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满分作文点评集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满分作文点评集锦
校正情感
我们常因情感而美丽,却也常因情感而视眼朦胧。
如古代那个“智子疑邻”的人,又如认为“邹忌美于城北徐公”的那个邹忌之妻,再如常说“孩子是自己的好”的人。
这种因情感亲疏,而造成的认知上的偏差,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无疑是可笑的;若发生在举贤任能的政治生活中,则必定是可悲的了。
①
因为这种偏差,尤其是主观故意“以情感影响了认知”为理由专门造成的偏差,使官场充斥任人唯亲的风气,造成“有贤不知,有贤不举”的局面,进而使“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制度,变成“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闹剧。
并且造成上下国人,日以“联络感情为当务之急”,致使酒店桑拿等奢靡产业昌盛不衰,致使送礼之法“从金钱珠宝,到豪宅别墅,从春药美女,到学历文凭,从宝马香车,到学识虚名”层出不穷。
②
如何校正感情,改变这种局面呢?
有人建议,加强道德修养、理性修养,用道德的自我约束力校正情感偏差,用理性认知驾驭感性认知。
但是,沉睡者易醒,假睡者难叫。
毕竟,道德理性像祁黄羊那样“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人少之又少。
而且,这种方式既不能保证人人都是理性道德的,更不能保证人人时时都是理性道德的。
谁知道坚强的理性卫兵何时突然打盹呢?③
有人建议,建立“举贤责任制度”。
即谁举荐谁负责,如果被荐者“行污其职”,则举荐者亦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据说这种制度在秦汉之际就已经产生了,历代沿用,到了明代更是将“举荐不洁”的处罚加重到剥皮囊草的程度。
但是后人也未见明朝吏治有怎样的清明。
究其原因,“举贤责任制度”虽然可以增加荐者的谨慎程度,却也形成一旦举荐,死命相保的朋党风气,形成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产业。
④
有人建议,取消一人或简单几人说了算的举荐制度,用选举制度代替举荐制度,用众人理性去校正一人或少数几人的情感认知。
这种建议的确有些创意。
我不知道这种方法能否凑奏效,但我相信,历史上人类求知的代价都不会白白付出的。
我们
从摸索中走来,一定能够克服这种人类自身的弱点,否则,人类何以自称“地球生命的灵光呢”呢?
含英咀华:“校正情感”,此标题极有创意:它既是论题,又是作者的观点,还是解决问题的良方;“校正”一词的活用,使此标题一下“灵光”起来。
文章力陈官场的丑恶,针对此“丑恶”,以“校正情感”为核心,提出三条具体措施;且提且议,相比相较,肯定了“的确有些创意”的第三条。
“有人建议”的三次出现,不仅造成一种间隔反复的形式美,亦使论述客观一些。
结尾一段充满了理性的色彩,也写出了对社会,对人类的未来的信心——这就是“校正情感”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吧!
点评:
①“校正”二字用活,全篇便大大提升了品位,这两个字给了我们太多的启迪。
②感情偏差现象种种,严重。
③有人建议,就是自己的观点。
“理性修养”为先。
④本段理性思维,见解独到。
眼睛上的窗帘
浙江考生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骆走沙漠,虎啸深山,每一种生命都有它的最爱。
人呢?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的三种最宝贵的情感,金钱可以买到名车豪宅,但在这三种情感面前,它连街头流浪的乞丐都不如。
这三种情感是人一生不可丢弃的财富,正是这三种情感像三颗灿烂的宝石将人生道路映照,伴随着你我他从无忧无愁的童年走到饱经风霜的老年。
我们向往至纯至真的亲情,向往刘关张式的友情,向往天长地久的爱情,然而有时这三种情感也会像无形的窗帘遮住了我们的眼睛。
①
“情人眼里出西施。
“这句话是不无道理的。
即使一个人再丑,但在他爱人眼里,却是仙女下凡。
何止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呢?父母眼里出爱因斯坦、出爱迪生,也未必是不可能的。
天下父母亲谁不希望子女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直是天下父母的愿望,在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
于是当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发生争执后,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对的,虽然有时不会说出口,这就是人们眼睛上的窗帘在作怪。
②
我们眼睛上的窗帘是灰色的,有时也可能是绿色的,它有时像魔鬼,搅乱了人们正常的思维,有时又像天使,给人以温馨。
当它是灰色时,它是可怕的。
它曾多少次助长了人们心中的怨恨,它曾多少次引发冲突?父仇子报,恩恩怨怨,代代相传,本来是可以化解的,却因为一个“情”字把人们的眼睛掩住了。
有多少次因为这眼睛上的窗帘,使人徇私舞弊,无视事实,错判了冤案。
当它是绿色时,它是可爱的。
③
有时我们会因孩子、父母或其他一些亲人做错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虽然很可笑,但代表了亲人之间的那个“情”字。
错也是情,对也是情。
情,作为人们眼睛上的窗帘,是需要用心打开的。
善待它,用我们的心去打开它,无论外面是风雨交加,还是艳阳高照,都要给我们的眼睛以
自然的真实。
含英咀华:“眼睛上的窗帘”,形象的比喻一开始就吸引读这篇文章的人的眼睛。
开篇引用所学过的课文中的精彩句子,引出一个“爱”字,接着,扩展了“爱”的范畴,很快,笔峰一转,切入正题。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是对“感情亲疏”会造成“认知”各异的最好的注足,文章由此而将话题引向深入。
结尾部分,照应文题,极为形象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本文给我们的启示:“一枝一叶总关情”,“一词一句总有心”。
用好一个比喻,引用好一句名言警句或得当的“凡人凡语”,将使全文增光添彩。
点评:
①首先肯定感情,再说感情会遮住我们的眼睛。
“窗帘”形象。
②情感会左右着我们的判断。
③分解“窗帘”,有取舍明辨。
父爱如山
江苏考生
父亲是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四季耕作不息。
父亲看上去很土,脚上还时常沾着泥。
这让我觉得难堪,我甚至不愿意让父亲到学校来。
我知道我的虚荣心在作怪。
可我无法控制自己。
①
星期五了,还有两天就回家,可父亲还是来了,我皱皱眉头:幸亏宿舍里没有人。
父亲小心翼翼地站在门口:“娃啊?我能进来不?”我急急地说:“都快放月假了。
你还来。
哎,乘车不要钱啊!”父亲傻笑一下:“呵呵,看娃来着。
坐飞机也得来!”父亲笑着要摸摸我的头发,我下意识地闪开了,父亲眼中掠过一丝失望,低头看着自己的手。
我也望着父亲的手,那明显是精心洗过的,甚至还有一股肥皂的味道,但是粗心的父亲又怎能意识到指甲缝也该洗洗?但此时我已为自己的那一闪后悔。
我在心里很狠地骂自己:你这没良心的死丫头!我连忙对父亲笑笑,拉他坐在我的床边。
②
父亲好像有点受宠若惊,但我分明看见池的验上漾着不易觉察的笑意。
父亲是个内向的人,在家就不太会说话,现在他似子更加不知析措。
他搓着手。
几次想说话却又咽了回去。
我的心不知怎么有些隐隐作痛:这是我的父亲唧! 沉稳敦厚的父亲,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待他?我不也是从乡下进入城里的吗:背负着沉沉重担的父亲,何时歇过肩啊?③
我也不知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削苹果,宿舍里很安静;父亲却时不时向窗外张望。
苹果削好了,父亲却起身要走。
我说:“爸,吃了苹果再走吧,乘车口渴。
”父亲边走边说:“不了。
你弟弟也快放学了。
你没事就好。
有事就打电话到邻家啊,你妈会去接的。
”我又听见父亲喃喃自语道:“年底一定会攒够装电话钱。
娃就会老打电话了。
这娃从小就不愿烦人。
”我愣在那里,原来父亲以为我很少打电话是因为怕烦邻居。
两行泪不由自主地落下,流在嘴里,咸咸的,涩涩的,不久舍友们就回来了—一父亲不想让我在同学面前难堪才提前要走!④
我其实—直成长在父爱这座山中,以至于我感受不同到四季的斑斓。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含英咀华:记叙文写得血肉丰满,就需要好的细节。
但要真正写好沉稳、敦厚的父亲,也是很不容易的。
父爱如山,写的是父亲性格沉稳中一直对我不变的爱本文重点写的是父亲的敦厚,所谓敦厚,就是诚恳、忠厚的意思。
文中的许多细节都表现了父亲的这一性格特点,如,到城里来看女儿,把手都精心地洗过了,但又没能意识到“指甲缝也该洗洗”。
站在女儿的宿舍门口,却小心翼翼地问:“娃啊?我能进来不?”女儿拉他坐在床边,竟“好像有点受宠若惊”。
坐在静静的宿舍里“却时不时向窗外张望”,那是怕同学来了使女儿难堪。
女儿不愿意往家打电话,父亲却理解成女儿怕麻烦邻居,等等。
细节是记叙文的细胞.要想把记叙文写得血肉丰满,就需要好的细节。
另外,文中父女双方的微妙的心理活动刻画得也非常成功,
点评;
①文题是比喻又是通感。
②不解父爱。
细节和心理逼真。
在细微处动人。
③抒情,深感内疚。
亲情与良知复活了。
许多地方都值得细细品味。
④虽然口讷还是唠唠不休,足见一片父爱。
架起隔膜间的桥梁---语言
广东考生
月儿幽幽,风儿愁愁,今夜我无法入睡,倚窗而立,倾听窗外风摇芭蕉的细语,我的泪悄然划落……①
今天与母亲吵架了,我什么也没说,独自跑到海边。
母亲她错了,她不该偷看我的日记。
我站在海岸,倾听浪打岩石的声响,忆起了以往的一点一滴。
自小,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女孩子,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去与别人沟通。
我只能在自己的日记里畅想属于自己的天堂,我也只能独自漫步林荫小道,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去寄托自己“雁过无痕,风吹无形”的感触。
日子久了,自然而然与母亲之间的隔膜就深了。
我无法了解母亲,我只能默默享受着母亲双眸中无意间流露出来的关怀,然而这一切,我却措手不及。
②
不知什么时候,母亲瘦小的身影出现在我的眼前。
她的身影显得那样孤独,我的心猛地一颤。
母亲的声音很柔很柔,令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孩子,你已经长大了,你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人生,但你却不会用语言跟我交流,”母亲继续说,“我在无意中看你一颤,母亲的声音很柔,令我有一种想哭泣的感觉。
“孩子你已经长大了,你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人生,但你不会用语言跟我沟通交流”母亲继续说,我在无意中看见你哭泣,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无从了解你,我只能用这种做法去尽一个做母亲的责任。
孩子,你理解吗?”我看到母亲的眼角闪动着泪光,这一份深沉的不易觉察的爱,我又懂得多少呢?我内疚。
或许,母女之间的这一份情太深,但却因无法沟通而隔膜了。
我扑进母亲的怀抱,放声大哭,聆听着母亲沉稳的心跳,觉得欣慰多了。
③于是,在那一刻,我说了很多很多,包括我的理想,我的人生态度,以及我的一切感触。
面对母亲,我第一次用语言毫无保留地展现了自己。
母亲笑了,尽管那笑中还带着晶莹的泪珠,然而她却是那样令我动容,很久以来,我都没见过母亲笑得如此舒心。
我感觉得到,母女之间的心贴近了,母亲抚摸着我的头:“孩子,记住,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试着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内心,去与别人沟通。
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不会存着什么误解,彼此之间才能相互信任。
”我从心里感激母亲,她给了我人生中一笔最重要的财富。
④
一阵凉风拂过我的长发,我发现周围一切是那么的安谧、幽然。
泪也不知什么时候干了,我的脸上浮现了舒心的笑容。
从今以后,我会努力学着去与别人沟通——用自己最熟悉但却不易表达的语言。
我相信自己能行!⑤
含英咀华:这是一篇记叙文。
该考生能准确审题,紧扣“语言”与“沟通”的关系,通过记叙母女间发生的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道理:不使用语言去沟通,两代人之间就容易出现隔膜,并产生矛盾;使用语言去沟通,这些隔膜与矛盾就会消除。
全文是切合题意的。
文章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缺少语言上的沟通,从一个角度切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并能给人启迪。
作者还把母女之间的语言沟通扩展到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语言沟通,更使文章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意义,其内容是深刻的。
从构思上看,也颇有特色:从景物描写开头,引出“划落”的泪珠,形成了悬念;接着通过回忆,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最后再写到景物,写到自己的“笑容”,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语言表达流畅自然,心理活动描写也比较生动形象,有生活气息,感情真挚动人。
点评:
①开头渲染悲戚的氛围。
暗示矛盾产生基因。
②点题:语言与沟通。
③沟通感觉亲情母爱。
常规写法,真挚。
④从误解到理解沟通,语言的作用可以见得。
⑤同样写景,迥然。
一切景语皆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