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四第八课时。。。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四.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第2课时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四.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四.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使用画图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画图的方法,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来运用画图策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画图策略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运用画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可能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帮助,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画图策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例学会使用画图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使用画图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画图策略,解决不同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学会使用画图策略。
2.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引导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画图策略的优点,并学会灵活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例和相关的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画图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画图策略的使用。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需要计算36乘以45,你会怎么做?”学生可能会回答:“我会画一个36乘以45的。
”教师接着问:“那么,你能用画图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尝试画图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这个导入,教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了准备。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新的问题,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8厘米,求它的面积。
”教师让学生尝试用画图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共63张PPT)
2. 8×3= 24 4×8= 32 8×6=48 7×8= 56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5×8= 40 8×2=16 3×8= 24 8×8= 64
五八四十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八八六十四
说一说计算每一题用的是哪句口诀。
四、课堂小结
8的乘法口诀有8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8。 8的乘法口诀,除了最后一句,每一句口诀都可以列 出两个乘法算式。
7的乘法口诀有7句,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7。个 位数字有规律:七四一来八五二,最后是九要牢记。 7的乘法口诀和前面所学的乘法口诀一样,除了最后 一句,每一句口诀可以列出两个乘法算式。
四、课后练习
一、根据口诀写算式。
二七十四
( 2 )×( 7 )=( 14 ) ( 7)×( 2 )=( 14 )
三七二十一
二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6 单元 表 内 乘 法(二)
第 4 课时 练 习 课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8×2= 16
7×3= 21 8×6= 48
2×8= 16
6×7= 42 4×6= 24 5×7= 35 5×8= 40 8×3= 24 8×8= 64
4×7= 28 8×5= 40
7×4=28 5×6=30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
2元
3元
4元
8元
买3个 ,一共多少钱?
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一些文 具的价钱。
要求3个文具 盒一共多少钱。
怎样解答?
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哪些信息?
8元
8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元
1个文具盒8元, 3个文具盒就 是3个8元。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8 第2课时 解决问题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8 第2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2.能够独立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掌握问题的解题思路。
2.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2.教具:绘本、数字卡片、实物物品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通过展示一个有趣的问题或实际情景,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主体
1.讲解问题和解题思路。
2.通过绘本或实物展示,让学生理解问题。
3.引导学生探索解题方法,解决问题。
3. 拓展
1.鼓励学生编写自己的问题,并交流解决方法。
2.在生活中找寻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4. 总结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强化学生的记忆。
六、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写出解题方法。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导和训练,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资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解决问题-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简单地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2.能够用图形、口算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培养探究精神;2.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不断引导学生关注实际应用,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2.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2.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3.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尤其是与图形相关的问题。
(2)教学难点1.如何把本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2.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3.学生口算的技巧和策略。
三、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解决问题,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追求新鲜有趣是他们的特点,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安排一些生动有趣的内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生活场景——小明在公园里散步,遇到了一位老人。
请问,老人的年龄是多少岁?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2)理解新知1.呈现问题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些数字,要求学生想办法将它们组合成让它们的和为40的算式。
2.探究问题通过让学生探究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思维上要注重拓展,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口算的技巧和策略。
3.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口算的技巧和策略,例如:试凑、反向思考、分类,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3)拓展应用1.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讲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先理解题意,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在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检查答案的正确性。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0课时解决问题(4)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0课时解决问题(4)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题是“解决问题(4)”,这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的一部分。
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计算总价和找零。
学生们将会了解到,通过将问题分解成更小的部分,我们可以更容易地找到解决方案。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并掌握计算总价和找零的方法。
2. 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正确的公式计算总价和找零。
教学重点则是学生们能够独立解决类似的问题,并能够清晰地表达解题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白板、马克笔、练习题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个购物的情景,比如说小明买了2个苹果和3个香蕉,每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每个香蕉的价格是1元。
我会让学生们思考,小明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2. 例题讲解:接着,我会展示一道类似的例题,并详细讲解解题过程。
例如:小华买了1本书和2支笔,书的价格是15元,笔的价格是3元一支。
小华需要支付多少钱?他需要找回多少零钱?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独立解决。
这些练习题会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4.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小组,互相讨论解题过程,并分享各自的思路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使用白板和马克笔来展示解题过程,并突出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将会简洁明了,以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跟随。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明买了3个苹果和2个香蕉,每个苹果的价格是3元,每个香蕉的价格是1.5元。
小明需要支付多少钱?他需要找回多少零钱?2. 小华买了4本书和5支笔,每本书的价格是10元,每支笔的价格是2元。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8)∣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8)∣人教新课标我今天要分享的教案是我五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计划,这是关于第5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第八课时。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版,这一课时主要讲解的是方程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
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一课时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则是学生能够掌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教学PPT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问题情景引入这一课时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
2. 讲解与演示:我会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讲解如何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和演示之后,我会安排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板书设计,将关键的解题步骤和知识点展示给学生。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就是我五年级上册数学的教案,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教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我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
在教学内容部分,我选择了人教新课标版的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第5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第八课时。
这一课时主要讲解的是方程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方程解决问题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思维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1《解决问题》︳青岛版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解决问题》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解决问题》的第一课时《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
本课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10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来进行的。
能用乘加、乘减分步计算解决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为信息窗2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和思维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经有了乘法学习的知识经验,对乘法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这节课里,要引导孩子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求几个几用乘法计算,求总和用加法计算,两数比较大小用减法计算。
由于二年级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虽然前面对于此类知识已有接触,但是理解起来还是会有些困难,有些问题要引导孩子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
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分步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初步了解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的思路。
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用乘加乘减分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结果,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3.感受数学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分步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结果。
五、教学思路与方法1.通过孩子喜欢的旅游活动开始一节课,紧张活跃的气氛迅速使孩子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引导学生找到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让学生根据自学指导的要求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3.交流汇报的环节中,老师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课堂生成的资源组织有序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通过几个问题的层层递进在知识与技能上使学生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乘加乘减运算的算理。
4.各种巩固练习活动,让学生学会了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感受到了数学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培养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六、教学流程(一)示标示导,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导课板题师:同学们,在这个郁郁葱葱的季节,当完成作业后,你最喜欢做什么?生1:我最喜欢看课外书。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第08课时_解方程(二)》(说课稿)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第08课时_解方程(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材第五单元第08课时,主要内容是解方程(二)。
这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学习的。
通过这一课时,学生需要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技巧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根据我对五年级学生的了解,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方程知识基础,对解方程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解方程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步骤的理解和应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解方程的步骤和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能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等解方程的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板书、练习题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引出本课时主题——解方程(二)。
2.知识讲解:讲解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重点讲解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步骤。
3.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技巧。
4.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实际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提醒学生注意解方程的步骤。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四.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第1课时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四.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四.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学生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解决问题方法和策略,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过程,体验在不同情境中选择策略、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他们能够运用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但是,他们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可能会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策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和体验,使学生学会在不同情境中选择合适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不同情境中选择合适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包含相关的问题和实例。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的知识和策略。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问题,学生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并分享解题过程和心得。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的策略。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解决问题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8课时 解决问题练习课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8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时间计算等。
2.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3.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活动。
教学重点:1.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2.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活动。
教学难点:1.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2.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活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时间计算等。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尺子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时间计算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法,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如先明确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2. 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分小组进行解决。
2. 学生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展示,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回家后解决。
2. 学生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写在作业本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作业布置方面,教师应注重实践性和思考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10分钟)”。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四.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第1课时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四.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第1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四.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和一些简单的几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策略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学习到如何通过画图、列举、猜想等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的规律,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四则运算和简单的几何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缺乏策略意识,不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
因此,在教学这一章节时,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的规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如画图、列举、猜想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的规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同时,我还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动画等,来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如画图、列举、猜想等。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的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4.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的策略去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去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注重平时的练习与积累。
接下来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了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3.乘法的验算方法4.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5.解决问题的方法6.积的变化规律7.乘法分配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所得的积的末尾添上1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先把乘数看作与它们最接近的整十数,然后用口算的方法算出结果。
第1课时课件不进位乘法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是多少个“十”,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乘法的验算方法: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第2课时课件进位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1.用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2.相乘的过程中,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3.每次乘完后,要记住加上进位的数。
第3课时课件练习一(1)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3.乘法的验算方法第4课时课件练习一(2)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先理解题意,找出有联系的条件,先确定算什么再算什么. 第5课时课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要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去乘,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
第6课时课件解决问题解决此类问题时,应先找出题中的有联系的条件,确定先算什么,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并用一种方法检验另一种方法算得是否正确。
四解决问题-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四解决问题-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知识目标1.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能够应用基本的解决问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通过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并比较得出不同解决方法的优缺点。
4.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拓宽思路和方法。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理性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
三、教学重点1.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拓宽思路和方法。
四、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解决实际问题的判断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
2.问答法。
3.实践法。
六、教学过程1. 复习1.让学生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复习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 新课(1)板书教学1.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讲解1.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实践1.给出一个实际问题。
2.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3.学生讨论和比较不同解决方法的优缺点。
4.教师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3. 总结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强调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第六课时)《解决问题练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第六课时)《解决问题练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准备1.教师备课笔记和课件。
2.学生课本、练习册等教材。
3.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学用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通过举例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复习前几节课的知识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步:讲解1.解释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举例说明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
第三步:练习1.分发练习册,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练习题,锻炼问题解决能力。
2.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步:总结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对学生表现进行肯定和指导,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
六、作业布置1.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2.提醒学生及时复习,做好相应准备。
七、教学反思1.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效果。
2.分析学生掌握情况,指导下节课的教学重点。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数学能力。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四.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第2课时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四.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第2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四.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第2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通过具体例题,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假设法的步骤,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假设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运用简单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思维来分析问题。
但是,他们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还缺乏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因此,本节课通过假设法的教学,旨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假设法的步骤,能够灵活运用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掌握假设法的步骤,能够灵活运用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能够主动运用假设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发现并总结假设法的步骤。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反馈评价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
2.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教师总结并引入假设法。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具体的例题,如“某班有男生25人,女生18人,如果男生和女生人数相等,那么班里至少有多少人?”引导学生运用假设法解决这个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北京版)解决问题(第四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北京版)解决问题(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点;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解决问题”中的基本概念;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准备1.课本《数学(北京版)》三年级上册;2.教师准备习题册和练习题、彩色粉笔、白色黑板、计算器。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5分钟】1.教师可通过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面对问题时的反应和解决方法;2.以其它学科的问题为例,让学生发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运用到数学知识。
第二步:讲授【30分钟】1.教师讲解“解决问题”的概念和步骤;2.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讲解,解释并体验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和应用技巧;3.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第三步:教学实践【3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多方面形式的实践;2.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形成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3.指导学生在教材、习题册和练习题中进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4.让学生亲身参与,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尝试解决问题;5.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及时引导和纠正。
第四步:作业展示和评价【2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处理的问题和发现;2.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指出学生所发现、探讨和处理的问题;3.以组为单位或个人为单位评分和排名。
教学后记1.课堂上,学生表现积极,参与度较高,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方式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2.教师通过一些细节操作和借助第三方的活动形式,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3.整堂课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既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同时也较好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第五课时)《解决
问题》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教授如何解决一些涉及数学问题的实际情况。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2.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2.课件:包含解决问题的示例及练习。
3.黑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
1.开场导入:通过引入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
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法。
2.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分析问题、制订计划、执行计划、检验结
果。
3.示范解决一个简单数学问题,并让学生跟随操作。
4.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各自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并用解决问题
的方法进行讨论和解答。
5.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强化所学内容。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升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设计一个数学问题,并用所学方法解决,并写下解决问题的过程。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加深对解决问题方法的理解,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解决问题(4)》(人教新课标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解决问题(4)》(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的自信和耐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 理解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
-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 指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2. 讲解- 介绍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类型,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
3. 示范- 通过具体案例示范如何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4. 练习- 让学生分组或个人进行练习,提供一系列实际问题让学生动手解决,老师及时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5. 总结- 整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自主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针对家庭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自主设计解决方案。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学过程中是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能力?对于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如何?下节课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究,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
数学书第八课时讲题
数学书第八课时讲题今天咱们一起来讲讲数学书第八课时里那些有趣的图形拼接奥秘。
你们看啊,就好比我们玩拼图游戏一样。
比如说,我们有一些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卡片。
现在要把它们拼在一起,组成新的图形,这可有意思啦!想象一下,我们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把它们的斜边拼在一起,瞧呀,就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啦!就像用两块一模一样的积木,巧妙地一搭,就搭出了一个新的形状。
再比如说,用四个一样的正方形卡片拼在一起,能拼出一个大大的正方形,也能拼出一个长长的长方形呢。
这就好像是把四个小方块整齐地摆在一起,变变变,就有了新的模样。
在做这类图形拼接的题目时呀,我们要多动动手,多试一试。
就像探险家寻找宝藏一样,说不定你尝试的下一种拼法,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啦!这样,我们就能在图形拼接的奇妙世界里,发现更多的乐趣和秘密哟!亲爱的咱们今天来讲讲数学书第八课时,看看生活里那些藏着加减法的有趣事儿。
你有没有去商店买过东西呀?这里面就有加减法的小秘密呢。
比如说,你带了10元钱去买铅笔,一支铅笔2元钱,买了3支。
那怎么算花了多少钱呀?对啦,就是用加法,2 + 2 + 2 = 6元,或者用乘法也可以哟,2×3 = 6元。
那还剩下多少钱呢?这时候就要用减法啦,10 - 6 = 4元。
还有哦,咱们分水果的时候也会用到加减法。
家里来了客人,妈妈买了12个苹果,你和弟弟每人吃了2个,客人吃了3个。
那剩下多少个苹果呢?咱们可以这样算,先算出一共吃了多少个,2 + 2 + 3 = 7个,再用总数12减去吃掉的7个,12 - 7 = 5个,就知道还剩下5个苹果啦。
所以呀,生活中到处都有加减法的影子。
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好多这样的数学问题,然后用我们学到的知识轻松解决它们,是不是很有趣呀?今天咱们要讲讲数学书第八课时,一起去探索时钟里的奥秘哟!时钟就像一个神奇的小管家,它能告诉我们时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井井有条。
你们看,时钟上有三根指针,它们就像三个小运动员,在不停地奔跑呢。
多位数乘一位数第八课时解决问题评课讲解
多位数乘一位数第八课时解决问题评课讲解一、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第八课时解决问题评课讲解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深入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3. 通过评课讲解,让教师们能更好地掌握这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重点难点,提升教学水平。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理解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来解决问题。
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如审题、分析、列式计算、检验等。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复杂的实际问题中准确找出关键信息,构建数学模型。
对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和检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直接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步骤和方法,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框架。
例如,教师在讲解一道例题时,要详细地说“我们先看题目给了我们哪些数字,这些数字都代表什么意思。
就像这里说有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人,那我们要知道这就是在告诉我们乘法关系,因为求总人数就是小组数乘以每组的人数”。
2. 讨论法组织教师们进行讨论。
可以这样说“大家来讨论一下,在你们的教学中,学生最容易在哪个环节出错呢?是找数字的时候,还是分析数量关系的时候?”五、教学过程1. 教材分析课本中的例题一般都是从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常见的场景,如购物、分组活动等。
课本原文可能是这样的:“学校组织活动,每个小组有5人,一共有8个小组,问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活动?”这样的题目就是让学生明白多位数(8)乘一位数(5)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师讲解在讲解解决问题的步骤时,教师可以说“咱得先看清楚题目啊,就像找宝藏一样,先把关键的数字和信息挖出来。
比如说看到有几箱东西,每箱有多少个,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宝贝数字。
然后呢,我们得想想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就好比把这些数字串成一条链子。
那在这个例子里,箱数乘以每箱的个数就是总数啦。
”当谈到检验答案时,教师可以俏皮地说“做完题可不能就扔那儿不管了,得像检查自己的小宝贝有没有受伤一样,检查一下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
具体的数据 一条水渠长3.3米,甲单独修要5小时完成, 乙单独修要6小时完成。两人合作,需要 几小时可以修完?
3.3 ÷(3.3÷5 +3.3 ÷6)
看做单位“1” 一条水渠长3.3米,甲单独修要5小时完成, 乙单独修要6小时完成。两人合作,需要 几小时可以修完? 在工作总量已知的情况下,也可以把工作总 量看做单位“1”
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哪些信息?
数字假设法
如果总量没有告诉我们一个具体的数, 我们可以假设一个总数,把这条道路 假设成任意的长度,结果都是一样的
字母假设法
假设这条道路的长度是a
a a ÷12= 12 a a ÷18= 18 a + a a ÷( 12 18 )
a + a a ÷( 12 18 ) 3a+ 2a = a ÷( 36 36 ) 5a = a ÷ 36 36 = a × 5a
1 1 ÷( 5
1 + ) 6
科技小组制作了一个过滤净水器,注水管向池中 注入污水,8分钟可注满,排水管可以进行过滤, 流出清水,12分钟可过滤完。两管同时打开,蓄 水池能几分钟注满?注水管ຫໍສະໝຸດ 蓄水池排水管过滤器
工作总量未知, 可看成单位“1”
• 一堆沙子,甲车单独运要5天运完,乙车单 独运要6天运完。现在两车合运,几天后还 剩下这堆沙子的 1 ?
解决问题四
工作总量
工作时间
• 张萌打印一份280字的书稿,需要4分钟打 完,每分钟打印多少字? 工作效率
280÷4= 70(字)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 程 问 题 的 解 题 方 法
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
你都知道了哪些已知条件?
用线段图帮助你
• 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A、B 两城相对 开出,经过8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各自按 照原速度继续行驶。已知客车又行驶了6小 时到达B城。相遇后货车还要行驶多少小时 才能到达A城?
• 一支细长的蜡烛6小时燃完。一支短粗的蜡 烛8小时燃完。两支蜡烛同时点燃2小时后, 剩下的长度正好相等。原来粗短蜡烛的长 度是细长蜡烛的几分之几?
=
5
36(天) 5
小结:
不管假设这条道路的长度是多少,答 案都是相同的,把这条路的长度假设 成是单位“1”,在计算时是比较简 便的。
填空:
1、一辆卡车8小时运完 一批货物,5小时运完 这批货物的( 5 )
8
2、一项工作,甲单独做要15天完成,甲、乙 两人一起做要9天完成。甲、乙一起做,每天 完成这项工作的( 1 ),乙单独做要( 45 ) 9 天完成 1-5 2 9 8
用线段图帮助你
3
一项工作,甲单独做12天完成。乙单独做要 15天。二人同时工作,中途甲有事离开, 剩下的由乙完成,从工作开始到工作结束 共用了10天。甲比乙少干了几天?
用线段图帮助你
•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0小时完成,乙队 单独做要12小时完成,丙队单独做要15小 时完成,开始三队合作,中途丙队有事离 开,剩下的甲、乙两队完成。从工程开始 到工程结束共用了5小时,丙队实际做了几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