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障碍因素分析与对策
当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农产 品不 能及 时适 应市 场 需求 变动 , 价格 波动剧 烈 , 导致 农 民收入 的水 平 低 且 不稳 定 。同 时 , 农业 配 套
“ 三农” 问题 是 全 党 一 切 工 作 的 重 中 之 重 , “ 三 农” 问题 解决得 如何 , 直 接关 系到 党 的十八 大提 出的 全 面建 成小康 社会 的 目标 能 否顺 利实 现 。“ 三农 ” 问 题 的核 心问题 是农 民收 入 问题 。虽然 近年来 中央 和 各级 地方 政府 不 断采 取 一 系 列 强农 惠农 措 施 , 但 农 民持 续增 收仍 面 临着 多 重 因素 的 严 重制 约 , 难 度 不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2 — 2 4
作者简介 : 王超 , 青 岛胶 州 市 红 十字 会 常务 副会 长 、 胶 州 市 卫 生 局 党 委 副 书记 。
8 5
中共青 岛 市委 党校 青 岛行 政 学 院 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T H E P A R T Y S C H O O L O F C. P C . Q I N G D A O M U N I C I P A L C O M M I T T E E
制约河北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制约河北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摘要河北农民消费水平偏低,而农民消费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
文章深入分析了制约河北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提出了河北农民收入增长的对策。
关键词河北农民收入制约因素对策河北省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约占全省人口总数的80%,高于全国农业人口的比重。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整体不断提高,但总体来说农民消费水平偏低,而农民消费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
因此,河北农民收入增长成为河北农村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
推动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它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的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河北农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
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14.06元增长到2009年的5149元,年均增长近13%,总体上保持了增长的势头。
但河北农民的收入相对于江浙和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而言还是比较低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比较大,而且缺乏一个稳定、长效的农民收入增长机制。
一、制约河北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一)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尽管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结构进行了一些调整,但由于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的状况未得到根本的改变,农村第一产业中种植业比重大,使得农民收入结构不合理。
2007年河北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占76.5%,而第一产业中来自于种植业的收入比重最大,种植业已成为农民收入的最主要的来源。
(二)农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滞后河北省一部分旅游相对落后地区比如张家口,对后发赶超缺乏信心,关键原因是在旅游资源观上存在误区。
我国旅游业发展初期,观光几乎是唯一的旅游产品模式,旅游资源指的是奇山异水、古迹名胜等狭义旅游资源。
但是现如今,旅游资源的内涵已发生巨大变化。
凡是能够吸引人们去观赏、体验、品味的、让人赏心悦目、身心愉悦的事物皆是旅游资源。
促进农民增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促进农民增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民增收是当前我国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农民增收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我国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农村贫困问题仍然较为严重,这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政策实施存在不力的问题,市场供求失衡,缺乏技术支持等也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推动农民增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文将从提出农民增收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农村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1.2 问题意义农民增收是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
目前我国农民增收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收入增长缓慢、政策实施不力、市场供求失衡、缺乏技术支持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还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民增收问题关乎全国13亿人口的生计问题,直接影响着亿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农民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其增收意味着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农民增收问题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经之路。
只有让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入,才能真正推动乡村振兴。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将为国家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加强农民增收工作,解决农民实际困难,具有深远的意义,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当务之急。
【2000字】2. 正文2.1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农民的土地流转问题。
在农村地区,土地流转效率较低,土地碎片化严重,导致农业产出难以扩大规模,农民收入增长受限。
农业生产方式滞后。
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模式存在着低效益、高成本的问题,而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的推广应用不足,使得农民增收的动力不足。
市场竞争不足。
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市场需求不稳定,导致农民无法获得稳定的收入。
农民增收影响因素及对策探析
2 。 3 6 06 7
是最大的社会保 障 ,是农 民} 命根子 。虽 然近年来我 国的市 l 勺
【l 莉 农村宅基地 使用权制度嬗变 的历史考 察【中国 3喻文 J l
2 引 ) 0 场化趋势推 动着中国农村 的急剧变革 ,但 并未从根 本上改变 土 地科 学 , 0 5 【1 昌麒 中国农 村 法治 发 展研 究 【 . : 民 出版 社, 4李 M】 北京 人 农 民对土地 的依赖和眷恋 。通过否定农村 土地权利 的身份属
、
农 民 收 入 状 况 分 析
地域差异影 响很大 ,农 民抵 御自然灾害能力很 差 ,农业 “ 靠
根据增长 率等测量指标 对农 民增 收情况进行 纵向研究 。 天 吃饭 ”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 民收入经 发展 的基本前提 。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 比,农业 由于农
本 文通过 对农民收入 的现状进行综合探 究,分析 了影响农 民增收 的主要 因素 ,包括 :内部 、外部 以及农 民 自身的一 系列限制
因素 。就 目前 存 在 的 问题 ,提 出 了相 应 的 解 决 对 策 。 关 键 词 :农 民收 入 影 响 因素 对 策
农 民收入增长 问题 ,不仅关系到农 村的稳定和农 业的发 农村 改革发 展 预备 了许 多有 利 条件 ,同 时也 正面 临前全 新 展 ,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 局 。江泽 民同志在十六大 报告 的挑 战 ,发 展之 路任 重 道远 。事 实上 ,近 年 来我 国农 民收 中明确 指出 : 建设 现代农 业 ,发展 农业 经济 ,增加 农 民收 入增长 举步 维 艰 ,城乡 居 民收入 差距 不 断扩大 , “ “ 三农 问
当前农民增收的难点及对策
当前农民增收的难点及对策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第六次锁定“三农”,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区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的前提,而“三农”问题的核心又在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江津调查队深入农村调研,综合上半年农村经济形势,提出当前影响我区农民收入的因素及对策建议,以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一、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1、受金融危机影响,农民打工收入减少。
今年上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一方面我区外出打工人数减少,据统计,江津上半年农民外出务工人数25.58万人,同比下降3%,个别农民还出现了外出后由于找不到工作重新返乡的现象;另一方面外出务工工价下降,从业时间减少。
据了解,今年农民工外出普遍比往年迟,过去一般是年初正月初七、八就走,而今年外出大多比往年推迟了10-30天。
另外由于企业开工天数不足,农民工上班,加班时间明显减少,人均薪酬同比减少近20%。
2、病虫害严重,影响大春作物产量。
受气候和虫源迁入影响,我区水稻“两迁”害虫发生形势严峻,田间虫量大,明显高于去年,水稻生产情况堪忧。
据调查资料显示,截止6月15日,百丛虫量50头-2.5万头,平均838头,是07年的2.3倍,以白背飞虱若虫为主。
其中东部与南部虫量为230头-2.5万头,平均1100头,是中、西部虫量的2.3倍。
发生虫量之大为历史罕见,预计发生程度5级,发生面积60万亩。
稻纵卷叶螟迁入本区卷叶率1-35%,平均13%。
卷叶率20%以上田占12%,其中卷叶率30%以上的田占2%,现已化蛹35%以上,预计下代发生程度5级,发生面积40万亩。
另外糯稻上及高感品种上有叶瘟发生,特别是D优13,有化苗田出现,预计今年穗颈瘟发生将比去年严重,发生程度3级,局部田块可达5级,发生面积7万亩。
3、主要农产品价格下滑,农资价格继续上涨。
受“猪流感”和外来猪源增加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区活猪价格持续走低,上半年活猪每公斤均价5元左右,同比下降近3元左右,降幅达40%左右。
增加农民收入的分析与对策
盘 锦 市农 民 收入 情 况 的 调 查 ,就 如 何
农 民致富的作用 。
3 .农产品价格下降 ,农 民收入徘
徊不前 一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经济发 展持续低迷 ,消费不旺,价格下跌 , 特别是导致传统 大宗农产品长时间 、 大幅度 的价 格下跌,使得农 民的农产 品销售收入在农 贸市场同样大幅度减
结构性矛盾 日益 突出,农 产品呈结构
性 过 剩 ,一 些 农 产 品 销售 不 出 去 , 存
高速度迟缓 。第 二,乡镇 企业、民营 经济发展较慢 ,整体效益 不高 ,盘锦 市的乡镇企业 由于受 资金投入 不足 ,
技 术 落 后 ,人 才 匮乏 , 管 理 粗 放 。 第 三 ,小 城 镇 建 设 和 农 村 二 、 三 产 业 发
售 渠道 。
4 .切 实减轻农 民负担
一是把农
2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推进农 业
产业化经营 一 是 选 准 主 导 产 业 , 优 化 农 产 品布 局 。 根 据 资 源 与 区 位 优 势
和 产 业 基 础 , 着 眼 于 构 筑 经 济 、 社
民负担纳入法制化 管理的轨道 ,加 快 农村税 费改革 步伐,在法律上 明确 收
入 水 平 。 三 是 目前 我 国 财 政 “ 灶 分 吃 饭 ” 体 制 也 助 长 了 一 些 地 方 政 府
展缓慢 ,未 能有效吸 纳农村富余劳动
力。
2 .农村经营体制不健全、机制不
灵活 部分国有 农场的老体制缺乏活 力 ,债务和社会 负担沉重 ,机 关和场 办事业单位冗员过 多,农 工群 众负担 过重 ,非 国有经济特 别是民营经济发 展缓慢 ,国有农场老体制 已成 为盘锦 市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 民收入 的一 大障碍 ,乡镇财政体 制不健全 ,在扶
影响城乡居民增收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收入增 长的主要 因素 : 一 是北三县行政 事业单位 的工资与 市 区接轨 : 二是职工最低工资标; 隹有所提 高。
家庭 经 营 收 入 增 长 是 居 民 收 入 增 长 的 内 生 动 力 。 各
来, 南通市把 引导和鼓励 农 民返 乡创 业作 为一项重 要工作
来抓 , 通过 不断完高 善创 业政策 , 优化创业服 务 , 畅通创业
工 资标 准这 唯一刚性调 整手段外 , 其他 宏观调 控 措施 多 为间接 手段 。 二是行 业之 间差 距较 大 。企 业与 机关 、 事业单 位职 工 之间 , 不同所
有 制、 行业、 企业职工 之间 , 工 资 水 平 差 距 仍 然 较 大。三是 市场化 、 均衡化 的企业工 资博弈模 式 没有真正 形成 , 一 些 企 业 还 未 建 立 工 资 正 常 增长机 制。 城 镇 化进 程对 居 民增 收 的影 响。 随着城
民。要 以增进 民生 为 目的 , 改革完 善收入 分配 制度 , 增 加 居 民收入 。去年底 , 江 苏 省 南 通 市 统 计 部 门抽 选 1 0 0 个村 ( 居) , 1 0 8 0个 家庭 住 户 , 通 过召开座谈会和入户走访 , 具体
理 财产 品的增 多 , 居 民理 财 意识 的增 强 , 家庭 投资 渠道 的 拓宽, 带动 了居 民财产性 收入的增长。2 0 1 4年前三季度城 镇 居民人均 财产性 收入 6 1 0元 , 占城镇居 民收入的2 . 3 %。 转移 性收入 增长 是居 民收入 增长 的可靠 支撑 。前三 季度城 镇居 民人均 转移 性收 入 6 1 2 1 元, 占城 镇居 民收入
2 0 1 4年 , 该市 受访 的城镇 居民家庭 人均 可支配 收入 3 . 4万
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及对策
1 . 生产成本高 , 农业 收益少。 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农村居
民家庭收入的来 源主体 ,对农产 品价格和农资价格的依赖 性很强 , 是制 约农 民家庭经营收入增格下跌 。由于信息不畅 通 ,分散经营的小农户很难根据市场 的供求变化理性 地调 整 自己的生产 , 这使得供大于求的局 面短 时难 以改变 。 而同 时随着农 产品市场供大 于求局面 的出现 ,城镇居民的消费
导致农 民在发展农业方面 , 缺乏有效参与市场竞 争的能力 ,
3工资资 陛收入 。 . 主要是农 民劳务输 出的收入 。 这种收
入 以其广阔的增长空间成为 了当前增加农 民收人 、缩 小城 乡差距 的重要切入点。大量外 出务工 的农 民工也成了我国
在引进优 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方面 , 缺乏筛选能力。 而随着市 场调节 的比重 日益加大 ,农业生产中的不确定 因素相对增
响农 民收入 的增长 。
3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制 约收入 。在 目前农 产品相对 .
过剩 ,农产 品的价格 已经接近或超过世界农产品市场价格
民从农业 中得到的收入增长乏力 , 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放慢 ,
的情况下 , 依靠增产 、 提价来增加农民收入的方式 已经行不 通。 从农业生产看 , 只有通过提供优质 、 特种 、 绿色 、 深加工 、
入。 这是在乡农民的一个重要增收点 , 也是发展农村市场经 济, 繁荣农村经济 的重要 内容。
事传统 的辛勤劳作 ,在农村劳动力 中接受过短期培训 的只 占 2 %, 0 接受过初 级职业技术 培训教育 的只有 34 而没 .%, 有接受过技术培训 的高达 7 .%。 64 文化和技术素质的低下 ,
制约农 民收入增长 的因素及对策
姚育仁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近 几 年来 , 国家 采取 了一 系 列 强农 富 农政 策 , 方 百 计增 千 也有 小 农 经济 与 市场 经 济 的矛 盾 、 民素 质 偏 低 、 农 农业 生产 资 加 农 民收入 , 效 地 缓解 了农 民收入 增 幅 下滑 的态势 , 一 步 有 进 料价 格 等 方面 的原 因 。过 去行 之 有 效 的通 过 增加 农 产 品产 量 、 促 进 了农村 的稳 定 和发 展 。但 是 , 民收 入 水平 低 及增 长 缓 慢 农 提 高农 产 品收 购 价格 来增 加 农 民 收入 的 办法 现 已明显 失 效 , 从 的态 势 仍 然没 有 从 根 本上 解 决 。因此 , 们 必 须把 增 加农 民收 我 根 本上 解 决农 民增收 困难 的 问题须 有 新 思路 : 要 从 国 内外 市 既 入 放 在 经 济工 作 的 突 出位 置 来 抓 。 场 需求 方 面有 效 拉动 农 业增 长 , 要 大力 推进 农 业 和 农村 经 济 更
市 自然 是 国家发 展 的 重 点, 步 形 成城 乡 对立 的二元 结 构,农 ” 逐 “ 与 “ 农”界线 分 明。 二元 经 济 结构 和 经 济运 行 中 的体 制 约 束 非 国 民经 济 的关 系 , 加强 财政 对 农 村经 济 的 扶 持 力度 , 加 对 农 增 业和 农村 基 础 设施 的投 入 , 改进 农村 金 融 服 务 , 为农 业 和 农村 及 歧 视性 的政 策, 造成 了城 乡 收入 的两 极化 。改 变 二元 经 济 结 经 济 发展 提 供有 力 支 撑 ; 既要 依 法确 保 农村 土 地 承 包关 系 的 长 构 的 实 质 在 于 如何 转 移 农 村 剩 余 劳 动 力 。现 在 我 们 正 在进 行 期稳 定 , 又要 进 一 步推 进 农村 的制度 创 新 , 农业 和 农 村 经 济 把 的小城 镇 建 设就 是 个 很好 的实 践 , 西市 目前选 择 了夏 格 庄 镇 纳入 社 会主 义 市 场经 济 的 轨道 。 莱 进 行试 点 ,相 信 乡镇 的面 貌很 快 会 有 大 的起 色 。要 进 行政 策 、 二、 增加农 民收入的对 策和 建议 制度 创 新 , 除 制 约农 村 剩 余 劳动 力 转 移 的体 制性 障碍 。 破 ( ) 一 首先要 提 高农 民 素质 。 ( ) 品 低层 次趋 同 , 成 结构 性 过 剩 , 二 产 造 价格 偏 低 导 致 农 封建 落 后 的“ 小农 ” 想观 念 的 束 缚还 没有 彻 底 摆脱 , 的 思 旧 民收入 锐 减 。 传 统 风俗 习惯成 为农 民走 向现 代 化 的 思想 障 碍 。 全 国 4 6亿 在 . 农 民人 均 纯 收入 来 自种植 业 的 就 占 到 8 %。 小麦 、 米 、 0 玉 文 2 仅有 小 学 文化 程 度 的 仍 花 生 是我 镇 的传 统 优 势 大宗 作 物 , 由于 国家 粮 、 、 棉 油价 格 的 调 农村 劳动 力 中 , 盲半 文盲 高达 2 % , 占 4 %之 多 。 5 文化 素 质低 下 所 带来 的是 科 技知 识 的 缺乏 , 重 严 整, 使这 些农 产 品 出现 了结 构性 过 剩 。 ( ) 产 品价 格 与 农 民收 入 脱 节越 来越 严重 。 三 农 地 制 约 了农 村 经 济 的发展 。农 民都 是 父 业 子承 , 生产 上 多 为 在 但 门外 汉 ”在 市场 经 济 条件 下 , , 时 近 年 连 续 出现 丰 产不 丰 收 的现 象 , 些有 实 力 的经 销 商 或 行 家 里手 , 在 经 营 中多 数是 “ ~ 种 怎 而 者投 机 商 人 囤积 居 奇 , 成 一些 农产 品价 格 持 续走 高 , 造 比如 大 常为 “ 什 么 、 么销 ” 发 愁 。因此 加 大农 村 教育 产 业 的 投 资 蒜 、 豆 、 姜 等等 , 是农 民收 入并 没 有 得 到提 高 。 绿 生 但 ( ) 业 和农 村 投 资 不足 。 四 农 长 期 以来 , 国家 对 农 业 和农 村 投 入总 量 严 重不 足 , 欠账 较 力度 ,提高 农 民 的人 力 资本 。政府 应 加 大 教育 产 业 投 资力 度 , 建议 提前 普 及 九 年义 务 教育 , 作 为 事业 来 发 展 。 同时 , 快 并 加
产业推动农村居民增收工作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产业推动农村居民增收工作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1. 引言1.1 概述农村居民增收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产业推动农村居民增收工作作为改善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方面,已经受到广泛关注。
通过培育新兴产业、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等手段,可以有效推动农村居民增加收入,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分析当前产业推动农村居民增收工作的情况,包括现状分析、政府政策支持和成效评估;其次解析存在的困难问题,如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和市场不畅;最后提出对策建议,涉及加强政策引导、提升技术水平和拓展市场渠道。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当前产业推动农村居民增收工作的情况,并深入分析存在的困难问题。
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和专家意见,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政策提供思路和参考。
通过这些工作,希望能够推动农村居民增收工作更加顺利、高效地进行,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2. 当前产业推动农村居民增收工作情况:2.1 现状分析: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产业推动农村居民增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大量新兴产业如电商、旅游等进入农村地区,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就近就业和创业机会。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农村产业发展中来。
2.2 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在推动农村居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方面,政府加大对各类扶贫项目的投入力度,通过改善基础设施、修建公共服务设施等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政府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到农村开展帮扶和合作,引导资源向乡村倾斜。
2.3 成效评估:产业推动农村居民增收的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首先,在就业方面,许多购物平台和电商企业进驻乡镇,并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
其次,在创业方面,很多农村居民通过电商和农产品加工等方式开展自己的创业项目,实现了增收。
此外,一些特色产业如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也吸引了更多的资源投入和游客流量。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及对策建议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及对策建议中国社科院青年中心课题组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入了农产品供给从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发展新阶段。
农民收入表现出收入和非农收入增幅趋减、种植收入贡献率下降两个最明显的特征。
为深入分析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探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我们对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进行了调研。
一、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1.种植业收入不稳定。
由于目前农民收入主要来自种植业,因此收入的高低受种植业影响较大,而种植业又受气候、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自然灾害(包括旱、涝、雹等气候因素)和病虫害等,对种植业的影响很大。
其次,目前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较低,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
第三,受市场流通因素的影响。
不同时期,市场农产品价格不稳定,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又是靠出售农产品。
第四,农民负担过重。
中央三令五申强调,并反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减轻农民负担,但在基层并没有很好地落实,这些负担仍然占农民收入的1/3以上。
2.畜牧业收入波动性较大。
畜牧业作为大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是不稳定的。
一是科学养殖水平低,很多家庭都是采取传统的养殖模式,经济效益比较低。
二是家庭饲养的数量少,没有形成规模,这样投入就相对高,获得的效益就低。
三是农民资金不足,靠自身发展有一定的难度和限度,无法实现扩大再生产。
四是受市场价格的影响较大。
特别是猪的价格波动性最大,猪崽价格高的时候达到10元/斤,而价格下跌时仅有1~2元/斤,成猪也是如此。
五是技术服务不到位。
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解决防疫、饲草、饲料、繁育等问题,就无法很好地发展起来。
六是畜产品的加工增值跟不上。
对畜产品不进行深加工,产品就无法实现增值,效益就不能提高,农民收入也就无法实现大幅度提高。
杜尔伯特县是传统的畜牧大县,农牧民有着良好的饲养经验和习惯。
畜牧业没有成为该县的主导产业一方面是由于畜牧业发展的不稳定,但更重要的是因为前几年在畜牧业发展方面思路不清晰,或者说是对畜牧业不够重视,缺乏舆论导向,导致了该县农业经济水平长期徘徊不前。
促进农民增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促进农民增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农民增收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但在实际推动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下面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农民增收中存在农产品滞销和价格波动的问题。
由于市场需求不稳定和物流配送不畅,农产品滞销现象频繁出现。
农产品价格会受到季节性、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民收益不稳定。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通过合理规划种植结构,减少滞销风险。
二是加强农产品加工和储存技术,延长产品保鲜期,降低产品损耗。
三是建立农产品价格信息发布机制,提高农民对市场行情的了解程度,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价格波动。
农民增收中存在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
一方面,加强对农技人员的培训和引进,提供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广农业智能化设备和管理软件,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
农民增收中存在土地流转和集体经营的问题。
由于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流转制度的不健全,土地流转和集体经营难度较大。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加快土地制度改革的步伐,完善土地流转和集体经营的相关政策。
一方面,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推动土地产权明晰化和交易化。
加强对土地流转市场的监管,防止土地被大规模抵押和滥用。
农民增收中存在社会保障和服务不完善的问题。
现有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相对薄弱,农民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面临较大的困难。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加强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一方面,完善农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农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加强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增强他们面对市场竞争的能力。
促进农民增收需要解决农产品滞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土地流转和集体经营问题、社会保障和服务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
农民增收障碍因素分析及对策
农民增收障碍因素分析及对策作者:班毛展李娟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11期农民增收是各级党委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把解决“三农”问题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
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市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还未形成,今后一个时期内,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还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一、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征(一)工资性收入大幅上升,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
随着农村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劳务收入大幅增加,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和主要动力。
(二)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和加强直接拉动农民增收。
近年来,从减轻农业税税率直至2005年全部免征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购置大中型农机具补贴以及农资综合直补等,一系列直接、有力的政策措施,对农民增收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
(三)农民收入货币化程度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务经济的扩大,现金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障碍因素虽然近年来漯河市农民收入呈现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仍未建立,还存在不少影响农民增收的障碍因素,主要表现为:(一)农业生产抗灾能力不强,影响农民收入的稳定和提高。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仍较薄弱,现有农田水利设施功能老化,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农业生产抗灾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特点仍较明显,农业产出水平容易出现波动,从而影响农民收入的稳定和提高。
(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偏低。
当前农村经济结构仍不尽合理,第一产业偏重,二三产业偏轻,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由于第一产业生产周期长,受制因素较多,不确定性相对于非农产业大,且增长空间有限,而能够使农民增收较快的第二三产业比重偏低,发展水平不高,从而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的质量和速度。
(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使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制约着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
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及措施
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及措施农民增收是一个关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重要问题。
要推动农民增收,需要全面分析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下面是对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及相应措施的讨论。
首先,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有以下几点:1.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下。
目前农村农业生产中许多农民仍然依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缺乏先进的种植、养殖等技术的应用,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量也相应较低,影响农民的收入增长。
2.农村基础设施滞后。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例如公路、电力、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影响了农民的农产品流通,同时也限制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阻碍了农民增收。
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问题。
由于农产品农资市场信息不对称,过度依赖传统的农业农村发展模式,农产品市场供给存在过剩或者短缺等问题,导致价格不稳定,农民的收益难以保障,影响了农民的增收能力。
4.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相对薄弱,养老、医疗等问题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农民缺乏稳定的社会保障,无法有效应对风险,增加了农民增收的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农民增收:2.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修建和完善农村公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水平,加强农产品的流通能力,并促进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
3.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打造农产品信息化平台,加强农产品市场供需信息的发布和交流,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农民对市场的信息获取能力,减少农产品市场供需失衡的现象。
4.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致力于构建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和消费能力。
综上所述,农民增收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对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农民增收情况分析及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农民增收情况分析及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农民增收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
农民增收既涉及到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财富创造能力,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发展。
本文将对农民增收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一些传统农产品逐渐被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所替代。
例如,粮食种植逐渐向高附加值作物如蔬菜、水果等发展,养殖业也逐渐向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高效益农业转变。
这种调整和优化使农民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
此外,农村金融服务的完善也对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农村金融服务的完善包括金融机构的设立和完善、金融服务的延伸到农村地区以及信用体系的建立等。
这使得农民有更多的机会获取贷款和融资,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经营能力,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另外,教育的普及和农民素质的提高也对农民增收带来了积极影响。
随着农村教育的普及和素质的提高,农民更加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他们通过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竞争力,从而实现增收。
最后,政府对农民增收的政策扶持和保障也是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政府在农村发展中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三农”政策、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农民增收。
综上所述,农民增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受到农业产业结构、农村产业发展、金融服务、农民素质和政府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只有各方面因素的有机结合和协同作用,才能够真正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进一步推动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浅析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个时期 内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解决 的重大课题。就
此课题试作浅析。
品多 , 专用产品少 ; 再加上季节结 构不合理 , 反季节 产品少等 , 在当前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新形势下 , 必
然造成大量农产 品因无市场而实 现不 了价值 , 致使 农 民增 产 不增 收 。
1 . 2 . 2 农 产品价 格 难 以放 活
1 农 民增 收 困难 的原 因分 析
1 . ・ 1 体 制原 因
1 . 1 . 1 经济 结构 不合 理
农产品价格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 的重要 因素之
一
首先长期 以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战略 , 使政府将 过多的资源配置到工业和城市, 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 源配置与国民收入分配中处于不利地 位。其次是户 籍制度在城乡之间构筑一道制度性壁垒 , 限制了由农 业份额下降引起的剩余农业劳动力资源向其他行业 、 部门的充分转移。虽然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劳动 力流人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 但相应的管理体制改革 严重滞后 , 造成农民受到歧视 , 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 领 域受 到 限 制 , 农 民工 的 支 出增 加 , 制 约 了农 民增 收。其实在党 的十六届 四中全会上 已提 出了“ 工业 反哺农业” 的发展战略, 但 目前仍然没有取得实效 。 1 . 1 . 2 价 格 剪 刀差 导致农 村 资本 大量 流 失
第2 9卷
第l 7期
甘肃科 技
Ga n s u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Z . 2 9 Ⅳ0 .1 7
Se p. 2 0 1 3
2 0 1 3年 9月
浅 析农 民增 收 困难 Biblioteka 原 因及 对 策 魏兴 宝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引言
农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
然而,长期以来,农民的收入增长一直面临较大难题。
针对农民增收问题,本调查报告旨在深入分析现状,找出问题根源,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
我们在农村地区选取了一定数量的农民作为调查对象,并结合专家、农民合作社的意见进行访谈,有效地获得了相关数据和意见反馈。
三、农民增收现状分析
1.收入来源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大部分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仍以农业收入为主,但其增长率较低。
农产品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都是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2.农业结构
农业结构的问题也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增长。
农民普遍面临
着产业结构单一、技术水平较低、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
这些制约
因素限制了农产品的增值,导致农民收入无法显著提高。
3.农村基础设施
农村基础设施的滞后也是农民增收的难题之一。
农村道路、通
信设施、市场网络等方面的不完善,导致农产品运输和销售困难,
限制了农产品的市场拓展和附加值的提升。
四、农民增收的挑战与机遇
1.挑战
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失和老龄化问题是农民增收面临的重要挑战。
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和年龄结构的改变,给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带来
了不小的压力。
2.机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消费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为农民创造了新的增收机遇。
同时,国家农业政策的积极扶
持和农技进步的推动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持。
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分析 • 对策建议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01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尽管近年来我国农业产值持续增长,但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城乡居
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02
农业结构调整滞后
传统农业比重较大,现代农业发展缓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制约
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03
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但由于缺乏技能
和就业机会,农民在城市中的就业质量不高,难以实现稳定的收入增长
。
研究目的与意义
探究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
01
通过对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政府制定相
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可以增加农 民收入。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加强农村 道路、水利、通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农业 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
农业科技推广
总结词
农业政策调整是影响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通过调整农业政策,可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详细描述
某地区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农业政策,如农业补贴、农业保险和农业贷款等,鼓励农民扩大种植面 积,提高种植技术,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此外,该地区还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持和服务,提高了农 民的生产效益和抗风险能力。
农业市场因素
关于农民增收的对策
农民增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也 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通过增 加农民收入,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全 面、协调发展。
保障农民权益
农民增收不仅是经济问题,也关涉农 民的权益。提高农民收入,可以保障 农民的基本权益,实现社会公平和正 义。
02 影响农民增收的 因素分析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落后
较低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可能导致农作物产量低下,降低农 民的收入。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从 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缺乏技术推广
农民缺乏获取新技术和方法的渠道,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有助于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 能,促进农民增收。
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
价格不稳定
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支付结算系 统、征信体系等,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 可得性。
强化农业保险保障
01
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将更多农产品和农业生产活动纳入保险范
畴,降低农民生产风险。
02
提高农业保险赔付标准
根据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民收入水平,合理设定农业保险赔付标准,确
腐败现象发生。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
1 2 3
拓展农村金融服务领域
引导金融机构进入农村,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 务,包括信贷、保险、理财等,满足农民不同层 次的金融需求。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针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创新金融产品, 如农产品质押贷款、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 ,降低农民融资门槛。
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
农民收入增加,将带动农村消费 市场的扩大,促进农产品流通和 农业产业链的完善。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途径
平衡发展
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的平衡发展。
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与破解之策
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与破解之策4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和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主办《2005年农村经济绿皮书》暨农村经济发展论坛。
围绕绿皮书提出的今年农民收入增长受价格因素制约、农民收入增长将比去年下降的预测,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许多见解,并就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我们把这次论坛上专家的发言整理、摘编出来,冀望对各界读者的工作和研究有所启发。
陈佳贵(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解决“三农”问题要加强研究提高认识农村经济绿皮书作为每年一次的研究报告,对我国农村面临的重大和现实问题及其政策从理论和经验的角度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并进一步对农村经济形势做了预测,对推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解决“三农”问题,既要着眼于长远,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又要立足于当前,全力做好旨在实现增粮、增收目标的各项工作。
为了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2005年在已有政策继续实施的前提下,又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措施。
昨天我看到一些数字,第一季度GDP增长9.5%,增长比较快的还是第一产业。
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政府对农村投入的力度加大,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加,创造了更多机会。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各种挑战,粮食播种面积有限,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实现粮食稳定增产的难度不可低估。
农产品价格及其上升空间有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难度不可低估,外来农产品对国内市场的攻击将会越来越大,农副超小规模的产品多年没有变化,提升我国农业竞争难度很大,我们要认识这些问题的复杂性,尤其要弄清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还很不够,如果我们对这些问题有了比较透彻的认识,并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可以使这些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李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关注热点问题调整研究计划今年绿皮书做了以下改进:一是在农村经济形势和分析方面增加了预测的内容;二是增设了农村市场化;三是把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改为农村全面经济建设,来确保增长的连续性;四是对热点专题问题进行讨论,使关注绿皮书的读者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增收障碍因素分析与对策焦作建筑经济学校张利云摘要:现阶段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粗约的农业增长方式、农民素质相对较低、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和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结构等方面。
本文提出应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完善就业市场、加快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等措施,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关键词:农村增收制约因素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展。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增收又是农民问题的关键。
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立足于当前农村的基本现实,科学系统地分析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从而努力探讨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一、农民收入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增长到2008年的4761元,增长近35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超过7%,接近同期中国经济增长速度。
但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4年间,农民实际人均收入以每年17.3%的速度增长,超过同期城镇居民7.9%的增速;1985-1989年,农民收入增长10.1%;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生产潜力的逐渐释放,如今农民增收缓慢,农民收入的增长大多数年份低于城镇居民,农民收入呈现出来下降态势。
“三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远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矛盾非常突出,说明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一)粗约的农业增长方式导致农业比较利益降低农民收入的各类来源包括家庭经营收入(包括家庭经营农业收入和家庭经营非农产业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其中家庭农业经营收入一直是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主体,但它们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对其增长的贡献为负,其贡献额也越来越小。
1.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制约农民增收。
农业内部结构包括农业产品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两个方面。
在农业产品结构方面,现阶段农产品供求矛盾已经从总量矛盾为主转变成以结构矛盾为主, 市场约束增大,一般意义的增产不一定能够增收,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经常显现,农民收入的增长也相应的受到束缚,迅速增长的农产品供应量和缓慢增长市场需求量上限的矛盾不断显现,使农民的增收困难;在农业产业结构方面,近几年,虽然农业产业结构已改变单一状况走多种经营的路子,但在具体的品种布局上仍不尽合理,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农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
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决定着农业产品结构的合理性,而农业产品结构的不合理又影响着农产品的价格,农产品价格下降就会直接阻碍农民收入的增加。
2.农产品产业化水平低,精深加工较少,制约了农民增收。
农产品产业化生产是实现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目前,从我国总体情况来看,农产品产业化水平还不高,在农产品的深加工、品牌化等诸多方面还相对薄弱,与发达国家比存在很大的差距。
据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农副产品加工深度在80%以上,而我国只有不到30%;发达国家从事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劳动力是从事农业生产的6倍多,而我国还不到1/5。
(二)农民素质相对较低,科技投入不高使得农民致富门路狭窄我国农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6年,与美、法、日等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在我国,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占农村总人口的75% ,未接受过任何技术培训的高达76.4 %,导致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科技投入明显不足,大多数农民仍使用传统方法进行种养殖业,接受新品种、新技术、新知识能力比较差,获取销售信息的途径比较少,因而致富门路比较狭窄。
(三)劳动力市场不完善,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人均1596元,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占38.6%,比上世纪80年代初期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
工资性收入增长主要是由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长推动的。
近年来,外出打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但由于政府不能及时对农民工提供急需的全局性、指导性信息,上亿农民工的大规模流动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信息不灵通,消息不可靠,致使盲目外出打工者经常遭受奔波之苦。
总体来看,各个城市里能容纳的农民工数量现在已接近饱和状态,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到城市寻找打工机会非常困难,增加农民收入的任务也因此更加艰巨。
(四)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加剧城乡差距城乡二元结构的核心是“以农补工”。
“以农补工”政策导致农业资源大量流人城市和工业,使城乡之间形成一道鸿沟。
其影响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阻碍劳动力的流动;二是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使得财税和金融政策向城市和工业倾斜,导致农村固定资产和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农村长期发展的动力机制未形成;三是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体制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实际差距。
对于后发达国家来说,二元经济结构始终是一个困扰其经济发展的难题,中国也不例外。
这种制度环境加剧了城乡之间的“马太效应”,虽然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从财力、税收、投资等方面大力扶持,但只是减缓了城乡差距扩大的步伐,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差距扩大的态势。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一)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就是以实现农民富裕、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为基本目标,以建设现代农业基础产业为方向,通过生产条件、生产手段、经营管理的现代化,特别是依靠科学技术扩散、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社会化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农业内部结构,首先要保证粮食生产,切实保护和稳步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业、林果业、庭院经济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
在调整农产品结构中,减少一般农产品生产,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增加优质高效产品的生产,积极开发新品种和特色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2.加大对农业的科技、资本投入,提高农产品产业化水平。
党中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和两个“趋向”的重大判断后,做出了一系列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支农惠农政策,最突出地就是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强化科技兴农战略,推广良种良法,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
另外,在农产品的深加工、树立品牌意识化等诸多方面,农产品产业化生产是实现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3.是要培育新型农民合作组织。
农民合作组织既是科学技术和工业进入农业和农村、先进农业知识进入农民头脑的有效载体,也是农民权利的维护者。
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家,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的经验是发挥农民组织的作用。
这些农民组织在推广农业科技、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培训农民技能、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重视各类农民组织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引导和扶持,就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加大农村教育投资,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民增收缓慢,既有体制和外部环境的原因,也有农民自身整体素质不高的原因。
从总体上看,受教育年限偏低和专业技能缺乏是造成农民贫困和收入增加缓慢的主要原因。
1.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投入。
农村教育事业落后,也是长期以来农村贫困、农民素质不高的重要原因。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党中央正逐步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投入。
2O O7年中央财政安排教育支出858.54亿元,比2006年增加252.49亿元,增长47.1%,中央财政安排资金为农村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落实免除学杂费政策,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切实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积极发展多元化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需要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鼓励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接受正规职业教育。
扩大职业院校招生规模,加强培训基地、职业培训中心建设,提高培训师资水平,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三)完善就业市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建立规范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组织和引导,减少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
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的要求,从组织机构、职业培训、劳务信息、权益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提高就业率及就业水平。
1.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多渠道提供各种就业信息、服务。
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指导、咨询与介绍服务,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劳动力输出的组织化程度。
2.强化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管理。
通过建立和健全时常规则与管理制度,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保障劳动力市场的高效有序运转。
维护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完善劳动合同管理和最低工资等制度,切实改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环境,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积极性。
(四)加快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有序发展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始终是一个困扰其经济发展的难题,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土地经营制度严重阻碍着农民向城市转移,不打破这种现状,就很难提高城市化水平。
1.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做好配套改革的措施。
一方面,加大户籍改革力度,进一步放宽农村进城落户的条件,逐步打破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封闭分割的管理模式,使农村劳动力在政府的引导下,实现向城市的有序流动和转移;另一方面,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和使用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允许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以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同时,进一步完善城镇土地使用制度和征地补偿制度,全面实现有偿使用,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土地。
2.稳步推进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一方面要把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以乡镇工业园区带动小城镇建设;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小城镇的第三产业,加大第三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容纳。
此外,在建设小城镇的过程中,各地应依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要以带动周围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为原则,吸引农村、城市的闲散的生活条件,发展小城镇经济,以业兴镇,通过产业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1《农村经济》2006.4张文渊2《内蒙古大学学刊》2008.12沈顺英3《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5.6刘兆洪20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