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 获奖课件

合集下载

大自然的语言获奖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获奖课件.

添加标题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们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加深对大自然的语言和环境保护的理解。
添加标题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大自然的语言和环境 保护的实际情况,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环境。
添加标题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技术,如PPT、视频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大自然的 语言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环境。
姓名:XXX
职务:XXX
单位:XXX 联系方式:XXX
制作单位
制作时间:XXXX年XX月
制作单位:XX学校
制作背景:为了推广自然科 学知识,提高学生对大自然
的认识和了解
制作目的:参加XX比赛, 获得优异成绩
获奖情况
获奖时间:XXXX年 获奖地点:XX 获奖作品:大自然的语言 获奖等级:一等奖
03
大自然的语言应用
天气预报:通过观察大自然的语言,如云彩、风向等,预测天气变化
农业生产: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季节变化,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环境保护:通过观察大自然的语言,了解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自然灾害预警:通过观察大自然的语言,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前兆,及时预警和 防范
06
课程评价:通过 考试、作业、小 组报告等方式, 对学生的学习成 果进行评价,以 检验学生的学习 效果。
理解大自然的语言意义
了解大自然的语 言概念和意义
掌握大自然的语 言表现形式和特 点
理解大自然的语 言在人类社会中 的作用和价值
培养学生对大自 然的热爱和尊重 ,提高环保意识
运用大自然的语言进行交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大自然的语言(获奖)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获奖)ppt课件
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沿海地区的春天的 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最新课件
28
强化补清
《名师测控》课内阅读
最新课件
29
课题导入
温故知新
最新课件
30Βιβλιοθήκη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第三课时
最新课件
31
目标引领
1.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赏析本文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的妙 处。
最新课件
32
最新课件
9
根据释义填词语
形容荒草遍地,极其荒凉的样子( 衰草连天)
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孕育 )
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都
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销声匿迹)
形容气候恶劣。
(风雪载途)
一个接一个。
( 次第 )
种子发芽。比喻事物发生。 ( 萌发 )
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 周而复始)
最新课件
13
目标升华
请你用一段语言描述你最喜欢的季节。
最新课件
14
当堂诊学
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字注意正确的一项是( ) A.冰雪融化(róng) 孕育(yùn) 翩然归来(piān) 农谚(yán) B.簌簌落下(shù) 了解(jiě) 销声匿迹(nì) 纬度(wěi) C.衰草连天(shuāi) 连翘(qiáo)层峦叠嶂(zhàng) 弋阳(yì) D.风雪载途(zhài) 隧道(suì) 头晕目眩(xuàn) 窥见(kuī) 2.找出下列各组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两项,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 (1)A.百感交急 B.斤斤计较 C.满院狼藉 D.昂首阔步( )( ) (2)A.得心应手 B.迫不急待 C.原形毕露 D.令人喷饭( )( ) (3)A.在所不昔 B.谈笑风声 C.难能可贵 D.记忆犹新( )( ) (4)A.哭笑不得 B.以物谕人 C.入木三分 D.花团锦族( )( )

5《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58张PPT)

5《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58张PPT)

3.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
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 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引用
列数字
举例子
引用北京的物候记录,将1962年的山桃、杏花等的 花期与1961年和1960年的作比较,为下文说明物候 观测对农业活动有重大作用做铺垫。
4.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
其实,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来去 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今天,让我们跟随竺可桢先生一同 去探究《大自然的语言》。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5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录
01 学习目标 02 知识备查 03 字词清单 04 初读课文
05 精读课文 06 课堂小结 07 拓展延伸
学习目标
1.熟记 “翩”“谚”“匿”等字的读音;熟记“翩然”“销声匿 迹”“萌发”“悬殊”等字的字形;理解“销声匿迹”“草长莺 飞”等成语的意思;识记有关竺可桢的文学常识。(重点) 2.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其中阐述的事理。(重、难点) 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把握课文的说明方法。(重、难点) 4.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 究实证的科学态度。(素养)

土润溽暑④
(续表)
三候 王瓜生 麦秋至
举例子
通过列举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具体说明物候 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2.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 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打比方
作比较
把生物比作物候观测 的“活的仪器”, 生动形象,突出了生 物在物候观测中的重 要作用。
用生物与气象仪器 作比较,突出了通 过生物观测物候的 特点——灵活多 变,复杂多样。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课件

06
总结反思
回顾知识点,总结重点
01
02
03
04
生物钟的概念和作用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起源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物候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分析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方案
对于某些知识点,如二十四节气 的具体含义和应用等,讲解不够 深入,导致学生理解不够充分。
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充分结合实 例,使得学生对某些概念和现象
分析
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分析 ,理解它们的含义和规律 。
实践
通过实践探索,了解更多 大自然的语言,并应用到 生活中去。
03
深入分析
大自然的语言的认知价值
01 02
提升学生对大自然的认知
通过学习《大自然的语言》,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包括动植物的行为、自然现象的寓意等,从而提升对大自然的认知水平 。
制作手抄报,展示成果
总结词
制作手抄报是一种创造性的课堂活动, 可以帮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感 受,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VS
详细描述
在《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中,教师可以 安排学生制作手抄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 果和感受。学生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 频等形式,展示自己在课堂学习和实地考 察中的收获和感受。这种活动可以培养学 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 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大自然。
大自然的语言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
总结词
反映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指导生态修复、促进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详细描述
大自然的语言在生态保护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大自然的语言进行解读,我们可以了解生态系 统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问题。此外,大自 然的语言还可以指导生态修复工作,为恢复生态平衡提 供依据。同时,通过研究和理解大自然的语言,我们可 以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课件

3
生态旅游
通过旅游的方式,推广大自然保护理念,保护大自然,赏析大自然之美。
总结和展望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个自然、纯净、优美的语言,它贯穿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当今世界具有广泛的 影响力。未来,我们还需要继续去发掘和应用大自然的语言,致力于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课 件
本课件将向大家介绍大自然的语言,探究大自然的语言的本质与特点,让我 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
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
1 通用
大自然的语言是无声的,因此没有语言障碍,它是普遍适用于全人类的语言。
2 自然
它是从自然界中吸取的,它的灵感来源于自然之美,是一个自然、纯净、优美的语言。
3 多样性
大自然的语言多种多样,可以是山川湖海、风雨日晴、动物声音,也可以是物体的形态 和色彩。
大自然的语言的特点
1
灵活应用
2
大自然的语言可以运用到生活工作的
各个领域,如设计、建筑、艺术等等。
3
简单易学
大自然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好的老师,我们可以通过 观察、倾听、感知,轻松学习大自然 的语言。
多重意义
大自然的语言具有无尽的运用与审美 层面,它可以是一个象征、一个概念、 一幅画面等等。
实践演练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 用大自然的语言,例如在 美术创作中探索大自然的 艺术性。
专业培训
提供专业的培训课程,让 师生提升对大自然的认知 并掌握运用技巧。
大自然的语言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1
环保设计
将大自然灵感应用于设计中,推广环保理念,创建更美好的城市与社区。
2
科技创新
借鉴大自然的创造力,开展科技研究与创新,解决实际问题。

大自然的语言获奖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获奖ppt课件
竺可桢
1
学习目标
• 1、掌握基本的生字词。 2、学会阅读说明文,掌握说明文的相关 常识。 3、精读一段,品味语言。
2
作者
竺可桢 (1890—1974) 浙江上虞(yú)人簌簌
气象学家 地理学家
3
请大家默读课文画出生字生词并说一 说你从本文中知道了大自然的哪些语言。
簌簌( sù)
销声匿迹(nì)
8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 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 上。
9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例 如: 1.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2. 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 3. 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4.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5. 便利山区农业的发展; 6. ……
23
别以为人才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这语言到处都
有,睁开眼就能看见.你看那天上的白云,就是大自然
的语言: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你看那地上的
蚂蚁,也是大自然的语言: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戴雨
伞.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大自然
在水面写着:春天来到人间.大雁在编队南飞,不就像
“省略号”一串?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秋天就在眼
zhú zhēn 竺可桢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zài)
连翘 qiáo
4
本段哪些事物属于“大自然的语言”?
• 冰雪融化 • 草木萌发 • 花开放 • 候鸟归来 • 植物孕育果实 • 果实成熟
• 叶子变黄 • 北雁南飞 • 昆虫销声匿迹 • 衰草连天 • 风雪载途
• ……
5
1、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呢,“大自然的语 言”指的是什么?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语言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生物多样性保护
通过解读大自然语言,了解生物多样 性的分布和动态变化,为生物多样性 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
利用大自然语言指导生态系统恢复和 重建工作,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 可持续性。
应对气候变化
大自然语言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应对 气候变化,制定适应性管理策略。
仿生建筑
仿生建筑是模仿生物形态和结构的建筑设计理念,可以创 造出具有独特美感和实用性的建筑作品,如模仿蜂巢结构 的建筑可以具有良好的隔热和承重性能。
仿生材料
通过模仿生物体的形态和结构,可以研发出具有优异性能 的新型材料,如模仿贝壳结构的复合材料可以具有高强度 和轻量化的特点。
05 大自然的气味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种类
01
生物语言
动植物通过声音、行为、化学信号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和交流,如鸟鸣、虫鸣、动物求偶行为等。
03
02
非生物语言
自然界中的风、雨、雷、电等现象,以及地震、火山喷 发等自然灾害,都是大自然通过非生物语言传递信息的 方式。
人为语言
人类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记录和传播自 然界的信息,成为大自然语言的一种扩展形式。
种子传播
吸引传粉昆虫
植物释放芳香气味吸引蜜蜂、蝴蝶等传粉昆 虫,促进繁殖。
某些植物的果实散发出诱人气味,吸引动物 食用并帮助传播种子。
02
01
植物间相互作用
植物通过地下根系释放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实现植物间的相互合作或竞争。
04
03
气味语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A
维持生态平衡
气味语言在食物链中起到关键作用,帮助捕食 者和猎物之间保持平衡。

大自然的语言获奖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获奖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获奖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是指大自然通过各种形式传递信息和沟通的方式,这些方式蕴 含了丰富的知识和智慧,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学习。
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
大自然的语言是指自然界中各种事物通过形状、颜色、声音、气味等方式传 递的信息。
大自然的语言的种类
声音
动物的鸣叫、风吹树叶的声音等
形状
动物的身体形态、景观的轮廓等
灵感与创造力
大自然的语言可以激发我 们的灵感和创造力,启发 新的设计和创新。
心灵安宁
在大自然中感受语言和沟 通的美妙,可以带来心灵 的平静和宁静。
结论和要点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门独特而美妙的语言,通过它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自然界的奥秘和力量。保 护自然、倾听自然的语言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1
图像
美丽的风景、奇特的动物等
声音
2
鸟儿的歌唱、风吹树叶的声音等
3
气味
花朵的香气、河流的湿润气味等
大自然的语言的传播方式
动物信号
鸟类的筑巢行为和展示羽毛的 方式
景观展示
大瀑布的壮观景象和山脉连绵 的美景
植物传递
花朵的香气和花粉的传播
大自然的语言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
通过理解大自然的语言, 我们能更好地保护环境和 生态系
花朵的芳香、湿地中的泥土气味等
大自然的语言的特点
1 多样性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样,方式多样,能够通过不同形式传递信息。
2 无障碍
大自然的语言没有语言障碍,每个人都能够理解和感受。
3 自然真实
大自然的语言是真实的,反映了自然界的本质和真实状态。
大自然的语言的表达方式

大自然的语言 省优质课获奖课件(完整版)

大自然的语言  省优质课获奖课件(完整版)
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 次第:一个接一个。 • 萌发:种子发芽。比喻事物发生。 •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搭配词语
大地— 苏醒 冰雪— 融化 草木— 萌发 花儿— 次第开放 燕子— 翩然归来 北雁— 南飞
昆虫— 销声匿迹 叶子— 簌簌落下 衰草— 连天 风雪— 载途 草木— 荣枯 候鸟— 去来
快速阅读课文,快速准确地筛选出 所需要的信息: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 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 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有什么重要意义?
一年有四季,
四季景不同。
春柳
夏荷
秋枫
冬梅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竺可桢( 1890—1974 )
浙江上虞人,气象学 家、地理学家。他在 气象学、气候学、地 理学、自然科学史等 方面的造诣都很高, 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 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 的领域之一。我国现 代物候学的每一份成 就都是和他的辛勤工 作分不开的。
海拔较高,由于高下差异,温度比低 处低。
岑参《白雪歌》写塞外风光: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请根据本课所学知识说明,这是为什么?
• 这是由于纬度的差异。“胡天”是指北方和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越往北,冬天来得越早, 气温也越低。
• 南半球反之。
两个月前,在广州, 看见了玉兰开花; 两个月后,在北京, 又看见玉兰开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 走得真慢哪! 费了两个月工夫,你 才到了京华。

《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课件

自然现象的解释
01
自然现象解读
自然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通过了解这些现象的成因和规律,可
以更好地认识大自然。
02 03
天气变化
天气变化是自然现象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其形成与大气环流、水汽凝结 等过程有关,通过对天气变化的研究,可以更好地预测和应对自然灾害 。
地震成因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释放出来的能量,通过对地 震成因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运动规律。
对人类科学发展的影响
1 2
自然科学
大自然的语言通过自然科学的形式影响人类科学 发展,如生物学、地理学、气象学等。
社会科学
大自然的语言通过社会科学的形式影响人类科学 发展,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
3
技术创新
大自然的语言通过技术创新的形式影响人类科学 发展,如能源开发、环保技术、医疗技术等。
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影响
04
大自然的语言与人类的关 系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气候变化
01
大自然的语言通过气候变化的形式影响人类生活,如季节更替
、温度和降水变化等。
生态环境
02
大自然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大自然的语言通过生态
平衡和环境质量影响人类生活。
资源利用
03
大自然的语言通过资源利用的形式影响人类生活,如土地利用
、水资源开发等。
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通过地震、火山喷发等 自然现象来表达。
地理环境语言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通过形态和结构来表达信息,如山脉、 河流、湖泊等。
土壤特征
土壤特征通过成分、质地和结构等来反映地理环 境,如沙土、黏土和壤土等。
地理位置

大自然的语言获奖课件PPT

大自然的语言获奖课件PPT
自然现象的语言也反映了自然界的力量和美丽,如彩虹和极光等。
地理环境的语言
地理环境如山脉、河流、湖泊和 海洋等都是自然界的语言,它们
记录了地球的历史和演变。
地理环境的语言是地球生态系统 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水循环和生
物多样性。
地理环境的语言也反映了地球的 美丽和神秘,如大峡谷和珊瑚礁
等。
03
大自然语言的解读
自然科学教育
利用大自然的语言,如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天文 地理现象等,进行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丰富教 学内容和形式。
生态旅游教育
在生态旅游活动中,引导游客理解和欣赏大自然 的语言,培养他们的生态旅游意识和文明旅游行 为。
06
大自然语言的获奖情况
获奖情况概述
获奖课件数量
本次大自然语言课件共有10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4名。
唱。
植物的语言
01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长和繁殖等与环境进行 交流,如向阳生长和开花结果。
02
植物的语言是它们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如根 系的发展和叶片的气孔调节。
03
植物的语言也反映了它们的生命力和智慧,如 竹子的快速生长和向日葵的日向性。
自然现象的语言
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和地震等都是自然界的语言,它们传递着重要的信息。 自然现象的语言是自然界自我调节和平衡的重要方式,如气候变化和地质运动。
题。
生物多样性保护
通过研究大自然的语言,了解生 物种群分布、数量和活动规律, 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维护生
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管理
借助大自然的语言,评估自然保 护区的管理效果,优化管理方案,
提高保护区的生态效益。
大自然语言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优质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37张PPT)

优质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37张PPT)
竺可桢是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一 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 史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物候学”是他作出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
“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呢?
答:“大自然的语言” 指的是“物候现象” 。 这是比喻的说法,也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 新颖而有情趣,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熟读课文】

快速阅11读课文,小组合作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 研究物候学有何意义?
探展
Q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物候: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 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提取整合2-3段第一句)
你还发现本文语言具有哪些特点?
【品读课文】 探 点
朗读第1自然段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 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 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 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 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 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 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 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 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括了丰富 的物候知识,你 能举一些例子吗?
1、蚂蚁搬家要落雨。 2、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 3、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披蓑衣。 4、麻雀囤食要落雪。 5、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6、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7、猪衔草,寒潮到。
作业2
《迷人的四季》
•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选择你喜欢的一 个季节来写。
2、说明文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说明对象 (2)说明对象的特征 (3)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 分类别、 作比较、下定义等。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5)说明的语言:准确、简明、周密、平实、生动。

《大自然的语言》优质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优质课件

2023-11-04•导入•新课导入•知识讲解•案例分析•课堂活动与互动目•总结与拓展录01导入总结词:激发兴趣详细描述:通过展示一些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照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主题介绍教学目标总结词:明确目标详细描述: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和要求。

总结词突出难点、重点详细描述指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并给出相应的解释和说明,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与重点02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课程做好铺垫。

目的介绍大自然的神奇现象和自然景观,如四季更替、动物迁徙等。

内容背景介绍播放一段关于大自然的视频,展示自然景观和生物现象。

步骤1步骤2步骤3引导学生讨论视频内容,提问并记录学生的观点和问题。

引入课程主题,解释“大自然的语言”的含义。

03教学内容与步骤0201小组讨论、提问、分享感受。

方法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大自然语言的理解和感受,以及从视频中获得的信息。

内容了解学生对课程主题的认知程度,促进学生对大自然的理解和探索欲望。

目的教学互动与讨论03知识讲解自然语言是一种人类自然演化出来的语言,具有语音、语法和语义等特点。

详细描述自然语言是人类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一种人类特有的语言形式。

它具有语音、语法和语义等基本特点,能够表达和传递信息,是人类交流和沟通的主要工具。

总结词知识点一:自然语言的定义和特点VS知识点二:自然语言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总结词自然语言与人类文明密不可分,是人类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详细描述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语言的支撑。

自然语言承载了人类文化的历史和传统,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同时,自然语言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语言可以根据其来源、使用范围、语法结构等不同特点进行分类,同时也在不断演化和发展。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38正式完美版(2024)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38正式完美版(2024)
2024/1/28
促进生物多样性
大自然的语言使得不同物 种之间能够相互识别、交 流和合作,促进了生物多 样性的形成和维持。
揭示自然奥秘
研究大自然的语言有助于 揭示自然界的奥秘,深入 了解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 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
5
研究历史与现状
研究历史
自古以来,人们就开始观察和研究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逐渐发现了大 自然的语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大自然语言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13
色彩传递
动物的色彩
动物的体色和斑纹可用于伪装、吸引伴侣、警示 等。
植物的色彩
植物的颜色可用于光合作用、吸引昆虫传粉、警 示等。
天空和水的色彩
日出日落、彩虹、云彩、海水颜色等自然界色彩 现象,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情感体验。
2024/1/28
14
动作传递
2024/1/28
动物的动作
01
动物的奔跑、跳跃、飞行、游泳等行为,展现出不同的生存技
研究现状
目前,大自然的语言已经成为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 究热点。研究者们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探索和揭示大自然语言的奥秘, 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024/1/28
6
02
大自然的语言类型
Chapter
2024/1/28
7
气象语言
风云变幻
通过云朵的形状、颜色、 移动速度等特征,预测天 气变化。
动物的行为举止也是一种语言,如求 偶舞蹈、领地标记、攻击防御等。
2024/1/28
9
植物语言
生长姿态
植物的生长姿态可以传达出其对 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命力。
2024/1/28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课件大自然是我们的恩师,是我们生命中最伟大的导师。

她以她独特的方式与我们沟通,以她美丽的自然景观、多样的生物种类以及丰富的生态系统讲述着属于她自己的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惊喜与快乐,更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这个美丽而复杂的世界。

一、景色如画的自然风景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她以她独特的笔触将地球上每一个角落都描绘成美轮美奂的画卷。

从蔚蓝的天空到茫茫的大海,从巍峨的群山到翠绿的森林,每一幅画都展示着大自然的精湛技艺和无穷魅力。

置身其中,我们仿佛穿行在大自然的画廊,欣赏着她为我们所创造的惊世杰作。

二、奇妙多样的生物世界大自然是一个拥有无数神奇生物的舞台,每个物种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外貌和行为。

无论是炫目的孔雀开屏,还是灵活的猎豹奔跑,都展示了大自然的丰富与多样。

这些生物以自己的方式与我们互动,展示出生命力的强大和多样性的美丽。

它们是大自然的语言,通过观察和了解它们,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三、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大自然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所有的生物都相互依存、相互关联。

每个物种在这个系统中都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

它们通过食物链的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稳定与平衡的生态圈。

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食物、水和空气等生存所需的基础物质,也是我们身心健康与社会繁荣的根基。

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四、大自然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大自然的语言告诉我们,我们是生命的守护者,应该珍爱并保护这个脆弱而宝贵的家园。

我们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

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大自然的语言在未来的岁月中永远延续下去。

作为人类,大自然是我们的启迪者和引导者。

她以她特有的语言与我们对话,并带领我们领略她的美景和奇迹。

我们应该虚心聆听和学习,尊重大自然的规律,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里举了几个例子? 这几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的? • 三个。说明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物候 现象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①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 地;②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③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第①句后是分号,第②句后却是句号,能否 将第③句后的句号改成分号?为什么? • 不能。前两句写的是植物,第三句写的是动物, 不宜合在一个复句子里说。 • 前两句是春季物候,第三句是夏季物候。 • 前两句和第三句句型也不相同。
扩展
迁移
夏天人们往往到下列地方去避暑,根据本课 知识说一说为什么?
1. 2. 3. 4. 5.
北戴河 大连 青岛 庐山 昆明
处于海滨,由于经度差异,夏季比内 陆凉爽。
海拔较高,由于高下差异,温度比低 处低。
岑参《白雪歌》写塞外风光: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请根据本课所学知识说明,这是为什么? • 这是由于纬度的差异。“胡天”是指北方和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越往北,冬天来得越早, 气温也越低。 • 南半球反之。
读下面的诗 《种 荔 枝》
白居易
红颗珍珠诚可爱, 白须太守亦何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 自向庭中种荔枝。
白居易在什么地方种荔枝? • 在四川忠州(时任忠州 太守)。 现在四川有荔枝吗? • 没有。 这说明什么问题? • 古今物候(气候)有差 异。
竺可桢的观点:
唐代气候温暖,四川可产荔枝 后来气候变冷,四川荔枝灭绝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 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 上。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 纬度、经度、高下和古今的差异。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例 1. 2. 3. 4. 5. 6. 如: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 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便利山区农业的发展; ……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 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 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 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 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前者”和“后者”各指什么?
• “前者”指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 开花日期; • “后者”指1921年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 和开花日期。
满路,遍地 次地循环
动作轻快 的样子
这一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 描 写
说明中运用描写的作用是: • 使文章生动形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 光画卷,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用拟人手法的句子是: • 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你认为这一段哪几个词用得形象生动?
1. 燕子翩然归来。 2. 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 下来。 3.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4. 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zà i
你理解加红色词语意思吗? 一个接一个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 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 风吹叶子 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 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 的声音 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 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 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 了。匿,隐藏 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 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 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一次又一
什么叫“逆温层”? 为什么会有“逆温层”?
• 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 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 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 气便向低处流。于是形成“逆温层”。
“逆温层”出现在什么时间、地点, 需什么气候条件?有什么现象? • • • • 时 间: 地 点: 气候条件: 现 象: 秋冬两季,特别是早晨 山 地 天气晴朗,无风 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联系课文中物候知识,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 由于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 象越往高处越迟。“人问四月芳菲尽,山寺桃 花始盛开”正说明这一点。
你还能举例说明影响物候的四个差异吗? 老师准备的例子: • 新疆,冬天比内地冷,夏天比内地热。这是由于 经度的差异。 • 登泰山看日出,冻得发抖。这是由于高下的差异。 • 有一次去山里参加摄影家协会的活动,去之前, 梧桐花已经落了,而到了那里,才开。这是由于 高下差异。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 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 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 公阿婆,割麦插禾。” 加红色的词语好在哪里? • 都是拟人手法,好像这几种动植物都有人的思想 感情,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农事,因而大 大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根据第2、3段内容分别 给“物候”和“物候学”下个定义 •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就叫做 “物候”。 •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 “物候学”。
——《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研究》
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 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 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 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 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 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 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qiá o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 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 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 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这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道理?
•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 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 陆要迟若干天。
例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既然“次第”的意思是“一个接一个”, 那么可否把它换成“一个接一个”?
不可。
雅的词语还有: 田间草际 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年年如是 周而复始 起总结作用的词语是: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摘出文段中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 • • • • • • 立春过后 再过两个月 不久 于是转入夏季 到了秋天 准备迎接寒冬
5、本文说了哪几个问题(结构层次)? 1. 2. 3. 4. (1 - 3)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4 - 5)物候观察对农业的意义。 (6 - 10)物候现象的决定因素。 (11-12)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
6、本文运用什么说明顺序?
• 逻辑顺序
阅读前3自然段
朗读,正音:
piān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这四个因素按什么 顺序排列? • 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列。 (由主到次)
标志主次顺序的词语是: • 首先、第二、第三、此外。
用地理课所学知识说明: 什么叫“纬度”?什么叫“经度”?
纬线
经线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 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 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 夏天就到了。 这几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是想说明什么 道理?“只”“就”二字可删除吗? • 举例子、列数据。 • 说明“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差别 而不同”。 • “只”说明相差较少,不可删除。 • “就”表示春天短促,也不可删除。
本文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说明 “经度差异”时却举两个? • 因为一般人以为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暖和; 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比内陆反而寒冷。这是读 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只举一个例子不利于读者理 解,举两个就确信无疑了。 • 举例的多少,决定于理解的难易。
归纳 复习
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 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 “物候学”。
搭配词语
大地— 冰雪— 草木— 花儿— 燕子— 北雁— 苏醒 融化 萌发 次第开放 翩然归来 南飞 昆虫— 叶子— 衰草— 风雪— 草木— 候鸟— 销声匿迹 簌簌落下 连天 载途 荣枯 去来
读准下列字音
1.连翘 qiá o 2.衰草 suāi 3.丢三落四 4.差异 chā 差劲 chà 翘尾巴 鬓毛衰 落枕 差遣 参差
第2、3段比较典雅的词语有: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 植物的生长荣枯 动物的养育往来
阅读6—10自然段
总领6—10自然段的句子是: •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指出7—10自然段的中心句 7.首先是纬度。 8.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9.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10.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大自然的语言
新郑市苑陵中学:马敏
作 者
感 知
阅读1
阅读2
归 纳
扩 展
学习目标
• • • • 作者及作品体裁;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物候知识; 理清文章说明顺序; 掌握基本的生字词。
作 者
竺 可 桢 (1890—1974) 浙江上虞(yú)人 气象学家 地理学家
竺可桢在桂林考察
预习课文 整体感知
qià o cuī

là o
chāi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句子
1.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 而复始。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 放。3.不久,布谷鸟也来了。4.立春过后,大地 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5.再过两个月,燕子翩 然归来。6.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 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7.北雁南飞, 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8.于是转 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9.到 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 的寒冬。 答案 4 2 5 3 8 6 7 9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