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分析概论-1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称选择性因子(Selectivity factor)。
4) 区域宽度:用于衡量柱效及反映色谱操作条 件下的动力学因素。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
标准偏差:0.607倍峰宽处的一半。
半峰宽W1/2:峰高一半处的峰宽。W1/2=2.354
峰底宽W:色谱峰两侧拐点上切线与基线的交点 间的距离。 W= 4
每个组份峰宽足够小:由组份在色谱柱中的传质和扩 散决定即由色谱过程动力学性 质决定。
研究、解释色谱分离行为应从热力学和动力学 两方面进行。
一、描述分配过程的参数
1. 分配系数(Distribution constant, K):
描述组份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分配过程或吸 附-脱附过程的参数,称为分配系数。
历史:1903年,俄国植物学家Mikhail Tswett 最先发明。他 采用填充有固体CaCO3细粒子的玻璃柱,将植物色素的 混合物(叶绿素和叶黄素chlorophylls & xanthophylls)加于柱顶端,然后以溶剂淋洗,被分离
的组份在柱中显示了不同的色带,他称之为色谱 (希腊
语中“chroma”=color; “graphein”=write) 。
峰面积:色谱曲线与基线所围的面积。
3)保留值(Retention value, R) a. 死时间(Dead time, tM or t0) :不与固定相作
用的物质从进样到出现峰极大值时的时间,它与色谱柱 的空隙体积成正比。由于该物质不与固定相作用,因此
,其流速与流动相的流速相近。据 tM 可求出流动相平
终形成各个单组份的“带(band)”或“区(zone)”,对
依次流出的各个单组份物质可分别进行定性、定量分 析。
二、色谱分类方法:
1. 按固定相状态分: 柱色谱-column chromatography(填充柱、毛细管柱); 平板色谱-plane chromatography(薄层色谱和纸色谱)。
chromatography,SFC.
不同两相状态色谱分离、分析方法的 重要概念如下表所列:
三、色谱流出曲线(色谱图) 混合组分的分离过程及检测器对各组份在不同阶段的响应
色谱术语: 1)基来自百度文库:在实验条件下,色谱柱后仅有纯流动相
进入检测器时的流出曲线称为基线,u S/N大的、稳
定的基线为水平直线。 2)峰高:色谱峰顶点与基线的距离。
均流速
b. 保留时间tR:试样从进样到出现峰极大值时的 时间。它包括组份随流动相通过柱子的时间tM和组份在
固定相中滞留的时间。
c. 调整保留时间
:某组份的保留时间扣
除死时间后的保留时间, 它是组份在固定相中的
滞留时间。即
由于时间为色谱定性依据。但同一组份的保留
时间与流速有关,因此有时需用保留体积来表示保
g. 相对保留值r2,1:组份2的调整保留值与组 份1的调整保留值之比。
注意:
r2,1只与柱温和固定相性质有关,而与柱内径、 柱长L、填充情况及流动相流速无关,因此,在色谱 分析中,尤其是GC中广泛用于定性的依据! 具体做法:固定一个色谱峰为标准s,然后再求其它 峰 i 对标准峰的相对保留值,此时以 表示:
色谱流出曲线的意义: ✓ 色谱峰数=样品中单组份的最少个数;
✓ 色谱保留值——定性依据; ✓ 色谱峰高或面积——定量依据; ✓ 色谱保留值或区域宽度—色谱柱分离效能评价指标 ✓ 色谱峰间距—固定相或流动相选择是否合适的依据
第三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
两组份峰间距足够远:由各组份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 决定,即由色谱过程的热力学 性质决定。
留值。
d. 死体积V0 or VM :色谱柱管内固定相颗
粒间空隙、色谱仪管路和连接头间空隙和检测器间
隙的总和。忽略后两项可得到:
其中,Fco为柱出口的载气流速(mL/min),
e. 保留体积VR:指从进样到待测物在柱后出
现浓度极大点时所通过的流动相的体积。
f. 调整保留体积
除死体积后的体积。
:某组份的保留体积扣
(凝胶色谱):不同尺寸分子在固定相上的渗透作用。
3. 按两相状态分: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 气固色谱—GSC;气液色谱—GLC; 液相色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LC: 液固色谱—LSC;液液色谱—LLC; 超临界流体色谱 -supercritical fluid
K 只与固定相、流动相和温度有关,
与两相体积、柱管特性和所用仪器无关。
2.分配比(Retention factor or capacity factor, k)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份在两相间的分配达平衡 时,分配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质量比,称为分配比它 反映了组分在柱中的迁移速率。又称保留因子。
50年代,色谱发展最快(一些新型色谱技术的发展;复杂组
分分析发展的要求。
1937-1972年,15年中有12个Nobel奖是有关色谱研究的!
药典中很多药物的分析采用色谱方法。
第二节 色谱基本概念
一、分离过程: 使用外力使含有样品的流动相(气体、液体或超
临界流体)通过一固定于柱或平板上、与流动相互不 相溶的固定相表面。样品中各组份在两相中进行不同 程度的作用。与固定相作用强的组份随流动相流出的 速度慢,反之,与固定相作用弱的组份随流动相流出 的速度快。由于流出的速度的差异,使得混合组份最
2. 按分离机理分: 吸附色谱-absorption chromatography: 不同组份在固定相的吸附作用不同; 分配色谱-partition chromatography: 不同组份在固定相上的溶解能力不同; 离子交换色谱-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不同组份在固定相(离子交换剂)上的亲和力不同; 尺寸排阻色谱-steric exclusion chrpmatography
色谱分析
Chromatography
色谱分析概论 经典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分析概论
第一节 概述
色谱—利用样品中各组分的物理、化学 性质的差异,在相互接触的两相(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 与 流 动 相 -mobile phase )反复多次作用下,各组分产生差速运动而 彼此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