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专业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师植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高师植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摘要本文从专题式教学内涵,课题研究步骤和过程,教学实践效果等方面介绍了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在促进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学改革研究性学习专题式教学植物学实验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植物学实验教学作为高师植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在高校本科阶段学习方法的形成、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建立以及继续学习深造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各类社会人才(如高素质中学生物学教师)的重要环节。
①如何根据植物学专业课程特点,实施研究性教学,推动研究性学习,深化教学改革,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植物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1 开展专题式教学,推动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将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取得的新进展引入教学活动中,以研究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研究过程,师生之间处于民主、和谐、文明关系的一种实践活动。
研究性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合作性、参与性和选择性,即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研究性学习。
研究的特点之一是专题性,即对事物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析理,学习、巩固已有知识,创造新知识。
教师采用专题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梳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新的知识。
在高师本科阶段大三上学期专门开设植物学实验课程专题,是对高校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开创性尝试。
学生作为研究者,以专题性课题为导向,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植物分类、植物生理、植物生态保护等植物学课程内容的学习,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优长,自主选题、合作探究。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积累了较多的研究体验和研究经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研究性学习体现了“学习和研究相结合”的思想;以“问题”为中心,通过问题来学习;学生在相对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摆脱对老师的依赖而积极参与到研究中的实践过程。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植物学的实验研究学习,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的相关要素。
生物科学专业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物的形态结构 、 生理机能、 生长发育规律与环境 的相互关 系及 植 物分 类 与识 别 的一 门学 科 。 它 以室外 实 践和 室 内实
数字 虚 拟实 验 室上 开发 实 际 的单 片机 工程 项 目。 在 此基 础 上, 还可以更进一步 , 设 计 出基 于 P r o t e l 的 电路 原理 图 和
操作能力, 通过课 内和课外的工程项 目实验来吸引学生。 加 强定时器操作 、 I / O口操作等方面的硬件设计和程序设计能 力, 例如花样流水灯、 L E D显示屏等实践项 目。最后是结合 机械类学生的特点及今后就业的领域 ,着重加强单片机在
机 电一体 化领 域 的实际应 用 , 使 得 学生 在学 习单 片机课 程
【 教改创新】
生物 科学专业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与大学 生创新能力 的培 养
刘 昀
( 深圳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 广东 深圳 5 1 8 0 6 0 )
摘要 : 植 物 学( B o t a n y ) 实验 是 生 物各 专 业 的主 干基 础课 程 , 在 教 学 中 占有 非 常重 要 的地 位 。植 物 学 实验 课 程 的教 学既 可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验证 , 又可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 创新能力。通过植物学实验教学, 使 学生全面掌握植物学研 究的方 法 和技 能 , 培 养动 手 能力和 创 新 能 力。该 文介 绍 了一 些有 助 于提 高大 学生创 新 能 力的教 学方 法。 关键词 : 植物学实验; 生物科学; 创新能力
性 很强 , 需要 理 论 与实践 密 切联 系 , 因此 , 实 验课 程 是植 物 1 . 针 对机 械类 学生 , 确 定 单 片机课 程 实践 教学 体 系 , 开
学 教学 中的重 要环 节 。它 既 可 对基 础 理论 知识 进 行 验证 , 又 可培 养学 生 观察 、 分析 、 创新 能力 。 植 物学 实 验是 研究 植
应用型本科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311 形 成 了二 阶段 三 模 块 的 实验 教 学体 系 ..
生物技术专业 实验课分二个阶段, 整合生物学基 础、 生物化学、 微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 遗传学实验 为生命科学基础实验课阶段 , 整合基因工程 、 发酵 工程 、 工程 、 胞工 程 、 物 工程 下 游 技 术 等 专 酶 细 生 业课实验为生命科学专业实验课 阶段 ; 建立了教 学实验 、 生产技 能、 社会实践 三模块 相辅 相承, 四 年教学不问断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实验教学体
器 总值 超 过 29 27 元 。其 中 , 元 以上 仪 器 6 .26万 万 4 , 充分满足教学与部分教 师科研 的需求。 6台 能
同时, 本专业已建立多个校 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 校 内实习地点有食用菌栽培大棚; 校外基地如 : 吉林 燃料乙醇、 吉林沱牌酒精、 吉林 生物制 品厂等 , 基 本满足了实 习实训需求 , 使学生能有很好 的实 习
u e ,fr d te e p r na u r u u s se a d te e p r na e c ig maeil sse p rl ld w t e ls ome h x e i tl r c lm y tm n x ei tlta h n tr s y tm aal e i t me c i h me a e h h
力 的提 升 。
关键词 : 应用型; 生物技 术 ; 实验教 学
中图分类号 : 8 — Q1 4 文献标识码 : A
Ex e i e t lT a h n f r a a tc fBit dmo o y p rm n a e c i g Reo m nd Pr ci e o o e lg Pr f s in li p id d r r du t o e so a n Ap le Un e g a a e
生物学科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生物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其教学实践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我深知教学实践的重要性。
本报告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对生物学科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命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动物学:重点讲解动物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分类和进化等内容。
2. 植物学:重点讲解植物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分类和进化等内容。
3. 微生物学:重点讲解微生物的分类、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代谢和生态等内容。
4. 遗传学:重点讲解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表达、基因工程等内容。
5. 生态学:重点讲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定性、生态平衡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内容。
四、教学方法1. 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实验教学: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操作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信息技术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4.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生物竞赛、科技活动、社会实践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效果1. 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明显提高,课堂参与度较高。
2.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生物科学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动手能力得到锻炼。
4.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得到增强。
5. 学生的考试成绩普遍提高,生物学科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
六、总结与反思1. 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初中生物课程改革实践(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课程改革实践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课程改革实践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生物课程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实践。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感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初中生物课程改革进行了一些尝试与探索。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在初中生物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心得与体会,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1. 理念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目标(1)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知识、技能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爱环境,培养学生的生命伦理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1. 优化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生物科学的发展趋势,突出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适当拓展课程内容,提高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2. 创新教学方法(1)采用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调查、讨论等方法,主动探究生物现象,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3)实施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强化实践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验、考察、社会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物科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评价方式改革改变传统的单一考试评价方式,实施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表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程改革的效果与反思通过课程改革实践,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得到了明显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有所增强。
然而,在改革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需要进一步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仍有待提高等。
植物学教学实践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植物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植物的形态、生理、生态、分类、进化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为了提高学生对植物学的兴趣和认知,提升教学质量,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植物学教学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总结。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植物学教学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教学研讨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植物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本次实践活动的目的是:1. 提高学生对植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激发学生对植物学研究的兴趣,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4. 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践过程1. 实地考察本次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实地考察、实验操作、教学研讨三个环节。
(1)实地考察: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植物园、农田、森林等自然生态环境,让学生亲身感受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点。
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形态、生理特征,分析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2)实验操作:为了让学生掌握植物学实验技能,我们安排了植物组织培养、植物解剖、植物生理等实验课程。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详细讲解实验原理、步骤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3)教学研讨:通过组织教学研讨活动,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植物学教学中的问题,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
2.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植物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3)分组教学: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践成果1. 学生方面(1)学生对植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提高;(2)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3)学生对植物学研究的兴趣得到激发。
2. 教师方面(1)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到改进,教学质量得到提高;(2)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3)教师对植物学教学的认识得到深化。
生物技术专业主干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生物技术专业主干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摘要]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经过几年不断探索、改革与实践,形成了以创新创造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以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以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创新性的生物技术专业主干课程实验教学体系。
[关键词] 生物技术主干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对于培养生物技术人才十分关键,尤其是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江苏大学生物技术系以培养高新生物技术人才为宗旨,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改革,发展了以生化及分子生物技术为特色的专业。
目前现有实验教学和条件基本满足学生需要,但是相对于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管理体制等方面存仍在诸多不足,实验教学体系仍需要进行完善。
结合我校实际,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新生物技术人才,结合我校实际必须尽快完善主干课程生物实验体系。
一、现有实验教学的弊端传统的实验教学一直秉持实验从属与理论的原则,实验教学的地位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实验教学内容杂乱,缺乏独立性和系统性,实验课繁多但课时偏少。
实验教学中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的主动性受到极大地限制。
实验设备落后,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实验教学中,生物技术专业主干课程实验贯穿学生大学学习的始终,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尤为关键。
现今的实验教学水平无法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生物技术人才,因此根据社会的需要建立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二、新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1.确立实验指导思想,明确教学目标,给实验教学合理定位实验教学改革,必须首先进行实验教学观念的转变,改变传统的实验从属与理论的观点,将理论与实验有机结合,以理论指导实验,同时以实验实践理论。
同时改变以往教学中完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观念,重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明确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高职生物技术专业“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改革——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有利 于学 生感 知 、 识 植 物 的 野 外 生 态 环 境 及 习性 认
等。
提 出 很 好 的 建 议 , 雨 天 在 温 室 、 棚 内 利 用 灯 光 增 阴 大 加光 照 , 行 C 进 O:施 肥 , 强 植 物 的 光 合 作 用 。 ( 增 3)
在 种 子 的结 构 和 幼 苗 的类 型 教 学 中 , 前 教 师 准 备 了 课
关键词 : 高职院校 ; 生物技术 ; 物与植 物生理 ; 学改革 植 教
中 图 分 类 号 : 6 24 G4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 72 (0 10 0 1 0 03— 0 0 2 1 )3— 1 1— 3
高职 院校 “ 物 与植 物 生 理 ” 是 生 物技 术 专 业 植 课 的一 门重要 的专业 基础 骨干 课程 , 教 学 目的不仅 是 其
[ 基金项 目] 广西高等学校优 秀人才资 助计 划( 桂教人才 0 5 ) 8 8 成果之一 。
[ 作者简 介 ] 周天福 (9 7 ) 男 , 16 一 , 广西临桂人 , 副教授 、 高级工程师 , 研究 方向 : 野生动植物保护 与利用 。
很 多 同 学 还 围绕 模 型 进 行 观 察 熟 悉 细 胞 结 构 , 而 提 从 高课 堂教 学效果 。( 充分 发 挥 多 媒体 教 学 的优 势 , 3) 在理论 课教 学过 程 中 , 媒 体教 学相 对 于传 统 的教 学 多
对 植 物 的 形 态 结 构 部 分 , 们 的 教 学 重 点 在 于 让 我 学 生 切 实 掌 握 植 物 的 营 养 器 官 根 、 、 和 生 殖 器 官 茎 叶
花 、 实 、 子 的基 本 形 态 结 构 和 功 能 , 及 植 物 营 养 果 种 以
“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偏少 。此外 , 对于我们 河南农业 大学来 言 , 植物生物技术这 门课程理论和实验课 总学时才 4 0个学时 ,实验 内容相对于 华 中农业大学等学校更少。况且, 在这短短的实验学时内, 还 要涉及 与组织培养技术 、 分子标记技术 以及根癌农杆菌介导
的植 物 遗 传 转化 等 技 术 的 实验 内容 。 因此 , 生要 掌 握 植 物 学
植物生物技术是采用生物技术方法研究 、改造与利用
植物 的一 门课程 ,是植物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方法 的具体应
e p r n a ta h n o pa t i tc n lg , i x ei me tl e c i g f l n b oe h oo y t wa gv n s ie o o d i e o i rv n te gh n t e t i fe p f s me a ve s t mp o e a d sr n t e h r n o x — a e i n a kl i wa d s u s d f t e o tn , e i l m— r me tl s i ; s ic se o h c n e t h mp e lt t e t t n meh d a d c n i o s o h r aie e p r n a n ai t o n o d t n f t e c e t x e me t l o i v i t a h n ,n f t e h g — u l p ro n l t i ig mo e f e c ig a d o h ih q a i  ̄ e s n e r n n d o a
e p r n a e c i g o ln ite n lg f He a g x ei me tl ta h n f p a tb oe h oo y o n n
高校《植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第20卷2006年4月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ihezi University(Phil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Vol.20Apr.2006高校《植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马 淼 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
作为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学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农学、园艺、林学等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或专业基础课程。
由于授课对象通常是本科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方法还没有完全摆脱中学形成的定势,依赖性强,存在学生处于被动听课的状态,加之《植物学》的名词术语多、知识点庞杂,尤其是植物分类学内容显得非常枯燥,这些都给该门课的学习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势在必行。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植物学教学改革谈一些看法。
一、保证教学时数,提高教学质量《植物学》包括了植物形态解剖学、植物系统分类学以及部分植物生态学的内容,信息量大。
同时,它又是一门非常直观的学科,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具有很好的植物学功底,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另一方面特别要求学生亲自观察、亲自动手实验、亲自比较分析,方能做到对植物学知识的理解与有效记忆。
对植物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分别尝试了36学时、54学时、72学时、108学时的教学模式,结果显示最低学时不能低于72学时,否则将达不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也无法培养出基础扎实的专业人才,而且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应当为1:1。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心理学认为,青春期是一个过渡期,这一时期的认知能力有了更大的独立性、自觉性,但仍摆脱不了一定的依赖性。
在学业上表现为依赖于老师的教导、指点,甚至他们学习兴趣的建立也往往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联系。
《植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育 的改革 和人才 培养模 式 的转变 ,我校 积极 实施改 革计 划 ,推进 以能 力 培养 为 核 心 的实 验教 学 改 革 ,
对植 物学 实验教 学 内容和方 法进行 了一 些有 益的改 革探 索 。
1 实验 课 教 学 内容 的 改 革
第1 1 卷
第 3期
实 验 科 学 与 技 术
Ex p e r i me nt S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o l o g y
Vo 1 .1 1 No . 3
2 0 1 3年 6月
J u n . 2 0 1 3
《 植 物 学》 实验 课 教 学 改 革 的探 索与 实践
要。
关 键 词 :植物 学;实验教学 ;改革;探 索与 实践 中 图分 类 号 :G 6 4 2 . 0 ;G 4 2 7;Q 9 4— 3 3 文献 标 志 码 :A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4 5 5 0 . 2 0 1 3 . 0 3 . 0 3 2
《 植物学》 是 高校生物类专业重要的必修专业
基础课 ,植 物 学 实验 教 学 是 《 植物学》 教 学 的 重 要 组成 部分 ,对验证 和巩 固植 物学理 论知识 ,提 高学
生 的实验技 能 ,培 养学 生发 现问题 、分析 问题 和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启 发学 生 的创新思 维和 培养学 生创 新能力 的具 有重要 意义 l J 1 。近年 来 ,随着 高 等教
E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Pr a c t i c e o f Ex p e r i me nt Te a c h i n g i n Bo t a n y
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植物 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的探索
梁晓华 , 李 璐 , 国树 李
( 楚雄师范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 系 , 云南楚雄650 Fra bibliotek 7 0 0
摘要 : 植物 生物 学实验是 大学生命科学 系的必修 专业基础课 重要 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文根据 多年教 学实践 本
经验 , 基 本 实验 技 术 、 础 的 验 证 性 实验 、 从 基 综合 性 实验 和 探 索性 实验 和 实验 考 核 方 法 方 面进 行 了改 革 , 并提 出 了
一
些可行性的建议 , 以供研 究与讨论 。 关键词 : 植物 生物 学; 实验教学 ; 改革
中 图分 类 号 : 5 G62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64 92 ( 02 0 - 0 8 0 17 - 3 42 1 )7 0 4- 3
植物生物学是生物学专业的一 门主干基础课 , 同时 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 的学科 。 植物生物学实验则是重要 组成部 分 , 是植 物生物学理论在实践 中的印证 , 以在 所 植物生物学教学过程 中, 实验教学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 环节 。 1 2世纪培养的大学生应该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 力。 对此 , 就如何改革植物生物学的实验教学 , 从基本实 验技术 、 基础的验证性实验 、 综合性 实验和探索性实 验 和实验考核方法方面进行 了探索 , 作了一些探索。 基本 实验技能训练的改革 基本实验技能从植 物的形 态描述开始 ,通过 教师
参考文献 : [ 董克权 , 1 ] 陈英俊 , 钱灿 荣. 毕业 实 习与毕业设 计教 学模 式改 革研 究卟 高等理科教育 ,0 7 ( )19 12 2 0 ,2 :1 — 2 . [ 陈勇, 2 ] 曹万强, 王文峰 , “ 等.实习一 毕设一 就业” 一条龙 实践教 学模式探 索U. ] 科技创新导报 ,0 0 ( 5 :7 . 2 1 ,2 )1 7
生物学实验教学实践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生物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本文将总结自己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体会,以期为今后的生物学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二、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1. 实验内容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我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植物学实验:包括植物形态解剖、植物生理、植物分类等实验。
(2)动物学实验:包括动物形态解剖、动物生理、动物分类等实验。
(3)微生物学实验:包括微生物培养、微生物形态观察、微生物生理等实验。
(4)遗传学实验:包括基因的分离、基因的重组、基因的表达等实验。
2. 实验教学方法(1)课堂实验:在课堂上进行实验,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课后实验:学生课后完成实验报告,巩固实验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3)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实验实践体会1. 注重实验原理的讲解在进行生物学实验之前,教师应详细讲解实验原理,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步骤和方法。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使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更加专注。
2. 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实验操作规范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前提。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3. 强化实验安全意识生物学实验中涉及到的化学试剂、仪器设备等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教师应加强实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实验过程安全无事故。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实验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5. 注重实验报告的撰写实验报告是实验成果的总结,也是检验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依据。
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撰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
6. 加强实验教学评价通过实验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生物科学专业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基金项 目: 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项 目(0993 ) 20 134 。 作者简介 : 铁 军 (94 ) , 17一 , 内蒙古通辽人 , , 男 博士 副教授 , 主要从事植物学和植物生态学教学与研究 。
长 治 学 院 学 报
只能通过指针逐个指导 , 教学语言与显微玻片无法 项研 究 的全部 过程[ 7 1 。 同他人共享[ 多媒体显微镜互动系统解决 了这 6 1 。 设计性实验 , 又名探究性实验或者研究性实验。 难题 , 实现了微观结构大屏幕宏观显示 。 师既可 它是由教师可根据实验室的设备和条件 , 老 确定多个 以对全体学生发 出指令 , 还可以同时看到课堂上每 研究方 向, 并将经典的植物形态解剖和系统分类 的 个学生所观察到的显微 图象 ,随时监督和运用语音 知识逐渐向植物生物学方向拓展 , 既巩固了已学 的 对讲系统对学生进行个 别指导 。这样教学信息量 大、 指导效率高 、 易懂难忘。 2 增加 综合 性 实验 , 高学生 的基 本技 能 . 2 提 传统 的植物学实验中, 学生大多只是完成实验 知识 , 又为植物科学相关领域的学 习奠定了基础 。 学生可根据题 目查阅参考文献 , 寻找实验原理 , 设 计 出实 验方 案 , 经教 师对 方 案进 行科 学性 和可行 性 评估 , 写出修改意见 和建议后进行实施 , 最后让学
到实验课的 目的。 学生只是完成 了全部实验过程的 部分步骤 , 是部分过程性实验。 验的传统实验模式 , 为学生发展提供 了更 广阔的空 1 教 学方法和手段单调 , . 2 学生主观能动性得 不到 间。 在高等院校增开综合性实验和设 计性实验 , 是 发挥 目前深化教学改革和培养具有创新 型和应用 型人 传统 的植物学实验课都是课前实验教师准备 才的需要 , 而建立一个科学 、 合理的评价体 系又是 材料 、 品, 药 上课 时教师讲述实验 目的和步骤 , 然后 实验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2 1 。 学生 自行操作 , 最后写出实验报告fJ 4。 I 在此过程中 5 结合笔者十余年 的教学经验 , 文章指 出了传统 学生 的角色几乎没有得到任何体现 , 其综合能力 自 植物学实验教学的特点 和弊端 , 改进 教学方法 、 然也无法得到锻炼 1 从 教学手段 , 更新 、 改进和优化实验内容 , 增加综合性 1 考核方式不科学, . 3 高分低 能现 象普遍 和设计性实验 的比例 , 健全考核措施等方面对植物 传统的植物学 实验课 的考核成绩是根 据实验 学 实验 的 改革进 行 了初步 的探 讨 。 报 告 的好坏 给予打分 。 这种 考核 方式重结 果轻 过程 ,
高师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菌质粒的转化、P R C 技术和核酸 电泳等 ,使实验 内容不断 更新 ,丰富教学内容 ,使学生掌握 更多 的新方法 、新技
术。
加强实验室建设 ,转变实验室职能 ,建立开放实验 室作为实践教学的重 点。明确开放实验室的内容及工作
图1
计划 ,以培养学生和在职教师的实验动手、科学研 究、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 2 3创新训练个性化 . 主要针对 大 学三年 级和 四年级学生 ,具 备一 定 的 专业 理论 知识和 专业实验 技能之后 ,依 照并充分 考虑 学 生的科研 兴趣 , 自由选题 ,自主设计 ,实现创 新训 练个 性化 。该模块 通过设 立 自主创 新实验 与科学研 究 实验 , 以课程 设计 、毕业 设计为 主, 以创新 课题 的形
项项的任务中,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学 习 目标 更 加 明确 。有 利 于培 养 学 生 的学 习 成 就感 ,使
学生真正成为学 习的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
高 学生 分析 问题 和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
[] 1李启松, 尚飞. 基于 “ 目 项 引领、 任务驱动” 的高职 《 单片机应用技术》 课程开发实践[] J. 职业技术教育,082) 68. 20 ( : —7 68 [] 2张红英.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控机床编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教育研究, 06 1)9 — 3 J. 20 (2 :2 9. [] 3戴士弘.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 北京 : M. 清华大学出版社,07 2 0. [] 4 陈蔚芳, 王宏涛, 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 []北京 : 等. M. 科学出版社, 08 2 0. [] 5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星华中数控车床 c 12T 一2 /2编程说 明书[] 20 . M . 07 [] 6秦启书. 数控编程与操作 []西安: M. 西安 电子科技大学 出版社,0 6 20 . [] 7孙伟伟. 数控车工实习与考级[]北京: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04 20 .
关于《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0年Vol.25No.3植物学实验是我校生物、农学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实验课程,它不仅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学习后续课程和进行科研工作的基础,为了在后续的专业实验课程中起到良好的作用,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打下较为牢固的实验操作技能基础,提高科研创新动手能力,本文对如何改革和完善实验模块教学,不断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三性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进行了如下探讨和实践。
1实验内容整合,我们进行了如下三方面的调整:1.1压缩调整过多的验证性实验植物学形态解剖学部分理论课一般是按照细胞、组织和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以及繁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的顺序进行讲授的,传统的植物学实验也是与此顺序完全相对应开设,如器官部分的实验开设:先是根尖形态结构及分生组织、单、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及变态根、根瘤及菌根,然后是单、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接下来是叶片的构造以上实验均为验证性实验,多以在显微镜下观察教学玻片为主,实验动手训练少,技术含量低。
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几乎占这部分实验课程内容的100%。
1.2综合相关比较性实验我们把双子叶植物根、茎、叶的解剖结构的几个验证性实验融为三个综合性实验:1)根尖分区、单、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及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的三个验证性实验内容融为一个综合性实验,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学习,增加学生感性对比认识。
2)单、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的两个验证性实验内容融为一个综合性实验,同样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学习,徒手切片结合丰富详实的教学玻片观察以上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学生感性对比认识。
3)叶片的构造、C3、C4植物及营养器官的变态(根、茎、叶的变态及根瘤、菌根)等内容容为一个实验,该实验对叶片构造这一部分的内容在显微镜下进行显微观察,营养器官的变态部分内容采取宏观对比观察法,实验材料除实验员准备一套示范用的材料外,要求学生自已人手一套自行准备,以增加学生的学习举趣和感性认识。
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

思茅 师 范高 等专科 学 校学 报
J u n lo i oT a h r ’Colg o r a fSma e c es l e e
Jn 2 1 u . 01
Vo I 7 No 3 l2 .
植 物 学 实验 教 学 改 革 的 实践 与体 会
李 秀, 李 冬
( 思茅 师 范高等 专科 学校 生命科 学 系 , 南 云 普洱 650 ) 600
[ 摘
要] 根据 2 世 纪高校教学课程体 系改革的要求 以及 当前植 物学实验教 学中所存 1
在的问题 , 对实验教 学内容、 教学手段 、 实验方法进行 了一 系列的改革, 建立 了与此相适应的实 验考核方式。通过教 学实践表明, 改革使 学生的综合能力、 创新能力等得到 了培养和提 高。
为重点” 的教育精神和 “ 加强基础 、 淡化专业 、 拓
宽知 识 面 、 重实 践 ” 注 的教 学 指 导 思想 , 养合 格 培 人才 , 笔者 对植 物 学原 有 的部分 实 验 内容 、 统 的 传
实验 教学 方法 、 学手 段 等进行 了改革 。 教
观察结合 , 徒手切片法则与组织 的观察结合 , 压片
的训练 , 学生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植物学基础知识 、
操作和动手能力 , 以根据学生 的实 际能力和实 可 验室的具体情况确定几 个研究方 向, 让学生 自己
查 资料 , 自行 设计 实 验 方 案 , 经教 师检 查 修 改后 , 利用 野外 实 习 和课 外 假 日时 间来 完 成 的实 验 题 目。通过 探索 性 实 验 可 以培 养 学 生 发 现 问题 、 分
析问题 、 解决问题的能力 , 引导学生培养创造力和 科研能力 , 为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和将来 的 自我发 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物技术大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质的提高极为不利 。
同时 ,根据 高校 教 学改 革 的总体 需 要 ,教学 计
划 的 总学 时正在逐 步压 缩 。为 了在有 限的教 学学 时 内,让 学生 得到更 多 的训练 机 会 ,掌握更 多 的实 验
技 能 ,使其 科学 思维和 创新 能 力得 到锻炼 和提 高 , 迫切 需要把这5 门专业课程 实验进行 优化重 组,并有 机地融合到一起 。
口 o2@z 露 缎 Nhomakorabea- E c E r M
29第期 总 7 ) 0 年 7 上(第 7 0 期
定 的时 间 内完 成 。如 果 把这 些成 套 的技 术 硬性 的分
中国 观代躺 装 备
实验 系 列和 下游 技术 实验 系列 。发酵 工程 实验 系列
离 ,则很难 使学生把 握这5 大工程 的全 貌 ,难 于形成
中 现代黼 蒙 国 备
2 9 第 期 (第 7) 0年 7上总 7 0 期
生物技术大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吴 艳 丽
商丘师范学院 河南商丘 4 6 0 700
摘 要 :本文介绍 了近年 来商丘师范学院生物技术 大实验课程教 学改革的主要 内容 ,探讨 了生物技 术大实验 改 革的必然性 ,阐明 了改革 的设 计思路 ,改革的 内容及改革的效果 ,提 出了一套适合 生物技 术大实验教 学实践的
改革方法。
关键词 :生物技 术大实验 实验教 学 改革
2 世 纪8 年代 以来, 0 0 生命科 学在整个 科学技术发
展 中逐渐 占据领导地位 。国家高科技发展战略更是把
第一 ,这5 门实验 技术 ,可 以相互促进 ,共为因
生物技术专业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术
与
管
理
第 2 7卷
第 8期
21 O O年 8月
CN1 — 2 3 / 1 0 4 T
Ex e i e a e hn l g n a g m e p rm nt lT c o o y a d M na e nt
Vo . 7 No 8 Au . 2 1 1 2 . g 0 0
实践性 很强 的综合 性 学科 , 因此 , 实验 教学 在生 物技 术 专 业人 才培养 方 面举 足 轻重 。植 物生 物学 是生物 技术 专 业本 科生 的一 门 主干 基 础课 程 , 既是 植 物 学 科 类 它
生分 析 问题 和解决 问题 能 力 的培 养 , 其 对 学 生综 合 尤 素 质 的提 高 和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 具 有 独 特 的 作 用口 ] 。 由于地方 理工 科 院校 开 设 生 物技 术 专 业 时 间短 , 资 师
frboeh oo ycl p cat o itc n lg i e il as y
Gon o m e ,Y u H o f i g H ng i ng e
( n t u e o s u c sa d E v r n n I s i t fRe o r e n n io me t,He a l t c n c Un v r i t n n Poy e h i i e st y,Ja z o 4 4 0 io u 5 0 0,Ch n ) ia
中 图分 类 号 : 4 . G6 2 0 文献 标 志码 : B 文章 编 号 : 0 24 5 ( 0 0 0 一 l 7 O 10 —9 6 2 1 ) 8 O 6 一 4
Reom n rcieo h ln ilg x ei n e c ig fr a dp at ft epa tboo ye p r c me ttah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技术专业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龚红梅,于洪飞(河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焦作 454000)摘 要:针对生物技术专业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转变实验教学理念,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建立层次化、模块化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实行多种途径的教学方法和全面综合的考核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对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旨在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践技能与动手能力,提升植物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技术;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4956(2010)08-0167-04Reform and practice of the plant b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for biotechnologyical specialtyGong Hongmei,Yu Hongfei(Institut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454000,China)Abstract: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plant biology was reformed and practised with a series of measuresthrough analyzing the problems in the course,including changing the teaching ideas,integrating the teachingcontents,constructing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of plant biology with multistrata and modularization,executing multi-channel teaching methods and establishing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mechanism,in whichsubject status of students was given prominence,their positivity and creativity were advanced,and their prac-tical skills and operational capacity were enhanced.Thus the favorable effect was achieved about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ation.Key words:biotechnology;plant biology experiment;teaching reform收稿日期:2009-10-09 修改日期:2010-01-29基金项目:河南理工大学2008—2010年重点课程建设项目(ZH2008-9)作者简介:龚红梅(1972—)女,宁夏西吉县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植物学教学与研究.E-mail:gonghm0701@yahoo.com.cn 许多专家预言,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以生物技术为支撑的生物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本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具有强劲生命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由于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实验教学在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举足轻重。
植物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主干基础课程,它既是植物学科类各门专业课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细胞学、遗传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课程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植物生物学也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它不仅是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尤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作用[1-3]。
由于地方理工科院校开设生物技术专业时间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在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改进的问题,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对植物生物学实验课进行全面深入的理性分析,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植物生物学实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1 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分析基于对上述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同和重视,很多地方理工科院校在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购置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资金,教师在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在实验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实验教学中也还存在有如下问题。
1.1 实验教学理念存在误区植物生物实验教学是植物生物学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满足生物技术产业飞速发展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
但在实际教学中,ISSN 1002-4956CN11-2034/T 实 验 技 术 与 管 理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第27卷 第8期 2010年8月Vol.27 No.8 Aug.2010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这在地方理工科院校表现得更为突出。
大多数地方理工科院校的生物技术专业为新上专业,师资大多为新进年轻教师,除了教育、教学经验不足,在教学理念上也存在误区,以为只要自己把理论讲清、讲透就可以,对学生是否提高了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考虑较少。
1.2 实验教学内容侧重验证性实验,设计性、研究性实验较少植物生物学实验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如植物细胞结构的观察、植物组织的主要类型及结构的观察等,其优点是能够及时巩固课堂知识,缺点是教学内容重复,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
缺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的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导致学生探索、研究的兴趣不高。
由于每一部分的实验学时有限,所以在选择实验内容时只能多选择实验设计相对简单、周期短的实验,因此很难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宏观思维,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1.3 实验教学方法呆板由于植物生物学实验课时少,内容多,特别是在实验仪器套数少的情况下,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难以完成整个实验,因此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4],从实验内容的选择、实验用具、实验材料的准备,到仪器调试等中间环节及试剂的配制完全由教师包办。
实验教学程式化:学生预习一教师讲解一学生操作一预期结果一实验报告,造成了学生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心理。
在整个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思考空间较小,只是被动地“依葫芦画瓢”完成实验流程,既不利于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实验教学考核体系不够完善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的考核办法还不够完善,对实验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理论教学要求的那样严格,考核仅凭实验报告,使一些学生“重报告、轻操作”,出现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
这种现象完全背离实验教学的宗旨,不但没有培养出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反而养成一些学生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习惯。
通过对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的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以上问题的存在影响和制约了应有的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逐步改进和完善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刻不容缓。
2 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2.1 改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质量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要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逐步改变过去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提高对人才培养的认识,把技能培养看成人才培养的关键之一。
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要逐渐认识到实验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验证理论和掌握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良好的生物学素质。
良好的实验课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我们必须从观念转变出发,切实推动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2.2 建立多层次模块化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直接载体[5],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中心。
由于植物生物学实验数量多、内容丰富,涵盖了以前的植物形态解剖学、植物系统分类和植物生理学等实验内容,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要顾及所有的实验是根本不可能的。
据此,我们对原有实验内容进行了重新调整和优化组合,按能力和素质培养要求以及难度综合安排,采用“分层次”、“分模块”的内容安排,将实验教学内容界定为基础的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3个层次,构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基础到前沿,由接受知识到培养综合能力逐步提高的一、二、三级课程实验体系,并注重减少验证性实验,加大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的比重。
2.2.1 基础验证性实验基础的验证性实验为第一层次,包括基本操作训练和简单的验证与观察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术,熟练使用生物实验常用的仪器,学会生物实验的基本方法,为综合实验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一层次的实验教学,一方面要求学生自己制作植物的细胞、组织切片,掌握制片、染色技术,另一方面进行结构的观察和描记,也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显微镜使用能力和生物绘图技术。
该层次实验内容包括:实验1植物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观察与制片;实验2植物组织、器官结构观察与制片。
2.2.2 综合性实验第二层次是综合性实验,这类实验需综合运用多个生物学科理论知识或多种实验操作技能的实验[6],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生物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科学素质。
我们以模块方式组建本层次实验教学内容,对实验内容按照一定的梯度进行有效筛选和整合,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将综合实验分为2个模块:植物分类模块和植物生理模块。
(1)植物分类模块以基本实验技术和基础的验证性实验的技能为基础,变实验室单一观察的方法为实验室与野外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把传统分类学实验设计为以比较解剖和野外资源调查为主的综合实验。
先通过学习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不同类群的植物,总结各861实 验 技 术 与 管 理类植物的特征,然后带学生到野外进行对比和扩展实验,巩固理论知识。
充分利用校园植物资源,采取现场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对校区不同植物的种类、分布和作用等进行分类统计,采制部分标本,在此基础上制作校园植物图集和视频资料,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效果良好。
该模块实验内容包括:实验3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常见重要类群的特征和分布特点;实验4校园常见物种的识别、鉴定,检索表的编制。
(2)植物生理模块在掌握基本的植物生物学形态部分静态操作技术之后,引入植物生理功能的动态检测实验内容。
我们重新设计了实验内容体系,如把原先的“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和理化性质”实验和“叶绿体色素的定量测定”实验进行重新设计和组合,合二为一,设计为一个综合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