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结构游戏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结构游戏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艾里克森提出:“促进幼儿主动性和自主性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所谓主体性是人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的功能特性,它直观地表现为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表现为主体对外部世界以及自己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积极主动掌握。发展幼儿的主体性是多途径的,而开展结构游戏是发展幼儿主体性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这主要由结构游戏的活动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其本质的特征在于主体性,在游戏中幼儿的主体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结构游戏是幼儿以想象为中心,利用各种结构材料和废旧物品,通过手的创作来主动地、创造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意愿,为幼儿创设游戏活动的环境,提供相应的材料,忽视幼儿游戏的需要,省略了幼儿参与游戏创设的过程。结果是:幼儿不愿参与游戏,使结构活动成了摆设;老师也是劳而无功,劳而无果。那么,如何在结构游戏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呢结合实践,我想就以下几个方面谈些初浅的认识。

一、尊重幼儿的游戏,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作用

皮亚杰说过:儿童是自己的哲学家,教育过程首先应当尊重主体、认识主体、热爱主体,只有充分地尊重儿童,使其发挥应有的主体性,儿童才能主动、积极、创造性的活动。游戏主体的确定,首先影响着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为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促使游戏主题的自然生成。如国庆节放假前,我对幼儿提出任务:外出游玩时要注意观察,假期结束后要告诉老师你去哪里哪个地方最好玩假期一结束,我就与幼儿交谈,班上有几个幼儿都去了“凤凰山公园”游玩,他们都认为“凤凰山公园”风景很美,很好玩。于是,“凤凰山公园”主题就这样自然产生了。在游戏中,我发现,由于游戏主题是幼儿提出的,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创造欲望也较强烈。

又如中班开展建构《美丽的幼儿园》,我从与主题相关的环境入手,引导幼儿进行联想。这时,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马上联想到幼儿园里有花、草坪、树、小河、围墙、门卫等等。与幼儿谈话后形成建构幼儿园的方案就此产生,可以安排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建构内容,让幼儿进行选择,有的建构幼儿园的教学楼,有的建构幼儿园的游乐设施,幼儿建构幼儿园的操场,幼儿建构幼儿园的大门,加围墙等,在每个区域都投放丰富的建构材料和铺助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建构内容进行建构,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导地位。

二、丰富知识经验是幼儿主动活动的基础

幼儿的生活经验是结构游戏的基础,幼儿积累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在游戏中的内容就会变得越复杂,情节更曲折,然而幼儿的知识经验比较片面简单、肤浅。因此,我们教师就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去拓宽幼儿的知识面,增加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外出活动、散步、自由活动等机会,引导幼儿反复观察,然后说出物体各部分名称、形状和结构特点。如:当我们引导幼儿搭建“美

丽的幼儿园”这一主题时,我就通过参观我们自己的幼儿园,让幼儿初步了解幼儿园的基本环境,通过谈话,进一步了解幼儿园里有跷跷板、攀登架、滑滑梯、跷跷板等器械玩具,还有教学楼,通过仔细观察以及观察后的谈话,幼儿对幼儿园的外形结构和特点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引导幼儿将反映“幼儿园”的各种内容联系起来构思,设计出自己想象中的“美丽的幼儿园”。经过这番引导,幼儿经验储备越丰富,再造想象就越丰富。幼儿的建构作品便具有丰富完整的特点,幼儿的创造思维得到了锻炼。

如果当幼儿确定所建构的主题后,虽有该主题的印象,但并不深刻,教师可采用参观、绘画、拍照等多种手段,加深幼儿对建构物的印象,从而有效地保持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如:幼儿在国庆节时虽有去凤凰山参观的经验,但所获得的印象比较模糊,为此在周末教师可以请家长协助,带幼儿再次游览凤凰山公园,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公园的全貌、布局及公园的大门、游乐场等立体建构物的造型特征。总之,帮助幼儿在脑海中积累的感性经验多,幼儿的建造能力、创造能力也就越强,建造出来的东西也就越丰富。

三、灵活多样的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顺利开展的保证

结构游戏作为一种建筑活动,当然是离不开建筑材料的,建筑材料是开展结构游戏的物质保证,也是丰富建造内容,发展幼儿创造能力的必要条件。结构游戏的材料是非常丰富的:有由基本几何形体构成的大、中、小型的成套的积木;金属的、木制的、塑料制的各种可装拆的积塑、胶粒、插片、积铁等,以及各种颜色形状的串珠、插板、拼板等。这些定型的成品玩具为结构游戏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

幼儿园更应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多种原材料进行材料加工。如利用废旧的塑料管、冰棍棒、火柴杆,经过卫生和色彩加工,幼儿能利用它奇思异想地拼凑出各种形象逼真的图形,如:蝴蝶、小花、房子、卡车、飞机、帆船等。再如那些随处可见的沙石、泥土、树叶、桔杆等自然材料,只要启发得当,也能成为经济实用且随意灵便的构造材料构筑成各种物体。如我在开展结构游戏的《小动物的家》时,幼儿就利用大小不同的雪花片为小鹿搭建成了漂亮的花园,白色的桌布变成了小白鹅的池塘,网袋变成了足球门,纸球变成了足球,利用箱子通过垒高、挖空、装饰,建构成了小兔子们的家,用稻草和麦杆搭建了小鸟的家及孵蛋的巢,用胶布将椰汁瓶连接做树干,用挂历纸做树叶,制作成了茂密的森林。幼儿通过撕、贴、折、剪等技能能很好地塑造形象及对其它建构材料进行装饰点缀,使游戏内容更丰富,既满足幼儿在游戏时突发奇想的需要,也能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

@

四、注重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其个性发展

教师的指导是发挥结构游戏教育作用的关键。由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局限,他们在游戏中反映出来的各种要求、思想、能力、行为、认知水平等问题,都离不开教师的合理帮助、正确指导。这里,教师的指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既要主动地为结构游戏的顺利开展创设条件,又要把握游戏中主体与主导的位置,同时还

应顺合结构游戏本身的发展趋势及进一步完善的需要。因此在结构游戏中,我本着“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精神,来指导和帮助幼儿。

(一)巡回观察,判断需求

善于对游戏进行观察,是幼儿教师必备的能力和素质,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可以了解幼儿的兴趣,参与幼儿的自主性水平,参与游戏的坚持性,认知发展水平,社会交往水平等。教师通过巡回观察来了解幼儿的游戏状况,准确判断幼儿的游戏需求,适时把握介入的时机。当幼儿游戏处于低潮时,当幼儿情绪不佳时,当幼儿获得成功时,教师需要介入。此外,当幼儿遇到技能障碍时,当幼儿游离游戏情景时,当幼儿延伸或扩展游戏内容有困难时,当幼儿出现负面行为时,当环境中产生不安全因素时,都需要教师介入。当然,及时介入后还需要适度指导。

(二)自然介入,适度指导

教师主要是以伙伴的身份,游戏角色融入幼儿游戏之中进行指导,有效地促进游戏情节的深入。教师在指导时应注意:

1、根据每个幼儿不同的需要确定不同的指导重点,切忌指导内容划一。如有的孩子需要提高技能,有的需要培养坚持性品质,有的则需要体验成功感。教师应视具体情况分别指导。

2、根据幼儿原有水平,向上扶一把、助一臂、推一程。

3、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切忌指导方法单一。一般指导方法有环境刺激、介入共玩、语言启发、榜样暗示、图片和范例提示等。

4、指导要适可而止,及时退出。

教师应关心指导幼儿游戏,指导幼儿游戏关键在于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与教师的指导结合起来,使结构游戏生动、活泼,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包办代替。教师注意各个幼儿的特点、差异、采取相应的对策,注意因材施教、随机开展游戏,提高针对性。

?

(三)引导交流,参与讲评

教师在开展结构游戏的过程中,应该在整体上把握,根据幼儿年龄阶段的特征,创新结构游戏的基本模式,同时,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幼儿对同伴和自己的作品做出评价,这不仅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也有利于促进幼儿自身结构游戏技能的进步,教师在评价幼儿的作品时,应该结合幼儿该年龄阶段的特征,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