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草履虫伸缩泡

草履虫伸缩泡

草履虫伸缩泡活动观察实验报告摘要:淡水原生动物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排出进入体内的多余水分及部分代谢废物。

在草履虫的内质和外质之间有两个伸缩泡,一个位于身体前1/3处,另一个位于身体后1/3处。

每个伸缩泡向其周围的细胞质中呈放射状地伸出几个收集管。

两个伸缩泡和收集管,总是在交替地进行收缩,以调节体内水分的平衡。

由于伸缩泡调节水盐平衡的功能,它的伸缩会受到外界液体渗透压的影响,本实验通过记录不同浓度盐溶液中草履虫伸缩泡的伸缩频率设计对照试验分析此种影响。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及查阅文献资料得出结论:在合理的生物学限度内,环境盐度提高,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频率降低。

关键词:草履虫伸缩泡伸缩频率材料与方法:1.材料草履虫培养液、NaCl溶液(0.1%、0.3%、0.5%、0.7%、0.9%)、蒸馏水2.工具棉花、牙签、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光学显微镜、计时器3.方法(1)临时玻片制备a载玻片上滴一滴试验所需溶液或蒸馏水b用牙签后端挑取培养缸边或稻草杆上白色膜状粘腻物,涮在液滴中。

(说明:白色膜状即白色菌膜,里面许多的细菌是草履虫的食物,且草履虫喜好在边缘处活动,所以用牙签末端挑取烧杯内壁附近的白膜会增大取得草履虫的概率;用牙签末端的好处是部分培养液被牙签吸取,将其涮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时,可减小培养液对溶液浓度的影响,以减小误差。

)c用镊子撕取10到20根棉花纤维,置于液滴上。

(说明:草履虫运动较快,不易观察,而棉花纤维会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以便实验者观察和计数。

)d轻轻盖盖玻片,注意避免留有气泡。

e用吸水纸吸去部分水分,当载片、盖片之间的水渐少时,虫体被压,运动困难,略有变形,此时,伸缩泡活动最清楚。

(2)观察与记录①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草履虫,移动至视野中心,然后转换为高倍镜,观察。

②选取草履虫一个伸缩泡,以第一次收缩开始至第二次收缩开始为一个细胞周期,连续观察3分钟,记录伸缩泡的收缩次数。

③移动装片,重复步骤①②,继续观察计数第二、三只草履虫一个伸缩泡3分钟内的伸缩次数,记录实验数据。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实验目的:观察草履虫的伸缩泡变化,探究其功能及作用。

实验器材:1.显微镜2.草履虫标本3.盖片4.称量勺5.蒸馏水6.试管7.盐溶液实验步骤:1.将草履虫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调节倍率使其能够清楚观察。

2.使用蒸馏水将标本润湿,确保观察过程中显微镜下的画面清晰。

3.观察草履虫的伸缩泡,在不同时间间隔下记录观察结果。

4.在观察过程中,用称量勺将适量的盐溶液滴在标本旁边,观察草履虫对盐溶液的反应。

实验结果:在观察过程中,我发现草履虫的伸缩泡发生了以下变化:1.草履虫伸长泡:在观察开始的时候,我发现草履虫伸长泡与胞浆相连,呈现出伸长的形态。

伸长泡的长度约为胞体的1/3,并且扩张舒展。

2.草履虫缩短泡: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我观察到草履虫缩短泡逐渐显现。

草履虫缩短泡位于细胞末端,形态较为小巧。

当草履虫感知到外部刺激时,缩短泡会迅速缩小。

在实验过程中,当我通过添加盐溶液的方式刺激草履虫时,我观察到以下现象:1.盐溶液的浓度越高,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越强烈。

这表明草履虫对外界刺激有敏感性,并且会根据刺激的强度做出相应的反应。

2.草履虫在接触盐溶液后,会迅速收缩伸缩泡,并且收缩泡会变得较小。

这可能是草履虫为了减少与刺激物的接触面积,从而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讨论与结论:通过观察草履虫的伸缩泡变化及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草履虫的伸缩泡具有显著的形态变化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收缩或伸长。

2.伸缩泡在细胞运动和质量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调节细胞内外部环境的平衡。

3.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较高,能够根据刺激的强度做出相应的反应。

4.草履虫会通过收缩伸缩泡来保护自己免受外界刺激的伤害。

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草履虫的伸缩泡的变化与其生存环境密切相关。

在自然环境中,草履虫能够根据需求调节其伸缩泡的长度和形态,以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总结起来,草履虫的伸缩泡在细胞运动和环境适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草履虫伸缩泡的实验观察与模型分析

草履虫伸缩泡的实验观察与模型分析

关于草履虫伸缩泡的实验观察报告与伸缩泡功能机制模型的讨论摘要草履虫的伸缩泡是其重要的水盐调节结构。

它保障了单细胞个体的形态、功能的稳定,对于调节细胞质的化学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关于伸缩泡的应急变化与环境浓度的关系就显现除了一定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一组实验的记录与分析入手,讨论草履虫伸缩泡的调节机制,猜想并假设伸缩泡的结构模型。

关键词草履虫伸缩泡调节机制收缩频率引言草履虫的伸缩泡是其重要的水盐调节结构。

它保障了单细胞个体的形态、功能的稳定,对于调节细胞质的化学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草履虫的伸缩泡却又不是每个草履虫的绝对结构,它不像人的手脚一样。

不同草履虫(同一种)的伸缩泡的数量不尽相同,而且生活环境的改变会使得草履虫的伸缩泡出现消失的情况。

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合理的调节模型的解释。

正文实验数据实验简介:1.材料材料: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管、吸水纸、不同浓度生理盐水(0.1 ﹪,0.3,0.5,0.7,0.9 )(为质量分数)2.实验原理草履虫在不同浓度的环境溶液下,伸缩泡的反应不同。

3.实验过程(实验过程部分摘抄自百度文库(1)临时玻片制备:为限制草履虫的迅速游动以便观察,先将少许棉花纤维撕松放在载玻片中部,再用滴管吸取草履虫培养液滴1滴在棉花纤维之间或用牙签挑取培养缸边或稻草杆上膜状粘腻物,涮在水滴中。

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

如果草履虫游动仍很快,则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一侧吸去部分水(注意不要吸干),再进行观察。

当载片、盖片之间的水渐少时,虫体被压,运动困难,略有变形,此时,伸缩泡活动最清楚。

内质内大小不同的圆形泡,多为食物泡。

细心观察在虫体的前、后端不时有亮点出现,逐渐变大,又突然消失,前后交替进行,可以伸缩,为伸缩泡。

当伸缩泡主泡缩小时,可见其周围有6~7个放射状排列的长形透明小管,即收集管。

(2)实验安排:一排为一个实验组,本组共五人,前四人分别负责原液,蒸馏水,0.1%,0.3%生理盐水,最后一人负责剩下三个高浓度生理盐水。

草履虫伸缩泡伸缩频率

草履虫伸缩泡伸缩频率

草履⾍伸缩泡伸缩频率探究不同盐溶液中草履⾍伸缩泡伸缩频率的变化摘要:草履⾍是⼀种原⽣动物,仅由单细胞构成,由细胞器完成各种⽣命活动,其中,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排出体内的多余⽔分及部分代谢废物。

为探究不同盐溶液中草履⾍伸缩泡伸缩频率的变化,我们将草履⾍分别放⼊蒸馏⽔、原液、0.10%、0.30%、0.50%、0.70%、0.90%的NaCl溶液中,通过计数草履⾍两个伸缩泡每分钟内伸缩次数得到结论:随盐溶液浓度增⼤,草履⾍伸缩泡伸缩频率逐渐减⼩。

关键字:草履⾍;伸缩泡;伸缩频率;溶液浓度1·引⾔草履⾍属于原⽣动物门纤⽑纲, 是动物界中较原始、较低等的单细胞动物,⾝体呈倒置的草鞋状,全⾝长满纤⽑,⽣活在有机质较多的池塘或湖泊中, 尤喜欢⽣活于细菌丰富的⽔中。

淡⽔原⽣动物体内的渗透压⾼于外界环境,因此必须排出渗⼊细胞的⽔份, ⽽伸缩泡的功能正是调节体内⽔平衡以保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那么当草履⾍⽣活的液体环境发⽣变化即⽣活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时,为调节体内⽔平衡,伸缩泡的伸缩次数会发⽣改变吗?改变的程度⼜和外界浓度有关吗?2·正⽂2·1材料与⽅法材料:蒸馏⽔、原液、0.10%NaCl溶液、0.30%NaCl溶液、0.50%NaCl溶液、0.70%NaCl溶液、0.90%NaCl溶液、草履⾍培养液⽅法:先分别将配置好的蒸馏⽔、原液、0.10%NaCl溶液、0.30%NaCl溶液、0.50%NaCl溶液、0.70%NaCl溶液、0.90%NaCl溶液滴于载玻⽚上,由于草履⾍喜好在边缘处活动,最好⽤⽛签粗端沾取培养刚边的草履⾍培养液或枯叶杆边的草履⾍溶液,再涮在载玻⽚上的液滴中。

如果液滴的浓度较低,可以将棉花纤维放在液滴上,限制草履⾍的运动便于观察者计数。

将盖玻⽚以四⼗五度⾓轻轻盖下,避免留有⽓泡影响观察。

如果溶液渗出⽤吸⽔纸吸去部分⽔分。

最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选取同⼀浓度下不同草履⾍进⾏草履⾍伸缩泡伸缩频率的计数,由于⼤多草履⾍有两个伸缩泡且收缩时常交替进⾏,即⼀个收缩时, 另⼀个舒张。

草履虫伸缩泡活动观察

草履虫伸缩泡活动观察

草履虫伸缩泡活动观察实验报告摘要草履虫属于纤毛虫纲,在内质与外质之间有2个伸缩泡,一个在体前部一个在体后部。

每个伸缩泡向周围细胞质伸出放射排列的收集管。

前后2个伸缩泡交替收缩,不断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以调节水分平衡。

本实验研究的即是草履虫在不同浓度生理盐水下伸缩泡的伸缩频率。

原液中一分钟草履虫两伸缩泡伸缩平均次数12次,蒸馏水中一分钟草履虫两伸缩泡伸缩平均次数15次,0.1%,0.3%,0.5%,0.7%,0.9%生理盐水中一分钟草履虫两伸缩泡伸缩平均次数依次为12次,5次,2次,0.5次,0次本实验运用了梯度溶液相互对照,得出实验结论由于渗透压的变化,草履虫伸缩泡在草履虫所处外界环境浓度越高时收缩频率越低,在浓度过高时伸缩泡不再伸缩。

关键词伸缩泡,收缩频率,草履虫正文1.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原生动物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管、吸水纸、镜头纸、不同浓度生理盐水(0.1 ﹪,0.3,0.5,0.7,0.9 )实验方法及过程:(1)临时玻片制备为限制草履虫的迅速游动以便观察,先将少许棉花纤维撕松放在载玻片中部,再用滴管吸取草履虫培养液滴1滴在棉花纤维之间或用牙签挑取培养缸边或稻草杆上膜状粘腻物,涮在水滴中。

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

如果草履虫游动仍很快,则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一侧吸去部分水(注意不要吸干),再进行观察。

当载片、盖片之间的水渐少时,虫体被压,运动困难,略有变形,此时,伸缩泡活动最清楚。

内质内大小不同的圆形泡,多为食物泡。

细心观察在虫体的前、后端不时有亮点出现,逐渐变大,又突然消失,前后交替进行,可以伸缩,为伸缩泡。

当伸缩泡主泡缩小时,可见其周围有6~7个放射状排列的长形透明小管,即收集管。

(2)实验安排一排为一个实验组,本组共五人,前四人分别负责原液,蒸馏水,0.1%,0.3%生理盐水,最后一人负责剩下三个高浓度生理盐水。

随选取2~3个样本,每个样本至少计数3个时间周期(以1分钟为一周期)。

草履虫生命活动实验报告(3篇)

草履虫生命活动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草履虫的结构和运动特点。

2. 了解草履虫的摄食、呼吸、排泄等生命活动过程。

3.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纲草履虫科。

其身体呈卵圆形,前端较窄,后端较宽,表面覆盖着纤毛,能通过纤毛的摆动在水中自由运动。

草履虫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能完成摄食、呼吸、排泄、生殖等生命活动。

三、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滴管、草履虫培养液。

2. 实验试剂:牛肉汁、墨水、蓝墨水。

四、实验步骤1. 取草履虫培养液一滴,放在载玻片上。

2. 用吸管轻轻吹气,使草履虫聚集在培养液表层。

3. 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和结构。

4. 观察草履虫的摄食过程:在草履虫周围滴加牛肉汁,观察草履虫如何摄取食物。

5. 观察草履虫的呼吸过程:在草履虫周围滴加墨水,观察草履虫如何排出二氧化碳。

6. 观察草履虫的排泄过程:在草履虫周围滴加蓝墨水,观察草履虫如何排出含氮废物。

7. 观察草履虫的防御机制:在草履虫周围滴加过多墨水,观察草履虫如何释放刺丝进行防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草履虫的结构和运动特点草履虫呈卵圆形,前端较窄,后端较宽,表面覆盖着纤毛。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草履虫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结构。

草履虫能通过纤毛的摆动在水中自由运动,运动速度较快。

2. 草履虫的摄食过程草履虫通过口沟摄取食物。

在牛肉汁的刺激下,草履虫伸出纤毛,将牛肉汁包裹成食物泡,进入细胞内部进行消化。

3. 草履虫的呼吸过程草履虫通过表膜进行呼吸。

在墨水的刺激下,草履虫表面出现气泡,表示草履虫吸收了氧气,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4. 草履虫的排泄过程草履虫通过表膜和伸缩泡排除废物。

在蓝墨水的刺激下,草履虫表面出现蓝色区域,表示草履虫排出了含氮废物。

5. 草履虫的防御机制草履虫具有刺丝泡,当受到刺激时,会释放刺丝进行防御。

不同渗透压溶液中草履虫伸缩泡活动观察

不同渗透压溶液中草履虫伸缩泡活动观察

不同渗透压溶液中草履虫伸缩泡活动观察生物153班刘通宇摘要:本实验探究了分别在蒸馏水、浓度为0.1%, 0.3%, 0.5%, 0.7%, 0.9%的NaCl溶液及培养草履虫的原液中的草履虫伸缩泡的伸缩频率,得出了外界溶液渗透压越低,草履虫伸缩泡伸缩频率越高的观察结果,这印证了伸缩泡调节草履虫胞内渗透压,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功能。

关键词:伸缩泡;伸缩频率;渗透压伸缩泡是单细胞生物内水分调节细胞器,因此常见于淡水原生动物之中,是一种能做节奏性伸缩的液泡,兼有排泄功能。

伸缩泡的直径一般都在数至数十微米之间,可以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到。

草履虫中,除多小核草履虫外,其他各种草履虫都具有两个伸缩泡,身体前后各一个,位于身体背面,外质之下。

每个伸缩泡向周围细胞质伸出放射排列的收集管。

在电镜下,这些收集管上有由一束微管组成的收缩丝。

由于收缩丝的收缩使内质网收集的水分及代谢废物排入收集管,注入伸缩泡,经由表膜小孔排出体外。

本文为了印证伸缩泡调节水分的功能展开了以不同渗透压溶液为环境的实验。

1 实验过程1.1实验的材料、器具准备实验材料:草履虫实验药品:蒸馏水、浓度分别为0.1%, 0.3%, 0.5%, 0.7%, 0.9%的NaCl溶液、培养原液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胶头滴管、镊子、牙签、棉花1.2实验过程实验步骤:(1)在载玻片上铺一层棉花;(2)在不同载玻片上滴不同渗透压溶液及原液若干滴;(3)用牙签从草履虫培养液中挑取原液放于载玻片上;(4)盖上盖玻片,压片,用纸吸去边缘液体;(5)将装片放在显微镜低倍镜下观察;(6)确定观察对象,切换高倍镜观察;(7)计时三分钟,记录伸缩泡伸缩次数;(8)以(5)-(7)步骤观察共五只不同草履虫伸缩泡伸缩次数。

1.3实验结果表1 不同渗透压溶液及原液中草履虫伸缩泡伸缩次数记录1 12 63 9 3 2 02 15 734 4 2 03 21 8 34 8 1 04 12 7 4 4 11 0 05 18 4 3 26 1 0 1.4数据处理表2 不同渗透压溶液及原液中草履虫伸缩泡平均伸缩频率蒸馏水原液0.1% 0.3% 0.5% 0.7% 0.9% 次/分 5.20 2.13 5.33 1.53 2.13 0.40 0.00图1 伸缩泡平均伸缩频率与不同溶液环境的折线图1.5实验结论由图表观察可知,当外界溶液渗透压越低时,草履虫伸缩泡伸缩频率越高,这印证了伸缩泡具有调节草履虫胞内渗透压,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功能。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摘要:伸缩泡是草履虫体内水分调节细胞器,是一种规律性伸缩的液泡。

在草履虫的内质与外质之间有2个伸缩泡,一前一后。

每个伸缩泡向周围细胞质伸出放射排列的收集管。

在电镜下,这些收集管端部与内质网的小管相通联。

在伸缩泡及收集管上有由一束微管组成的收缩丝。

由于收缩丝的收缩使内质网收集的水分(其中也有代谢废物)排入收集管,注入伸缩泡,经由表膜小孔(排泄孔)排出体外。

前后两个伸缩泡交替收缩,不断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以调节体内渗透压平衡。

本周动物生物学实验课上我们小组进行了草履虫伸缩泡的观察实验,我们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研究,设置了浓度梯度(生理盐水% 、 % 、 % 、 % 、% 、蒸馏水)记录不同浓度下一分钟内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研究外界环境浓度对草履虫伸缩泡收缩运动的影响。

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是蒸馏水状态下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5次,原液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3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0次。

大致可以看出草履虫所处外界环境浓度越高时收缩次数越少,在浓度过高时伸缩泡不再收缩。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草履虫的基本特征,探究了其伸缩泡的活动机理,进一步掌握观察了微小活动目标的技巧。

关键词:草履虫,伸缩泡,收缩次数,不同浓度正文一、实验材料准备采集的原生动物培养液、秒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镜头纸、棉纤维、牙签、不同浓度生理盐水(%、%、%、%、%)、蒸馏水、纱布。

二、实验方法1.分组安排本实验组组共六人,分别负责观察并记录在蒸馏水,浓度为%,%,%,%,%的生理盐水中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最后大家观察原液状态下草履虫伸缩泡伸缩情况,每人选取5个观察对象(样本),每个样本计数 3 个计时单位,以一分钟为一个计时单位。

初中草履虫实验报告

初中草履虫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草履虫的基本结构和生活习性。

2.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提高观察、分析、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原理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隶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

它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种运动方式,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水域中。

草履虫通过纤毛摆动来移动,通过口沟摄取食物,通过伸缩泡排出废物。

本实验通过观察草履虫的结构和运动,了解其基本生活习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草履虫培养液、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显微镜、棉花纤维、镊子等。

2. 实验仪器:烧杯、酒精灯、酒精、蒸馏水、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采集草履虫:在野外采集水样,用滴管吸取少量水样,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观察草履虫是否存在。

2. 纯化草履虫:将含有草履虫的载玻片放入500ml煮沸的玉米汁中涮洗,然后将玉米汁放置于温暖的地方(约20度)维持1天的时间。

再次从培养液中吸取1ml的培养液观察,若有少量的草履虫则再次用新的培养液涮洗,重复2次。

得到较为纯净的草履虫培养液。

3. 观察草履虫: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运动方式等特征。

a. 形态结构:观察草履虫的细胞形态、纤毛、口沟、伸缩泡等结构。

b. 运动方式:观察草履虫在载玻片上的运动方式,如纤毛摆动、伸缩泡伸缩等。

4. 记录实验结果:将观察到的草履虫特征和运动方式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草履虫呈圆筒形,细胞质均匀,具有纤毛、口沟、伸缩泡等结构。

纤毛分布在细胞表面,用于草履虫的运动;口沟位于细胞前端,用于摄取食物;伸缩泡位于细胞后端,用于排出废物。

2. 草履虫的运动方式:草履虫通过纤毛摆动在载玻片上移动。

当遇到障碍物时,草履虫会后退,然后再次前进,直至成功绕过障碍物。

六、实验结论1. 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种运动方式。

2. 草履虫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可清晰地看到其形态结构、运动方式等特征。

草履虫生物实验报告

草履虫生物实验报告

草履虫生物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草履虫的观察和研究,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性,包括应激性、趋利避害等,并探索草履虫在环境适应和生存策略方面的机制。

二、实验材料1、草履虫培养液2、显微镜3、镊子4、计时器5、实验玻璃板6、糖、盐、牛肉膏等营养成分7、温度计8、无菌水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玻璃板:将实验玻璃板擦拭干净,放置在实验台上。

2、取草履虫培养液:使用无菌技术,用镊子夹取一小块草履虫培养液,放置在实验玻璃板上。

3、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可以看到草履虫呈圆饼状,周身透明,具有一个明显的细胞核和一个伸缩泡。

4、进行应激性实验:在草履虫培养液的一侧加入一定量的糖溶液,另一侧加入一定量的盐溶液。

观察草履虫对不同刺激的反应,记录其移动方向和速度。

5、进行趋利避害实验:在草履虫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牛肉膏,观察草履虫的移动方向和速度。

随后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无菌水,观察草履虫的反应。

6、测量温度对草履虫生长的影响:在实验玻璃板的一侧加入一定量的热水,另一侧加入一定量的冰水,测量不同温度下草履虫的活性。

7、数据记录和分析: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草履虫的移动方向、速度、反应时间等。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草履虫的应激性、趋利避害等行为特征及其环境适应策略。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应激性实验结果:在加入糖溶液和盐溶液后,草履虫分别向两侧移动,表现出明显的应激性。

其中,向糖溶液移动的草履虫数量较多,说明草履虫对糖溶液表现出趋利性。

而向盐溶液移动的草履虫数量较少,说明草履虫对盐溶液表现出避害性。

这表明草履虫具有感受外界刺激并作出反应的能力。

2、趋利避害实验结果:在加入牛肉膏后,大部分草履虫开始向培养液中移动,避免接触牛肉膏。

当加入无菌水后,草履虫逐渐恢复活动,开始在培养液中自由移动。

这说明草履虫能够感知并避开有害物质,寻找适合的生长环境。

这种趋利避害的行为是单细胞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策略之一。

培养观察草履虫实验报告(3篇)

培养观察草履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草履虫(Paramecium),隶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是一种典型的单细胞生物。

因其个体较大、易于培养和繁殖,常被用作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本实验旨在通过培养和观察草履虫,了解其生长环境、生活习性以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二、实验目的1. 掌握草履虫的培养方法,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条件。

2. 观察草履虫的生长过程,了解其形态结构和运动方式。

3. 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分析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酒精灯、镊子、剪刀、滤纸等。

2. 实验仪器:恒温培养箱、显微镜、实验台等。

四、实验步骤1. 草履虫的培养(1)取一定量的草履虫培养液,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约20-25℃)。

(2)定期用滴管吸取培养液,观察草履虫的生长状况,及时更换新鲜培养液。

(3)在培养过程中,注意观察草履虫的繁殖情况,记录繁殖周期。

2. 草履虫的观察(1)将草履虫培养液滴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2)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包括细胞核、纤毛、口器等。

(3)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式,如纤毛摆动、旋转等。

(4)观察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如光照、温度、食物等。

3. 实验数据分析(1)记录草履虫的生长周期、繁殖周期等数据。

(2)分析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总结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草履虫的生长通过观察,草履虫在适宜的温度和营养条件下,生长迅速,繁殖周期约为2-3天。

2.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草履虫呈圆筒形,长约0.1-0.2毫米。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纤毛呈放射状排列,口器位于前端。

3. 草履虫的运动草履虫通过纤毛的摆动进行运动,能迅速改变方向,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

4. 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1)光照:草履虫对光照有明显的反应,趋向光源。

(2)温度:草履虫在适宜的温度下生长良好,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其生长。

观察草履虫伸缩泡的伸缩情况 实验报告

观察草履虫伸缩泡的伸缩情况 实验报告

观察草履虫伸缩泡的伸缩情况实验报告[摘要]草履虫属原生动物纤毛虫纲,通常生活在池塘、污水沟、稻田等水域中,个体较大,形状像一只草鞋,因而得名。

虫体表面密布纤毛,靠纤毛有序的摆动,虫体呈螺旋式的向前运动。

在草履虫的前、后端,各有一伸缩泡,伸缩泡的四周有数条辐射状的收集管,收集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并送入伸缩泡内。

细心观察可见虫体前、后端,不时地有亮点出现,逐渐变大,又突然消失,前、后交替进行,将水和代谢废物通过表膜上固定的微孔排出体外,这就是伸缩泡。

本次实验通过观察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下草履虫伸缩泡的伸缩情况,发现随着溶液浓度不断增大,伸缩泡伸缩频率越低。

因此认为草履虫伸缩泡的伸缩频率与渗透压密切相关。

[关键词]原生动物;草履虫;伸缩泡;水盐平衡;实验一、实验材料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胶头滴管、吸水纸、镜头纸、棉纤维、墨汁、蓝钢笔水、牙签、蒸馏水、不同浓度生理盐水(0.1%,0.3%,0.5%,0.7%,0.9%)、倒计时器二、实验方法及步骤1、分组安排随机6-8人一个小组,每人负责一个浓度,观察草履虫的伸缩泡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伸缩情况,随机选取2-3个样本,每个样本至少计数3个时间周期(1分钟),选取误差较小的实验数据,最后小组内数据共享。

2、临时玻片制备①取一洁净载玻片,为防止因草履虫运动过快,在显微镜下不易捕捉,撕取少片棉纤维(约十余根),揉成弯曲状放在载玻片中央,用于阻碍草履虫运动。

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或蒸馏水,视小组情况而定)。

③用牙签挑取培养缸边或稻草杆上的膜状粘黏物,蘸入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水滴中。

④取一洁净盖玻片,将盖玻片一侧与载玻片呈45°角接触液滴后慢慢将盖玻片盖在载玻片上方,尽量不要使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产生气泡。

⑤轻压盖玻片,同时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四周边缘处轻轻吸去多余水分。

当虫体被压,运动困难,略有变形时伸缩泡运动较易观察。

观察草履虫创新实验报告

观察草履虫创新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草履虫(Paramecium)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淡水中的单细胞生物,隶属于纤毛虫门。

因其结构简单、生命周期短、繁殖速度快、易于培养等特点,成为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模式生物。

传统的草履虫观察实验多采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运动和生殖等生命活动。

然而,传统的实验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观察视野有限、难以量化实验数据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创新实验设计,提高草履虫观察实验的趣味性和科学性。

二、实验目的1. 利用创新实验方法,提高草履虫观察实验的趣味性和科学性。

2. 探究草履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命活动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棉花纤维、培养皿、酒精灯、pH试纸、食盐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电子显微镜、图像采集系统、计算机等。

四、实验方法1. 草履虫培养与纯化(1)取一定量的水样,用滴管在载玻片上滴两至三滴水样,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没有草履虫则再从水样中取,重复上述过程。

(2)将取到草履虫的载玻片在500ml煮沸的玉米汁中涮洗,将玉米汁放置于温暖的地方(约20度)。

维持1天的时间。

(3)然后再从培养液中(吸取之前要将)吸取1ml的培养液观察,若有少量的草履虫则再次用新的培养液涮洗,重复2次。

得到较为纯净的草履虫培养液。

2. 创新实验方法(1)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精细结构,如纤毛、伸缩泡、口器等。

(2)利用图像采集系统记录草履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运动轨迹和繁殖过程。

(3)设计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草履虫观察实验,如pH值、食盐浓度、温度等。

3. 数据分析与讨论(1)分析草履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命活动特点,如运动速度、繁殖速度、生长状况等。

(2)探讨草履虫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

(3)总结创新实验方法在草履虫观察实验中的应用价值。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草履虫的纤毛、伸缩泡、口器等结构清晰可见,为草履虫的生命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观察草履虫实验报告

观察草履虫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观察草履虫实验报告篇一:草履虫实验报告一·实验课题名称草履虫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测定二·文献综述(列出参考文献)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雌雄同体。

喜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池塘、水沟、洼地等,尤喜生活于细菌丰富的水中【1】。

国内一些学者对草履虫的研究颇多,其中,对草履虫培养和观察方面已有一定研究,候勇,张会芳等对几种常用草履虫培养和观察方法进行了整理并作了一定改进【2】。

郭祖宝介绍了几种配制草履虫培养液的材料【3】,还有学者对草履虫的逻辑斯谛增长方程参数进行了测定【4】。

因为环境是有限的,生物本身也是有限的,所以大多数种群的“j”字型生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生在早期阶段,密度很低,资源丰富的情况下。

而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积累等,环境压力势必会影响到种群的增长率r,使r值降低。

与密度有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比与密度无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增加了两点假设:(1)有一个环境容纳量,通常以k表示,当nt=k时,种群为零增长,即dn/dt=0.(2)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按比例的。

每一个体利用空间为1/k,n个体利用n/k空间,剩余空间为1-n/k。

按此两点假设,种群增长曲线是“s”型。

“s”型曲线有两个特点:?曲线渐近于k值,即平衡密度。

?曲线上升是平滑的。

产生“s”型曲线的最简单数学模型是生态学发展史中著名的逻辑斯蒂方程。

逻辑斯蒂曲线常划分为5个时期:(1)开始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2)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的一半,密度增长最快;(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5)【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本次开放性实验,我们也对草履虫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进行了测定。

参考文献:【1】朱艳芳,朱力力草履虫的培养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1672—7177(20XX)04—0044—05【2】候勇,张会芳,刘军英,郑发科几种常用草履虫培养和观察方法及改进【j】四川动物20XX,1000—7083(20XX)03—0450—02【3】郭祖宝介绍几种配制草履虫培养液的材料【j】生物学教学20XX,第9期,35卷【4】张燕胡丹王健实验草履虫时滞型逻辑斯谛增长方程参数的测定【j】20XX,12【5】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李庆芬基础生态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12三·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增长方式,理解环境对种群增长的限制作用。

观察草履虫实验报告

观察草履虫实验报告

观察草履虫实验报告
草履虫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观察草履虫的行为及其生态特征。

实验材料:
1. 草履虫标本
2. 显微镜
3. 容器
4. 草履虫的食物(如绿藻等)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透明的容器,并加入适量的水。

2. 将草履虫标本放入容器中。

3. 在容器中添加草履虫的食物。

4. 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行为和生态特征。

5. 观察并记录草履虫的活动方式、移动速度等行为特征。

6. 观察并记录草履虫的食性、摄食方式等生态特征。

7. 根据观察结果总结草履虫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实验结果:
1. 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的微生物,呈长条形,多为透明或微黄色。

2. 草履虫通过伸缩身体的方式进行移动,并以顺式几何的方式游动。

3. 草履虫主要以绿色植物的细胞为食,摄取植物细胞内的养分。

4. 草履虫通过细胞内的螺旋形结构,类似于鞭毛,来改变自身
形状以实现移动。

5. 草履虫具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可以在缺乏食物的情况下存活并继续游动。

实验结论:
草履虫是一种简单而古老的生物,适应环境能力强,能在各种条件下存活和繁殖。

其以绿色植物为食,通过特殊的运动方式来寻找食物并摄食。

草履虫的特殊生态特征使其成为微生物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摘要:伸缩泡是草履虫体内水分调节细胞器,是一种规律性伸缩的液泡。

在草履虫的内质与外质之间有2个伸缩泡,一前一后。

每个伸缩泡向周围细胞质伸出放射排列的收集管。

在电镜下,这些收集管端部与内质网的小管相通联。

在伸缩泡及收集管上有由一束微管组成的收缩丝。

由于收缩丝的收缩使内质网收集的水分(其中也有代谢废物)排入收集管,注入伸缩泡,经由表膜小孔(排泄孔)排出体外。

前后两个伸缩泡交替收缩,不断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以调节体内渗透压平衡。

本周动物生物学实验课上我们小组进行了草履虫伸缩泡的观察实验,我们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研究,设置了浓度梯度(生理盐水% 、 % 、 % 、 % 、% 、蒸馏水)记录不同浓度下一分钟内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研究外界环境浓度对草履虫伸缩泡收缩运动的影响。

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是蒸馏水状态下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5次,原液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3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0次。

大致可以看出草履虫所处外界环境浓度越高时收缩次数越少,在浓度过高时伸缩泡不再收缩。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草履虫的基本特征,探究了其伸缩泡的活动机理,进一步掌握观察了微小活动目标的技巧。

关键词:草履虫,伸缩泡,收缩次数,不同浓度正文一、实验材料准备采集的原生动物培养液、秒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镜头纸、棉纤维、牙签、不同浓度生理盐水(%、%、%、%、%)、蒸馏水、纱布。

二、实验方法1.分组安排本实验组组共六人,分别负责观察并记录在蒸馏水,浓度为%,%,%,%,%的生理盐水中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最后大家观察原液状态下草履虫伸缩泡伸缩情况,每人选取5个观察对象(样本),每个样本计数 3 个计时单位,以一分钟为一个计时单位。

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报告

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草履虫的基本形态结构。

2. 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式和生命活动。

3. 掌握使用显微镜观察单细胞生物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1. 草履虫培养液2. 显微镜3. 载玻片4. 盖玻片5. 滴管6. 放大镜7. 少许棉花纤维8. 记录本三、实验步骤1. 采集草履虫- 在野外采集草履虫,选择水流速度不大的稻田、水沟、池塘等环境。

- 使用滴管吸取少量水样,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 在显微镜下观察,确认草履虫的存在。

2. 制作培养液- 根据实验需要,配置草履虫的培养液。

常见的培养液有大米培养液、大麦培养液、鸡蛋黄培养液等。

- 将配制好的培养液分装在培养皿中,放入恒温箱中培养。

3. 观察草履虫- 从培养液中吸取一滴草履虫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

- 使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基本形态,如大小、形状、颜色等。

- 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式和生命活动。

- 纤毛运动: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 食物摄取:草履虫通过口沟摄取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

- 消化与排泄: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

- 呼吸与排泄: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进行。

- 伸缩泡活动:草履虫靠伸缩泡收集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排到体外。

4. 记录实验结果- 使用记录本详细记录观察到的草履虫形态结构、运动方式和生命活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草履虫形态结构- 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呈圆筒形,前端较宽,后端较窄。

- 草履虫表膜透明,具有弹性。

- 草履虫具有纤毛,纤毛数量较多,排列整齐。

- 草履虫具有口沟、食物泡、胞肛、伸缩泡等细胞器。

2. 草履虫运动方式- 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 草履虫在遇到障碍物时,会改变运动方向,避开障碍物。

3. 草履虫生命活动- 草履虫通过口沟摄取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

- 草履虫通过食物泡消化食物,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

- 草履虫通过表膜进行氧的摄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大小草履虫实验报告(3篇)

大小草履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草履虫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2. 观察大小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差异,分析其生物学特点;3. 掌握草履虫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生物学实验水平。

二、实验原理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隶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

其身体呈圆筒形,表面覆盖着纤毛,通过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运动。

草履虫具有复杂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质、细胞核、伸缩泡、口沟等。

大小草履虫在形态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如大小、伸缩泡数量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大小草履虫培养液、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吸管、滴管、棉花纤维等;2. 实验仪器:显微镜、培养箱、酒精灯、加热器、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大小草履虫培养液倒入培养皿中,用滴管吸取少量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2. 观察草履虫形态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大小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包括细胞质、细胞核、伸缩泡、口沟等;3. 比较大小草履虫形态结构差异:观察大小草履虫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如大小、伸缩泡数量等;4. 记录实验结果:将观察到的实验结果详细记录在实验报告上;5.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大小草履虫的生物学特点,如生长环境、繁殖方式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大小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如下:(1)细胞质:大小草履虫的细胞质呈淡黄色,透明;(2)细胞核:大小草履虫的细胞核呈圆形,位于细胞中央;(3)伸缩泡:大小草履虫具有2个伸缩泡,位于细胞前端;(4)口沟:大小草履虫具有口沟,用于摄取食物。

2. 比较大小草履虫形态结构差异:(1)大小:大草履虫体长约为180-280微米,小草履虫体长约为80-170微米;(2)伸缩泡数量:大草履虫具有2个伸缩泡,小草履虫具有2个伸缩泡。

3. 分析实验结果:(1)大小草履虫在形态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是由于生长环境、遗传等因素的影响;(2)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的伸缩泡数量相同,说明伸缩泡数量与草履虫的大小关系不大;(3)大小草履虫的口沟结构相似,说明它们具有相似的食物摄取方式。

草履虫活体实验报告总结(3篇)

草履虫活体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运动方式、摄食行为以及生殖方式等生物学特征,进一步了解原生动物的基本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原理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属于原生动物门。

在适宜的条件下,草履虫能够通过观察其形态结构、运动方式、摄食行为和生殖方式等生物学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本实验采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活体,通过观察其形态结构、运动方式、摄食行为和生殖方式等,了解草履虫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草履虫、生理盐水、吸管、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滴管、酒精灯、酒精、镊子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培养皿、酒精灯、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支架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草履虫:从草履虫培养皿中取出适量草履虫,用生理盐水洗涤后,放入培养皿中备用。

2. 制作临时装片:取一载玻片,滴一滴生理盐水,用镊子夹取少量草履虫,放入生理盐水中,用另一载玻片轻轻按压,制成临时装片。

3. 观察草履虫形态结构:将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鞭毛、口沟、胞肛等。

4. 观察草履虫运动方式:观察草履虫在生理盐水中的运动方式,包括前进运动、旋转运动、摆动等。

5. 观察草履虫摄食行为:观察草履虫在摄食过程中的运动方式,包括摄食、吞噬食物颗粒、消化等。

6. 观察草履虫生殖方式:观察草履虫的生殖过程,包括分裂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等。

7. 实验记录:记录实验观察到的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运动方式、摄食行为和生殖方式等生物学特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草履虫形态结构:草履虫呈椭圆形,细胞膜透明,细胞质内有大量食物颗粒,细胞核位于细胞质中部,鞭毛长而细,口沟位于细胞前端,胞肛位于细胞后端。

2. 草履虫运动方式:草履虫在生理盐水中主要进行前进运动,通过摆动鞭毛来改变运动方向。

在摄食过程中,草履虫会进行旋转运动,以便更好地捕捉食物。

在观察草履虫实验报告

在观察草履虫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草履虫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通过观察草履虫的运动和繁殖,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生存策略。

二、实验材料1. 草履虫培养液2. 显微镜3. 载玻片、盖玻片4. 滴管5. 棉花纤维6. 放大镜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草履虫培养液倒入载玻片上,用滴管吸取少量培养液滴在盖玻片上。

(2)将盖玻片轻轻覆盖在培养液上,确保培养液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空隙。

2. 草履虫观察(1)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外形,注意观察其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2)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注意观察其纤毛的摆动和运动轨迹。

(3)观察草履虫的繁殖过程,注意观察其分裂和子细胞的形成。

3. 草履虫生理功能观察(1)观察草履虫的口沟、食物泡和胞肛,了解其摄食和消化过程。

(2)观察草履虫的表膜,了解其氧的摄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过程。

(3)观察草履虫的伸缩泡和收集管,了解其体内多余水分和废物的排出过程。

4. 记录实验数据(1)记录草履虫的数量、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2)记录草履虫的运动轨迹和繁殖过程。

(3)记录草履虫的生理功能观察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草履虫的外形、大小和颜色草履虫呈圆筒形,大小约为0.1-0.2毫米,颜色为淡黄色。

2. 草履虫的运动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运动轨迹呈螺旋状。

3. 草履虫的繁殖草履虫通过分裂繁殖,每次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子细胞与母细胞相似。

4. 草履虫的生理功能(1)摄食和消化:草履虫通过口沟摄取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食物进入食物泡后逐渐被消化。

(2)氧的摄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草履虫通过表膜进行氧的摄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3)水分和废物排出:草履虫通过伸缩泡和收集管收集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排到体外。

五、实验结论1. 草履虫是一种典型的单细胞生物,具有圆筒形的外形、纤毛运动和分裂繁殖的特点。

2. 草履虫通过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运动轨迹呈螺旋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
摘要:
伸缩泡是草履虫体内水分调节细胞器,是一种规律性伸缩的液泡。

在草履虫的内质与外质之间有2个伸缩泡,一前一后。

每个伸缩泡向周围细胞质伸出放射排列的收集管。

在电镜下,这些收集管端部与内质网的小管相通联。

在伸缩泡及收集管上有由一束微管组成的收缩丝。

由于收缩丝的收缩使内质网收集的水分(其中也有代谢废物)排入收集管,注入伸缩泡,经由表膜小孔(排泄孔)排出体外。

前后两个伸缩泡交替收缩,不断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以调节体内渗透压平衡。

本周动物生物学实验课上我们小组进行了草履虫伸缩泡的观察实验,我们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研究,设置了浓度梯度(生理盐水0.1% 、 0.3% 、 0.5% 、0.7% 、0.9% 、蒸馏水)记录不同浓度下一分钟内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研究外界环境浓度对草履虫伸缩泡收缩运动的影响。

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是蒸馏水状态下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5次,原液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0.1%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3次,在0.3%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0.5%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0.7%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0.9%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0次。

大致可以看出草履虫所处外界环境浓度越高时收缩次数越少,在浓度过高时伸缩泡不再收缩。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草履虫的基本特征,探究了其伸缩泡的活动机理,进一步掌握观察了微小活动目标的技巧。

关键词:草履虫,伸缩泡,收缩次数,不同浓度
正文
一、实验材料准备
采集的原生动物培养液、秒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镜头纸、棉纤维、牙签、不同浓度生理盐水(0.1%、0.3%、0.5%、0.7%、0.9%)、蒸馏水、纱布。

二、实验方法
1.分组安排
本实验组组共六人,分别负责观察并记录在蒸馏水,浓度为0.1%,0.3%,0.5%,0.7%,0.9%的生理盐水中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最后大家观察原液状态下草履虫伸缩泡伸缩情况,每人选取5个观察对象(样本),每个样本计数 3 个计时单位,以一分钟为一个计时单位。

最后求平均值,计算出每个时间单位(一分钟)内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

2.实验操作
(1)临时玻片制作
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或蒸馏水)。

②用牙签挑取培养缸边或稻草杆上的膜状粘腻物,蘸入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水滴中。

③将小片棉纤维撕得很薄,轻轻覆盖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水滴上。

*
④盖上盖玻片(用镊子夹取,45º角盖盖玻片)。

⑤轻压盖玻片,同时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四周边缘处轻轻吸去多余水分。

当虫体被压,运动困难,略有变形时伸缩泡运动较易观察。

(2)观察临时玻片
①把玻片放在载物台上,转动光圈调亮视野,将物镜转换到4×,转动粗准焦螺旋直至视野清晰,将草履虫聚集的部分移至视野正中央。

②转换到10×的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视野清晰,可观察到草履虫大致形态,寻找运动不剧烈的草履虫(以困在棉纤维中的草履虫为宜)作为样本,将其移至视野中央。

③转换至40×的物镜,转动光圈将视野稍稍调暗(便于观察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转动细准焦螺旋至视野清晰,将样本移至视野中央,寻找伸缩泡。

(3)计数
寻找到伸缩泡后,观察一次伸缩泡的收缩运动,从一次收缩结束之后按下秒表开始计时,计时时间为三个单位时间(即三分钟),到时间后记录三个单位时间内样本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计时结束后,不满一次收缩运动的不计入次数中。

(4)重复实验操作
将物镜转换至10×,调亮光圈,再寻找四个样本,重复②、③步实验操作并规范计数。

(5)数据处理
将每个样本的数据记录好,求出每个样本在单位时间内伸缩泡的收缩次数;将每个样本在单位时间内伸缩泡的收缩次数记录好,取平均值,作为本次实验草履虫在该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浓度下的伸缩泡收缩次数平均值。

3.实验结果
以下为本组实验数据(均为原始实验数据,仍是三个单位时间内的计数数据):
(1)相关原理
伸缩泡是草履虫体内水分调节细胞器,是一种规律性伸缩的液泡。

在草履虫的内质与外质之间有2个伸缩泡,一前一后。

每个伸缩泡向周围细胞质伸出放射排列的收集管。

在电镜下,这些收集管端部与内质网的小管相通联。

在伸缩泡及收集管上有由一束微管组成的收缩丝。

由于收缩丝的收缩使内质网收集的水分(其中也有代谢废物)排入收集管,注入伸缩泡,经由表膜小孔(排泄孔)排出体外。

前后两个伸缩泡交替收缩,不断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以调节体内渗透压平衡。

(2)实验结果讨论
根据实验,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是蒸馏水状态下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5次,原液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0.1%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3次,在0.3%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0.5%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0.7%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0.9%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0次。

这大致可以看出受渗透压影响,草履虫所处外界环境浓度越高时收缩次数越少,在浓度过高时伸缩泡不再收缩。

(3)实验误差分析
①实验中草履虫不断运动、翻转,给计数带来了困难,可能有漏记现象存在。

②部分草履虫被棉纤维困住,代谢程度降低,伸缩泡收缩运动缓慢。

③在浓度较大的生理盐水(如浓度为0.7%,0.9%的生理盐水)中草履虫死亡率高,故实验时计数必须十分迅速,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的一组草履虫中基本无法观察到伸缩泡的收缩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