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第二十四章补虚药 补血药补阴药
补虚药--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

补虚药--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第十七章补虚药凡能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增强体质,以提高抗病能力,治疗虚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亦称补养药或补益药。
本章药大多味甘,五脏皆入.药性寒、温、润、燥、平皆有。
分别具有补气、补阳、补血、补阴的作用。
主要用于人体气血阴阳亏损而致之虚弱诸证。
虚证的“证型”不外气虚、阳虚、血虚、阴虚四类。
补益药根据其功效和主要适应证的不同,分为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四类。
人体的气、血、阴、阳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般说来,阳虚者多兼气虚,而气虚渐重者易致阳虚。
阴虚者每兼见血虚,而血虚者也易致阴虚。
故补气药和补阳药、补血药和补阴药,常相辅而用。
至于气血双亏、阴阳俱虚、气阴两虚的证候,又当气血兼顾、阴阳双补或气阴并补。
补虚药若配伍祛邪药,能“扶正祛邪”;若配伍健脾消食药,可顾护脾胃,促进运化。
虚证一般病程较长,补虚药宜作蜜丸、煎膏、片剂、口服液、颗粒剂或酒剂等,以便保存和服用。
若入汤剂宜久煎;挽救虚脱者,宜制成注射剂,以备急用。
补气药大多可蜜炙用,以增补气之功;补阳药可淡盐水炙用,以增强补肾作用;补阴药大多生用,而鲜用生津之力更佳,动物甲壳类多砂炒后醋淬用。
补虚药原为虚证而设,若无虚弱表现,不宜滥用,以免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误补益疾”。
实邪方盛,正气未虚,以祛邪为主,亦不宜用补药,以免“闭门留寇”。
第一节补气药本类药物大多甘温或甘平,能补益脏腑之气,增强机体的活动能力,尤以脾、肺二脏为主,故主能补脾气,益肺气,最宜脾气虚所致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虚胀、大便溏薄;肺气虚所致少气懒言、语言低微,甚或喘促、动则益甚、易出虚汗等症。
应用时除随不同的气虚证而选择相宜的补气药,还应根据兼证酌情配伍,如兼血虚者配补血药;兼阳虚者配补阳药;兼阴虚者配补阴药等。
气能生血,又能摄血,故临床为了补血、止血,有时需着重使用补气药。
本类药甘温益气,然甘温又壅中,易致中满,应用时须适当辅以理气药。
第24章4补阴药

北沙参1 北沙参
来源:伞形科草本植物珊瑚菜的根。 来源:伞形科草本植物珊瑚菜的根。 别名:莱阳参、珊瑚菜、银条参、野沙参等。 别名:莱阳参、珊瑚菜、银条参、野沙参等。 炮制:生用。 炮制:生用。
北沙参1 北沙参
性能: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本品为养阴清热之佳品,可清肺热、养肺阴、 润肺燥;清胃热、养胃阴、生胃津。 应用:1、热伤肺阴或阴虚肺燥之干咳少痰、咽痛音 哑等。 2、热伤胃阴或久病胃阴虚津亏,口干咽燥、 纳差、大便燥结、舌红少苔等。 用量用法:10~15克。
天冬3
来源:百合科草本植物天冬的块根。 别名:天门冬、满冬、浣草、飞 天蜈蚣、狮子草、吊竹等。 炮制:生用。 功用疏要:本品甘苦而寒,可清 肺热、润肺燥;滋肾阴、清虚 火。临床用于肺热阴伤的燥咳、 劳嗽咯血,肾阴不足、虚火上 炎的潮热盗汗、消渴、肠燥便 秘等症,也可用于肺痿、肺痈 等证。
石斛3 石斛
3.阴血亏虚之惊悸、失眠、健忘。本品入于心肾,又可以养血补心, 阴血亏虚之惊悸、失眠、健忘。本品入于心肾,又可以养血补心, 阴血亏虚之惊悸
黑芝麻
龟甲1 龟甲 :龟科动物乌龟的腹甲和背甲。
按:本品原名“龟板”,传统用乌 龟腹甲,又名“下甲”,今改为腹、 背甲均入药。生用或煅用。功能滋 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用 于阴虚阳亢、阴虚内热、虚风内动; 肾虚筋骨痿软;阴血亏虚的心悸失 眠、健忘以及阴虚血热的崩漏、月 经过多等。
乌 龟 及 龟 甲
应用:1、 热伤胃津,烦渴汗出、咽干舌燥。 2、胃阴亏虚,口渴咽干、食少、时作干呕、 胃脘嘈杂或灼痛,舌红少津。 3、肾阴亏损,视物不清及腰膝酸软。 其他:消渴之中消。 用量用法:10~15克。鲜品15 ~30克。入汤剂久煎。
中药学第二十四章补虚药wtt补血药补阴药

何首乌
❖ 【药性】 苦、甘、涩,微温。归肝、肾经
❖ 【功能与主治】 ❖ 制用:补益精血 ❖ 生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中药学第二十四章补虚药wtt补血 药补阴药
应用:
何首乌
乌须发要药 抗衰老
血虚萎黄,失眠健忘,配当归、熟地黄等
制:补益精血
精血亏虚,腰酸脚软,须发早白,配当归、 枸杞子、菟丝子等,如七宝美髯丹
北沙参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
甘寒养阴 苦寒清热 归肺胃
养阴清肺 益胃生津
中药学第二十四章补虚药wtt补血 药补阴药
北沙参
临床应用
清润肺胃之品
1.肺阴虚证, 干咳少痰、咳血或咽干音哑等,配麦冬、南沙 参、杏仁、桑叶、玄参等
白芍
中药学第二十四章补虚药wtt补血 药补阴药
白芍
性状:本品呈类圆形的薄 片。表面淡棕红色或类白 色,平滑。切面类白色或 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 显,可见稍隆起的筋脉纹 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 微苦、酸。
中药学第二十四章补虚药wtt补血 药补阴药
白芍
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
酸,入肝,养肝血、敛阴
不寒不燥不 滋腻碍胃, 为滋补良药
生:解毒,截 疟,润肠通便
肝肾亏虚,腰膝酸软,眩晕,耳鸣耳聋,配 桑椹子、黑芝麻、杜仲等,如首乌延寿丹
久疟正虚,配人参、当归等,何人饮 瘰疬痈疮、皮肤瘙痒,配夏枯草、当归等
肠燥便秘,配肉苁蓉、当归、火麻仁等
中药学第二十四章补虚药wtt补血 药补阴药
何首乌
用量用法:煎服,10~30g。
白芍
临床应用:
养血柔肝止痛 善治血虚肝郁
中药学快速记忆口诀

中药学快速记忆口诀中药学记忆口诀—补虚药一、补气药补气甘温肺脾归,四参芪术药扁甘。
饴蜜枣绞红景加,壅中助湿理气辅。
元气虚脱吉林参,生津增智补肺脾。
性味甘温高丽参,温补力强阳虚好。
党参补中养血强,生津力缓慢病施。
太子参用补心气,洋参性寒养阴行。
脾肺气虚用术芪,止汗固表利水同。
黄芪升阳托疮毒,白术安胎养胎宜。
山药平补脾肺肾,肾气不固遗带消。
和中化湿白扁豆,脾虚暑湿吐泻清。
甘草和药补中气,祛痰缓急解毒疗.二、补阳药补阳咸甘温脾肾,巴羊鹿沙菟智仁。
补骨锁杜苁蓉紫,阳萎不举或虚喘。
鹿茸益精强筋骨,调冲托疮散虚寒。
阳虚崩漏鹿角胶,补血止血助阳雄。
温补不腻鹿角霜,血弱精寒带遗崩。
巴戟羊藿补肾阳,祛风强筋关节通。
沙菟补肾养肝用,丝子止泻安胎行。
助阳润肠苁蓉锁,补阳益精便秘动。
温肾壮阳补骨脂,阳萎遗精泻五更。
杜续安胎强筋骨,续断止血疗伤取。
补骨益智温脾肾,益智摄唾骨止泻。
温肾纳气强腰膝,腰酸虚喘蚧桃供。
葫芦巴散下焦寒,寒疝冷痛温命门。
仙茅温肾又壮阳,腰膝冷痛祛寒松。
虫草气血阴阳补,河车也有一样功。
海马海狗蛤蟆油,红膻温肾各不同三、补血药补血甘温心肝归,滋腻助湿消食助。
归地芍胶首乌眼,血少面白补血回。
补血活血配当归,血虚便秘润肠搜。
填精益髓肝肾虚,补血养阴熟地谋。
白芍养血性寒凉,柔肝平肝止痛优。
阿胶止血能滋阴,虚劳咳嗽咯血救。
补血可用制牛膝,生用破血下肢走。
首乌制用补精血,生用润肠截疟投。
眼肉安神补心脾,劳伤心脾用不同。
四、补阴药补阴甘寒归五脏,沙麦龟鳖旱莲女。
百合天冬杞斛玉,黄精桑葚黑芝麻。
养血补心止崩漏,肾虚阳亢龟板医。
鳖甲滋阴软坚功,退热除蒸效力雄。
二冬沙竹养肺胃。
麦冬清心天清肾。
百合润肺能止咳,清心安神虚烦息。
石斛滋养肾胃阴,养胃生津消渴离。
滋补肝肾女贞子,乌发明目眩晕医。
凉血止血旱莲草,虚热出血肝肾悦。
养肺润肠蜂蜜用,干咳咽痛便秘泄。
桑椹滋阴养血功,明目润肠消渴宜。
滋补肝肾枸杞子,益精明目最相益。
中药学记忆口诀—清热药一、清热泻火药清热泻火药,苦甘二路煎,苦寒清热强,甘寒养阴恋。
补虚药--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

补虚药--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临床应用】1.用于血虚诸证甘温质润,既补血,又行气活血,为血中气药,补血要药。
治面色萎黄、眩晕心悸等,常与熟地相须为用,如四物汤;若气血两虚,常与黄芪、人参等同用,如人参养营汤。
2.用于血虚或血虚兼瘀之月经不调等证为妇科养血、活血,调经止痛之要药。
凡血虚、血滞、气血不和、冲任失调之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等症,皆可应用,常配伍熟地、白芍等同用,如四物汤。
气滞血瘀者,常加香附、红花等同用;寒凝者,常加肉桂、艾叶等同用;偏血热者,常加丹皮、赤芍等同用。
3.用于虚寒性或血瘀诸痛证既善补血活血止痛,又能散寒。
善治血滞兼寒的头痛,多与川芎、白芷等同用;若虚寒腹痛,常配白芍、桂枝等同用;跌打损伤,常与乳香、没药等同用;风湿痹痛,可配伍桂枝、羌活、秦艽等同用。
4.用于痈疽疮疡既活血消肿止痛.又补血生肌,亦为外科常用药。
疮疡初期,常配连翘、炮穿山甲等同用;疮疡溃后,气血亏虚,久不收口,多与人参、黄芪等配伍。
5用于血虚肠燥便秘质润而养血润肠通便。
常配火麻仁、肉苁蓉等同用。
本品甘温而润,入肝心脾经。
辛香走散,温通散寒,补血而又活血行气止痛,为血中圣药,调经之要药。
可用治血虚、血瘀、血寒所致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及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和血虚肠燥便秘等证。
【用法用量】煎服,6~12g。
当归身偏于补血;当归尾功专破血;全当归功专和血(补血活血);酒当归偏于活血;油当归偏于润肠;当归炭功专止血。
【使用注意】湿盛中满、大便溏泄者忌服。
【备述】l_《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2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藁本内酯、当归酮、香荆芥酚等。
尚合阿魏酸、当归多糖、氨基酸、维生素A、B12、E等。
能促进实验动物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生成。
当归浸膏对实验性动物有显著扩张冠脉、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及扩张血管作用。
所含阿魏酸能改善外周循环,降低血压,且有一定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对脑缺氧、高脂血症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还可抑制肝合成胆固醇。
第24章 补虚药 第4节 补阴药

晕目眩,视力减退,内障目昏,消渴等症。如杞
菊地黄丸;治消渴,可配合清热养阴生津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女贞子 《神农本草经》
Fruit of Glossy Privet
为木犀科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的
成熟果实。主产浙江、江苏、湖南、福建、四
川等地。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稍蒸或置沸水
百 合《神农本草经》
Bulb of Lily
为百合科百合Lilium brownii F.E.Brown
var.viridulium Baker或细叶百合L.Pumilum
DC.的肉质鳞叶。全国各地均产,以湖南、
浙江产者为多。秋季采挖,洗净,剥取鳞叶,
置沸水中略烫,干燥。以瓣匀、肉厚、色黄白、
质坚、筋少者为佳。生用或蜜炙用。
【性能】甘,微寒。归胃、肾经。
【功效】养阴清热,益胃生津。
【应用】
l.热病伤津证 2.胃阴虚证 用。 3.肾阴虚证 治肾虚目暗,视力减退,内障失明等, 如石斛夜光丸。 【用法用量】煎服,10~15g;鲜用15~30g。 治胃热阴虚诸症,常配养阴清热药应
玉 竹 《神农本草经》
Rhizome of Fragrant Solomonseal
皮能剥落时取出,除去残肉。以块大、无残肉、
无腥愁味者为佳。晒干,以砂炒后醋淬用。
【性能】甘、咸,寒。归肝、肾经。
【功效】滋阴潜阳,软坚散结。
【应用】
1.阴虚阳亢,阴虚内热,阴虚动风 能滋阴清热,
潜阳息风。如青蒿鳖甲汤、秦艽鳖甲散等。
2.癥瘕积聚 甲煎丸。 【用法用量】入汤剂,15~30g。宜先煎。 适用于肝脾肿大,癥瘕积聚,如鳖
【应用】
中药学 24补血药

均能补 血,均 可用于 血虚诸 证。
熟 —并善调经,为妇科月经不调、 地 闭经、痛经等月经病的要药; 黄 又能活血止痛,适用于血虚、
血瘀、兼寒凝引起的各种疼痛; 且可润肠通便,用于血虚之肠 燥便秘。
当 —滋阴力较强,多用于阴虚诸 归 证;尚可益精填髓,用于肝肾
不足,精血亏虚证。
阿胶《本经》
阿胶《本经》
皆具甘味, 均可滋肝 肾之阴, 用于肝肾 阴虚之骨 蒸潮热及 消渴证等。
生 —性寒,养阴且能生津,用于阴 地 虚内热之消渴及热病津伤口渴; 黄 又善清热凉血,为治温病热入营
血证及血热出血证之佳品。
熟 —性温,滋阴作用较强,专补肝 地 肾之阴,益精填髓,主治肝肾阴 黄 虚、精血不足诸证及消渴证;又
善补血,用于血虚诸证。
满,食少便溏者慎用。 必要时,可配伍化湿行气消食药,以助运
化。
当归
【药用来源】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的根。
生用,或经酒拌、酒炒用。
当归
当归药材
【性能】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特点】当归味甘善补,质地滋润,入血分,专 能补血,为补血良药。本品辛散温通,入血分, 善能温通血中瘀滞而止痛。对血分病不论血虚、 血瘀、血寒皆可配伍应用。故能养血、活血、 调经、止痛,为妇科要药。但当归补血之力大 于活血(即以补血为主)。尚能养血润肠通便。
补血 活血
散寒 止痛
脾
最宜用于血
3、疼痛 虚、血瘀、偏于
肺 诸证
寒证之多种疼
痛证。
头痛,胸痛,
腹痛,痹痛,
外伤瘀痛,痈疽,
经脉受寒、
血虚寒凝之痛
补血 润肠
止咳喘
4、血虚 肠燥 便秘
5、咳嗽 气喘
中药学补阴药ppt课件

5
【使用注意】 本类药大多有一定滋腻性,脾胃虚弱、 痰湿内阻、腹满便溏者慎重。
6
【补阴药教学内容】
掌握:北沙参、麦门冬、龟甲、鳖甲 熟悉:天门冬、玉竹、石斛、百合、
枸杞子 了解:南沙参、黄精、墨旱莲、女贞子
7
北沙参《本草汇言》
【来源】为伞 形科植物珊瑚 菜的根。 【产地】主产 于山东、江苏, 福建等地亦产。
16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使用注意】 反藜芦。
17
鉴别用药
北沙参、南沙参功用鉴别 同:北沙参与南沙参功用相似,均以养阴清
肺、益胃生津(或补肺胃之阴,清肺胃之 热)为主要功效。 异:北沙参清养肺胃作用稍强,肺胃阴虚有 热之证较为多用。南沙参尚兼益气及祛痰 作用,较宜于气阴两伤及燥痰咳嗽者。
【功效】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26
【应用】 1.胃阴虚证。味甘柔润,性偏苦寒,长于滋
养胃阴,生津止渴,兼清胃热,广泛用于 胃阴虚有热之证。 2.肺阴虚证。养肺阴,清肺热,适用于阴虚 肺燥有热之证。 3.心阴虚证。养心阴,清心热,略具除烦安 神作用,可用于心阴虚有热之证。
27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健脾 润肺 益肾
47
【应用】 1.阴虚肺燥之干咳少痰,及肺肾阴虚之劳咳
久咳。本品甘平,能养肺阴,益肺气,且 能补益脾气脾阴,有补土生金、补后天以 养先天之效。 2.脾胃虚弱。本品能补益脾气,又养脾阴。 3.肾精亏虚,内热消渴。本品能补益肾精, 而疗早衰、消渴。
48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第二十四章 补虚药
1
第四节 补阴药
2
补阴药概述
【含义】以滋养阴液,纠正阴虚的病理偏向 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阴虚证的药物, 称为补阴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熟地黄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 的块片、碎块,大小、 厚薄不一。表面乌黑 色,有光泽,黏性大。 质柔软而带韧性,不 易折断,断面乌黑色, 有光泽。气微,味甜。
熟地黄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应用:
一般心肝血虚配当归、白芍等,四物汤
1.补血- 血虚诸 证
心血虚心悸怔忡,加酸枣仁、远志等 崩漏下血致血寒配艾叶、阿胶,胶艾四物汤
定义:
补血药
凡具有补血功能,治疗血虚证为主的药物,称补血药。
共性特征:甘温质润,入心肝血分。治疗各种血虚证
肝主疏
肝其华
心其华
泄月经
在爪
在面
适 应血虚证
头面-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爪色淡、头发干枯
心神-眩晕耳鸣、心悸怔忡、失眠健忘
心主神 志
证
月经-月经愆期、量少色淡,甚至经闭
舌脉-舌淡脉细
心主血 脉
肝主疏 泄月经
镇肝息风汤
4.敛阴止汗 阴虚盗汗,配龙骨、牡蛎、浮小麦等
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自汗,配桂枝等,桂枝汤
白芍
用量用法:煎服,5~15g;大剂量15~30g 。
使用注意:反藜芦。虚寒不宜。 白芍 赤芍
白补赤泻 白收赤散
白芍-养血调经、平抑肝阳、敛阴止汗
止
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治血虚肝郁诸痛 疼
痛 赤芍-清热凉血、清泻肝火
功效
甘,质粘
补血 滋阴 润肺 止血
善于补充营养 物质,不直接
促进功能
临床应用:
阿胶
补血要药 血虚伴出血者佳
1.血虚证,出血导致血虚---单用,或阿胶四物汤
气虚血少之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
妊娠尿血、血痢、下血,单用,炒为末,内服
虚寒崩漏,单用或配艾叶、当归等,胶艾四物汤
2.出血 中焦虚寒吐、便血,配附子、灶心土,黄土汤
气滞,配香附、延胡索 血瘀,配桃仁、红花 血热,配牡丹皮、黄芩
血寒,配艾叶、阿胶
临床应用
当归
补血活血散寒止 痛
3.疼痛
血虚血瘀寒凝之腹痛,配桂枝、芍药、生姜等, 如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建中汤
跌打损伤肿痛,配乳没、桃红等,如复元活血汤 疮疡初起肿胀疼痛,配银花、赤芍、天花粉等,
如仙方活命饮
风寒湿痹疼痛,配羌活、防风、黄芪等,蠲痹汤。
第二十四章 补虚药
主要有关功效术语的含义
❖ 补血:即滋养营血以纠正营血亏虚的病理偏向的治疗作用。 以心血虚和肝血虚为主。
❖ 补阴:即滋养阴液以纠正阴液亏虚的病理偏向的治疗作用。 滋养心阴、肝阴、脾阴、肺阴、肾阴、胃阴以分别纠正肺阴、 胃阴、肝阴、肾阴、心阴、脾阴亏虚的病理偏向的治疗作用, 分别称为补肺阴 、补胃阴、补肝阴、补肾阴、补心阴、补 脾阴。
养
鲜地黄-长于清热凉血,治邪热炽盛
阴
阴 生地黄-凉血、养阴均佳,治血热阴伤及虚热 亏
生
津
津 熟地黄-专养血滋阴、填精益髓,治血虚精亏 伤
白芍
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
采制:生用、酒炒或清炒用。
处方名:白芍、白芍药、杭
白芍、炒白芍、酒白芍、醋白 芍。
白芍
白芍
性状:本品呈类圆形的薄 片。表面淡棕红色或类白 色,平滑。切面类白色或 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 显,可见稍隆起的筋脉纹 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 微苦、酸。
当归
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 采制:生用或酒炒用。 处方名:当归、全当归、
酒当归、归身、归尾。
当归
当归
❖ 性状:本品呈类圆形、
椭圆形我不规则薄片。 外表皮黄棕色至棕褐色 。切面黄白色或淡棕黄 色,平坦,有裂隙,中 间有浅棕色的形成层环 ,并有多数棕色的油点 ,香气浓郁,味甘、辛 、微苦。
白芍
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
酸,入肝,养肝血、敛阴
补血之力弱
柔肝止痛 平抑肝阳
白芍
临床应用:
1.血虚证: 肝血亏虚,面色苍白,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中漏下 ----配熟地黄、当归等,四物汤 血虚有热,月经不调----配黄芩、黄柏、续断等 崩漏----配阿胶、艾叶等
收敛止血
白芍
临床应用:
痛
活血止痛,治热瘀血瘀疼痛;
山东东阿 东阿井
阿胶
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马科动物驴的皮,熬制
的胶块。
采制:打碎用或炒珠用。
处方名:阿胶、贡胶、驴皮
胶、阿胶珠。
阿胶
❖ 本品呈长育形块、方形块或丁状。棕色至黑 褐色,有光泽。质硬而脆,断面光亮,碎片 对光照视呈棕色半透明状。气微,味微甘。
阿胶
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肝、肾经。
此外,还用于痈疮成脓不溃或溃后不敛,脱疽溃烂阴血伤败
临床应用
当归
补血润肠 产后便秘尤宜
3.血虚肠燥便秘,配肉苁蓉、牛膝、升麻等,济川煎
用量用法:煎服,5~15g。 使用注意:湿盛中满、大便溏泻忌用。
熟地黄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玄参科植物地黄块根的加工品。 采制:切片或炒炭用。 处方名:熟地黄、熟地、大熟地、熟地炭。
当归
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效:
甘补 辛散 温通 质润
入心肝走血分
补血 活血
调经 止痛
当归补血圣药 有瘀,有寒,有痛,有气郁的血虚证
临床应用
血虚萎黄,心悸失眠---配白芍、熟地、川芎,
1.血虚证 四物汤;
气血两虚---配黄芪,当归补血汤;
八珍汤、人参养荣汤
气虚,配人参、黄芪
2.血虚血瘀月经病,四物汤 调经要药
配伍使用:
补血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血虚和贫血?
1.“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速固”—配伍补气 药
2. 精血互生—配伍补阴药
3.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配伍补脾药
4. 血得寒则凝—配补阳药
5. 配宁心安神、调经药或明目药。
使用注意:
1.补血药多滋腻粘滞,脾虚湿阻,气滞食少者慎用。
2 . 必要时可配伍化湿行气消食药。
养血柔肝止痛 善治血虚肝郁
之疼痛
血虚肝郁,胁肋疼痛,配柴胡、当归等,消遥散
脾虚肝旺,腹痛泄泻,配白术、防风、陈皮等,
2.疼痛
痛泻要方
阴血虚,手足挛急作痛,配甘草,芍药甘草汤
痢疾腹痛,配木香、黄连等,芍药汤
白芍
临床应用:
补血敛阴治本; 抑肝阳止痛治标
3.肝阳上亢,头痛眩晕,配牛膝、龟板、牡蛎等,
大量种植,应用广泛
补血之君,主静
熟地黄
功效应用:
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配山药、山茱萸,六味 地黄丸 阴虚骨蒸潮热,配知母、黄柏等,大补阴丸
精血亏虚,须发早白,配何首乌、菟丝子等,七
2.填精益髓 宝美髥丹
肝肾不足,筋骨痿软,配龟甲、锁阳、狗脊等, 虎潜丸
壮水之主,延缓衰老,促进发育
熟地黄
用量用法:煎服,10~30g。宜与陈皮、砂仁等同用。 鲜地黄 生地黄 熟地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