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的阻燃性能.
织物阻燃检测报告
织物阻燃检测报告1. 引言织物阻燃性能是指在受到火源烧烤时,织物的燃烧程度和扩展速度。
为了确保织物产品的安全性,进行阻燃性能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2. 检测标准织物阻燃性能的检测通常依据国际或国家标准进行。
常见的织物阻燃性能检测标准包括ISO 6940、ISO 6941和GB/T 5455等。
3. 检测设备进行织物阻燃性能检测需要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
常见的织物阻燃性能检测设备包括燃烧性能测试仪、热辐射源等。
4. 检测步骤织物阻燃性能检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4.1 样品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待检测的织物样品。
样品应符合标准要求,并保证取样的代表性。
4.2 取样品从样品中取得适当的大小,并确保样品表面没有瑕疵或污渍。
取样时应注意避免样品的任何损坏。
4.3 燃烧性能测试将取得的样品放置在燃烧性能测试仪上,设置好测试参数,如燃烧时间和温度等。
点燃样品并记录燃烧过程中的数据,如燃烧时间、火焰高度等。
4.4 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数据,进行织物阻燃性能的评估和分析。
比较样品的燃烧程度和扩展速度,判断其阻燃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 结论综合以上测试结果和分析,得出织物的阻燃性能结论。
如果样品的阻燃性能符合标准要求,则可认定该织物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反之则需要进一步改进。
6. 参考文献列出本文中引用的相关文献和标准,以供读者参考。
7. 致谢对参与织物阻燃性能检测的人员和机构表示感谢,并对其付出的努力和支持表示赞赏。
结语织物阻燃性能检测报告是确保织物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
通过严格遵循检测标准和采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可以准确评估织物的阻燃性能,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改进和优化,从而提高织物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织物功能性检测—织物燃烧性能测试(45度法)
7、织物阻燃性45°法测试步骤?
(5)用计时装置控制点火器对试样点火,点火时间为30s,试样 从密封容器中取出至点火必须在1min以内。 (6)观察和测定续燃和阴燃时间,记取至0.1 s。 (7)打开试验箱,取出试样夹,卸下试样,待试样移开后,应 清除试验箱中的烟、气及碎片,再测试下一个试样。 (8)用求积仪测定损毁面积,测量损毁长度。
7、织物阻燃性45°法测试步骤?
B法试验步骤 (1)在温度为10℃~30℃和相对湿度为15%~80%的大气条件下 进行试验。 (2)点着点火器并预热2 min,调节火焰高度在未安装支承螺线 圈的情沉下为45±2 mm。 (3)将试样迅速卷成圆筒状塞入试样支承螺线圈中。 (4)将试样支承螺线圈45°方向放在燃烧试验箱中,并调至试 样最下端与火焰接触。
7、织物阻燃性45°法测试步骤?
A法试验步骤 (1)在温度为10℃~30℃和相对湿度为15 %~80%的大气条件下 进行试验。 (2)点着点火器并预热2 min。调节火焰高度使点火器顶端至火 焰尖端的距离为45土2 mm。 (3)将试样放入试样夹中,并用固定针固定试样,使之不松弛。 (4)将夹好试样的试样夹45°方向放在燃烧试验箱中,点火器顶 端与试样表面距离为45mm。
(1)A法计算损毁面积、损毁长度、续燃时间、阴燃时间各
个试样的平均值,同时列出各个试样的实测值。损毁面积( cm2)、损毁长度(cm)计算至小数点后1位。续燃时间、阴燃 时间计算至0.1s (2)B法的接焰次数为各个试样的平均值,接焰次数计算至 整数。
YG(B)815D-Ⅲ型45°织物阻燃性能测试仪,仪器包含点火箱(见图) 、试样夹,试样支承螺旋圈、点火器、点火计时装置等设施。
试样夹用于A法;试样夹持器由二块厚2.0 mm,长490 mm,宽 230 mm,不锈钢框架组成,其内框尺寸为250 mm×150 mm。
阻燃纺织品的阻燃测试标准和方法
纺织品燃烧性能技术法规、标准和测试方法1 概述所有的天然纤维素或再生纤维素纤维织物以及部分经整理或未经整理的其他天然或合成纤维织物都是可燃的,这些织物在接触明火源时,容易引起燃烧,由于其易燃性以及火焰的蔓延性等因素,致使一些可燃织物在制成服装供消费者使用时,会危及到消费者的安全。
鉴于以上原因,为保障财产和人身安全,避免或减少火灾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各国针对织物及其制品的易燃性能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相关检测方法。
欧美、日本等国很早就对一系列纺织产品的燃烧性能进行了立法,包括服装用织物、睡衣、儿童睡衣、地毯、床垫、窗帘等,要求须经燃烧试验合格才能生产和使用;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还立法规定凡在高层建筑、航空、海运、医院疗养院、群众集会场所及易燃工作区等使用的纺织品必须经耐燃测试合格。
本文主要介绍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及中国相应的技术法规、标准和主要测试方法。
2 纺织品燃烧性能技术法规与标准2.1 美国美国早在1953年就通过了《易燃织物法案》(FFA),在1954年和1967年又进行了修订,并由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强制执行(表1)。
表12.2 的加拿大加拿大关于纺织阻燃性能的规定包含在危险品法规和条例当中,由加拿大卫生部负责派检查员强制执行(表2)。
表22.3 中国(表3)表33 主要测试方法3.1 概述阻燃性能测试方法有多种,各国几乎都有自己的国家标准,不同种类织物有不同的测试方法,有些织物也可以用不同的测试方法来评价其阻燃性能。
传统上,按照织物试样放置的不同可分为垂直法、45°倾斜法、水平法。
本文介绍最常用的几种测试方法:垂直法、45°倾斜法、水平法和限氧指数法。
3.2 垂直法3.2.1 原理该种测试方法规定试样垂直放置(试样的长度方向与水平线垂直),燃烧源在试样的下方引燃试样,测量试样的最小点燃时间、续燃时间、阻燃时间、火焰蔓延速度、碳化长度(损毁长度)、碳化面积(损毁面积)等与阻燃性能有关的指标,并据此来评定样品的阻燃性能级别或是否合格。
GB5455-1997织物阻燃试验
GB/T 5455-1997 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1091-1992《纤维制品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本标准是对GB 5455-85《纺织织物阻燃性能测定垂直法》进行修订。
本修订标准增加了前言,取消了附加说明,并将其内容并入前言中。
本标准继承了原标准的重要技术内容,并对标准的名称、章节的编排及技术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改。
主要的技术修改如下:1.标准的名称改为《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2.在标准适用范围中增加经阻燃处理后的涂层织物、层压织物;3.原标准中要求燃烧试验箱为不锈钢制成,本标准将此要求改为耐热及耐腐蚀材料;4.增加引用标准一章;5.删除原标准中的阻燃性及阻燃处理两个术语,同时给其他保留的五个术语加上对应的英文名称;6.增加原理一章;7.增加试验人员的保健和安全一章;8.调湿时间:原标准中要求薄织物8h、厚织物24h,本标准修改为在标准大气中视试样厚薄放置8~24h 直至达到吸湿放湿平衡;9.对在燃烧过程中有滴落物的试样,增加其滴落物是否引起下面脱脂棉燃烧的试验;10.原标准中5.8条"……计数器上所示数值乘以0.1即为秒数,精度可至0.1s",改为"读取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读数应精确到0.1 s";11.增加"试验结果及分析"一章;12.取消原标准中的第7章附录。
本标准于1985年首次发布,1997年修订。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 5455-85。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纺织总会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淑清、金纯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Textiles-Burning behaviour-Vertical methodGB/T 5455-1997代替GB 5455-85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各种阻燃纺织品阻燃性能的试验方法,用以测定纺织品续燃、阴燃及炭化的倾向。
各国不同防火阻燃性纺织品的评价标准
各国不同的防火阻燃性纺织品的评价标准尽大局部的纺织材料是可燃的,即使通过阻燃技术处理也难以阻止纤维在火焰中燃烧。
但通过阻燃处理的纺织品会不同程度地落低燃烧速度或离开火源后能够迅速停止燃烧,因此阻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火险隐患无所不在。
为了减少由于纺织品易燃引起的火灾事故,减少由此造成的对人一辈子命和财产平安的危害,纺织品燃烧性能的测试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针对纺织品的不同用途,世界各国制定的阻燃法规也已由飞机内饰纺织材料、地毯和建筑装潢材料逐渐扩大到睡衣、家具沙发套、床垫和室内装饰物等。
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还以法律形式规定: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的服装以及睡衣必须是具有阻燃功能的,且须在产品上标明。
中国在这方面的立法和标准化工作也在不断加大力度。
评判标准评判织物的阻燃性能通常采纳两种标准:一是从织物的燃烧速率来进行评判。
即通过阻燃整理的面料按规定的方法与火焰接触一定的时刻,然后移往火焰,测定面料接着有焰燃烧的时刻和无焰燃烧的时刻,以及面料被损毁的程度。
有焰燃烧的时刻和无焰燃烧的时刻越短,被损毁的程度越低,那么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越好;反之,那么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不佳。
另一种是通过测定样品的氧指数(也称极限氧指数)来进行评判。
面料燃烧都需要氧气,氧指数LOI是样品燃烧所需氧气量的表述,故通过测定氧指数即可判定面料的阻燃性能。
氧指数越高那么讲明维持燃烧所需的氧气浓度越高,即表示越难燃烧。
该指数可用样品在氮、氧混合气体中维持烛状燃烧所需氧气的最小体积百分数来表示。
从理论上讲,纺织材料的氧指数只要大于21%(自然界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浓度),其在空气中就有自熄性。
依据氧指数的大小,通常将纺织品分为易燃(LOI<20%)、可燃(LOI=20%~26%)、难燃(LOI=26%~34%)和不燃(LOI>35%)四个等级。
事实上,几乎所有常规纺织材料(纤维)都属易燃或可燃的范围。
织物座椅阻燃标准
织物座椅阻燃标准是指用于评估织物座椅材料防火性能的一套规定。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座椅材料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减少火势蔓延,从而保护人员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阻燃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损毁程度(B1级和B2级):
- B1级:织物燃烧后损毁长度不超过150mm,续燃时间不超过5秒。
- B2级:织物燃烧后损毁长度不超过200mm,续燃时间不超过15秒。
2. 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
-续燃时间是指火焰离开织物后,织物继续燃烧的时间。
-阴燃时间是指火焰熄灭后,织物自行燃烧的时间。
3. 火焰延伸速度:
-火焰延伸速度是指火焰在织物上的蔓延速度。
4. 测试方法:
-垂直测试:试样垂直放置,火焰在上方点燃。
-倾斜测试:试样倾斜放置(通常45度角),火焰在外侧或内侧点燃。
5. 应用范围:
-这些标准通常适用于公共场所如剧院、电影院、会议室、公共交通工具等地方的座椅。
我国纺织品阻燃性能标准简介
≤5
≤ 10 5
≤4
损 毁 长 度
标志: 每个 包 装单 元 的使 用说 明还 应 包 括燃 烧性 能 等 级如 : 阻燃 织物 B 级 ( 装饰 用 ) 阻 燃织 物 B 级 ( ; 装饰
/ mm
≤ 5 O
≤ 10 0
面 料 阻燃 性能 的检 测按 G / 45 行 ;标 志 : B T 55 执 每 合 用, 耐水 洗 2 次 )阻 燃 织 物 B 级 ( O ; 2 汽车 内饰 用 ) 阻燃 套焊接 防护服 上应有永久性标识 ,包括安全标 志标 识 、 ; 格证, 合格 证 中的内容 应有产 品 名称 、 品 类别 、 产 防护 级 织物 B级( : 阻燃 防护 服 用 , 耐水 洗 1 2次 ) 。 生产 有效期 、 制造厂名 、 厂址等。 2 G 8 6 .— 0 9 《 、 B 9 5 1 2 0 防护 服 装 阻燃 防护 别 、 日期 、
考核 指标 试 验方 法 B 级 1 级 损 毁 长度 / mm ≤ 10 5 20 o 装饰 类 织物 续燃 时 间 / s≤ 5 1 5 G / 55 B T 45 阻燃 时间 / s≤ 5 1 5 损 毁 长度 / mm ≤ 1O 5 20 0 飞机 轮船 内 续燃 时 间 / s《 5 1 5 G / 55 B T 45 交 饰 用 未引 燃脱 未 引燃脱 通 燃 烧 漓 落 物 脂棉 脂 棉 具 车 内饰 用 工 汽 火焰 蔓延 速 率 / 内 ( mm/ n) ≤ mi 饰 损 毁 面 积 /m2≤ c 用 损 毁 长度 m ≤ m 织 车 内饰 物 续 燃 时 间 / 火 s≤ 物 阻燃 时 间 / s≤
飞溅及 其热伤 害 的作业人 员用 防护服 。 防护 服面 料 的阻 燃 性能 应符合 表 3的要求 。 表 3 面料 的阻燃 性能 要求
验货小百科:纺织材质服装的燃烧性能技术法规
验货小百科:纺织材质服装的燃烧性能技术法规
纺织品由于自身结构的特点,极易引发火灾。
纺织品服装(如地毯,睡衣,床垫,窗帘)的燃烧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同国家对纺织品的可燃性能测试制定法规和标准。
我国对纺织物的阻燃性规定有以下几点:
1、GB17591《阻燃机织物》
该标准规定了阻燃机织物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和标志。
标准将阻燃机织物的阻燃性能分为2个级别:l)B1级:损毁长度≤150mm,续燃时间≤5s,阻燃时间≤5s;2)B2级:损毁长度≤200mm,续燃时间≤15s,阻然时间≤10s。
阻燃性能的测试方法按照GB/T5455。
根据产品用途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考核级别,一般B1级适用于服用和特殊需要的装饰用布,B2级适用于各种装饰布。
2、GB8965《阻燃防护服》
该标准规定了阻燃防护服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程、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只适用于劳动者从事有明火、散发火花、在熔融金属附近操作和在易燃物质并有发火危险的场所穿用的阻燃服。
其衣料的阻燃性能应根据GB/T5455进行测试,并达到GB17591中所规定的B1级要求。
3、GB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该标准对家庭内装饰织物(如窗帘、帷幕、床罩、家具包布等)的阻燃要求以及测试方法都做了相关规定。
根据GB/T5455垂直法进行测试,地下民用建筑中的装饰织物都必须达到B1级要求,高层民用建筑中住宅和旅馆的床罩要达到B1级要求,而窗帘、帷幕和家具包布根据建筑物和场所的不同也要达到B1级或B2级要求。
阻燃织物的测试方法和燃烧性能评定
阻燃织物的测试方法和燃烧性能评定本文介绍了阻燃织物的测试方法和燃烧性能的评定,提出加快制定产品标准,推动阻燃纺织面料的发展。
几乎所有的纺织材料都是可燃的,即使经过阻燃技术处理也难以阻止纤维在火焰中燃烧。
只是经过阻燃处理后会不同程度的降低纺织材料的燃烧速度和离开火源后能够迅速停止燃烧,因此阻燃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纺织品的阻燃意识日益提高,为了减少由于纺织品引起的火灾事故,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织物燃烧性能的测试近年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针对纺织品的不同用途,各旧制定的阻燃法规也由飞机内纺织品、地毯和建筑材料开始,扩大到睡衣、家具沙发套、座垫和室内装饰物: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还以法律形式规定: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的服装以及睡衣必须标明“阻燃”。
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也在不断加大力度。
1 、织物阻燃性能的评定评定织物的可燃性主要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是易点燃性,即着火点的高低它表明织物着火的难易;另一方面是织物的燃烧性能即阻燃性。
评定织物的燃烧性能存在两种评判标准:一种是从织物的燃烧速率来进行评判。
即经过阻燃整理的面料按规定的方法与火焰接触一定的时间,然后移去火焰,测定面料继续有焰燃烧的时间和无焰燃烧的时间,以及面料被损毁的程度。
有焰燃烧的时间和无焰燃烧的时间越短,被损毁的程度越低,则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越好;反之,则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不佳。
另一种是通过氧指数(也称极氧指数)法来进行评判:面料燃烧都需要氧气,氧指数(LOI)是纤维燃烧所需氧气的表述,故通过测定氧指数即可判定面料的阻燃性能,氧指数越高则维持燃烧所需的氧气浓度越高,即表示越难燃烧:该指数可用样品在氮、氧混合气体中保持烛状燃烧昕需氧气的最小体积百分数来表示:LOI=氧气浓度/(氧气浓度+氮气浓度)×100%氧指数低于20%,属易燃纤维;氧指数在20~26%之间,属可燃纤维;氧指数在26~34%之间属难燃纤维;氧指数在35%以上属不燃纤维。
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阻燃性能研究
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阻燃性能研究摘要:阻燃性能是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在现代社会中应用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研究旨在探究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阻燃性能,并寻找可提高其阻燃性能的方法。
通过对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组织结构、材料配比和阻燃剂的选择进行对比试验和分析,得出了一系列有关提高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阻燃性能的重要结论。
本研究对于提高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在阻燃性能方面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引言: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纺织品,具有良好的柔软性、透气性和易保养等优点。
然而,在一些特定领域,如航空航天、汽车和建筑等,对纺织品的阻燃性能要求较高。
因此,研究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阻燃性能,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组织结构对阻燃性能的影响组织结构是影响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阻燃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相同材料和纤维的纺织物,其紧密度和表面纤维面积的大小与其阻燃性能密切相关。
当纺织物的紧密度增加或者纤维表面积增加时,其阻燃性能也随之提高。
因此,在设计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时,应优先考虑增加其组织结构的紧密度和纤维表面积。
二、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材料配比对阻燃性能的影响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材料配比对其阻燃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纤维材料的比例和配比对阻燃性能的影响并不相同。
例如,添加适量的阻燃纤维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阻燃性能。
同时,合理选择纤维材料,如聚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等,其耐高温性能较好,可以显著提高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阻燃性能。
三、阻燃剂的选择对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阻燃剂是提高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阻燃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阻燃剂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其阻燃效果、环境友好性及纤维材料的性质等因素。
研究发现,磷系和氮系阻燃剂是目前最常用的阻燃剂。
这些阻燃剂能够通过化学反应和物理作用来阻止火焰的蔓延,从而提高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阻燃性能。
阻燃涤纶的环保标准
阻燃涤纶的环保标准
阻燃涤纶面料的环保标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不含卤素:阻燃涤纶面料在生产过程中不添加卤素,符合生态环保要求。
2. 耐洗次数:阻燃涤纶面料具有较高的耐洗次数,通常可以达到30次以上,这有助于减少洗涤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3. 阻燃性:阻燃涤纶面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其阻燃指标可以达到国家标准B2级以上。
这种阻燃性能可以有效地减少火灾的发生和蔓延,保护人们
的生命财产安全。
4. 颜色鲜艳:阻燃涤纶面料具有丰富的颜色和图案,可以用于各种装饰和纺织品制造,增加视觉效果和美观度。
5. 安全无毒:阻燃涤纶面料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有害的化学物质,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对人体无害。
总之,阻燃涤纶面料在生产过程中注重环保和安全,符合生态环保要求,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和危害人体健康的风险。
织物阻燃性能检测方法简介
阻燃性能测试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
织物燃烧性能测试标准
纺织织物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氧指数法 垂直法
垂直向试样火焰蔓延性能的测定
标准号 GB 5454-1997 GB 5455-1997 GB 2408-1980
燃烧试验法
主要用来测定试样的燃烧广度炭化面积和损毁长 度、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一定尺寸的试样在规定的燃 烧箱里用规定的火源点燃12s除去火源后测定试样的续 燃时间和阴燃时间阴燃停止后按规定的方法测出损毁 长度
GB 5455-1997
B1
装饰织物
损毁长度150mm续燃时间5s 阴燃时间5s
B2
损毁长度200mm续燃时间 15s阴燃时间10s
阻燃测试标准领域三个最重要国际机构: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电工 Commission IEC
➢打火机试验法 试样大小可根据试验需要热源采用 打火机时间一般为5s热源放置部位可与应用条件相 似火熄灭后观察火焰蔓延状态蔓延不严重即为合格
➢乙醇燃烧试验法 热源为0.3mL无水乙醇放入小燃烧杯 内瓶盖也可试验可用垂直法 5cm×30cm、水平法 20cm×25cm或45°倾斜法5cm×15cm乙醇和织物距离 2.5cm测定指标可根据要求决定如炭长、燃烧面积、续燃 时间、阴燃时间以及燃烧物渣滓情况等
烟密度箱结构示意图 1-试验箱; 2-箱门; 3-试样调节杆; 4-排烟开关; 5-控制柜; 6-下光窗; 7-定位杆; 8-排烟口; 9-进风口; 10-光电器件暗盒
样品:75mm75mm1mm 测试:20min无焰燃烧或有焰 燃烧获得烟密度曲线
牦牛绒面料的阻燃性能研究
牦牛绒面料的阻燃性能研究牦牛绒面料是一种由牦牛绒织成的高档面料,因其柔软、保暖和豪华的特性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然而,面料的阻燃性能对于保护用户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研究牦牛绒面料的阻燃性能以及可能的改进措施。
为了研究牦牛绒面料的阻燃性能,首先需要了解织物在发生火灾时的燃烧过程。
毛织品在燃烧时通常产生明亮的火焰,并且燃烧速度较快,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尽管牦牛绒织物由天然的纤维构成,但它的织造结构可能会影响其阻燃性能。
研究表明,加入阻燃剂是提高织物阻燃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阻燃剂可以抑制燃烧过程中的火焰蔓延和热量释放。
在牦牛绒面料中添加阻燃剂可能会减少其燃烧速度和火焰高度,从而提高面料的阻燃性能。
此外,选择合适的织造结构和纤维混纺也有助于改善织物的阻燃性能。
另一个关键的因素是面料的热阻力能力。
热阻力能力指的是织物抵抗热传导的能力,通常与织布密度、纤维原料和编织方式有关。
牦牛绒面料由于其天然纤维的特性,传导热量的能力较低,因此具备较好的热阻力能力。
这种特性使得牦牛绒面料在遇到火灾时能够更好地保护身体免受热量伤害。
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采用标准测试方法来评估牦牛绒面料的阻燃性能。
例如,可以使用垂直燃烧试验来评估面料在火焰中的燃烧情况。
在这个试验中,将样品垂直悬挂并点燃顶部,然后记录燃烧的速度、火焰的高度以及是否产生滴落。
通过对多个样品进行测试,并比较结果,可以评估牦牛绒面料的阻燃性能。
为了改善牦牛绒面料的阻燃性能,可以采取以下建议:1. 添加阻燃剂:通过在牦牛绒面料中添加阻燃剂,可以有效地提高其阻燃性能。
这可能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改变染色和整理的方法,以确保阻燃剂的均匀分布。
2. 调整织造结构:改变面料的织造结构可能会对其阻燃性能产生影响。
例如,增加面料的密度或使用更紧密的织造方式,可能会减缓火焰的传播速度。
3. 纤维混纺:通过在牦牛绒面料中混纺一些具有较好阻燃性能的纤维,如阻燃涤纶纤维,可以改善其整体阻燃性能。
T21530
HG/T215301. 简介HG/T21530是指中国纺织工业标准HG/T21530-2018《织物阻燃性能评价方法》的简称。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织物材料的阻燃性能评价,旨在保障人们在使用织物制品时的安全。
阻燃性能是指织物在遭受明火、高热辐射或火源接触情况下的燃烧特性。
通过对织物的阻燃性能进行评价,可以帮助人们选择适用于不同环境的织物材料,以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
2. 标准内容HG/T21530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2.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纺织织物的阻燃性能评价。
2.2. 术语和定义该部分列出了本标准中所使用的术语和定义,以确保标准的遵守和理解的一致性。
2.3. 试验设备本标准规定了进行织物阻燃性能评价所需的试验设备,包括燃烧性能测试设备、热辐射源等。
2.4. 试验方法本标准详细描述了针对织物材料的不同试验方法和要求,包括材料试样的制备、试验过程以及评价结果的判定等。
2.5. 试验结果和报告该章节规定了试验结果的表达方式和报告所需的内容。
3. 标准应用HG/T21530标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3.1. 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根据HG/T21530标准的要求,织物制造商可以对其产品进行阻燃性能评价,以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
3.2. 选材和采购购买织物材料时,可以参考HG/T21530标准对供应商提供的阻燃性能评价报告进行选择,以确保所采购的织物材料的阻燃性能符合要求。
3.3. 安全及法规合规在特定领域,如建筑、交通工具等,织物材料的阻燃性能是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指标。
HG/T21530标准的应用能够帮助相关行业确保所用织物材料符合阻燃性能的相关法规和安全标准,以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
4. 使用HG/T21530的好处使用HG/T21530标准进行织物阻燃性能评价有以下好处:•对织物材料的阻燃性能进行科学评价,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增加评价结果的可信度;•标准化的方法和要求,使不同实验室之间的结果具有可比性;•提供了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和选材采购的依据,为织物产业发展提供支持;•保障人们在使用织物制品时的安全和防护需求。
纺织品阻燃的测试标准和方法
1 概述所有的天然纤维素或再生纤维素纤维织物以及部分经整理或未经整理的其他天然或合成纤维织物都是可燃的,这些织物在接触明火源时,容易引起燃烧,由于其易燃性以及火焰的蔓延性等因素,致使一些可燃织物在制成服装供消费者使用时,会危及到消费者的安全。
鉴于以上原因,为保障财产和人身安全,避免或减少火灾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各国针对织物及其制品的易燃性能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相关检测方法。
欧美、日本等国很早就对一系列纺织产品的燃烧性能进行了立法,包括服装用织物、睡衣、儿童睡衣、地毯、床垫、窗帘等,要求须经燃烧试验合格才能生产和使用;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还立法规定凡在高层建筑、航空、海运、医院疗养院、群众集会场所及易燃工作区等使用的纺织品必须经耐燃测试合格。
本文主要介绍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及中国相应的技术法规、标准和主要测试方法。
2 纺织品燃烧性能技术法规与标准美国美国早在1953年就通过了《易燃织物法案》(FFA),在1954年和1967年又进行了修订,并由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强制执行(表1)。
表1的加拿大加拿大关于纺织阻燃性能的规定包含在危险品法规和条例当中,由加拿大卫生部负责派检查员强制执行(表2)。
表2中国(表3)表33 主要测试方法概述阻燃性能测试方法有多种,各国几乎都有自己的国家标准,不同种类织物有不同的测试方法,有些织物也可以用不同的测试方法来评价其阻燃性能。
传统上,按照织物试样放置的不同可分为垂直法、45°倾斜法、水平法。
本文介绍最常用的几种测试方法:垂直法、45°倾斜法、水平法和限氧指数法。
垂直法3.2.1 原理该种测试方法规定试样垂直放置(试样的长度方向与水平线垂直),燃烧源在试样的下方引燃试样,测量试样的最小点燃时间、续燃时间、阻燃时间、火焰蔓延速度、碳化长度(损毁长度)、碳化面积(损毁面积)等与阻燃性能有关的指标,并据此来评定样品的阻燃性能级别或是否合格。
织物阻燃性能
1、阻燃性能的概念阻燃纺织品是指在接触火焰或炽热物体后,能防止本身被点燃或可减缓并终止燃烧的劳动防护织物,适用于在明火、散发火花或熔融金属附近操作,或在有易燃、易爆物质、有着火危险的环境中作业。
2、阻燃性能的分类阻燃织物主要通过两种方法获得:一种是对纺织品进行化学改性或阻燃后处理,该方法成本低,但阻燃性一般随着使用年限和洗涤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或消失。
另一种方法是直接生产阻燃纤维或用耐高温阻燃纤维制成的织物,具有永久阻燃性。
高性能阻燃纤维主要有Kevlar、PBI、Nomex、芳砜纶、酚醛纤维、三聚氰胺纤维等。
3、阻燃整理方法阻燃整理主要是在纺织品的后整理加工过程中对织物进行处理,从而使织物具有阻燃性能。
织物阻燃整理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适合开发新产品。
对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其加工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浸轧焙烘法,该方法是阻燃整理方法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工艺流程为:浸轧→预烘→焙烘→后处理。
浸轧液中含有阻燃剂,一般适用于纤维素纤维织物的阻燃整理。
(2)浸渍烘燥法,工艺流程为:浸渍→干燥→后处理。
它是将织物放在阻燃液中浸渍一定时间,取出烘干即可,阻燃效果多是不耐久的;有时阻燃整理可与染色工艺同浴进行。
(3)涂层法,它是将阻燃剂混入树脂内进行加工。
根据机械设备的不同分刮刀涂层法、浇铸涂层法和压延涂层法。
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
刮刀涂层法:将混有阻燃剂的浆料用刮刀直接涂布在织物上。
阻燃剂大多先制成溶液或乳液后应用。
浇铸涂层法:将高聚物浇铸膜加压附着在织物上。
适用于阻燃剂含量高的大型帷幕和土木工程用品。
压延涂层法:将高聚物在压延机上制成薄膜,再与织物贴合,一般采用聚氯乙烯树脂、聚偏氯乙烯树脂及这类树脂的共聚物与阻燃剂的混合物,主要应用于工程帐幕的阻燃整理。
(4)有机溶剂法,用有机物将阻燃剂溶解,然后进行阻燃整理。
它能使整理时间缩短,但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溶剂的毒性和燃烧性。
(5)喷雾法,凡不能用普通设备加工的厚幕布、大型地毯等商品,都可在最后一道工序做喷雾法的阻燃整理。
丝织物国标阻燃等级
丝织物国标阻燃等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阻燃材料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丝织物国标阻燃等级也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丝织物作为一种常见的纺织品,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由于其易燃的特性,丝织物的阻燃性能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丝织物国标阻燃等级是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丝织物进行分类评级的指标。
根据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丝织物国标阻燃等级主要分为A级、B级和C级三个等级。
A级是最高级别的阻燃等级,要求丝织物在明火的作用下不燃烧,不滴落,不产生有害气体。
这意味着A级丝织物在遭受明火燃烧时,不会加剧火势,也不会释放出有毒有害的烟雾。
这种阻燃等级的丝织物通常采用了先进的阻燃技术和材料,如阻燃剂的添加和纤维结构的改良。
A级丝织物广泛应用于高要求的场所,如航空、高铁、地铁等。
B级是中等阻燃等级,要求丝织物在明火的作用下不持续燃烧,不滴落,并且燃烧时间不超过10秒。
虽然B级丝织物在阻燃性能上稍逊于A级,但其仍然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能。
B级丝织物常用于一些对阻燃要求较高但不要求最高级别的场所,如商业建筑、酒店、医院等。
C级是最低级别的阻燃等级,要求丝织物在明火的作用下不持续燃烧,不滴落,并且燃烧时间不超过20秒。
C级丝织物相对于A级和B级来说,阻燃性能较差,但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火势蔓延,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C级丝织物常见于一些对阻燃要求较低的场所,如家庭、学校、办公室等。
除了以上三个等级,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阻燃等级划分,如D级和E级。
D级丝织物要求在明火的作用下自熄,不滴落,并且燃烧时间不超过10秒。
E级丝织物则没有燃烧时间限制,但要求不滴落,并且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性能测试。
为了确保丝织物的阻燃性能符合国家标准,相关部门通常会对丝织物进行阻燃性能测试。
测试的方法包括垂直燃烧测试、水平燃烧测试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丝织物的燃烧性能和阻燃等级,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类和标注。
丝织物国标阻燃等级是对丝织物进行分类评级的重要指标,对于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纺织品阻燃的测试标准和方法
1 概述所有的天然纤维素或再生纤维素纤维织物以及部分经整理或未经整理的其他天然或合成纤维织物都是可燃的,这些织物在接触明火源时,容易引起燃烧,由于其易燃性以及火焰的蔓延性等因素,致使一些可燃织物在制成服装供消费者使用时,会危及到消费者的安全。
鉴于以上原因,为保障财产和人身安全,避免或减少火灾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各国针对织物及其制品的易燃性能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相关检测方法。
欧美、日本等国很早就对一系列纺织产品的燃烧性能进行了立法,包括服装用织物、睡衣、儿童睡衣、地毯、床垫、窗帘等,要求须经燃烧试验合格才能生产和使用;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还立法规定凡在高层建筑、航空、海运、医院疗养院、群众集会场所及易燃工作区等使用的纺织品必须经耐燃测试合格。
本文主要介绍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及中国相应的技术法规、标准和主要测试方法。
2 纺织品燃烧性能技术法规与标准美国美国早在1953年就通过了《易燃织物法案》(FFA),在1954年和1967年又进行了修订,并由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强制执行(表1)。
表1的加拿大加拿大关于纺织阻燃性能的规定包含在危险品法规和条例当中,由加拿大卫生部负责派检查员强制执行(表2)。
表2中国(表3)表33 主要测试方法概述阻燃性能测试方法有多种,各国几乎都有自己的国家标准,不同种类织物有不同的测试方法,有些织物也可以用不同的测试方法来评价其阻燃性能。
传统上,按照织物试样放置的不同可分为垂直法、45°倾斜法、水平法。
本文介绍最常用的几种测试方法:垂直法、45°倾斜法、水平法和限氧指数法。
垂直法3.2.1 原理该种测试方法规定试样垂直放置(试样的长度方向与水平线垂直),燃烧源在试样的下方引燃试样,测量试样的最小点燃时间、续燃时间、阻燃时间、火焰蔓延速度、碳化长度(损毁长度)、碳化面积(损毁面积)等与阻燃性能有关的指标,并据此来评定样品的阻燃性能级别或是否合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8/15
消防服: 表面层及里层均为永久性阻燃面 料。内衬阻燃隔热棉,防磨损, 保护膝盖部位;装高亮度阻燃反光 带增加消防人员的能见度。
消防防化服: 消防防化服主体胶布采用经阻 是工作人员在有危险性化学物品 燃增粘处理的锦丝绸布,双面涂 或腐蚀性物品的现场作业时,为 覆阻燃防化面胶制成,主体胶布 保护自身免遭化学危险品或腐蚀 遇火只产生化,不溶滴,又能保 性物资的侵害而穿着的防护服 。 持良好强度。
织物的阻燃特性
性能篇
2018/8/15
1
织物的燃烧特性
2
织物的阻燃性能
目录
3 阻燃性能的评判依据
4
阻燃织物性能的评价
1
织物的燃烧特性
纺织物的燃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们的易燃性 除了纤维的化学组成以外还和织物结构以及织物上 染料等物质的性质有关。对于普通的服用纺织品, 材料本身的性能是其燃烧特性的决定因素。
3
阻燃性能的评判依据
经过阻燃整理的面料按规定的方法与火焰接 有焰燃烧的时间和无焰燃烧的时间越短,被损 触一定的时间,然后移去火焰,测定面料继续 毁的程度越低,则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越好;反 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的时间,以及面料被损毁 之,则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不佳。 的程度。
织物的燃烧速率
2018/8/15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
2018/8/15
谢谢观赏
极限氧指数(LOI)是指样品燃烧所需的最低 氧指数越高则说明维持燃烧所需的氧气浓度越高, 氧气量,故通过测定氧指数即可判定面料的阻燃 即表示越难燃烧。 性能。
测定样品的极限氧指数
2018/8/15
4
阻燃织物性能的评价
纤维按燃烧性能一般分为:
( 1)不燃性(A):玻璃纤维、石棉、钢铁纤维等。
(2)难燃性(B1):聚氯乙烯,聚丙烯腈等。
2
织物的阻燃性能
慨念
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是指织物在接触火焰或炽
热物体后,能防止本身被点燃或可减缓并终止
燃烧的劳动防护的能力,适用于在明火、散发 火花或熔融金属附近操作,或在有易燃、易爆 物质、有着火危险的环境中作业。
2018/8/15
途径
一种是对纺织品进行化学改性或阻燃后处理 ,该方法成本低, 另一种方法是直接生产阻燃纤维或用耐高温阻燃纤维制成的 阻燃织物主要通过两种方法获得 但阻燃性一般随着使用年限和洗涤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或 织物,具有永久阻燃性。高性能阻燃纤维主要有Kevlar、PBI、
(3)可燃性(B2):羊毛,蚕丝,涤纶、尼龙等。
(4)易燃性(B3):纤维素纤维(如棉、黏胶等),硝化纤维素。
2018/8/15
阻燃测试标准领域,三个最重要国际机构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I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