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X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方案
时间:2015-04-0823:05来源:未知?作者:箫声?点击:156次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国办发〔XX〕48号)《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XX〕91号)和《教育厅关于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整合教育资源,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特制定本规划方案。
一、现状分析
(一)县域经济情况。XX县地处XX南部、怒江东岸,辖13个乡镇、135个村委会、2个社区居委会。XX年末,全县总人口3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9万人,占总人口的87.5%;有26个少数民族,共2.7万人,其中布朗族0.94万人。全县国土面积XX
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占95.5%,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XX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4亿元,财政总收入4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9亿元,财政总支出18.44亿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28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4523元。
(二)教育事业现状。XX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83所,其中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15所,中心学校13所(完小、校点127个,幼儿园34所),职业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县示范小学1所,县幼儿园1所;在校生53950人,其中:高中89个班4495人、职业高中3715人、初中264个班14173人、小学859个班24630人,幼儿园(含学前班)242个班6937人;在职教职工3273人,其中:专任教师3114人(其中:高中285人、初中983人、学1569人、幼儿园(班)157人),教师进修学校28人、职业中学92人;校舍占地面积1233750平方米,建筑面积365955平方米,中小学危房面积128573平方米。
(三)XX年以来布局调整情况。根据《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共撤并学校99所,其中:初级中学3所、小学19所、教学点(含一师一校)77所。
(四)存在困难。一是学生出行安全隐患较大。随着农村道路通行条件的不断改善,车流量不断增加,给农村中小学生上学通行安全带来较大隐患。二是学校缺乏勤工俭学基地。全县小学勤工俭学基地较少,仅有442亩,XX年生均勤工俭学年收入仅8.29元。三是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滞后。目前,学校撤并后,不少学校宿舍、餐厅、运动场地严重不足,后勤配套设施无法到位,学生的安全、卫生、医疗、管理等缺乏必要保障,短时间内难以满足学生寄宿的基本要求。四是师资队伍及后勤人员不足。教师一方面要完成
教育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要照顾学生生活,随着撤并力度的加大,后勤人员管理压力较大,需要增加教师及后勤人员。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适应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农转城政策、学龄人口变化及当地农村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教育条件保障能力、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成长规律,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学生就近上学的关系,努力满足农村适龄儿童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需求。通过制定专项规划,保障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服务管理,使辖区内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科学、规模适当、效益显着、管理到位、并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的意愿。
三、规划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就近入学的原则。科学规划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确保农村适龄儿童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农村小学1至3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小学高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确有需要的可以寄宿;初中学生根据实际可以走读或寄宿。
(二)坚持规范程序、先建后撤的原则。确因生源减少需要撤并学校的,严格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的规定履行论证、公示、听证、报批等程序。结合学龄人口居住分布,加强趋势预测,合理确定建设项目,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保障措施。
(三)坚持统筹兼顾、提高质量的原则。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学生就近上学的关系,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需求。
(四)坚持立足现实、适度超前的原则。一方面,既要使学校布局相对集中,又要方便学生就学。另一方面,又要考虑未来发展,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变化、教育事业发展规律与趋势等要素进行前瞻分析,适度超前计划。
(五)坚持结合实际、科学选址的原则。学校选址要避让地质灾害隐患点,城镇周边燃气安装调压设施,物流和货物集散区域、矿山开采区、加油站等危险点源。新建、改扩建的学校校舍建设工程,要按照高于当地其他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在学校撤并和教学生活设施改造完善过程中,要强化施工安全管理,禁止施工和日常教学、生活在同一区域和同一时段进行。
四、效益分析
(一)调整学校布局,有利于实现资源最优组合。一是可以优化学校结构,集中优
质教育资源,实行规模化办学,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教育事业新发展;二是能够优化教师配置,整合师资力量,进一步减少师资浪费,规范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是能够优化教育成本,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减少不必要的教育投入,避免学校建成后因学生人数减少而出现资源闲置,便于集中项目资金投入,在较短时间内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实现资金投入的最大效益。
(二)调整学校布局,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效益。我县存在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点多面广,办学分散,整体办学效益不高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校点布局调整,撤并规模小、条件差、效益低的学校,实行集中办学,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同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不足的矛盾可得到有效化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促进教育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调整学校布局,有利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我县义务教育学校危房面积比重大,大部分学校基础设施简陋、陈旧,有限的财力无法做到“校校兼顾”,学校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在短时间内全面改善。通过学校布局调整,被撤并学校的危房无需改造,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用于保留学校校舍的集中建设,可加快义务教育学校危房改造步伐,消除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校点减少,今后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相对集中,教育投入保障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调整学校布局,有利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总体上看,我县教育基础依然薄弱,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县属学校、坝区学校与山区、半山区学校之间,乡镇中心完小与村小学、教学点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差距较大。山区、半山区学校、边远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好教师留不住,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广大学生不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调整学校布局,实行集中办学,可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学校差距,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促进全县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
(五)调整学校布局,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推进,学校布点分散,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影响越来越明显。通过学校布局调整,各级政府可以更加科学地统筹教育发展,规范各类学校管理,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可以更好地开展乡镇、学校、教师之间不同层次的教育教学科研和教学结对帮扶活动,提高教育科研质量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水平,实现小学、初中、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衔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六)调整学校布局,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通过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撤并村小学、教学点及规模较小的初级中学,扩大县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规模,可让更多的山区、半山区农村孩子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新农村建设人才,不断提高全县农村人口素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