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模拟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值模拟技术

一、技术原理及主要技术内容数值模拟技术是通过对不同油层条件、井网、注水方式等条件模拟油气藏中流体的渗流过程,它是目前定量研究剩余油分布的重要手段。所谓精细模拟技术,是指其模拟结果能够给出典型单砂层(或每个单砂层)各项开发指标的模拟技术。一般应用于高含水期地下剩余油分布规律的预测。数值模拟一般采用分段模拟方法,按常规方法建立第一阶段静态、动态数模模型进行模拟。将第一模拟阶段模拟结果作为下一阶段模型建立的静态数据基础,充分考虑流体(粘度、饱和度等)、岩石参数(如渗透率、孔隙度)的变化;在使用饱和度、压力等参数时,可以重新按阶段参照其他有效方法(如碳氧比测井、取心)解释的较为可靠的参数,调整并建立第二阶段初始模型。第二阶段初始模拟模型阶段的划分可根据油田生产历史的四个含水级别确定,即低、中、高、特高含水阶段。(一)高含水精细数值模拟理论针对高含水期油田特点,已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的概念,但一般是整体网格细化。这里从实际需要出发,针对高含水数模提出时空精细模拟方法。1.时间段精细划分由于受到计算量和分析数据量的限制,常规数模往往是时间段跨度较大,如,半年一个时间段,而且一般是均匀划分模拟时间段。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由于措施的调整次数增多,实际生产数据相对准确,为取得更好的结果,应从投产开始,逐年、逐模拟阶段“加细”时间段,到高含水期,特别是拟合最终之前的一、两年,时间段达到最精细,可以精细到一个月或更短。2.模拟空间精细划分网格平面分布。常规数模一般是在井网密集部位配以细网格,而井网较稀疏部位配以粗网格。但高含水数模目的主要是为挖潜而进行调整方案设计,因此,笼统地将网格划细,不一定能取得理想效果。应有重点、有目的地研究挖潜部位。由于高含水期油田的潜力分布重点在砂体边缘、断层附近、注采系统不完善等部位,根据数模的目的,可通过宏观分析,确定这些部位划分为细网格,对已经认识较清楚的部位配以较粗网格。网格纵向分布。油藏精细描述将油藏纵向划分为很细的小层(简称描述层),这些小层往往是比实际生产层细得多。如果数模直接按照这些小层作为模拟层,模拟结果很难用实际生产数据检验。为提高模拟效率,可以先按实际生产层划分模拟层(即合并一些描述层),进行第一轮模拟,与实际生产数据拟合,达到满意效果后,再重新按描述层建立纵向精细模拟层进行第二轮数模。这种方法在河口义118数模中得到应用,效果理想。3.静态调参常规数模为拟合而大量、大幅度地修改静态参数,有些参数的修改范围已达2~3倍。而高含水期数模不同的是:一方面,由于油藏描述(包括构造、沉积相、测井解释、三维建模)已经做得很精细、比较完善,对静态数据尽量不去改变,以免将前期的地质模型弄得面目全非。另一方面,为了做些敏感性分析,或当某些重要参数无法拟合时,可以用试验的方式对静态参数做较大调整,通过多方面核实验证,修改地质模型。如在坨七断块10砂组的油藏数值模拟(以下简称“坨七10数模”)中,通过动态资料分析和调参试验,确认了该块主体部位内部的断层不封闭。从而从数模角度修正了地质解释的结果。4、动态调参(1)传导率的动态修改由于渗透率的不确定性程度高,尤其是高含水期的变化较大,规律难以搞清,因此,可调范围较大,但应主要体现在对动态模型的修改,因此用调整传导率来反映渗透率的变化是可行的,可以通过分析沉积相分布图、注采对应关系等资料进行调整。(2)水量的修改。考虑注入水进油层外砂层或计量不准,可适当修改注水量,但一定要在分析确认的基础上调整,其中要特别注意措施的影响效果。另外还可对相渗曲线、高压物性等参数进行动态修改。5.方案调整措施对数模的影响为保证调参的合理性,必须对实际生产动态资料进行多方面的分析、统计。例如,产量构成曲线的分析,措施总体效果的评价,综合生产曲线中拐点或不光滑段产生的原因及结果。并对增产量、增注量、压力、含水等数据的变化进行分析,使得调参时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也可以采用油藏工程中措施效果分析方

法,包括数理统计法、解析法等达到这一目的。(二)油藏数值模拟的一般步骤美国的VIP 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数模软件,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油藏的数值模拟。用其进行高含水期本区剩余油分布规律模拟的主要步骤如下:1. 选取数值模型(l)油藏和流体的物性常数:包括水的粘度。水的体积系数以及水和岩石的压缩系数等。(2)平衡区物性常数:包括原始油藏压力、原始饱和压力以及油水界面、油气界面等。(3)特殊岩心分析数据:模型要求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和油、气相对渗透率曲线以及相应的毛管压力数据,而三相中油相的相对渗透率由模型根据STONE公式计算。高压PVT数据:包括溶解油气比、油的体积系数、油的粘度以及天然气的密度、粘度、压缩系数随压力变化曲线等。油藏地质描述:包括油藏深度、厚度以及孔隙度、渗透率、压力、饱和度的分布情况等。生产数据:包括井位、类型、作业情况、产注量和压力历史等。2. 建立模型建立数值模拟模型是决定历史拟合及动态预测成败的关键。建立油藏模型时不可避免地要对实际油藏迸行必要的简化,同时又要能代表实际油藏的特征,所建的模型既要适应历史拟合的需要,又要考虑到将来可能发生的情况以适应动态预测的要求。3. 准备数据(1)油藏地质描述;(2)抽藏及流体物性参数;(3)平衡区数据;(4)相对渗透率数据;(5)PVT性质数据;(6)历史生产数据。4.历史拟合历史拟合的目的,就是应用己有的实际动态数据,对模型加以修改和调整,使之产生的动态与实际动态一致。这样,应用模拟模型预测的未来动态才能比较可靠。5.剩余油分布模型根据油藏数值模拟结果建立油层的剩余油分布模型。二、技术性能根据完整的模拟预测,油田总的最终采收率(GUR)最低可以达到45%,最高可以达到55%。这说明,通过实施适当的注水计划可使采收率增加10%。多学科综合方法有助于了解3D地震解释确定的小断层的连通性,审查制定的油藏开发方案,对注水和钻井计划做必要的修改。这种审查至少节省数口井的钻井费用。该项研究还有助于适当地制定将来气举及其他采油设备的布井计划。在该项研究中识别出了合适的注水候选井。这样做的效果是压力和产量递减趋势已经扭转。三、数值模拟方法在油田的应用胜二区沙二段8单元的数值模拟胜二区沙二段8单元是以湖泊三角洲平原前缘河口坝沉积为主的中渗透弱亲水砂岩油藏。储层具有以下特点:①油层物性较好,但非均质性严重;②原油物性在平面上分布差异较大;③地饱压差大,有较活跃的边水能量。该开发单元自1966年投入注水开发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开发阶段:1966年到1978年为中低含水开发期,综合含水小于60%,建成了高效开发的独立井网,年产能力50万t;1979年到1989年为中高含水期,综合含水60%~90%;1990年至今,该开发单元全面进入特高含水期,综合含水大于90%。目前储层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注采井网不完善,储量控制程度低,对含油潜力认识不够清楚。在纵向上,该开发单元共分11个沉积时间单元,根据各个时间单元的储量和各时间单元间的隔层分布状况,并根据网格粗化原则,将11个沉积时间单元划分为8个数模层位。由于注水开发历史比较长,地下储层物性和原油物性发生了较大变化,根据油藏描述结果,把随开发时间变化的地质静态模型简化成3个不同开发阶段的地质静态模型,各小层的渗透率在各时期的平均变化列于表1。从渗透率变化的统计结果看,有的区域渗透率略有减小,但大部分区域由于注入水的冲刷等作用,其渗透率增加幅度较大。表1不同开发时期渗透率变化8单元储层中的流体物性参数如下:原油压缩系数为6.14×10-4Mpa-1,地层水压缩系数为1.0×10-4 Mpa-1,岩石压缩系数为3.6×10-5 Mpa-1,原油密度为0.919g/cm3,原油体积系数为1.115。由于长期进行注水开发,注入水对原油的水化作用及地层压力发生变化等原因,原油中轻质组分优先驱出,较稠的重组分含量增加,使原油粘度和密度变大。同时由于长期注水,地层温度会下降,原油粘度也会升高。不同开发时期地层中原油的物性见表3。在生产历史拟合中,采用了固定生产井产液量和注水井注水量,拟合区块累积产油量、累积产水量等综合开发指标和单井开发指标。由于地质模型随开发阶段变化,需要考虑不同含水阶段地质模型的差异,所以,在拟合中采用分阶段拟合方法。各阶段单元主要生产指标拟合情况列于表2,8单元综合含水率、平均地层压力和累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