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田镇凤巢村鳗鱼养殖的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乡村建设的长效机制探索
——东田镇凤巢村鳗鱼养殖业的发展
南安市在美丽乡村市(县)级示范村创建活动中,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创办具有村一级特色的村产业支柱,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的收入,以建立美丽乡村之长效机制,成为大家经常讨论和关注的焦点问题。2013年1月29日,市领导张瑞平副市长带领市农办一行到东田镇凤巢村调研美丽乡村建设配套产业支持项目运行情况。东田镇凤巢村利用山区生态环境优美的优点,以创新农村经营体制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养鳗业,破解山区乡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有效地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
一、基本情况
凤巢村地理位置偏僻,位于东田镇政府驻地南8.6公里处,聚落在铁峰山东麓、罗山西麓,二山对峙的山谷间,呈块状分布,海拔500多米。有寺口、罗山、乌石内等5个自然村,辖内6个村民小组,村民314户、1212人。该村耕地面积836亩,以种植水稻、甘薯为主。山地12827亩,以种植马尾松为主,兼种少量杉木、杂木、毛竹、杂果、茶叶等。土特产有茶叶、小金桔、蜂蜜。
由于地理区位比较恶劣,进村山路有5公里多,村经济几乎处于农耕时期的纯种植业,群众收入低,主要劳动力常年在外经商或务工,常住人口不足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2011年,凤巢村村民张家庭获得信息,饲养鳗鱼对环境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养殖水体不能受到污染。他当时联想到家乡优美的生态环境,正好适合于发展这一项目,因此张家庭利用本地优势,2011
年开始小面积试养鳗鱼,因为凤巢村的生态环境好,水体洁净,鳗的成活率高于其它地方常规养殖,幼鳗的生长速度快;2012年春季成品鳗出售,获得丰厚的回报。在他的带动下,村两委积极发动,在外经商人员张尚切携资金回乡投资,村民利用承包地投资、入股,大家拧成一股绳,一起发展非洲鳗鱼养殖业。目前,全村有鳗鱼养殖企业4家(福建省路鳗养殖有限公司、凤巢养殖有限公司、泉州万泉养殖有限公司,有一家正在注册中),占地总面积为386亩,水面总面积为179亩;投资总额为3800多万元,其中凤巢养殖有限公司为2011年投资建设,2012年产量12吨,成活率98%,收益150万,其余三家为2012年投资建设,已采购鳗苗正在科学饲养。
二、以养鳗业作为村支柱产业的启示
1、创新农村农民承包土地流转方式。以福建省路鳗养殖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利用土地82亩,其中养殖水面面积42亩。其土地来源为本村村民的承包地入股,每亩折算1.5万元股金,该股金只作为参加分红的依据,不负责亏损,改变以往租赁或征用的方式,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这样农民重新盘活土地资源,将原来抛荒的山垄田利用起来,又吃了一颗定心丸。预计2012年每亩土地入股可得分红7000元。
2、创新农村经营体制。以泉州万泉养殖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为在北京经商的村民张尚切牵头创办,注册资金1000万元,总投资2000多万元。除去以140亩土地入股的210万元外,690万元由张姓村民自愿出资入股,股金大小不计,其它有9个大股东揽尾,同时,限制大股东的出资额不得超过100万元。既保证该村张姓村民每家每户都有股份,又让公司能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运行。既让
每户群众都能得到发展的好处,又避免一大二公弊病。
3、增强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十八大后,村班子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发展村级经济结合起来,帮助制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规划,培育支柱产业,拓宽增收渠道。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经营土地资产、培植经济实体、发展合作组织、盘活存量资产等,在协调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创办养鳗场等经济实体的同时,村两委引领带动党员群众创富,不断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思路、新模式、新途径。在吴姓村民和张姓村名小组创办2个养殖公司之后,村两委积极引导吕姓村民小组创办养殖公司。在村民小组和群众经济发展后,村经济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干部的胆气壮了,班子得到空前的团结,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的热情空前高涨。
4、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意义。自全市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以来,东田镇高度重视,将凤巢村列为南安市2012-2013年度建设“美丽乡村”试点示范村,近段时间以来,村里一方面加大力度宣传,提高群众主动参与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投入14.5万元聘请规划部门编制村庄建设规划,重新组建三支共6人的专职保洁队伍,添置垃圾车3辆、垃圾箱30个,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优美的生态环境,将为凤巢村的支柱产业—养鳗业注入新的生机,为该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5、为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提供经济支撑。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而长效机制需要产业支撑,产业发展是支撑“美丽乡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凤巢村的鳗鱼养殖业正逐渐发展,慢慢
形成凤巢村的一个特色产业,该产业在土地流转、增加村民收入等方面独具特色,成为该村支撑“美丽乡村”建设支柱产业之一。
6、活跃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鳗鱼养殖企业以“土地+资金”的形式让村民入股。一是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土地非农升值收益共享机制,企业和村民签订协议,村民以土地形式入股共同参与,每亩土地入股分红每年为1.5万元;二是村民以资金形式入股,额度不等,在收成时按出资额进行分红。该做法不仅将农村闲置土地进行有效流转,创造经济效益,更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四家鳗鱼养殖企业在常态化时期需要工人共90人,在收成时共需要工人200多人,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增加劳动力就业岗位。以前村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外出经商和务工,现在,在家门口既可以创业,又可以获得务工收入。
三、建议
1、建议适时组建专业合作社或者集团公司。已经成立的四家鳗鱼养殖企业分别属于不同姓氏村民小组组建,除了凤巢养殖有限公司以外,其余3家2012年新成立的养鳗企业,将于明年春季该村4家养鳗企业将成品鳗投放市场进行销售时,存在缺乏统一协调机制,可能出现压价竞卖的现象;在鳗苗采购、饲料采购和养殖技术经验方面很难共享。
4、合理调配季节性劳动力。四家养鳗企业在鳗鱼常态化养殖期间需要工人90人左右,在收获时需要工人200多人,但本村村民大部分在外务工、经商等,因此四家养鳗企业在鳗鱼收获季节招募捕捞工人存在很大困难,捕捞工人日工资将近400元。
3、合理利用养殖池和水资源。养殖鳗鱼对水质要求很高,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