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美学心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大学考试答题纸
(以论文、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
二○一四~二○一五学年度第 2 学期
课程编号0501240001 课程名称服装美学心理学主讲教师王阳评分
学号2012020002 姓名黄丽娜专业年级金融大三
题目:服装美学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
不同年代的服饰总是带有自己的年代的特点,因为服饰作为一种思潮文化,反映着当时的经济状况和文化发展程度。
20世纪00年代,亦称为维多利亚时期,被称为是“奢华年代”,这一时期的时尚规则是严格和拘谨的,如不服从这些规则是会被排斥在圈子之外的。1901-1910年在爱德华三世统治英国期间,爱德华风格是当时流行的奢华风格一种,沙漏造型,紧身胸衣以及百合状的长裙组成。这十年的大部分时间中,大众和上流社会女士的外衣仍是流行的S型弯曲款式一统天下。它的独特造型是: 由S型弯曲紧身内衣造成大胸、细腰、圆臀。但这种内衣也严重地使脊椎扭曲并压挤腰部和腹部。
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十年发生了巨大变化。动力机车的发明,女权的运动,越来越多的女性外出工作,越来越强烈的社会经济独立意识,这些都意味着束缚身体的紧身胸衣不再适合新的生活方式,战争使得越来越多的妇女走进社会,人们也少些浮华度日。
在这喧嚣的20世纪初,一个被称为“男孩子式”的廓形开始出现了,其中一位杰出代表就是可可·香奈儿。
1910年,Coco在巴黎开设了一家女装帽店子(millinery shop),凭着非凡的针线技巧,缝制出一顶又一顶款式简洁耐看的帽子。当时女士们已厌倦了花巧的饰边,所以Chanel简洁、舒适的帽子对她们来说犹如甘泉一般清凉。
步入二十年代,Chanel设计了不少创新的款式,例如针织水手裙(tricot sailor dress) 、黑色迷你裙(little black dress)、樽领套衣等。而且,Coco从男装上取得灵感,为女装添上多一点男儿味道,一改当年女装过份艳丽的绮靡风尚。例如,将西装褛(Blazer)加入女装系列中,又推出女装裤子。不要忘记,在二十年代女性只会穿裙子的。Coco这一连串的创作为现代时装史带来重大革命。
1929年纽约突然发生股票暴跌,欧洲市场处于极度萧条的境地。许多名师开设了售成衣的时装店,渡过了经济恐慌。满足于宏荣誉中的、束手无策的、保罗·普瓦雷等到了很大的打击。在这样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发布全新的装款式,以引起社会的重视则是一个办法。此时,让·帕图推出了长裙子,据说获得40亿法郎的销售额。此外,马德林·维奥(维奥内)发布了斜裁夜礼服,这新的手法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很流行。于是,进入20世纪30年代,从整体上看子变长,腰身恢复到自然的位置,其基本轮廓是细长。
50年代战后复苏,掀起了“新风格”的浪潮。
战后活跃的时装设计师代表是迪奥。1947年春的迪奥所发布的“新风格”掀起了世界性的服装潮。‘迪奥新风格’服装被称为8线形或花冠形,强调了优雅的女性气质。
受该服装影响,军装风格时装变成了完全和平、浪漫的新款式。在美国将这种“新风格”称为惊人款式(breat takingsil)。如夸张一点说,这无疑是一种革命的款式。战后复兴尚未彻底的1947年,该服装尽管在通常的女性中流行,但是,如果突然地改穿长裙子,却会遭到反对。不过,总的趋势似乎还是朝着“新风格”方向发展。
迪奥线条时代(1947——1957年)
这是因为在这个时代除了迪奥所发布的有名的H型和A型以外,其他的服装设计师们也专心追求样式的变化和裁剪的技巧。活跃于该时代的服装设计师有巴伦夏卡。迪奥、雅克·法思、皮尔·巴尔曼(以下简称巴尔曼)等。
再随着时间推移,到80年代,这十年可谓是高速发展,经济繁荣,消费最高时期。设计师品牌和高端汽车是人们炫耀财富和成功地方式。一个表现良好的股票市场可以让一个人一夜暴富。此时,在一些工作岗位上,女性穿着强势,和男性公平竞争。他们需要生活的一切,成功地事业,平等的社会地位和幸福的家庭。在那是,女性廓形流行大垫肩,军装式垫肩,宽腰带,膝上窄裙和尖头鞋。
从以上列举的种种,都可以看出,在不同年代流行的服饰的确有反应到当时的经济状况,并且经济繁荣程度反作用于当时的思潮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穿着。
这个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去解释,那就是生活物质水平提高,所以人们对精神上的要求也提高了。
其精神要求最直接、最实际的, 是他们自己生活用品的美。换而言之,也就是商品的美。也就是说人们选择商品的标准已经有了巨大的转变。以前人们把“实用”作为选择商品的第一标准, 而现在, 不但是实用不实用的问题, 还要看“美不美”的问题。许多青年不再把实用不实用放在第一标准, 而是把美不美作为选择商品的第一条件。商品为了满足人们美的需要,便自然而然地向艺术品靠拢, 使商品不只具有实用价值, 还具有审美价值。如60 年代以前的纺织品, 强调的是“经久耐用”,因而色彩单调、花样陈旧,到了开放搞活之后,积压下来的货物几乎变成废品。现代化社会对商品质量的标准是多方面的, 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 便是看一看有没有审美要素。选择商品要看一看好不好看,已成为妇幼皆知的常识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服装美学对经济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服装美学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实力。恩格斯把人生状态分成生存和发展两种不同的境界,前者是自然形态的,是对人类存在和繁衍的保证,是质量低下的人生状态,我们把它叫做“生存”,这时作为“生存资料”之一的服装仅处于保暖蔽体的状态;而后者是社会形态的,是对人的生存主题的超越,是改变人的存在,是高质量的人生状态,我们称之为“生活”,发展资料不断地改造着人类的主体需求,渗透为现代人的内在标准,不断改变人的本质,这时人们对服装的要求已从最初的实用性上升到了装饰性,并具有了与社会文化相匹配的服装审美态度和审美情趣。可见,服装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有了经济基础,服装艺术才会发展起来。
服装美学对服装经济的催动。人们购买服装是物质消费行为,但里面包含着美学文化消费内容,因为货币换取了设计师的审美构思。人们不但购买了使用价值,也购买了审美价值。有时,服装的物理寿命还很长,而艺术寿命却到了尽头,被新的款式取代,时装便是如此,这时的审美价值已经超越了使用价值,成为消费者的第一选择。西方学者认为,当代人的生活存在于机械的律动中,高技术社会必然产生“心弦过紧症”等“高技术病”,艺术美可以起到这种作用。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具有高附加值,高艺术美感的产品也具有诱人的市场,同样的服装材料经过不同的艺术处理,审美效果不同,所产生的经济差别就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