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最推崇的女艺术家 珂勒惠支的黑白力量
珂勒惠支:只画穷人的女画家
珂勒惠支:只画穷人的女画家1889年,珂勒惠支到慕尼黑深造绘画艺术,受德国著名的版画家麦克思·克林格尔铜版画技法的影响很深。
后来,当珂勒惠支的组画《农民战争》称誉德国艺坛时,克林格尔还代表艺术学院授予她维拉·罗马奖金。
珂勒惠支在去慕尼黑之前,1885年已经在柏林学过绘画,但慕尼黑之行,却奠定了她成为版画家的基础。
1891年,她与卡尔·珂勒惠支结婚。
卡尔是个医生,婚后,他们一个为工人、贫民治病,一个作画。
我们在珂勒惠支的版画中,发现大量表现贫病交迫的工人生活版画和赈济病人、扶救妇孺的宣传画,就是画家生活的写照和感受。
1894年至1898年间,珂勒惠支完成了第一套由6幅铜版画和石版画组成的组画《织工的反抗》。
史沫特莱在《珂勒惠支版画集·序言》中说:这套组画'第一次描写了在发展中的资本主义下的德国劳动阶级的痛苦生活,——跟今日中国的工人同样的痛苦生活。
'这套组画取材自1844年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暴动史实。
1904年至1908年,珂勒惠支又完成了7幅铜版组画《农民战争》,这套组画以其深刻的内容和无与伦比的精湛的铜版画艺术技法,轰动德国绘画界。
著名画家克林格尔、利勃尔曼等,都给以很高的评价。
国家艺术馆收藏了她的版画。
1928年,珂勒惠支被选为柏林艺术学院版画部主任,同时被授予教授的学衔,这是德国艺术教育界的第一个女教授。
1933年,希特勒对进步文化界实行法西斯镇压。
在首批受迫害的人中,就有珂勒惠支。
她被解除一切职务,作品禁止展览和出版。
但是全世界的进步人士都尊敬这位杰出的版画家。
罗曼·罗兰称颂道:“珂勒惠支的作品是现代德国的最伟大的诗歌,它照出穷人与平民的困苦和悲痛。
”1945年4月22日,珂勒惠支逝世于德累斯顿附近的摩里茨堡。
把珂勒惠支版画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个人是鲁迅。
1931年9月20日出版的《北斗》创刊号,有一幅珂勒惠支木刻组画《战争》中的《牺牲》。
探寻凯绥-珂勒惠支的黑白视界
探寻凯绥?珂勒惠支的黑白视界本文通过对杰出的女版画家凯绥·珂勒惠支的人生历程和她的艺术作品的介绍,使人们看到了一位伟大而杰出的女性形象以及她的不朽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性的光辉。
她作品中女性的苦难和不幸的表现,是她与观者的直接对话,是一个母亲未通过男性转述或者诠释过的心声。
这对每位艺术家都有借鉴意义。
标签: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黑白视界;意义凯绥·珂勒惠支出生在一个不信奉英国正教的家庭,是一位杰出的版画家、雕塑家,她大半生都居住在德国柏林的贫民区内,虽然身处动乱的时代,但是温馨的家庭培养了珂勒惠支爱憎分明的性格,她的作品中充斥着现实主义之美。
一生之中创作出了无数优秀的作品,她的作品中充斥着战争、杀戮与不幸,给予观者以极大的视觉冲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她的人生遭遇了太多的不幸,她一连失去了两个儿子,精神上受到非一般的刺激。
这个时期,她的作品更是女性的眼泪,是母亲的血祭。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她以深广的慈母之爱,为一切被侮辱和被损害者悲哀,抗议,愤怒,斗争;所取得题材大抵是困苦,饥饿,流离,疾病,死亡,然后也有呼号,挣扎,联合和奋起。
”[1]而她自己也曾写道:“我的作品不是纯粹的艺术,但它们是艺术。
我同意我的艺术是有目的的,在人类如此无助而寻求援助的时代中,我要发挥作用,每个人尽力而为,仅此而已。
”她从事艺术事业是从学习刻铜工艺开始的,风格趋向表现主义,还带着浓厚的神秘色彩。
她自称相信科学的社会主义,所创作的版画和雕塑,都强烈地倾吐着对社会底层人民无比炙热的同情,始终站在最基层的劳动人民一边,用她独特的艺术视角揭露和控诉反动统治阶级的罪行,1919年她被选为普鲁士艺术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
在得知我国左联五烈士被杀害的时候,她与世界著名的艺术家们联名提出抗议。
她用她有限的力量,为不公正的事情抗争。
希特勒上台后撤销了她的一切职务,禁止在一切刊物上发表她的作品,但是这一切,都不能阻止她前行的脚步,削弱她为人民的疾呼。
「双文本」钱红莉《去博物院看望鲁迅》散文阅读理解与答案解析(泉州二检)
(福建省泉州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8分)文本一:去博物院看望鲁迅钱红莉去看安徽省博物院与北京鲁迅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一个展览,名为“鲁迅的艺术世界”。
展览布置成左右展厅。
左边陈列碑拓、尺牍,有《原板初印芥子园画谱》《秦泰山刻石》《石涛山水精品》等书籍;右边横贯书画、杂志。
展品不多,选了《曹全碑》拓片、陈师曾的几幅书画小品,另有几首赠予日本发人的古体诗,以及一批德国的版画、四五帧浮世绘等。
其中三封书简,分别给郑振铎、胡适、许广平。
给许广平的信,写在当时北平琉璃厂常见的印花笺上,浏览几行,大约是厦门时期的通信了。
与这封情书摆在一起的,是一篇序,为萧红的小说《生死场》所作,蝇头小楷,末尾几段,有几处涂改痕迹,甚或整一句,仔仔细细框掉,再添许多密密麻麻的斜杠子。
这篇序言,整整三页,真挚,殷切,温厚,慈悲,是一位声誉日隆的长者对文坛新人的提携。
那一两年里,鲁迅在日记里时有记录,带海婴携广平访萧军夫妇,不见。
有时,碰见新电影上档,也会主动邀请这两位年轻人,还请他们去饭店吃饭,余外,要被借30元,甚至,萧军临走时大咧咧地提要求:可不可以再给几块零钱搭车。
年轻人可真是不见外,借了大钱,再借硬币。
他将口袋里所有的零钱摸出,递过去。
一直以为,早已理解了他的深刻、悲悯,实则不然。
直至看见被他收藏着的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的几幅版画,到底知悉,这位有着杜甫一样人格与心性的人,一直沉浸于“哀苍生”的境地。
历史的长河里,杜甫倒映着一代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面目,到了近代,鲁迅接替了杜甫,竖起一面镜子,映照出知识分子的人格与心性。
他在日记里,有一段时期频繁提及“珂勒惠支”这个名字。
此刻,得见这位德国女版画家的一批版画,为之深深震撼。
一幅为《饿》,一群无辜的孩子睁着大眼睛,高高举起空碗,他们在向谁哀告呢?伫立画前,久久不能移步。
另一幅为《贫苦》,色调更加幽暗,一个瘦得皮包骨的婴孩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他的母亲双手抱头,孤苦地守在床边。
悲观的苦难的表达者——战争下的刻刀凯绥·珂勒惠支K
悲观的苦难的表达者——战争下的刻刀凯绥·珂勒惠支KätheKollwitz “艺元空间”可以订阅哦!艺元空间收藏展凯绥·珂勒惠支(Käthe Kollwitz,1867—1945)原名凯绥·施密特↑ 作为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画家、表现主义版画家和雕塑家,凯绥·珂勒惠支被赞誉为民主主义的宣传家、悲观困苦的画手、宗教艺术家,甚至被称为欧洲早期女权主义画家。
珂勒惠支以一八六七年生于东普鲁士之区匿培克,在本乡,柏林,明辛学画,后与医生珂勒惠支结婚。
其夫住贫民区域,常为贫民治病,故她的画材,也多为贫病与辛苦。
最有名的是四种连续画。
《牺牲》即木刻《战争》七幅中之一,刻一母亲含悲献她的儿子去做无谓的牺牲。
这时正值欧洲大战,她的两个幼子都死在战线上。
然而她的画不仅是“悲哀”和“愤怒”,到晚年时,已从悲剧的,英雄的,暗淡的形式化蜕了。
所以,那盖勒批评她说:珂勒惠支之所以于我们这样接近的,是在她那强有力的,无不包罗的母性。
这漂泛于她的艺术之上,如一种善的征兆。
这使我们希望离开人间。
然而这也是对于更新和更好的“将来”的督促和信仰。
↑ 拍摄于德国柏林新岗哨(Neue Wache)1929年作为德国无名战士纪念堂,当时主要是纪念一战中死亡的战士,二战后成为“法西斯主义与军国主义受害者纪念堂”。
岗亭内陈列有凯绥·珂勒惠支雕塑“DEN OPFERN VON KRIEG UND GEWALTHERRSCHAFT”,名为“悲痛的母亲抱着去世的儿子”——玛丽亚哀痛的抱着基督的尸体。
↑ 《母亲与两个孩子》↑ 为此次艺元空间收藏展参展作品叹息珂勒惠支铜高 26.7cm作为对中国版画和现当代艺术影响最大的外国艺术家,珂勒惠支在中国有着众多大名鼎鼎的艺术门徒:如曾梵志、黄锐等,这些艺术家的经典之作中都可寻觅到她的痕迹。
鲁迅所推崇的珂勒惠支凯绥·珂勒惠支是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
珂勒惠支介绍
Company Logo
主要作品
作品历程:
刻画普 通人民 的贫苦 生活 1889年与在贫 民窟的医生卡 尔·珂勒惠支 结婚 以阶级 斗争为 题材 (1898-1909 )游历巴黎, 意大利期间受 到社会主义思 想影响 悲伤 思考 生命 ,生 活的 意义 1940年她丈夫 去世,1945年 他的孙子又在 东线阵亡
痛苦
反战 1914年在第一 次世界大战中 ,她的儿子被 征入伍在西线 阵亡
Company Logo
主要作品
Company Logo
主要作品
Company Logo
主要作品
Company Logo
面包鉴赏
可以发出声音的美术作品
Company Logo
面包鉴赏
可以发出声音的美术作品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面包鉴赏
《面包》(题珂勒惠支版 画) 中子 贫困的子弹击中了母亲 饥饿的鲜血染湿了孩子的 目光 苦难的母亲把岁月走成了 乞讨 无法面对过去更无法面对 未来 因为 面包抛弃了她们的生 活 游走在战争的边缘 流浪在饭香的对面 母亲 苦难的母亲 被一个面包的渴望压弯了 腰
Company Logo
面包鉴赏
《面包!》(Brot!)。石 刻,制作年代未详,想当 在欧洲大战之 后;据原拓 本,原大 30×28cm.饥饿的 孩子的急切的索食,是最 碎裂了做母亲的心的。这 里是孩子们徒然张着悲哀 ,而热烈地希望着的眼, 母亲却只能弯了无力的腰 。她的肩膀耸了起来,是 在背人饮泣。她背着人, 因为肯帮助的和她一样的 无力,而有力的是横竖不 肯帮助的。她也不愿意给 孩子们看见这是剩在她这 里的仅有的慈爱。饥饿的 孩子要面包的哭声撕裂着 母亲痛苦的心,粗犷的笔 法勾画的背影表现出感人 肺腑的感情。
美术与鲁迅的启蒙思想
鲁迅一生与美术绘画有不解之缘,这是人所共知的。
他从小爱好美术,痴迷于绘画,青年时代的鲁迅对书法金石、墓志碑拓、石窟造像、中国绘画和西洋美术等均有浓厚兴趣,且有广泛的涉猎。
我们从鲁迅的日记中可以发现,在他历年购买书籍的帐单中,美术类图书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画册又占较大比例。
尤为突出的是在一九一二年,鲁迅当年购书帐单显示,美术类图书竟占购书总量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鲁迅还钻研美术史理论,早在20世纪一十年代便大力传播新的美术思想,在他似乎除了兴趣之外,是把新美术的启蒙作为他的思想文化启蒙工作的一个部分来看待的,如在鲁迅一九一二年壬子日记中,就有(六月)“二十一日,下午四时赴夏期讲演会演说《美术略论》,听者约三十人,中途退去五六人”。
的记述,此后类似的演讲还有多次。
鲁迅在整理自己收藏的画册和绘画作品时还亲自动手绘画,一九一二年六月六日,“下午雨。
得二弟信,三十日发。
夜补绘《於越三不朽图》阙叶三枚”。
鲁迅的一生不遗余力地介绍西方美术,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他对中国木刻版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鲁迅毕竟不是一位画家,也非真正意义上的美术家,他之浸淫于美术,热爱、鼓吹、推动中国新美术的原因,除了个人的爱好之外,更多地是看到了美术对于改造国民性的影响,美术在思想文化启蒙方面的作用,同时也看重进步的新美术在批判揭露旧世界方面的意义。
美术在鲁迅的眼中,首先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启蒙作用的。
他自幼即爱绘画,然而他的童年,却生活在一个充满晦暗的封建文化氛围的年代。
从鲁迅的回忆自述中可以看到,唯有自发接触到的美术这种艺术形式,才是闪现着微弱的人性之光的东西。
他并不太喜欢幼年时的保姆阿长,幼年时那些稀奇古怪的习俗和规矩,在他看来“都是些烦恼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朝花夕拾。
阿长与山海经》)”而阿长给他讲述长毛将女人掳去,脱了裤子站在城墙上一字排开,以污秽驱赶阻挡敌人枪炮的故事,更是愚昧荒诞。
童年的鲁迅最大的乐趣就是到一个远房叔祖处观摩《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最吸引他的是《绘图山海经》。
探寻凯绥·珂勒惠支的黑白视界
凯绥 ・ 珂勒 惠支 出生在 一个 不信 奉 英国 正教 的家 庭 , 是 一位 杰 表 现 的是 “ 苦难” , 在 一个 阴 暗潮 湿 的小 屋里 , 纺 车停 止 了砖 动 , 孩 出 的版 画家 、 雕塑家, 她大 半 生都 居 住 在 德 国柏 林 的 贫 民区 内 , 虽 子 病在床上 奄奄一 息 , 母 亲悲伤 地捂着 脸 , 经过 “ 商议 …‘ 游行 …‘ 风 然身 处动 乱的 时代 , 但 是 温馨 的家庭 培养 了珂勒 惠支 爱憎 分明 的性 暴 ”后 的斗争 是英 勇 的 , 可 最后 的结局 是更 为深 重 的苦难 。室 内已 格, 她的作 品 中充斥 着现 实主义 之美 。一 生之 中创作 出 了无数 优秀 躺 着 两具 反抗 者 的尸 体 , I ' ] 9 - t 还 有一 个个 的牺 牲 者被 抬 进来 , 母 亲 的作 品 , 她 的作 品中 充斥 着战争 、 杀戮 与不 幸 , 给 予观 者 以极大 的视 们 陷 入 了更多 的 绝望 中 。“ 风 暴 ”将 苦难 推 向 了高 潮 , 画面 上华 丽
以 及她 的 不 朽 艺术 作 品 中 所 蕴 含 的 人 性 的 光辉 。她 作 品 中女 性 的苦 难 和 不 幸 的 表 现 , 是 她 与 观 者 的 直 接 对话 , 是 一 个 母 亲 未通 过 男性 艺术 家都有借鉴意 义。
【 关键词 】 凯绥 ・ 珂 勒惠支; 版 画; 黑 白视 界 ; 意 义
她 从 事艺 术 事 业 是从 学 习 刻 铜 工艺 开 始 的 , 风 格 趋 向表 现 主 她 的木 刻在 第一 次世 界大 战后 , 已经 形成 了 自己独 特的 刻制 技 义, 还 带 着浓 厚 的神 秘色 彩 。她 自称 相信 科 学的 社会 主 义 , 所 ̄ O t q Z 巧, 刀法流 畅 , 线条 奔放 , 画面 黑 白对比 强烈 , 刻画坚 实有 力 , 具有 很 的版 画和 雕 塑 , 都 强 烈地 倾 吐着 对社 会底 层 人 民无 比炙 热 的同 情 , 强 的感 染 力 。沉 寂 忧郁 的形 象 中 , 进发 着 高 尚的母 亲 真挚 的 情感 , 始终 站在 最基层 的劳 动人 民一边 , 用 她独特 的艺 术视 角揭露 和控 诉 在 独特 的语 言 中呈 现着 明 显 的德 意志 民 族的 心理 和 , 性格 特征 。凯 反动 统治 阶级 的罪 行 ,1 9 1 9 年 她 被选 为普 鲁士 艺术 科学 院 的第 一 绥 ・ 珂勒 惠支 的艺 术中 的母 亲 、 女 性都 是在 “ 自我 ”和 一种 悲剧 的 位 女 院士 。在得 知我 国左联 五烈 士被 杀害 的日 寸 候, 她与 世界 著名 的 气 氛中 出现 。她的 “ 自 我 ”与 “ 忘 我 ”与农 民 、 工人、 妇女 、 儿童 和 艺术 家们 联名 提出抗 议 。 她 用她有 限的力 量, 为不 公正的 事情抗争 。 所 有被 蹂 躏者 休戚 相 关 , 是 “ 自 我 ”与 “ 忘我 ”崇高 品质 的交 融 。 希特 勒上 台后撤 销 了她的一 切职 务 , 禁止在 一切 刊物 上发表 她的 作 她 所营 造出来 的 悲剧气 氛与 “ 自我 ”的大 生大死 紧密 相连 , 陈述 在
珂勒惠支的版画世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珂勒惠支的版画世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珂勒惠支的版画世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她是德国表现主义版画家和雕塑家,是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她被称为社会民主主义宣传家、悲观困苦的画手、宗教艺术家,甚至还有人说她是欧洲早期女权主义画家;她还是鲁迅最为推崇的美术家;她的版画作品在早期上海著名文艺杂志《译文》中被多次选为插页;她在中国有着众多大名鼎鼎的艺术门徒,如曾梵志、黄锐等;她,就是凯绥?珂勒惠支。
虽然,从当代艺术的倾向来看,消解作品的深度和重量感,创造更加明丽轻快、赏心悦目的艺术品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而沉重的艺术则变得越来越鲜有人欣赏,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内在情感永远都会是也应该是艺术的主旨。
所以,人们有理由相信,在珂勒惠支的作品面前,人们不会无动于衷。
如果说梵高的一生是在用一种近乎偏执狂般的笔触描绘和表达自身对于生活的渴望,那么,珂勒惠支的一生则是在用众多沉甸甸的悲惨图像,直面饥饿、疾病、死亡,以及呼号、挣扎与奋起,用并不美好的现实表达其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
鲁迅所推崇的珂勒惠支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黄乔生介绍说:"珂勒惠支的作品在中国首次发表是1931年,鲁迅就是将她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
"200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曾推出过一套赵延年木刻插图版本的鲁迅作品集,这其中的原因,既有黑白相间的版画对于诠释鲁迅作品所具备的独特条件,也因为鲁迅先生本人生前对木刻版画的热爱。
正是由于他的这份热爱与推崇,如今,珂勒惠支几乎已经成为中国人最熟悉的外国版画家。
说到珂勒惠支在中国的影响,就不能不提到鲁迅。
她的名字已经和鲁迅,以及鲁迅开创的中国左翼木刻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不仅对于珂勒惠支本人,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鲁迅,没有他所推崇的珂勒惠支,中国大众对于版画都不会有像今天这样广泛的社会认知。
1931年2月,左联5烈士柔石、李伟森、胡也频、殷夫、冯铿惨遭国民政府杀害之后,鲁迅特意从上海德国书店购得珂勒惠支的木刻作品《牺牲》,刊登在正要创刊的左联刊物《北斗》上,以此来纪念他们,化妆品包装设计。
“有力之美”——鲁迅对珂勒惠支版画的审美选择
作者: 夏晓静
出版物刊名: 鲁迅研究月刊
页码: 68-75页
主题词: 鲁迅藏书;版画艺术;审美选择;版画家;中国现代;开拓者;前苏联;美术品;作品
摘要:作为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开拓者鲁迅,一生搜集近2000余幅外国版画原拓作品,作者涉及德国、美国、法国、前苏联、日本等19个国家的305位画家.在所有收集、介绍和评价的外国版画家中,鲁迅最为推崇的是德国女版画家珂勒惠支.从现存鲁迅藏书和美术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一共收有珂勒惠支画册七种,版画原拓作品17幅,这些版画原拓作品是他收藏的所有版画原拓作品中尺寸最大、有珂勒惠支亲笔签名、中外学者查阅和研究最多、最为珍贵的.。
珂勒惠支经典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珂勒惠支经典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佚名
【期刊名称】《美术教育研究》
【年(卷),期】2015(0)21
【摘要】2015年10月21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柏林德国历史博物馆基金会协办的"黑白的力量——凯绥·珂勒惠支经典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致辞中说,珂勒惠支是德国20世纪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她的作品主题丰富、风格鲜明,饱含着浓浓的人道主义情怀。
早在20世纪30年代,珂勒惠支的作品就经鲁迅先生的介绍,在中国出版、展览,被广大艺术家和观众熟知。
【总页数】1页(P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美术馆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过年——中国美术馆三大展览跨年展出[J], ;
2.中国美术馆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过年--中国美术馆三大展览跨年展出 [J],
3.庆祝广西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群众美术书法展系列之黄华兆水彩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J], 刘北南
4.首届“香凝如故”全国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J],
5.中国美术馆展出“大家之路”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创作风格
浅析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创作风格凯绥·珂勒惠支(Käthe Kollwitz)是德国著名的版画家、雕塑家和艺术家,她的作品多以表现社会现实和民生苦难为主题,风格独具特色,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震撼。
下面将从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中,分析她的版画创作风格。
一、形式鲜明,效果突出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中,形式鲜明,效果突出,这是她作品风格的一个重要体现。
在她的版画作品中,线条和色彩虽然简单,但却非常醒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她的版画中,黑白与明暗的对比,极具巧妙性和感染力,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主题都非常逼真,往往让人回味无穷。
在她的木刻版画作品《哀悼》中,珂勒惠支利用了大量的光影技巧,表现出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整幅作品采用了大量的黑色和暗色调,给人以压抑的感觉,但又在黑白对比中表现出了一种深沉的内心。
这样的表现手法,使得作品更加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形式简练,情感深刻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在形式上非常简练,但却能表现出深刻的情感。
她常常用简洁的线条和简单的构图表现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
在她的作品中,情感是最为突出的特点。
在她的木刻版画作品《哀悼》中,珂勒惠支用了很多简洁的线条和构图,但却让人感受到了深刻的情感。
女人紧紧地抱着她的孩子,在黑色的背景中显得更加孤独和悲痛。
而这种孤独和悲痛,正是她表现出的深刻的情感。
三、人性化,情感共鸣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突出了人性化的特点,能够让人直观地感受到人们的苦难和痛苦。
她的艺术作品往往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触动。
在她的木刻版画作品《哀悼》中,珂勒惠支用形象而直观的画面表现出了女人的悲痛和孩子的无助,这种画风让人不由地感到浓厚的人情味,能够深深地感染大众。
总之,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在形式上简洁、鲜明,情感上深刻、共鸣,更重要的是能够直击人心,感染人心,让人们深深地体会到民生的沉重和苦难。
浅析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创作风格
Yi Shu Ping Jian浅析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创作风格王永续江苏师范大学摘要:珂勒惠支的作品通过描绘现实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阴暗来表达内心世界不屈的抗争精神。
目光着眼于社会底层人民,平民化的创作彰显了她所处战争时代的主题。
体现了珂勒惠支大爱的精神。
本文从其三幅组画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风格、影响等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珂勒惠支版画创作风格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6-0046-0220世纪,欧洲深受前卫思潮的冲击,艺术上也出现了各个流派。
版画方面,德国现实主义版画家珂勒惠支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画家。
她不仅是现实主义版画家,也是表现主义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家。
珂勒惠支的作品多描绘底层的无产阶级劳苦大众的生活。
一、凯绥·珂勒惠支(一)人物生平及时代背景1.人物生平凯绥·珂勒惠支(1867-1945)原名凯绥·勖密特。
生于德国柯尼斯堡一个有社会主义思想的小资产阶级家庭。
柯尼斯堡为港口城市,小时候的珂勒惠支便见识到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
自幼喜欢美术,最初先在家乡学习艺术,1884年开始于柏林女子绘画学校学习绘画及雕塑,1891年与在柏林工人区工作的医生卡尔·珂勒惠支结婚。
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珂勒惠支对工人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珂勒惠支的一生常有遭遇生死离别与不幸,1914年小儿子在战争中牺牲,1940年丈夫去世,1942年孙子也在战场上牺牲,1943年家被炸毁。
虽常遇不幸,但珂勒惠支从不向命运屈服,晚年时她的创作常以死亡为主题,但表现的内容没有悲伤,体现出的是与死神的搏斗及生命的珍贵。
2.时代背景珂勒惠支生活的年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而且战争也极大地影响了她的生活,战争、死亡、母爱等思想情感同时也融入了她的版画创作。
在当时战争的年代,鲁迅最早将珂勒惠支介绍到中国,她的作品对当时饱受抗日战争折磨的中国也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浅析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创作风格
浅析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创作风格凯绥·珂勒惠支(K äthe Kollwitz)是一位德国著名的版画家,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而闻名。
凯绥·珂勒惠支通过她的版画作品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类苦难的关注,她的艺术作品在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创作风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黑白对比鲜明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常常采用黑白对比鲜明的手法,这种对比强烈而富有冲击力,能够有效地表达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她常常使用深沉的黑色和明亮的白色,通过对比来突出作品的重要元素,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力。
这种黑白对比的手法使得她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写实而又抽象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既富有写实感,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她善于捕捉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线条和独特的构图手法,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的版画作品常常通过几何化的形式和简化的线条来表现人物形象,使得作品更富有张力和表现力。
她的作品既能够让观者感受到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感,又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使得观者能够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感受和共鸣。
四、题材丰富而又深刻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涉及的题材非常丰富,她常常通过作品来表现人类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和现实问题。
她关注妇女和儿童的境遇,关注工人阶级和贫困者的生活,关注战争和苦难给人类带来的伤痛。
她以深刻的洞察力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将这些题材表现得淋漓尽致,触动人心。
她的作品常常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使得观者不仅能够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还能够思考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激发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和反思。
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创作风格独特而丰富,她的作品充满了情感和力量,富有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她通过版画作品,表达了对人类苦难的关注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懑之情,使得她的作品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经典。
精品解析:2023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泉州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二)高三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春秋笔法”看似一个语词,却连接着经学、史学、文学、修辞学、新闻学等多个学科,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模式,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春秋笔法”是中国传统儒家经典固有的话语模式,发展至今仍活跃在新闻话语、文学话语乃至日常话语中。
当我们了解新闻时,不仅仅在了解事情的真相,还能从事实的叙事中体会到叙述者的价值判断。
当下学术界,中国话语还远没能达到与中国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地位。
回归传统,以当代的知识体系和学术视角对古典重新发掘、梳理、阐释,进而构建中国学术的当代话语,已成为学界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方向。
“春秋笔法”的系统研究与阐释,不仅可弥补该领域研究之不足,更为古代文论话语的现代转换提供尝试性探索,也是克服当前中国文论“失语症”的必然选择,同时有利于建立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
建立中国意义上的叙事学体系的呼声越来越强,应声而作的学术著作相继出现,这表明构建中国叙事学体系的自觉时代已经到来。
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是未能摆脱西方叙事理论框架加中国文献资料的写作模式,而以“春秋笔法”为核心的中国叙事研究则有可能改变这一状况。
关于“春秋笔法”的研究方法,可以在传统考据学的基础上运用还原批评、阐释学和叙事学等方法。
打通经学、史学与文学间的壁垒,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要对“春秋笔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理论阐释,那么首先就应把“春秋笔法”还原到它产生的起始点上考察它是怎样形成的,具备怎样的功能。
大师佳作▏黑白的力量:珂勒惠支的悲与思
大师佳作▏黑白的力量:珂勒惠支的悲与思
凯绥·珂勒惠支(1867——1945)德国版画家,雕塑家。
1867年7月8日生于柯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1945 年4月22日卒于德累斯顿。
早年在慕尼黑女子美术学校受教育时,就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想,一生旗帜鲜明地支持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她的早期作品《织工反抗》、《起义》和《死神与妇女》、《李卜克内西》、《战争》(组画)等,不仅以尖锐的形式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的悲惨命运和勇于斗争的精神传达出来,而且唤醒人们反对侵略战争,要根除战争根源,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
1927年应邀访问苏联,苏联的社会建设大大鼓舞了她,回国后创作的石版画《游行示威》、《团结就是力量》、《母与子》等,表明了她对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新认识,艺术水平也达到一个新的境地。
1933年希特勒上台,她虽然受到迫害,仍坚持作画。
柯勒惠支《磨镰刀》,1905年,铜版画,30×30cm
珂勒惠支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在这两次世界大战中,她失去了一个儿子、一个孙子,她前半生大部分的艺术作品也在战争中遭轰炸之毁。
她是鲁迅先生一度推崇和挚爱的画家,她的作品里倾注了一生的理想和所经历的磨难,她的造型坚如磐石,沉重、浑然、完整——珂勒惠支,以锋利无比的雕刀,侵入石板、铜、坚韧的木质,而直抵内心。
珂勒惠支自画像
柯勒惠支《俘虏》,铜版画,33×42cm 《突击》(Sturm)铜刻版画24×29cm
以死亡为母题的石版画作品
柯勒惠支《父母》,1919年,石版画
柯勒惠支《死亡擒住孩子》,素描。
柯勒惠支:当死亡和战争来敲门
柯勒惠支:当死亡和战争来敲门作者:夏丹来源:《投资与理财》2015年第23期她是鲁迅先生最为推崇的艺术家,更有人将她称为“德国的鲁迅”,她是德国版画家、雕塑家,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
1936年出版的《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的序言中,鲁迅写道:“她以深广的慈母之爱,为一切被侮辱和损害者悲哀、抗议、愤怒、斗争。
”珂勒惠支一辈子都在不停地画贫苦的人民、逼近的死亡、无所畏惧的反抗以及饱受摧残的母亲。
凯绥·柯勒惠支(1867—1945)出生于德国一个普通家庭,先后在柏林等地的女子艺术学校攻读绘画、雕塑等,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世纪初,各种前卫的艺术观念充斥欧洲,各种新兴的艺术流派此起彼伏、不断创新。
但是,在德国表现主义艺术中,女版画家柯勒惠支却没有将其艺术视角投向艺术家周围的静物、人体等,而是对准整个社会。
她的作品分为三个主题——自画像、母与子、死亡。
柯勒惠支通过单纯的黑白版画忠实记录了战争给一切贫寒人群和家庭带来的苦难:男子在战斗中死去,母亲失去儿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亲,原本艰难的生活在纷乱的时局中变得更加渺茫无望。
柯勒惠支将社会运动概括为更基本的人类生活现实,显示了艺术史上难能可贵的母爱和同情心。
作品风格是属于表现主义的,富有超出画面的内涵和冲击力,注重整体的造型力度和情感的表达,或运用粗重的线条,或使用强烈的明暗对比,集中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情绪和气氛。
因此,当我们面对她的作品时,看到的不是纤毫毕现的外在形象或精彩局部,而是感受到整体强烈的视觉与心灵上的冲击。
对于珂勒惠支晚年多以母爱及死亡为创作题材,程勉认为可能跟她的儿子在世界大战中去世有关。
那时,珂勒惠支作为母亲,充满了对死亡的无力感。
珂勒惠支的丈夫是医生,和丈夫常年居住在贫民区,珂勒惠支对贫苦人充满了同情。
她自身的命运也非常不幸。
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珂勒惠支年仅18岁的儿子应征入伍,几周后便在西线阵亡。
足迹——珂勒惠支在中国-湖北美术学院
黑白印迹·穿透岁月——又见凯绥·珂勒惠支徐勇民深秋傍晚,校园内。
接曾梵志先生电话,说正在联系凯绥·珂勒惠支作品来我们的学院展出。
一群群学生在眼前来回走过。
珂氏作品将要与这些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学生见面。
想来,他们不一定熟悉这些作品,年轻学生眼里,她的黑白世界,已不再有对应的经验世界。
这样一位以版画黑白手法作为表现眼中和内心世界的艺术家,曾经感动了中国几代艺术家,这种感动,又由于中国艺术家的作用,影响到了更多的中国民众。
写中国现代艺术史,凯绥·珂勒惠支当是一个受到尊仰的名字。
提起凯绥·珂勒惠支,不能不想到的,却是另一个大名——鲁迅。
感谢鲁迅慧眼,在中国介绍珂氏作品,自费编辑她的画册,时间是1931年。
欧洲并没有留下鲁迅的足迹,鲁迅却在形色多变的欧洲艺术界,选择介绍了一位女画家到相距万里的中国。
珂氏作品黑白两色,鲁迅眼中的中国,何尝不是黑白图像?反抗,不能仅是呼喊的口号。
他当然看到了欧洲印象派的光影,当然也看到了西学东渐现代艺术形形色色。
鲁迅太懂得中国了,他执意要抽丝剥茧,将人生有价值的一幕一幕撕开给人看。
母爱,生命,死亡,抗暴……月份牌美人画的背后,生活中充斥着麻痹后的沉迷,视而不见的冷漠,魂不守舍的畏惧。
鲁迅知道珂氏作品,使人血脉贲张,摩拳擦掌,似反问,又似呼号,会激动中国艺术家——尤其是青年艺术家。
以这般艺术表现形式,鼓唤民众与奴性作别,是再恰当不过了。
人心相通,受压迫的民众,看见反抗的形象,便萌生反抗的联想;听见呐喊的声音,也一定会有呐喊的冲动。
珂氏作品真实可触,有饥寒的颤抖,血汗的腥燥。
刻划之间,真实图像的力量,好比投枪匕首,击碎了令人厌倦的矫饰风格作品在人们眼中形成的屏障。
大量的印制,使版画复制功能具有更为广泛视觉传播的可能。
人们眼中的艺术形象,由小布尔乔亚的矫情晦涩,变为了社会广大阶层的直白通达,呼唤民众的声音由嚅嗫变为了激越。
鲁迅选中了珂氏黑白版画,无异于选择了一颗抚慰中国民众悲天悯人的心。
鲁迅最推崇的女艺术家——珂勒惠支的黑白力量
鲁迅最推崇的女艺术家——珂勒惠支的黑白力量
黄薇
【期刊名称】《国家人文历史》
【年(卷),期】2015(000)023
【摘要】走进中国美术馆“黑白力量——凯绥·珂勒惠支经典作品展”的展厅,人们很容易就沉静下来,噤声默默观看;除雕塑外,整个展厅的画作、色调都是黑白两色,加上主题的严肃与批判性,气氛肃然。
此时就会想起鲁迅写下的句子,“她以深广的慈母之爱,为一切被侮辱和损害者悲哀,抗议,愤怒,斗争。
”
【总页数】6页(P118-123)
【作者】黄薇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03
【相关文献】
1."最完美的女艺术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眼中的简·奥斯汀 [J], 闫毓芳
2.黑白印迹·穿透岁月——又见凯绥·珂勒惠支 [J], 徐勇民
3.来自现代德国的伟大诗歌——记德国女艺术家凯绥·珂勒惠支 [J], 陈真;
4.来自现代德国的伟大诗歌--记德国女艺术家凯绥·珂勒惠支 [J], 陈真
5.探寻凯绥·珂勒惠支的黑白视界 [J], 蔡永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最推崇的女艺术家珂勒惠支的黑白力量-历史论文鲁迅最推崇的女艺术家珂勒惠支的黑白力量文|黄薇走进中国美术馆“ 黑白力量——凯绥· 珂勒惠支经典作品展”的展厅,人们很容易就沉静下来,噤声默默观看;除雕塑外,整个展厅的画作、色调都是黑白两色,加上主题的严肃与批判性,气氛肃然。
此时就会想起鲁迅写下的句子,“她以深广的慈母之爱,为一切被侮辱和损害者悲哀,抗议,愤怒,斗争。
”鲁迅曾高度评价珂勒惠支:“在女性艺术家之中,震动了艺术界的,现代几乎无出于凯绥· 珂勒惠支之上。
”他也是最先将珂勒惠支介绍到中国的人,通过在20世纪30年代发起的现代木刻运动,使中国几代版画家都深受其影响。
10 月21 日,由德国六家重要博物馆、艺术机构以及珂勒惠支重要藏家所提供的经典藏品共计123 件,汇聚中国美术馆。
其中不少作品早在20 世纪30 年代就备受中国观众关注。
展品类型多样,包括雕塑、全套版画系列、自画像系列、海报等,全方位展现了女画家的艺术风貌。
“在人们如此一筹莫展而需要帮助的时刻,我想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这可谓是珂勒惠支的创作信条。
她一生都拒绝了色彩,也不画静物风景,最关心的主题便是——人的命运。
“我的艺术是有目的的”“这是一个无助而彷徨的年代,我承认自己的艺术是有‘目的’的,我要经历这个时代、勾勒这个时代、影响这个时代。
”19 世纪末和20 世纪初,德国从一个农业国家发展为世界上第二大工业国,拥有数百万的工人群众。
1871 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柏林已是一个工业中心,并迅速跻身欧洲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人口急剧膨胀。
但工人生活困苦,物价增幅远超过工资,甚至儿童不得不参加工作补贴家用;通常工作时间为一天12 小时;失业、饥饿、贫困和酗酒的问题大量发生;卫生条件不佳,没有医疗保险,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工人运动也蓬勃发展起来,并在19 世纪90 年代达到高潮。
这一新兴社会阶层的生活处境,逐渐为一些艺术家所关注。
除去时代大背景,家庭也对珂勒惠支的艺术选择影响很大。
1867 年7月8 日她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今属俄罗斯,更名为加里宁格勒)。
珂勒惠支的外祖父鲁普是当地的知名人士,是与官方教会决裂的“德国自由宗教协会”的创始人之一,早年由于同情1848 年革命,受到当局迫害。
父亲卡尔学法律,原想成为法官,但也是由于被认为有社会主义倾向,一直从事泥水匠的工作,后来接替了祖父的牧师教职。
哥哥康拉特曾与恩格斯有过交往,在其影响下成为一个社会主义者,担任过《前进报》的编辑。
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珂勒惠支很自然就对社会主义思想和工人运动产生了兴趣。
父亲发现了珂勒惠支在绘画方面的才能,积极支持女儿,先后送她到柏林和慕尼黑学习美术。
她特别喜欢歌德、海涅、弗莱利希拉特等人的诗歌,年轻时读着左拉讲述矿工生活的小说《萌芽》,到哥尼斯堡各个海员酒馆观察体验生活,找寻艺术创作灵感。
人们熟知的珂勒惠支是她的夫姓,1891 年她与卡尔· 珂勒惠支医生结婚,婚后搬到了柏林。
丈夫在普伦茨劳贝格区的怀森伯格街25 号(1947 年改为珂勒惠支街56-A 号)开了家诊所,这里属于劳工阶层聚居地,珂勒惠支的画室就在诊所隔壁。
她的模特大多是从诊所里发掘的。
她目睹这些工人家庭的困苦现实,失业酗酒的男人,艰难操持家庭的女人,饥饿瘦弱的孩子,“它使我感到痛苦和不安,这就是我为什么必须而且经常表现人民这一主题的理由。
”1893 年,珂勒惠支在柏林观看了戈哈特· 豪普特曼的名剧《纺织工人》首演,这部戏改编自1844 年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事件,反响热烈,也引起了威廉二世的震怒。
“观看这一演出标志着我创作的一个里程碑”,直接启发珂勒惠支在1893 至1897 年间创作出《织工起义》系列,由三幅石版画和三幅铜版画组成;每幅相对独立,排列在一起便构成了有如序曲、发展、高潮、尾声的戏剧结构。
这组画在1898年的“柏林大艺术展”一举成名。
83 岁的德国著名画家门采尔主张授给珂勒惠支金质奖章,遭到威廉二世坚决反对——1898 年德国工人罢工次数猛增到950 多起,他忌惮的是这组画背后批判与煽动的力量。
《织工起义》中对民间疾苦的描绘成为珂勒惠支的标志。
她后来的代表作《农民战争》《战争》系列组画都贯彻了这一精神,受到广泛的欢迎,使她成为当时德国画坛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1919 年52 岁的珂勒惠支成为普鲁士艺术学院第一位女性院士,与15 位男士共享殊荣。
她曾有自己鲜明的表达,认为美只存在于穷苦人的生活里。
“哥尼斯堡的搬运工人对于我是美的,人民豪爽的举动,对于我是美的。
”“过着资产阶级市民生活的人们在我看来缺乏吸引力”,珂勒惠支在1941 年写道。
著名作家罗曼· 罗兰说,“凯绥· 珂勒惠支的版画是现代德国最伟大的诗歌。
它照出穷人与平民的困苦和悲痛。
”先锋浪潮中的传统画家成名后,她拿着多次获奖的奖金,到20 世纪初的巴黎两次旅行访艺,见到了塞尚、高更、毕加索等人的作品,当时印象派已被官方沙龙展接受,现代艺术潮流正粉墨登场,但这些始终不是她的趣味所在。
珂勒惠支最初也画油画,但发现自己对色彩缺少感觉,很快放弃了。
不过她在巴黎开始接触学习雕塑,为此还拜访了罗丹,认为罗丹为一切现代主义雕塑设立了标杆。
珂勒惠支早期主修铜版画,随后又精研石版画与木刻,晚年因目力不及,主要从事雕塑。
雕塑观念也融入其版画艺术创作中来。
她画中的许多人物,手脚粗大,近乎雕塑般厚重坚实,造型线条也有雕塑感,一刀一刻简洁有力。
“她以一种全神贯注的方式集中表现人的形体,而省略了任何形体之外的累赘物”,这是珂勒惠支最独特的风格。
豪普特曼是她一生的挚友,曾在信中写道:“你无声的线描,侵入心髓,如一种惨苦的呼声,希腊和罗马时代都未曾听过的呼声。
”版画作品中黑白比例的多少、位置的设置、变化的不同直接决定着画面效果,珂勒惠支的技巧纯熟巧妙,擅用对比,层次丰富浓重。
比如组画《农民战争》中《战场》一幅,一位身着黑衣裙的老妇人,躬腰在茫茫黑夜中,用风灯搜寻亲人,一只苍老满是筋节的手触摸一具死尸的下巴,光线全聚集在此处,这一点和整个画面的黑色形成巨大反差,视觉冲击力非常强烈。
版画看似单调,而仔细观摩珂勒惠支的画,实则技法丰富:既有炭笔、钢笔、水墨晕染等效果,还有在石版上的擦刮画法,石版与腐蚀版的综合运用。
在美术史中,珂勒惠支有时会被放在表现主义流派中谈论。
20 世纪初期的德国“表现主义”一词的表述往往含混不清,1911 年它最早出现在“柏林分离派”的展览前言里。
19 世纪末,得到威廉二世支持的风俗画和历史画在德国占据主流地位,一批年青的艺术家不满于保守的学院派,纷纷退出官方正式的艺术家组织,组社团、办展览,与之分庭抗礼,形成这个时期特有的分离派运动。
1898 年“柏林分离派”成立,后来成为德国影响最大的分离派组织。
1901年至1913 年间,珂勒惠支是柏林分离派的会员,1912 年还担任了主席团成员。
不过珂勒惠支与表现主义的共通之处可能仅在于那种“坚定寻找表现主题本质的最直接的形式手段”。
本次展览的德方策展人、前纽伦堡国家博物馆群总馆长马蒂亚斯· 亨克尔教授评价珂勒惠支,作为一名女性,从思想上来讲她很激进,但从艺术上来讲,她又是传统的,注重客观写实,“因此她总是孤身一人。
”珂勒惠支的版画依然带有厚重的19 世纪风味。
另一位策展人,柏林自由大学教授克劳斯· 西本哈尔说,在风起云涌的先锋派艺术运动,珂勒惠支可以说是一个特例,她没有跟随潮流走,而是保留了自己对艺术最纯粹的理念。
1933 年纳粹上台,不少进步的文学、艺术家都遭到迫害,带有社会主义反战思想的珂勒惠支被取消普鲁士学院院士的荣誉,作品也被禁止参加展览。
有人劝她离开德国,考虑到亲人们的安全,她拒绝了。
她坚持留下来继续作画,用各种象征隐喻的手法,曲折而顽强地表达自己的心声。
展览中有一幅她在1933 年创作的木刻画《玛利亚和伊利莎白》,名字典故来自圣经,圣母玛利亚与伊利莎白交换各自怀孕的喜讯,这本是一个愉悦欢乐的场景,在珂勒惠支的画中,却像是两个悄悄耳语的女工形象,背后是一大片黑暗,人物心事重重。
这幅画隐喻了当时险恶的政治环境,抗议人民失去了言论自由。
鲁迅最推崇珂勒惠支当珂勒惠支在本国被打压之时,却获得了来自中国的声援。
她的艺术为底层抗争史作传,为受苦的同胞呼喊抗争,这与鲁迅“摩罗诗力说”中的抵抗之美不谋而合,他们的相遇既是偶然,也有历史的必然。
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康有为、陈独秀等人都关注到美术在启蒙民智中的功用。
陈独秀主张中国美术的出路只有引进西方的写实主义一途,鲁迅则不太赞同。
在给友人的信中,他并不看好油画,首先是当时中国连美术馆也没有,不见真迹学油画,只是在“摸黑弄堂”;且所需原料昂贵而难以获得,印刷易失真,也不利于流通。
“拿来”西方的美术成果也不见佳。
1927 年,就任国立北京艺专校长的林风眠发起组织“北京艺术大会”,标举“社会艺术化”,号召“提倡全民的各阶级共享的艺术!提倡民间的表现十字街头的艺术!”这场美术界的启蒙主义抗争终被北洋政府所禁止,而那些抱有民主理想的年轻艺术家的美术作品,也没有突破象牙塔的束缚。
鲁迅认识到“要启蒙,即必须能懂……应该着眼于一般的大众”,他进而发现了“这实在是正合于现代中国的一种艺术”——版画。
中国本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版画的国家,降及清代,由于西方印刷术的传入,古典版画渐次式微。
古典版画与现代版画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画、刻、印分家,刻工复制画师的原作;后者则是创作木刻,全由画家独立完成。
欧洲在19 世纪中叶出现了现代版画的勃兴,此时中国连美术学校也没有。
20 世纪30 年代以前的中国木刻版画,主要为佛经、书籍插图、年画等,偶有画谱、笺谱。
鲁迅倡导了新兴木刻运动,将现代版画引入中国。
他在《新俄画选》小引中写道:“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
”在物质匮乏的战乱年代,颇有现实意义。
鲁迅一直对美术很感兴趣,在二三十年代他每年购藏当时版本昂贵的西洋画册,还编译过《近代美术史潮论》。
他对最初接触到的英、法两国追求形式和装饰趣味的版画并不满意,他将启蒙大众看作民族救亡的希望,最终必将目光投向更具现实主义精神的德国、苏联版画。
1929 年,他托前往德国留学的徐梵澄搜购版画图册。
徐梵澄专门到海德堡大学选修了艺术史,在德国老师的指点下选购了一批画册,其中就有5 本珂勒惠支的作品集。
鲁迅第一次看到珂勒惠支的画,就认定这就是他一直寻找、最宜输入中国的版画。
鲁迅写过,有的青年认为“凡革命艺术,都应该大刀阔斧,乱砍乱劈,凶眼睛,大拳头”,这是误解,艺术应像珂勒惠支这样,“正确地,而且深刻地反映了德国大众的生活和痛苦”,而且充满艺术的“有力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