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的应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浮力的应用教案

浮力的应用教案

浮力的应用教案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推荐的浮力的应用教案(共含13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浮力的应用教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知道浮力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上的。

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情况决定于和;如果物体上浮,则浮力物体的重力,如果物体下沉,则浮力物体的重力,如果物体漂浮或悬浮,则浮力物体的重力。

2、思考:木材能漂浮在水面,其原因是什么?把一根木头挖成空心,做成独木舟后,其重力怎么变化?它可载货物的多少怎么变化?我们知道,钢的密度远大于水的密度,而钢板制成的轮船却能漂浮在水面上,轮船是用方法使它排开水的体积 , 浮力从而达到漂浮在水面上的。

轮船的排水量指的是轮船从河水驶入海里,它的重力变不变?它受到的浮力变大、变小还是不变?它排开的液体的质量变不变?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变不变?它是沉下一些,还是浮起一些?3、浸没在液体中的潜水艇受到的浮力是,但艇内有两个水舱随时的充水或排水,这样就改变了潜水艇的重力,从而能上浮、下沉或悬浮。

气球与飞艇用于空气密度的氢气或氦气充入气球和飞艇中,通过改变气球和气囊从而改变浮力的大小,实现升降的。

二、课内探究:(一)引入新课:视频展示:万吨巨轮浮在海面上,它受到浮力的作用了吗?实验感知:实心的铁块,放到水面上后,它将怎样?设疑:用钢铁铸造的万吨巨轮能够浮于水面,而小铁块却会沉入水底?物体的浮与沉决定于什么呢?(二)新课学习讨论自学中的疑问,针对回答点拨。

1、漂浮、悬浮和下沉演示实验:将三个乒乓球浸没水中(一个充满沙;一个中空;一个有部分沙,用蜡封住),松手后出现什么现象?分析讨论。

人教版初中物理《浮力的应用》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浮力的应用》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浮力的应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索浮力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浮力的应用实例:船舶、救生圈、密度计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浮力的计算方法。

2. 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浮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浮力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浮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结合实验,讲解浮力的定义、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密度计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探讨浮力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浮力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浮力计算及应用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这五个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浮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展开,通过实验、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浮力,并能够将浮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拓展:1. 介绍阿基米德原理:引导学生了解阿基米德原理,并通过实例说明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密度与浮力的关系:分析密度与浮力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为何不同密度的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不同。

七、课堂互动:1. 问答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浮力知识。

2. 小组竞赛:设置有关浮力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八、实践环节:1. 浮力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浮力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浮力的理解。

浮力的应用教案

浮力的应用教案

浮力的应用教案浮力的应用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浮力的应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浮力的应用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本节《浮力的应用》是在学习了上节《浮力》,知道浮力的产生及其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体浮沉的条件,知道物体浮沉条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是如何改变浮力或重力,来实现浮沉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就在我身边,初步学会用浮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知识较扎实,已经学习了系统的力学基础知识,刚学过浮力产生的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知识面广,学习习惯较好,自学能力较强。

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应用实验归纳总结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随着实验的总结、拓展,真正发挥了学生的正常思维潜能,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搜集整理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设计思路根据浮力知识的教学分解,本节教学的知识要点: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浮沉条件的应用。

知识本身的难度并不算大,但贯穿在从如何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去理解浮力的应用事例这个分析过程要求较高,是进行本节教学的关键,为此,本节教学的策略设计是:从观察、分析、比较物体的浮沉情况→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受力条件和密度条件)→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理解浮力的应用(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选种诸方面的应用)。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浮力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浮力应用教案

浮力应用教案

《浮力的应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 2 `知道浮力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2 了解浮力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浮力的应用教学难点: 潜水艇的原理及应用教具:量筒及乒乓球一个,废鞋油袋,橡皮泥,玻璃水槽各12个,自制潜水艇模型,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 演示:“怎样将乒乓球从量筒中顺利取出”引出课题2 把铁块浸没水中,能否利用水浮起引出浮沉条件3 讨论“要改变浮沉状态,该怎么办?”,引出有的改变浮力,有的改变重力二.进行新课(一)用多媒体展示人类最初利用浮力的图片,指出木材一类的密度小于水(二)学生实验将橡皮泥、废鞋油袋(铝的)分别放在玻璃水槽里观察,讨论“怎样使密度比水大的橡皮泥、废鞋油袋浮在水面上”,然后学生动手实验,提问学生实验的过程及现象,教师就着做成船形的橡皮泥、空心的鞋油袋小结。

)(三)出示轮船的幻灯片?提问“由钢铁制成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边小结边板书。

)(1)轮船用空心办法,增大体积,增大受到的浮力。

指出轮船的大小用满载时的排水量来表示出示例题,学生板演用幻灯片出示:这只船如果从河水驶入海里,重力变不变?它受到的浮力变不变?它排开的水的体积变不变?它是沉下一些,还是浮起一些?为什么?(2)潜水艇船只能在水面上航行,人们什么时候能够象鱼儿一样在水中任意上浮下潜呢?人们后来制造了潜水艇。

讨论潜水艇改变浮力还是改变重力实现浮沉的?通过阅读回答怎样改变重力?演示,潜水艇模型。

(边讲解边板书)用改变水舱中水量的办法,使潜水艇受到的重力大于、等于或小于受到的浮力来实现下潜、(3)气球和飞艇轮船和潜水艇属于液体中受浮力,我们知道除了液体中有浮力,大气中也同样有浮力,人们对大气的浮力的利用也由来已久。

问:气球、气艇采用了什么办法使它能够受到空气的浮力而升空呢?演示热气球升空的现象,学生并原因。

现代人节日放飞的气球也可以升上高空。

初中物理浮力运用教案

初中物理浮力运用教案

初中物理浮力运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浮力的概念、方向、施力物体和单位。

2. 掌握浮力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 理解并掌握计算浮力的两种方法: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和特点2. 浮力产生的原因3.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4. 计算浮力的两种方法: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5. 浮力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实例引入浮力的概念,如船只、气球等。

2. 提问:浮力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讲解浮力的概念、方向、施力物体和单位。

2. 讲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如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3. 讲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如物体体积、液体密度等。

4. 讲解计算浮力的两种方法:a) 阿基米德原理:F浮 = G排= ρ液V排gb) 称重法:F浮 = G - F示where F浮表示浮力,G表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ρ液表示液体密度,V排表示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F示表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演示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实验。

2. 让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并记录数据。

3.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验证浮力计算公式。

四、浮力的应用(10分钟)1. 讲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2. 让学生举例说明浮力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

2. 强调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了解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

2. 实验操作:能熟练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并分析实验数据。

3. 应用能力:能举例说明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资源:1. 弹簧测力计2. 浮力实验器材(如塑料瓶、水等)3. 教学课件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举例生动有趣。

2. 鼓励学生动手实验,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2课时 浮力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2课时 浮力的应用(教案)

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2课时浮力的应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轮船、潜水艇、热气球、飞艇、密度计的工作原理.2.通过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了解潜水艇怎样实现上浮、下沉的.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教学重点】轮船、潜水艇、热气球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密度计的工作原理和浮力的应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密度计、烧杯、水、食盐、两个铁罐子、沙子、小塑料管、潜水艇模型、热气球模型等.【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以下情景图片:①轮船漂浮在水面上;②潜水艇悬浮在水中;③节日放飞的气球升到空中;④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动.师以上这些情景图片中,都是浮沉条件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它们到底和浮力有怎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吧.【进行新课】知识1 轮船和潜水艇1.轮船教师演示实验:两个外形相同的铁罐子,一个空心,一个装满沙;同时按入水中,松手后实心的下沉,空心的上浮最终漂浮.教师提问:(用多媒体展示)思考题:(1)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空心的铁罐子为什么能漂浮呢?(2)要想让实心的铁罐子也漂浮,可以怎么办呢?(3)大家是如何调节铁罐子的浮沉的呢?学生回答:(1)可能是F浮>G物,因为它是空心的,所以能上浮,最终能漂浮.(2)把沙取出来,变成空心的.(3)F浮不变,挖空使G物变小,当F浮>G物,铁罐子自然就浮起来了.师回答正确,很好!上述实验告诉我们采用“空心”的办法,不仅可以增大漂浮物体可利用的浮力,还可以使下沉的物体变得上浮或漂浮.这个方法早就得到了应用——轮船.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轮船”,并讲解.轮船(多媒体课件)工作原理:空心法,即把密度比水大的钢材制成空心的,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增大可利用的浮力,从而漂浮在水面上,这是浮沉条件的应用.同一艘轮船,不论在海里航行,还是在河里航行,F浮均等于G,所以F浮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知,由于海水和河水的密度不同,所以V排不同,ρ液大则V排小,ρ液小则V排大,因此轮船在海水里比在河水里浸入的体积小.轮船的大小通常用排水量表示,排水量即轮船满载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如果将上述质量转换成重力也就是船满载后受到水的浮力(即船受到的最大浮力).排水量=船自身质量+满载时货物的质量,即m排=m船+m货.板书:1.轮船采用把物体制成“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使浮力等于船和货物的总重来实现漂浮.2.排水量:满载时,船排开的水的质量(m排=m船+m货).教师提问:(用多媒体展示)思考题:(1)轮船从河水驶入海里,它的重力变不变?它受到的浮力变大、变小还是不变?(2)它排开的水的质量变不变?(3)它排开的水的体积变不变?(4)它是下沉一些,还是上浮一些?(提示:同一条船在河里和海里时,所受浮力相同,但它排开的河水和海水的体积不同.因此,它的吃水深度不同.)学生回答:(1)重力不变;浮力不变,因为始终漂浮;(2)质量不变,因为浮力不变.(3)体积变小,因为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即ρ海水>ρ水,所以V排海水<V排河水;(4)上浮一些,因为V排变小了.2.潜水艇师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查和袭击,是一种很重要的军事舰艇.它是怎么工作的呢?好,下面请大家分组进行实验——制作潜水艇.师我们用打点滴用的小塑料管来模拟潜水艇.请同学们利用和塑料管连接的细管给塑料管吹气或吸气.观察到的现象:吸气时,水逐渐进入管中,管子下沉;吹气时,管中的水被排出,管子上浮.教师提问:(用多媒体展示)思考题:(1)小塑料管浸没在水中所受F浮是否变化?(2)那它是怎样上浮或下沉的呢?学生回答:(1)由于塑料管形变很小,V排基本不变,所以可以认为F浮不变.(2)吹气时,水从管子中排出,重力变小,F浮>G物,所以上浮;吸气时,水进入管子,重力变大,F浮<G物,所以下沉.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潜水艇模型)介绍潜水艇:潜水艇两侧有水舱,当往水舱中充水时,潜水艇加重,就逐渐潜入水中;当水舱充水使艇重等于同体积水重时,潜水艇就可悬浮在水中;当压缩空气使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变轻,就可上浮了.板书:1.潜水艇原理: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在水中的浮沉.2.潜水艇浸没在水下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相同,因为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始终等于潜水艇的体积.例题1 (用多媒体展示)一艘轮船的排水量是10000t,它满载货物时的总质量是t,该船满载货物时受到水的浮力是N.若该船从大海驶入内河,船的重力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受到的浮力大小,由于河水密度比海水密度小,所以它排开水的体积,因此轮船要(选填“上浮一些”或“下沉一些”).(g取10N/㎏)解析:轮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10000×103kg×10N/kg=1×108N,∵轮船漂浮,∴F浮=G=mg=m排g;=10000t;∴船满载货物时的总质量:m=m排当船从大海驶入内河,船自重不变,∵船漂浮,∴船受到的浮力不变;∵F浮=ρ水V排g,ρ河水<ρ海水,∴排开河水的体积大于排开海水的体积,船将下沉一些.答案:10000 1×108不变不变变大下沉一些.例题2 (用多媒体展示)潜水艇浸没在水中,在它下潜的过程中,关于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不变,浮力不变B.重力变大,浮力变小C.重力变大,浮力不变D.重力变小,浮力变大解析:潜水艇下潜时让水进入载水舱,从而增大了自身的重力;而由于潜水艇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故所受浮力不变;当重力大于浮力时,潜水艇就会下沉.答案:C知识点2 气球和飞艇教师播放课件,演示教材P59页《想想做做》——“做一个塑料袋热气球”的实验,并提出问题:用电吹风向袋内吹热空气后袋内空气密度怎样变化?学生思考、回答:气体密度变小.师为什么热气球和飞艇会飞起来呢?生:热气球和飞艇内的气体密度小于外面的空气的密度,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师回答正确.板书:热气球和飞艇的原理:ρ气球<ρ空气,使它受到的F浮>G物而升空.师请大家讨论:要使充了氦气、升到空中的气球落回地面,你们能想出什么办法?要使热气球落回地面,又有什么办法?学生思考、讨论:氦气球可以放气,热气球可以停止加热.例题3 (用多媒体展示)如图是高空中的一只热气球,以下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使静止的热气球下降,必须继续给热气球中的空气加热B.为使静止的热气球下降,只需把热气球上的物体抛掉一部分C.正在匀速下降的热气球,假如有一物体从热气球上掉下,热气球将立即上升D.正在匀速下降的热气球,假如有一物体从热气球上掉下,热气球将先下降后上升解析:静止的热气球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故两者大小相等.通过对气球加热,使气球内的空气膨胀、体积增大,从而使所受的浮力增大.此时浮力大于重力,所以气球上浮而不是下降;当把气球上的物体扔掉一部分,气球的重力减小,小于浮力,所以气球上浮而不是下降.故A、B均错误.正在匀速下降的热气球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者大小相等.假如有一物体从热气球上掉下,此时重力小于浮力,但由于惯性,气球不会立即上升,而是先下降后上升.故C错误,D正确.答案:D知识点3 密度计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用天平、量筒可以测量液体的密度,能否设计一个仪器直接测量出液体的密度呢?学生思考.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密度计”,并向学生展示密度计,介绍它的构造、原理等.密度计(多媒体课件)用途:它是用于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构造:它是一根上部标有刻度,形状特殊的玻璃管,管下部的玻璃泡内封装入小铅丸或汞(如图所示);原理:它是根据漂浮时的受力平衡及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的,密度计在任何液体里都是呈漂浮状态,所受浮力大小不变,都等于它的重力.根据浮力公式F浮=ρ浮gV排,液体密度较大的时候,密度计露出部分多,反之就少,所以密度计上的刻度数是上面较小而下面较大,密度计上的数值表示待测液体密度是水密度的倍数.如“1.8”表示该液体密度是1.8×103kg/m3.教师将密度计放入清水、盐水中,引导学生观察,并请几位学生读出数值判断哪个是清水杯、盐水杯.学生读数,立即判断出清水杯和盐水杯.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密度计的刻度值的标注方法,它是按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的方向标注?生:下面大,上面小.师你能说说这种标注的道理吗?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完成下列思考题.(用多媒体展示)思考题:(1)漂浮在液面上的密度计,所受浮力F浮、重力G关系;(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 ;(3)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4)密度计的横截面积S可以看作是一定的,因此,浸入液体的深度h浸入= .答案:(1)F浮=G (2)ρ液V排g (3)h浸入S(4)G/(ρ液Sg)=m/(ρ液S)教师总结:由于密度计的质量m、横截面积S一定,故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h浸入与液体的密度ρ液成反比.即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入的深度越小;液体的密度越小,浸入的深度越大.所以,密度计的刻度值从上向下标注,即上小下大.板书:1.用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密度计处于漂浮状态,则F浮=G密.2.密度计的刻度值是按上小下大的顺序标注.3.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越小,说明液体密度越大,浸入深度越大,说明液体密度越小.例题4 (用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把一个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这个密度计在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这个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甲液体的密度较大D.丙液体的密度最小解析:密度计在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F浮=G密,则A、B错,由于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越小,说明液体密度越大,则ρ乙>ρ甲>ρ丙,则C错,D正确.答案:D【教师结束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浮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盐水选种、轮船、潜水艇、热气球\,密度计等,还进一步熟悉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好,谢谢大家!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在本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浮力初步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做到在实验(演示实验、学生动手实验)的基础上,对现象的观察进行分析、思考,找出原因,得出结论.这种实验探究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知识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帮助学生获取新知识,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另外,在突破难点上,采取将大问题化解成几个小问题,以提纲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推理、概括,这样既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让学生尝试到获取新知识的轻松、喜悦.。

人教版初中物理《浮力的应用》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浮力的应用》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浮力的应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与物体本身的密度和重力无关。

2. 引导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并能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2. 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实际应用。

3.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浮力现象。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浮力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与物体本身的密度和重力无关。

2. 实验演示:进行浮力实验,让学生观察浮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3.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原理及其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4.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如船舶、救生圈等,让学生学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5.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讨论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7.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浮力计算和阿基米德原理应用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评估:观察学生对浮力概念、计算公式和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实验操作评估:检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观察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人教版初中物理《浮力的应用》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浮力的应用》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与物体的密度和重力无关。

2. 培养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浮力大小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浮力的本质。

2. 利用实验演示法,直观展示浮力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浮力概念。

3.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2. 教学课件: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的介绍。

3. 教学教案:详细的教学过程和活动设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引发学生对浮力的思考。

2. 探究浮力: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引导学生发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3.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阿基米德原理,知道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4. 应用浮力知识:让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状态等。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谈谈对浮力的认识和收获,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兴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对浮力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以及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浮力计算和应用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的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的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等,形象直观地展示浮力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d.结合生活实例,介绍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3)巩固拓展: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进行解决,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难点,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5)作业布置:
设计具有实践性和思考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浮力知识。
3.提醒学生课后复习,并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确保学生对浮力知识的掌握,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列举三个生活中的浮力应用实例,并解释其原理。
2.计算题:已知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10N,完全浸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8N。求该物体在水中的密度。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a.浮力是如何产生的?
b.如何计算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
c.浮沉条件的判断方法有哪些?
d.请举例说明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展示轮船、救生圈等浮力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浮力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初中物理八年级《浮力的应用》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八年级《浮力的应用》优秀教学设计

浮力的应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2.知道浮力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上的;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3.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在实验基础上分析得出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其应用。

教学设施水、烧杯、酒精、温度计、多媒体。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引入1浮力应用有关实例:a、曹冲称象的故事;b、舟浮牛出的故事:1066年,在我国宋朝时河中府发生了一场大洪水,洪水将几万斤重的大铁牛冲入河中,陷入淤泥中。

洪水退后,要把大铁牛从河底淤泥里“请”出来。

官府贴出了“招贤榜”, 请“贤人”把大铁牛从河底淤泥里拔出来。

这样的难题无人敢揭榜,靠人的力气根本办不到,更何况要在淤泥里拔出来。

当时有位和尚揭了榜,人们以为他有法术,会请仙人来搬铁牛。

第二天,他亲自指挥一条大船,在大船上装满了泥沙,这些泥沙比大铁牛还重。

然后,他亲自带人,把船划到大铁牛沉没的地方,派人潜水入河底,用绳索牢牢地绑住大铁牛,再将绳索的另一头拴在大船船身上。

一切就绪,和尚叫大家把船上的泥沙一铲一铲地铲出船外。

此时,见船渐渐上浮,绳索也慢慢地向上提。

那几万斤重的大铁牛从河底淤泥里慢慢地被拔了出来,真所谓“舟浮牛出”。

教师:片中所展示的是我国古代两个有趣的故事。

曹冲和那个和尚都利用了浮力,从而称出了大象有多重和顺利使大铁牛上浮达到捞出来的目的。

实际上,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应用到了浮力。

(板书课题:浮力的应用)引入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和想想议议,从而引入课题。

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一)沉浮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但有的物体要上浮,有的物体悬浮在其中,有的却要下沉。

为什么出现不同的状态呢?请学生画出受力分析。

《浮力的应用》教学设计

《浮力的应用》教学设计

2012-02教学实践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浮力的基础知识之后,继续学习有关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应用的知识。

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探究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第二部分了解浮力的应用,并用到了前面学习的力、二力平衡、力和运动的关系等有关知识,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学生已经较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已经学习了系统的力学基础知识,刚学过浮力产生的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应用实验,归纳、总结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真正发挥学生的正常思维潜能,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搜集整理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三、设计思路根据浮力知识的教学分解,本节教学的知识要点: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浮沉条件的应用。

知识本身的难度并不算大,但贯穿在从如何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去理解浮力的应用事例这个分析过程要求较高,是本节教学的关键。

为此,本节教学的策略设计是:从观察、分析、比较物体的浮沉情况→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受力条件和密度条件)→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理解浮力的应用。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浮沉条件。

2.知道浮力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浮沉原理。

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浮力解决问题的实例,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2.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兴趣和提高学生思维方法的变化与灵活水平。

五、教学重点知道物体浮沉条件及浮力的应用。

六、教学难点通过调节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得到或增大可利用的浮力,初步建立应用科学技术的意识。

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新课观察氢气球升空的幻灯片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其中蕴涵着什么科学道理呢?学习了这节课,大家就会明白(二)新课1.物体的浮沉条件。

《浮力的应用》教学设计

《浮力的应用》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14.6浮力的应用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漂浮:F浮=G物
上浮:F浮>G物或ρ物<ρ液
悬浮:F浮=G物或ρ物=ρ液
下沉:F浮<G物或ρ物>ρ液
二、浮力的应用
1、轮船:做成“空心”的办法增大V排,从而增大了可利用的浮力。
2、潜水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在水中的浮沉。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使浮力大于重力。
学生思考讨论:这只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船会上浮些还是下沉些?为什么?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轮船从河里到海里的过程,帮助学生思考)
学生总结回答:
在河水和海水中所受的浮力都等于重力,由于海水的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所以它排开海水体积小于它排开河水的体积,轮船要上浮一些.
潜水艇和轮船不同,它能潜入水下航行
潜水艇
三、课堂小结,分享收获
四、作业布置、
拓展升华
采用刘谦的魔术“浮沉子”,自己发出口令,让它浮就浮,让它沉就沉,让它悬就悬,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引出课题《浮力的应用》。
板书:浮力的应用
学生动手实验:将学生自己带的物体(如:铅笔、小刀、橡皮等)和老师准备的小药瓶,用镊子把它们依次浸入水中,松开镊子观察这些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并且思考从看到的实验现象,可以引发你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二、浮力的应用
教师拿起鸡蛋和一杯水,把鸡蛋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结果鸡蛋下沉了。(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
提出问题:老师现在要让鸡蛋浮在水面上怎么办?同学们以小组讨论并进行试验。看那组的设计的方法又多又独特。
学生实验:给定实验器材寻找答案,进行分组实验,尝试如何让下沉的鸡蛋浮在水面上,你能解释原因吗?你发现了什么?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浮力的应用教学设计

浮力的应用教学设计

浮力的应用教学设计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浮力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下面我将设计一节教学课程来讲解浮力的应用。

一、导入部分:(活动1:探究浮力)1. 准备:透明容器、水、小石子、苹果等物品。

2. 活动步骤:a. 教师在透明容器中倒入一些水,然后教师将小石子放入水中观察它们会发生什么现象。

b. 学生们分小组观察苹果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并解释为什么。

c. 学生们讨论他们的观察结果,并总结出浮力的概念。

二、理论部分:(活动2:讲解浮力的概念)1. 教师通过多媒体或黑板向学生讲解浮力的概念,包括浮力的定义、公式和影响浮力的因素。

2.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向学生解释浮力是如何产生的,比如船只浮在水面上、气球漂浮等。

三、实验部分:(活动3:测量浮力)1. 准备:浮力测量装置(如弹簧测力计、容器等)、水、物品(如木块、金属块、塑料块等)。

2. 活动步骤:a. 学生将不同物品放入容器中,然后通过浮力测量装置测量每个物品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b. 学生用测量结果来比较不同物体的浮力大小,并总结出浮力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有关。

c. 学生们可以再进行一些其他实验,比如改变物体的形状或密度,观察这些因素对浮力的影响。

四、应用部分:(活动4:浮力的应用实例)1. 教师通过多媒体或实际物品向学生展示一些浮力的应用实例,如船只浮在水面上、气球漂浮、潜水艇控制浮力等。

2. 学生们可以形成小组,选择一个浮力应用实例进行深入研究,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3. 教师引导学生们讨论浮力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船只设计、潜水技术等。

五、总结回顾:(活动5:知识回顾和小结)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实验结果,并总结浮力的应用和特点。

2. 学生们可以进行一个小测验,巩固他们的知识。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应用实例来理解浮力的概念和应用。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浮力的相关知识。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案设计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案设计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案设计一、前言浮力是指液体或气体中,物体受到向上的推力的现象。

浮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概念,也是在生活中十分实用的一种知识。

本篇文章将会探讨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设计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

二、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2.1 游泳器材游泳器材,如救生圈、浮板等,就是利用浮力的原理来使人在水中能够保持浮起的状态。

救生圈可以将人带到水面,浮板则可以让人进行不懂游泳或者是练习游泳时候的扶助。

2.2 船只场面在船只场面中,浮力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船只内部发生泄漏,当水进入船只中时,只有靠浮力的支持才能够让船只浮起并避免沉没。

我们在乘坐邮轮、渡轮等船只时,通常也能感受到浮力的作用。

2.3 潜水器材潜水器材也是利用浮力的原理来保持人在水中的姿势。

例如潜水面罩和呼吸背心便可以让下潜者不断调节自己的浮力,从而使他们在水中的姿势更为稳定。

2.4 建筑物在建筑中,浮力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隧道开挖中,由于地下水的存在,很容易导致隧道的坍塌。

这时,可以采用浮力管来解决这个问题。

浮力管就是一种通过气压调整隧道周围分布在地下水的力量,从而达到防止隧道坍塌的效果的设备。

2.5 油轮油轮添加的货物往往都是比水重的,这时就需要利用浮力来保持船只的浮起状态。

船只在满载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浮力的原理可以保障油轮的安全,防止沉没。

三、教学目标与重点3.1 教学目标1.了解浮力的概念和性质,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2.能够通过采取措施来改变物体的浮力;3.通过浮力实验的方式来探究反向位于物体中心大气压力,达到探究及掌握浮力性质的目的。

3.2 教学重点1.学生理解浮力概念,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学生能够采取措施来改变物体的浮力;3.学生能够通过浮力实验来探究及掌握浮力性质。

四、教学过程设计4.1 活动一:浮力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浮力性质及大小与物体重量、密度的关系。

实验材料:水、容器、不同重量和密度的小球或小物体。

浮力的应用 教案

浮力的应用 教案
3 3
4
3
3
学生练习:一只轮船排水量是 1×10 吨,在密度是 1×10 kg/m 的河水中,它满载时排开河水的体积是多少? 如果它在密度是 1.03×10 kg/m 的海水中,它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大?它从河水驶入海水中是浮起一些还是 下沉一些? 请一名学生板演练习,其他学生自己演算,学生试着讲评,然后教师小结,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介绍了世界上最大的游轮,现在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来无影,去无踪的神秘船只——潜水艇。 教师:学习之前,请同学们展示一下,大家回家制作的小小潜水艇: 请两名同学展示,试着说明潜水艇能够上浮、下潜的道理。 教师:同学们亲自动手制作的潜水艇虽然简单,但是,它的身上有同学们的创造力,只要同学们不断努力学 习,一定会制造出下面这样的潜水艇; 教师:核潜艇虽然大,但是它上浮、下潜用到的知识,与我们亲手制作的小小潜水艇,用到的知识一样,同 学们分析一下,它是怎样上浮、下潜的?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潜水艇上浮、下潜的原理: 《板书》 2、潜水艇 原理:改变自身重力 教师:轮船和潜水艇帮助人类实现了许多梦想,但是,对于人类来说,最古老的、最有神话色彩的梦却是飞 向蓝天,给同学介绍一下人类最早登上蓝天的壮举。 课件出示: 第一只热气球图片、氢气球图片。 教师提问:热气球是用什么办法升上天空的?用什么办法下降到地面的? 学生讨论总结得出: 《板书》 3、气球和飞艇 热气球原理:改变 V 排 飞艇原理:充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三、课堂小结 师生互动,回顾所学。 四、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习题。
ρ 夜=ρ 物
F 浮>G 物
物体悬浮 物体上浮Biblioteka ρ 物>ρ 液物体漂浮
物体下沉
F 浮=G 物
ρ 物<ρ 液
ρ 物<ρ 液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善于应用物理知识,物体的沉浮史可以控制和改变的。 教师提问:⑴不经改造,桔子瓣和橡皮泥能够浮在水面上吗? ⑵如果不能你有办法让它们漂浮在水面上吗? 教师:请同学们利用准备好实验器材进行探究。 学生依据问题设计并动手实验,教师指导巡视,注意找出有代表性的实验小组。 学生实验结束后,找两组展示自己改造成果,提高学习兴趣,并试着说明自己的改造方法。(学生展示橡 皮泥的实验教师说明这是采用“空心”方法) 《板书》 2、使下沉的物体上浮的办法: ⑴、G 物不变,增大 F 浮 ①增大 ρ 液 ,增大可利用 F 浮 ②增大 V 排,增大可利用 F 浮 ⑵、F 浮不变,减小 G 物 教师提问:铁钉和轮船都是用钢铁制成的,但是为什么轮船会漂浮在水面上? 学生回答:采用“空心”的方法,增大 V 排,增大 F 浮,从而使轮船漂浮 教师简单介绍轮船的发展过程。 《板书》 二、浮力的应用 1、轮船: 原理:用“空心”的方法,增大 F 浮 教师演示实验:将空酸奶盒放漂浮在水上,然后逐个放入桔瓣,观察酸奶盒浸在水中的体积会越来越大,酸 奶盒与水面的交界线越来越高 《板书》 吃水线:表示轮船在不同载重时的吃水深度,其中,最高吃水线表示最大的安全载重量。 排水量: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的水的质量

人教版初中物理《浮力的应用》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浮力的应用》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浮力的应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大小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浮力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1. 浮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1. 浮力大小计算方法的掌握。

2. 浮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观察、讨论交流、问题解决等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一、浮力的概念:1.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讲解浮力的概念,介绍阿基米德原理。

二、浮力的计算方法:1. 引导学生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推导出浮力的计算公式。

2. 讲解浮力计算公式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实例计算浮力的大小。

三、浮力的应用实例:1. 讲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船舶、救生圈等。

2. 让学生分析这些实例中浮力是如何工作的,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浮力的大小实验:1. 组织学生进行浮力大小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浮力计算公式。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等因素的关系。

五、浮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讲解浮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船舶设计、潜水艇等。

2. 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实例中浮力是如何工作的,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六、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1.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2. 讲解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介绍物体的稳定性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七、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关系:1.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探究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关系。

2. 讲解浮力与物体密度之间的关系,介绍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浮力的利用教案设计与实践

浮力的利用教案设计与实践

注:本文由,内容不代表本人观点。

浮力的利用教案设计与实践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授课,学生应该能够了解浮力的原理和应用,并能够设计和制作浮力器,探索浮力的实际应用场景。

二、教学重点浮力的原理和应用;浮力器的设计和制作。

三、教学难点如何探索和发现浮力的实际应用场景;如何选材和设计浮力器。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教案、实验装置等。

2.学生准备:教材、笔记、实验现场所需材料等。

五、教学内容1.浮力的原理和应用(1)什么是浮力?在液体中或气体中,物体受到的上升力称为浮力,这种上升力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压力差引起,是一个相对于介质的参考系下的惯性力。

(2)浮力的应用a.浮力可以用来测定并控制物体的密度。

b.鼓励学生自己寻找并探索浮力的其他应用场景。

2. 浮力器的设计和制作(1)浮力器的定义浮力器是一种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装置,它利用浮力的原理,把水和空气包裹在一起,从而实现漂浮。

(2)浮力器的制作a.材料准备:塑料瓶、湿巾、胶水和剪刀。

b.制作过程:第一步,将塑料瓶的底部切掉;第二步,用剪刀将湿巾切成小块,并把它们粘在瓶底上,直到瓶底被湿巾完全包裹;第三步,再用胶水将湿巾牢牢地粘住,确保瓶底和湿巾已粘结在一起;让学生在水中观察它漂浮的现象。

六、教学方法1.ppt讲解法。

2.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浮力器,在课堂上探索浮力的应用场景。

七、教学评价通过教学,学生可以掌握浮力的原理和应用,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浮力器,探索浮力的实际应用场景,从而能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本课所涉及到的概念,并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

浮力的应用教学设计

浮力的应用教学设计
2.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它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_________________.即V排=V物
3.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它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指导】当把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
当F浮>G物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物体上浮,会露出液面一部分体积,最终漂浮在液面上.漂浮时:F浮=G物
1、当F浮>G物时,即ρ液gV排>ρ物gV物,可得出ρ液>ρ物时,物体上浮,最终漂浮在液面上
.
2、当F浮=G物时,即ρ液gV排=ρ物gV物,可得出ρ液=ρ物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
3、当F浮<G物时,即ρ液gV排<Ρ物gV物,可得出ρ液<ρ物,物体下沉
阅读课本P50-52的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浮力的角度看,轮船采用了_______法增大浮力,从而使轮船漂浮在水面上.这种办法的好处是:比同体积的实心体重力______(填"大"或"小"),而且还可以使排开的水_____,所以受到的浮力比同体积的实心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填"大"或"小").
课题
第十四章第六节浮力的应用教学设计
主备人
吕素梅
备课时间
2010-11-29
辅备教师
本组教师
教学目标
1.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
2.了解轮船能够浮在液面的道理
3.知道潜水艇浮沉的原理
4.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物体下沉和上浮的原因
5、了解浮力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物体下沉和上浮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力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调节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关系,可以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②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探究,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上的,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

②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提高学生应用浮力知识解释有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轮船的发展史、潜水艇、飞艇原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增强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浮沉条件和浮力应用。

三、教学难点: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四、教学准备:
自制孔明灯、长圆柱形容器、潜水艇模型、密度计、橡皮泥、水槽、烧杯、注射器、食盐水、带刻度的塑料小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新课:
先请学生观看图片:泰坦尼克号游轮、竹排、帆船、潜水艇、热气球、孔明灯、飞艇、龙舟、航空母舰等。

观察生活中与浮力有关的现象,从而联想到浮力的应用,激发学生思考“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气球是如何升空的?潜水艇是怎样实现上浮和下沉的?”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与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心。

(二)新课:
一复习引人
1.温故知新
引导学生复习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只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
当F浮<G时,合力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就下沉.
当F浮=G时,合力为零,即二力平衡此时物体将悬浮.
当F浮>G时,合力方向竖直向上,物体就上浮.
物体漂浮时,F浮=G.
2.引导学生理论探究物体浮沉的密度条件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结合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

g V

和物体重力变形公式
G=ρ
物g V

推得得出物体浮沉的密度条件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当ρ液< ρ物时,必有F浮<G物,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当ρ液= ρ物时,必有F浮=G物,物体可以悬浮在液体中.
•当ρ液> ρ物时,必有F浮>G物,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3.学生探究活动:如何让密度比水大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给定材料:金属片、橡皮泥)
下面同学们就通过实验,让金属片、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

学生动手实验:把金属片、橡皮泥做成空心,放在水面上。

分析得结论:(学生试着说明自己办法的理由)
教师小结:上述实验告诉我们:
(1)、采用“空心”的办法,不仅可以增大漂浮物体可利用的浮力,还可以使下沉的物体变得上浮或漂浮。

(2)、物体的浮沉取决于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调节物体受到的浮力或重力大小可以调节物体的浮沉。

(通过这个探究活动来挖掘教材的深度,使学生理解为实现物体的浮沉所采取的措施,为下面应用实例的学习埋下伏笔。


其实,人类从远古时代就开始利用浮力了,最初可能抱住或骑在一段树干上顺水漂流,这是人类最早的航行,利用了木材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能漂浮在水面的性质。

后来人们发现,把树干挖空成为独木舟,不但乘坐舒适,还能承载更多的人和物。

然后相继产生了较先进的木船、现代化的轮船。

二.浮力的应用
观看浮力的应用视频资料:轮船---观看后总结:
1、轮船:
①原理:采用“空心”办法(或增大体积的方法),来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②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吨”。

排水量=m
船+m

学生探究活动:轮船从河里驶往海里,船会上浮些还是下沉些?
提出问题:轮船从河里驶往海里,船会上浮些,还是下沉一些?
猜想与假设:上浮些;
设计实验:把带有刻度的塑料小桶放入水中,记下水面所在的刻度,然后再放入盐水中,记下这时水面所在的刻度,进行比较。

演示实验
实验现象:会上浮些。

师生理论分析:
两次都是漂浮状态,重力=浮力,由G
物=F

=ρ

gV

和ρ
海水
>ρ

,得排
开海水体积减小了。

结论:轮船从河里驶往海里上浮些。

2、密度计
引导:受刚才实验现象的影响你能否找到一种测液体密度的方法
师生共同讨论
(1)、密度计是测液体密度的仪器,它是根据物体漂浮在液面时F浮_____G 物的原理制成的。

(2)、使用密度计时必须使其______,才能正确测出液体的密度。

(3)、密度计在各种不同的液体中所受浮力是______(相同、不同)的,在密度_____ (大、小)的液体中露出液面的体积较大,故密度计的刻度是上_____下______(大、小)。

3、潜水艇
过度语:人类要探求大海的奥密就必须潜入海底,有没有能潜入水中的舰艇呢?请看视频。

观看浮力的应用视频资料:(潜水艇部分)
那么潜水艇是如何实现它的上浮和下潜的呢?
演示:用潜水艇模型进一步演示其上浮和下潜过程。

观看后总结:
工作原理: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下潜的。

潜水艇自重的改变取决于水舱内充水或放水的多少。

4、气球和飞艇
过渡语:人类要实现飞天的梦想,就要想法升入高空。

怎样实现这个梦想呢?请看视频。

观看浮力的应用视频资料:气球、飞艇部分
提出问题:气球和飞艇是如何升空的呢?
演示:用嘴吹的气球放手后会落地。

讨论:
①为什么吹的气球落地?
②升到空中的气球、飞艇中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
热气球为什么也会上升?
③要使充了氦气升到空中的气球降回地面,可以采用什么办法?由于热气球里充的是热空气,又可用什么办法?
总结板书:
(1)气球和飞艇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氢气、氦气、热空气等。

(2)原理:利用空气的浮力,通过改变自身体积来实现上升和下降的。

三、当堂训练
1、轮船总是漂浮在水面上,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向大海,它受到的重力大小(变大、变小、不变);它受到的浮力大小(变大、变小、不变);它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变小、不变);轮船是下沉些还是上浮些?
2.、排水量为1000t的轮船在河水中航行,满载时船及所装货物共重N。

受到河水的浮力是N。

如果河水密度为1.0×103kg/m3,船
排开的河水的体积是m3。

(g=10N/kg)
3、有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入A;B两种液体中,静止时,
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A 的密度B的密度。


密度计在液体A中受到的浮力在液体B中受到
的浮力。

(填等于;大于;小于)
4、完全潜入水中的潜水艇,再继续下潜,这时它受到的浮
力和压强将()
A压强变小,浮力变小。

B压强变大,浮力变小。

C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D压强变大,浮力不变。

四、课堂小结:
本节学习的内容:轮船、密度计、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五、布置作业:完成节节清练习
六、板书设计
浮力的应用
1、轮船
①原理:采用“空心”办法(或增大体积的方法),来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②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吨”。

排水量=m
船+m

2、密度计
(1)、密度计是测液体密度的仪器,它是根据物体漂浮在液面时F浮_____G 物的原理制成的。

(2)、密度计在各种不同的液体中所受浮力相同,在密度大的液体中露出液面的体积较大,故密度计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3、潜水艇
工作原理: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下潜的。

4、气球和飞艇
(1)气球和飞艇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氢气、氦气、热空气等。

(2)原理:利用空气的浮力,通过改变自身体积来实现上升和下降的。

七、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