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 获奖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里举了几个例子? 这几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的? • 三个。说明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物候 现象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①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 地;②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③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第①句后是分号,第②句后却是句号,能否 将第③句后的句号改成分号?为什么? • 不能。前两句写的是植物,第三句写的是动物, 不宜合在一个复句子里说。 • 前两句是春季物候,第三句是夏季物候。 • 前两句和第三句句型也不相同。
扩展
迁移
夏天人们往往到下列地方去避暑,根据本课 知识说一说为什么?
1. 2. 3. 4. 5.
北戴河 大连 青岛 庐山 昆明
处于海滨,由于经度差异,夏季比内 陆凉爽。
海拔较高,由于高下差异,温度比低 处低。
岑参《白雪歌》写塞外风光: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请根据本课所学知识说明,这是为什么? • 这是由于纬度的差异。“胡天”是指北方和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越往北,冬天来得越早, 气温也越低。 • 南半球反之。
读下面的诗 《种 荔 枝》
白居易
红颗珍珠诚可爱, 白须太守亦何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 自向庭中种荔枝。
白居易在什么地方种荔枝? • 在四川忠州(时任忠州 太守)。 现在四川有荔枝吗? • 没有。 这说明什么问题? • 古今物候(气候)有差 异。
竺可桢的观点:
唐代气候温暖,四川可产荔枝 后来气候变冷,四川荔枝灭绝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 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 上。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 纬度、经度、高下和古今的差异。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例 1. 2. 3. 4. 5. 6. 如: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 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便利山区农业的发展; ……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 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 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 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 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前者”和“后者”各指什么?
• “前者”指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 开花日期; • “后者”指1921年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 和开花日期。
满路,遍地 次地循环
动作轻快 的样子
这一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 描 写
说明中运用描写的作用是: • 使文章生动形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 光画卷,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用拟人手法的句子是: • 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你认为这一段哪几个词用得形象生动?
1. 燕子翩然归来。 2. 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 下来。 3.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4. 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sù
nì
zà i
你理解加红色词语意思吗? 一个接一个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 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 风吹叶子 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 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 的声音 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 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 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 了。匿,隐藏 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 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 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一次又一
什么叫“逆温层”? 为什么会有“逆温层”?
• 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 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 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 气便向低处流。于是形成“逆温层”。
“逆温层”出现在什么时间、地点, 需什么气候条件?有什么现象? • • • • 时 间: 地 点: 气候条件: 现 象: 秋冬两季,特别是早晨 山 地 天气晴朗,无风 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联系课文中物候知识,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 由于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 象越往高处越迟。“人问四月芳菲尽,山寺桃 花始盛开”正说明这一点。
你还能举例说明影响物候的四个差异吗? 老师准备的例子: • 新疆,冬天比内地冷,夏天比内地热。这是由于 经度的差异。 • 登泰山看日出,冻得发抖。这是由于高下的差异。 • 有一次去山里参加摄影家协会的活动,去之前, 梧桐花已经落了,而到了那里,才开。这是由于 高下差异。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 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 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 公阿婆,割麦插禾。” 加红色的词语好在哪里? • 都是拟人手法,好像这几种动植物都有人的思想 感情,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农事,因而大 大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根据第2、3段内容分别 给“物候”和“物候学”下个定义 •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就叫做 “物候”。 •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 “物候学”。
——《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研究》
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 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 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 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 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 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 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qiá o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 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 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 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这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道理?
•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 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 陆要迟若干天。
例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既然“次第”的意思是“一个接一个”, 那么可否把它换成“一个接一个”?
不可。
雅的词语还有: 田间草际 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年年如是 周而复始 起总结作用的词语是: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摘出文段中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 • • • • • • 立春过后 再过两个月 不久 于是转入夏季 到了秋天 准备迎接寒冬
5、本文说了哪几个问题(结构层次)? 1. 2. 3. 4. (1 - 3)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4 - 5)物候观察对农业的意义。 (6 - 10)物候现象的决定因素。 (11-12)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
6、本文运用什么说明顺序?
• 逻辑顺序
阅读前3自然段
朗读,正音:
piān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这四个因素按什么 顺序排列? • 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列。 (由主到次)
标志主次顺序的词语是: • 首先、第二、第三、此外。
用地理课所学知识说明: 什么叫“纬度”?什么叫“经度”?
纬线
经线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 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 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 夏天就到了。 这几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是想说明什么 道理?“只”“就”二字可删除吗? • 举例子、列数据。 • 说明“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差别 而不同”。 • “只”说明相差较少,不可删除。 • “就”表示春天短促,也不可删除。
本文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说明 “经度差异”时却举两个? • 因为一般人以为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暖和; 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比内陆反而寒冷。这是读 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只举一个例子不利于读者理 解,举两个就确信无疑了。 • 举例的多少,决定于理解的难易。
归纳 复习
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 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 “物候学”。
搭配词语
大地— 冰雪— 草木— 花儿— 燕子— 北雁— 苏醒 融化 萌发 次第开放 翩然归来 南飞 昆虫— 叶子— 衰草— 风雪— 草木— 候鸟— 销声匿迹 簌簌落下 连天 载途 荣枯 去来
读准下列字音
1.连翘 qiá o 2.衰草 suāi 3.丢三落四 4.差异 chā 差劲 chà 翘尾巴 鬓毛衰 落枕 差遣 参差
第2、3段比较典雅的词语有: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 植物的生长荣枯 动物的养育往来
阅读6—10自然段
总领6—10自然段的句子是: •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指出7—10自然段的中心句 7.首先是纬度。 8.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9.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10.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大自然的语言
新郑市苑陵中学:马敏
作 者
感 知
阅读1
阅读2
归 纳
扩 展
学习目标
• • • • 作者及作品体裁;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物候知识; 理清文章说明顺序; 掌握基本的生字词。
作 者
竺 可 桢 (1890—1974) 浙江上虞(yú)人 气象学家 地理学家
竺可桢在桂林考察
预习课文 整体感知
qià o cuī
là
là o
chāi
cī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句子
1.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 而复始。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 放。3.不久,布谷鸟也来了。4.立春过后,大地 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5.再过两个月,燕子翩 然归来。6.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 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7.北雁南飞, 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8.于是转 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9.到 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 的寒冬。 答案 4 2 5 3 8 6 7 9 1
自 学 提 示(一)
1、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呢,“大自然的语言 指的是什么?这样的说法有什么好处? 2、本文是什么文体? 3、说明对象是什么?
1、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呢,“大自然的语 言”指的是什么?这样的说法有什么好处?
• “大自然的语言” 指的是“物候现 象” 。 • 这是比喻的说法,也把大自然拟人化 了,显得新颖而有情趣,引起读者的 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 纬度、经度、高下和古今的差异。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 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 生产上。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例 1. 2. 3. 4. 5. 6. 如: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 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便利山区农业的发展; ……
本段哪些事物属于“大自然的语言”? • • • • • •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花开放 候鸟归来 植物孕育果实 果实成熟 • • • • • • 叶子变黄 北雁南飞 昆虫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
朗 读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 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 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 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 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2、本文是什么文体?
说明文 3、说明对象是什么? “物候”和“物候学”
自 学 提 示(二)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5、本文说了哪几个问题(结构层次)? 6、本文运用什么说明顺序?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 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 “物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