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当代昆曲市场化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当代昆曲市场化发展
摘要
本文主要对昆曲市场化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和深入探讨,研究了昆曲发展的兴衰过程,以及新时期下以《牡丹亭》为代表的昆曲如何复兴。并且结合当前昆曲市场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昆曲市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在政府、市场与个人三者之间建立一个有效和谐的机制,使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更好的开发和保护昆曲市场。并根据昆曲市场化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具体对策,只有大力加入现代元素、通过有效手段发展培养潜在的昆曲市场、改变昆曲的传统的平面传播形式并且充分利用明星效应对昆曲进行市场化包装,才能使昆曲市场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昆曲;昆曲市场;市场化;对策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具有丰富的非物质遗产。昆曲艺术在我国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集文学、舞蹈、音乐、戏剧为一体的艺术表演形式,经历代文人艺术家的精雕细琢与发展完善,成为中国古典表演艺术的经典。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许多传统和民间文化艺术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破坏,有的甚至濒临消亡。这不仅是我国面临的问题,也是具有国际性的问题。
昆曲又称昆剧、昆山腔,是中国传统戏曲代表剧种之一,从元末明初形成,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在世界舞台上、在中国的戏剧艺术史中独树一帜。中国昆曲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曲目,多样的调式和风格。中国人的音乐韵律、舞蹈精髓、文学诗性和心灵境界,尽在昆曲之中。昆曲文辞典雅优美,唱腔圆润柔美,舞台简雅疏淡。身段优美流畅,不愧为“艺坛之幽兰”。[1]
一、当代昆曲市场化发展的现状
随着中国“入世”,开放国内文化市场已成定局。火红火爆的进口大牌,名式各样的进口音像制品正是这种西方文化商品抢占中国市场的先头部队。[2]昆曲艺术正面临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自联合国将昆曲列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从上到下,对昆曲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步加强,昆曲出现了近百年来最好的生存状态。
(一)当代昆曲发展的兴衰历程(明朝后期——21世纪初)
任何事物都有兴衰的发展过程,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昆曲当然也逃脱不了这一定律。自清乾隆后期起,昆曲逐渐走上了衰亡之路。
众所周知,昆曲的繁荣是与诸多知识精英的全力投入分不开的。当汤显祖、洪昇、孔尚任等鼓动过时代浪潮的风流人物远去后,才力平庸的后继者们难忘前代大师的项背,作品力求词藻华丽,曲文深奥,音乐越来越脱离内容,节奏过于缓慢,结构冗长松散,片面追求曲调的婉转缠绵,从内容到形式都因受到各种陈规戒律的束缚而变得越来越僵化,缺乏广大人民所关心的社会现实的作品。脱离群众、脱离现实的情况日益严重。
而与此同时,梆子腔、皮黄腔等地方戏正蓬勃发展。其内容活泼生动,唱词通俗易
懂,采用新发展的板腔体音乐结构。这种音乐结构灵活、自由,使音乐更富戏剧化的表现力,更加适应剧情发展的需要。这些新兴的地方戏由此吸引了众多观众,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至20世纪前半叶,由于历史原因,包括昆曲在内的整个中国戏曲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阶段。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昆曲已经到了几乎濒临绝境的边缘。在新政府“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政策方针的引导下,“戏改”运动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昆曲借助这个大好时机,逐渐走出了困境,大批的昆曲艺人都在为振兴昆曲而努力着。
《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3]的成功带来了昆曲的全面复苏,全国范围内,一批政府级昆曲院团相继建立。各昆曲院团工作热情高涨,努力从事剧目和队伍建设,排演了众多改编或新编的优秀剧目,也培养了许多昆曲表演的后起之秀。各地业余曲社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种种情况表明,如空谷幽兰般的昆曲艺术在长久枯萎后,重新得到了生长的土壤,萌发出了一股盎然生机。
2001年5月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其保护、继承和振兴受到重视。从此,从政界到艺术界,从专业演员到普通观众,不论对昆曲有否认识,都对昆曲报以极高的热情,昆曲从此开始回温,慢慢出现复苏的迹象。2004年台湾著名学者白先勇先生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的上演,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昆曲热,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反响。
(二)昆剧《牡丹亭》的成功打开我国昆曲发展新局面
自从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我国的昆曲艺术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昆曲的艺术价值得到了世界公认。昆曲立足于国内,但又必须扩展视野,放眼全球。[4]
在国内,苏州昆剧团携手白先勇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一般而言,戏曲观众通常以中老年欣赏者居多,而白先勇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同时还赢得了高校青年大学生的广泛欢迎与好评。2004年6月在苏州大学首演成功后,青春版《牡丹亭》又相继走入浙大、北大、北师大、南开、南大、复旦、同济等国内知名学府,所到之处,轰动依旧,盛况不减,使“昆曲热”成为2004年中国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
苏州昆剧院青春版《牡丹亭》剧组在旅美学人白先勇教授的统筹下,于2006年9月到美国巡回演出,从真正意义上苏州昆剧院可说是打出了“走出去”的先鞭,拔得了头筹。更为重要的是青春版《牡丹亭》到美国不是为演出而演出,而是希望从加州发端在美国带动一股了解昆曲、欣赏昆曲的风气,从而培植并形成昆剧的观众群,扩大昆曲的观赏人口,张扬中国昆曲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5]
众所周知,20世纪初以来,中国传统戏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并永葆其不竭的艺术生命力,传统文化资源如何进入当下成为时代共享的文化成果,始终是国人不断思考并努力探索的一个历史课题;而无法回避的东西文化的碰撞,更凸显了此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文学文化日趋平面化、粗糙化、快餐化、感官化的今天,雅致蕴藉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却能在大学生群体中引起热烈的反响,这本身就发人深省。[6](三)当代昆曲市场化发展尚不成熟
昆曲艺术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和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昆曲也具有商品的二重性——价值和使用价值。[7]纵观当代昆曲的市场形势,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是,为数不少的昆曲人还没有确立市场意识。作为戏剧,要生存必然要有观众。郭溥澜先生在谈到戏剧的商品属性时指出,“戏剧从文学形式转化为演出形式的过程,不管其主观愿望如何,客观上必要伴随着一定的经济目的而进行生产,而生产的全过程,艺术家的审美趣味、艺术追求、价值取向,乃至艺术形成与艺术规范等,无不在那特定的经济目的的统摄之下。所生产出来的剧目,也必然要通过经济途径与经济手段,通过艺术消费者的选择与消费过程,获得与其它商品相类似的特殊意义上的商品价值,进而在艺术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