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研发的障碍因素及对策分析
制约我国科学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分析
制约我国科学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分析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也步入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
发轫于上个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也引起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
一、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1.深刻认识世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
信息科技将进一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应用进程的重要引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将进一步对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挥关键作用,能源科技将进一步为化解世界性能源和环境问题开辟途径,纳M科技将进一步带来深刻的技术变革,空间科技将进一步促进人类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将进一步为人类认知客观规律、推动技术和经济发展展现新的前景。
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
总之,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状况,与完成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
我们必须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分析我国煤化工发展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分析我国煤化工发展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煤化工是我国能源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技术水平滞后、资源消耗过多和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快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环境保护,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推动节约利用煤炭资源,控制资源消耗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加强监管力度。
尽管我国煤化工发展仍面临挑战,但也存在发展机遇。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推动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关键词】煤化工、环境污染、技术水平、资源消耗、企业管理、技术创新、绿色发展、资源节约利用、规范化建设、挑战、发展机遇、可持续发展1. 引言1.1 煤化工是我国能源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煤化工是我国能源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我国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煤化工产业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工技术转化为燃料和化工产品,在我国工业发展和能源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利用煤炭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通过煤化工技术转化,可以将煤炭转化为燃料油、燃气、合成天然气等产品,实现煤炭资源的多元化利用。
煤化工产业不仅可以为国家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还能推动化工产业的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
煤化工产业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煤化工作为我国能源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煤化工产业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2 我国煤化工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我国煤化工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煤化工产业存在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技术水平相对滞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影响了我国煤化工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速度。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湖北经济学院项投Q1142 刘玲摘要:目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另外,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
因此,我国各行业需要思考并采取一些对策来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企业自主创新问题对策一、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科技创新,企业是基础,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我国发明专利授权中3/4为外国人所拥有;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10家电子信息企业,5年申请之和仅相当于美国IBM公司1年申请的专利数量。
由于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国不少行业存在产业技术空心化的危险。
我国虽然是DVD激光视盘机生产大国,但因不掌握核心技术,每出口一台价格40美元的DVD视盘机,就要向外国公司交纳专利使用费20美元。
我国已成为PC机生产和消费大国,但CPU芯片和操作系统这两大核心技术却掌握在Intel和微软手中。
在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几乎所有药物的专利均为发达国家拥有,他们赚取了高额利润,而中国的生产厂商利润极低。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二、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1.企业体制约束,动力不足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创新无可替代,只有各个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以提升,才能使国家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
多年来,一些企业未能处理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的关系,对引进技术和吸收创新能力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以致出现无休止的“引进,引进,再引进”的模式,有的甚至陷入“引进,落伍,再引进,更落伍”的恶性循环。
鼓励科技自主创新的经济政策体系有待完善。
技术政策是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在各部门的政策措施上还存在不少不明确、不协调、不配套的问题,使企业的创新行为无所适从。
2.企业缺乏创新的社会环境首先,我国缺少一部有关创新体系和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法,目前的科技进步法已经不能适应自主创新活动对法律的要求。
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摘要:企业的技术创新受到经济制度、政策法律、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组织制度、人员技术素质、技术设备水平、经济承受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成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和成就的结果。
本文通过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因素分析,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应策略。
关键词:技术创新;相关因素;影响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高效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将面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竞争压力。
因此,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我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创新则兴,不创新则亡,这是市场竞争的法则。
一、技术创新的涵义及理解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技术和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目前仍有一些人认为技术创新就是指单纯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改进,是单纯的智力活动。
实际上,这仅仅是技术创新的一部分。
技术创新应该理解为,在市场运作中围绕新技术,多个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的作用过程。
技术是决定因素之一,其他还有包括市场需求、人员技术素质、技术设备水平、经济承受力、市场开发途径甚至企业形象宣传等因素在内。
之所以将诸多因素概括为技术创新,是因为技术在诸因素中起着核心作用。
对企业而言,追求技术创新的价值和动力,在于它能够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水平,即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相同质量的产品,或以相同成本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从技术创新的定义看,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围绕新技术开发和转化,实施市场运作的一个过程。
技术创新的起点是市场需求,终点则是通过市场获得经济利益。
这在西方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已经十分清晰。
早在20世纪30年代,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就认为:企业之所以冒不可避免的风险进行技术创新,其主要目的和动力就是希望在竞争中获得垄断地位,并且保证在垄断维持期间能够保持占有超额利润的能力。
产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
产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产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产业领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首先,一些传统产业仍然面临着过剩产能和低效益的困境。
其次,创新不足、研发投入不够。
再者,部分地区和企业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进展缓慢。
此外,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对产业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1. 过剩产能和低效益部分行业出现了严重的过剩产能问题。
这些行业包括钢铁、水泥、电解铝、船舶制造等传统重工业,以及一些基础化工等。
过剩产能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频发,企业利润率降低。
同时,低效益也是困扰这些行业的另一个因素。
过于依赖规模效应导致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乏力,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缺乏竞争优势。
2. 创新不足、研发投入不够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在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方面,我国仍存在明显差距。
一些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此外,研发经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也偏低。
虽然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但实际效果还不够明显。
3. 结构转型升级滞后一些地区和企业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进展缓慢。
由于缺乏有效的产业升级政策和导向,这些地区和企业难以摆脱旧有的发展模式,并未完全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由于缺少高质量人才以及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中小微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困境,制约了经济结构调整。
4. 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过去的高速增长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一些行业过度开采资源、排放废气废水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这不仅损害了自然生态环境,还会对产业链条上的其他环节造成负面影响,制约了可持续发展。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了应对上述产业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和对策。
以下是几个可能的解决方案:1.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加速传统行业去产能、降低生产过剩问题。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政策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更新、产品升级和创新发展,加强行业整合与兼并重组。
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企业创新是一种对市场和行业的变化做出积极回应的方式,而且也是实现长期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企业创新并非易事,因为它需要解决众多的难题和克服许多的障碍。
本文将探讨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1.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影响企业创新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如果一个公司的文化是遵循传统和保守的价值观,那么员工就不认为他们有必要提出新点子或者尝试新方法。
因此,要想促进创新,公司必须建立积极和支持性的文化。
解决方案:建立一个鼓励创新的文化。
可以通过奖励创新、提供培训、举办创新竞赛等方式来鼓励员工提出新的点子和方法。
2.领导力:组织的领导力以及高管的理念也是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
如果管理者只关注利润和成果,而忽略了创新和研发,那么员工也会认为创新不是公司的优势或者公司不愿意在创新上付出努力。
解决方案:建立一个优秀的管理层。
管理者应该注重创新和研发,给予员工充分的资源和支持,以鼓励团队的创意和思想。
3.技术和资源:企业的技术和资源也是决定企业创新力的关键因素。
如果企业缺乏必要的技术,尤其是在科技领域,那么企业就会缺少创新的动力和推动创新的手段。
解决方案:不断加强团队的技术和基础设施。
企业应该不断投资于技术和研发,以保持竞争力,并提供必要的资源来支持团队的创新和研究。
4.市场竞争:市场是影响企业创新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激烈的市场竞争、高度的自由竞争和变化不断的行业环境都是企业创新的障碍。
解决方案:寻找市场上的机会。
公司需要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领先的营销策略,以发现市场机会,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
5.员工素质:员工素质是决定企业创新力的关键。
如果公司的员工缺乏创新思维或使用力度不足,就会限制公司的创新发展。
解决方案:注重员工发展。
公司应该鼓励员工参加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创造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此外,企业也可以聘请高素质的员工,以推动整个团队的创新实践。
总之,企业创新是推动企业长期发展和成功的关键环节。
分析行业现状中技术壁垒的问题与对策
分析行业现状中技术壁垒的问题与对策一、行业现状中技术壁垒的问题技术壁垒是指在特定行业中,由于某些技术因素形成的阻碍竞争者进入市场或发展的障碍。
它可以是由专利保护、专有技术、高昂的研发成本以及复杂的标准等因素造成。
分析行业现状中技术壁垒的问题,有助于企业了解并采取相应对策,以克服这些困难。
1. 特许权与专利保护:在某些行业,企业可能拥有关键技术或产品的特许权或专利保护。
这种情况下,其他竞争者要进入市场或开发类似产品时可能会受到限制。
这就导致了一个封闭式市场,并给予拥有特许权企业和专利持有人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2. 专有技术和知识产权:除了特许权和专利之外,一些公司还可能通过拥有自己独特的专有技术来形成技术壁垒。
这些公司通常投资大量时间和资源用于研究和开发创新产品以及改进现有产品。
这使得其他竞争者难以追赶创新步伐,从而控制了市场份额。
3. 高昂的研发成本:一些行业需要巨额的投资用于研发新技术和产品。
这些高昂的研发成本限制了中小企业进入市场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市场垄断化。
大公司可以更容易承担这些费用,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并保持竞争优势。
4. 复杂的标准与合规性要求:在某些行业,复杂的标准和合规性要求是技术壁垒的一个因素。
例如,在医疗器械领域,产品必须符合严格的法规和标准才能获得认可和销售许可。
这对于刚进入该行业或跨国市场的小型企业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因为它们可能没有足够资源来满足这些要求。
二、应对技术壁垒的对策虽然面临技术壁垒可能会带来困难,但企业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应对这些问题,并取得成功。
1. 加强研发与创新:通过持续投入研发和创新,企业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实力,以克服技术壁垒。
这包括积极招募和培养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寻求合作伙伴关系以获取专有技术,并参与行业组织和标准制定组织,以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趋势。
2. 加强合作与共享: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面对大公司的技术壁垒常常是个巨大挑战。
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享资源和知识,可以有效地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并提升整体竞争力。
科技创新中的发展难题及对策分析
科技创新中的发展难题及对策分析概述介绍科技创新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指出科技创新面临的一系列难题。
本文将以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策分析:投资不足、人才缺乏、政策环境欠佳、科研成果转化困难。
一、投资不足1.1 难题描述科技创新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是目前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公共财政投入仍然相对薄弱。
此外,民间投资也相对保守,在高风险领域存在较大压力。
1.2 对策分析(1)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通过增加财政补贴和项目招标等方式,提高国家和地方层面的科技创新经费。
(2)优化税收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并给予研发费用合理减税或免税等优惠措施。
(3)引导社会投资:建立风险基金、股权交易市场等机制,吸引更多社会投资者参与高风险领域的科技创新。
二、人才缺乏2.1 难题描述科技创新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创造力的高层次人才,但是目前在许多领域都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无法满足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
2.2 对策分析(1)教育培养:加大对科学教育和工程技术培训的投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并鼓励学生选择科技专业。
(2)引进海外人才:鼓励留学回国并提供相应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海外回国参与科技创新。
(3)加强产学研联盟:建立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实现产学研结合,共同推动科技创新。
三、政策环境欠佳3.1 难题描述一些地区存在政府部门职能重叠、审批程序复杂等问题。
同时,在一些领域中对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在市场准入方面障碍较多。
这些因素影响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3.2 对策分析(1)简化审批程序:加快政府部门间的沟通和信息共享,优化科技项目审批流程,减少时间成本。
(2)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并加强对违法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3)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各地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简化商事登记手续,构建公平竞争环境。
四、科研成果转化困难4.1 难题描述许多科研成果无法有效转化为可应用于生产和消费的产品或服务。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与分析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与分析[摘要] 近年来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仍显不足.本文在 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找出了引起不足的原因,并根据具体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政 策建议。
[关键字] 自主创新 企业 机会窗口 技术跨越1. 引言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企业自主创新在国家 自主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纵观世界近百年产业发展史, 世界上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的技术几乎全部来自企业。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只有千千万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 提升,才能使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得到增强;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更 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才能突破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 机、赢得主动。
那何为自主创新,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又是如何的呢? 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模仿创新而言的一种创新活动, 即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来源于内部的 技术突破,是摆脱技术引进、技术模仿方式下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 的研究开发活动而获得的(傅家骥,1998)。
建国以来,我国企业创新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封闭型自主创新, 它以国家为主体, 行政力量操控从研发到 转化的创新活动全过程。
第二阶段是改开放后的引进消化型创新, 国内企业依靠设备和技术的引进迅速完成技术 升级, 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培育起自主创新能力。
然而, 目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主要表现为:企业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2002 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中有 73.3%为外国人所拥有,国内企业获得的职务发明专利 授权量只有 3137 项,比 IBM 一家公司当年发明专利 3288 项的还少。
由于缺少拥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国不少行业存在产业技术空心化的危险。
例如,我国虽然是 DVD 激 光视盘机生产大国,但因不掌握核心技术每出口一台价格 40 美元的 DVD 视盘机,就要向 外国公司交纳专利使用费 20 美元;我国虽然已成为 PC 机生产和消费大国,但 CPU 芯片和 操作系统这两大核心技术却掌握在 Intel 和微软手中。
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之一,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
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河南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也日益增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这些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政策支持不足。
当前,河南省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仍有待加强,缺乏针对性和长期性的扶持政策,限制了企业创新发展的空间。
技术瓶颈是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另一大难题。
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存在着不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
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加,企业面临着来自同行业竞争以及新技术的挑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人才匮乏和融资困难也是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
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企业难以进行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融资环境不畅,企业在资金方面面临困难,限制了企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加强政策支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拓展市场渠道、加强人才培养和优化融资环境等方面的工作,为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字数:335】1.2 问题描述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政策支持不足是一个严重的障碍。
由于相关政策的不完善和执行不到位,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享受到应有的支持和激励,导致它们在技术创新和产品推广方面受阻。
技术瓶颈也是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由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许多企业无法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造成企业发展停滞不前,竞争力下降。
市场竞争压力也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吸引更多客户。
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企业难以做到这一点,导致市场份额不断被大企业夺走。
人才匮乏也是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人才流动性大、人才储备不足等原因,许多企业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从而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工程机械再制造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工程机械再制造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工程机械再制造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
在背景介绍说明了工程机械再制造的重要性,并指出研究目的是为了找出解决再制造发展困境的对策。
在首先明确了工程机械再制造的定义及意义,接着分析了当前再制造发展的现状。
然后指出了影响再制造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技术水平限制、政策法规限制和市场需求不足。
最后提出了对策分析,以应对这些制约因素,从而促进工程机械再制造的发展。
在展望了工程机械再制造的前景,并总结了本文的观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讨论,可以更好地认识工程机械再制造领域的挑战和机遇,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工程机械再制造, 制约因素, 对策分析, 技术水平, 政策法规, 市场需求, 发展前景.1. 引言1.1 背景介绍工程机械再制造是指利用现有的工程机械设备进行再次改造、加工和更新,使其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功能。
随着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再制造逐渐成为一种经济、环保、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工程机械再制造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通过再制造,原有的设备可以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新设备的投资成本,同时减少废旧设备的处理和回收成本,从而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当前工程机械再制造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制约因素。
技术水平限制、政策法规限制以及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成为制约工程机械再制造发展的重要障碍。
为了推动工程机械再制造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这些制约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
1.2 研究目的工程机械再制造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通过重新利用和更新旧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本文旨在探讨工程机械再制造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分析当前工程机械再制造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本文旨在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参考,促进政策法规的优化,提升技术水平,增加市场需求,推动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的发展。
研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在研发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和困难:
1. 技术难题:研发工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知识和技能,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新的技术和工具不断涌现,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同时,研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技术难题,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解决方案。
2. 项目管理:研发工作需要进行项目管理,包括制定项目计划、分配任务、跟踪进度、控制成本等。
但是,由于研发工作的特殊性质,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工作,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和经验。
3. 团队协作:研发工作需要团队协作,需要与不同领域的人员进行合作,包括工程师、设计师、产品经理等。
但是,由于不同人员的背景、技能和工作习惯不同,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4. 资源限制:研发工作需要一定的资源支持,包括资金、设备、人力等。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资源可能会受到限制,需要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和利用,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5. 风险管理:研发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竞争风险等。
需要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应对等,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
以上是研发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进行有效的应对和解决,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实施。
新药研发风险因素及应对策略分析
新药研发风险因素及应对策略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新药开发呈现出旺盛的趋势,国内著名医药企业、科学研究院及重点高效新药研发课题越来越多,药品研发已经形成了新兴产业。
这将对提高我国国民的药物使用水平和医药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本文主要分析新药研发风险因素及应对策略分析。
关键词:新药研发;风险因素;应对策略分析引言由于研发风险贯穿整个研发周期,复杂多样,企业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研发阶段徐璐采用不同的风险控制策略。
每个阶段都必须有详细的风险量化管理和对研发的总体控制。
通过有效控制或规避新药研发风险,提高新药研发的成功率和上市竞争力。
1、新药创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目标,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对新药创制提出了新希望和新要求。
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变化、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人口政策的改变以及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社会财富积累,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和支付能力不断提高,对药品的需求急剧增长,现有药物还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另一方面,随着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禽流感、埃博拉病毒等新发、突发传染病对公共卫生安全威胁的日益加剧,人们也深刻认识到药品(包括疫苗)是应对大规模传染病等突发事件,保障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的物质基础。
因此,重大新药创制在保障人民健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及地位,是全面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支撑。
新药创制既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又是资金密集型行业。
目前新药研发难度不断加大,产出效率低下,研发成本高企,现有的新药创制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
成功研发一个新药的时间和费用在不断增长,斯塔夫研究所的研究显示,目前平均一个新药研发的成本由原来“10年10亿美元”发展为“15年25亿美元”。
同时,新药研发成功率越来越低,新药从Ⅰ期临床研究到最终获批上市的成功率平均仅有9.6%,创新药物的研发难度不断加大。
如此巨大的研发成本和较低的成功率是我国企业承受不起的。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近年来,我县借助京津冀一体化特殊的区位优势,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其中,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私营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促进就业、增加税收、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
以经济开发区为例,入驻企业家,规模以上企业家,都属于中小企业。
但是,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决定作用。
如何进一步缓解或消除人才、资金、技术及服务环境等因素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实现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良性发展是目前政府、中小企业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一、我县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1、信息的缺乏,技术相对滞后。
原因之一是小企业信息渠道不畅、质量不高。
企业管理层对科技信息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原因之二是缺乏科技人才,不知从何处得到科技信息,也缺乏鉴别技术信息的能力。
园区72家企业,员工三千多人,科技人才不足百分之七。
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对科技创新信息的吸收和转化。
原因之三是技术市场发育迟缓,缺乏对企业有针对性的有效实用技术。
使小企业技术搜索和获取成本过高、过难。
原因之四是科技创新信息渠道不够通畅。
工信局、科技局、商务局、财政局、人社局以及开发区管委会等都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直接管理、服务部门。
中小企业要从众多的部门中了解和掌握政府支持中小企业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关政策较为困难,各相关单位对企业服务有待加强。
2、融资难问题仍普遍存在。
民间融资在企业融资中占有重要比重。
调查显示,企业获得民间融资的主要方式按其获得资金的多少依次为“民间借贷”、“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民间票据融资”和“内部集资”。
企业融资以短期、超短期融资为主。
融资难问题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一是制约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在融资成本高企的背景下,企业融入资金规模受到严重制约,特别是对于长期融资更为慎重,从而对企业扩大再生产形成障碍。
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临问题及对策建议2019-06-04(⼀)与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相⽐,我国制造业产值虽然增长很快,但仍很低,说明我国制造业制成品的技术含量较低,因此制造业规模的扩⼤不仅是数量上的“膨胀”,⽽且必须是技术的“升级”。
这⼀切表明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升级就显得⾮常迫切。
“⼗⼀五”乃⾄“⼗⼆五”是我国制造业技术升级的关键时期。
⽬前,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临的主要问题是:⼀、我国制造业⼤⽽不强,装备制造业竞争⼒偏弱虽然我国制造业已经发展到了资⾦技术密集产业快速发展阶段,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制造业仍处于⼤⽽不强的状态,核⼼制造业仍偏弱,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装备制造业竞争⼒不强。
装备制造业是各个⼯业化或后⼯业化国家的主导产业,被认为是国家⼯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
在⼯业化进程中,制造业结构应适度“重型化”,提⾼重型制造业在整个制造业中的⽐重,特别是提⾼装备制造业的⽐重和技术⽔平,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
但是⽬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占整个制造业的⽐重还不到30%,远低于美国的41.9%、⽇本的43.6%、德国的46.4%。
⼆、具有⾃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产业技术升级缓慢改⾰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依靠外资流⼊所带来的先进技术设备,⽽且多以⽣产线和最终设备为主的格局,对制造业的升级影响就突出地表现为企业的⾃主研发能⼒较低。
制造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个技术急不可待的过程,由于⾼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益⼴泛,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技术因素对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影响迅速扩⼤,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基础技术的新突破。
随着我国制造业结构的升级以及各国在技术领域的竞争的加剧,影响我国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以继续依赖规模引进,因⽽必须尽快提⾼我国产业技术的开发与创新能⼒。
三、产品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技术密集型⾏业的竞争优势仍较弱从产业竞争优势的⾓度看,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基本上是低或中低技术密集的产业和产品,⽽⾼和中技术密集的产业和产品则⼤多数处于竞争劣势,即使近⼏年出⼝增长较快的电⼦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出⼝份额⾼的产品主要是计算机外部设备、电⼦元件、通信设备和家⽤视听设备,⼤部分是技术含量较低产品,是技术密集产业或⾼新技术产业中的低端产品。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录摘要 (1)前言 (2)一影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因素 (3)(一)工业化和产业发展阶段的本质要求 (3)(二)市场竞争和市场需求的外在影响 (3)(三)技术链和创新链的制约 (3)(四)国家创新体系 (4)1、积极支持企业建立完善研发中心 (4)2、产学研结合模式必须以企业为主 (4)(五)国家政策体系 (4)(六)知识产权的保护 (5)二影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部因素 (6)(一)盈利水平和投入能力 (6)1、企业的战略选择 (6)2、是企业经营模式的调整与变革,或者说企业盈利模式的选择与建设63、企业组织架构的现代化 (6)4、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6)5、是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提高投入能力 (6)(二)创新收益 (6)(三)创新人才 (7)1、确立创新人才全面人才观 (7)(四)企业家精神 (8)(五)企业创新文化氛围 (9)摘要企业的自主创新是一个设计面较广的问题,有着复杂的内外联系,过程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因素,因此企业的自主创新不可避免地受到众多宏观和微观层面因素的影响.从系统分析的观点出发,影响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因素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企业内部因素,即把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来自于企业内部中的人、财、物等的影响因素.概括为盈利水平和投入能力、创新收益、创新人才、企业家精神、企业创新文化氛围。
另一个是企业的外部因素,即把企业作为一个子系融于其所存在的外部政治、经济、环境中,来自于市场、政策、体制等方面,可以具体到工业化和产业发展阶段的本质要求、市场竞争和市场需求的外在影响、技术链和创新链的制约、国家创新体系、国家政策体系、知识产权的保护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前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既受到内部条件制约,又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要加强自身创新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使用激励机制,培育创新型企业文化,整合利用外部技术资源;政府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加大对共性技术的直接投入,建设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新型自主创新体系。
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起到独特作用。
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如何正确认识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中小企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对今后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对策研究一、相关理论概述(一)中小企业的定义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指的是与本行业大企业相比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
对中小企业的概念很难通过简单的文字表述清楚,通常用数量指标和质的指标来界定。
一般来说,数量指标是利用企业的资本金额、销售额、雇用人数等指标中的一个或几个作为划分大、中、小企业的标准;质的指标主要是指从遵循经营学的角度,能反映企业经营本质特征的指标。
例如,企业是否具有独立性以及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否一体等。
按照许多国家对中小企业质的规定,大企业的分支机构即使在数量指标的衡量下达到了中小企业的标准,从质的方面仍不属于中小企业的范畴。
(二)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国家五部委局联合发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0%以上。
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分别已占全国的60%、57%、40%和60%以上,并提供了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从农村转移出来的约2.8亿劳动力,大多数也在中小企业就业。
中小企业一方面为国家创造了税收来源,增加了财政收入;另一方面,特别是在当前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它们成为创造就业机会、吸纳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以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为确保社会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小企业所需投资较少,并能够充分利用各地分散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它组织结构简单,管理方式灵活,管理成本较低,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强,并且有利于发挥从业人员的创造性。
【遴选公务考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宏观经济依然处在探底的“L”型底部,呈波动发展状态,稳定经济发展的压力依然高企。
从宏观层面看,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速从2012年开始递减,资源环境压力剧增,科技创新竞争力不强,严重制约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梦”的实现,亟需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我国经济质量与全要素生产率。
从微观层面看,企业劳动力、原材料成本加速上升,加之“五险一金”以及汇率的持续上升,企业发展愈加艰难,必须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强化科技创新措施,才能够持续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我国主要产业规模、体量目前在世界上已经做到了最大,资本、劳动力以及科技人员规模较为丰富,但是科技创新水平与产业竞争力薄弱,制约因素主要是国家政策以及体制机制不完善,限制了创新资源的集聚以及创新活力的释放。
一、我国科技创新现状我国总体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刚刚达到2.11%,总量约为2300亿美元(2016年)。
基础研究投入占总研发投入的比重只有5.2%,严重偏低,源头创新能力不足,缺乏颠覆性的创新。
而美国总体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高达2.8%,总量在5100亿美元以上(2016年),研发投入总量相当于我国的2倍以上,基础研究投入占总研发投入的比重高达19.0%,显著高于我国基础研究投资。
由此导致的科技创新能力差距十分明显。
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其创新能力代表着国家的竞争力。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究开发强度只有0.7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5%—4%的水平,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只有23%,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占比仅有万分之三。
我国企业创新投资总体水平偏低,企业研发投资占全球总量的7.2%,远低于美(38.6%)、欧(27%)、日(14.4%)。
这些差距,导致我国企业创新能力更加薄弱,民营企业平均年龄只有3.9岁。
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长期以来倾向于产业发展规模的扩张,重产值轻研发,忽略核心技术,由此导致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缺芯少核”局面难以改观,已成为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短板和软肋。
关于技术创新缺乏的问题及其根源
关于技术创新缺乏的问题及其根源1. 引言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然而,我国在某些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仍显得不足,这不仅影响了产业升级,也制约了经济转型的步伐。
为此,深入分析技术创新缺乏的问题及其根源,对于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技术创新缺乏的问题表现我国技术创新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研发投入不足我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虽逐年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企业、政府在技术创新领域的投入不足,导致研发资源有限,难以支持大规模技术创新项目的开展。
2.2 原创能力不足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我国仍依赖于国外技术和产品,原创性成果较少。
虽然我国专利申请数量庞大,但高质量、高价值专利比例较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不足。
2.3 人才短缺技术创新需要高素质人才支撑。
然而,我国在人才引进、培养、留用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在顶尖人才、创新型人才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2.4 体制机制障碍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体制机制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如创新体系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创新氛围不足等,这些都制约了技术创新的发展。
3. 技术创新缺乏的根源分析3.1 历史文化因素我国历史上长期重视文化教育,而相对忽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这种历史传承导致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基础相对薄弱。
3.2 经济发展阶段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与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我国正逐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但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
3.3 教育培养体系我国教育培养体系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如应试教育、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导致创新人才培养效果不佳。
3.4 体制机制障碍我国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方面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如科技成果转化不畅、创新体系不完善等,这些都影响了技术创新的发展。
4. 结论我国技术创新缺乏的问题及其根源是多方面的,需要从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教育培养、体制机制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竞争行为。因为一 个企业要 想不落后 ,就必须 不断凭借研 发 推 出 新 产 品 、新 工 艺 , 以减 少 产 品 或 技 术 开 发 周 期 频 频 缩
短的压力。
1 阻碍 我 国企 业研发 的 障碍 因素
总体而言 ,我 国企业 的研 发基本 仍处 于对 国外先进 技术 的模仿和在消化吸收基础上 的局部 改进水平 上 ,诚 然 ,我 国
文 献标 识码 :A
程 较 少 实 行 完 善 的 控 制 和 管 理 ,研 发 人 才 机 制 和 激 励 机 制 很 不完善 。 ( )忽视技术生命周期或 产品生命 周期 ,引起 “ 3 资源拥 塞 ” 问 题 当今世界 ,信息与通信技术正处于突破阶段 ,自由竞争 , 市 场 开 发 ,技术 的 周 期 越 来 越 短 。 研 发 周 期 的缩 短 ,一 方 面 反 映 了 企 业 不 断 加 大 研 发 强 度 的 行 为 ,一 方 面 又 影 响 着 企 业
养 强 大的 研 究 力 量及 提 高 现 有研 发 队伍 有所 帮助 。 关 键 词 :企 业研 发 ;技 术 创 新 ;障 碍 因素 中 图分 类 号 :F0 24 研 发 在 技 术 创 新 过 程 中 担 负 着创 造新 技 术 、获 取 新 技 术 、 解决技术难题 、开发新产 品和新工艺 ( 品与工艺改进 ) 以 产 及 提 供 创 新 构 思 等 任 务 。研 发 工 作 的 规 范 与 发 展 ,是 同 工 业 发展 与技术发展相伴 而行 的。环境 的发展 ,尤其是竞 争的发 展 是 推 动 企 业 研 发 演 变 的最 重 要 因素 。我 国 企 业 长期 以来 所 依托 的环境 已经发生根本性 的变化 ,经济 全球化使 依靠封闭 、 保 护 求 发 展 的 时 代 结 束 了 ;知 识 产 权 的普 遍 关 注 也 使 得 照 搬 照抄 和单靠引进获得新技术 的时代 即将结束 ,这些 变化对我 国企 业 的研 发 管 理 提 出 了 严 峻 的 挑 战 。
焦 珊
( 中国矿 业大学管理 学院,江苏徐 州 2 10 ) 20 8
摘要 :随 着经济全球化和科 学技 术的进一 步发展 ,企业之 间的竞争将 日益激 烈。企业为 了能在 竞争 中获胜 ,必须
适 时地 向 市场 推 出新 产 品 、新 技 术或 新 服 务 , 以其 高 质 量 、高性 能 或 低 成 本 而赢 得 客 户 ,这就 需要 企 业 不 断 地 加 强 研 发 这 一 战 略性 功 能 。本 文对 阻碍 我 国企 业 研 发 的诸 多障碍 因素 进 行 分 析 ,提 出 了相 关 的 对 策及 建 议 , 以对 企 业培
但是研发部 门同时应付许 多项 目,技术 、市场 及生产部
门 的人 都发 现 自己在 同 时 操 作 很 多 项 目。 情 况 更 糟 的 是 项 目 负责人 人为地推 进 自己 的项 目,会 自觉不 自觉地 占用 资源 , 从 而使其他项 目受 到影 响 甚 至延 误 ,这就 产 生 了 “ 源拥 资 塞” 的问题 。“ 源拥 塞” 造成企业 资源 的浪费和利 用效率 资 不高 ,直 接或 间接拉 长了产品或技术的开发周期 。 ( ) 产 品质 量 和 “ 色设 计 ” 方 面 的差 距 4 绿 产 品开发的组织 与过程 管理 机制 保证开发 过程 的优 化 , 要求产品质量控 制贯穿于 开发 、生产 、销售和服务 等过程的 始 终 。 我 国 许多 企业 研 发 出 的产 品 与 世 界水 平 有 一 定 的 差距 , 主 要体 现在 质量 和 “ 色 设 计 ” 方 面 : 绿 方 面 ,不 注重 研 发 阶 段 的产 品质 量 支 持 。质 量 是 反 映 满 足 实 体 明 确 或 隐 含需 要 的能 力 的 特 征 总 和 。企 业 的 产 品和 服务的质量 不能满足顾 客要求 ,就不能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 ,
科 技 管 理 研究
S inc n c n lg n g me s a c ce e a d Te h o o y Ma a e ntRe e rh
文 章 编 号 :l0 7 9 (0 0 6—0 1 0 0 0— 6 5 2 1 )0 0 9— 3
我 国 企业 研 发 的障 碍 因素 及对 策 分析
不 乏 有 优 秀 的企 业 ,他 们 具 有 很 强 的 研 发 能 力 ,在 国 际 市 场 上 也 占据 了重 要 的 战 略 地 位 ,但 这 些 企 业 成 功 的 因素 恰 恰 是 我 国 许 多 没有 实现 自主 研 发 的 企 业 所 缺 乏 的 。具 体 而 言 ,阻 碍 我 国企 业 整 体研 发 水 平 的 因素 主 要 有 : ( ) 研 发 管 理 层 次 还 未延 伸 到 企业 的 战 略层 1
一
战略规划 是企业 的长期 目标 ,它 是基于企 业 自身 的特点 或条件以及企业外部环境 ,由企业 高层管理人 员制定 的企业 长期发展的规划 。在现代 企业研 发 中,研发 战略具有相 当重 要的地位 ,但是我 国很多企业 的研发 管理层 次还停 留在研发
职能层上。
重大 研发 项 目的选 择 不 仅 事 关 项 目 的 成 败 ,而 且 对 企 业 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研发 的系统性 和综合性要 求各部 门活 动 进 行 集 成 ,这 也 使 研 发 部 门 无 法 胜 任 这 一 管 理 工 作 。 因 此 , 企业高层管理者对研发管理 的重大 问题负有 重要责任 ,需 要 从企业 内部资源与外部资 源系统整 合的高度 ,共 同推进 企业 的研发 ,完成企业研发策略 、流程 与资源的整合 协调 。 ( ) 技术 获取 方 式 单 一 ,研 发 人 才 机 制 和 研 发 激 励 机 制 2 的不完善 改革开放近 3 ,我国技术获取的主要途径是 从国外 引 0年 进技术 ,而仅靠这种方式 已远远 不能满 足新形 势下的竞争 要 求 ,必须实现技术获取方式 的多元 化。在这个 信息时 代 ,最 短缺的资源不是原材料 ,而是 人才 。研 发的关键 已经转化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