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面临的新问题及出路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定位的思考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定位的思考摘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无产阶级政党观察分析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问题,并做出科学决策的基础。
本文通过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面临的复杂性矛盾性,进而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所在。
关键词: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定位社会主义这一人类社会的崭新事业,没有前人的直接经验可以借鉴,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并对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给以正确的定位是件十分艰巨的任务。
一、社会主义国家定位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面临的困惑自从世界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后,在世界上又相继产生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
为了国家的发展和兴旺,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所制定的方针政策都有个面临本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定位问题。
由于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不同,在各个国家中,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社会主义必然会带有本国的特色。
各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和定位之所以走过了一个十分曲折的道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原来的设想,是在资本主义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上建立起共产主义,而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
也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原来设想的无产阶级革命是西欧式的。
但是,现实的无产阶级革命恰恰没有在生产力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取得胜利,而是在一些生产力落后的国家获得了革命的胜利。
因此,这就给中国、苏联包括东欧等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埋下了伏笔。
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社会形态,是个崭新的新生事物,它自身的发展也必然经历若干个历史阶段。
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首先必须对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给予正确定位,然后根据正确的定位,制定出相应的方针政策。
而这种定位的根据,在没有实践经验的条件下,执政的共产党人往往就以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原来的设想为依据,而离开了他们原来设想的条件和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特殊性,导致了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错误定位,使主观与客观相分离,认识与实践相脱节,从而走上曲折的道路。
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作者:赵明霞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第01期摘要:由于中国经济已经深深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也为此全球经济体系积累的种种问题不可能不在中国经济体系中有所反应。
笔者认为如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那么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就是政治体制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那么解决中国经济的问题只能是体制改革,别无出路。
关键词:中国经济政治体制主要矛盾问题与出路2010年2月14日,日本内阁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三。
至此,中国正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今天中国的人均GDP仍然只相当于美国的十一分之一,在全世界名列第94位(IMF,2011),还不及泰国。
收入水平也仅仅进入低等中收入国家行列,技术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国际间有很多预言,说中国很快就要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些乐观预言难以实现。
19世纪的美国,凭借其体制的优越性,凭借其第二次产业革命的领导地位,不仅在GDP 总值上而且在人均水平上都超过了当时世界首强大英帝国。
相比之下,中国政府自金融危机以来采取的经济刺激计划,虽然维持了经济高增长,但是通货膨胀的恶化、房地产泡沫进一步膨胀以及各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等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
历史表明,体制问题是落后的根源,能否有持续的经济增长取决于中国的体制改革。
一、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导致地方与中央的利益博弈中国的体制与世界所有国家都非常不同。
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许成钢教授把中国的体制总结为“向地方分权的威权主义体制”(Regionally Decentralized Authoritarianism,RDA),或简称为“分权式威权制”,其主要特点是中央对政治、人事权的高度集权与在行政、经济控制权方面向地方高度放权相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及其相互关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与实践就是紧紧围绕这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是在不断探索和科学回答这四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3)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这四大理论成果既然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那就必然具有其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内在逻辑联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基本问题相互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都非常重要,关系到当代中国发展的思想前提、政治主题、根本保证和物质保证。
其中,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事关能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一个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密切相连,其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态度,是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其他三个问题的思想前提。
对其他三个问题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回答,只能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态度基础之上。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根本内涵。
新民主主义在当代的问题与出路
新民主主义在当代的问题与出路作者:吴思来源:财新《中国改革》 2011年第7期《中国选举与治理网》发布时间:2011-7-2 20:10:40张木生所著《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内容很丰富,提出了很多重要问题,这里只讨论新民主主义问题。
作者把新民主主义看作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总体方案,对此,我有赞成之处,也有不同看法。
在许多革命老前辈看来,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就实行了新民主主义政策——在共产党领导下,保护私有财产,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当前如果更完整地推行这套政策,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都能更进一步。
尽管新民主主义政策有许多好处,我还是要说,支撑政策的理论存在重大问题。
要在理论上说服人,在实践上避免再次夭折,必须解决理论自身的问题。
对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存在的问题,据我所知,朱厚泽先生曾提出三条。
第一,时代判断有问题。
新民主主义理论认为,20世纪是资本主义走向没落、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时代,资本主义不能克服的自身危机,只能靠无产阶级革命解决问题。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这个判断对吗?第二,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的依据有问题。
无产阶级是领导阶级,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自己的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
这个结论对不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就不是无产阶级出身,影响当代世界的科技革命或信息革命也不是无产阶级搞的。
第三,新民主主义的前景有问题。
按照当初的设想和判断,新民主主义必然要走向社会主义,可是,从“三大改造”到人民公社和大跃进,最后到“文化大革命”,这样的社会主义能不能搞?我认为,除了上述三条之外,新民主主义还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判断有问题。
《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发表,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判断是:周秦以后是封建社会,当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战胜利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不平等条约也废除了,半殖民地的帽子似乎可以摘掉。
那么,中国是半封建社会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封建吗?现在,包括张木生在内,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秦汉以来的中国社会不是封建主义社会。
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以及中国是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
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是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
曾经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回顾历史来一探究竟。
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从此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后,帝国主义列强接踵而来,中国的主权丧失、领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人民被压榨。
此时,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而资产阶级共和方案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
他们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
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甚至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国民党也曾经想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最后却留下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中国,且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历史以其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是走不通的。
一方面,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们的目的,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并以其强大的经济势力排除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它们决不会允许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另一方面,封建势力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为巩固其封建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封建势力是绝不会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同时,中国的农民阶级及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因此,在那样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那么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的日子将是遥遥无期的。
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国新的出路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
中国经济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新】
山西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2013 ---- 2014学年第二学期)学院(中心、所):分子科学研究所专业名称:无机化学课程名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题目: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授课教师(职称):研究生姓名:柴杰年级:2013级学号:201322801002成绩:评阅日期:山西大学研究生学院2014年05 月02日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专业:无机化学;学号:201322801002;姓名:柴杰摘要: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但随着经济发展,在社会建设中和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其他问题,如物价上涨而工资却没有同比增长等问题。
关键字:经济;社会建设;民生正文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与外界交流发展,鼓励个体经营以及私营经济,因此许多人士对中国的社会体质的性质提出了质疑。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他指出“无论是黑猫还是白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也就是说无论发展什么样的经济发展体制,只要能够带动经济发展便是好的体制。
随后在在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包括三个体系: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
它对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起指导作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既是社会思想体系的实践,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必由之路。
这三种形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2]不可否认,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外交以及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经济上,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跃升[3]。
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一是限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发展民族资本 Nhomakorabea义,走资本主义道路;
二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互不相干,长期平行发展;
三是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走社会主义道路。
在这三条道路中,中国的近代历史已经表明,第一条道路走不通;第二条道路实际上也行不通,不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战胜社会主义,二者之间没有调和的余地;惟有第三条道路,才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且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为中国人民选择这条道路奠定了基础。在政治上,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巩固和加强了工农联盟。在经济上,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转化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实现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因此,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总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
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答案很简单:这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选择。 第一,从近代历史演变来看。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才能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中国,哪一种政治势力能够领导人民赢得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它就能够取得引导中国走何种道路的主导权。晚清时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的戊戌变法运动有可能引导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社会,但是戊戌维新未能成功。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以及民国初年由同盟会改组的中国国民党,是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有可能通过推翻清政府把中国引导到资本主义社会,但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软弱,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被袁世凯窃夺了。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国家分裂,人民涂炭。五四运动后,国家情势发生很大变化,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1921年,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逐渐主导了中国革命的方向。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的前进方向有着清楚阐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了走向社会主义,第一步是实行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一向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相号召,鼓舞着广大人民。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悍然发动以消灭中国共产党为目的的内战,结果在内战中彻底失败。这个结局,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真正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主导力量,决定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第二,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发展来看。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就有大同思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不仅是儒家的追求,也是普通百姓的追求。大同理想较易与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在这方面,孙中山的思想是一个典型。在三民主义中,被孙中山最看重的是民生主义。所谓民生主义,孙中山用的英文词就是socialism。这个英文词通常被翻译成社会主义,孙中山以为翻译成民生主义更好。有时候,孙中山直接用社会主义来说明他的民生主义主张。1912年,孙中山曾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理想的社会主义国家,希望做到“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实际上,孙中山所要建立的不是没有资本家的社会,而是不要大资本家的资本主义社会。但孙中山又强调,他的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好朋友。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演讲时强调指出:“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三民主义之中的民生主义,大目的就是要众人能够共产”。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人民中是有影响的。这也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历史选择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 第三,从近代国际环境和民族危机的影响来看。1929年—1933年,由美国引起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深陷经济、政治、信仰灾难的恐慌之中,资本主义的吸引力在危机中不断下降。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辉煌成绩,社会主义的影响力迅速彰显。在经济危机打击下,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华经济掠夺,日本则悍然发动侵华战争。民族危机促使人们寻找新的出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大多对苏联社会主义表达了好感,他们把苏联的成功归因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知识界在对未来中国发展道路进行思索时,不少人表达了对社会主义的热切追求,社会主义思想由此达到高潮。 第四,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态度来看。1944年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役中大溃败,引起大后方知识界、工业界人士对国民党政府执政能力的怀疑。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悍然撕毁“双十协定”,拒绝组织联合政府,发动内战,使期望和平的人民和知识界更加坚定地站在了中国共产党一边。民主党派纷纷明确表态支持中共的政治、经济主张。那时,就连主张第三条道路的知识分子也不反对在中国实施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工农大众的支持,得到了知识分子的理解,得到了民主党派的拥护。 总之,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使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也已经证明,这一选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摘要:中国自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进程中,中国社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在这段发展的日子里,我们碰上了着许多发展的良机。
纵观国内外的发展形势,我们紧紧抓住发展的尾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质的飞跃。
今后,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机遇挑战一、引言1956年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地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
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大会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和政策的基本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它为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在开幕词中强调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目标。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进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见证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时刻。
在过去的二十五年中,在进入初级阶段的日子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步伐上,我们既遇上了机遇,又碰着了挑战。
在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了一个又一个发展的机遇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危急的挑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社会制度,是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向。
本文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历史背景、核心思想以及实践成果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展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和重要性。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深刻总结,是中国人民根据国情实际和长期实践经验得出的重要制度探索。
它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同时结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以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最终目标,契合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经过近代以来的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深受苦难,社会主义成为了摆脱压迫的出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开启了中国的新时代。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结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繁荣富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价值观。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基本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问题得到重要改善。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也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探索可行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借鉴。
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展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面临着严峻挑战和艰巨任务。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必须坚定信心,坚持创新发展,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强党的建设,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
总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
当代中国政治认同面临的挑战及出路
当代中国政治认同面临的挑战及出路【摘要】中国的政治认同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包括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现代化的冲突、民众对政治制度认同度不高、少数民族认同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问题以及缺乏公民意识教育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提升整体民族认同,建立多元共识,实现政治稳定与社会发展。
只有通过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让民众更好地了解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念,才能实现政治认同的建立与提升。
这些努力将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实现中国政治认同面临的挑战的突破与进步。
【关键词】关键词:当代中国政治认同,挑战,重要性,传统价值观,现代化,民众认同度,少数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整体民族认同,多元共识,政治稳定,社会发展。
1. 引言1.1 当代中国政治认同面临的挑战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现代化之间存在冲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化的理念之间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碰撞。
传统社会主义思想与西方民主制度之间的对立,使得中国人民在政治认同上面临困惑和矛盾。
民众对政治制度的认同度不高。
尽管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政治体制却并未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一党执政导致政治权力高度集中,限制了民众的政治参与和表达意见的自由,造成了政治认同的脱节。
少数民族在政治认同上存在问题。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因此在政治认同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和摩擦。
加强少数民族的政治认同,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当代中国政治认同正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需要通过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提升整体民族认同等措施来解决。
只有在建立多元共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政治稳定与社会发展的目标。
1.2 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重要性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政治体系、政府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一个国家中,政治认同可以促进社会的团结和稳定,同时也是国家治理的基础。
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多样化文化和民族的国家中,政治认同更显得至关重要。
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复杂化及其出路——党内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复杂化及其出路——党内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不断加快,各种社会矛盾问题相互交织,呈现出复杂化之势。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解决社会矛盾问题的根本途径。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内民主始终是决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所在。
以党内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已成为应对和解决当前复杂社会矛盾问题的根本选择。
关键词:社会矛盾;党内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
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曾经指出,“历史赋予我们的革命任务,中心的本质的东西是争取民主”。
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自我调整与完善过程,党内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都是在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变化当中推进和展开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全过程;社会基本矛盾引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社会矛盾及影响,见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每个环节。
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所面临的复杂社会矛盾,有必要从社会矛盾及其演变规律的角度,根据社会矛盾的基本层次、主要表现、相互的关联性及长期的运动性展开。
一、当前社会矛盾的基本层次与主要表现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有机体包括社会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文化结构三大基本领域。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作用于上述基本领域的两大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决定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社会基本结构发生变迁,使社会历史过程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社会有机体表现为不同的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是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三者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正是通过社会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三个主要方面的矛盾运动体现出来。
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摘要】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本文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成功、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与特点、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原因、社会主义道路的持续发展与完善等方面进行探讨。
结论认为,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道路的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前进与发展。
通过长期努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历史选择,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与特点,国情相结合,持续发展与完善,历史必然性,制度优越性,不断前进与发展。
1. 引言1.1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由着中国的国情和时代潮流而来的大势所驱动的历史必然。
在近现代的中国历史上,曾经遭受了帝国主义的列强侵略和殖民统治,底层人民生活贫困,社会不公不义,国家疲弱不堪,这让中国人民深受压迫和痛苦。
而社会主义的道路为中国提供了一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出路。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是对历史的总结和对未来的规划。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经验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统与现代化的有机结合。
通过探索和实践,中国建立了符合自身国情的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出了一条中国人民自己的路,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仅符合中国的国情和时代潮流,也为中国的繁荣昌盛、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中国人民的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
2. 正文2.1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必然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路径、现实困境及根本出路
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路径、现实困境及根本出路作者:李宝元,常筱来源:《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7年第3期一、历史回顾:从“市场化改革”大路径看“全面深化改革”三年走势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改革开放”新时代,期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末的重点实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边缘突破外围启动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引“包”字进城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首轮试水阶段,后来又在“艰难困苦”中熬过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1989-1991年)的“治理整顿”旧体制回归复辟、改革开放停滞时期,终于在1992年“南巡”的春风吹动下,又进入新一轮以“市场化改革”为基本取向的改革开放新时期;进入21世纪,前期在“非零和博弈”状态下实施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双轨渐进式改革”之正面效应趋近于零,其所造成的权贵利益集团“体制内外通吃”、人民群众对改革成果少有“获得感”的负面效应日趋显露,在“零和博弈”状态下拿出“壮士断腕”魄力大刀阔斧进行“非帕累托改进”的“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迫在眉睫,而且危机四伏。
在这样“改革开放”何去何从、生死攸关的重要历史关头,2013年1 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坚定不移高举起“改革开放”大旗,适时吹响了新一轮改革的“集结号”,高屋建瓴进行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总部署,不仅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特别强调了沿袭“市场化改革”基本取向——“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而且高瞻远瞩地指出新一轮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出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许多艰辛的历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主要特点以及国际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全面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一、历史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形成与中国的社会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型,实现了中国人民对于独立、自由、富强的追求。
然而,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如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社会秩序混乱等。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初期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建立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并推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措施。
然而,由于一些政策和运动的错误导致了中国进入了“文化大革命”的黑暗年代。
改革开放以及邓小平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开启。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经济和社会面临严重困境,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的唯一出路。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稳定、鼓励各方面有关人士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二、主要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实现了从“红色政权”的建立到“和平统一”的历史性转变。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的,其中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创新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基础。
3.深化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核心是深化改革开放。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6个问题
1.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不是个别人也不是一个党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新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则,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人民民主的政权性质,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多元化的实质是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指导思想多元化论者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会妨碍发展民主。
这是极其荒谬的。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者从来都是民主的积极倡导者和真诚的实践者。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的理论,揭示了民主建设的规律,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民主愿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指明了方向。
那种不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民主,不要党的领导的民主,决不是广大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民主,因为那样的民主,最终必然要导致社会主义制度的解体。
而社会主义制度一旦解体,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及其他一切权利都将付诸东流。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我国的发展壮大,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我们与其进行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
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如果我们放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就是自陷困境、自毁长城。
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首先,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已经被历史证明在中国是走不通的。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方面存在的问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方面存在的问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指引,是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
然而,在凝心铸魂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思想认识不到位。
当前,一些干部虽然熟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但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内容、实质有所忽视,在理论上只是表面化的认识,缺乏真正深入的认识。
在实践上,他们没有能够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同实际工作相结合,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牢牢把握,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转化为实践行动,使之成为指导实践的有效力量。
其次,政治素养不足。
当前,一些干部虽然有一定的理论素养,但是缺乏政治素养,政治意识淡薄,没有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政治定位,在实践中没有保持党性原则,没有坚守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在实践中不能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政治定位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再次,有的干部不重视思想凝心铸魂的重要性,没有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摆在重要位置上,没有把凝心铸魂作为落实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来把握。
他们在实践中没有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作为行动指南,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转化为实践行动,使之成为指导实践的有效力量。
最后,实践能力的缺乏。
当前,一些干部虽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有一定的理解,但是没有能够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运用到实践中,没有能力有效的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转化为实践行动,没有能力真正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思想认识不到位、政治素养不足、重视思想凝心铸魂不够、实践能力的缺乏等。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篇一》嘿,说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这可真是个挺有深度又超级接地气的话题呢。
咱先从老百姓的生活说起吧。
以前啊,就说我老家那小村子,那路坑坑洼洼的,下雨天出门一脚泥,就像踩在棉花糖似的,只不过这棉花糖是脏兮兮的泥巴做的,可难受了。
现在呢,水泥路都通到每家每户的门口了,小汽车都能直接开到家门口,这变化可真是天翻地覆。
这就体现了新时代在物质生活方面的进步。
在新时代,人民的生活水平那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那也是今非昔比。
以前啊,感觉中国在国际事务里就像是个小配角,声音都不响亮。
现在呢,那可是响当当的大国了。
就像在一带一路倡议里,中国就像是一个热心的大哥,带着沿线的国家一起搞建设、谋发展。
中国的高铁技术都输出到国外去了,这就好比是一个武林高手把自己的绝世武功传授给别人一样。
这说明了中国在新时代已经从自身发展开始走向带动世界发展了。
新时代还是一个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时代。
以前那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虽然让经济增长了,但是也带来了不少环境问题。
我记得以前我去一个城市旅游,那天空总是灰蒙蒙的,感觉就像生活在一个大烟囱下面。
现在呢,各地都重视环保了,到处都在搞绿色发展。
企业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乱排污了,这就像是给那些只知道赚钱不管环境的企业戴上了一个紧箍咒。
在思想文化方面,新时代也是百花齐放。
以前感觉大家的娱乐活动就那么几样,现在呢,各种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网络文学、短视频,那是丰富多彩。
就像我自己,没事就喜欢刷短视频,能看到各种新奇的东西,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超市,可以随便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
不过呢,新时代也有新时代的挑战。
比如说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也许在发展的过程中这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它。
就像跑步比赛,大家都在往前跑,但是有的人跑得太快,有的人跑得太慢,这差距要是太大了可不行。
近代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演化与思想纷争
近代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演化与思想纷争一、引言近代中国社会主义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而深远影响的一场历史演化和思想纷争。
这场运动在中国经历了从兴起到发展再到衰落的过程,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产生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对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兴起与发展: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雏形在近代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中,一些积极进步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到西方社会的先进制度和思想。
他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不公,并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
恢复国家自主、国民富强成为了这一时期社会主义运动的主导思想。
在这一时期,郝泰林、李大钊等一批知识分子开始反思并提出社会主义理论,他们致力于传播马克思主义,发扬社会主义思潮。
他们试图通过学习西方社会主义思想、改造旧有社会制度,实现工人阶级的解放和社会主义的建设。
然而,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运动受制于封建社会的残余力量和旧有的社会制度,难以迅速推进。
思潮的传播受到限制,革命运动过程中也遭遇到了种种挫折。
三、大辩论与理论纷争20世纪初,中国社会主义运动面临了一次大辩论与理论纷争的时期。
这次辩论主要是关于社会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方向的争论,分为了多个流派。
陈独秀和李大钊代表的是重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无产阶级革命,致力于无产阶级革命,推动社会主义的革命理论。
而李汉俊和杨成武等则主张通过合法途径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强调社会改革必须以和平方式进行。
国共合作的时期,由共产党领导并推出的九一八事变与中共发动北伐的胜利,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和无产阶级政治理论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学生和社会知识分子,使社会主义运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四、社会主义实践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在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和思想纷争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实践逐渐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社会主义面临的新问题及出路————————————————————————————————作者:————————————————————————————————日期:2浅谈中国社会主义面临的新问题及出路马国梁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是僵化的、抽象的教条,而是与时俱进、充满活力的科学体系。
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在当时得出的某些观点、结论现在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则永不过时。
面对社会主义在发展中所呈现的新形势、遇到的新问题,科学社会主义将实事求是、继续发展,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以无与伦比的伟大气魄和超人的胆略学识,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极大的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并在实践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可以肯定,今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社会主义也将在新的社会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通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在经济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确实是前所未有的,我们的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成倍提高。
当然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又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并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这就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认真地去分析研究这些问题,想办法进行解决。
为此,笔者也作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和思考,特写了本篇文章。
借此抛砖引玉,以便同广大读者一起做更加深入的探讨。
一、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我们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较少,这就是我们的基本国情。
在那生产力非常落后的年代,几亿农民常年搞饭吃,依然不能解决温饱问题。
可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实现,耕耘、播种、灌溉、收割基本上都已不用人力,这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化肥、农药、除草剂、良种的采用更是保证和提高了土地的产量。
我们不仅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还从土地上解放了大量的农民。
在城市也是一样。
由于生产方式的改革,由于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采用,生产效率越来越高,所用人力越来越少。
产量一再倍增,用人以一当十。
这是社会的进步,这是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充分展示。
随着大工业生产的集中,许多小企业、个体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纷纷关闭,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仅靠单枪匹马或小作坊奋斗的时代已经永远过去了。
这样从中又解放出了一些劳动力。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增了许多新工种、新岗位,但仍然难以消化所涌现出来的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力。
按说这正实现了我们世代所追求的理想,因为从此我们就再也不会被繁重的劳动压弯脊梁,我们有了足够的时间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可以轻松自在的享受现代化的幸福生活了。
但是不行!因为我们现在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只有那些在业的人才能拿到一定的工资进行消费;而那些无事可干的剩余劳力,有的陷入了生活困境;有的则观望徘徊迷惑,找不到出路;还有的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例如盗窃、抢劫、卖淫、走私、贩毒、赌博、诈骗、勒索、产销伪劣产品等等。
那么怎么办?笔者认为:也许我们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予以解决:(一)增加就业人数,减轻在职人员的工作强度。
例如在将来我们能否施行“六小时工作制”?劳动强度大的岗位安排“一岗多人”?这样可给在职人员提供更多的休闲时间,以便享受生活,增加消费。
(二)组织带薪学习,建立常备的人才资源库。
将那些愿意学习、研究的人员招收到各级、各类成人学校中来,常年带薪学习、研究,随时为各行各业输送各种专门人才。
(三)组织社会服务,享受基本待遇。
由基层政府将那些适龄的剩余劳力全部组织起来,成立各种服务大队,去完成各种工作任务。
例如协助交通管理、维护社会治安、保持城市卫生、社区街道事务、开办福利院、突击专项任务、提供劳务输出等等。
在农村主要是向城市输送大量农民工,其他剩余劳力则留下为当地农村服务。
针对我国劳动力富足的情况,我们应实行“低工资、广就业”的政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小个人之间的收入差别,让全体国民充分合理的进行消费。
另一方面,人在社会上完全的放任自由是不行的,自由必须是相对约束而言的。
在街头上随意流动的闲散人员对社会治安实际上构成了很大威胁,所以只有组织起来进行统一管理,才能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毛泽东主席从很早就重视对人民群众的组织问题。
早在1927年,他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就热情肯定了“将农民组织在农会里”的行动。
1943年,他在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曾作了关于“组织起来”的专题讲话。
他说:“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这是一种方针”。
1955年他在亲自编辑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一篇按语中又指出:“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
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更多的福利事业。
”在另一篇按语中他又说:“群众中蕴藏了一种极大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那些在革命时期还只会按照常规走路的人们,对于这种积极性一概看不见”。
毛主席的这些话,对于现代的中国,仍有相当的指导作用。
只有组织起来,才是解决我国剩余劳力的根本出路。
二、收入差别的缩小世人皆知:在分配领域,我国个人的收入差别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
这种巨大差别,一方面引起了国民心理的不平衡,成了产生社会矛盾的一大根源;另一方面是社会总消费的不足。
富人只是名义上拥有实质上浪费,而穷人则无力购买不能消费。
所以要想彻底解决这一矛盾,必须重新制定分配原则。
具体如下所述:(一)对无劳动能力、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应给予足够的生活保障,这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
(二)对有功之臣、烈士家属和依法退休的人无疑应当保证他们应该享受的待遇。
(三)对已经组织起来的社会学员、服务人员,政府应当给以最基本的工资待遇。
鼓励他们依法自主创业、积极就业。
(四)对于在业人员应主要根据他们的工作量(时间和强度)、参考其工作成绩来制定工资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在现行的条件下,生产率的提高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生产方式的改革,而不是由于人的工作量的加大。
(五)国营企业的资本属于全民所有,国营企业管理者的工作也和其他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一样,是在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所以他们的工资标准应当参照后者的标准来制定。
国营企业绝不应是少数管理者和使用者谋取私利的工具,他们的工资待遇不能和发达国家的同类人员挂钩。
国营企业的利润应该全部上缴,其再生产的扩大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和上级的批准。
(六)对个体企业的发展规模必须进行限制。
如果他们的规模无限增大,那么将会占用过多的社会资源,从而影响国营企业的运行;另外对个体企业主的收入也必须进行限制,应依法让他们上缴个体企业保险费、个人所得税、遗产税,鼓励他们向社会捐赠个人所得。
高档商品应当增加消费税。
(七)对那些违法犯罪人员要坚决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以必要的罚金。
(八)农村土地如果实行兼并、采用集约化的生产方式,那么持地农民可以入股分红;失地农民则按剩余劳力处理。
(九)每人从一出生即开始拥有一份不超过标准的可以免费的仅供居住用的土地,但在去世后必须收回。
只有此地上购建的房屋设施仍属于个人财产。
国民收入的大体均衡有着极大的社会意义。
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物质的循环系统,只有这样才能让人和物质生活资料变得相互匹配,保证这个系统的顺利运行、循环不息。
只有让每一个细胞都得到适度的营养,才能保证整个人体的身心健康。
贫富悬殊发展到极端就是整个社会的动乱崩溃,社会财富的大量毁灭。
富人把社会财富全部霸占成功的那一天,就是穷人没了活路的那一天,因而也就是社会危机总爆发的那一天。
三、城乡差别的缩小在当今时代,由于体力劳动的减轻,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所以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正在消除,脑力劳动者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广大农村,随着机械化、农场化、集约化生产方式的采用,所以农业和工业的差别也在日益减小;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三大差别,唯有城市和乡村的差别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越拉越大了——因为乡村的发展速度远远超不过城市。
到城市去工作和生活,让自己成为一个城市人,这是无数代乡下人久有的愿望。
大城市作为一区一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那里有第一流的学校、医院和科研单位,有无数的商机和就业岗位,可以有优厚的收入;还有那繁荣的街市,现代化的娱乐设施和休闲之地,高质量的生活水平以及特有的优越感,无一不象磁石一样吸引着无数的庄稼人,因此落户城市不知成了多少人的梦想。
且这些年随着改革开放及城市建设的需要,已有越来越多的乡下人到城市去求学就业、打工落户,成功发展,因此我们的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其吸引力越来越强。
但城市的空间规模毕竟是有极限的,所能容纳的人口总数也是有极限的。
因为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它和周围的环境必须是和谐相处的,它的物质代谢和内部运输随着人口的无限扩大将变得越来越困难,从而使人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所以在让城市人放开生育的同时再让大量的打工人员实现落户城市的理想——这是绝无可能的。
不仅只此,下边还给我们的城市人口管理造成这样一个两难的局面:若让城市居民的生育达不到更替水平,那么无疑城市将成为吞噬人口的“黑洞”,各姓居民的后代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无限衰减;而若让城市居民的生育达到更替水平,那么又将剥夺外地人前来落户的空间。
我们究竟选择哪种模式好呢?对此难道我们就不能换一种思考方式来解决问题吗?限制城市的发展规模,将原用于城市扩建的资金投到乡下去。
在乡下办工厂、办学校、办医院,搞科研,尤其在现代通讯和交通运输都已十分发达方便的情况下,将城市的资源优势移居乡下,从而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完全可行的。
乡下的自然村落应该进行适度的集中。
农村土地可以通过办农场、办公司的形式实现集约化经营,将剩余人口定点集中到各级村镇上,从而实现农村人口的城镇化,最终消灭城乡差别。
当然,如同野战部队一样,我们的大城市、大工程建设也永远需要一支流动性的民工队伍。
虽然我们无法让他们融入大城市,但应尽力改善他们的居住饮食娱乐条件,保障探亲休假的权利。
无论如何,由城乡差别构成的金字塔高度都只能压缩、不能再拉大。
四、个人信仰的重建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甚至是危险的。
我们马克思主义者坚持无神论,但不等于没有信仰。
我们信仰唯物辩证法,信仰科学社会主义,信仰自己的智能和诚实劳动。
唯物辩证法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我们自身方法;而科学社会主义则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通向理想境界的道路——实现最为美好的共产主义。
这一目标的实现只有靠我们无数代人的勤奋劳动才有可能。
这也正是《国际歌》里所唱的内容:“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的思想观念和科学认识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和统一,人们的思维将更加理性。
优越的社会制度、完善的行为规则,将有效地避免和化解人与人之间所能产生的纠纷,激发战争的因素更是难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