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暖通专业培训

合集下载

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知识(暖通空调专业)练习题(一)及答案

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知识(暖通空调专业)练习题(一)及答案

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知识(暖通空调专业)练习题(一)及答案单选题(共60题)1、压缩式冷水机组的冷却水进口温度一般不宜低于下列哪一项?( )A.20℃B.15.5℃C.18℃D.18.5℃【答案】 B2、低压蒸汽供暖系统水力计算时,错误的做法是( )。

A.根据热负荷和推荐流速查表确定管径B.凝结水管管径根据蒸汽放热量查表确定C.比摩阻等于蒸汽起始压力除以供汽管道最大长度D.局部阻力可根据局部阻力系数乘以动压头计算【答案】 C3、下列关于除尘器效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袋式除尘器滤料的除尘效率随使用时间而有所上升B.同型号除尘器串联运行时前级实际效率高于后级C.旋风除尘器的分割粒径越小效率越高D.除尘器的运行效率完全取决于其本身的除尘机理及结构特性【答案】 D4、某住宅小区设置热力站与城市集中供热管网间接连接,集中供热管网进行水力计算时,主干线的经济比摩阻建议值为( )。

A.40~80Pa/mB.30~70Pa/mC.60~120Pa/mD.60~100Pa/m【答案】 B5、医院病房楼,建筑高度为55m,防烟楼梯间每层各有可开启外窗面积1.5㎡,前室无外窗。

应采取的防排烟措施为( )。

A.可以通过防烟楼梯间自然排烟,前室不需排烟B.防烟楼梯间自然排烟,前室加压送风C.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分别加压送风D.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前室不送风【答案】 D6、管网用户侧和热网采用带混水装置的直连。

热网侧热水为150/70℃,用户侧为95/70℃,用户侧流量为200t/h,计算混水装置流量为下列哪一项?A.120B.200C.440D.620【答案】 C7、下列室内采暖系统主干管中,哪一项是不需要保温的?A.不通行地沟内的供水、回水管道B.高低压蒸汽管道C.车间内蒸汽凝结水管道D.通过非采暖房间的管道【答案】 C8、室内采暖系统均应设排气装置,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蒸汽采暖系统散热器的1/3高处排气B.采用干式回水的蒸汽采暖系统在凝结水管末端排气C.采用湿式回水的蒸汽采暖系统在散热器和蒸汽干管末端排气D.不论用于干、湿回水的蒸汽采暖系统,均应在系统的最高点排气【答案】 D9、下列室内供暖系统主干管中,哪一项是不需要保温的?( )A.不通行地沟内的供水、回水管道B.高低压蒸汽管道C.车间内蒸汽凝结水管道D.通过非供暖房间的管道【答案】 C10、设置集中采暖的民用建筑物,其室内空气与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的允许温差与下列何项无关?( )。

给水排水及暖通空调专业常用规范中强制性条文汇总(参考Word)

给水排水及暖通空调专业常用规范中强制性条文汇总(参考Word)

给⽔排⽔及暖通空调专业常⽤规范中强制性条⽂汇总(参考Word)给⽔排⽔及暖通空调专业常⽤规范中强制性条⽂汇总⽬录⼀、《采暖通风与空⽓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5⼆、《建筑给⽔排⽔设计规范》GB50015—2003 ………………………………………5~6三、《建筑给⽔排⽔及采暖⼯程施⼯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6~8四、《通风与空调⼯程施⼯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8~9五、《⼈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9~10六、《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10)七、《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2005………………………………………………10~14⼋、《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 (14)九、《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 (1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 (14)⼗⼀、《医院洁净⼿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 (14)⼗⼆、《建筑中⽔设计规范》GB50336—2002 .............................................14~15 ⼗三、《地源热泵系统⼯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 (15)⼗四、《民⽤建筑太阳能热⽔系统应⽤技术规范》GB 50364—2005 (15)⼗五、《地⾯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JGJ142—2004 (15)⼗六、《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15~17 ⼗七、《建筑设计防⽕规范》GB 50016-2006 .............................................17~28 ⼗⼋、《⾼层民⽤建筑设计防⽕规范》GB50045-95 (2005年版)..................28~30⼗九、《⾃动喷⽔灭⽕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30~35 ⼆⼗、《建筑灭⽕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35~36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规范》GB50067-97 (3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36)⼆⼗三、《建筑节能⼯程施⼯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36~37 ⼆⼗四、《室外给⽔设计规范》GB50013-2006.............................................37~39 ⼆⼗五、《室外排⽔设计规范》GB50014-2006 ..........................................39~40 ⼆⼗六、《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40~42 ⼆⼗七、《⽓体灭⽕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0-2005 ....................................42~43 ⼆⼗⼋、《⾃动喷⽔灭⽕系统施⼯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43~44⼆⼗九、《管道直饮⽔系统技术规程》CJJ110-2006 (44)三⼗、《埋地聚⼄烯给⽔管道⼯程技术规程》CJJ101-2004 ………………………44~45 三⼗⼀、《⼲粉灭⽕系统设计规范》GB50347-2004 ………………………………45~46 三⼗⼆、《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01……………………………………………46~50⼀、《采暖通风与空⽓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3.1.9 建筑物室内⼈员所需最⼩新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1 民⽤建筑⼈员所需最⼩新风量按国家现⾏有关卫⽣标准(详条⽂说明)确定;2 ⼯业建筑应保证每⼈不⼩于30m 3/h 的新风量。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随着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广大群众对健康水平的追求和对医院设施、环境的需求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医院的职能不再是单纯追求治疗疾病的唯一手段,还需通过病患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需求营造一个方便、安静、祥和、温馨的环境。

医院的环境对病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有着特殊的治疗作用。

经过医院环境条件的良性感观,清除和缓解由于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焦躁,改变病人的心态情绪,这是现代化医院建立以病患为中心的规划、建筑设计的一个新的思维。

一、更新观念,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建筑意识。

一个现代化医院的建筑设计和装备是由多方面体现的。

诸如建筑选址、设计风格、整体布局、医疗流程、环境绿化、色调装饰、照明噪音、空气洁净度、车辆管理、通讯抢救、现代化医疗设备和管理设施等。

这种现代化的医院建筑设计和装备其宗旨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医疗工作的需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温馨、方便环境,使医疗环境与医疗功能相适应,开发空间资源,体现出分享与关怀。

门诊是病人最集中、最密集的区域,同时也是病人心态情绪最多暴露的就诊阶段。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建筑意识,让病人一进入医院就能感到亲切、方便、舒适、信任的愉快感观。

因此,门诊的建筑设计装饰格调和布局流程是医院整体规划设计的重要区域。

二、医院建筑设计和装备与医疗功能相适应。

医院的使用功能复杂,专业性强,医院的建筑设计必须满足医院功能的复杂要求。

要力求做到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设备相对集中,流程简洁快速。

对工作量大、专业性强,具有一定规模的部门要相对集中形成多个独立分体单元,并留有一定规模,为其发展留有余地。

我院原急诊与创伤中心在门诊楼内,这种设计布局和流程满足了医疗功能的需求,方便了病人,同时也加强了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医院建筑设计与装备要适应病人心理的需求。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就医的心理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病人希望一是能得到医院以先进医疗技术和设备为载体的高水平的诊断和治疗;二是通过合理的医疗布局和快捷的医疗流程,缩短病人的就诊时间;三是医院营造的温馨医疗环境,使病人得到精神和心理的安慰;四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暖通空调设计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暖通空调设计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暖通空调设计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医院各科室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及其他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及无菌物品供应。

作为医院感染控制的核心部门,消毒供应中心的合理设计是保证其有序运行的基础。

在设计过程中,医院工作人员和设计人员存在诸多分歧,例如是否须要设置净化空调,如何有效降低环境温度及湿度等。

关键词: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暖通空调设计1暖通空调设计原则第一,功能性原则。

即暖通空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室内环境温度,使得建筑内部温度更加适宜人们生活,让人们的室内生活更加舒适,提高生活质量,因此,空调的功能性必须满足用户需求。

事实上,某些暖通空调虽然具有调节温度的功能,但因为设计存在问题,所以空调送风不能均匀到达整个空间,故温度调节的实际效果不如预期所想,说明暖通空调功能性不足,实际设计中要遵从功能性原则展开相关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功能性原则是最高原则,即无论设计如何开展,暖通空调的功能性都必须达标,否则暖通空调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应用价值。

第二,环保性原则。

即暖通空调的使用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同时使用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空气污染,严重时对用户身体健康不利,故现代视域下暖通空调设计要注意环保性,尽可能地降低能耗,最大限度地控制污染是设计人员要重视的问题。

环保性原则仅次于功能性原则,只要暖通空调功能性满足实际需求,能耗与污染情况就要降至最低,这是环保性原则的内涵体现。

第三,经济性原则。

即暖通空调使用中需要消耗电能,故会带来用电成本,同时暖通空调可能会出现故障,因此存在故障检修成本。

着眼于这一点,当空调电能消耗大、故障频率高,就会使得两大成本增大,给用户带来较高经济负担,反之能最大限度降低暖通空调使用成本,说明空调经济性良好。

针对这一点,设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重视经济性原则,该原则与环保性原则有一定相通之处,但也有区别,设计人员要注意区分。

2消毒供应中心通风设计2.1工作区通风设计为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的空气由洁到污流动,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的通风应统筹考虑。

医院设计规范GB51039-2014的HVAC要求

医院设计规范GB51039-2014的HVAC要求

温度℃湿度%温度℃湿度%7.1.1全院或局部7.1.2采暖热水应≤857.1.3Ⅲ级、Ⅳ级洁净用房7.1.4病房可20~247.1.4诊室、检查、治疗室可18~247.1.4患者浴室、漱洗室可22~267.1.4一般手术室、产房可20~247.1.4办公、活动用房可18~207.1.4无人活动房/如药品库可≥107.1.5中庭7.1.6产生气味、水气和潮湿作业的用房7.1.7各功能区域7.1.7各空调分区7.1.7有洁净度要求的房间和严重污染的房间7.1.8空调机组7.1.10集中空调系统医疗用房7.1.11回风口7.1.12新风采集口7.1.13集中空调系统7.1.15排风机7.1.16暖通空调节能7.2.2洁净用房(不含手术室)7.2.3Ⅰ级洁净用房7.2.3Ⅱ级洁净用房7.2.3Ⅲ级洁净用房7.2.3Ⅳ级洁净用房7.2.4洁净用房送风末端7.2.5洁净用房7.2.5Ⅲ级、Ⅳ级洁净用房7.2.6洁净用房7.2.7洁净用房的患者通道7.2.8净化空调系统7.3.1门诊部候诊区、办公室≤26≥18《综条文功能区措辞夏季冬季7.3.2门厅7.3.2中庭式门厅7.3.3候诊区7.3.3小儿科7.3.3隔离诊室7.3.4化验室、处置室、换药室7.3.5门诊部诊室宜≤28≥207.4.1急诊部宜≤26≥187.4.2急诊隔离区7.4.2急诊隔离区7.5.1住院部宜≤27≥207.5.1病区的换药室、处置室、配餐室、污物室、污洗室、公用卫生间7.5.2产科新生儿室宜22~2622~267.5.2分娩室7.5.2分娩室及准备室、淋浴室、恢复室等7.5.2早产儿室和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免疫缺陷新生宜24~2624~267.5.3监护病房宜≤2740~65≥247.5.3监护病房7.5.3监护病房7.5.4血液病房宜≤27≤60≥22≥457.5.4治疗期血液病房7.5.4恢复期血液病房7.5.5烧伤病房7.5.5病区内的浴室、卫生间7.5.5多床一室的Ⅳ级烧伤病房宜22~26≤6022~26≥407.5.5重度烧伤病房≤32≤90≤32≤907.5.5重度烧伤病房的辅助用房和重度以下烧伤患者的病7.5.6过敏性哮喘病室宜25±15025±1507.5.7非传染病尸体解剖室、标本制作室7.5.7解剖室7.5.7标本制作室和保管室应7.5.7太平间7.5.8负压隔离病房7.6.1洁净手术部7.6.2一般手术室宜≤26≤65≥20≥307.7.1检验科、病理科、实验室宜≤26≤65≥22≥307.7.2体外受精实验室7.7.2取卵室7.7.2冷冻室、工作室、洁净走7.7.3电生理、超声、纤维内窥7.7.4听力检查室7.7.5心血管造影室操作区7.7.5心血管造影室洁净走廊7.7.5心血管造影辅助用房7.7.6放射科的检查室、控制室和机械间7.7.7磁共振室应22±260±1022±260±107.7.7磁共振扫描间7.7.8核辐射风险的用房7.7.8扫描间应22±260±1022±260±107.7.8(除扫描间外)其他房间7.7.8(除扫描间外)其他房间7.7.9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用房7.7.9放射性同位素管理区域7.8.1中心(消毒)供应室7.8.1中心(消毒)供应室无菌存放区7.8.1中心(消毒)供应室去污区7.8.2中心(消毒)供应室无菌存放区宜≤24≤60≥18≥307.8.3去污区7.8.4中心(消毒)供应室普通空调区域宜≤26≥18噪声压差洁净度通风次数dB Pa 级别次/h不应采用蒸汽,散热器应便于清洗消毒应采暖计算温度采暖计算温度采暖计算温度采暖计算温度采暖计算温度采暖计算温度可应宜应应不应/不得宜≥6须应应应应应应可可可应应可宜应应应《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HVAC要求措辞措辞备注应应﹢应﹣应比候诊区高1~2℃应宜应﹣5应宜10~15宜≤45宜应宜≤45宜Ⅲ应≤45宜应宜﹢5Ⅳ应≤45应﹢5应Ⅰ宜≥Ⅱ应≤45应﹢5室内温湿度可按治疗进程要求进应≤45行调节应≤45应10~13应≤45宜8~10应≤45应﹢5应能根据各室的温度条件独立控制应应﹣应﹣510~12应应≤50不得﹢5≥6应应≤45应Ⅰ应≤45应Ⅱ可Ⅳ宜应≤30宜﹢5Ⅲ应﹢5Ⅳ应应宜采用独立的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应宜1h内的温度变化不宜大于3℃可应宜应﹣应应﹢5应﹣5宜≥Ⅳ应净化通风要求应根据其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医院性质,以及部门、科室的功能要求,确定在全院或局部实施采暖与通风、普通空调或净化空应采用板式或光管式散热器采暖,且应采取防护、防尘措施。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21年版。最新版)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21年版。最新版)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21年版。

最新版)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21年版最新版)第一章总则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规范综合医院建设,提高综合医院建设项目决策和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满足综合医院功能需要,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制定了本建设标准。

本建设标准是综合医院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合理确定建设水平服务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以及审批、核准综合医院工程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是审查项目工程设计及监督检查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重要尺度。

本建设标准适用于综合医院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

综合医院的建设应遵守国家有关经济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的关系,做到规模适宜、装备适度、安全环保、经济适用。

综合医院的建设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在满足各项功能需要的同时,注重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条件。

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生理特点及心理需求,打造适宜空间环境,做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流程科学、环境温馨,管理智慧。

综合医院的建设应符合所在地区城镇总体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避免重复建设。

新建综合医院应结合当地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运行和投资效益出发,切实做好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

第八条规定,综合医院的建设需要结合医院事业发展规划,根据实际需要和投资可能,一次或分期实施。

第九条规定,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综合医院的建设还需要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定额、指标的规定。

第十条规定,新建综合医院的建设规模需要综合平衡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服务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疾病谱和发病率、卫生资源和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状况后确定。

第十一条规定,综合医院的建设规模根据病床数量分为6个级别,从200张床以下到1200~1500床及以上。

暖通专业常用现行国家标准

暖通专业常用现行国家标准

暖通专业常用国家(行业)标准(2012.03.12整理)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6.《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7.《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9.《城镇燃气技术规范》GB50494-200910.《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GB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2012-08-01起实施)11.《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12.《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13.《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14.《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J275-20031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16.《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代替《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17.《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18.《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1019.《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2008年版)20.《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21.《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19972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2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2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2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2009年版)2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27.《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28.《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2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77-200930.《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94-200931.《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20103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3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34.《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201035.《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5-201036.《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37.《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0438.《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39.《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199840.《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41.《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42.《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43.《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63-200844.《蓄冷空调工程技术规程》JGJ158-200845.《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46.《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47.《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50495-200948.《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 2012.5.1起施行广东省地方标准规范49.《绿色建筑评价规范》SZJG30-2009(深圳市)5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深圳市实施细则SZJG29-200951.《广东省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15-66-20095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200753.《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0-200654.《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SJG10-200355.《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实施细则》SJG15-2005常用标准图56.风管测量孔和检查门06K13157.金属、非金属风管支吊架08K13258.风机安装05K10259.卫生间通风器安装94K30260.风管蝶阀K120-1(2002年合订本)61.建筑防排烟及暖通空调防火设计07K103-162.防排烟系统设备及附件选用安装07K103-263.薄钢板法兰风管制作与安装07K13364.离心式水泵安装03K20265.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选用与安装(新风换气机部分) 06K301-166.空调系统热回收装置选用与安装06K301-267.分体式空调器安装94K30368.散热器及管道安装96K402-269.风机盘管安装01K40370.风机盘管安装(2003局部修改版)01(03)K40371.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安装(含2005年局部修改)03K40472.新型散热器选用与安装05K40573.热水集中采暖分户热计量系统施工安装04K50274.防空地下室通风设计示例07FK0175.防空地下室通风设备安装07FK02。

综合性医院暖通空调设计分析

综合性医院暖通空调设计分析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59(2024)2-0034-03
病理科、临床医学检验中心组成,三层为
舒适性空调冷负荷约为 12691kW,预留
DOI:10.16330/ki.1007-7359.2024.2.013
人流手术室、诊室、静脉配置中心、内窥
四管制区域冷负荷为 2556kW。总热负
杀菌灭藻。
3.4特殊空调通风系统
热 源 采 用 0.4MPa 市 政 蒸 汽 ,经 设
3.4.1 放射科的空调系统
箱,用于回收汽-水板式换热机组凝结
集分水器上支路按照空调使用时间
水,凝结水作为冬季空调系统循环补水
及特殊功能分区的不同,分设环路,常规
影像放射科的设备多数属于贵重精
以及为生活用水预热。
分为 8h 空调区域办公楼、门诊、医技环
排气扇,屋面设置接力风机对排风进行
集中高空排放(分多个系统)。
门诊、医技楼新风排风系统的设置。
新风系统按科室分区分散设置(分层设
置)。排风则按科室分区,在每个排风区
域设置排气扇,通过风管、竖井、屋面接
力风机在裙房屋面进行集中高空排放。
呼吸道、肠道等传染性疾病门诊区
域采用了全直流新风系统,新风机组对
新风进行除尘、降温、除湿处理,新风入
要:文章介绍了某综合性医院的空调通风系统,阐述了舒适性空调的冷热源选型、
空调末端风系统、水系统设计方案,并对医院常见放射治疗、中心检验及影像诊断科室
等用房与暖通专业相关的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对检验科、病理科的特殊空调、通风设计
方案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空调通风;冷热源;特殊空调;医院;暖通空调设计
中图分类号:TU83

医疗空间室内设计中的三级工艺流程---以某医院日间手术部为例

医疗空间室内设计中的三级工艺流程---以某医院日间手术部为例

医疗空间室内设计中的三级工艺流程---以某医院日间手术部为例摘要:医疗工艺设计是医院建筑设计中既影响着总图、建筑、室内、结构、给排水、强电、弱电、暖通、动力等专业,同时又受制于这些专业,各专业之间必须相互协同作业,互为条件,同时满足各专业的功能需求和规范,才能完成医院总体设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规范《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2014)提出工艺设计的概念和要求。

国家也明确要求,未来的医院建筑设计必须要加入工艺设计的内容。

可以说,医院建筑如果不能反映医疗活动的全部内容和相互关系,建筑设计即使十分美观也是不实用的。

医疗空间的室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一个成功的医院室内设计,必须把握好多个环节,而不能简单的把室内设计当作是硬装设计。

其功能的内核最终会落实到医疗工艺流上。

对功能布局、流程的优化和完善也影响甚至决定医院功运营的顺利与否。

一个成功的工艺流程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医院结语巨大的运营和人力成本,同时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三级流程设计;护理单元;病房;日间病房1、设计原则与要求医院设计存在自身在功能上的特殊性而别于一般的建筑设计,这一特殊性来源于“医疗工艺体系”所具有的专业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

具体到医院内装设计上,能做到让院方满意的精装设计方案,既要达到令人深刻视觉和空间效果,还要符合其科室医疗流程及功能特点,但是即使是经验最丰富的设计师也可能完全了解到医院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

而医生也无法站在空间设计的角度对设计方案提供建议。

设计人员的知识背景主要以建筑、装饰专业为主,缺乏医疗的专业知识。

而医院的管理人员虽然有丰富的专业技能但其又缺乏建筑、空间设计的概念。

目前通常是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方案中标后,结合院方的使用习惯并开始进一步的施工图深化或做局部的调整,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对医疗工艺流程不熟悉或完全缺乏了解,过程中与院方沟通环节又缺乏深入的交流,导致在最终落成后仍然留有诸多遗憾和不便。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级 10000级③ 100000级③ 300000级③
整理课件
洁净用房的系统设置
2.Ⅰ、Ⅱ级洁净用房的送风末端应设高效过滤器,Ⅲ、Ⅳ级 洁净用房的送风末端可设亚高效过滤器。
3. Ⅲ级及以上洁净手术室应采用局部集中送风,送风口集 中布置于手术台上方。
4.Ⅰ级洁净手术室中100级手术区的气流必须是单向流。 5.准洁净手术室和Ⅲ、Ⅳ级洁净辅助用房可采用带亚高效过
9.没有特殊要求的排风机应设在排风管路末端,使整个管路 为负压。
整理课件
洁净用房的系统设置
1.医院洁净用房在空态或静态条件下,细菌浓度(沉降菌法 浓度或浮游菌法浓度)和空气含尘浓度应按表7.2.1分级。 换气次数不应超过表7.2.1规定上限的1.2倍。
表7.2.1 洁净用房的分级标准(空态或静态)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暖通专业培训
整理课件
医院暖通空调的目的
1.医院供暖通风及空调的目的是在创建舒适、健康室内环境 的同时,能够有效防止院内感染。
2.维持医疗过程中最适宜的医疗环境、卫生环境,实施合 适的灾害防止对策,确保暖通空调设备及系统的安全性、 有效性及可靠性。
3.在保护地球环境的前提下采取防止污染扩散和节能的措 施。
7.新风采集口应远离冷却塔排风口、烟囱排烟口、及所有排 气口,新风采集口与排气口间应有足够的距离。新风采集 口的下端应距地面3m以上。设在屋顶时应距屋面1m以上。
8.对放疗室、核医学检查室、传染病病房等含有有害微生物、 有害气溶胶等污染物质的排风,当超过排放浓度上限定值 时应在排风入口设高效过滤器。
整理课件
系统设置
➢ 医院应根据其所在地区的气象条件、医院性质以及其 各部门、各房间的功能要求,确定在全院或局部实施采暖 与通风(自然的与机械的),或一般空调,或净化空调。

某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暖通空调设计

某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暖通空调设计

某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暖通空调设计摘要:介绍了该项目的暖通空调设计,包含空调冷热源系统、输配系统、末端系统、空调风系统、通风系统、防排烟系统设计。

对各个系统的设计要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医院空调系统通风防排烟1 工程状况某妇幼保健院病房综合楼建设项目位于寒冷地区。

总建筑面积为15552.43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为4198.29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为11354.14平方米;建筑分类为一类高层。

建筑层数:地上七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为29.7米。

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地下一层主要为汽车库、人防工程及变电站、制冷机房、消防泵房等设备用房。

一层、一层为门诊、医技用房。

三层为手术中心、彩超室。

四层为净化机房及办公室。

五层为NICU及儿科病房。

六层为病房及分娩中心。

七层为病房及办公室。

2 室内设计参数及冷热源2.1室内设计参数(见表1)表1 主要房间室内设计参数夏季冬季最小新风量A 声级噪声/dB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出入院大厅2760183510m3/(人·h)≤55普通病房26602040换气次数2h-1≤45彩超26602240换气次数2h-1≤45诊室26602040换气次数2h-1≤45候诊26602040换气次数2h-1≤50办公2660204030m3/(人·h)≤45药房26602040换气次数5h-1/负压≤45检验中心26602240换气次数3h-1≤45CT DR 26602340换气次数3h-1≤45更衣26602240换气次数2h-1≤55治疗室2660204030m3/(人·h)≤45HI V细菌微生物26602040换气次数12h-1/负压≤502.2 暖通空调主要技术指标空调面积7886.74㎡,空调冷负荷1374.76 KW,空调冷负荷指标141.52 W/㎡;空调热负荷1011.56 KW,空调冷负荷指标112.0 W/㎡3 空调冷热源系统中央空调系统集中冷源由病房楼地下一层制冷机房内设置的电制冷机提供,夏季为空调系统提供7/12°C的冷冻水;冬季集中热源由地下一层板式换热机组为空调系统提供60/45℃的空调热水。

暖通设计专业工作总结7篇

暖通设计专业工作总结7篇

暖通设计专业工作总结7篇篇1一、引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作为暖通设计专业的设计师,参与了多个项目的全周期设计工作。

通过这些项目的实践,我不仅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提升了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以下是我对这一年工作的详细总结。

二、项目经验1. 某大型商业综合体空调设计该项目的空调系统设计涉及面积广泛,包括购物、餐饮、娱乐等多个区域。

在设计过程中,我不仅需要考虑各个区域的功能需求,还要兼顾整体的美观和节能性能。

通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我成功设计出了一套既美观又高效的空调系统,得到了甲方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2. 某医院洁净手术室通风设计在医院手术室的设计中,我重点关注了洁净度和通风效果。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核心区域,对空气质量的要求非常高。

我通过精心设计通风管道和空气净化系统,确保了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手术环境。

3. 某办公楼中央空调改造针对某办公楼的中央空调系统进行改造时,我首先对现有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随后,我根据办公楼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套改造方案,包括更换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优化管道布局等措施。

改造后的空调系统不仅提高了运行效率,还显著降低了能耗成本。

三、专业能力提升1. 深入学习暖通专业知识为了更好地完成设计工作,我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学习了暖通专业的相关知识,包括空调系统的原理、通风管道的设计、空气净化技术等。

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我提供了更广阔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也使我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设计任务。

2. 参加行业培训和交流活动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参加了多次行业培训和交流活动,包括空调设计的新技术、新趋势以及实际案例的分享和讨论。

这些活动和培训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激发了我的设计灵感,使我能够不断探索和创新。

3. 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作为设计师,我深知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始终保持与团队成员的密切沟通,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医院的通风与空调机应采用容易消毒、清洗,停机后容易 保持干燥、无积水的专用医用通风空调机组。没有特殊要 求不应在机组内安装紫外线灯等消毒装置。不得使用淋水 式空气处理装置,不宜采用风管式加湿器。
6.普通空调系统的回风口必须设低阻中效过滤器,选用空调 机时应考虑到回风过滤器的阻力。
普通用房的系统设置
9.没有特殊要求的排风机应设在排风管路末端,使整个管路 为负压。
洁净用房的系统设置
1.医院洁净用房在空态或静态条件下,细菌浓度(沉降菌法 浓度或浮游菌法浓度)和空气含尘浓度应按表7.2.1分级。 换气次数不应超过表7.2.1规定上限的1.2倍。
表7.2.1 洁净用房的分级标准(空态或静态)
等级
Ⅰ Ⅱ Ⅲ Ⅳ
2.凡是产生有味气体、水汽和潮湿作业的用房,必须设机械 排风。
3.普通空调系统应根据医院各房间的室内空调设计参数、设 备概况、卫生学要求、使用时间、空调负荷等要求合理分 区。
普通用房的系统设置
4.各功能区域宜独立分区,采用独立的系统,并要注意各空 调分区能互相封闭、避免空气途径交叉感染的原则,有洁 净度要求的房间、严重污染的房间、应单独成为一个系统。
系统设置
➢ 医院应根据其所在地区的气象条件、医院性质以及其 各部门、各房间的功能要求,确定在全院或局部实施采暖 与通风(自然的与机械的),或一般空调,或净化空调。
普通用房的系统设置
1.应充分注意利用自然通风,有中庭的必须保证其无障碍的 自然通风,或辅之以机械排风。气候条件合适地区可利用 穿堂风,应注意保持清洁的区域位于通风的上风侧。
7.新风采集口应远离冷却塔排风口、烟囱排烟口、及所有排 气口,新风采集口与排气口间应有足够的距离。新风采集 口的下端应距地面3m以上。设在屋顶时应距屋面1m以上。
8.对放疗室、核医学检查室、传染病病房等含有有害微生物、 有害气溶胶等污染物质的排风,当超过排放浓度上限定值 时应在排风入口设高效过滤器。
沉降法(浮游法)细菌 最大平均浓度个 /30min.φ90皿(个 /m3)
局部①0.2(5) 其他区域0.4(10)
1.5 (50)
4 (150)
5 (175)
换气次数 (次 /h)

17~20 10~13 8~10
表面最大染 菌密度 个/cm2
5
5 5 5
空气洁净度
局部:100级 共他区域:1000
滤器或高效过滤器的立式净化风机盘管和立式净化空调器。 新风可以集中供给,也可设立独立的新风机组。 6.洁净用房不得使用静电空气净化装置作为房间送风末端。 7.净化空调系统至少设置三级空气过滤。
洁净用房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统设置
8.洁净用房室内应采用上送下回气流组织。走廊可采用上送 上回气流组织。
9.新风系统要设三级过滤,末级过滤应为亚高效空气过滤器。
级 10000级③ 100000级③ 300000级③
洁净用房的系统设置
2.Ⅰ、Ⅱ级洁净用房的送风末端应设高效过滤器,Ⅲ、Ⅳ级 洁净用房的送风末端可设亚高效过滤器。
3. Ⅲ级及以上洁净手术室应采用局部集中送风,送风口集 中布置于手术台上方。
4.Ⅰ级洁净手术室中100级手术区的气流必须是单向流。 5.准洁净手术室和Ⅲ、Ⅳ级洁净辅助用房可采用带亚高效过
门诊部
1.门诊部在气候条件合适时应优先采用自然通风。
2.医院的门厅应尽量减少室外空气流入,维持室内合适的空 气流动和热环境。如采用中庭形式的门厅,除采用自然通 风外,当采用空调时,宜采用分层空调。
3. 候诊厅和走廊空调系统宜采用上送上回方式,在化验室、 处置室、换药室等污染较严重的地方设置局部排风。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暖通专业培训
医院暖通空调的目的
1.医院供暖通风及空调的目的是在创建舒适、健康室内环境 的同时,能够有效防止院内感染。
2.维持医疗过程中最适宜的医疗环境、卫生环境,实施合 适的灾害防止对策,确保暖通空调设备及系统的安全性、 有效性及可靠性。
3.在保护地球环境的前提下采取防止污染扩散和节能的措 施。
2.急诊隔离区的空调系统应独立设置,并有排风系统,相对 负压不小于5Pa。发热门诊室的负压应不小于10Pa,排风 出口应设在无人流频繁或滞留的空旷场所,如无合适场所 则在排风口处设高效过滤器。
住院部
一、普通病区应满足以下要求: ➢ 1 普通病区的病房首先应考虑开窗(有纱窗)通风。 ➢ 2 当有条件设置普通空调时,应有新风供应和排风,并尽量减小系统
住院部
三、传染病用隔离病房应满足以下要求: ➢ 1 当设置空调系统时,应设置独立的空调和排风,并且能够24小时连
续运行。 ➢ 2 呼吸道传染病病房,对单人病房或单一病种病房一般可采用回风设
高效过滤器的空调末端机组,换气次数不低于8次/h,其中新风换气 不低于2次/h,否则宜设全新风系统。不得设置风机盘管机组等室内 循环机组。送、排风装置应设置在室外而用风管连接到室内,如因条 件限制必须设置在室内时,室内不得出现负压风管。并应方便空气过 滤器保养和更换。 ➢ 3 呼吸道传染病病房应设缓冲室,其压力梯度应使病房内气流不致通 过缓冲室外溢,排风出口允许设在无人的空旷场所,如无合适场所则 在排风口处设高效过滤器,不得渗漏并易于消毒后更换。排风机可集 中设置,也可一室一机。 ➢ 4 新风可以集中处理,也可以新风机组的形式直接设在走廊侧墙上。 ➢ 5 室内气流应做到一侧送风,对侧(床头附近)排(回)风,形成定 向流动,避免出现回流气流。 ➢ 6 非空气途径传染的隔离病房的空调系统可参照普通病房。 ➢ 7 区域应维持有序梯度负压,负压程度由走廊→缓冲室→隔离病房依 次增大。负压差最小为5Pa。应在每个房间送排气风管安装密闭阀, 且与配置风机连锁,风机停止时密闭阀关闭。 ➢ 8 温度20~27℃,相对湿度30%~60%。
4.诊室的空调温度应比候诊区高1~2℃,冬天温度不低于 22℃。小儿科候诊室和诊室对其它区域为正压。隔离诊室 及其候诊前室,当有空调时应采用单独的空调设备。当与 其他诊室为同一系统时必须单独排气,无回风,必须维持 室内的负压。
急诊部
1.急诊部门应采用独立的空调系统,送风量不低于10次换气, 新风量不小于3次,能24小时连续运行。温度宜在20- 26℃。
规模。 ➢ 3 病区洗涤机室、干燥机室、公用厕所、处置室、污物室、换药室、
配膳间等应设排风,排气口的布置不应使局部空气滞留。排风量为 10~15次/小时换气,应能24小时运行。且夜间可以设定小风量运行。 二、 产科应满足以下要求: ➢ 1 分娩室以及准备室、淋浴室、恢复室等相关房间如设空调系统必须 能24小时连续运行。 ➢ 2 分娩室宜采用变新风的空调系统,可根据需要进入全新风运行状态。 ➢ 3 新生儿室内空气品质要求与一般病房相同。室内温度全年保持28℃ 左右。 ➢ 4 有条件时,早产儿室NICU和免疫缺损新生儿室宜为Ⅲ级洁净用房。 如室内有早产儿保育器时,室内温度夏季设定为27℃,冬季为26℃, 相对湿度夏、冬季均为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