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与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的适度开发与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

城市轨道交通的适度开发与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

城市轨道交通的适度开发与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摘要: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生产和交通工具的发展,造成地面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城市地下空产开发和利用成为解决城市土地资源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因此,文章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适度开发与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地下管网;人防工程城市地下空间是指在城市地面以下修建的各种类型的地下建筑物结构构成的空间。

包括:地下街、地下人行道、地铁、城市公路隧道等交通、商业设施,地下管网、人防设施、地下垃圾处理站等基础生活设施。

一、地下空间利用概况进人现代社会后,地铁、市政公用事业管道等地下空间的利用已成为城市空间利用的主流之一。

随着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高,地下空间的优势更加突出,更增加了其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日本是世界城市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地下空间的利用也最发达。

日本的大部分城市多建于沿海地区的冲积平原,一般地基较软。

但地铁、地下街、地下停车场等地下设施随处可见。

地下街由于不受气候、汽车、噪音等的干扰,深受市民欢迎。

近几年来,地下空间的利用深度在逐步加深。

东京的神户川地下调节池、市营地铁12号线均修建在超过50m的大深度软土地下空间中。

现在,日本社会各界都在积极研究社会基础设施向地下化、深度化方向发展。

城市人口、地域规模和城市生存环境问题是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从一维到三维,从平面到立体,是人类生存空间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市的城市空间发展,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有计划、有重点地科学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现在,此项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

(一)合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地下空间的利用水平,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圈,是苏南城市连绵区的成员之一。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全市经济总量、人均经济水平和经济结构等方面的优势逐步显现,城市化进程正日益加快。

从国际城市建设的历史看,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会造成城市空间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城市综合征”。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研究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逐渐成为一个关键的推动因素,对城市的空间结构产生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重塑城市形态、引导人口分布和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出现,显著改变了城市土地的利用方式。

首先,站点周边地区的土地价值大幅提升。

由于交通的便利性,商业、办公和住宅等各类用地的需求增加,促使土地的开发强度加大。

例如,地铁站附近往往会建设高密度的商业综合体和高层住宅,以充分利用其优越的交通位置。

同时,轨道交通引导了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沿着轨道线路,土地开发更加集中和有序,避免了无序蔓延,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这有助于节约土地资源,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此外,城市轨道交通还促进了土地的混合利用。

在站点周边,往往会同时规划商业、居住、公共服务等多种功能,形成功能复合的社区,减少了人们出行的距离和需求,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

二、城市轨道交通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使得人口的分布格局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它吸引了人口向轨道沿线和站点周边聚集。

便捷的交通条件使得人们更愿意在这些区域居住和工作,从而形成人口密集的区域。

另一方面,轨道交通也有助于缓解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

通过连接城市的各个区域,使得人们可以在远离市中心的地方工作和生活,从而促进人口向外围扩散,实现城市人口的均衡分布。

这种人口分布的变化,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减轻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问题,同时也能带动城市周边地区的发展,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三、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商业布局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

轨道站点成为了商业活动的热点区域,吸引了大量的零售商、餐饮企业和服务行业。

在轨道线路的沿线,形成了新的商业走廊。

这些商业走廊通常以大型购物中心、商业街和商业综合体为核心,与轨道站点紧密相连,形成了便捷的消费场所。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与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研究_周介竹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与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研究_周介竹

文章编号:1674-7046(2009)05-0029-02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与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研究周介竹(河南城建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44)摘 要: 本文结合上海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分析上海近、远期轨道交通网络规划,针对上海2020年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提出“2环13射”的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设想。

关键词: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城市空间结构中图分类号: U121 文献标识码:A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以及磁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被认为是“城市交通的主动脉”。

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已经开通运行轨道交通的城市12个(含香港、台湾地区),其中大陆10个城市通车线路总计达30条,通车总里程729km 。

截至2008年9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从1995年的43k m 增加到775.6km 。

全国“十一五”期间计划建设1500km 左右轨道交通,总投资额在4000亿~5000亿元。

1 上海轨道交通的发展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始于1990年初。

截至2009年7月,共开通8条线路(1-9号线,除7号线),运营线路总长250km ,车站总计170座(不含磁悬浮示范运营线),覆盖徐汇、长宁、静安、黄浦、闸北、普陀、卢湾、虹口、闵行、宝山、浦东新区、杨浦、松江13个行政区域,线网规模位列全国之首;上海轨道交通2008年共运送乘客约11亿多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达到436.2万人次(2008年12月31日),最高换乘客流达到116.7万人次,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1.32亿车公里,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往来170多次。

2010年,上海市轨道交通规划11条线路,投入使用的车站有280座,总运营里程将超过400km ,每日平均可承担客运量520万~580万人次,占公共交通客运量的35%~40%左右。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基本覆盖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将达0.56km /km 2(中心区达1.27k m /km 2);中心城区乘客平均出行1000m 左右就可到达站点,进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后平均25min 即可到达主要活动场所;中心城内站点600m 左右覆盖人口为37%,覆盖面积为23%。

轨网功能性拓展引导空间紧凑型调整——上海新一轮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主旋律

轨网功能性拓展引导空间紧凑型调整——上海新一轮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主旋律

挤、单一 用地功 能带来的客流不 均衡 性问题 ,以
及 轨 道 交通 对 引 导 用 地 空 间 紧 凑 型 的 要 求 等 。 提 出 了轨 道 交通 线 网规 划 的 “ 强 客 流 1 时 法 高 小
9 4
譬 I落
:1 拙
铁 路与 1 Z k 6 m的道 路 网一起 ,形成 了巨型综合 交通 网络 .支撑 了2 0 万人 口的 出行 以及城市 的 00

【 关键 词 】 轨 网拓 展 ; 功 能 调 整 ; 紧凑 型 ;上 海
ABSTRAC Th s P e u i 印 r s mm a i e n n l s s r sa d a a y e z
t e n w s u s a d r q ie n s t a e u t fo h e is e n e u r me t h tr s l r m t e d v l p n fr i n t r f S a g a , u h h e e o me to l e wo k o h n h i s c a
建设进 程 奠定 了上海轨道 交通 骨架 网络 基础 。 2 1年年 内 上海轨道 交通运营线路已达 1条 , 0 0 1 总长 度约4 0 m( ) 2 k 图1 .其 中外 环 以内 中心 城 区 约2 0 m。新 时期上海轨道 交通 网络和 运曹特征 8k 均发生 了重 大变化 ,轨道交通基本成 网,辐射 了
p s e g r fo d srb t n c u e y t e smp e a s n e w it i u i a s d b h i l l o ln - s . e n ie t e e a s st e r q ie e t a d u e M a wh l , h r lo i h e u r m n f rc mp c n s u d db al r n i. h a e o o a t a d u e g i e yr i t st ep p r l a T p o o e e r l f“ me c n u r p s s t u e o t o s mp o fn r h i i t n o o mo e

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与多尺度空间协同优化——以上海都市圈为例

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与多尺度空间协同优化——以上海都市圈为例
别 、节 点选择和枢纽体系设计方法和方案 。
关 键 词 :交 通 规 划 ; 轨 道 交 通 网 络 ; 空 间形 态 ; 多模 式 ; 空 间一 交 通 互 动 作 用 ;上 海 都 市 圈
Co o r d i n a t i on a n d Op t i mi z a t i o n o f Mu l t i l e v e l Ra i l T r a n s i t Net wo r k an d Mu l t i - Sc a l e Sp a t i al L ay o u t :
A Ca s e St ud y o f Sh a n gh a i Me t r o p o l i t a n Ar e a
C h e n Xi a o h o n g , Z h o u X i a n g 一 , Q i a o Y i n g y a o
摘要 :大城市空 间与交通 网络互动 、优化 的关 键在 于把握出行活动的时空约束关系及基本规律 。针 对不 同空间尺度界定骨干交通模式 的服务 目标 ,即构建适应 圈层 、轴 带、珠链等不 同空间形态 的轨 道交通系统结构及模式 。首先 ,分析上海 市轨道 交通网络与城镇空间的发展历程及 问题 ,以轨道交 通对都市圈不 同区位和不 同增长模式 的适配程度为切入 点,提炼 空间一 交通互动作用在 出行时 间与
i n g c i r c l e , a x i s , a n d b e a d c h a i n . T h i s p a p e r i f r s t r e v i e ws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s o f u r b a n s p a t i a l l a y o u t a n d u r b a n r a i l r t a n s i t s y s t e m i n S h a n g h a i . Ba s e d o n t h e f u n c t i o n a l i t i e s o f r a i l t r a n s i t i n d i fe r — e n t l o c a t i o n a n d g r o wt h mo d e i n me t r o p o l i t a n a r e a , t h e p a p e r s u mma iz r e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s p a c e a n d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i n t e r a c t i o n i n ou f r a s p e c t s : r t a v e l t i me a n d s p a c e , t i me wi n d o ws a n d s p a t i a l or f m, l a y o u t o f

202-上海市域快轨规划实施反思

202-上海市域快轨规划实施反思

上海市域快速轨道规划实施反思王祥 沈云樟【摘要】经过近20年的建设实施,上海早期规划的4条市域快轨其功能并未最终得以实现。

随着主城区人口和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展,以及郊区新城快速发展带来的城市活动空间范围的扩大,以城市地铁为主的单一功能层次轨道交通,越来越难以适应上海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空间活动范围扩展的新需要。

为此,本论文对上海市域快速轨道的规划背景、实施效果以及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重点反思了上海规划市域快速轨道其功能未能最终形成的四大主要原因,即线路规划兼顾市区和市通郊双重功能、城市规模及空间结构突变、建设时机相对超前、沿线各区为了土地开发升值增设车站甚至改变线路功能等,最后借鉴国际经验、结合现状市域轨道客流出行特征以及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上海新一轮市域快轨的线路特征、通道选线和站点设置等相关规划建议。

【关键词】功能兼容;快轨规划;穿城连心;快捷舒适;通道共享;大站长距1概述21世纪初,上海编制完成了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提出了多层次的轨道线网,市域快速轨道成为本次规划的亮点和关键技术。

然而,经过15年的规划调整和建设实施,上海已建成的轨道交通线网与当初提出的规划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规划市域快速轨道最终并未按照其提出的功能定位得以实施,单一市区地铁制式辅以少量市通郊快轨为特征的轨道线网,取代了当初规划提出的三个功能层次的线网。

单一制式为主覆盖全市域的轨道线网,越来越难以适应城市空间发展的新需要,其所提供的运营服务水平难以满足长距离的快速出行需求,长距离出行已经缺乏与小汽车的竞争优势。

因此,有必要研究分析上海市域轨道的规划实施情况及其运行效果,反思原规划市域快轨其功能层次未能最终实现的主要原因,从而正视现状,借鉴国际经验,对上海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提出新思考,重点就未来市域快速轨道的基本特征和规划思路提出新设想。

2上海市域快轨规划及其建设实施情况2.1上海市域快轨规划1999年,上海开展了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方案编制,并于2000年完成了由国际咨询公司承担的《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规划与优化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规划与优化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规划与优化引言: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和交通需求的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确保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与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优化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背景与意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是指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人口分布、交通流量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方案。

它对于城市交通体系的优化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1)缓解交通拥堵问题: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道路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

通过合理规划轨道交通线路,可以分流道路交通流量,减轻交通拥堵问题。

(2)提升交通运输效率:轨道交通具有大运输能力和高运行速度的优势,可以提供高效、快速的交通服务,提升城市交通运输的效率。

(3)促进城市发展:合理规划的轨道交通线路能够连接城市的各个重要节点,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

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关键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涉及到多个关键问题,包括线路布局、站点设置、换乘设计等等。

以下将对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详细探讨。

(1)线路布局:线路布局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最基础也最关键的问题。

它需要考虑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主要交通流量走廊、人口密度等因素,以科学和合理的方式确定线路的走向和覆盖范围。

(2)站点设置:站点的合理设置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关键问题之一。

合适的站点设置能够更好地服务乘客,提高出行效率。

在设置站点时,需要综合考虑乘客出行需求和城市空间规划,避免站点过于密集或者过于稀疏。

(3)换乘设计:换乘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中的重要问题,能否提供便捷的换乘服务对于乘客的出行体验至关重要。

在进行线路规划时,需要考虑换乘站点的位置、换乘方式的设计,确保乘客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换乘。

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优化的方法与技术为了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科学合理,借助现代技术和优化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对城市空间扩散的影响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对城市空间扩散的影响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对城市空间扩散的影响
林逢春;曾智超
【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年(卷),期】2007(010)006
【摘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解析上海市近15年的城市形态演变遥感图片,描述其城市外围扩散特征为:圈层式扩散、轴线突破扩散以及郊区集镇吞噬扩散.同时发现上海市轨道交通1号线在过去的10年间引导了沿线的带状城区扩散,吸引了大量的居住空间的分布.结合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从城市扩散动力、城市交通系统以及城市扩散模式三个层面在理论上分析交通在城市外围扩散中的导向作用.指出城市轨道交通诱导城市形态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充分发挥自身的交通客运能力.
【总页数】5页(P4-8)
【作者】林逢春;曾智超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200062,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200062,上海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U12
【相关文献】
1.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对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范围研究 [J], 江永;叶霞飞;王治
2.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对沿线不同人群的噪声影响研究 [J], 林逢春;沈渊杰;陈小华
3.探析城市绿线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 [J], 张国先
4.城市空间扩散及区域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J], 安慧;董春
5.西部大学城对未来西安市城市空间扩散的影响 [J], 高相铎;李诚固;高艳丽;韩守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关系

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关系

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关系一、引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交通和规划一直是两大核心议题。

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出行方式,还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那么,轨道交通建设和城市规划之间存在怎样的相互关系呢?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二、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规划的影响1.引导城市空间布局优化轨道交通具有大运量、高效率、低排放等优点,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在城市规划中,通过合理布局轨道交通网络,可以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促进城市各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

例如,北京市在规划轨道交通网络时,充分考虑了城市空间布局的需求,实现了中心城区与周边区域的紧密连接,促进了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

2.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轨道交通的建设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但同时也能带动周边土地的升值。

在城市规划中,合理利用轨道交通沿线土地资源,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例如,上海市在轨道交通建设中,充分考虑了沿线土地的开发利用,通过高密度、混合用途的土地开发模式,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轨道交通具有较低的能耗和排放,有助于减少城市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在城市规划中,重视轨道交通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例如,广州市在轨道交通建设中,大量采用清洁能源和绿色施工技术,降低了轨道交通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三、城市规划对轨道交通建设的引导作用1.确定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和布局城市规划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确定轨道交通建设的规模和布局。

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轨道交通的网络密度、线路走向、换乘节点等因素,确保轨道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和便捷性。

例如,深圳市在规划轨道交通网络时,充分考虑了城市未来发展需求,预留了足够的轨道交通建设空间。

2.保障轨道交通建设资金和政策支持城市规划为轨道交通建设提供资金和政策保障。

在城市规划中,要将轨道交通建设纳入财政投资计划,确保建设资金的来源;同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轨道交通建设。

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分析

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分析

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分析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善了交通结构,而且有效推动了城市离心增长和空间扩散,引导和控制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

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概括了轨道交通对城市结构产生的影响,阐明了影响的作用机制和基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轨道交通的开发模式。

关键词:轨道交通;城市空间结构;影响1宏观层面:轨道交通网络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1.1轨道交通网络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直观表现轨道交通网络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轨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引导和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最为显著的是引导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

这一影响可见于国内大多数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形成历程中。

如台北大从捷运系统线网从“米字形”到“环形+米字形”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引入“环线”有效疏解单一中心城区的过度发展,推动外围卫星城发展为多个城市副中心,最终促成单中心到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变。

(2)轨道交通网络形态与城市空间结构形相适应而发展。

轨道交通网络形态的形成是以城市空间结构为基础,反过来又作为基本发展骨架进一步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演变。

将轨道交通线网分为“无环放射式”和“有环放射式”两类并分别分析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引导性,同时强调“环线”易导致城市空间结构的低密度蔓延。

倡导以“环形+放射”形态的轨道交通线网引导城市多中心结构的形成;以“放射线”疏导市中心交通流以保持市中心活力,以“环线”连接市效分散组团以发展城市副中心。

(3)轨道交通网络规模影响甚至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规模,且在网络规模接近的条件下,网络覆盖率越大,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越强烈。

1.2轨道交通网络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轨道交通网络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城市中各物质空间要素的集聚与扩散实现的。

物质空间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两类基本的运动形式,其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区位的组合特征,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具体表象。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研究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于改善交通状况、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效果。

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人口的密集程度不断提高,城市交通问题也日益凸显。

传统的道路交通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而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快捷、环保低碳的交通方式,逐渐受到各大城市的重视。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不仅可以缓解交通压力,更可以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二、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1.改善交通状况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分流道路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

这使得人们更愿意选择轨道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进一步缓解道路压力,并改善了城市的通行状况。

2.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往往伴随着城市规划的调整,优化土地利用格局。

为了方便市民的出行,轨道交通线路的设置需要考虑到人口密度、商务区分布等因素,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者在规划中更加合理地布局市区的各种功能区,例如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等。

这样使得城市空间结构更加合理,避免了大面积的混合用地现象。

3.带动城市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通常会带来周围地区的发展繁荣。

在轨道交通线路周边,往往会出现商业中心、居民区等新的功能区。

人们通过轨道交通的便利性,更容易到达这些新的区域,从而带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城市区域。

4.提升土地价值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往往会给周边土地带来很大的增值潜力,使得土地价值得到提升。

由于轨道交通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周边的房地产市场也会受到影响,房屋价格会出现明显的上涨。

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原因1.政策导向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往往是政府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轨道交通建设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选择。

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城市轨道交通,简称地铁,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壮大的交通系统。

它运行速度快,安全性高,同时还大大减少了城市交通拥堵和污染,成为现代城市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在城市发展中,城市轨道交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 促进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的修建和运营,可以促进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

它可以把城市核心区和远郊地区紧密连接起来,缩短了人们的出行距离,逐渐形成了分层次、多节点的城市布局。

另外,由于地铁路线的预设,沿线土地的吸引力得到了加强,原本荒芜的地区也逐渐变得繁荣。

例如,北京市的地铁规划可以看出,地铁的建设方向是以城市中心为核心,向四周发展。

一号线、二号线、五号线等都贯穿城市的核心区域,向外扩散到曹庄、海淀、朝阳等远郊区域。

这种规划不仅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同时也刺激了新的城市发展区域。

2. 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可以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随着地铁的开通,原本繁华的商圈获得了更加便捷的交通,生意也随之蒸蒸日上。

同时,地铁站点的建设对周边商业和房地产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如果地铁经过的商圈同样也会得到推动发展。

例如,上海市的地铁二号线环线,原本是市中心的轨道交通环线,如今却已经成为一个鲜明的电商区。

二号线沿线一度集聚了大量厂房及仓储场地,各类线下商铺随之而来。

如今,不同街区间接的合作,已经打造出了一个拥有“东方苏富比”之称的艺术网站。

3. 增强城市的文化魅力城市轨道交通在交通、经济等领域的作用得到了大量的证明,同时它在文化、旅游和社会方面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显著。

地铁的内部设计、站名的起名方法都非常有特色,这些都表现了地铁作为城市文化的方面的作用。

例如,北京市地铁的机车内外部设计都非常契合了城市文化的特色,地铁站的名字也都以历史、文化为主要原则,反映了北京深厚的文化内涵。

这一系列的文化设计不仅让市民更加喜爱地铁,同时也成为吸引外来游客的一大文化亮点。

总结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同时还推动了城市文化、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城际轨道交通与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及协调

城际轨道交通与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及协调

以具体案例为例,探讨城际轨道 交通对城市群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促进机制和实际效果。
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提出 政策建议和措施,以推动城市群
社会可持续发展。
05
城际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与优化 建议
城际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城际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应遵循适应城市群空间发展需求、与城市群空间结构相协调、高效便捷等原则 。
城市群经济发展不均衡
不同城市间经济实力差距较大,内部发展不协调。
资源要素流动不畅
城市间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制约了资源要素的流动 。
产业结构趋同
城市间产业结构相似,缺乏差异化发展,竞争激烈。
城际轨道交通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促进机制
提升交通便捷性
城际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提高了城 市间的通达性,方便人员和物资的快 速流动。
方法
在进行城际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时,可以采用类比分析法、趋势外推法、专家咨询法等多种方法,综合 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基于协调思想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优化方案
协调思想
城际轨道交通网络优化应基于协调思想,通过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与轨道交通网络的协调关系,实现城市群空间 结构的优化和轨道交通网络的高效运行。
人口规模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聚集度增加,但也带来了交通 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城市群内部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发展较快,而另一些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这也导 致了社会不公等问题。
城市群面临着资源短缺、能源消耗、气候变化等挑战,需要采取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方式。
城际轨道交通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机制
优化方案
在基于协调思想的优化方案中,可以采取调整线路布局、优化站点设置、加强区域连接等措施,提高轨道交通网 络的覆盖范围和服务水平,促进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协调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

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

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一、引言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效率,还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从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入手,探讨其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

二、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促进1.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经济的促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各大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而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速、便捷、安全、低碳的公共交通方式,能够有效地缓解城市拥堵,提高居民出行效率,进而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例如:上海地铁建设后,使得上海各个区域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人员流动更加便捷,促进了上海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2.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在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能够有效地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例如:北京地铁建设后,不仅缓解了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还使得北京的城市规划更加合理和完善。

3.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环境的改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大城市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

而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低碳、环保、节能的公共交通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居民生活环境。

例如:广州地铁开展“绿色出行”活动,倡导低碳出行理念,并在车站设置了垃圾分类桶等设施。

三、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1. 初期阶段(1970年代-1990年代)我国最早的地铁是北京地铁,在1971年开始规划建设。

此后上海、广州等大中型城市也相继开始了地铁建设。

初期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较小,线路长度不足十公里。

2. 加速阶段(1990年代末-2010年)1995年,我国地铁运营里程仅为28.6公里,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我国地铁建设规模得到了空前的扩展。

上海城市交通的战略选择:空间结构的视角

上海城市交通的战略选择:空间结构的视角
的新 思路 。指 出对 于 上 海城 市 空 间结 构 的 分析 显
示 出优 化 空 间结 构 对 于 解 决 交通 问题 的现 实必 要
20 年 上 海 市 第 三次 综合 交 通 调 查 显 示 .中心 城 05
早高峰拥挤方向行程车速低于每小时 1k m:公共 8 交通平均 出行时耗 增加到明 分钟:交通高峰时段
【 文章编号l 0 2 1 2 1 0 - 9 3
( 0 7 O 一O 6 一O 2 0 )8 O 2 6
ABST RACT: tri g wi e i t d c i n ft e S a tn t t nr u t so h h o o h
tafcc g si n n Sh n a ndt er s ac n r f on e to si a gh ia h e e r h f d— i i
t p i ls r t r o s ve t e ta c pr bl m s he s ata tuc u e t ol h r f o e . i Fi al i e e t o e s g s onson i. n y, t l pr s n ss m u ge t i t
t e c n a i t n b t e h a c d ma d n h o t d c i e we n t e t f e n sa d r o ri s p l s nS a g a, dp t r r da l r ai e u p i h n h ia u s o wa atn t ei n f n e v h u h o o v n h r f t o g t ns l i gt etafcp o lms r m t ep r i r b e fo h e — s e t eo u b sr c u e Th n ay i o S a g a’ p ci v f r a t t r . ea l s f h n u s n hi S s a i l tu t r h wst e n c s i f p i z n p t r c u e s o e e st o t a s h y o mi i g

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协同关系分析

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协同关系分析

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协同关系分析在现代社会,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城市交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仅是一种运输方式,更是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协同关系。

轨道交通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显著的好处。

首先,它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

相比于传统的道路交通,轨道交通具有大运量、高速度、准时性强等优势。

一列地铁列车可以运载上千名乘客,大大减少了道路上的交通拥堵,让人们能够更快捷地到达目的地。

这对于城市中人员流动频繁的区域,如商业区、工作区和居住区之间的通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轨道交通促进了城市的空间拓展和布局优化。

它可以引导城市的发展方向,使得城市的发展不再局限于中心区域,而是沿着轨道交通线路向外延伸。

例如,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往往会形成新的商业区、住宅区和公共服务设施,从而带动城市的多中心发展。

这种发展模式不仅能够缓解城市中心的压力,还能够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

再者,轨道交通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它改善了城市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入驻。

便捷的交通条件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轨道交通沿线的商业活动也会更加活跃,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

另外,轨道交通还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

由于减少了道路交通的拥堵,汽车尾气排放相应减少,从而降低了空气污染。

而且,轨道交通通常采用电力驱动,相对传统燃油车辆更加环保,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城市的发展也对轨道交通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轨道交通需要不断地拓展线路、增加运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同时,城市的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规划也应当与轨道交通的布局相协调,确保轨道交通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在规划和建设轨道交通时,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特点和发展需求。

例如,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要注意保护历史风貌,避免轨道交通建设对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造成破坏。

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协同发展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协同发展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协同发展研究
刘会军
【期刊名称】《人民公交》
【年(卷),期】2024()6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空间不断扩张。

这导致城市交通需求急剧增加,传统的交通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本文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协同发展,通过理论基础分析与文献回顾,厘清了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与特征,对于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从影响机制和效果的视角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的相互影响进行了解析,提出了构建协同发展机制,以及相关的建议。

【总页数】3页(P31-33)
【作者】刘会军
【作者单位】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
【相关文献】
1.校企合作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论坛充满活力——“2012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国际论坛暨《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理事会年会”侧记
2.庆贺《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出版满百期迎接城市轨道交通大发展的第二个十年——《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编委会2011年会议专题报道
3.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协同发展形成机制研究—
—基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视角4.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协同发展与混凝土质量控制新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交流会”综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城市发展和轨道交通规划的回顾与展望

上海城市发展和轨道交通规划的回顾与展望

上海城市发展和轨道交通规划的回顾与展望上海作为中国发展最为迅速的大都市之一,城市发展和轨道交通规划备受关注。

从过去到现在,上海城市发展和轨道交通规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回顾上海的城市发展历程,分析轨道交通规划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上海城市发展可以追溯到近代以来,特别是开放以后。

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迎来了城市发展的新时代,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成为国内外投资的热门之地。

1990年代以后,上海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陆续建设了许多地标性建筑,如上海中心、金茂大厦等。

同时,上海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金融业等新兴产业,为城市的综合实力提升提供了基础。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上海的轨道交通规划也逐步得到重视和实施。

上海地铁于1993年正式开通,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截至2024年底,上海地铁共有22条运营线路,总里程达到近1000公里,覆盖了市区及周边的各个主要区域。

地铁成为上海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了出行效率。

在城市发展和轨道交通规划的过程中,上海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之间的协调不足,导致了一些地段交通拥堵问题仍然存在。

其次,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上海城市空间利用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如何进行城市更新和优化,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此外,城市发展也需要更多考虑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是未来的重要任务。

展望未来,上海城市发展和轨道交通规划仍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城市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将对城市规划和管理提出新要求,城市交通系统也需要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其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的推动,上海将继续发展为国际性创新中心,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投资。

同时,上海还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发展质量。

在轨道交通规划方面,上海将继续完善地铁网,提高线路的覆盖范围和运营效率,拓展城市交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问题与建议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问题与建议

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的问题与建议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达城市之一,其轨道交通系统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就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1. 城市规划不足在上海轨道交通的建设过程中,对于上盖综合开发的城市规划并不充分。

现有的地铁站周边往往缺乏良好的规划设计,容积率高、建筑密度大,周边缺乏合理的绿化和步行街区。

这使得地铁站周边成为拥堵的重灾区,同时也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2. 地上地下资源未充分整合上海地铁沿线的地上资源和地下资源未能充分整合。

地铁沿线地下空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地上的房地产建设和地铁站规划未能有机整合,导致地下通道、商业街和人行广场等地下空间利用率低,无法满足城市居民对于交通便捷和生活品质的需求。

3. 城市交通与商业发展不协调地铁沿线商业和交通的发展未曾协调发展。

地铁沿线商业发展过于单一,缺乏多样化的商业景观,不足以激发市民的消费需求。

地铁站周围的空间规划未能充分结合商业发展的需求,使得商业街区周边的规划设计过于呆板,难以吸引更多的商业投资。

4. 城市管理不到位上海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的城市管理不到位。

由于城市管理机构的职责不清,导致地铁站周边环境的管理存在难题。

地下通道的卫生和秩序问题,人行广场的乱摆、乱建等现象时有发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二、建议1. 加强城市规划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城市规划的研究和制定,提前规划地铁站周边的土地利用。

可以在地铁站周边建设步行街区、绿化带等,提升人们的出行体验和居住环境。

2. 推动地上地下资源整合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协作,推动地上地下资源的整合,将地下空间充分利用起来,建设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等,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

3. 优化商业与交通协调发展政府应着力推动地铁沿线商业和交通的协调发展,引导商业发展多元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轨道交通与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刘滨1)秦冰清2)蒋祖华1)(1)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系,200030,上海;2)上海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200436,上海M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摘要通过对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环境状况的分析,针对上海的世界级城市战略,指出空间结构失衡是阻碍上海发展的重要因素。

分析了上海空间结构重组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以轨道交通发展促进上海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重组。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规划,城市空间结构中图分类号TU984.191UMT and the Optimizatio n o f Shanghai Spatial Struc-tureLiu Bin,Qin Bingqing,Jiang ZuhuaAbstract With an analysis of Shanghai spatial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c onditions,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unba-l anced spa t ial structure is the biggest hindranc e in shanghai development.But it is possible to optimize the spatial struc-t ure of Shanghai through the authors argue,will be the key in Shanghai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the world-class metropo-lis.Key wo rds urban mass transit,city planning,c ity space structureFirst-autho r.s address Dept.of Industrial Eng.,Shanghai Jiaotong Univ.,200030,Shanghai,China上海中心城区空间狭小,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的事实。

这不仅表现在中心城区道路拥堵、生态失调、环境恶化,更表现在城市商务成本居高不下,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节制,致使引进外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周边城市的水平。

从某种程度上说,上海中心城区的发展已经接近饱和。

这一问题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上海的下一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将相当困难。

然而,放眼/大0上海,可以看到上海郊区却是另一片天地。

在全市6300km2的面积中它占到5700 km2,幅员辽阔,将给上海新一轮发展提供回旋的空间,也是连接上海中心城区和/长三角0的纽带。

1上海的城市空间结构应优化建成世界级城市,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是以科技进步为依托,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提升城市能级。

第二条路就是以空间结构调整为主,通过创新城市形态,带动城市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

纽约、伦敦和东京等国际大都市走的是第一条路。

然而,每一个世界级城市的建设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和自身时代的特征。

上海要建设为世界级城市,很难照搬其它城市的发展道路,只能依据自身特点走带有自身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发展之路。

回顾上海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1909年建成上海第一座钢结构桥)))外白渡桥,上海城市空间第一次跨越,其中心城区从苏州河北岸向南岸跨越。

上海经济也随着城市空间的拓展而实现了第一次跨越。

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和/十里洋场0就是那个时期繁荣的见证。

1993年以后,随着浦东大开发,上海城市空间实现了对黄浦江的跨越,从此上海迎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10年。

10年间国民经济保持两位数增长,GDP增长3倍,突破5000亿元。

今天,上海中心城区空间明显不足,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致使上海商务成本持续上扬。

这些已经成为制约上海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在这一背景下,应该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上海未来的发展空间)))5700km2的市郊大地。

1990年后,全市引进外资总额中,上海郊区占到40%。

可见上海已经越过了依靠中心城区发展的阶段。

因此,要实现人均GDP从5000美元到8000~10000美元的跨越,靠的应是城乡一体化的拉动,靠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和拓展。

2以轨道交通促进上海城市空间优化重组专家指出,上海外环线内人口应控制在800万,而现有人口已达915万。

这就是说,要有115万左右的人口应疏散到郊区。

同时,要吸纳100万外来人口和400万农民进城。

据分析,上海市可容纳的人口在1900~2000万之间,因此,上海郊区人口将在1100~1200万人之间。

如何解决这1100~#85#第5期技术资料1200万人的交通问题,这是城市空间优化重组的前提条件。

2.1上海交通环境现状上海的人均道路面积为6m2(2001年),低于国际大都市水平(东京13.5m2、伦敦24.5m2、纽约28.5m2(1991年)、巴黎30m2(1993年))。

由于道路资源不足,导致上海交通状况不良,公交车时速仅为17.6km。

上海高楼林立,数量为4200栋,居世界第一。

噪声在高楼间叠加、混响,使得噪声强度加大。

噪声源主要为汽车发动机噪声,它呈发散状传播,传播距离远。

汽车噪声等级高达80~100dB (A),远高于国家标准(白天不得高于70dB(A))。

而噪声每增加3dB(A),噪声强度增加1倍。

上海有16%(100万)居民生活于道路两侧,其受噪声污染之严重可以想象。

在上海环保投诉中,50%都是源于噪声。

上海要建成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的发展余地已经很小。

城市交通的发展不得不向空中要面积,全市高架道路已达55km。

由于高楼及高架道路,使得城市空间相对封闭,从而导致噪声在其封闭空间内相互叠加,加重了噪声强度,同时也使空气流通不畅,加大了空气污染。

2.2大众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关系大众交通的发展会给城市空间发展带来如下3种效应:#因果效应)))运输带来人潮,车站附近出现住宅、零售业。

#优化效应)))当政府着手建设大的交通设施时,人们就会提高对目标地的价值预期而进行投资,加速人口移入,促进商业活动发展,形成一种相互优化的效应。

#可及性效应)))大众交通使人们的出行变得比以往更加便利,扩大了人们的活动空间,也就相对缩小了城市半径。

人们工作、购物、娱乐、休闲更加便利,从而繁荣了城市经济,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这一方面有效节制了城市商务成本的提高,另一方面又可避免一些世界大都市出现的城市空心化边缘。

3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先有路,后有城0,这是古训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

上海轨道交通线的建成通车,彻底地改变了浦江两岸及地铁沿线的城市结构。

而最近即将通车的闵-松线,也将带动闵行、松江的发展。

其带动作用不仅表现在沿线房地产的升值和繁荣,更为重要的是带动了沿线产业、商业、服务业的繁荣。

轨道交通不仅仅使上海郊区变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区、居住区,更为重要的是,它拉动上海郊区变成一个产业区、商业区、服务区。

3.1选择轨道交通的理由大众交通大致分为公交汽(电)车及轨道交通系统。

而轨道交通本身又可分类多种类型。

最终要发展哪一种大众交通,第一要看交通流量,第二要看经济实力。

从交通运输能力分析:高峰小时单向流量8000 ~10000人次时,公共汽车运力可以解决;高峰小时单向流量1~3万人次时要建设轻轨;超出3万人就要建地铁。

上海的主干道高峰小时单向流量早已经超过5万人次。

从经济实力分析:据有关资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于轨道交通投入的资金可达到其GDP的0.7%[1]。

据上海未来5年的经济预期,其平均GDP为7000~8000亿元。

即每年财政可拨50~55亿元用于轨道交通建设。

而上海市政府用于轨道交通建设的资金与社会资金比为1B4。

这样,上海每年可用于轨道交通的建设费为200~220亿元,/十五0期间建设投入可超过1000亿元。

因此,上海应优先选择发展轨道交通。

3.2轨道交通的比较优势(1)占地面积小。

城市中各种交通工具占用道路面积:自行车3.75m2/人,摩托车11.66m2/人,公交车1m2/人,小汽车14m2/人,出租车10.5m2/人;轨道交通建于地下或高架,不占用市区道路。

而每小时输送5万人所需要的道路宽度,小汽车是180m,公共汽车是9m,轨道交通综合占地为道路交通的1/3(地铁和高架轻轨占地更少)。

事实上,上海市在20世纪90年代后,道路建设发展很快,但是由于机动车增长过快,交通拥挤状况并未得到有效缓解,主要的新增道路被小汽车占据。

而小汽车的运量只占总运输量的11%,边际效益微弱。

公交车由于受道路拥挤的影响,行车速度缓慢,与其它交通工具的竞争力不足,受竞争力和运输效率的双重影响,其总运输量在市区为24%,在全市的比例仅为17%。

(2)运行速度快。

上海主城区空间已近饱和,郊区城市化战略虽使城区人口得到疏解,但中心商务区的吸引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解。

人们居住在郊区,出行距离会延长,因而出行速度显得尤为重要。

上海轨道交通分为R、M、L三种:R(市域线)速度为60~80km/h,郊区运行速度可高达120km/h;#86#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年城市轨道交通桥梁设计中的车辆制动力曹雪琴1)朱金龙2)(1)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200092,上海;2)同济大学工程力学与技术系,200092,上海M 第一作者,教授)1 列车在桥上紧急制动的基本机理列车制动分一般制动(或称正常制动)与紧急制动两种。

列车的紧急制动对轨道、桥跨结构、支座以及墩台作用有纵向力,在城市轨道交通桥梁设计中必须加以考虑。

1.1 闸瓦与车轮间摩擦系数(U k )单轮在制动状态时,闸瓦以法向力k 压向轮缘,车轮与钢轨间有轴重N 和纵向力B (图1)。

按动力学平衡有: k U k r -Br -J a =0(1)则 B =(k U k r -Ja)/r(2)式中:B 为车轮与轨道间纵向力;U k 为闸瓦与轮缘间摩擦系数;a 为轮对角减速度;r 为车轮缘半径;J为车轮转动惯性矩。

图1 单轮制动状态力学图式k 由列车制动缸压力决定,在制动过程中,基本不变。

U k 则与制动前速度v 0以及制动过程中列车瞬时速度v 有关。

由图2可知,在制动过程中随着车速v 的降低,U k 逐渐增大。

当车轮停止滚动瞬间,U k 达最大值。

式(3)、(4)表示地铁车辆的U k 值:U k =0.25+8/(100+20v )(v =0~45km #h -1;R >450m )(3)U k =30/(100+v )(v >45km #h -1;R >450m )(4)制动煞停(v =0)时,式(3)、式(4)的U k 值相等。

1.2 车轮与轨道间粘着系数(L)图2 U k -v 关系曲线图M(地铁)速度在60~80km/h;L(轻轨)主要作为郊区交通工具,速度也在60~80km/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