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一般检查PPT精选课件
合集下载
口腔颌面部检查课件ppt课件
口腔颌面部检查课件
一、 口腔内常规检查方法
(一) 问诊
• 现病史 – 发病时间 诱因 原因 – 牙痛部位 性质 时间 程度 – 病变演变过程 – 有无并发症 – 经过哪些检查和治疗 • 既往史 – 心脏病 高血压 糖尿病 血友病 – 药物特别是麻醉药物的过敏史
(二)
视诊 1
• 牙齿 – 咬合关系 颜色 龋坏 牙石 • 牙龈 – 有无肿胀 增生 脓肿 出血 溢脓 • 口腔粘膜 – 色泽 有无疱疹 溃疡 过角化 肿块
二、纠正不良习惯
• • • • • 单侧吸嚼 口呼吸 吮唇 咬舌 咬颊 咬笔杆 咬筷子 吮指 不当喂奶法
三、消除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
• • • • •
及时进行窝沟封闭 拔除额外牙 阻生牙 及时作间隙保持器 及时修复缺失牙 及时拔除残根 残冠
妊娠期妇女的口腔保健
• 妊娠前3个月 – 仅限急症处理 避免X线照射 • 妊娠4~6个月 – 适宜口腔疾病治疗 – 在保护措施下使用X线 • 妊娠期后起后3个月 – 避免全麻 – 急症处理仅选择局麻
第二节 口腔颌面部特殊检查
• 牙周探诊 – 唇(颊)舌(腭)侧近 中 • 牙周袋测量 • 牙髓活力测试 – 冷试法 – 热试法 – 牙髓活力电测仪
远 三点
第三节 口腔颌面部影像学检查
• • • • • • • • X线牙片 全景X线片 X线头影测量 X线造影 CT检查 MRI检查 超声检查 放射性核素显像(RI)
二、龋病分类(按进展速度)
• 急性龋(湿性龋) – 猛性龋(放射性龋) • 慢性龋(干性龋) – 静止龋 • 继发龋
二、 龋病分类(按解剖部位)
• 窝沟龋 • 平滑面龋 – 邻面龋 – 颈部龋 • 根面龋 • 线性釉质龋
一、 口腔内常规检查方法
(一) 问诊
• 现病史 – 发病时间 诱因 原因 – 牙痛部位 性质 时间 程度 – 病变演变过程 – 有无并发症 – 经过哪些检查和治疗 • 既往史 – 心脏病 高血压 糖尿病 血友病 – 药物特别是麻醉药物的过敏史
(二)
视诊 1
• 牙齿 – 咬合关系 颜色 龋坏 牙石 • 牙龈 – 有无肿胀 增生 脓肿 出血 溢脓 • 口腔粘膜 – 色泽 有无疱疹 溃疡 过角化 肿块
二、纠正不良习惯
• • • • • 单侧吸嚼 口呼吸 吮唇 咬舌 咬颊 咬笔杆 咬筷子 吮指 不当喂奶法
三、消除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
• • • • •
及时进行窝沟封闭 拔除额外牙 阻生牙 及时作间隙保持器 及时修复缺失牙 及时拔除残根 残冠
妊娠期妇女的口腔保健
• 妊娠前3个月 – 仅限急症处理 避免X线照射 • 妊娠4~6个月 – 适宜口腔疾病治疗 – 在保护措施下使用X线 • 妊娠期后起后3个月 – 避免全麻 – 急症处理仅选择局麻
第二节 口腔颌面部特殊检查
• 牙周探诊 – 唇(颊)舌(腭)侧近 中 • 牙周袋测量 • 牙髓活力测试 – 冷试法 – 热试法 – 牙髓活力电测仪
远 三点
第三节 口腔颌面部影像学检查
• • • • • • • • X线牙片 全景X线片 X线头影测量 X线造影 CT检查 MRI检查 超声检查 放射性核素显像(RI)
二、龋病分类(按进展速度)
• 急性龋(湿性龋) – 猛性龋(放射性龋) • 慢性龋(干性龋) – 静止龋 • 继发龋
二、 龋病分类(按解剖部位)
• 窝沟龋 • 平滑面龋 – 邻面龋 – 颈部龋 • 根面龋 • 线性釉质龋
口腔颌面部检查 ppt课件
ppt课件
1
第二章 口腔颌面部检查
一、口腔颌面部常规检查
诊断和治疗口腔颌面部疾病的基础 某些口腔疾病和全身系统性疾病相互关联
ppt课件
2
口腔疾病和全身系统性疾病相互关联
全身系统性疾病 影响 口腔
例:白血病(急性) ---口腔表征:牙龈增生、肥大、坏死; 牙齿松动; 口腔黏膜出血。 艾滋病 ----口腔表征:口腔黏膜白色念珠菌感染; 毛状白斑 口腔卡波西肉瘤 牙龈炎(龈缘红线) 口腔疱疹
ppt课件 3
口腔疾病 影响 例:牙周炎
全身健康 糖尿病 、冠心病
龋 齿
关节炎、肾炎、心内膜炎
ppt课件
4
1.检查前准备
椅位调节
检查者位置 光线
ppt课件
5
2.常用检查器械
口镜
牙科镊子
牙科探针
ppt课件
6
口镜:主要有三种用途:
①牵拉作用。 ②反光和影象作用,并增加局部照明。 ③叩诊作用。
ppt课件
12
(4)颞下颌关节
外形与关节动度
咀嚼肌 下颌运动:开闭口运动、前伸运动、侧颌运动 合关系
ppt课件
13
二、口腔颌面部特殊检查
1. 牙周探诊 2. 牙髓活力检查 ①温度测试(冷、热) ②电活力测试 3.唾液腺分泌功能检查: 定性检查、定量检查、唾液成分分析
ppt课件
14
血管瘤、颈 动脉体瘤----严禁活检
⑶穿刺及细胞学图片检查
细针:颌面部肿物 粗针:颌面部感染、囊肿
⑷实验室检查
ppt课件
20
四、口腔科病例记录与书写规范
要求:
1.
务实准确、清晰、完整而又扼要、重点突出
1
第二章 口腔颌面部检查
一、口腔颌面部常规检查
诊断和治疗口腔颌面部疾病的基础 某些口腔疾病和全身系统性疾病相互关联
ppt课件
2
口腔疾病和全身系统性疾病相互关联
全身系统性疾病 影响 口腔
例:白血病(急性) ---口腔表征:牙龈增生、肥大、坏死; 牙齿松动; 口腔黏膜出血。 艾滋病 ----口腔表征:口腔黏膜白色念珠菌感染; 毛状白斑 口腔卡波西肉瘤 牙龈炎(龈缘红线) 口腔疱疹
ppt课件 3
口腔疾病 影响 例:牙周炎
全身健康 糖尿病 、冠心病
龋 齿
关节炎、肾炎、心内膜炎
ppt课件
4
1.检查前准备
椅位调节
检查者位置 光线
ppt课件
5
2.常用检查器械
口镜
牙科镊子
牙科探针
ppt课件
6
口镜:主要有三种用途:
①牵拉作用。 ②反光和影象作用,并增加局部照明。 ③叩诊作用。
ppt课件
12
(4)颞下颌关节
外形与关节动度
咀嚼肌 下颌运动:开闭口运动、前伸运动、侧颌运动 合关系
ppt课件
13
二、口腔颌面部特殊检查
1. 牙周探诊 2. 牙髓活力检查 ①温度测试(冷、热) ②电活力测试 3.唾液腺分泌功能检查: 定性检查、定量检查、唾液成分分析
ppt课件
14
血管瘤、颈 动脉体瘤----严禁活检
⑶穿刺及细胞学图片检查
细针:颌面部肿物 粗针:颌面部感染、囊肿
⑷实验室检查
ppt课件
20
四、口腔科病例记录与书写规范
要求:
1.
务实准确、清晰、完整而又扼要、重点突出
口腔疾病概要——口腔检查ppt课件
左下
左上 64 74 65 75
右下
左下
二、牙位记录格式
帕尔默牙位表示法
帕尔默牙位表示法,又称部位记录法,是牙医学上 的一种牙位表示法,常见于西方。病人方向的左上、右 上、左下、右下分别以“┘”“└”“┐”“┌”或者ABC 牙齿从中切牙到最后的磨牙1-8(恒牙)或者A-E(乳牙)。
二、牙位记录格式
(三)探诊
1、龋齿 检查龋洞深浅,有无探痛。 2、牙周 探测龈表面松软或坚实感;检测牙周 袋深度;龈下牙石部位及数量等。 3、窦道 指一端有开口的通道,有时也称瘘管。 注意检查窦道方向,以便找出患牙。
(四)叩诊
一般均采用镊子末端,主要检查牙根尖部炎症。 应从两则正常牙位开始叩诊,逐渐至可凝患牙, 叩诊时力量应均衡力求取得客观结果,避免主观 诱导。
二、牙位记录格式
FDI牙位表示法
FDI牙位表示法 恒牙 右上 18 48 17 47 16 46 15 45 14 44 13 43 12 42 11 41 21 31 22 32 23 33 左上 24 34 25 35 26 36 27 37
28 38
右下 乳牙 右上 55 85 54 84 53 83 52 82 51 81 61 71 62 72 63 73
帕尔默牙位表示法
恒牙 左上 8┘ 8┐ 左下 乳牙 左上 E┘ 右上 D C B A A B C D └ E ┌ E 7 6 5 4 7 6 5 4 右上 3 2 1 1 2 3 4 5 6 7 3 2 1 1 2 3 4 5 6 7 右下
└ 8
┌ 8
E┐ 左下
D C B A A B C D
右下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初诊时间(日期) 主诉:左上后牙剧烈疼痛4天 现病史:患者3天前自觉左上后牙自发性,阵发性剧烈疼痛, 遇冷热刺激疼痛加重,并放射到同侧头,面部,昨天夜间 疼痛剧烈,不能睡眠,今来就诊。 既往史:2个月前左上后牙遇冷热刺激疼痛,无其他不适, 否认系统疾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检查:⊥6远中邻面深龋,探(++),露髓,叩(—),松动无, 冷(+++)。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较长时间,牙龈无红肿,X 线片根尖周影无明显异常。 诊断:⊥6急性牙髓炎 治疗计划:⊥6根管治疗 处置:1、2%利多卡因上齿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下开髓,拔 髓,髓腔内CP棉球开放 2、2日复诊。 医生签名:
口腔检查课件
继 发 龋
用口镜柄或镊子叩击牙齿, 根据患牙的反应来协助诊断的检 查方法。
(五)叩诊 (percussion)
叩诊的方法
用平端的手持器械,如口镜、镊子柄端 叩诊的方向:垂直叩诊和水平叩诊 垂直叩痛提示根尖周炎; 水平叩痛提示根侧牙周膜炎。 先叩正常对照牙,后叩患牙,叩诊时一定要和其他牙齿对比,一般以邻牙作对照;
上 右 8 7 6 5 4 3 2 1 8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左 1 2 3 4 5 6 7 8
下
6
1
( 2 )乳牙:用罗马数字 I 到 V 或英文字母 A 到 E 来 标记: 上 右ⅤⅣⅢⅡⅠ ⅠⅡⅢⅣⅤ 左 ⅤⅣⅢⅡⅠ ⅠⅡⅢⅣⅤ 下 或 EDCBA ABCDE EDCBA ABCDE
口腔检查
主要内容与重点
一、设备与器械 二、口腔检查前的准备
※ 三、口腔检查方法
(一)一般检查方法
(二)选择性检查方法
※ 四、病例书写方法及牙位记录法
第一节:设备与器械
1、常用设备
油泵牙科椅 电动牙科椅
2、常用器械
口镜、镊子 、探针
口镜(mouth mirror)
镊子(pliers)
叩痛(+++)轻叩引起剧烈疼痛 叩痛(++) 叩痛反应介于(+)和(+++) 之间者。
通过患者咬合运动时的测 试或反应协助诊断的检查方法。
(六)咬诊 (Biting)
咬诊的内容
了解牙齿咬合时有无疼痛,发 现咬合接触,合干扰及早接触点在 牙齿上的具体部位及范围。主要用 于检查牙隐裂。
咬诊的方法
空咬法:
⑶投照技术或胶片处理不当
口腔检查ppt课件
普通检查法
〔四〕叩诊: 1、垂直叩诊:叩击方向与牙长轴方向一致,主要检查根尖周牙周 膜反响。 2、侧向叩诊:叩击方向与牙长轴垂直,检查根侧牙周膜反响。 3、留意:先叩正常牙,后叩患牙。力量不宜过猛。 4、记录:叩痛〔—〕、叩痛〔+〕、叩痛〔++〕、叩痛〔+++〕
普通检查法
〔五〕扪诊:利用手指触觉和患者对触压的反响进展诊断了解病 变部位、大小、范围、外形、活动度、有无扪诊、有无动摇感等。
诱发、加重或缓解要素,治疗经过及目前情况。 3、既往史:与口腔疾病相关的既往史,包括安
康情况、生活习惯等。 4、家族史:讯问家族中有无类似疾病发生。
普通检查法
〔二〕视诊:留意按一定顺序进展
1、颌面部:发育、两侧对称、有无肿物、肿胀及窦道。
2、牙齿:
〔1〕牙体:牙的色泽、龋洞、缺损、畸形、隐裂及磨损。牙的 陈列、接触关系、有无缺失。
刮匙
洁牙器
一、口腔检查前的预备
〔三〕椅位预备 医生位置:右前方或右后方。 患者位置:仰卧位;手术椅靠背程度或抬高
7°-15°;上颌牙牙合平面与地面约成90°。 四手操作法:医师和助手均坐姿;医师位于
9:30至12:30点间;助手位于12:30至2:30点间。 灯光辅助、防止直射患者眼睛。
1、根尖周组织 2、牙周组织 3、淋巴结 4、肿物和肿胀 5、颞下颌关节
普通检查法
〔六〕牙松动度检查: 1、前牙:镊子夹住前牙切端,悄然向颊〔唇〕舌〔腭〕向或近远 中摇动。 2、后牙:镊尖闭合抵住后牙牙合面窝沟,悄然向颊〔唇〕舌〔腭〕 向或近远中摇动。 3、按松动方向分: 4、按松动幅度分:
牙周探针
一、口腔检查前的预备
〔二〕器械预备:口镜、探针、镊子 3、镊子:反角形,尖端闭合 用途:〔1〕夹取敷料、棉球 〔2〕夹除腐物与异物 〔3〕叩诊 〔4〕测牙松动度
口腔检查.ppt
• Ⅰ度松动:仅有唇(颊)舌向运动。 • Ⅱ度松动:唇(颊)舌向及近远中向均有
松动。
• Ⅲ度松动:颊舌(腭)向(唇舌向),近 远中向及垂直向均松动。
二、口腔专科检查
(一)、颞下颌关节检查 (二)、颌面部检查 (三)、涎腺检查 (四)、张口度检查
(一)、颞下颌关节检查
主要检查关节运动 是否正常 。
口腔科病人的检查及 护理配合
口腔科病人的检查
一、一般检查 二、专科检查
一、口腔及颌面部一般检查
(一)、检查要求 (二)、常用检查器械 (三)、口腔检查的基本方法 (四)、口腔检查 (五)、牙齿检查
(一)、检查要求
1.诊室的环境 2.设备的摆放 3.病人的卧位 4.椅位的调节 5.检查的顺序
(二)、常用的检查器械
• 1.轻度张口受限 上,下切牙缘间距离可置入二横 指,约2~3cm左右。
• 2.中度张口受限 上,下切牙缘间距离可置入一横 指,约1~2cm左右。
• 3.重度张口受限 上,下切牙缘间距离不足一横指。 • 4.完全性张口受限 完全不能张口,也称牙关紧闭。
谢谢!
1.口镜 2.牙用镊子 3.牙用探针
(三)、口腔检查基本方法
1.问诊: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病因,诊治经过,
效果及本次疾病有关的病史,既往史及家族史 等情况 。
2.视诊:通过是真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神态,
颜色,发育,营养,组织的质地,形状,功能 性活动等进行检查。
3.探诊:利用探针检查和确定病变部位,范围,
5系带 6.舌 7.腭 8.口底
(五)、牙齿的检查
1.问诊:询问病人牙
病的发生,发展,治 疗经过,牙病的部位, 发病时间,牙痛性质, 有无反射痛等。
2.视诊:牙齿的数目
松动。
• Ⅲ度松动:颊舌(腭)向(唇舌向),近 远中向及垂直向均松动。
二、口腔专科检查
(一)、颞下颌关节检查 (二)、颌面部检查 (三)、涎腺检查 (四)、张口度检查
(一)、颞下颌关节检查
主要检查关节运动 是否正常 。
口腔科病人的检查及 护理配合
口腔科病人的检查
一、一般检查 二、专科检查
一、口腔及颌面部一般检查
(一)、检查要求 (二)、常用检查器械 (三)、口腔检查的基本方法 (四)、口腔检查 (五)、牙齿检查
(一)、检查要求
1.诊室的环境 2.设备的摆放 3.病人的卧位 4.椅位的调节 5.检查的顺序
(二)、常用的检查器械
• 1.轻度张口受限 上,下切牙缘间距离可置入二横 指,约2~3cm左右。
• 2.中度张口受限 上,下切牙缘间距离可置入一横 指,约1~2cm左右。
• 3.重度张口受限 上,下切牙缘间距离不足一横指。 • 4.完全性张口受限 完全不能张口,也称牙关紧闭。
谢谢!
1.口镜 2.牙用镊子 3.牙用探针
(三)、口腔检查基本方法
1.问诊: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病因,诊治经过,
效果及本次疾病有关的病史,既往史及家族史 等情况 。
2.视诊:通过是真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神态,
颜色,发育,营养,组织的质地,形状,功能 性活动等进行检查。
3.探诊:利用探针检查和确定病变部位,范围,
5系带 6.舌 7.腭 8.口底
(五)、牙齿的检查
1.问诊:询问病人牙
病的发生,发展,治 疗经过,牙病的部位, 发病时间,牙痛性质, 有无反射痛等。
2.视诊:牙齿的数目
口腔检查ppt课件
03
压舌板用于将舌头推离 检查区域,以便观察牙 齿和牙龈状况。
04
牙髓活力测试仪用于检 测牙齿神经活力的状态 ,判断是否存在牙髓炎 等疾病。
03 口腔检查内容
牙齿检查
01
02
03
04
牙齿排列
检查牙齿是否整齐,有无错位 、缺失或拥挤。
龋齿
观察牙齿表面有无龋洞,以及 牙齿颜色变化,判断是否存在
龋齿风险。
05 口腔检查的预防与保健建 议
定期口腔检查的重要性
早期发现口腔问题
定期口腔检查可以帮助发现早期 的口腔问题,如牙龈炎、牙周炎 、龋齿等,以便及时治疗,防止
病情恶化。
预防口腔疾病
通过定期口腔检查,可以及时发现 并纠正口腔不良习惯,如吸烟、酗 酒等,从而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提高生活质量
口腔健康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 量。定期口腔检查可以预防口腔问 题的发生,保持口腔健康,提高生 活质量。
戒烟、限酒、不嚼槟榔等不良习惯会损害 口腔健康,应尽量避免。
口腔保健小贴士
定期更换牙刷
每三个月更换一次牙刷,以保证刷牙效果, 避免牙菌斑滋生。
避免过度使用漱口水
漱口水虽然可以帮助清洁口腔,但过度使用 会破坏口腔菌群平衡,导致口腔问题。
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口腔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 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牙科椅具备多种功能,如升降、旋转 和倾斜,以便医生根据需要调整位置 。
牙科探针
牙科探针是用于检查牙齿表面和 牙周袋的工具,具有不同长度和
弯曲度。
探针通常由不锈钢或塑料制成, 头部通常为球形或钩形,以便于
刮除牙菌斑和深入牙周袋。
使用牙科探针时,医生需确保其 清洁和消毒,以减少交叉感染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5.患者需求 询问患者诊治需求。如解除病痛、恢复功能、 美容及服务需求等。 现代医学的发展可以满足患者更多的个性化 需求。同一疾病可有多种治疗手段及服务可供 选择,其医疗及服务价格差异也较大。 医生的医疗行为是服务,不能代替患者做决 定,必须征得患者的同意。
19
视诊
视诊是用视觉对患者进行系统检查。 应按一定顺序进行,先检查主诉部位,再全 面检查其他部位。检查顺序依次为: 1.颌面部2.牙齿3.牙周组织4.口腔黏膜5.舌等
24
4)探诊内容为:牙周袋深度、附着水 平、探诊出血情况、根面牙石和根分叉 病变情况。 5)结果记录:每个牙6个位点以毫米记录 深度,也可记最深的一个。
25
叩诊
用平头金属器械叩击牙冠,根据患者的反应和 叩击声音(清音或者浊音)来判断患牙根尖部 及牙根侧方牙周膜的反应。叩诊方法分为垂直 叩诊和侧向叩诊。
3
4
镊子
①夹持敷料,取除异物 ②检查牙齿松动度
5
• 二、检查器械准备
• ·口腔检查时,还有一些辅助器械。如: • ·1.刮匙用于除去龋洞食物残渣和龋坏牙本质 • ·2.三用枪用于冲洗窝洞、吹干牙面或窝洞 • ·3.蜡片和咬合纸用于检查咬合关系 • 4.牙线用于检查牙邻接关系和清除嵌塞的食物
等
6
14
问诊
内容包括: 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主观症状 及患者需求等。
15
1.主诉
主诉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也是患者最明显、 最痛苦的主观感觉。 询问内容包括主要症状、部位及患病时间。 因特殊需求而就诊者,要仔细询问其就诊目的 及最终需求标准。
主诉=主要症状+发生部位+持续时间
例:左上后牙疼痛3日 右下后牙充填物脱落1日
10
其他准备
口腔检查前除做好上述准备外,还应作如 下准备: 1.患者口腔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含漱一分钟。 2.医师、助手及护士需穿工作服,戴工 作帽和口罩,修剪指甲,并洗手消毒,戴 消毒手套。
11
口腔检查方法
口腔检查方法: 包括一般检查法和特殊检查法。 一般检查:是用常规器械即可完成的检查。 特殊检查:是要借助特殊器械、设备和方法 才能完成的检查。
20
探诊
探诊是利用探查器械进行检查和诊断的方法。探诊方 法:采用持笔式握持,无名指置于邻牙上做支点,检
查的顺序Hale Waihona Puke 先检查主诉牙和可疑牙,防止损伤口腔黏
膜和牙周软组织,避免触痛牙髓产生剧痛。
·探诊着重探查龋齿、牙周袋、窦道等病变的部位、范 围并观察探诊反应情况。
21
22
牙周探诊
1)工具:采用牙周探针。(尖端为钝头,探针上 有刻度) 2)握持方式:用改良握笔式握持探针。以口内
12
口腔检查方法
口腔检查过程既是病史采集过程也是医患 交流的过程。医师在病史采集时,要思想 集中,细心热情,以医患平等的姿态做好 解释工作。 口腔检查时,应有爱伤观念、无菌观念, 操作要轻柔,避免给患者增加痛苦和造成 医源性损伤。
13
一般检查法
一般检查法是医师通过询问、观察及借助 常规器械进行的检查。包括: 1.问诊;2.视诊;3.探诊;4.叩诊;5.牙松 动度检查6.冷热刺激7.扪诊;8.咬诊等。 检查时应首先检查主诉部位,然后按一定 顺序依次进行检查,以免遗漏。
口腔基本检查
1
口腔检查的基本器械
口镜、探针和摄子。
使用前应经过灭菌消毒,消毒与未消毒器
械须分开放置。有可重复消毒使用和一次 性使用两种。为避免交叉感染,现多用一 次性口腔检查器械。
2
口镜:主要有三种用途:
①牵拉作用。 ②反射影像作用,并增加 局部照明。 使用方法:左手执口镜, 用口镜牵引或推压唇、颊、 舌等软组织。 注意:不要讲口镜用力抵 在牙龈上
8
(2)患者体位:调节治疗椅,患者仰卧位,头 部与医师肘部平行,检查上颌牙时,患者咬合 平面地面成45°角,检查下颌牙,咬合平面与 地面接近平行。
9
2.灯光调节检查前调节好口腔科综合治疗台的椅 位和灯光,保证光线充足和良好的视野。调整 灯光时注意将灯光逐渐上移至口腔,应将光线 集中照射口腔,避免直射患者眼部。
(二)口腔特殊检查用器械
1.用于牙髓活力测验的器械及物品: 有牙髓活力测定仪、冰棒、牙胶棒、冷热
水等; 2.用于根管长度测量的根管长度测量仪; 3.用于口腔X线检查的设备: 牙片机、口腔全景X光机、口腔CBCT机 等
7
(1)医师体位:医师位于 口腔科治疗椅的右前方或 右后方,其位置以时钟钟 点号表示,医师位于9:00 至2:00点间;取坐位,脚 底平放于地面,大腿下缘 和双肩与地面平行,背部 (脊柱、脖颈)挺直,头 略前倾,肘关节高度与患 者口腔高度在同一平面上。
28
牙齿松动度的检查
1.方法:用镊子夹住切端或抵住合面的窝沟, 做唇(颊)舌(腭)向、近远中向和上下 向摇动,观察晃动的幅度。
16
2.现病史 现病史问诊时应围绕患者的主诉进行,应仔 细询问症状发生的部位、发病时间,诱发、加 重及缓解因素,治疗经过及目前情况等。 3.既往史 重点询问与主诉有关疾病的既往史。例如对多 发性牙周脓肿患者,应询问有无糖尿病病史。 用药物之前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17
4.家族史 询问家族中有无类似疾病的患者。 有些遗传性疾病可有明显的家族史。牙周炎、 口腔溃疡性疾病等也可有明显的家族高患病率 倾向。 对氟牙症患者,要询问幼年时的居住地及当 地氟牙症流行情况。
相邻牙的合面或近切缘处的唇面形成稳定的支 点,也可采用口外支点。探诊时力量要轻,约
20~25g。
23
3)探查方法:牙周探针应与牙体长轴平行, 紧贴牙面,避开牙石,直达袋底,以提插 方式移动牙周探针。邻面检查尽可能贴近 接触区,向龈谷方向倾斜探入。从远中开 始依次顺序探查。每个牙应检查颊侧近中、 中央、远中,舌侧近中、中央、远中6个位 点。
26
叩诊顺序:以正常邻牙为对照牙,先叩对 照牙,再叩击患牙,叩击2~3下。叩诊力 量先轻叩,逐渐加力。一般以叩诊正常牙 不引起疼痛为适宜的力量。
27
结果记录: 叩诊的反应,按其与正常牙反应的比较,定为: 叩痛(一):用适宜力量叩诊反应同正常牙 叩痛(土):用适宜力量叩诊引起不适 叩痛(+):重叩引起轻痛 叩痛(+++):轻叩引起剧烈疼痛 叩痛(++):叩痛反应介于(+)和(+++) 之间
5.患者需求 询问患者诊治需求。如解除病痛、恢复功能、 美容及服务需求等。 现代医学的发展可以满足患者更多的个性化 需求。同一疾病可有多种治疗手段及服务可供 选择,其医疗及服务价格差异也较大。 医生的医疗行为是服务,不能代替患者做决 定,必须征得患者的同意。
19
视诊
视诊是用视觉对患者进行系统检查。 应按一定顺序进行,先检查主诉部位,再全 面检查其他部位。检查顺序依次为: 1.颌面部2.牙齿3.牙周组织4.口腔黏膜5.舌等
24
4)探诊内容为:牙周袋深度、附着水 平、探诊出血情况、根面牙石和根分叉 病变情况。 5)结果记录:每个牙6个位点以毫米记录 深度,也可记最深的一个。
25
叩诊
用平头金属器械叩击牙冠,根据患者的反应和 叩击声音(清音或者浊音)来判断患牙根尖部 及牙根侧方牙周膜的反应。叩诊方法分为垂直 叩诊和侧向叩诊。
3
4
镊子
①夹持敷料,取除异物 ②检查牙齿松动度
5
• 二、检查器械准备
• ·口腔检查时,还有一些辅助器械。如: • ·1.刮匙用于除去龋洞食物残渣和龋坏牙本质 • ·2.三用枪用于冲洗窝洞、吹干牙面或窝洞 • ·3.蜡片和咬合纸用于检查咬合关系 • 4.牙线用于检查牙邻接关系和清除嵌塞的食物
等
6
14
问诊
内容包括: 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主观症状 及患者需求等。
15
1.主诉
主诉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也是患者最明显、 最痛苦的主观感觉。 询问内容包括主要症状、部位及患病时间。 因特殊需求而就诊者,要仔细询问其就诊目的 及最终需求标准。
主诉=主要症状+发生部位+持续时间
例:左上后牙疼痛3日 右下后牙充填物脱落1日
10
其他准备
口腔检查前除做好上述准备外,还应作如 下准备: 1.患者口腔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含漱一分钟。 2.医师、助手及护士需穿工作服,戴工 作帽和口罩,修剪指甲,并洗手消毒,戴 消毒手套。
11
口腔检查方法
口腔检查方法: 包括一般检查法和特殊检查法。 一般检查:是用常规器械即可完成的检查。 特殊检查:是要借助特殊器械、设备和方法 才能完成的检查。
20
探诊
探诊是利用探查器械进行检查和诊断的方法。探诊方 法:采用持笔式握持,无名指置于邻牙上做支点,检
查的顺序Hale Waihona Puke 先检查主诉牙和可疑牙,防止损伤口腔黏
膜和牙周软组织,避免触痛牙髓产生剧痛。
·探诊着重探查龋齿、牙周袋、窦道等病变的部位、范 围并观察探诊反应情况。
21
22
牙周探诊
1)工具:采用牙周探针。(尖端为钝头,探针上 有刻度) 2)握持方式:用改良握笔式握持探针。以口内
12
口腔检查方法
口腔检查过程既是病史采集过程也是医患 交流的过程。医师在病史采集时,要思想 集中,细心热情,以医患平等的姿态做好 解释工作。 口腔检查时,应有爱伤观念、无菌观念, 操作要轻柔,避免给患者增加痛苦和造成 医源性损伤。
13
一般检查法
一般检查法是医师通过询问、观察及借助 常规器械进行的检查。包括: 1.问诊;2.视诊;3.探诊;4.叩诊;5.牙松 动度检查6.冷热刺激7.扪诊;8.咬诊等。 检查时应首先检查主诉部位,然后按一定 顺序依次进行检查,以免遗漏。
口腔基本检查
1
口腔检查的基本器械
口镜、探针和摄子。
使用前应经过灭菌消毒,消毒与未消毒器
械须分开放置。有可重复消毒使用和一次 性使用两种。为避免交叉感染,现多用一 次性口腔检查器械。
2
口镜:主要有三种用途:
①牵拉作用。 ②反射影像作用,并增加 局部照明。 使用方法:左手执口镜, 用口镜牵引或推压唇、颊、 舌等软组织。 注意:不要讲口镜用力抵 在牙龈上
8
(2)患者体位:调节治疗椅,患者仰卧位,头 部与医师肘部平行,检查上颌牙时,患者咬合 平面地面成45°角,检查下颌牙,咬合平面与 地面接近平行。
9
2.灯光调节检查前调节好口腔科综合治疗台的椅 位和灯光,保证光线充足和良好的视野。调整 灯光时注意将灯光逐渐上移至口腔,应将光线 集中照射口腔,避免直射患者眼部。
(二)口腔特殊检查用器械
1.用于牙髓活力测验的器械及物品: 有牙髓活力测定仪、冰棒、牙胶棒、冷热
水等; 2.用于根管长度测量的根管长度测量仪; 3.用于口腔X线检查的设备: 牙片机、口腔全景X光机、口腔CBCT机 等
7
(1)医师体位:医师位于 口腔科治疗椅的右前方或 右后方,其位置以时钟钟 点号表示,医师位于9:00 至2:00点间;取坐位,脚 底平放于地面,大腿下缘 和双肩与地面平行,背部 (脊柱、脖颈)挺直,头 略前倾,肘关节高度与患 者口腔高度在同一平面上。
28
牙齿松动度的检查
1.方法:用镊子夹住切端或抵住合面的窝沟, 做唇(颊)舌(腭)向、近远中向和上下 向摇动,观察晃动的幅度。
16
2.现病史 现病史问诊时应围绕患者的主诉进行,应仔 细询问症状发生的部位、发病时间,诱发、加 重及缓解因素,治疗经过及目前情况等。 3.既往史 重点询问与主诉有关疾病的既往史。例如对多 发性牙周脓肿患者,应询问有无糖尿病病史。 用药物之前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17
4.家族史 询问家族中有无类似疾病的患者。 有些遗传性疾病可有明显的家族史。牙周炎、 口腔溃疡性疾病等也可有明显的家族高患病率 倾向。 对氟牙症患者,要询问幼年时的居住地及当 地氟牙症流行情况。
相邻牙的合面或近切缘处的唇面形成稳定的支 点,也可采用口外支点。探诊时力量要轻,约
20~25g。
23
3)探查方法:牙周探针应与牙体长轴平行, 紧贴牙面,避开牙石,直达袋底,以提插 方式移动牙周探针。邻面检查尽可能贴近 接触区,向龈谷方向倾斜探入。从远中开 始依次顺序探查。每个牙应检查颊侧近中、 中央、远中,舌侧近中、中央、远中6个位 点。
26
叩诊顺序:以正常邻牙为对照牙,先叩对 照牙,再叩击患牙,叩击2~3下。叩诊力 量先轻叩,逐渐加力。一般以叩诊正常牙 不引起疼痛为适宜的力量。
27
结果记录: 叩诊的反应,按其与正常牙反应的比较,定为: 叩痛(一):用适宜力量叩诊反应同正常牙 叩痛(土):用适宜力量叩诊引起不适 叩痛(+):重叩引起轻痛 叩痛(+++):轻叩引起剧烈疼痛 叩痛(++):叩痛反应介于(+)和(+++) 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