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客户来源与基本信息分析(课后测试题答案)

1-客户来源与基本信息分析(课后测试题答案)
1-客户来源与基本信息分析(课后测试题答案)

1-客户来源与基本信息分析(课后测试题答案)

单选题

1、银行信贷客户基本工商登记信息的主要内容不包括(D)。(20 分)

A营业执照

B公司章程

C公司股东

D高管家庭背景

多选题

1、银行信贷客户的基本来源主要包括(ABCD)。(20 分)

A网点客户

B主动营销客户

C政府推介

D同行客户

2、银行信贷客户基本信息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ABC)。(20 分)

A借款主体分析

B公司分析

C集团客户分析

D竞争对手分析

3、针对集团客户进行授信管理的主要方式包括(ABC)。(20 分)

A整体授信、统一使用

B单独授信,集中控制

C整体授信,分配额度

D单独授信,分别控制

判断题

1、法定代表人不等于法人代表,法人代表只有一个,而法定代表人可以有多个。(B)(20分)

A正确

B错误

数值分析课后答案

1、解:将)(x V n 按最后一行展开,即知)(x V n 是n 次多项式。 由于 n i i i n n n n n i n x x x x x x x x x x V ...1...1... ......... ...... 1 )(21110 20 0---= ,.1,...,1,0-=n i 故知0)(=i n x V ,即110,...,,-n x x x 是)(x V n 的根。又)(x V n 的最高 次幂 n x 的系数为 )(...1...1... ...... .........1),...,,(101 1 21 11 2 2221 02001101j n i j i n n n n n n n n n n n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V -== ∏-≤<≤-----------。 故知).)...()()(,...,,()(1101101------=n n n n x x x x x x x x x V x V 6、解:(1)设 .)(k x x f =当n k ,...,1,0=时,有.0)()1(=+x f n 对 )(x f 构造Lagrange 插值多项式, ),()(0 x l x x L j n j k j n ∑== 其 0)()! 1() ()()()(1)1(=+=-=++x w n f x L x F x R n n n n ξ, ξ介于j x 之间,.,...,1,0n j = 故 ),()(x L x f n =即 .,...,1,0,)(0 n k x x l x k j n j k j ==∑= 特别地,当0=k 时, 10) (=∑=n j x j l 。 (2) 0)()1(1) ()1()()(0000=-=??? ? ??-??? ? ??-=--=-===∑∑∑∑k j j i j i k j k i i j i i k j n j k i i j k n j j x x x x i k x l x x i k x l x x )利用(。 7、证明:以b a ,为节点进行线性插值,得 )()()(1 b f a b a x a f b a b x x P --+--= 因 0)()(==b f a f ,故0)(1=x P 。而 ))()(("2 1 )()(1b x a x f x P x f --= -ξ,b a <<ξ。 故)("max )(8 122)("max )(max 2 2 x f a b a b x f x f b x a b x a b x a ≤≤≤≤≤≤-=??? ??-≤。 14、解:设 ))...()(()(21n n x x x x x x a x f ---=, k x x g =)(,记)() (1 ∏=-=n j j n x x x w ,则 ),()(x w a x f n n =).()(' j n n j x w a x f = 由差商的性质知 [])! 1()(1,..,,1) (' 1 )(')('1 211 11 -== ==-===∑∑∑ n g a x x x g a x w x a x w a x x f x n n n n n j j n k j n n j j n n k j n j j k j ξ, ξ介于n x x ,...,1之间。 当20-≤≤ n k 时,0)()1(=-ξn g , 当 1-=n k 时,)!1()(1-=-n g n ξ, 故 ???-=-≤≤=-= --=∑1,,20,0)!1()(1) ('1 11 n k a n k n g a x f x n n n n j j k j ξ 16、解:根据差商与微商的关系,有 [] 1! 7! 7!7)(2,...,2,2)7(7 10===ξf f , [ ] 0! 80 !8)(2,...,2,2)8(8 1 ===ξf f 。 ( 13)(47+++=x x x x f 是7次多项式, 故 ,!7)()7(=x f 0)()8(=x f )。 25、解:(1) 右边= [][]dx x S x f x S dx x S x f b a b a ??-+-)(")(")("2)(")("2 = [] d x x S x f x S x S x S x f x f b a ?-++-)("2)(")("2)(")(")("2)(" 222 = [] d x x S x f b a ?-)(")(" 22 = [][]dx x S dx x f b a b a 2 2 )(")("??- =左边。 (2)左边= ? -b a dx x S x f x S ))(")(")(("

2013信息分析与预测试卷及答案学习资料

信息分析与预测复习题 一、单选题( 10 个) 1. 真正意义上的科技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产生是在 ( C ) 之后。 A 、1935 年 B 、 1937 年 C 、1939 年 D 、1940 年 2. 只有满足条件 ( C ) 的 Gompertz 曲线才能称为生长曲线。 A 、 K>0, a>0, b>0 B 、 K<0, a<0, b<0 C 、K>0, 00, a>1, b>1 3. 信息分析过程中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和研究的相对独立性,是为了保证信息分析的 ( C ) 。 A 、系统性 B 预测性 C 科学性 D 社会性 4. 对事件实现时间预测结果的数据处理应该用 ( D )来表达。 A 、评分算术平均值 B 满分频度 C 中位数 1. 完整的信息分析与预测是一个 ( D )的活动过程。 A.规范化 B.满足特定需求 C.满足用户需求 D.系列化 2. 信息分析的目的是 ( A ) 。 A 、为科学决策服务 B 为科学研究服务 C 为信息管理服务 D 为信息咨询服务 3. 网上调查的基本方法是 ( A ) 。 A 、站点法 B E-mail 法 C 随机IP 法 D 视讯会议法 4. 指数平滑法中的加权系数 a 一般取值范围为(C )。 A 、 0.01-0.05 B 、 0.10-0.50 C 、 0.01-0.30 D 、 0.01-0.50 5. 信息分析过程中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和研究的相对独立性,是为了保证信息分析的 ( C )。 A 、系统性 B 预测性 C 科学性 D 社会性 6. 在采用倾向线逐步修正的方法时,如果时间序列数据的倾向线呈非线性,则应该用 ( C ) 法。 A 、二次移动平均 B 二次指数平滑 C 三次指数平滑 D 多项式曲线 7. 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是两种 ( C )的分析方法。 A 、完全不同 B 完全相同 C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D 比较相似 8. 真正意义上的科技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产生是在 ( C )之后。 5. 从信息分析的研究内容上看,主要有 A 、跟踪、比较 B 比较、预测 6. 在四种实际调查形式中,又以 ( A 、现场调查 B 访问调查 7. 文献计量学方法主要是运用数学和 数学模型表示出来。 A 、信息学 B 统计学 8.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 A 、萨蒂 B 、布鲁克斯 C 、 9. 社会调查是收集 ( D ) 的主要途径。 A 、文献信息 10. 在实践中, 法。 A 、层次法 ( D ) 等类型。 C 预测、评价 D 跟踪、比较、预测、评价 D ) 为实际调查的主要方法。 C 样品调查 D 问卷调查 ( B ) 处理手段,将文献信息交流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用 ( A 齐夫 C 、计量学 D 、管理学 ) 首先提出的。 D 洛特卡 l=t 八乞 B 、实物信息 C 、口头信息 D 、非文献信息 无论是及时评价还是最终评价,一般都分为定性、定量和 ( B ) 三种评价方 B 半定量法 C 计量学法 D 、平滑移动法 D 中位数及上下四分点

信息分析与预测第一部分重点

绪论: 学习点: 信息分析:旨在通过已知信息揭示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 信息预测:1、对事物的未来状态进行科学的预计和推测; 2、对已发生或存在的事物的未知状态进行估计和推断。 信息分析与预测关系: 信息分析与信息预测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信息分析是信息预测的基础,没有信息分析,信息预测只能建立在零散无序甚至参杂有主管成分在内的无直接使用价值的信息的接触,这是无法科学地进行信息预测的;另一方面,信息预测是信息分析的拓展和延伸。没有信息预测,信息分析只能停留在揭示事物运动规律这一粗浅层次上,而不能达到利用规律的目的。 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四项基本功能: 1、整理功能:对信息进行收集组织使之由无序变为有序; 2、评价功能:对信息价值进行评定,以达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辨新、权重、评价、荐优的目的; 3、预测功能:通过对已知信息内容的分析获取未知或未来信息; 4、反馈功能——根据实际效果对评价和预测结论进行审议、修改和补充。 信息分析与预测特点: 1、针对性:针对性是信息分析与预测的重要特点,是其能否发挥作用是否具有生命力的体现。 2、系统性:除表现出信息大量相关信息的系统性外,还表现出如方法手段的系统性、所应用可学科知识的系统、所需要研究因素的系统性等。 3、科学性:信息分析与预测的过程中通常会自觉地以辩证唯物注意认识论为指导,并在大量搜集原始信息的基础上,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慎密的科学方法进行。 4、近似性:预测结果会与实际结果有一定的偏差,所以预测只是实际情况的近似值。 5、局限性:信息分析与预测会受到各个方面的限制,有时并不深刻、全面,其结果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大概了解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部分:信息分析与预测程序 学习点: 选题:指信息分析与预测课题的选择,即明确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对象、目标和方向。(是信息分析与预测工作的起点) 选题的原则:政策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可能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课题的来源:其来源及其广泛。 按所属领域分:有来自科研、生产第一线的微观课题、来自宏观决策中的宏观课题。 按所述内容划分:有经济、科技、市场及以其他社会问题为内容的课题。 按提出者的角度分: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课题、信息用户委托的课题、信息分析与预测人员自己提出的课题。 信息源:人们在科学决策、R&D、市场开拓等社会实践活动中藉以获取信息的来源。主要包括文献信息和非文献信息两大类。 文献信息源 根据载体的不同,文献信息源通常分为下面四种类型:印刷型(油印、铅印、胶印、木版印

信息论与编码试卷与答案

一、(11’)填空题 (1)1948年,美国数学家香农发表了题为“通信的数学理论”的长篇论文,从而创立了信息论。 (2)必然事件的自信息是 0 。 (3)离散平稳无记忆信源X的N次扩展信源的熵等于离散信源X的熵的 N倍。 (4)对于离散无记忆信源,当信源熵有最大值时,满足条件为__信源符号等概分布_。 (5)若一离散无记忆信源的信源熵H(X)等于2.5,对信源进行等长的无失真二进制编码,则编码长度至少为 3 。 (6)对于香农编码、费诺编码和霍夫曼编码,编码方法惟一的是香农编码。(7)已知某线性分组码的最小汉明距离为3,那么这组码最多能检测出_2_______个码元错误,最多能纠正___1__个码元错误。 (8)设有一离散无记忆平稳信道,其信道容量为C,只要待传送的信息传输率R__小于___C(大于、小于或者等于),则存在一种编码,当输入序列长度n足够大,使译码错误概率任意小。(9)平均错误概率不仅与信道本身的统计特性有关,还与___译码规则____________和___编码方法___有关 三、(5')居住在某地区的女孩中有25%是大学生,在女大学生中有75%是身高1.6米以上的,而女孩中身高1.6米以上的占总数的一半。 假如我们得知“身高1.6米以上的某女孩是大学生”的消息,问获得多少信息量? 解:设A表示“大学生”这一事件,B表示“身高1.60以上”这一事件,则 P(A)=0.25 p(B)=0.5 p(B|A)=0.75 (2分) 故 p(A|B)=p(AB)/p(B)=p(A)p(B|A)/p(B)=0.75*0.25/0.5=0.375 (2分) I(A|B)=-log0.375=1.42bit (1分) 四、(5')证明:平均互信息量同信息熵之间满足 I(X;Y)=H(X)+H(Y)-H(XY) 证明:

税收统计分析人员试题(doc 30页)

税收统计分析人员试题(doc 30页)

税收统计分析人员试题 一、填空题 1、按税收影响的不同层次分,税收效应可分为税收的微观经济影响和宏观经济影响 2、按税收效应的影响层次分类,税收效应可分为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与微观经济效应 3、第一次将税收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联系起来的经济学家是瓦格纳 4、 20世纪30年代引发的凯恩斯革命的理论基础是有效需求学说 5、国内生产总值在实际核算中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6、国内生产总值十衡量一国或一个地区生产水平最基本的总量指标,它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7、按价格形式分,国内生产总值可分为现价国内生产总值和可比价国内生产总值。 8、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等四个构成项目。 9、国内生产总值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总表、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和支出法国内

生产总值表。 10、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和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分别从价值构成、收入形式和使用去向角度反映国内生产总值表的形成过程。 11、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使用现行价格、可比价格以及不变价格等价格标准。 12、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种,通常,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按现价给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以可比价表示。 13、使用支出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具体包括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等三个构成项目。 14、按税负的真实程度,可以将税收负担分为名义负担和实际负担。 15、们称之为小口径的宏观税负衡量指标是指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16、目前我国税收收入负担的重点主要在于第二产业。 17、所得税与消费税都会影响影响储蓄行为,如果两者税率一致,消费税更有利于家庭储蓄的增长 18、按税负是否可以转嫁,可以将税收负担分为直接负担和间接负担

数值分析课后题答案

数值分析 2?当x=1,—1,2时,f(x)=O, 一3,4,求f(x)的二次插值多项式。解: X 0 =1,x j = — 1,x 2 = 2, f(X。)= 0, f (xj = -3, f (x2)= 4; l o(x)=(x-xi^~x2\=-1(x 1)(x-2) (x o -X/X o _x2) 2 (x -x0)(x -x2) 1 l i(x) 0 2(x-1)(x-2) (x i ~x0)(x i ~x2) 6 (x—x0)(x—x,) 1 l2(x) 0 1(x-1)(x 1) (X2 -X°)(X2 - X i) 3 则二次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为 2 L 2(X)= ' y k 1 k ( x) kz0 = -3l°(x) 4l2(x) 1 4 =(x_1)(x—2) 4 (x-1)(x 1) 2 3 5 2 3 7 x x - 6 2 3 6?设Xj, j =0,1,||(,n 为互异节点,求证: n (1 )7 x:l j(x) =x k(k =0,1川,n); j=0 n (2 )7 (X j -x)k l j(x)三0 (k =0,1川,n); j £ 证明 (1)令f(x)=x k

n 若插值节点为X j, j =0,1,|l(, n,则函数f (x)的n次插值多项式为L n(x)八x k l j(x)。 j=0 f (n 十)(?) 插值余项为R n(X)二f(X)-L n(X) n1(X) (n +1)!

.f(n1)( ^0 R n(X)=O n 二瓦x k l j(x) =x k(k =0,1川,n); j :o n ⑵、(X j -x)k l j(x) j卫 n n =為(' C?x j(—x)k_L)l j(x) j =0 i =0 n n i k i i =為C k( -x) (、X j l j(x)) i =0 j=0 又70 _i _n 由上题结论可知 n .原式二''C k(-x)k_L x' i=0 =(X -X)k =0 -得证。 7设f (x) c2 la,b 1且f (a) =f (b)二0,求证: max f(x)兰一(b-a) max a $至小一*丘f (x). 解:令x^a,x^b,以此为插值节点,则线性插值多项式为 L i(x^ f(x o) x x f (xj X o —人x -X o X —X o x-b x-a ==f(a) f(b)- a - b x -a 又T f (a) = f (b)二0 L i(x) = 0 1 插值余项为R(x)二f (x) - L,(x) f (x)(x - X Q)(X - xj 1 f(x) = 2 f (x)(x -X g)(X -xj

简答

简答 1.简述数控机床的组成? 数控机床主要由输入/输出设备、数控装置、伺服系统、辅助控制装置、检测反馈装置和机床本体组成. 2.刀具补偿的目的是什么?刀具补偿有哪些类型? 刀具补偿的目的是使数控系统的控制对象由刀架参考点变换到刀尖或刀刃。 刀具补偿一般分为:刀具位置补偿、刀具长度补偿、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刀具半径补偿。 3.简述开环步进式伺服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驱动控制线路接收来自机床数控系统发出的进给脉冲信号(指令信号)并把此信号转换为控制步进电机各项绕组依此通电、断电的信号,使步进电机运转;步进电机的转子与机床丝杠连在一起,转子带动丝杠转动,丝杠再带动工作台移动。 4.简述数控机床程序编制的内容和步骤。 数控机床程序编制的内容:零件加工顺序,刀具与工件相对运动轨迹的尺寸数据,工艺参数以及辅助操作等加工信息。 编程步骤:分析零件图纸及工艺处理,数学处理,编写零件加工程序单、制作介质,进行程序检验。 5.简述数控系统的插补概念 答:根据运动轨迹的起点坐标,终点坐标和轨迹的曲线方程,由数控系统实时地算出各个中间点的坐标,即插入补上运动轨迹各个中间点的坐标6.简述数控开环、半闭环、闭环伺服系统的区别。 答:开环伺服系统即无位置反馈的系统,其驱动元件主要是功率步进电机,其实质是数字脉冲到角度位移的变换。 闭环伺服系统是误差控制随动系统,该装置测出实际位移量,并将测量值反馈给CNC装置,与指令进行比较,求得误差,构成闭环位置控制。 半闭环系统指位置检测元件不直接安装在进给坐标的最终运动部件上,而是中间经过机械传动部件的位置转换,这种伺服系统的精度低于闭环系统。 7.反向间隙误差是怎样产生的,如何进行补偿? 答: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先采取调整和预紧的方法,减少间隙。而对于剩余间隙,在半闭环系统中可将其值测出,作为参数输入数控系统,则此后每当坐标轴接收到反向指令时,数控系统便调用间隙补偿程序,自动将间隙补偿值加到由插补程序算出的位置增量命令中,以补偿间隙引起的失动。 8.简述数控加工过程中,对刀点和换刀点选择的基本原则。 对刀点选择的原则:①便于数学处理和程序编制;②在机床上容易校准; ③在加工过程中便于检查;④引起的加工误差小。 换刀点的选择原则:根据工序内容的安排。为了防止换刀时刀具碰伤工件,换刀点往往设在零件的外面。 9.伺服系统执行元件的种类? 伺服系统执行元件的种类:步进电动机伺服系统、直流伺服系统、交流伺服系统。 10.反向间隙误差是怎样产生的? 在进给传动链中,齿轮传动、滚珠丝杠螺母副等均存在反转间隙。这种反转

信息分析与预测重点 查先进版(免费分享)

信息分析与预测重点 1.信息分析与预测的概念、功能、目的、关系、特点?…………………………………… 信息分析:旨在通过已知信息揭示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 信息预测:①对已发生或存在的事物的未知状态进行估计和推断。 ②以事物的过去一直信息的分析结果为依据,参照当前已经出现或正在出现的各种新情况,运用现代管理的、数学的和统计的方法以及现在信息技术,对事物的未来状态进行科学的预计和推测。 信息分析与预测的目的:是揭示规律,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规律。 信息分析与预测关系:一方面,信息分析是信息预测的基础,没有信息分析,信息预测只能建立在零散无序甚至参杂有主管成分在内的无直接使用价值的信息的接触,这是无法科学地进行信息预测的;另一方面,信息预测是信息分析的拓展和延伸。没有信息预测,信息分析只能停留在揭示事物运动规律这一粗浅层次上,而不能达到利用规律的目的。 信息分析与预测特点: (1)针对性:针对性是信息分析与预测的重要特点,是其能否发挥作用是否具有生命力的体现。 (2)系统性:除表现出信息大量相关信息的系统性外,还表现出如方法手段的系统性、所应用可学科知识的系统、所需要研究因素的系统性等等。 (3)科学性:信息分析与预测的过程中通常会自觉地以辩证唯物注意认识论为知道,并在大量搜集原始信息的基础上,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慎密的科学方法进行。 (4)近似性:预测结果会与实际结果有一定的偏差,所以预测只是实际情况的近似值。 (5)局限性:信息分析与预测会受到各个方面的限制,有时并不深刻,全面,其结果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信息分析的四项基本功能: 整理功能——对信息进行收集组织使之由无序变为有序 评价功能——对信息价值进行评定,以达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辨新、权重、评价、荐优的目的 预测功能——通过对已知信息内容的分析获取未知或未来信息 反馈功能——根据实际效果对评价和预测结论进行审议、修改和补充 2.什么是选题?…………………………………………………………………………………….. 选题定义:指信息分析与预测课题的选择,即明确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对象、目标和方向。 3.信息源的定义、信息源的分类?……………………………………………………………….. 信息源:人们在科学决策、R&D、市场开拓等社会实践活动中藉以获取信息的来源。主要包括文献信息和非文献信息两大类。 文献信息源 根据载体的不同,文献信息源通常分为下面四种类型: ①印刷型(油印、铅印、胶印、木版印刷),②微缩型(缩微胶片、胶卷、卡片,主要以感光材料为载体),③机读型(磁性材料或感光材料为载体),④声像型(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电影拷贝、幻灯片)。 根据发售途径和获取的难易度分: ①白色文献:科技期刊、科技报告、专利资料手册、标准文献图书、政府出版物、组织机构指南 ②黑色文献:保密性高的。 ③灰色文献研究报告、学位论文,会议记录、企业内部出版物经济函件商务通信。非正

信息论基础》试卷(期末A卷

《信息论基础》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空,每小空1分,共20分) 1.按信源发出符号所对应的随机变量之间的无统计依赖关系,可将离散信源分为有记忆信源和无记忆信源两大类。 2.一个八进制信源的最大熵为3bit/符号 3.有一信源X ,其概率分布为1 23x x x X 1 11P 244?? ?? ? =?? ????? ,其信源剩余度为94.64%;若对该信源进行十次扩展,则每十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是 15bit 。 4.若一连续消息通过放大器,该放大器输出的最大瞬间电压为b ,最小瞬时电压为a 。若消息从放大器中输出,则该信源的绝对熵是∞;其能在每个自由度熵的最大熵是log (b-a )bit/自由度;若放大器的最高频率为F ,则单位时间内输出的最大信息量是 2Flog (b-a )bit/s. 5. 若某一 信源X ,其平均功率受限为16w ,其概率密度函数是高斯分布时,差熵的最大值为 1 log32e 2 π;与其熵相等的非高斯分布信源的功率为16w ≥ 6、信源编码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有效性,信道编码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可靠性。 7、无失真信源编码的平均码长最小理论极限制为信源熵(或H(S)/logr= H r (S))。 8、当R=C 或(信道剩余度为0)时,信源与信道达到匹配。 9、根据是否允许失真,信源编码可分为无失真信源编码和限失真信源编码。 10、在下面空格中选择填入数学符号“,,,=≥≤?”或“?” (1)当X 和Y 相互独立时,H (XY )=H(X)+H(X/Y)。 (2)假设信道输入用X 表示,信道输出用Y 表示。在无噪有损信道中,H(X/Y)> 0, H(Y/X)=0,I(X;Y)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5%×7%×9% B. 105%×107%×109% C.(105%×107%×109%)-1 D.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 C. –% D. %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 , 回归系数b= -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年时间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 =70件, =件乙车间: =90件, =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 多选题 (每题2分,共14分) 1. 下列数据中属于时点数的有 A. 流动资金平均余额20万元 B. 储蓄存款余额500万元 C. 商品销售额80万元 D. 固定资产300万元 E. 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 2. 在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测量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测度值是

数值分析课后习题答案

习 题 一 解 答 1.取3.14,3.15, 227,355113 作为π的近似值,求各自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有效数字的位数。 分析:求绝对误差的方法是按定义直接计算。求相对误差的一般方法是先求出绝对误差再按定义式计算。注意,不应先求相对误差再求绝对误差。有效数字位数可以根据定义来求,即先由绝对误差确定近似数的绝对误差不超过那一位的半个单位,再确定有效数的末位是哪一位,进一步确定有效数字和有效数位。有了定理2后,可以根据定理2更规范地解答。根据定理2,首先要将数值转化为科学记数形式,然后解答。 解:(1)绝对误差: e(x)=π-3.14=3.14159265…-3.14=0.00159…≈0.0016。 相对误差: 3()0.0016 ()0.51103.14r e x e x x -==≈? 有效数字: 因为π=3.14159265…=0.314159265…×10,3.14=0.314×10,m=1。 而π-3.14=3.14159265…-3.14=0.00159… 所以│π-3.14│=0.00159…≤0.005=0.5×10-2=21311 101022 --?=? 所以,3.14作为π的近似值有3个有效数字。 (2)绝对误差: e(x)=π-3.15=3.14159265…-3.14=-0.008407…≈-0.0085。 相对误差: 2()0.0085 ()0.27103.15r e x e x x --==≈-? 有效数字: 因为π=3.14159265…=0.314159265…×10,3.15=0.315×10,m=1。 而π-3.15=3.14159265…-3.15=-0.008407… 所以│π-3.15│=0.008407……≤0.05=0.5×10-1 =11211101022 --?=? 所以,3.15作为π的近似值有2个有效数字。 (3)绝对误差: 22 () 3.14159265 3.1428571430.0012644930.00137e x π=-=-=-≈- 相对误差:

(整理后的)分析与预测试卷(绝密)

信息分析与预测 1、选题应严格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课题初步指出后必须进行课题的,最终选定课题后还 要以开题报告的形式反映出来,并拟定。 2、信息搜集的两个基本途径是、。 3、文献信息源按照载体的不同可分为印刷型文献、、电子型文献和。 4、信息整理是对信息的初级加工,包含和两个层次。 5、根据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的内容及其制作特点,可分为、数据类产品和。 6、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的评价主要从理论意义和两方面进行。 7、层次分析法的独特性在于递阶层次结构、和一致性检验三个方面。 8、美国兰德公司创立了著名的。 9、商品市场按其满足需要的性质可分为、两大类。 10、是对产品消费后产生的最终效果进行的一种长远评价。 11、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的思维形式,推理三要素包括、、。 12、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内容大致包括、方法和三部分。 13、指数平滑法考虑到时间序列上数据的价值不同,对移动平均法进行了改进,因此指数平滑法的实质 是。 14、生长曲线包含两种:和,前者属于对称型生长曲线。 1、信息分析的最终目的是( D) A. 为科学决策提供服务 B. 为R&D提供服务 C. 为市场开拓提供服务 D. 通过已知信息揭示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 2、我国信息分析与预测工作在服务方式上的转变(C ) A. 全盘无偿服务转向有偿服务 B. 有偿服务转向全盘无偿服务 C. 从无偿服务转向以无偿服务为基础、有偿服务为主流的服务新方式 D. 传统服务转向全盘无偿服务 3、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主要环节依次是(C ) A. 信息搜集→课题选择→产品制作和利用→信息整理、评价和分析 B. 信息搜集→课题选择→信息整理、评价和分析→产品制作和利用 C. 课题选择→信息搜集→信息整理、评价和分析→产品制作和利用 D. 课题选择→信息搜集→产品制作和利用→信息整理、评价和分析 4、课题选择时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生冲突,应当坚持( A)原则 A. 社会效益优先 B. 经济效益优先 C. 政治性优先 D. 必要性优先 5、搜集非文献信息的主要途径是( D) A. 系统检索法 B. 追溯检索法 C. 浏览检索法 D. 社会调查 6、为了防止信息搜集过程中过量“信息垃圾”的出现,信息搜集应具有(D ) A. 新颖性 B. 可靠性 C. 科学性 D. 针对性 7、目前要搜集哪种手提电脑的品牌最好,最好的调查法是(B ) A. 现场调查 B. 问卷调查 C. 访问调查 D. 样品调查 8、军事情报属于(C ) A. 白色文献 B. 灰色文献 C. 黑色文献 D. 蓝色文献 9、年度总结属于下列报告中的(B ) A. 述评性研究报告 B. 综述性研究报告 C. 预测性研究报告 D. 背景性研究报告 10、问卷调查的质量和效果取决于(C ) A. 提问的内容 B. 提问的方式 C. 调查问卷的设计质量和效果 D. 提问的顺序 11、问卷调查设计问题的数量应控制在(A )以内比较合适

信息论与编码试卷及答案(多篇)

一、概念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什么是平均自信息量与平均互信息,比较一下这两个概念的异同? 答:平均自信息为 表示信源的平均不确定度,也表示平均每个信源消息所提供的信息量。 平均互信息 表示从Y获得的关于每个X的平均信息量,也表示发X前后Y的平均不确定性减少的量,还表示通信前后整个系统不确定性减少的量。 2.简述最大离散熵定理。对于一个有m个符号的离散信源,其最大熵是多少? 答:最大离散熵定理为:离散无记忆信源,等概率分布时熵最大。 最大熵值为。 3.解释信息传输率、信道容量、最佳输入分布的概念,说明平均互信息与信源的概率分布、信道的传递概率间分别是什么关系? 答:信息传输率R指信道中平均每个符号所能传送的信息量。信道容量是一个信道所能达到的最大信息传输率。信息传输率达到信道容量时所对应的输入概率分布称为最佳输入概率分布。 平均互信息是信源概率分布的∩型凸函数,是信道传递概率的U型凸函数。 4.对于一个一般的通信系统,试给出其系统模型框图,并结合此图,解释数据处理定理。 答:通信系统模型如下:

数据处理定理为:串联信道的输入输出X、Y、Z组成一个马尔可夫链,且有, 。说明经数据处理后,一般只会增加信息的损失。 5.写出香农公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当信道带宽为5000Hz,信噪比为30dB时求信道容量。 .答:香农公式为,它是高斯加性白噪声信道在单位时间内的信道容量,其值取决于信噪比和带宽。 由得,则 6.解释无失真变长信源编码定理。 .答:只要,当N足够长时,一定存在一种无失真编码。 7.解释有噪信道编码定理。 答:当R<C时,只要码长足够长,一定能找到一种编码方法和译码规则,使译码错误概率无穷小。 8.什么是保真度准则?对二元信源,其失真矩阵,求a>0时率失真函数的和? 答:1)保真度准则为:平均失真度不大于允许的失真度。 2)因为失真矩阵中每行都有一个0,所以有,而。 二、综合题(每题10分,共60分) 1.黑白气象传真图的消息只有黑色和白色两种,求:

统计分析人员试题库

统计分析人员岗位练兵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一定时期工商税收入库数与同期GDP之间的比值称为()。 A、税收收入弹性 B、宏观税负 C、税收比率 D、税收指数 2、经济税源调查的基本方法主要有直接观察法、报告法和()三种。 A、普查法 B、抽查法 C、采访法 D、典型调查法 3、工业增值税弹性的计算公式为()。 A、本期工业增值税税源增长率/本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增长率 B、本期工业增值税税源增长率/本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可比价增长率 C、本期工业增值税税源增长率/本期全部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增长率 D、本期工业增值税税源增长率/本期全部工业企业增加值可比价增长率 4、省以下各级国家税务局的税收计划管理权限是()。 A、按当地经济状况编制税收计划 B、执行当地人代会通过的税收计划 C、在上级下达计划的基础上可以作局部调整 D、全额落实上级税务机关下达的税收收入计划 5、对国税机关来说,重点税源监控一般以()为对象。 A、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B、增值税纳税人 C、企业所得税纳税人 D、消费税纳税人 6、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被称为()。 A、GNP B、GDP C、总产出 D、总收入 7、在税收统计调查中,重点调查特别适合于()。 A、税务登记情况调查 B、税收负担率调查 C、税收计划执行情况调查 D、税源调查 8、在统计分析方法中,()可以描绘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过程和结果,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速度和趋势。 A、平均分析法 B、相关与回归分析法

C、时间数列分析法 D、统计指数分析法 9、税收会计的会计基础是()。 A、权责发生制 B、收付实现制 C、现金制 D、分段联合制 10、以下()是税收会计主体。 A、县级国家税务局 B、市级国家税务局 C、省级国家税务局C、国家税务总局 11、对申请核销的死欠税款,必须按每个纳税人分别报()进行确认。 A、县级国家税务局 B、地市级国家税务局 C、省级国家税务局 D、国家税务总局 12、呆帐税金是指从滞纳之日起,超过()年仍然没有收回的欠税。 A、1 B、2 C、3 D、5 13、下列科目中,年终账户冲转后无余额的是()。 A、入库税收 B、待征税收 C、暂收款 D、应征税收 14、税务机关收取的纳税保证金应记入税收会计()科目的借方。 A、现金 B、保管款 C、银行存款 D、暂收款 15、发生应征税金时,应记入()账户的借方。 A、应征税收 B、待征税收 C、待解税金 D、在途税金 16、入库单位核算应征税金的原始凭证是()。 A、应征凭证汇总单 B、纳税申报表 C、税收缴款书 D、上解凭证汇总单 17、()是编制税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 A、原始凭证 B、记帐凭证 C、科目汇总表 D、会计账簿 18、税收收入退还书是税务机关将已征收入库的税款从()退还给纳税人的一种专用凭证。 A、税务机关 B、开户银行 C、国库 D、国库经收处 19、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一律由纳税人到()填开。 A、县级国家税务局 B、县级地方税务局

数值分析第四版习题及答案

第四版 数值分析习题 第一章 绪 论 1. 设x >0,x 的相对误差为δ,求ln x 的误差. 2. 设x 的相对误差为2%,求n x 的相对误差. 3. 下列各数都是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即误差限不超过最后一位的半个单位,试指 出它们是几位有效数字: *****123451.1021,0.031,385.6,56.430,7 1.0.x x x x x =====? 4. 利用公式求下列各近似值的误差限: ********12412324(),(),()/,i x x x ii x x x iii x x ++其中**** 1234 ,,,x x x x 均为第3题所给的数. 5. 计算球体积要使相对误差限为1%,问度量半径R 时允许的相对误差限是多少? 6. 设028,Y =按递推公式 1n n Y Y -=…) 计算到100Y .(五位有效数字),试问计算100Y 将有多大误差? 7. 求方程2 5610x x -+=的两个根,使它至少具有四位有效数字. 8. 当N 充分大时,怎样求 2 11N dx x +∞ +? ? 9. 正方形的边长大约为100㎝,应怎样测量才能使其面积误差不超过1㎝2 ? 10. 设 212S gt = 假定g 是准确的,而对t 的测量有±秒的误差,证明当t 增加时S 的绝对误 差增加,而相对误差却减小. 11. 序列 {}n y 满足递推关系1101n n y y -=-(n=1,2,…),若0 1.41y =≈(三位有效数字), 计算到 10y 时误差有多大?这个计算过程稳定吗? 12. 计算61)f =, 1.4≈,利用下列等式计算,哪一个得到的结果最好? 3 -- 13. ()ln(f x x =,求f (30)的值.若开平方用六位函数表,问求对数时误差有多大?若改用另一等价公式 ln(ln(x x =- 计算,求对数时误差有多大?

(完整版)华师情报学考研真题

华师情报学真题 华师2003年情报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4分,20分) 1.信息管理学 2.网络信息资源 3.SCI 4.超媒体系统 5.CA 二、辨析题(1-5小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原因,第6题只需连线。共30分) 1、信息具有普遍性,而知识具有社会性。 2、信息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使信息有序化。 3、经济信息化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 4、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关于国内3500多种中英文核心期刊和专业期刊的大型题录数据库。 5、IPC是英国德温特(Derwent)公司编制的世界专利索引工具。 6、将下列网络检索工具和网络资源连线。 WAIS WEB资源 Veronica Usenet资源 Archie Gopher资源 Yahoo FTP资源 三、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要作解释。共60分) 1、简述管理决策人员的信息需要特点。 2、简述正式信息交流与非正式信息交流的差异。 3、简述CIO在现代组织管理中的主要职能。、 4、简述Ei Village的服务内容。 5、简述First Search应用环境与特点。 6、简述Dialog数据库类型和基本索引字段。 四、论述题(第一题必做,2、3选择一道,共40分) 1、论述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中的作用。 2、论参考工具书的排列法。 3、论述网络信息检索策略。

一、名词解释(共20分) 1、CIO 2、倒排文档 3、模糊检索 4、多元搜索引擎 5、Ei Village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说明理由。共30) 1、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活动。 2、科学研究人员所需信息的内容范围比管理决策人员所需信息的内容范围广。 3、减少传递层级是保证组织中垂直信息交流精确度唯一有效的方法。 4、实物信息源具有直观性和隐蔽性等特点。 5、用快速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要求开发者在早期调查中充分掌握用户的需求。 三、简单题(共60分) 1、简述用户信息查询行为的规律。 2、简述信息技术的社会作用。 3、简述网络指南针(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9e13574382.html,)的分类体系。 4、简述机读文献数据库的类型及层次关系。 5、简述超媒体检索技术。 6、举例说明布尔逻辑检索、字段限定检索、截词检索、相邻度检索的含义及检索结果。 四、论述题(1必做,2.3选一。共40) 1、论述信息市场的竞争机制和竞争策略。 2、论述事实数据型信息存取系统的作用和特点。 3、论述网络信息检索技巧。

信息分析与预测

1、信息分析的含义:对已知信息的分析,即观察现象,并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2、信息分析的目的: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社会团体或个人的科学决策、R&D和市场开 拓活动服务。 3、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主要环节:课题选择——信息搜集——信息整理、评价和分析——产 品制作、评价和利用。 4、信息分析与预测在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①信息分析与预测必须建立在用户及其特定的信息需求基础上。 ②信息分析与预测必须以占有大量的已知信息为前提。 ③信息分析与预测是一种信息加工活动,一般性的信息加工不能称作信息分析与预测。 ④广泛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和科学的信息分析与预测方法是成功地进行信息分 析与预测的重要保证。 ⑤完整的信息分析与预测是一个系列的活动过程,包括前后相随且密切相关的若干个 环节。 5、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功能:整理功能、评价功能、预测功能、反馈功能。 6、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作用:为科学决策服务、为R&D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 特点: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 7、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产生背景:信息分析与预测是信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首先产生 于科技信息分析与预测领域,是科技、经济和信息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8、国内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发展概况: ①1956~1966年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 ②1966~1976年的停滞时期 ③1976~1992年的恢复和重新发展时期 ④1992年以后的发展新时期 9、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发展趋势: ①信息分析与预测理论和方法体系日趋完善 ②信息分析与预测技术手段日益现代化 ③信息分析与预测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 ④信息分析与预测工作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显著 10、信息分析的任务就是要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在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搜集,加工 整理与价值评价的基础上,透过各种关系交织自成的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其内容本质,从而获取对客观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 第二章 11选题是指信息分析与预测课题的选择,即明确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对象,目标,和方向,课题是信息分析与预测工作的起点。 12、课题选择的原则:政策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可能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13、课题的来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课题、信息用户委托的课题、信息分析与预测人员自 己提出的课题 14、课题的程序:课题提出、课题分析与论证、课题选定 15、课题计划的内容:①课题目的、②调查大纲、③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④产品形式及其 提交方式、⑤组织分工、⑥完成时间和实施步骤、⑦其他 16、课题计划的组织实施与检查:①课题计划的组织实施、②课题计划的实施情况的检查和 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