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微专题(第二集)十八 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十八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背景材料】

2016年8月16日,一颗以中国古代科学家墨子命名的墨子号卫星成为浩瀚宇宙中的新成员,开启为期两年的太空科学旅程。此次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墨子号承载着在国际上率先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的使命,并将首次在空间尺度验证已有百年历史的量子理论的真实性。这颗我国自主研发的量子卫星突破了一系列高新技术,包括同时瞄准两个地面站的高精度星地光路对准、星地偏振态保持与基矢校正、星载量子纠缠源等工程级关键技术等,卫星设计寿命为两年。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将有助于我国在量子通信技术实用化整体水平上保持和扩大国际领先地位,实现国家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有望推动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科学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对于推动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潘建伟介绍,卫星距离地面500公里,地面两个实验站相距1200公里,意味着量子卫星科学实验将在6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墨子号发射后,如果效果达到预期,下一步还计划发射墨子二号、墨子三号等,形成“量子星群”。量子通信的安全性是基于量子物理基本原理,可从根本上、永久性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未来,我国还将陆续发射卫星,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量子通信的国家。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亚洲与欧洲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届时联接亚洲与欧洲的洲际量子通信网也将建成。到2030年左右,我国力争率先建成全球化的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在此基础上构建信息充分安全的“量子互联网”,形成完整的量子通信产业链。本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中科院研制的稀薄大气科学实验卫星和西班牙科学实验小卫星。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4次飞行。

【考点链接】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表明我国重视科技的作用,注重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有利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催生科技发明、凝聚创新力量的重要条件。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启示我们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企业要勇挑创新重担,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让创新在市场沃土中开花结果。

4.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航天科技的发展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利于遵循价值规律,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又有利于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为科技人才创造创业平台和发展空间。

5.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墨子号”的升空,是中国科学家将人类认知的触角向未知领域延伸,必将在世界科技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广大科技工作者应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带动全社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6.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航天科技的快速发展,能吸引更多海外技术、人才和资本到中国创新创业,积极推动我国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走出去。这有利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7.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现在是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体系都不能闭门造车,一定

要全面开放,才能保证新的知识、新的人才全方位的流动,使资源有效配置。不管是吸引海外人才归国创新,还是欢迎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对丰富创新生态都有重要意义。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将有助于我国在量子通信技术实用化整体水平上保持和扩大国际领先地位,通过汇聚全社会的力量,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2.我国政府的职能。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发展,合理规划科技布局,在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必争领域、科技发展前沿,实现重大突破,使科技创新的成果更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是我国政府主要行使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职能的体现。

3.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近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党的领带下,脚踏实地、大胆创新、勇于超越,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这体现了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特定的文化氛围。只有崇尚科学、尊重人才、褒扬先进,并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才能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开展科技奖励,有利于激发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3.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坚持自力更生、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改革开放点燃了博采互鉴、以开放促进创新创造的火种,汇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创新让世界瞩目。

4.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是更好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科技人员要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5.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有利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6.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通过加强激励,完善科研管理、人才评价等机制,让科技人员把更多精力用在研究上,用活科技人才,释放创新潜能,促进产学研用贯通,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7.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营造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的社会氛围,织牢让创新者无后顾之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让更多有意愿有能力的创新者梦想成真。

8.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经济结构性改革处在关键时期。要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立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9.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只有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这种团队精神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0.弘扬民族精神。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有利于激发科技工作者弘扬民族精神和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11.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离不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