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案例分析PPT课件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ppt课件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567ff28762caaedc33d456.png)
ppt课件
4
社会学习理论的内容
一、人类行为的分析
(一)人类行为的起源: 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手段 1.传统行为理论:试误性学习 2.替代学习:观察別人的行为反应及其 结果在替代经验基础上产生的学习
ppt课件
5
(二)行为的決定因素: 1.先行決定因素: (1)环境因素(刺激—反应) (2)条件制约 a.自然条件制约 b.社会条件制约 2.后继決定因素:行为結果的回馈 3.认知因素对行为的调节:行为的获得、维持与表 现,是个体的外部物理事件与內部认知事件转换 的过程
2.教学生涯:史丹福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行为科 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史丹福大学心理学系 系主任
3.特殊荣誉:美过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加 利福尼亚心理学會杰出科学成就奖;美国心理 学会主席。
ppt课件
3
二、受米勒与多拉德的影响
1.社会学习与模仿(Social Learning and Imitation)》一书
学习者从 事这种行 为的能力
观察者表 现此行为 的动机
学pp习t课者件 的认知历程
11
3.四种不同的模仿方式:
(一)直接模仿(direct modeling): 直接模仿行为、技能
(二)综合模仿(synthesized modeling): 综合多次所见之行为,形成自己的行为
(三)象征模仿(symbolic modeling): 模仿行为所代表的意义。
ppt课件
16
口头劝说和榜样行为对儿童利他 行为的影响
• 班杜拉的另一项实验研究,比较了口头劝说和榜样行为对儿童利 他行为的影响。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先让小学三、四、五年级的 儿童做一种滚木球游戏,作为奖励,他们在游戏中都得到了一些 现金兑换券。然后,把这些儿童分成四组,每组有一个实验者的 助手装扮的榜样参与。第一组儿童和一个自私自利的榜样一起玩, 这个榜样向儿童宣传要把好的东西留给自己,不必去救济他人, 同时也带头不把得到的现金兑换券捐献出来。第二组儿童和一个 好心肠的榜样一起玩,这个榜样向儿童宣传自己得了好东西还要 想到别人,并且带头把得到的兑换券捐献出来。第三组儿童和一 个言行不一的榜样一起玩,这个榜样口里说人人都应该为自己考 虑,实际上却把兑换券放入了捐献箱。第四组儿童的榜样则是口 里说要把得到的兑换券捐献出来,实际上却只说不做。实验结果 是第二、三组捐献兑换券的儿童比第一组和第四组均明显地多。 这清楚地表明劝说只能影响儿童的口头行为,对实际行为则无影 响;行为示范对儿童的外部行为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社会学习理论ppt课件
![社会学习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598b5bc1c708a1284a44c9.png)
为了解释说明人类行为,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理论。班杜拉对其中的环境决 定论和个人决定论提出了批判,并提出了自己的交互决定论,即强调在社会 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环境决定论认为行为(B)是由作用于有机体的环境刺激(E)决定的 即B=f(E); 个人决定论认为环境取决于个体如何对其发生作用,即E=f(B);班杜拉则认为 行为、环境与个体的认知(P)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但他同时反驳了"单向的 相互作用"即行为是个体变量与环境变量的函数,即B=f(P,E),认为行为本 身是个体认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副产品,即B:f(P*E)。班杜拉指出,行 为、个体(主要指认知和其他个人的因素)和环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不能把某一个因素放在比其他因索重要的位置,尽管在有些情境中,某一个 因索可能起支配作用。他把这种观点称为"交互决定论"。
社会学习理论
.
.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 1977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 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ppt课件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2b6cc15f0e7cd185253615.png)
(二)「B P」: 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決定关系
精品课件
15
模仿学习的实验
• 模仿学习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将被试儿童分为甲、乙两组, 在实验的第一阶段让两组儿童分别看一段录像片,甲组儿童看的 录像片是一个大孩子在打一个玩具娃娃,过一会儿来了一个成人, 给大孩子一些糖果作为奖励。乙组儿童看的录像片开始也是一个 大孩子在打一个玩具娃娃,过一会儿来了一个成人,为了惩罚这 个大孩子的不好的行为,打了他一顿。看完录像片后,班杜拉把 两组儿童一个个送进一间放着一些玩具娃娃的小屋里,结果发现, 甲组儿童都会学着录像片里大孩子的样子打玩具娃娃,而乙组儿 童却很少有人敢去打一下玩具娃娃。这一阶段的实验说明对榜样 的奖励能使儿童表现出榜样的行为,对榜样的惩罚则使儿童避免 榜样行为。在实验的第二阶段,班杜拉鼓励两组儿童学录像片里 大孩子的样子打玩具娃娃,谁学得象就给谁糖吃。结果两组儿童 都争先恐后地使劲打玩具娃娃。这说明通过看录像,两组儿童都 已经学会了攻击行为。第一阶段乙组儿童之所以没有人敢打玩具 娃娃,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害怕打了以后会受到惩罚,从而暂时抑 制了攻击行为,而当条件许可,他们也象甲组儿童一样把学习到 的攻击行为表现出来。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人物与实验 班杜拉其人 观察学习实验
精品课件
1
学习目标: 1、了解班杜拉的生平以及他的贡献 2、掌握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3、社会学习中的观察学习 4、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特点和评价
精品课件
2
一、班杜拉的生平:
1.学术生涯:出生在加拿大,加拿大哥伦比亚大 学获学士学位,美国爱荷华大学获心理学硕士
(三)象征模仿(symbolic modeling): 模仿行为所代表的意义。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应用课件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759e5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b.png)
教育
• 榜样教育 • 奖惩教育 • 行为习得 • 道德教育 • 教学策略 • 语言应用 • 体育事业
5
榜样教育
• 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但隐含 在行为中精神和内涵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和普遍性。因此,教师只要抓住这种行为 精神内涵就能更好地做出学生易接受的行 为。如民族传统精神和品质、富有时代特 征的陷阱意识等以达到学生对示范行为的 理性认识,并内化成自身的价值观念。
• 第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缺乏内在统一的理论框架。 该理论的各个部分较分散,如何将彼此关联起来,构成一 个有内在逻辑的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儿童为研究对象建立起 来的,但他忽视了儿童自身的发展阶段会对观察学习产生 影响;
• 第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虽然可以解释间接经验的获 得,但对于比较复杂的程序性知识,以及陈述性知识和理 性思维的形成缺乏说服力;
1
阿尔伯特·班杜拉
班杜拉的理论及其理论的运用
XXX
2
班杜拉简介
阿尔伯特·班杜拉,美国当代著名 心理学家,他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 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 始人,于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由 于他的创造性研究工作使他在心理 学界树立了很高的声望1974年他 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席。
3
社会学习理论
10
语言应用
1运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使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 树立成功的信心个人自我效能预期的强度决定了他面临困难 情境时的态度,如果他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去完成一项学习任 务的话,就会产生焦虑和逃避行为,而如果他判断自己有能 力完成这项学习任务,那么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去学习。 2运用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采用榜样示范,积极开展第 二课堂。大学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口语讨论课的形 式,如教师课堂上布置一个题目,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 组,每个小组选一个小组长,这个小组长就是榜样,课下 让学生针对题目准备、搜集资料,第二节课来做讨论。
教育心理学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课堂PPT)
![教育心理学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f7d00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f.png)
。
观察学习可以分为三类,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观察学习和创造性观察学习。直 接的观察学习是观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如在幼儿园中小朋友对老师早上做操时的 模仿行为等;抽象性观察学习是指观察从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 原理,从而根据这些规则或原理表现出某种类似的行为,简单概括即为“先观察后 模仿”,如学生去看完香港电影之后,对电影里的一些古惑仔的行为觉得很酷,因 此,在现实生活中也会进行模仿这些行为;而创造性观察是观察者通过对各个不同榜 样的行为特点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行为方式。如青少年从父母、姐 妹、同学及朋友那里获得了不同的行为特点,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为风格。
谢谢
教育心理学班杜拉的社 会学习理论(课堂PPT)
演讲人
美国的心理学家班杜拉不满于极端行为主义的观点,在吸取了认知学习理论观点后,形 成了一种认知—行为主义的模式。形成了很有特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社会学习理论,是社会学习理论的 创始人。班杜拉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所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与传 统行为主义的继承与批判的历史关系中逐步形成的,之所以是新行为主义的代表,就是 因为其既坚持行为主义的研究精神又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大胆地使用以往被 传统行为主义所摒弃和拒绝的心理学概念,探索认知、思维、意象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
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首先我们要观察一个事物, 应该先找着对象去看,如一个男生想追求一个女生,但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因此先观 察周边朋友对女生采用了什么方法,这就找着了一个观察的对象,然后记住从榜样情景 了解的行为,接下来把观察到的榜样的行为转为自己外显的行为,也就是自己做出来这 些行为,最后第四个阶段如果自己对那个女生所采用的方法有用的话,会得到那个女生 的欢心,因此这就成为了下次再这么做的动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通用课件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d65a2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16.png)
符号学习
符号学习是指个体通过符号系统的学 习而进行的学习。
班杜拉认为,符号学习是人类社会行 为的重要来源之一,个体通过符号系 统的学习,可以获得抽象的概念和知 识,进而指导自己的行为。
符号学习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 要基础。
符号学习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复 杂的社会环境,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和文化素养。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案例
总结词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帮助患者通过观察和模仿改变 不良行为和情绪。
详细描述
心理咨询师可以利用班杜拉的理论,引导患者观察和模仿正确的行为和情绪表达 方式。例如,对于社交恐惧症患者,咨询师可以引导他们观察和模仿其他人的社 交行为,从而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并建立自信。
核心观点
班杜拉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 的行为及行为后果(奖励或惩罚 )可以习得新的行为模式,这种 观察学习过程不需要直接强化。
与其他学习理论的区别
与行为主义的区别
行为主义强调直接强化(如奖励和惩 罚)对行为习得的影响,而社会学习 理论则强调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后果对 行为习得的影响。
与认知主义的区别
认知主义关注个体内在认知过程对行 为的影响,而社会学习理论则强调观 察和模仿在行为习得中的作用。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5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 展
理论面临的质疑与反驳
01
实证研究的局限性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实证研究上存在一定难度,因为观察学习实验
的情境设置往往与现实生活有所差异,导致结果的推广性受到质疑。
02
对自主学习的忽视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PPT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3fb5b57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1.png)
总共评定了被试行为中的八种不同反应。为清楚起见,在此我们只概 述四种最鲜明的反应。研究者记录所有对示范的攻击行为的模仿,包 括坐在波比娃娃身上,击打它的鼻子,用木槌击打它,用脚踢它,把 它抛向空中。第二,评定被试对攻击性语言的模仿,记录他重复“打 他,打倒他”等的次数。第三,记录被试用木槌进行的其他攻击行为 (也就是用木槌击打娃娃以外的其他东西)。第四,用列表的方式列 出成人榜样未做出而被试自发做出的身体或语言的攻击行为。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攻击行为——宝宝玩偶实验
结果
若被试看到榜样的攻击行为,他们也就倾向于模仿这种行为。 这些特定的身体和言语攻击行为,在无攻击行为榜样组和控制 控制组几乎没有发现。
“非攻击性示范榜样能起到抑制攻击行为的作用”,这一假设 不能确定。
男孩受有攻击性行为的男性榜样的影响明显超过同样条件下的 女性榜样。在同性别模仿下,女孩更多地模仿语言攻击,而男 孩更多地模仿身体攻击。
首先,实验者把一名儿童带入一间活动室。在路上,实验 者假装意外地遇到成人示范,并邀请他过来“参加一个游戏”。 儿童坐在房间的一角,面前的桌子上有很多有趣的东西。有土 豆印章和一些贴纸,这些贴纸颜色非常鲜艳,还印有动物和花 卉,儿童可以把它们贴在一块贴板上。随后,成人示范被带到 房间另一角落的一张桌子前,桌子上有一套儿童拼图玩具,一 根木槌和一个1.5米高的充气波比娃娃。实验者解释说这些玩 具是给成人示范玩的,然后便离开房间。
他们指出,当儿童以后遇到挫折时,他们可能更容易表现 出攻击行为。
后续实验1
考察电影、电视以及其他非人类攻击示范榜样对被试的影 响力。(1963年)
实验组1(真人榜样组):儿童直接观察成人示范原型的 攻击行为,成人对波比娃娃玩偶作出身体和言语攻击行为 (拳打、脚踢、口骂)。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观察学习实验 PPT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观察学习实验 PPT](https://img.taocdn.com/s3/m/8a02dff669dc5022abea003b.png)
班杜拉简介
• 阿尔伯特.班杜拉,加拿大 人,获博士学位,在斯坦福 大学工作,涉及心理治疗、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行为的 观察学习以及自我效能感等 多方面的研究。
• 是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 人之一。
• 创立观察学习理论——行为 学习的三大原理之一。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观察学习实验
目的是要了解两个问 题:(1)榜样攻击行为 的奖惩后果是否影响 儿童攻击行为的表现; (影响)(2)儿童是否 能不管榜样攻击行为 的奖惩后果而习得攻 击行为。(能)
〔案例二〕奶奶带着强强在小区里玩, 强强看见西西正 在荡秋千, 于是他跑过去对西西大声说: “你快下来, 给我玩。” 西西说: “不行, 我还没玩够呢。” 奶 奶说: “西西乖, 让强强玩一会儿。” 西西仍不肯。 突然, 强强把西西推下秋千, 并迅速坐在秋千上。奶 奶对强强笑着说: “嗯, 我们强强以后不会受别人欺 负了。”
观察学习中相继的步骤
榜样表现出 来的行为
学习者注 意榜样
学习者将行为 编码并保留
学习者的认知历程
行为 表现
习得符号 编码
学习者表 现此行为 的动机
学习者 从事这 种行为 的能力
学习者的认知历程
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基本 概念。他认为靠直接经验获得的任何行为都 可以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来获得。观察学习 不同于模仿,模仿是指学习者对榜样行为的 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 学习过程,是从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中获得 信息。其中可能包含模仿,也可能不包含模 仿。
二、分析(结合教育方法欠妥。
(一) 家长能够意识到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危害, 但缺乏正确的 教育方法。
许多家长在被告知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 第一反应是愤怒, 接着就是 不分青红皂白地打孩子一顿。这不但没有起到教育作用, 反而还激发了孩 子的不良情绪, 并把这种情绪转移到他人身上, 继续出现攻击性行为。 如案例一中的妈妈想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进行教育, 但由于方法不科学而 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最新5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5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教学讲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9f70a1caaedd3383c4d3d8.png)
2. 同伴的不良影响。 同伴间的攻击性行为的模仿, 常常会让幼儿习得攻击
性行为。这是因为幼儿年龄小, 社会认知能力、辨别 是非的能力差, 对待同伴所出现的攻击性行为缺乏正 确的认识。如, 许多孩子在入园以前由于接受了良好 的家庭教育能与同伴和睦相处,但入园后, 受到一些 具有攻击性行为幼儿的影响, 也学会了通过咬人、打 人等方式解决问题。 (三) 替代性强化 在同伴交往过程中, 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许多同伴在解 决冲突时或在满足自己需求时, 常常通过打人、抢夺 等方式快速达到目的。久而久之, 也就受到同伴的强 化, 学会了通过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问题。
在随后的实验中,班杜拉研究的是示范原型的行为后果对 儿童的模仿是否产生影响,共有三组参加。第一组看到施 暴的示范原型受到奖赏,第二组看到示范原型受到惩罚, 第三组看到示范原型既没受到奖赏也没受到惩罚。后来在 与玩偶玩耍时,第一组的行为最具有侵犯性,第二组最不 具有侵犯性,第三组居中。然而,当被鼓励去模仿示范原 型的行为时,所有三组的儿童都表现出了类似的侵犯性。
实验研究
有一个著名的,也是最有影响的实验,叫做 “波波玩偶实验”。阿尔伯特.班杜拉和他 的同事成功地演示了儿童是如何学会攻击性 的方式的。
实验过程
在前期实验中,班杜拉将被试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 验组观看一部影片,内容是一个成年人对一个玩偶又踢又 打,对照组没有观看影片,之后,在被允许与玩偶玩耍时, 实验组儿童对玩偶的施暴行为超过了对照组的两倍,这说 明的攻击性行为视而不见, 甚至还给予鼓励。
许多家长认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 孩子霸道、具有一定的攻击性行为在社 会生活中不会受他人的欺负、不会吃亏等, 所以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 不但不纠正反而还加以鼓励, 导致孩子在碰到困难、挫折时常常通过争抢、 打人等方式解决。如案例二中的奶奶没有正确指导强强应该如何学会向他 人表达自己的想法, 而是帮强强解决问题; 在对待强强推西西这一不良 行为时, 不但没有制止、批评教育, 反而肯定与鼓励, 强化了强强的攻 击性行为。
7 第七章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ppt.Convertor
![7 第七章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ppt.Convertor](https://img.taocdn.com/s3/m/9d6d2beb551810a6f5248660.png)
第七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第二节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习得过程第三节班杜拉关于人类行为的其它观点第一节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一、交互决定论二、关于学习过程的看法三、关于学习结果的看法一、交互决定论班杜拉主张行为、环境、个人内在诸因素三者相互影响、交互决定,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
交互决定论把人的行为与认知因素区别开来,指出了认知因素在决定行为中的作用,在行为主义的框架内确立了认知的地位。
二、关于学习过程的看法(一)经典实验:抗拒诱惑实验被试为5岁儿童,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将儿童带入放有玩具的房间,让他们参观,并告诉儿童说:“这些玩具禁止玩,但可以翻字典。
第二阶段,让儿童看一部短的影片。
儿童被分为三组,一组为榜样奖励组,看到的影片是:一个男孩在玩一些被告知不准玩的玩具,不久,男孩的妈妈进来了,夸奖他并和他一起玩;一组为榜样训斥组,看到的影片是:男孩在玩被禁止的玩具,男孩的妈妈进入房间后,严厉训斥孩子违反禁令,男孩显出害怕的样子;第三组为控制组,不看影片。
第三阶段,让每个孩子都在有玩具的房间单独呆15分钟。
(一)经典实验:抗拒诱惑实验第一组儿童很快屈从于诱惑,约在80秒后便动手玩玩具;第二组儿童能克制7分钟,有的甚至坚持完15分钟而不去玩玩具;第三组即控制组儿童平均克制约5分钟。
这一实验说明:抗拒诱惑的行为可以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进行学习和改变。
榜样具有替代强化的作用。
(二)观点1.行为习得的关键机制是观察和决策过程;2.学习包括行动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
行动性学习(enactive learning):是从自身的行动结果中获得学习,实际上就是做中学。
替代性学习(vicarious learning):是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
三、关于学习结果的看法(一)经典实验学前儿童观看一场电影,在电影中,一个人正在踢打一个充气娃娃。
第一组儿童看到那个人因为这种行为受到奖励;第二组儿童看到那个人受到惩罚;第三组没有看到任何结果。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ppt课件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1b723c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2.png)
理论的应用范围
01
社会学习理论在教 育领域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
02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 自己的行为或引导 学生观察他人的行 为来进行教学。
03
班杜拉的理论还被 应用于解决社会问 题,如犯罪行为的 预防、不良习惯的 矫正等。
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在模仿他人的行为中,理解 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增强社 会适应能力。
提高自尊和自信心
社会学习理论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成功经验 ,增强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自 己的认同感和自尊心。
实例应用二:在教育中的方法和策略
社会学习理论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发展趋势
随着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社会学习理论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并注重对 微观机制的研究,如神经基础和学习过程。
应用前景
社会学习理论在教育、心理治疗、企业管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将有助 于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促进人类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在管理学领域的应用
领导力
班杜拉认为领导力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来培养,他提出了 一种领导力培养理论,解释了如何通过观察优秀领导者的行 为来培养自己的领导力。
组织行为
班杜拉认为组织行为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来改变,他提出 了一种组织行为改变理论,解释了如何通过观察组织内其他 人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组织行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ppt课件
目录
•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概述 • 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观察学习 • 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自我效能 • 社会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 社会学习理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总结与展望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40页PPT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40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4dde7d9d0242a8956aece45d.png)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andura 的社会学习理论
A
观察学习
B
交互决定论
基本观点
C
自我调节理论
D
自我效能理论
Bandura 的社会学习理论
❖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区分了人类学习的两种基本过程, 即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
❖ 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是人类间接经验学习的一种重要 形式,它普遍地存在于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社会文化背 景的学习者中,他的社会学习理论进一步发展了传统的 强化理论,并且在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实践意义。
注重社会因素的影 响,把学习心理学 同社会心理学的研 究有机地结合在一 起,对学习心理学 的发展产生了重要 影响。
Bandura 的社会学习理论的经典实验
一、波波玩偶实验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他及其合作者所进行的 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之上的。他们首先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 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 娃的实验室,让其自由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结果 发现,儿童在实验室里对充气娃娃也会拳打脚踢。 这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 明显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 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
,认知理论之父
阿尔伯特•班杜拉,美国当代著名心理 学家,现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约丹讲座 教授。 ➢他所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与传统行 为主义的继承与批判的历史关系中逐步形 成的,并在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 几乎平分心理学天下的当代独树一帜,影 响波及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 理治疗以及教育、管理、大众传播等社会 生活领域。 ➢他认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 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发生,其中 替代性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人称他为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者,社会 学习理论的集大成者或社会学习理论的巨 匠。
Bandura 的社会学习理论的经典实验
二、波波玩偶实验的延伸
但这是否意味着榜样受奖组的儿童比榜样受罚组的儿童习得了更 多的攻击行为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在上述三组儿童看完电影回到游戏室时,以提 供糖果作为奖励,要求儿童尽可能地回忆榜样行为并付诸行动。结果发 现,三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水平几乎一致。这说明,榜样行为所导致的后 果只是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表现,而对攻击行为的学习几乎没有影响。
Bandura 的社会学习理论的经典实验
二、波波玩偶实验的延伸
他们对上述研究作了进一步的延伸,目的是要了解两个问题:管榜样攻击行为的奖惩后果而习得攻击行为。
在实验中,把儿童分为三组,首先让儿童看到电影中的成年男子的攻击行 为。在影片结束后,第一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被表扬,第二组儿童看到成 人榜样受批评,第三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的行为既不受奖也不受罚。然后 ,把三组儿童都带到一间游戏室,里面有成人榜样攻击过的对象。结果发 现,榜样受奖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最多,榜样受罚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最少, 控制组居中。这说明,榜样攻击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 种行为的决定因素。
Thank You !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案例分析
content
1.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经典实验 2.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3.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4. 知识链接
Albert Bandura 简介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12.04—):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 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