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塑性裂缝产生机制及对策
商品混凝土的塑性裂缝及防治
若混凝土均匀沉降,则不会出现裂缝。然 而混凝土沉降时会受到钢筋、预埋件、模 板、较大的粗骨料、先期硬化的混凝土等 局部阻碍或约束,或混凝土本身各部相对 的沉降量相差过大,由此产生拉应力。此 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小而产生裂缝。混 凝土浇筑后硬化前沉降收缩产生的裂缝称 为沉降收缩裂缝。
1.1.2出现规律 沉降收缩裂缝出现在混凝土沉降受阻处, 其出现规律如下: (1)钢筋上方或预埋件周围:这类裂缝的 分布形状与钢筋的布置有关,裂缝沿着结 构上表面钢筋通长方向或箍筋上断续出现 (坡面上的混凝土尤其严重),或者预埋 件附近周围出现(图3、4)。裂缝宽度 1mm~4mm,深度不一。
(4)原浆覆盖养护法。 混凝土浇筑后,先用大木板抹平,再用成 轴的塑料薄膜边退边覆盖,随时用铁抹子 抹平脚印,这样就可以保住混凝土中的水 分不蒸发,也就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混凝土 的收缩。(图12) (5)采用原浆覆盖法通常不需要二次抹压。 但对表面有特殊要求时(如路面等),可 以在混凝土初凝前将塑料薄膜掀开,进行 二次抹压,抹光后再用塑料薄膜重新覆盖, 或者喷涂养护剂。
1.1.1产生原因 混凝土浇筑后,在重力的作用下粗骨料等比重 大的颗粒缓慢沉降密实,水、气泡等比重小的 组分被挤压浮至混凝土面层,出现分层现象 (图1为外分层示意图)。 在紧接粗骨料下方可能会聚积着一些水分,因 而在水泥砂浆中也存在着部分分层,称为内分 层( 图2 )。
(充水区域)
(密实区域)
浇筑后还处于塑性状态的混凝土,因风吹 日晒表面失水过快,体积急剧收缩而产生 的裂缝称为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裂缝与沉降裂缝往往同时出现, 很难区别,只不过是以何种为主罢了。
1.2.2出现规律 塑性收缩裂缝出现在暴露于空气中的混凝 土表面,裂缝较浅长短不一,短的仅 20cm~30cm,长的可达2m~3m,宽 1mm~5mm裂缝互不连贯,类似干燥的泥 浆面(图10、11)。出现的规律如下: (1)刮风、晴天、气候干燥,混凝土浇筑 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时容易出现。
混凝土裂缝产生机理与防控措施
混凝土裂缝产生机理与防控措施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机理与防控措施一、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机理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是指混凝土在受力作用下发生的不连续性破坏现象。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阶段:混凝土在浇筑和养护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收缩、膨胀等因素导致体积变化,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力,从而引发裂缝的产生。
2. 荷载作用:混凝土结构在受到荷载作用时,由于荷载的不均匀分布、变化或者超过了混凝土的承载能力,使混凝土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引发裂缝的产生。
3. 温度变化:混凝土材料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会引起体积变化,进而产生温度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发生裂缝。
4. 湿度变化:混凝土的湿度变化会引起水分的膨胀和收缩,从而产生体积变化和应力集中,导致裂缝的产生。
5. 材料问题:混凝土中的杂质、空洞、骨料不均匀等问题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不均匀,从而引发裂缝的产生。
二、混凝土裂缝的防控措施为了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 设计优化: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选择适当的材料、合理的配筋等手段来减少应力集中,从而降低裂缝的产生概率。
2. 施工控制: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方式,减少温度变化和湿度变化对混凝土的影响。
同时,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避免引起不均匀收缩和膨胀,导致裂缝的产生。
3. 添加控制剂:在混凝土的配制中添加控制剂,如缩微剂、膨胀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减少温度和湿度变化对混凝土的影响,从而降低裂缝的产生风险。
4. 加强养护:养护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合理的养护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减少裂缝的产生。
在养护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迅速干燥或过度湿润。
5. 加强质量管理: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质量、养护质量等,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符合设计要求,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裂缝形成原因及修补方法介绍
混凝土裂缝形成原因及修补方法介绍模板1:正文:一:混凝土裂缝形成原因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下面将逐一进行介绍。
1. 热胀冷缩:当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发生热胀冷缩时,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体积变化会导致混凝土产生内部应力,最终形成裂缝。
2. 重力荷载:混凝土结构承受重力荷载时,会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如果变形超过了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就会出现裂缝。
3. 混凝土成分问题:混凝土中掺入的杂质、过多的水含量、不合理的配比等问题都可能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从而引发裂缝。
4. 设计和施工问题:设计不合理、施工不当也是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之一。
如预留缝未设置合理、钢筋未正确铺设等。
二:混凝土裂缝修补方法针对混凝土裂缝,可以采用以下修补方法。
1. 裂缝注浆:将特定材料通过注浆设入到混凝土裂缝中,填补裂缝并提升结构的承载能力。
2. 补强加固:通过在裂缝周围加固钢筋或使用玻璃纤维布等材料进行加固,提升结构的抗裂能力。
3. 补补充剂:在混凝土表面涂覆特定的补补充剂,形成一层保护膜,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 更换整块混凝土:对于裂缝过大或结构严重受损的部位,可以选择将整块混凝土进行更换,恢复结构的完整性。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具体内容请参见附件部分。
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混凝土:指由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调配制成的浆状材料,经过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
2. 注浆:指将某种材料通过注浆设入到结构中的裂缝、空洞等位置,以达到填补或强固的目的。
模板2:正文:一:混凝土裂缝形成原因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涉及多个方面,下面将逐一进行详细介绍。
1. 作用力问题:混凝土结构在承受外部力作用时,如果超过了其承载能力,就会引起形变,从而导致裂缝的出现。
2. 材料问题:混凝土中添加的杂质、不合理的配比、过多的水含量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的下降,从而引发裂缝。
3. 温度变化:混凝土在温度变化时会发生体积变化,产生内部应力,超过强度极限时会出现裂缝。
泵送砼塑性裂缝的起因
泵送混凝土塑性裂缝的成因和防治随着我国建筑设计水平和建筑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日见增多,特别是商品混凝土的普及和推广后,大多数工程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泵送混凝土需要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粘聚性,致使在普通混凝土施工中不易出现的问题,在泵送混凝土施工中却显得十分突出,如混凝土塑性裂缝的出现。
混凝土塑性裂缝是指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还未硬化,仍处于可塑状态时产生的裂缝,塑性裂缝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混凝土构件的外观质量,更重要的是会造成混凝土防水性能下降、钢筋容易锈蚀等不良后果,影响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关于这一点应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给予充分的重视。
近几年来笔者曾对长春市近十个泵送混凝土施工工程的裂缝出现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到部分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对混凝土塑性裂缝产生的原因不甚了解,所采用的措施也不够得当,有必要了解混凝土塑性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它对混凝土结构可能造成的危害,介绍如何预防消除或减少混凝土塑性裂缝产生的方法。
混凝土塑性裂缝一般可分为两类,即塑性沉降裂缝和塑性收缩裂缝,这两种裂缝的形成过程都与混凝土的泌水有关,泌水是指混凝土浇筑捣实后尚未凝结硬化之前,从外表看在混凝土的浇筑面上出现一层清水或者从模扳缝中渗出部分水的一种现象,这是因为水在混凝土拌合物各组分中密度最小。
当混凝土成型后的静止过程中,部分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还会向下沉积,而水则只能向上浮动,一部分水泌出到混凝土的外表面,称为外泌水,另一部分被截留在钢筋及粗骨料的下面形成水囊,水分蒸发后产生孔隙及界面裂缝,从而降低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以及水泥石与骨料之间的界面强度,致使混凝土的抗冻、抗渗和抗腐蚀能力减弱,抗压抗折强度降低,这部分水称为内泌水,只有当水泥水化产生的胶结强度足以阻止固体颗粒相对运动或者各种固体颗粒经过迁移已达到紧密堆积状态时,沉积相对停止,泌水才告结束,泌水使混凝土的体积缩小,促成了混凝土塑性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与防治、处理措施(图片丰富)
防治效果
经过上述措施,大桥的裂缝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桥梁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某住宅楼的裂缝处理
裂缝情况
某住宅楼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多处裂缝,主要分布在墙面上。
处理措施
采用高压注浆、表面封闭等处理方法,对裂缝进行修复。
处理效果
经过处理,住宅楼的裂缝得到了有效修复,提高了房屋的使用寿 命和安全性。
某水坝的裂缝控制
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留设位置不当或处 理不妥,易成为薄弱环节, 诱发裂缝。
结构因素
基础不均匀沉降
地基处理不当或荷载分布不均可能导 致基础不均匀沉降,进而使混凝土结 构产生裂缝。
超载
结构超载使用,超出设计承受能力, 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开裂。
环境因素
温度变化
温差较大时,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热胀 冷缩不一致,产生温度应力,导致裂缝 产生。
湿度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在干燥或潮湿环境下进行混 凝土施工。
施工荷载
合理安排施工荷载,避免因过载或偏载引起的混凝土 开裂。
03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措施
表面修补法
总结词
一种简单、常见的处理方法
详细描述
适用于裂缝较小的情况,通过在裂缝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油漆、沥青 等材料,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
骨料
骨料含泥量过高、级配不良或碱活性超标等,会 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
外加剂
使用不当或掺量不准确,可能影响混凝土的硬化 过程,增加裂缝产生的风险。
施工因素
01
02
03
浇注
浇注过程中混凝土的流动 性不足、振捣不密实,可 能导致收缩裂缝。
养护
养护不及时或养护条件不 足,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 中水分蒸发过快,产生干 缩裂缝。
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治理措施
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治理措施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为内外因两大类。
一、内因:1.温度变化:混凝土在温度变化下会出现收缩或膨胀,导致裂缝发生。
2.脱模不当:如果混凝土在脱模过程中过早或过晚,会引起裂缝的发生。
3.养护不当:养护时间不足或养护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干扰,会造成混凝土的裂缝。
4.水泥含量过低:水泥含量过低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不足,易于出现裂缝。
5.骨料饱满度不足:骨料饱满度不足也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不足。
二、外因:1.荷载作用:如重物的压力过大或突然冲击等荷载作用,会导致混凝土的裂缝。
2.地基沉降:地基沉降会导致建筑物的变形,从而引起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3.地震作用:地震震动会导致建筑物的振动,进而导致混凝土的裂缝。
4.地表沉降:地表沉降会造成地基的不平稳,进而导致混凝土的裂缝。
5.渗水侵蚀: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地基会被水侵蚀,导致混凝土发生变形和裂缝。
1.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需要合理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施工阶段: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加固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因施工不当引起的裂缝。
3.养护阶段:进行养护前需要进行足够的湿养处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在养护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
4.维护阶段:定期进行巡查和维护,及时处理混凝土出现的裂缝,预防进一步扩大。
治理混凝土裂缝的具体措施如下:1.填缝:采用填缝剂进行填充,可以填补裂缝,增加混凝土的整体强度。
2.加固:采取钢筋加固的方法,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承载能力,防止裂缝的扩大。
3.分隔缝:通过增加分隔缝的设置,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开裂,分散应力。
4.加强地基:加强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地基沉降,从而减少混凝土的裂缝。
5.隔音、防水处理:对混凝土进行隔音和防水处理,可以减少外界因素对混凝土的影响,降低裂缝的发生。
对于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治理措施,需要在设计、施工、养护、维护等各个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
混凝土的塑性干缩裂缝控制措施
混凝土的塑性干缩裂缝控制措施一、混凝土的塑性干缩裂缝干缩裂缝:当浇筑的混凝土尚处于塑性状态时,由于炎热多风使水分蒸发过快,泌水率小于表面蒸发率,引起构件表面失水过多而开裂。
裂缝纵横交错,没有规律性,多沿板短向分布。
裂缝随着时间的延长向混凝土内部发展;裂缝断断续续,似连非连,有时呈龟板状,这种裂缝一般粗而短,裂缝到钢筋为止。
1、原因分析:1)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或水泥用量多,用水量大,现场私自加水或因外加剂影响,如氯化钙等常会加大混凝土的干缩值;2)体、表比值小的构件,混凝土中的水分容易蒸发,构件容易干缩;3)对新浇筑混凝土的遮盖、挡风和湿养护不及时。
当风速从无风到六级大风,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量增大3倍,空气中的湿度由90%下降到50%,水分蒸发速度增加5倍;环境气温由10℃升高到20℃,水分蒸发量增大1倍;4)高温、干燥、大风等使混凝土失水过快,失水速度大于混凝土泌水速度。
塑性混凝土在表面收缩和内部约束作用下,薄弱的硬结表面就会产生拉应力,造成长度不等的裂缝;2、防治措施:用钢丝板刷或平面砂轮机磨除水泥结膜和进行毛化处理,扫除冲洗干净,晾干。
用“聚合物砂浆”修复找平即可。
二、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裂缝1、原因分析:(1)柱边、板边的竖向裂缝:因为砌筑时的砌块含水量大,干燥收缩值达0.5~0.6mm/m,则墙长3m的横向收缩值达1.5mm左右,即产生竖向裂缝。
离板边的竖向裂缝大部分是穿线管的槽没有补好,或塑料管胀缩产生裂缝;(2)框架梁底的水平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对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性能没有掌握好,如吸水性强,导湿性和解湿性差;(3)门窗孔上口的斜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低;钢筋混凝土过梁两头搁置长度不足,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局部承压力不够而被剪裂;过梁安装两头搁置不平、不实等,造成裂缝。
2、防治措施:(1)待干燥收缩基本完成时,将已经开裂的缝隙中脱壳的砂浆刮除,扫刷干净,喷水湿润,隔天用聚合物砂浆嵌填缝隙,并用聚合物砂浆沿缝隙埋贴一层宽度为200mm的玻璃纤维网格布;(2)门窗孔上口的斜裂缝的处理方法:如门窗过梁长度不足,需要更换合格的过梁,搁置长度不少于200mm;如因过梁安装不标准,须拆除后重新安装,确保搁置处平整密实;如过梁底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不足,应拆除后更换合格加气混凝土砌块;。
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的成因及其控制措施
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的成因及其控制措施混凝土是建筑材料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材料,它在建设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多优点,但是混凝土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形成塑性收缩裂缝。
由于塑性收缩裂缝的形成,混凝土构件会出现裂缝,从而导致结构的负荷承受能力和使用寿命的下降,因此塑性收缩裂缝的形成成为了研究混凝土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我们要了解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的形成原因。
混凝土是一种多孔性材料,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首先会吸水,吸水膨胀,然后会出现收缩,这种收缩会触发塑性收缩,但是由于面积及厚度的不同,塑性收缩也会出现局部收缩,最终就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裂缝。
此外,由于混凝土材料本身的微观结构及含有的气体的变化,也会触发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从而形成裂缝。
其次,塑性收缩裂缝的控制措施。
针对塑性收缩裂缝的形成,一般采取如下控制措施:
-加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减少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吸水量,减少塑性收缩。
-采用低水灰比,使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减弱混凝土收缩变形,减少裂缝的形成。
-采取合理的混凝土养护措施,延长混凝土养护期,减少表面收缩,减缓混凝土收缩变形,减少裂缝的形成。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混凝土的局部收缩,减少裂缝的形成。
最后,建议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取防裂缝的措施,比如在混凝土表面刮液,在混凝土构件表面上施加适量伸缩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利用低水泥稀释技术,以加快混凝土的凝固收缩,减缓裂缝的形成。
总之,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的成因及其控制措施是建筑界研究比较重要的问题,采用上述措施,有助于减少混凝土浇筑中的塑性收缩裂缝的形成,从而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一、现象:
裂缝在新浇结构、构件表面出现,形状不规则,类似干燥的泥浆面,裂缝较浅,多为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大多在混凝土初凝后,当外界风速大、气温高、空气湿度很低的情况下出现。
二、原因分析:
1)混凝土早期养护不好,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混凝土强度很低,还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
2)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或水泥用量过多;或使用过量的粉砂;或混凝土水灰比过大。
3)模板、垫层过于干燥,吸水大。
4)浇筑在斜坡上的混凝土,由于重力作用向下流动的倾向,亦会出现这类裂缝。
三、防治措施:
配制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混凝土要振固密实,以减少收缩量;浇灌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混凝土浇筑后,表面及时覆盖,认真养护;在高温、干燥及刮风天气,应及早喷水养护,或设挡风设施。
当表面发现细微裂缝时,应及时抹压一次,再护盖养护;或重新振捣方法来消除;如硬化可向裂缝撒上水泥加水湿润、嵌实,再覆盖养护。
混凝土裂缝产生成因及防治
混凝土裂缝产生成因及防治混凝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建筑材料,它具有优良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
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裂缝问题,这不仅影响美观,也可能导致结构强度下降。
了解混凝土裂缝产生成因及防治对于建筑工程非常重要。
一、混凝土裂缝产生成因1. 强度不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足是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混凝土本身的抗压强度不足,或者在密实度不够的情况下进行荷载施加,都容易导致混凝土的破坏和裂缝产生。
2. 温度影响: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受到温度的影响,极端的温度变化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收缩和膨胀,从而产生裂缝。
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混凝土本身的温度变化和外部环境的温度变化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严重的龟裂。
3. 地基沉降:当混凝土建筑物的地基发生沉降时,会造成混凝土结构产生竖向位移和变形,最终导致裂缝的产生。
4. 材料质量: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与施工工艺也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从而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5. 设计不合理: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如果不合理的选择了断面尺寸、配筋、构造形式等,都容易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6. 外部荷载:外部荷载的施加也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重要原因。
车辆的冲击荷载、大风引起的振动荷载都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产生裂缝。
二、混凝土裂缝防治方法1. 合理施工: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施工规范和标准,确保混凝土的配料比例、浇筑质量、养护方法等都符合要求,从而避免因施工不当而导致的混凝土裂缝。
2. 加强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加强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适当的养护可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和龟裂风险。
3. 控制温度:在混凝土浇筑后,应通过控制温度等手段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避免因温度影响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5. 增加预应力:对于需要承受大荷载的混凝土结构,可以考虑采用预应力技术,在混凝土结构中增加预应力筋,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6. 加固处理:对于已经出现裂缝的混凝土结构,可以采用加固处理,例如增加钢筋、注浆、贴条等方法来修复混凝土结构,加强其受力性能,防止裂缝继续扩大。
建筑混凝土裂缝主要因素及施工处理
建筑混凝土裂缝主要因素及施工处理
建筑混凝土裂缝是指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的裂缝,常见于地板、墙面、柱子等部位。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由于内部或外部因素引起的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在结构中
形成裂纹。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因素及施工处理方法。
一、因素
1.温度变化:混凝土的体积在温度变化时会发生收缩或膨胀,而不同部位的收缩或膨
胀速度可能不一致,从而引起裂缝的产生。
2.干燥收缩: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会失去一部分水分,导致体积收缩,如果没有合适
的措施来补偿此收缩,就会引起裂缝的形成。
3.荷载变化:建筑物承受的荷载会使混凝土结构产生应力,如果超过了混凝土的承载
能力,就会产生裂缝。
常见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动荷载和温差荷载等。
4.施工质量:如果施工时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不合理、振捣不到位或固结时间不够等问题,都可能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从而引起裂缝。
5.地基问题:建筑物的地基如果不稳固或不均匀,会导致整个建筑物产生变形和移动,进而引起混凝土裂缝。
要避免或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需要从施工前的设计和材料选择,到施工中的控制
混凝土配合比例和施工质量,再到施工后的定期养护和维护等各个环节都要注意,保证混
凝土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
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一、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1. 材料因素水泥可是个关键角色呢。
如果水泥的安定性不好呀,就像一个调皮的小捣蛋鬼,在混凝土结构里不安分,容易导致裂缝。
比如说,水泥中的游离氧化钙过多,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它会慢慢水化,体积膨胀,就像气球慢慢吹气变大一样,可混凝土没那么大的伸缩空间呀,就只能被撑出裂缝啦。
骨料的质量也很重要。
要是骨料的粒径不合适,就像一群人排队,有的个子太大,有的个子太小,就会影响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还有骨料的含泥量高的话,泥就像一个黏糊糊的小坏蛋,会影响骨料和水泥浆的粘结,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也容易产生裂缝呢。
2. 施工因素混凝土的搅拌不均匀是个大问题。
就像做饭的时候调料没搅匀,有的地方咸,有的地方淡。
混凝土搅拌不均匀,那各部分的强度就不一样,在受力的时候,薄弱的地方就容易先出现裂缝。
浇筑的时候不注意也不行。
如果浇筑的速度太快或者太慢,都可能产生问题。
太快了,混凝土还没来得及均匀铺开就堆积在一起,里面的空气都没排出去,就像肚子里憋了气一样,容易产生裂缝;太慢了呢,前面浇筑的混凝土都快凝固了,后面的才来,新旧混凝土结合不好,也会出现裂缝。
振捣不密实也很糟糕。
振捣就像给混凝土做按摩,让它内部的空气和水分分布均匀。
要是振捣不到位,混凝土内部就会有很多蜂窝状的空隙,这就像在混凝土里挖了好多小坑,它的强度就大打折扣,很容易产生裂缝。
3. 环境因素温度的影响可不能小瞧。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水化热,就像人在运动后会发热一样。
如果外界温度变化大,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差就会很大。
比如说夏天高温的时候浇筑混凝土,外面的热量散发得快,里面的热量散发得慢,就会产生很大的应力,就像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拉扯混凝土,超过了它的承受能力就会产生裂缝。
湿度也是个关键。
如果空气太干燥,混凝土里的水分蒸发得太快,就像人在沙漠里很快脱水一样,混凝土就会收缩,收缩过度就会产生裂缝。
二、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治措施1. 材料方面的防治选择质量好的水泥和骨料是基础。
几种常见的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对策
(1)塑性收缩裂缝塑性收缩常发生在混凝土的半流态或塑性阶段,是有沉降运动、毛细管张力、早期化学收缩以及自收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混凝土体积变化。
大多数的塑性裂缝均由水平塑性收缩导致,塑性收缩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初凝前后,此时,混凝土拌合物失去流动性,强度很低,即使是较低的收缩变形形成的应力都足以使混凝土开裂或者形成大量的微裂缝。
塑性收缩裂缝主要产生于表层,不规则,较浅,与混凝土的表面快速失水形成拉应力有关,混凝土初凝前后如果混凝土失水较多,产生较大的塑性收缩,混凝土还没有抵抗收缩应力的能力,从而导致开裂。
因此,导致塑性收缩裂缝的根本原因是混凝土初凝前后过多的失水,而导致失水的原因多与混凝土的早期养护条件有关,若养护不好,风吹日晒使得混凝土的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再者模板或垫层吸水率较大,且过于干燥,也能使得混凝土的表面较快的失水。
混凝土浇筑前,注意对模板进行湿润,减少模板对水分的吸收。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做到不漏振,不过振,充分振捣。
加强早期保水养护是减少塑性开裂的有效办法,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保水养护,做到混凝土自身水分不流失,减少塑性收缩应力的产生。
当表面发现裂缝时,要及时采用抹压或者是振捣等手段控制裂缝。
若混凝土已经硬化,可向裂缝内填入水泥,表面喷水湿润并且覆盖养护。
(2)沉降收缩裂缝沉降收缩裂缝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拌合物稳定性差,在振捣、重力等作用下,造成粗骨料下沉,水分上浮产生分层现象,当粗骨料在下沉的过程中遇到钢筋、预埋件等障碍物阻挡,使得其上部的物料被滞留,而下部的物料继续下沉,在障碍物的上下两层物料之间形成缝隙,及沉降收缩裂缝。
沉降收缩裂缝多沿着结构的表面的钢筋方向断续出现,或者是在预埋件附近出现,深度至钢筋上表面为止,有时也形成贯穿裂缝。
此外,一些垂直高度较高,且钢筋水平布置较密的构件浇筑时,也较容易出现沉降收缩裂缝。
产生沉降裂缝的根本原因是混凝土拌合物的不稳定性,在拌制混凝土时,应做到混凝土不分层、不离析具有良好的匀质性。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与防治、处理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与防治、处理措施contents•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目录•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措施•工程实例分析CATALOGUE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水泥质量粗骨料含泥量高、细骨料级配差,可能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骨料质量外加剂养护条件结构形式结构设计不合理,如截面尺寸突变、应力集中等,可能增加裂缝的风险。
荷载作用荷载过大或分布不均,可能使结构产生裂缝。
结构设计原因周围环境原因温度变化温度变化可能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从而产生温度裂缝。
湿度变化湿度变化可能引起混凝土的干缩裂缝。
CATALOGUE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水泥骨料添加剂030201材料选择与调配合理分段浇筑振捣充分及时养护优化施工工艺合理设置收缩缝考虑温度、收缩等因素,合理设置收缩缝,释放混凝土内部的应力。
增加配筋在易开裂部位增加配筋数量,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增加保护层厚度适当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提高其耐久性和抗裂性能。
结构设计优化温度监测变形监测应力监测加强施工期间监测与控制CATALOGUE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措施常用的处理措施包括在裂缝表面涂抹水泥砂浆、环氧树脂胶泥等材料,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
这种方法可以恢复构件表面的美观度,但对裂缝的深度和内部缺陷无法进行根本性的修复。
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通常适用于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或发丝裂缝。
表面修补法灌浆嵌缝封堵法是一种通过灌浆材料将裂缝填塞、封堵,以达到恢复构件整体性和防水性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水要求的裂缝修补。
常用的灌浆材料包括水泥砂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等。
通过压力灌浆或手动灌浆的方式,将灌浆材料注入裂缝深处,使其与裂缝周围材料粘结,形成整体,提高构件的防水性和耐久性。
灌浆嵌缝封堵法结构加固法载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裂缝对构件的承载能力有较大影响的情况。
通过增加构件的截面面积可以提高构件的刚度和承载能力;增加支撑杆件可以改变构件的受力状态;体外加固可以增加构件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引言概述:混凝土裂缝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问题,其产生原因多种多样。
本文将详细讨论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并提供专业建议和解决方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该问题。
正文内容:一、施工质量问题1.混凝土配比不合理:混凝土配比中水泥、骨料、砂浆等比例不当,导致混凝土硬度不均匀,容易引发裂缝。
2.施工操作不规范:施工过程中,如浇筑速度过快、震动不均匀、采用不适当的施工工艺等,都可能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二、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1.温度收缩: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收缩,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就会产生裂缝。
2.温度变化速率过快:如果温度变化速率过快,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不均匀会导致内部应力的差异,从而引发裂缝的产生。
三、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1.设计不合理:如果建筑结构设计不符合实际使用情况,荷载分布不均匀,会导致混凝土承受不均匀的力,从而引起裂缝产生。
2.超载:如果对结构施加超过其承受能力的荷载,混凝土会发生破坏,从而产生裂缝。
四、材料问题1.水泥质量不合格:如水泥含有过多的硫化物,容易引发脆性裂缝。
2.骨料质量不符合标准:如果使用骨料中含有过多的细沙、粘土等杂质,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
五、环境因素1.地基沉降:如果建筑物所处的地基不稳定,随着地基沉降,混凝土结构会受到不均匀的力,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2.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会对建筑物施加巨大的力,导致混凝土结构发生破坏,引发裂缝。
处理方法:1.加强施工质量管理:通过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和施工过程,确保质量控制到位,避免施工质量问题导致裂缝产生。
2.温控措施:采取合理的温度控制措施,如增加伸缩缝、使用防裂剂等,以减少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3.设计优化:在结构设计阶段考虑不同荷载情况,合理分配荷载,确保结构承受力均匀,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4.选择合格材料:严格把关水泥和骨料的质量,确保材料符合标准,减少因材料问题导致的裂缝。
5.预防措施:加强地基处理,采取适当的防震和自然灾害预防措施,减少环境因素对混凝土裂缝的影响。
混凝土裂缝产生成因及防治
混凝土裂缝产生成因及防治混凝土裂缝是指出现在混凝土结构中的缝隙或开裂,这种现象会影响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配合比问题: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沙子、石子和水的比例。
如果配合比不合理,如水泥用量过多、砂子粒径过大、掺杂物使用不当等,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率较大,容易产生裂缝。
2. 温度变化: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会发生体积收缩或膨胀。
当混凝土受到温度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容易引起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3. 构造缺陷: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如钢筋的不良连接、混凝土浇筑质量差等,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发生拉力集中或不均匀受力,从而产生裂缝。
4. 荷载作用:混凝土结构承受荷载时,由于荷载的大小或施加方式不合理,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引起裂缝的产生。
5. 水分问题:混凝土在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如果养护不当,如水养护不足或过多等,会导致混凝土干燥不均匀,从而引起收缩和裂缝。
为了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配合比:制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包括水泥、砂子、石子和水的比例,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率。
2. 控制温度变化: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控制温度的变化,如使用低热水泥、锁水剂等措施,以减小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
3. 强化施工质量: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如加强钢筋连接、控制浇筑质量等,以减小结构的缺陷。
4. 合理荷载设计: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采取合理的荷载设计,以控制结构的应力和变形,减小裂缝的产生。
5. 完善养护措施:对于刚浇筑的混凝土结构,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如覆盖保湿、喷水养护等,以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减小干燥不均匀带来的收缩和裂缝。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配合比问题、温度变化、构造缺陷、荷载作用和水分问题等。
为了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需要采取合理的配合比、控制温度变化、强化施工质量、合理荷载设计和完善养护措施等措施。
混凝土裂缝产生成因及防治
混凝土裂缝产生成因及防治
混凝土裂缝是指混凝土构件或结构体中出现的裂缝。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由于内外因素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混凝土材料的质量问题: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水灰比过大、水泥品种不合适等,都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低、收缩大、容易出现裂缝。
2. 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浇注过程中的振捣不均匀、浇注层次不均、缺乏养护等,都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风险。
3. 外部荷载作用:外部荷载如温度变化、风荷载、地震等作用下,混凝土结构会受到应力作用,从而引发裂缝的产生。
4. 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和位移:由于混凝土结构自身的变形和位移,如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混凝土收缩、蠕变等,都会导致混凝土产生内部应力而发生裂缝。
为了防治混凝土裂缝,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合理设计和施工: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例如,合理选择材料、优化配合比、控制水灰比、加强振捣工作、控制浇注层次等。
2. 引入控制裂缝的构造措施: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可以采用控制和引导裂缝产生于预定位置的措施,例如设置伸缩缝、接缝带、剪切缝等。
3. 加强养护工作:在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对养护工作进行加强,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裂缝的产生。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定期检查,及时修复和加固已发生的裂缝,防止裂缝继续扩大和加剧。
总之,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在设计、施工和养护等方面进行综合控制和管理,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科目: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教师:王冲姓名:学号:专业:建筑材料类别:学术上课时间:2015 年 3 月至2015 年 5 月考生成绩:卷面成绩平时成绩课程综合成绩阅卷评语:阅卷教师(签名)混凝土塑性裂缝产生机制及对策摘要:塑性裂缝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早期裂缝,发生以后会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和耐久性。
本文简述了塑性裂缝形成的毛细管应力机理和塑性沉降机理,并讨论了塑性裂缝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塑性裂缝、产生机制、影响因素、预防措施1 前言混凝土是目前使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建筑材料,但是许多混凝土结构在建设与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
这不仅影响建筑物的外观,更危及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结构的耐久性。
因此,裂缝问题倍受人们关注。
混凝土裂缝从成因上分通常有两大类:结构性裂缝和非结构性裂缝。
结构性裂缝是指由于荷载不当或过大造成混凝土构件的强度或刚度不足,裂缝的宽度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较为规律的裂缝。
这类裂缝会危及到结构的安全,必须对其进行补强。
一般来说,这类裂缝在混凝土构件施工和使用阶段都可能出现。
非结构性裂缝是指由于施工、材料、温度等原因引起的裂缝,一般这类裂缝都较有规律,并且会影响到建筑的正常使用和混凝土的寿命,必须加以处理。
这类裂缝一般仅在施工阶段出现。
[1]非结构性裂缝主要包括塑性收缩裂缝、自生收缩裂缝、干燥收缩裂缝和温度收缩裂缝等几种形式。
塑性收缩裂缝和干缩裂缝不同,虽然都是由于混凝土失水产生的表面张力引起,但干缩主要是由混凝土终凝后内部水泥石的孔隙(气孔、毛细孔、凝胶孔)水蒸发而产生,干缩量随龄期逐渐增长,形成的干缩裂缝一般垂直于长度方向或在边角呈45°;塑性收缩是由于混凝土终凝以前表面失水引起毛细管压力而产生的表面收缩,裂缝在混凝土终凝之前形成,一般分布不规则,易出现龟裂状。
图1塑性裂缝示意图塑性收缩是指发生在水泥浆、砂浆或者混凝土凝结前的收缩。
塑性收缩发生在混凝土成型后的几小时内,此时混凝土仍为塑性状态,无法提供足够的强度抵抗收缩应力。
[2]当收缩拉应力超过一定值时,就会引起混凝土塑性开裂。
塑性裂缝为有害物质提供有效的通道,且相比硬化混凝土,此时有害物质更易渗入混凝土,同时塑性裂缝为后期其他收缩提供开裂的基础。
[3]这都将导致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以及外观受到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
2 塑性裂缝产生机制塑性裂缝的产生形式主要分为塑性收缩和塑性沉降两种,两者有时没有明显区别,相互交织在一起。
塑性沉降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后半小时直到混凝土硬化时方停止。
当塑性沉降受到抑制时也要产生裂缝。
一般来说,塑性沉降裂缝是由沉降差异,即剪切应力产生的裂缝,而塑性收缩裂缝是由约束塑性收缩,即由新拌混凝土中的拉伸应力产生的裂缝。
[4]2.1 塑性收缩塑性收缩裂缝是指硬化前的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因表面水分蒸发而引起的干缩裂缝,常见于浇筑后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尤其是大块混凝土板面。
新拌混凝土的收缩过程大体如图1所示。
在阶段Ⅰ,速度大于蒸发干燥速度,混凝土表面不会出现收缩现象;在阶段Ⅱ,蒸发速度大于泌水速度,混凝土表面开始收缩,但由于此时的混凝土有足够的塑性,能适应提及变化而不开裂;在阶段Ⅲ,混凝土因凝结而变稠,塑性降低,而蒸发又继续不断进行,就有可能引发塑性开裂;在阶段Ⅳ,混凝土终凝后硬化,混凝土的塑性干燥收缩结束。
[5]图2混凝土塑性干缩与时间关系当新鲜混凝土表面水的蒸发速度大于混凝土的泌水速度时,水的蒸发面由表面(图3-a)深入到新鲜混凝土浆体表面以内,使蒸发面形成凹液面(图3-b),凹液面产生的毛细管压力使固体颗粒之间产生引力。
在第一阶段(图3-a),颗粒之间距离较大,形成的毛细管压力较小。
进入第二阶段(图3-b),颗粒之间的水形成弯液面而且曲率半径不断减小,毛细管压力也随之显著增大,并达到最大值,此时的毛细管压力称之为临界压力(或突破压力)。
进入第三阶段(图3-c),由于水泥水化的不断进行,混凝土表面的水不能填充所有空隙而呈非连续状态,毛细管压力随之迅速降低。
[6]图3新鲜混凝土液面的不同发展阶段混凝土在浇筑后的最初几个小时,在干燥或炎热气候条件下,当蒸发速率超过了泌水达到表面的速率时,在靠近表面的粒子(水泥和骨料)之间的水将形成复杂的弯月面体系(如图4)图4毛细管压力简图Powers[7]提出如下计算毛细管压力的计算公式,公式中P为颗粒之间的毛细管压力,γ为水的表面张力,s为颗粒的比表面积,W/C 为混凝土的水胶比。
Wittman[8]已用试验证实了毛细管压力和塑性收缩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
由Laplace方程可得毛细管压力,公式中σ为液体表面张力,R1和R2液体表面曲线半径。
由公式可知,被布满毛细管的液体分隔开的粒子之间常存在的引力大小与几何尺寸和表面张力有关。
新拌混凝土中所有单个粒子相对于其他粒子来说是运动着的。
因此,较小的引力就可减小粒子之间的平均距离。
这样一来,整个体系就变得密实了。
随着水化作用的继续,最初分离的粒子被逐渐地相互固定住且最终形成了一个固体骨架。
随后毛细作用就很快停止了。
2.2 塑性沉降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浆体的密度比骨料小、水泥颗粒又重于水,骨料在浆体中有下沉趋势,而水分则向混凝土表面转移。
当垂直下沉的固体颗粒迂到水平设置的钢筋或紧固螺栓等埋设件处,或受到侧面模板的摩擦阻力时,就会受到阻拦并与周围的混凝土形成沉降差,导致在混凝土顶部表面处造成塑性沉降裂缝。
此外,如果同时浇筑梁、板或柱的混凝土,由于这些构件的深度不同,有着不同的沉降,从而在这些构件交接面处形成沉降差并产生塑性裂缝。
[9]混凝土的坍落度越大,产生沉降开裂的可能性也越大。
在接近表面的水平钢筋上方最容易形成沉降裂缝,并随钢筋直径加粗和保护层减薄而越趋严重。
当保护层过薄时,塑性沉降裂缝甚至会伸入钢筋表面并沿着钢筋通长发展形成纵向裂缝(见图5)。
[5]与塑性收缩裂缝不同,塑性沉降裂缝有明确的部位和方向性,通常沿着钢筋延伸发展或在不同深度构件结构改变处易出现沉降裂缝。
图5保护层厚度、钢筋尺寸、塌落度对沉降裂缝的影响3 影响塑性收缩裂缝的因素3.1 环境因素当水分蒸发率很高时,新拌混凝土通常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
虽然对水分蒸发速率的测试提供了关于干燥强烈度的有价值的信息,但决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把它用来预测塑性收缩裂缝是否出现的指标。
水分蒸发速率1.0 Kg/m2/h这个门槛值被建议用于混凝土,这就意味着当蒸发速率超过此值时就应对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采取恰当的预防性措施。
[10]高温、高风速和低相对湿度都会引起水分蒸发率较高,另外还有太阳辐射也在蒸发和塑性收缩裂缝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些环境因素对塑性收缩开裂形成过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尤其以相对湿度的影响最为主要。
通过研究发现,当混凝土的温度与空气温度相当且大气相对湿度为100%时,水分蒸发速率可以忽略不计;通常环境温度越高、风速越大,水分蒸发速度也越大,因此大风和高温季节是塑性收缩开裂的高发季节。
3.2 混凝土配合比3.2.1 水泥当其他条件相同时,高标号混凝土与低标号混凝土相比,水泥用量较多,单方用水量少,水胶比低,由于高标号混凝土中由毛细管压力引起的表面颗粒之间的毛细管压力比低标号混凝土的大,更易出现塑性收缩裂缝。
同时,高标号混凝土出现塑性收缩裂缝的时间比低标号混凝土提前,面积也较大。
[6]3.2.2 水灰比不同水灰比对毛细管压力及塑性收缩应力的影响不同。
杨长辉[11]等认为水灰比对混凝土拌合物塑性收缩裂缝面积的影响存在一最不利值,该值约为0.5低,于0.5时,塑性收缩裂缝面积随水灰比的提高而增大,大于0.5后,塑性收缩裂缝面积随水灰比的提高而减小。
单位体积水泥浆量对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面积的影响规律与水灰比的影响类似,与最大塑性收缩裂缝面积对应的水泥浆量在0.33~0.43 m3/m3砼之间。
在0.35~0.65范围内,混凝土拌合物水份蒸发速率随水灰比的提高而增大,两者之间有良好线性相关性。
3.2.3 外加剂和掺合料由于对现代混凝土性能要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掺合料和外加剂被引入到拌合物中,这些都会对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影响。
常见的掺合料有硅灰、粉煤灰、磨细的矿渣等,他们对混凝土属性收缩的影响与其种类和细度有关。
Al-Amoud[12]发现混凝土塑性收缩应变量随硅灰含量增加而增大,且都大于普通混凝土,研究发现随着硅灰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塑性开裂区域和裂缝的宽度都将增大。
由于硅灰会降低混凝土的泌水量和泌水率,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而无法得到及时的补偿,因此加入硅灰将增加混凝土塑性开裂几率,同时也会使混凝土浆体内部固体颗粒堆聚更加密实,表面部分细小颗粒的存在使毛细管压力增大,颗粒之间的引力也随之增大,增加了出现塑性收缩裂缝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掺合料的存在使混凝土凝结时间延长,增加了混凝土表面的失水量,同时使混凝土表面在塑性阶段的抗拉强度下降,进一步增加了出现塑性收缩裂缝的可能性。
Wang等[13]研究了粉煤灰对塑性收缩开裂的影响,发现不同种类的粉煤灰对塑性收缩的影响不同,掺F级粉煤灰对混凝土塑性收缩具有改善作用,而掺有30%和50%超C级细粉煤灰比普通混凝土具有更大的塑性收缩量。
由于硅灰比粉煤灰具有更小的颗粒尺寸,可形成致密的混凝土结构,具有更小的泌水率,导致塑性收缩量增大。
但硅灰和普通粉煤灰的复掺具有良好的降低塑性收缩的效果。
不同种类的外加剂对混凝土的塑性状态影响不同,因而也会对其塑性收缩产生不同影响。
减水剂将影响混凝土的塑性状态,一般来说将减少塑性收缩裂缝。
高效减水剂使混凝土泌水减少,是因为其降低了混凝土的表面张力,更能抵抗或延长塑性收缩裂缝的产生。
当缓凝剂过量时,由于拌和物凝结慢和强度发展慢,容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
促凝剂加速了凝结因而减少了出现塑性收缩裂缝的可能性。
3.3 断面厚度断面厚度决定混凝土的泌水性。
断面越大,产生沉降的固体物质越多,有更多的泌水到达表面。
厚度因素常常影响塑性“沉降”裂缝(即裂缝在增强材料或大骨料上形成);然而断面越大,混凝土表面泌水的时间就越长,这种趋势能抵抗潜在裂缝的发生。
可以认为断面越深,越不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却易于产生塑性沉降裂缝。
[4]3.4 纤维纤维的自身参数如掺量、直径、长度以及几何形状同样对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开裂产生影响,其中纤维的掺量对塑性收缩影响最大。
[9]最佳纤维掺量情况下,混凝土塑性裂缝宽度可被显著地减小。
纤维直径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固定掺量下,减小纤维直径可显著减少混凝土塑性裂缝。
纤维的长度和长宽比对塑性收缩的减小效果不大,但发现较高的长宽比能更好地减小混凝土的塑性开裂。
不同种类、长度以及形状纤维的混合使用,能增加混凝土韧性,使混凝土具有更高抗拉强度,减少早期收缩开裂,并在保证工作性和经济的条件下,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