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大战役的战略方针与战术指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三大战役的战略方针与战术指导

马群(033112)

20111004281

本文论述的是以一个工科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解剖的三大战役的战略方针和战术指导,仅以此作为我近代史课的课程总结。在此也借此文向我的近代史课任课教师许水贵老师表示感谢。

1948年秋至1949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对人民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伟大胜利。三大战役“其规模之博大、气势之雄伟、战绩之辉煌、指挥艺术之高超,在中国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它不论在军事史上还是在革命史上,都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深邃的意义,值得我们去深刻的学习和探讨。

1948年秋,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和整个战局的发展演变,认为进行大规模战役的条件已经具备,于是果断地抓住这个时机,及时地发动、组织和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与敌人展开了空前规模的战略决战。

决战的时机抓住了,方向如何选定,进行哪些大的战役,采取什么样的作战方针与战术指导,这便成为夺取决战胜利的根本问题。当时从全国形势看,各个战场都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我军的作战,但以东北战场的形势对我最为有利。敌军方面,孤立无援,地区狭小,补给困难,撤守未定。我军方面,兵力优势,地区广大,后方巩固,多方支援。从战略上看,敌人既企图延长坚守东北几个孤立要点的时间,以牵制我军入关作战,又准备把东北敌军撤至华北地区,加强华中防御。在此情况下,我们如把决战方向指向华北战场,就会使我军受到华北、东北敌军两大战略集团的夹击。如果把决战方向指向华东战场,则会使东北敌人迅速撤退,实行战略收缩。而如果把决战方向指向东北战场,情况就不同了,消灭东北敌军,既可粉碎敌人妄想牵制我军入关的企图,又可打破敌人战略收缩的计划,使我军实施战略机动,有利于华北、华东战场的作战,并能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国的战争,使我军获得战略总后方。

鉴于上述情况,党中央、毛泽东确定,将决战方向首先指向东北战场,发起

辽沈战役。中共中央军委在给东北人民解放军指挥员的电报中指出:“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求得尽可能迅速地攻克该城。即使一切其他目的都未达到,只要攻克了锦州,你们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根据这一作战方针,东北人民解放军于1948年10月14日向锦州发起猛攻,经过31小时激战,锦州获得解放。这样,整个东北战场的主动权便为我军掌握,随即迅速解放长春和沈阳。整个战役从9月12日开始集结军队到11月2日沈阳、营口解放。前后经过52天便胜利结束,共歼敌47。2万人,解放了东北全境。

在辽沈战役顺利进行的时候,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便决定组织、发动淮海战役。这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正如中共中央军委在关于发展淮海战役的电示中指出的:“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解决。”针对淮海战役,党中央的作战方针是:“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运河车站……等地。”并且“要用一半以上兵力,牵制,阻击和歼敌一部,以对付邱、李两兵团。”淮海战役,共分三个阶段进行,从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前后历时65天,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西南北纵横千余里的辽阔战场上,敌我双方集结了将近20万兵力,犬牙交错,层层包围,进行了空前未有的激战,其规模之大、战场之广、炮火之烈,真可谓“今古奇观”,“中外罕见”。这是一次决定性的战役,经过我军的浴血奋战,共歼敌55。5万多人,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使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南京完全处在我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呈现出一片混乱。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一次战役。在国际上曾引起极大的关注,当斯大林得知这一胜利消息后,惊叹道:“ 60万战胜80万,奇迹,真是奇迹。”后来,他又对苏联驻华大使尤金讲:“你到中国帮我办一件事,就是学习和收集淮海战役的胜利原因。”

当淮海战役打的正酣之际,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于12月上旬又组织发动了平津战役。当时华北战场的敌军在我军的牵制、打击下,又受到辽沈、淮海两大战役的摧残,已成惊弓之鸟。国民党政权既想用这个集团阻止我军南下,以掩护他们在江南重整军力,又想诱使这个集团经塘沽海运江南,增援华东战场,以扼守长江,进行垂死挣扎。同时,华北敌军集团本身又有西撤绥远的企图。因此,不使敌人撤退,不让敌人收缩,就成为平津战役的主要关键。据此,中央军委制

定了“隔而不围”,“围而不打”,待部署完备,然后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12月中旬完成全局部署后,即集中优势兵力,先后围歼了新保安和张家口之敌。接着于1949年1月14日对天津发起总攻,经29小时激战,全歼守敌13万余人,解放了北平的门户天津。至此,北平20余万守敌,被关上了海上逃跑的大门,切断了西窜绥远的道路,在我军严密的包围下完全陷于绝境。由于我方的努力争取,经过谈判,北平守敌在傅作义将军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我军于1949年1月31日进入北平,至此,平津战役胜利结束,整个战役历时55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我军集结部队包围锦州开始,到1949年l月31日我军和平解放北平为止。前后进行了4个月零19天,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2个“剿总”司令部、1个“剿急”司令部前进指挥部、1个警备司令部、12个兵团、46个军、144个师,还有非正规军29个师,总计154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华北绝大部分和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三大战役的辉煌胜利,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的伟大战略决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强大威力,闪耀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光辉,同时它在战略战术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上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科学中和中国人民的革命历史上将永远是光辉的一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