国成为佛教的重要中心之一,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与道教和儒家思想相融合。
在中国,佛教发展出了不同的宗派,如禅宗、净土宗和天台宗等。
佛教还传播到了日本、韩国、越南等地,并在这些地区形成为了独特的佛教文化。
在日本,佛教与本土信仰相结合,形成为了独特的日本佛教。
在韩国和越南,佛教也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为了各自的佛教传统。
总结佛教起源于印度,通过僧侣的传教活动和文化交流迅速传播到整个亚洲。
它的核心教义是四圣谛和八正道,旨在匡助人们摆脱痛苦和无明的循环,实现解脱和觉悟。
第二章 佛教基本教义
第二章佛教基本教义、常用经典、成语和典故第一节基本教义和常用经典一、基本教义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到他死后一二百年佛教教团发生分裂,形成以大众部和上座部为代表的众多部派为止,在佛教史上称为原始佛教。
根据原始佛教的经典《阿含经》等,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圣谛和八正道、十二因缘、五蕴以及因果报应的理论。
(一)四谛、八正道"四谛"的字面意思是四个真实不虚的道理,是原始佛教关于人生为何具有苦恼和如何摆脱苦恼的四大真理。
1、苦谛是说人生是充满种种痛苦的,也可以说人生是个充满痛苦的过程。
佛教把各种苦恼归纳为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与自己所怨恨的人不得已而相会或结合;不能自由脱离自己所憎恶的环境或遭遇)、所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与自己相爱的人分离;离开自己爱恋的环境或年华、际遇等)、五盛阴苦(五阴指色、受、想、行、识,概指一切身心之苦)。
2、集谛用以揭示人生苦恼产生的根本原因。
佛教认为人的贪求欲望或"爱"是带来一切苦痛的根本原因,有时把"贪、嗔、痴"看作是万恶之源。
说由于有贪爱的欲望,并且对人生的道理无知(无明,或"痴"),便产生追求金钱利益和名誉的思想和行动,达不到目的便产生嗔怒感情,与别人发生冲突和争斗,从而烦恼丛生,不仅生前痛苦不已,并且招致死后在"五道"或"六道"中轮回。
佛教在有的场合为了强调无知是造成各种苦恼的最根本的原因,便把"无明"置于首位。
佛教虽主张一切事物的生灭、聚散是由因缘(各种内外条件)决定的,但也继承了古老的灵魂不灭的思想。
认为众生生前由于"无明"、"贪爱"等趋使,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各种各样的善恶行为("造业"),将导致死后灵魂在天界、人间、畜生、饿鬼、地狱的"五道"(加上阿修罗--恶神,为"六道")之间轮回投生,不能从生死苦恼中得到解脱。
佛教教义及其实践的内涵
佛教教义及其实践的内涵佛教,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拥有着丰富而深奥的教义和实践。
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强调个体的内心修行和人际间的慈悲关怀,力求通过消除痛苦以实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本文将以佛教的核心教义——四圣谛和八正道为主线,探讨佛教教义的内涵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教。
佛教的核心教义包括四圣谛和八正道。
四圣谛是佛陀在悟道之后首次传授给众人的教义,它们分别是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苦谛指出生命中存在着痛苦和矛盾,而集谛探讨了导致痛苦的源头,即贪欲、嫉妒等欲望之心。
灭谛提出了解脱痛苦的方法,即通过放下贪欲和欲望,最终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道谛则是指引人们实现解脱的方式,即通过八正道的实践。
八正道是佛教教义的实践指南,它包括正确的理解、思想、言辞、行为、职业、努力、念以及禅定。
正确的理解意味着要正确地看待事物的本质,不陷入执着和错误观念中。
正确的思想指的是培养正向的思维方式,如慈悲、善良和正直。
正确的言辞要求我们用和谐而有益的语言与他人交流,避免使用伤害和冲突的言辞。
正确的行为意味着要遵守道德规范,尊重生命和他人的权益。
正确的职业要求我们选择正当的职业,并以诚实和勤劳的态度工作。
正确的努力意味着要努力修行,提升自己的品德和智慧。
正确的念则是培养正念和正觉,保持对内心和外在环境的觉察。
最后,正确的禅定是通过冥想和专注来培养内心的平静和集中力。
佛教的实践旨在使个体摆脱痛苦,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修行、观照和慈悲来实践佛教。
修行包括冥想、念佛、诵经等,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使思维安定,心境平和。
观照是指审视自己的行为和内心,认清自己的贪欲和错误,并以慈悲的心态对待自己和他人。
慈悲则是佛教实践的重要方面,它要求我们对他人怀有无私的关爱和关怀,帮助他人摆脱痛苦并提升他们的幸福。
总结起来,佛教教义的内涵在于解脱痛苦、实现内心平静与解脱。
它通过四圣谛和八正道来指引个体的修行和实践,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观照和慈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苦:苦苦、坏苦、行苦。 三苦:苦苦、坏苦、行苦。 苦苦是心身受苦时所生的苦; 苦苦是心身受苦时所生的苦; 坏苦是偶现之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 坏苦是偶现之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 行苦是诸行无常迁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 行苦是诸行无常迁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 欲界三苦俱全,色界只有坏行二苦,无色界则只有行苦。 欲界三苦俱全,色界只有坏行二苦,无色界则只有行苦。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 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 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 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 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 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 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 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 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 界为目的。 界为目的。
涅槃:又作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旧译诸师, 涅槃:又作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旧译诸师, 译为灭,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 译为灭,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圆 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 ),当智 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当智 慧和修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 慧和修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生死和烦恼都超 杜绝了,就是“涅槃” 越 、杜绝了,就是“涅槃” 。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 不生不灭、超越时空、了脱生死、 不生不灭、超越时空、了脱生死、跳出三界轮回的真 如境界。 如境界。
解脱:离缚而得自在之义。解惑业之系缚,脱三界之苦果。 解脱:离缚而得自在之义。解惑业之系缚,脱三界之苦果。 解除妄想烦恼的束缚,脱离生死轮回的痛苦,获得自在, 解除妄想烦恼的束缚,脱离生死轮回的痛苦,获得自在,谓 解脱” 离缚而得自在之义。解惑业之系缚, 之“解脱”。离缚而得自在之义。解惑业之系缚,脱三界之 苦果也。 苦果也。 注维摩经一曰: 肇曰: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解脱也。 注维摩经一曰:“肇曰: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解脱也。” 唯识述记一本曰: 解谓离缚,脱谓自在。 华严大疏五曰: 唯识述记一本曰:“解谓离缚,脱谓自在。”华严大疏五曰: 言解脱者,谓作用自在。 涅槃之别称。 “言解脱者,谓作用自在。”【又】涅槃之别称。以涅槃之 离一切之系缚故也。唯识述记一本曰: 言解脱者, 体,离一切之系缚故也。唯识述记一本曰:“言解脱者,体 即圆寂。由烦恼障缚诸有情恒处生死,证圆寂已能离彼缚, 即圆寂。由烦恼障缚诸有情恒处生死,证圆寂已能离彼缚, 立解脱名。 立解脱名。”
六、正精进,即正当的 正精进, 努力修行 四正勤:已生恶令断灭、 四正勤:已生恶令断灭、 未生恶令不生、 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 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 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 此四正勤就是精进, 此四正勤就是精进,精 进努力修习此四种道法, 进努力修习此四种道法, 以策励身口意, 以策励身口意,断恶生 善。
烦恼:烦是扰义, 烦恼:烦是扰义, 恼是乱义, 恼是乱义,凡能 扰乱众生身心, 扰乱众生身心, 使众生之身心迷 惑苦恼的心烦意 乱的情事, 乱的情事,都叫 烦恼” 做“烦恼”。
根本烦恼:也称本惑,是一切烦恼的根本, 根本烦恼:也称本惑,是一切烦恼的根本, 包括贪 不正见(恶见) 包括贪、嗔、痴、慢、疑、不正见(恶见)。 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 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 慢是憍慢自大;疑是狐疑猜忌; 明;慢是憍慢自大;疑是狐疑猜忌;不正见 是不正的见解。 是不正的见解。 随烦恼:也称随惑,与根本烦恼相对, 随烦恼:也称随惑,与根本烦恼相对,指随 从根本烦恼而起的烦恼。 从根本烦恼而起的烦恼。
惑:烦恼之总称,迷惑错 烦恼之总称, 烦恼的别名, 误,烦恼的别名,它包括 了根本烦恼和随烦恼。 了根本烦恼和随烦恼。即 因不明佛教教理和缺乏佛 教信仰以致迷惑于认识之 对象,与无明相近, 对象,与无明相近,也称 愚惑。 愚惑。由于烦恼与业相结 合,被视为轮回果报的总 因。
无明: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 无明: 之明,即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 之明,即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
漏:烦恼的异名。漏为流注漏泄之义,三 烦恼的异名。漏为流注漏泄之义, 界之有情,由眼耳等六疮门, 界之有情,由眼耳等六疮门,日夜流注漏 泄烦恼而不止,故名漏。又烦恼现行, 泄烦恼而不止,故名漏。又烦恼现行,使 心连注流散而不绝,故名漏。 心连注流散而不绝,故名漏。 有漏:凡具烦恼,导致流转生死的一切法, 有漏:凡具烦恼,导致流转生死的一切法, 为有漏。 为有漏。 无漏:断除三界之烦恼,为无漏。 无漏:断除三界之烦恼,为无漏。
清净: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 清净: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云清 净。
罗汉:即阿罗汉。 罗汉:即阿罗汉。声闻乘 中的最高果位名, 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 无生、应供等义。 贼、无生、应供等义。杀 贼是杀尽烦恼之贼, 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 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 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 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 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
㈣道:超脱苦、集的世间因果关系而达到 超脱苦、 出世间之涅槃寂静的理论和修行方法。 出世间之涅槃寂静的理论和修行方法。
八正道: 八正道: 正见,即正确的知见。 一、正见,即正确的知见。 正思惟,即正确的思考。 二、正思惟,即正确的思考。 正语,即正当的言语。 三、正语,即正当的言语。 正业,即正当的行为。 四、正业,即正当的行为。 正命,即正当的职业或生活。 五、正命,即正当的职业或生活。
四苦: 四苦:生、老、病、死
八苦: 八苦:一、生苦,即出生时的痛苦;二、老 生苦,即出生时的痛苦; 即年老体弱的痛苦; 病苦, 苦,即年老体弱的痛苦;三、病苦,即患 病时的痛苦; 死苦,即临死时的痛苦; 病时的痛苦;四、死苦,即临死时的痛苦; 爱别离苦,即与所爱分离的痛苦; 五、爱别离苦,即与所爱分离的痛苦;六、 怨憎会苦,即与仇人见面的痛苦; 怨憎会苦,即与仇人见面的痛苦;七、求 不得苦,即所求不遂的痛苦; 不得苦,即所求不遂的痛苦;八、五阴盛 即五阴的作用炽盛,盖覆真性, 苦,即五阴的作用炽盛,盖覆真性,不令 显发。 显发。
㈢灭 亦名尽谛,灭为灭无之义,为息灭、 亦名尽谛,灭为灭无之义,为息灭、灭尽 之意, 之意,灭尽三界内之烦恼业因以及生死果 称为灭,也称了脱生死 了脱生死, 报,称为灭,也称了脱生死, 从此不再受三界内的 生死苦恼,达到涅槃寂灭 生死苦恼, 境界,即为解脱。 境界,即为解脱。 即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 的一切原因, 的一切原因,这是佛教 一切修行的最高目的。 一切修行的最高目的。
㈡集 集谓积聚二十五有苦果之因,一切众生,无始以来, 集谓积聚二十五有苦果之因,一切众生,无始以来, 由贪瞋痴等烦恼,造积善恶业因, 由贪瞋痴等烦恼,造积善恶业因,能招感三界生死 等苦果。 等苦果。 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即“业”与“惑”。 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 集是积聚感招之意。说一切众生,常时以来, 集是积聚感招之意。说一切众生,常时以来,由于 贪瞋愚痴的行动,造成的善恶行为的业因, 贪瞋愚痴的行动,造成的善恶行为的业因,能感招 将来的生死苦果。 将来的生死苦果。 爱-贪欲-痛苦-业-人生-轮回 贪欲-痛苦- 人生-
恐惧、自卑、压抑、懒惰、自私、紧张、不安、 恐惧、自卑、压抑、懒惰、自私、紧张、不安、 空虚、孤独、疏离、焦虑、失落、失意、拘束、 空虚、孤独、疏离、焦虑、失落、失意、拘束、 外在的压制、束缚、悲观、怨天尤人、顾影自怜、 外在的压制、束缚、悲观、怨天尤人、顾影自怜、 消极、伪装、懦弱、自闭、抑郁、忧虑、怨气、 消极、伪装、懦弱、自闭、抑郁、忧虑、怨气、 悲哀、忧愁、敌意、媚俗、从众、冷漠、骄慢、 悲哀、忧愁、敌意、媚俗、从众、冷漠、骄慢、 自大、自私、自我中心、猜忌、怀疑、贪求、 自大、自私、自我中心、猜忌、怀疑、贪求、执 伤心、不幸、苦难…… 着、伤心、不幸、苦难 八风吹不动: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 不动,端坐紫金莲。 不动,端坐紫金莲。 八风: 八风:称、讥、毁、誉、利、衰、苦、乐
八、正定,即正确的禅定。修此八正道,便可证得阿罗汉 正定,即正确的禅定。修此八正道, 果。 四禅: 四禅: 初禅。即禅定的初级阶段,这时沉思于专一,摈除情欲、 1、初禅。即禅定的初级阶段,这时沉思于专一,摈除情欲、 消除不善心,这就是“ 由此渐进而生喜乐, 消除不善心,这就是“离”。由此渐进而生喜乐,即欣喜 与慰安。但此时尚有思虑,尚未达到表象的沉静, 与慰安。但此时尚有思虑,尚未达到表象的沉静,故称初 禅。 二禅。由初禅进而安住一想,达到表象的沉静, 2、二禅。由初禅进而安住一想,达到表象的沉静,获得一 种更高的喜乐。 种更高的喜乐。 三禅。由二禅进而舍离喜乐而达到完全安静境地, 3、三禅。由二禅进而舍离喜乐而达到完全安静境地,获得 轻安的妙乐。这时已产生了智慧, 轻安的妙乐。这时已产生了智慧,达到了正念和正智的阶 但此时尚有身体上妙乐的感觉, 段。但此时尚有身体上妙乐的感觉,所以对涅槃境地来说 还有一段距离。 还有一段距离。 4、四禅。由三禅再进一步,完全超脱苦、乐,连自身的存 四禅。由三禅再进一步,完全超脱苦、 在都已忘却,达到舍念清净的境界,即涅槃境界。 在都已忘却,达到舍念清净的境界,即涅槃境界。
三毒(又曰三根): 三毒(又曰三根): 一、贪毒,引取之心,名为贪。以迷 贪毒,引取之心,名为贪。 心对于一切顺情之境,引取无厌者。 心对于一切顺情之境,引取无厌者。 嗔毒,恚忿之心名为嗔。 二、嗔毒,恚忿之心名为嗔。以迷心 对于一切违情之境起忿怒者。 对于一切违情之境起忿怒者。 痴毒,迷闇之心名为痴。 三、痴毒,迷闇之心名为痴。心性闇 迷于事理之法者。亦名无明。 钝,迷于事理之法者。亦名无明。贪 毒等,必与痴毒相应而起也。 毒等,必与痴毒相应而起也。
七、正念,即正确的观念,四念处(又 正念,即正确的观念,四念处( 名四念住, 身念处、受念处、 名四念住,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 处、法念处。身念处是观身不净;受念 法念处。身念处是观身不净; 处是观受是苦;心念处是观心无常; 处是观受是苦;心念处是观心无常;法 念处是观法无我。 念处是观法无我。此四念处的四种观法 都是以智慧为体,以慧观的力量, 都是以智慧为体,以慧观的力量,把心 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 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